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左翼电影的道德激情、暴力意识和阶级意识的体现性与宣传性——以联华影业公司1933年出品的左翼电影《天明》为例 被引量:13
1
作者 袁庆丰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2期28-32,共5页
《天明》可以说是在以左翼思想指导下,最早对性工作者给予正面理解和同情的现存影片文本。不同的是,《天明》中女主人公所使用的反抗手段和依附的暴力集团行为,融入了强烈的道德激情和政治革命色彩;在深层次上,资本家强暴菱菱触犯了中... 《天明》可以说是在以左翼思想指导下,最早对性工作者给予正面理解和同情的现存影片文本。不同的是,《天明》中女主人公所使用的反抗手段和依附的暴力集团行为,融入了强烈的道德激情和政治革命色彩;在深层次上,资本家强暴菱菱触犯了中国道德禁区——对处女贞洁的剥夺,在浅层次上,"趁人之危"的做恶方式,破坏了民众共同遵守的道德戒律。明白了这一点你就明白,为什么左翼电影或者是具有左翼倾向电影在中国普通民众当中有那么大的鼓动性和号召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翼电影 弱势群体 性剥削 道德激情 暴力 性工作者 模式
下载PDF
安德烈·兹维亚金采夫电影《回归》的艺术透视
2
作者 袁家瑄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69-77,共9页
当代俄罗斯电影《回归》以一周为时间单位建构循环,与个体、俄罗斯社会遭遇的宿命般的困境相呼应。《回归》中的循环叙事包含着强烈的游戏逻辑,体现的是对观众接受度的观照。在循环之中,导演安德烈·兹维亚金采夫分别从日常伦理维... 当代俄罗斯电影《回归》以一周为时间单位建构循环,与个体、俄罗斯社会遭遇的宿命般的困境相呼应。《回归》中的循环叙事包含着强烈的游戏逻辑,体现的是对观众接受度的观照。在循环之中,导演安德烈·兹维亚金采夫分别从日常伦理维度、社会维度和宗教维度刻画并诠释了现代家庭与社会中的关键角色——父亲,呼唤闪耀着人性光辉的“父亲”式人物的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德烈·兹维亚金采夫 《回归》 循环叙事 游戏逻辑
下载PDF
美妙的和谐——影片《放牛班的春天》中的合唱 被引量:6
3
作者 汤胜方 《艺术探索》 2008年第3期153-153,155,共2页
《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以合唱音乐为主题的电影。本文通过影片中合唱所体现的审美价值取向、情感体验与感悟、交往互动生命共享及持久性这三方面来分析此部经典之作。
关键词 合唱 审美价值取向 情感体验与感悟 交往互动生 命共享及持久性
下载PDF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中露西觉醒的心路历程 被引量:5
4
作者 姜冬艳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90-91,共2页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描写了女主人公露西从一个丧失主体意识的传统淑女成长为具有强烈女性主体意识的新女性的过程。本文从女权主义的角度具体分析了露西从对男权社会的顺从到在传统和反传统之间的徘徊和彷徨,最终达到女性主体意识觉...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描写了女主人公露西从一个丧失主体意识的传统淑女成长为具有强烈女性主体意识的新女性的过程。本文从女权主义的角度具体分析了露西从对男权社会的顺从到在传统和反传统之间的徘徊和彷徨,最终达到女性主体意识觉醒、挑战传统和追求自我幸福的心路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 顺从 徘徊 觉醒
下载PDF
英国影片《赎罪》赏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梁卫格 陈宓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86-87,共2页
年轻导演乔.怀特经过两年的精心准备,将目光锁定在并非久远却同样著名的小说家伊恩.麦克伊万那部畅销作品《救赎》(Atonement)上,以气势磅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硝烟为广阔的历史背景,将一段满含着误会和泪水的情感故事展现出来。... 年轻导演乔.怀特经过两年的精心准备,将目光锁定在并非久远却同样著名的小说家伊恩.麦克伊万那部畅销作品《救赎》(Atonement)上,以气势磅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硝烟为广阔的历史背景,将一段满含着误会和泪水的情感故事展现出来。本文对影片《赎罪》进行了其主题赎罪、爱情、战争的解析,并架构了三条主线之间的关联,明确其通过电影技巧将爱情和战争紧密结合并利用它们对于更深层次的主题———赎罪进行了发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赎罪》 赏析 爱情 伤害
下载PDF
柏林墙:东德政治题材影片的一个胎记 被引量:2
6
作者 汪方华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02-105,共4页
"苏东换帜"是20世纪后半叶最为重大的历史/政治事件,带给艺术的冲击也是前所未有的。在纷纭动荡甚至是战火硝烟中,东欧电影工作者坚守着自己的民族身份,将目光返回生命本身,思绪拉得更长,范围拓得更宽,多层次多角度来关怀生命... "苏东换帜"是20世纪后半叶最为重大的历史/政治事件,带给艺术的冲击也是前所未有的。在纷纭动荡甚至是战火硝烟中,东欧电影工作者坚守着自己的民族身份,将目光返回生命本身,思绪拉得更长,范围拓得更宽,多层次多角度来关怀生命,省思生命意义,探究历史,具有代表性的是东德政治题材作品。那段恐怖/荒诞历史的真实记录,对置身于历史中的生命的关注/同情/忧虑/批判,获得了普遍的共鸣。《诺言》《通往自由的通道》《再见,列宁》《窃听风暴》等围绕着"柏林墙"搭建和推倒产生的一系列"悲喜剧"和体现了现代西德电影充满先锋/活力一面的《罗拉快跑》一起成为德国电影"中兴"的代表。本文通过对东德政治题材影片的一个"原型"——柏林墙进行分析,从主题/叙事/情节/人物等方面来揭示东德政治题材影片的现实/历史以及可能继续书写"柏林墙"的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窃听风暴》 东德政治题材影片 柏林墙
下载PDF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倾听上帝的笑声 被引量:2
7
作者 黎安康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106-107,共2页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昆德拉的才华得到集中体现的一部作品,此作中作者以一位哲人的睿智将人类的生存情境提升到形而上的高度加以考虑、审查和描述,并初步形成了"幽默"与"复调"的小说风格。作者以其独特的生命视角、冷峻且蕴涵...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昆德拉的才华得到集中体现的一部作品,此作中作者以一位哲人的睿智将人类的生存情境提升到形而上的高度加以考虑、审查和描述,并初步形成了"幽默"与"复调"的小说风格。作者以其独特的生命视角、冷峻且蕴涵智慧的思虑,审视了人类灵魂的空虚与充盈、灵肉与轻重,通过"他们"对世界的描写、"自我"的反讽和"媚俗"的质疑,让我们倾听上帝的笑声,诠释了生命中不曾泯灭的真理,即使今天读来依然具有深刻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与重 困境 质疑 媚俗 笑声
下载PDF
管窥青年亚文化圈中身份认同的困惑——以影片《猜火车》为例 被引量:3
8
作者 黄少雯 《怀化学院学报》 2008年第5X期21-22,共2页
青年亚文化是对主流文化的反抗,往往带有很强的边缘性和颠覆性,置身其中的年轻人因这个文化圈所特有的性质常常对自己的身份认同很是困惑。影片《猜火车》较为深入地踏进青年亚文化圈,对他们的生活做了较为真实的描述,刻画了青年在该亚... 青年亚文化是对主流文化的反抗,往往带有很强的边缘性和颠覆性,置身其中的年轻人因这个文化圈所特有的性质常常对自己的身份认同很是困惑。影片《猜火车》较为深入地踏进青年亚文化圈,对他们的生活做了较为真实的描述,刻画了青年在该亚文化圈中身份认同的困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份认同 亚文化 困惑 《猜火车》
下载PDF
理性崩溃的艺术折光——重读费里尼的《甜蜜的生活》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强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30-33,共4页
在《甜蜜的生活》中 ,费里尼以一种罕见的冷峻、辛辣的笔触 ,采用一种“流动的展览馆”式的结构方式 ,以男主人公玛尔切洛的个人感情经历和记者生涯为线索 ,揭示了潜藏在 5 0年代末期意大利所谓“经济奇迹”背后的“一种复杂的精神错乱... 在《甜蜜的生活》中 ,费里尼以一种罕见的冷峻、辛辣的笔触 ,采用一种“流动的展览馆”式的结构方式 ,以男主人公玛尔切洛的个人感情经历和记者生涯为线索 ,揭示了潜藏在 5 0年代末期意大利所谓“经济奇迹”背后的“一种复杂的精神错乱症” ,并通过巧妙的设置三种不同类型的女性形象 ,细致剖析了玛尔切洛的本我、自我、超我三种心理结构层次 ,挖掘出人物的精神魂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里尼 《甜蜜的生活》 理性 天主教 个体自我 电影作品
下载PDF
路易·马勒纪录片与剧情片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靓婷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127-128,共2页
纵观电影发展的历史,纪录片与剧情片从来没有真正分开过。在电影诞生之初,并无纪录片与剧情片的分野。卢米埃尔兄弟拍摄的短片《火车进站》《工厂大门》等不仅代表电影的诞生,也是纪录片的开端,影片的内容、形态都是对现实生活中发... 纵观电影发展的历史,纪录片与剧情片从来没有真正分开过。在电影诞生之初,并无纪录片与剧情片的分野。卢米埃尔兄弟拍摄的短片《火车进站》《工厂大门》等不仅代表电影的诞生,也是纪录片的开端,影片的内容、形态都是对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真实事件的客观记录。直到20世纪20年代,纪录片和剧情片才出现相对的区分,然后朝着各自不同的方向发展。路易·马勒的电影生涯中追求两种不同但后来又合而为一的志趣——剧情片和纪录片的创作,这种风格的确立和延续,使他的电影有了相对独特的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易·马勒 纪录片 剧情片 合而为一
下载PDF
谈《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中英国特色的体现 被引量:1
11
作者 程爽 矫威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89-90,共2页
随着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接轨,大量优秀的外国影片涌入了中国市场,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让人们了解了浓郁的异国特色。影片《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体现了浓郁的英国文化的魁力,在探讨什么是真正的爱情以及当今青年人对爱情的看法的同... 随着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接轨,大量优秀的外国影片涌入了中国市场,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让人们了解了浓郁的异国特色。影片《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体现了浓郁的英国文化的魁力,在探讨什么是真正的爱情以及当今青年人对爱情的看法的同时,展现了一幕啼笑皆非的喜剧,却又含有一丝淡淡的哀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 英国特色 体现 电影 婚礼 葬礼 人物 爱情 喜剧
下载PDF
《高跟鞋》:欲望中挣扎的心灵
12
作者 沈中禹 王敏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82-83,共2页
1991年,阿尔莫多瓦推出融歌舞、悬疑、三角恋、软色情为一体的家庭通俗悲喜剧《高跟鞋》,导演再次从女性的视角出发,以一种理解和关怀的姿态,细腻温情地刻画着女性敏感的精神世界,演绎了一段爱恨交迸的母女亲情。影片中她们的行为受着... 1991年,阿尔莫多瓦推出融歌舞、悬疑、三角恋、软色情为一体的家庭通俗悲喜剧《高跟鞋》,导演再次从女性的视角出发,以一种理解和关怀的姿态,细腻温情地刻画着女性敏感的精神世界,演绎了一段爱恨交迸的母女亲情。影片中她们的行为受着欲望的支配,但欲望也成为她们痛苦的根源。在欲望支配之下,人物内心的秘密无所隐藏,伴随欲望而生的妒忌、报复被无限释放扩大,并不断困扰着那些原本残缺的心灵。在影片中导演阿尔莫多瓦依靠娴熟的电影技巧,大胆地向世界展示了一个有血有肉的、近似疯狂的西班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欲望 心灵 救赎 死亡
下载PDF
浅论电影《关于我母亲的一切》对女性形象的塑造 被引量:1
13
作者 傅琳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0年第12期149-150,共2页
电影《关于我母亲的一切》成功塑造了曼努拉这一女性形象,阐述了男性的缺席、女性的命运必须由自己掌控的主张。
关键词 女性 形象 苦难
下载PDF
谍报的用途与滥用——作为元间谍影片的《哈瓦那特派员》
14
作者 魏然 《中国图书评论》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49-55,共7页
虚构的语言及其背后的霸权逻辑具有生产能力,可以将虚构性的言说转变成事实。借用齐泽克的术语,笔者更愿意将这一逆转理解为"实在界"(或者说冷战初年渐渐浮现的残酷逻辑、死亡威胁)对这个幻想故事的入侵。
关键词 哈瓦那 影片 间谍 谍报 生产能力 幻想故事 虚构性 齐泽克
下载PDF
刍议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中音乐的教育功能
15
作者 王小明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62-62,共1页
电影艺术是通过画面、声音和蒙太奇等电影语言,在银幕上创造出感性直观的形象,再现和表现生活的一门艺术。音乐是没有国界的语言,用音乐给人以快乐、用音乐感化人、用乐唤起人们心中永恒的爱。当音乐融入电影后,便将听觉和视觉完美地结... 电影艺术是通过画面、声音和蒙太奇等电影语言,在银幕上创造出感性直观的形象,再现和表现生活的一门艺术。音乐是没有国界的语言,用音乐给人以快乐、用音乐感化人、用乐唤起人们心中永恒的爱。当音乐融入电影后,便将听觉和视觉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这种爱的流动和传递将带来巨大的力量。电影《放牛班的春天》正是这样一部能让我们更加真实感受到艺术带给我们深刻含义的影片,也体现了音乐的巨大教育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 音乐 教育 审美
下载PDF
从电影《高校男生》看西方体验教育理念
16
作者 刘一鸣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58-59,共2页
体验教育是一种源远流长的西方教育思想,它强调知识与学生主体的互动联系,注重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体验后的感悟。电影《高校男生》改编自同名话剧,反映的是20世纪80年代英国约克郡一所文法中学里一群年轻男孩子们的生活,仅展现了20年前... 体验教育是一种源远流长的西方教育思想,它强调知识与学生主体的互动联系,注重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体验后的感悟。电影《高校男生》改编自同名话剧,反映的是20世纪80年代英国约克郡一所文法中学里一群年轻男孩子们的生活,仅展现了20年前英国的教育状况,更重要的是对西方体验教育理念做了很好的诠释,对我们学习、吸收西方教育理念的精华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我们了解这种教育理念的基本特征、文化内涵及其启示作用,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男生 体验教育 体验 主体
下载PDF
以母亲的名义——评影片《关于我母亲的一切》
17
作者 郭志巧 《社会工作》 2009年第1期27-28,共2页
《关于我母亲的一切》是当今最负盛名的西班牙导演之一阿莫多瓦1999年的作品。这是一部赞颂女性的爱与伟大又让人充满眼泪和震撼的电影。更是一部把目光真实、淋漓地投向社会边缘人群、底层小人物辛酸生活的电影。
关键词 《关于我母亲的一切》 影片 名义 西班牙 小人物 电影 导演
下载PDF
《海上钢琴师》主人公放弃之选归因
18
作者 牛玉琴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74-75,共2页
英文影片《海上钢琴师》中的主人公1900经历坎坷。一出生没多久就被遗弃在头等舱的钢琴上。后来他无师自通钢琴技艺,达到无与伦比的地步。但他放弃下船凭琴技赚取名誉和财富,最后选择与船同消亡。他的选择是对20世纪初期美国工业文明社... 英文影片《海上钢琴师》中的主人公1900经历坎坷。一出生没多久就被遗弃在头等舱的钢琴上。后来他无师自通钢琴技艺,达到无与伦比的地步。但他放弃下船凭琴技赚取名誉和财富,最后选择与船同消亡。他的选择是对20世纪初期美国工业文明社会中人们无限膨胀的物欲与拜金思想的嘲讽。他用死固守了自己心中的幸福。他放弃世俗人眼里的陆地上幸福的生活,甚至生命,他的放弃之选归因于不同的价值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钢琴师》 放弃 归因
下载PDF
《去年在马里安巴》浅探
19
作者 姚公涛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63-67,共5页
《去年在马里安巴》是罗布·格里耶六十年代初期创作的一部产生轰动效应的电影小说 ,作为“新小说”在电影领域的一部探索性作品 ,它在时空安排、场景勾勒和人物塑造等方面表现出了独特的魅力。在这部作品中 ,罗布·格里耶将对... 《去年在马里安巴》是罗布·格里耶六十年代初期创作的一部产生轰动效应的电影小说 ,作为“新小说”在电影领域的一部探索性作品 ,它在时空安排、场景勾勒和人物塑造等方面表现出了独特的魅力。在这部作品中 ,罗布·格里耶将对传统时空反动的着眼点投向对多维时空的构建和时空对人物的功用这两个方面。文本勾勒的几个重要场景 ,则显示了“写物作家”罗布·格里耶的独特风格 ,同时表现出叙述者对场景与故事关系的非人格化的判断。文本中的人物是受“物”左右几乎淹没于物象之中的形象 ,“物”对于人的行动和思绪起着不可忽视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年在马里安巴》 人物 电影小说 罗布·格里耶 艺术风格 人物形象 法国
下载PDF
从《铁皮鼓》论小说改编电影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束 冯勇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25-126,共2页
德国导演施隆多夫的大多数电影作品是由文学名著改编而成的,其中《铁皮鼓》被认为是对君特·格拉斯同名小说的成功改编。《铁皮鼓》的改编,在表现性方面比较全面地展现了原著的魅力和施隆多夫的艺术风格,向人们展示了长篇小说改编... 德国导演施隆多夫的大多数电影作品是由文学名著改编而成的,其中《铁皮鼓》被认为是对君特·格拉斯同名小说的成功改编。《铁皮鼓》的改编,在表现性方面比较全面地展现了原著的魅力和施隆多夫的艺术风格,向人们展示了长篇小说改编成电影的基本范例,包括对原著风格的继承、叙述视角和语气的转换、内容的截取几个方面。这种改编使施隆多夫的作品寻找到了两者之间的契合点,并得到了大多数观众的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鼓》 格拉斯 施隆多夫 改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