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中国传统造物的美学精神——以《中国手作·木作》为例
1
作者
邵珠春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63-67,共5页
《中国手作·木作》以影像叙事的手法揭示了蕴含在传统造物工艺的美学精神,其美感天成的材料美学和阴阳相合的建造美学构筑成中国传统造物的审美哲学。木作在此成为中国人性情品德的物化象征,其制作过程的仪式感和象征性成为传统美...
《中国手作·木作》以影像叙事的手法揭示了蕴含在传统造物工艺的美学精神,其美感天成的材料美学和阴阳相合的建造美学构筑成中国传统造物的审美哲学。木作在此成为中国人性情品德的物化象征,其制作过程的仪式感和象征性成为传统美学精神的符号映射,工匠精神也因此成为传统造物美学的重要象征。工匠精神的本质是对"法"的传承与尊重,但法度传承并非一成不变、墨守成规,而是在法度的基础上借助新的技术手段实现对传统造物的传承与创新,进而不断丰富中国传统造物的美学精神。该节目通过精致的解说和生动的图像以小切口大视角展现出对中国传统造物美学的独特理解和人文关怀,以影像叙事的记录手法展现出中国传统造物的美学精神和文化内涵,使木作成为连接传统与当代、伟大与平凡的中介,也使其成为融贯古今的美学精神符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手作》
中国传统造物
美学精神
木作
工匠精神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中国传统造物的美学精神——以《中国手作·木作》为例
1
作者
邵珠春
机构
枣庄学院
出处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63-67,共5页
基金
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民间艺术的美学意蕴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成果(QN201906008)
枣庄学院教学改革面上项目“大学通识教育改革语境下的‘美育共同体’构建研究”成果(MS2018001)
枣庄学院教学改革重点项目“国家文化战略与大学美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ZD2018011)阶段性成果。
文摘
《中国手作·木作》以影像叙事的手法揭示了蕴含在传统造物工艺的美学精神,其美感天成的材料美学和阴阳相合的建造美学构筑成中国传统造物的审美哲学。木作在此成为中国人性情品德的物化象征,其制作过程的仪式感和象征性成为传统美学精神的符号映射,工匠精神也因此成为传统造物美学的重要象征。工匠精神的本质是对"法"的传承与尊重,但法度传承并非一成不变、墨守成规,而是在法度的基础上借助新的技术手段实现对传统造物的传承与创新,进而不断丰富中国传统造物的美学精神。该节目通过精致的解说和生动的图像以小切口大视角展现出对中国传统造物美学的独特理解和人文关怀,以影像叙事的记录手法展现出中国传统造物的美学精神和文化内涵,使木作成为连接传统与当代、伟大与平凡的中介,也使其成为融贯古今的美学精神符号。
关键词
《中国手作》
中国传统造物
美学精神
木作
工匠精神
分类号
JO1 [艺术]
J193 [艺术—艺术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中国传统造物的美学精神——以《中国手作·木作》为例
邵珠春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2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