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2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朱熹的史论和史学评论 被引量:3
1
作者 汪高鑫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6-8,34,共4页
朱熹的史论和史学评论汪高鑫一注重史论,是朱熹史学的一大特色。在《朱子语类》中,集中专论历代和当代史实的就有10多卷,还有大量的史论散见于各卷之中,他和他的学生赵师渊共同成就俏《资治通鉴纲目》一书,其实也是一部以议论为... 朱熹的史论和史学评论汪高鑫一注重史论,是朱熹史学的一大特色。在《朱子语类》中,集中专论历代和当代史实的就有10多卷,还有大量的史论散见于各卷之中,他和他的学生赵师渊共同成就俏《资治通鉴纲目》一书,其实也是一部以议论为主的史书,其中的“目”就是对“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朱子语类》 《资治通鉴纲目》 史论 史学评论 《国语》 “《春秋》之义” 《资治通鉴》 封建史学 司马迁
下载PDF
从《史记》采撰特点看司马迁的史学思想 被引量:4
2
作者 金久红 《北方论丛》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93-96,共4页
在《史记》行文中,通过口传史料与文字史料的相互参校来来追求史实之真的做法,时有所见。作为《史记》采撰中的一个重要特点,它表明司马迁在这两种材料的可信度上并没有成见。在尊经传、重文字的传统下,太史公对于口传史料的重要性及可... 在《史记》行文中,通过口传史料与文字史料的相互参校来来追求史实之真的做法,时有所见。作为《史记》采撰中的一个重要特点,它表明司马迁在这两种材料的可信度上并没有成见。在尊经传、重文字的传统下,太史公对于口传史料的重要性及可信性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而在这两者互相印证的过程中,就不仅体现了他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而且反映了他在取材中能兼容并蓄的史家胸怀和卓越识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传史料 文字史料 互相参校 司马迁
下载PDF
读《通鉴胡注表微》——兼谈经世史学的现代形式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延武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4-117,共4页
《通鉴胡注表微》是陈垣先生继承"经世史学"传统的代表作。其学术主题是阐明"经世史学"的基本形式,精神主题是爱国主义,为"经世史学"提供了现代范本。陈垣先生以"考据"为基础的"陈古证今&... 《通鉴胡注表微》是陈垣先生继承"经世史学"传统的代表作。其学术主题是阐明"经世史学"的基本形式,精神主题是爱国主义,为"经世史学"提供了现代范本。陈垣先生以"考据"为基础的"陈古证今"之作与"影射史学"有本质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垣 《通鉴胡注表微》 经世史学 现代范本
下载PDF
抄本徐乾学《明史》考论
4
作者 陈洁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66-78,共13页
台北藏抄本徐亁学《明史》是清朝官修《明史》过程中的一部重要拟稿,但学界知其存世乃近年之事,该书的特点、价值等有待进一步探究。经考察,徐乾学长期担任《明史》总裁,审订史稿。卷首韩方卓序言所载史事与历史情形相符。将此书与万斯... 台北藏抄本徐亁学《明史》是清朝官修《明史》过程中的一部重要拟稿,但学界知其存世乃近年之事,该书的特点、价值等有待进一步探究。经考察,徐乾学长期担任《明史》总裁,审订史稿。卷首韩方卓序言所载史事与历史情形相符。将此书与万斯同313卷本《明史纪传》、416卷本《明史》和王鸿绪《明史稿》、张廷玉《明史》进行详细的内容比较,徐氏《明史》在传目编排、内容详略取舍方面显示出其在万稿和王稿之间的过渡性特点,三者呈由繁至简的趋势。在记事准确性方面,徐稿对万稿改动较多,但不够精审,以致出现了许多新误,且大部分被王稿、定本《明史》所承袭。总之,徐乾学《明史》在万斯同稿的基础上删繁就简,对王稿及定本《明史》的成书有较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乾学 抄本《明史》 《明史纪传》 416卷本《明史》 王鸿绪《明史稿》
下载PDF
从国家职能看明清官修史学
5
作者 向燕南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22-128,共7页
明清时期史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由国家组织的大规模的修史活动频繁,编纂了大量卷帙庞大的历史著作。这种史学现象的出现,与封建社会末期封建国家职能完善及统治者对发挥国家职能的自觉,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无论是从发挥国家的社会职能讲... 明清时期史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由国家组织的大规模的修史活动频繁,编纂了大量卷帙庞大的历史著作。这种史学现象的出现,与封建社会末期封建国家职能完善及统治者对发挥国家职能的自觉,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无论是从发挥国家的社会职能讲,还是从发挥国家的统治职能讲,都对明清两朝的官修史籍的活动有重大的影响。封建国家的职能发挥,对于史学发展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国家职能 官修史籍
下载PDF
朱子讲历史之五:历史中的“道理”和“技巧”
6
作者 张元 《历史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7-69,共3页
这一天,朱子与学生谈《易经》中的“咸卦”,“咸”是“感”的意思,“咸卦”是讲“交相感应”的道理。课堂记录见于《朱子语类》卷七十二。
关键词 朱子讲历史 道理 技巧和智谋
下载PDF
《新五代史》校正一则
7
作者 陈俊达 《黑河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216-216,共1页
《新五代史》卷12《周世宗本纪》:周世宗显德"二年(955),冬十月……戊寅,高丽使王子太相融来"[1]。按:此处记载高丽使者的姓名为太相融,身份为王子,皆误。据《高丽史·光宗世家》:"六年(955),遣大相王融如周献方物"[2]... 《新五代史》卷12《周世宗本纪》:周世宗显德"二年(955),冬十月……戊寅,高丽使王子太相融来"[1]。按:此处记载高丽使者的姓名为太相融,身份为王子,皆误。据《高丽史·光宗世家》:"六年(955),遣大相王融如周献方物"[2]。知《高丽史》记载高丽使者的姓名为王融,职官为大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丽史 周世宗 相王 世宗本纪 句丽 冬十月 光宗 三国史记 泰封 官品
下载PDF
浙东事功派代表人物陈亮的思想与朱陈“王霸义利之辨” 被引量:9
8
作者 漆侠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3期5-15,共11页
宋学到南宋发生一个重大变化 ,即理学 (道学 )兴盛 ,成为显学。与之相对的浙东事功派 ,亦兴盛起来 ,形成了与居于主导地位的朱熹所代表的正统派理学之间的对立。事功派的代表人物陈亮具有功利主义的哲学思想 ,与朱熹展开了“王霸义利之... 宋学到南宋发生一个重大变化 ,即理学 (道学 )兴盛 ,成为显学。与之相对的浙东事功派 ,亦兴盛起来 ,形成了与居于主导地位的朱熹所代表的正统派理学之间的对立。事功派的代表人物陈亮具有功利主义的哲学思想 ,与朱熹展开了“王霸义利之辨”。就历史观而言 ,陈亮坚持历史进化论 ,以效果论来辨析“王霸义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东事功派 陈亮 "王霸义利之辨" 哲学思想 功利主义 历史观 历史进化论 唯物主义 认识论
下载PDF
论陈垣先生的民族文化史观 被引量:7
9
作者 周少川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8,共8页
以中华民族文化为本是陈垣民族文化史观的主导思想。在数十年的治史过程中 ,他以中华民族文化为本 ,深刻揭示中华文化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阐释中华文化对外来宗教、外来民族的巨大影响。他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在抗日... 以中华民族文化为本是陈垣民族文化史观的主导思想。在数十年的治史过程中 ,他以中华民族文化为本 ,深刻揭示中华文化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阐释中华文化对外来宗教、外来民族的巨大影响。他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在抗日战争中 ,激发起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抗日斗志 ;他一生致力于发展民族的新文化 ,念念不忘推动中国学术赶超世界的先进水平。陈垣以中华历史文化为本的民族文化史观 ,强调了文化的个性和以此为基点的文化进化的包容性 ,对于 2 1世纪的中国史学 ,仍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垣 史观 抗日战争 中国史学 中外文化交流 历史文化 中华民族 优良传统 十年 发起人
下载PDF
封建传统史学的没落与通俗史学的兴盛——明代史学探论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小树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91-96,共6页
一中国封建时代的传统史学至两宋达到极盛,名家辈出,名著众多,在著作体裁、记述内容和史学思想上都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到明代,在中国封建制度进入晚期阶段的同时,以“庙堂史学”为基本形式的封建传统史学也开始了它的没落时期。引... 一中国封建时代的传统史学至两宋达到极盛,名家辈出,名著众多,在著作体裁、记述内容和史学思想上都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到明代,在中国封建制度进入晚期阶段的同时,以“庙堂史学”为基本形式的封建传统史学也开始了它的没落时期。引发这种没落的直接原因,是封建专制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史学 通俗史学 起居注 明代史学 朱元璋 撰修 纪传体 当代史 《元史》 《三国志》
下载PDF
论清顺治朝与康熙朝初期对《明史》的纂修——兼与香港大学何冠彪博士商榷 被引量:8
11
作者 乔治忠 《河北学刊》 2003年第3期145-151,共7页
《明史》纂修的时间历程甚长 ,在清顺治朝与康熙朝初期 ,官方的纂修成绩很小。究其原因 ,是清廷当时仅出于狭隘、短视的政治目的开设明史馆 ,致使《明史》两次处于既无法实际纂修又不明言废止的状态。近几年 ,有学者提出顺治朝曾修成编... 《明史》纂修的时间历程甚长 ,在清顺治朝与康熙朝初期 ,官方的纂修成绩很小。究其原因 ,是清廷当时仅出于狭隘、短视的政治目的开设明史馆 ,致使《明史》两次处于既无法实际纂修又不明言废止的状态。近几年 ,有学者提出顺治朝曾修成编年体《明史》等见解 ,这是值得商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史》 纂修 清初 狭隘 短视 商榷
下载PDF
欧阳玄与元代史学 被引量:7
12
作者 江湄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94-102,共9页
元代史学家欧阳玄毕生致力于元皇朝官方的历史编纂工作,最为突出的贡献是主持编修宋、辽、金三史,并撰论、赞、表、奏。他的史学活动贯穿了元代史学发展之始终,他的史学思想充分反映了元代史学思潮的一些基本特色。因此,研究欧阳玄... 元代史学家欧阳玄毕生致力于元皇朝官方的历史编纂工作,最为突出的贡献是主持编修宋、辽、金三史,并撰论、赞、表、奏。他的史学活动贯穿了元代史学发展之始终,他的史学思想充分反映了元代史学思潮的一些基本特色。因此,研究欧阳玄及其史学成就,对于我们全面、深入地认识元代史学以至学术文化的发展状况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阳玄 元代史学 宋、辽、金三史 史学思想
下载PDF
易学、理学和欧阳修的史学 被引量:7
13
作者 吴怀祺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1期86-93,共8页
欧阳修不仅是著名的史学家,也是理学的重要先驱人物。其易学、理学是其史学的理论基础。在经学方面,他敢于疑古,认为《十翼》非孔子所作,对《周礼》等也发出疑问。他提出“天理”等范畴,对理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作出贡献。他认为支配... 欧阳修不仅是著名的史学家,也是理学的重要先驱人物。其易学、理学是其史学的理论基础。在经学方面,他敢于疑古,认为《十翼》非孔子所作,对《周礼》等也发出疑问。他提出“天理”等范畴,对理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作出贡献。他认为支配社会兴衰的是“人理”,主张编写历史时应以“书人不书天”为基本原则。在史学著作中,主张德政,重民爱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阳修 易学 理学 史学 天理 人理 变法观
下载PDF
行商坐贾与宋代行会的形成 被引量:4
14
作者 魏天安 《中州学刊》 CSSCI 1997年第1期141-145,99,共6页
行商坐贾与宋代行会的形成魏天安中国古代的商人传统上分成“行商”和“坐贾”两类,“行商”即从事商品贩运业、没有固定营业店铺的商人,“坐贾”即在市内拥有固定铺席、经营方式为“居鬻”的本地商人。行会则是一种具有地方保护主义... 行商坐贾与宋代行会的形成魏天安中国古代的商人传统上分成“行商”和“坐贾”两类,“行商”即从事商品贩运业、没有固定营业店铺的商人,“坐贾”即在市内拥有固定铺席、经营方式为“居鬻”的本地商人。行会则是一种具有地方保护主义职能的垄断性商业组织,它是城市商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续资治通鉴长编》 《史记》 《货殖列传》 中小商人 大商人 经营方式 贩运贸易 《宋会要辑稿》 榷货务 《平准书》
下载PDF
刘知几对《史记》的批评 被引量:5
15
作者 徐兴海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67-75,176,共10页
刘知几的《史通》第一次全面而系统地考察了中国史学产生和发展的历程,总结了我国封建社会前期1000多年的史学实践,对后来的史学批评有非常巨大的影响。刘知几对《史记》的批评也是最为全面的,从其所表现的精神、到体例、史料的... 刘知几的《史通》第一次全面而系统地考察了中国史学产生和发展的历程,总结了我国封建社会前期1000多年的史学实践,对后来的史学批评有非常巨大的影响。刘知几对《史记》的批评也是最为全面的,从其所表现的精神、到体例、史料的运用,甚而到遣辞造句。对于这一批评需要认真予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知几 史通 司马迁 史记 史学批评
下载PDF
江藩的学术思想及汉学与宋学之争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树民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2期123-126,共4页
江藩是纯正的汉学家,在经学上依经立说,有理有据。在史学上叙事简明,实事求是,不为个人恩怨所转移。所撰《汉学师承记》,阐述清代汉学家的学术思想、著述及师承关系,条理分明。但为其汉学家法所限,收采过于狭隘。
关键词 江藩 汉学 宋学 《汉学师承记》 《汉学商兑》 汉宋之争
下载PDF
胡应麟论刘知几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嘉川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2-88,共7页
胡应麟是明代对刘知几《史通》进行理论研究的杰出代表,虽然他对刘知几的评价从总体上持基本否定态度,但他对刘知几的具体史学观点的批判,往往能切中要点,发论有据,深得后世学者的普遍赞同,对史学的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关键词 胡应麟 刘知几 《史通》
下载PDF
钱大昕治史特色略论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其泰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71-78,共8页
钱大昕之历史考证学在当时享有盛名,并对近代学者产生了巨大影响,原因在于他治史有鲜明的特色。一是考证方法严密精良,对历代正史中文字错讹、记载错误等项作系统的考辨,“订千年未正之讹”,把传统考证方法提高到新水平。二是把考... 钱大昕之历史考证学在当时享有盛名,并对近代学者产生了巨大影响,原因在于他治史有鲜明的特色。一是考证方法严密精良,对历代正史中文字错讹、记载错误等项作系统的考辨,“订千年未正之讹”,把传统考证方法提高到新水平。二是把考证的史料范围扩大到典籍以外,以金石文字证史,开近代以考古文物证史、“二重证据法”之先河。三是有很高的史识,不仅考史上运用了缜密的逻辑思维,且对许多历史问题发表了真知灼见,故他与只会作琐屑考证者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大昕 历史考证学 乾嘉学术 金石证史
下载PDF
《资治通鉴》:编年体史书历史叙事发展的高峰 被引量:4
19
作者 宋馥香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8-91,共4页
以编年体史书《左传》、《后汉纪》的历史叙事为纵向参照探讨《资治通鉴》,可以见出它在载人和记事两个方面都有较高的成就。其载人之法主要是借鉴了《后汉纪》"连类同书"的叙事之法,创造性地运用了缩小类比人物密度、反衬、... 以编年体史书《左传》、《后汉纪》的历史叙事为纵向参照探讨《资治通鉴》,可以见出它在载人和记事两个方面都有较高的成就。其载人之法主要是借鉴了《后汉纪》"连类同书"的叙事之法,创造性地运用了缩小类比人物密度、反衬、记述重大事件与表述主要人物相结合的方法,在扩大记史容量的同时,更好地使历史发展的大势得到了连贯的纵向延伸。其记事之法则主要是借鉴了《左传》的叙事手法,运用丰盈细腻的文字,通过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来揭示大的时代主题。并以记言形式来丰富记事,从而使载人和记事同时成为牵动编年体史书叙事发展的两翼,进一步推动了编年体历史叙事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治通鉴》 编年体史书 历史叙事
下载PDF
朱希祖史学略论 被引量:3
20
作者 周文玖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1-41,共11页
朱希祖是我国20世纪前期的一位重要史学家,在北京大学史学系、中央大学史学系担任系主任多年,为中国史学的近代化作出了贡献。他继承和发展了章太炎的史学思想,在许多史学领域均具有精深造诣。本文论述了他的史学成就,求真与致用相统一... 朱希祖是我国20世纪前期的一位重要史学家,在北京大学史学系、中央大学史学系担任系主任多年,为中国史学的近代化作出了贡献。他继承和发展了章太炎的史学思想,在许多史学领域均具有精深造诣。本文论述了他的史学成就,求真与致用相统一的史学思想以及他的治史特色、治史方法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希祖 史学 史学家 史学思想 治史方法 章太炎 清朝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