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左传》女性形象分析
被引量:2
- 1
-
-
作者
林荣
-
机构
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
-
出处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38-40,共3页
-
文摘
春秋时期社会大动荡,女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摆脱西周礼制的严格束缚,社会地位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她们虽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但是动荡的现实也让她们在很多时候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
关键词
《左传》
女性
社会地位
礼制
-
分类号
K225.4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春秋谷梁传注疏》引书考论
- 2
-
-
作者
文廷海
-
机构
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出处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7期69-72,共4页
-
文摘
《春秋谷梁传注疏》引书八十余种,颇为繁富,其中原书大部分已失传,赖《春秋谷梁传注疏》保存一二,故其保存文献之功极大。《春秋谷梁传注疏》引书也极有特点,如三礼方面的书籍所占比例大、所引书名篇名不一、会通《春秋》三传、所引材料与现存文献的差异以及包容唯心主义色彩较浓的纬书等,这些需要辩证地分析和研究。
-
关键词
《春秋谷梁传注疏》
引书
考论
-
Keywords
Chun Qiu Gu Liang Zhuan Zhu Shu
quote books
research
-
分类号
K225.4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左传》叙事的文学笔法
- 3
-
-
作者
王德宜
-
机构
淮北师范大学信息学院
-
出处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17-20,共4页
-
基金
安徽省2010年教学研究项目(20101975)
-
文摘
叙事艺术是《左传》的主要文学表现,其成就大体表现在三方面:一是伏笔艺术,在重大历史事件中采用伏笔法,使故事情节前后照应,保持完整;二是微言大义,左氏将自己的思想感情寓于客观叙述之中,寄意于言外,寓理于事中;三是跳脱艺术,故事情节大幅跳跃,大胆而巧妙地省略,使故事情节的叙述实中有虚,空灵有味。
-
关键词
《左传》
叙事
文学笔法
-
Keywords
Zuozhuan
narration
literary skill of writing
-
分类号
K225.4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从《左传》看嫡长子继承制与春秋动乱之关系
被引量:3
- 4
-
-
作者
刘宁
-
机构
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
-
出处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34-37,共4页
-
文摘
周代基于商王朝传弟制度的弊端确立嫡长子继承制,却并未真正避免争位之乱,除了复杂的社会政治原因外,这种制度并未彻底实施也是引起动乱的一个重要因素。导致这种制度未彻底实施的原因有三:嫡长子继承制本身的逻辑漏洞;该制度与人情人性相违背;该制度与现实政治相脱节。
-
关键词
嫡长子继承制
春秋之乱
《左传》
-
Keywords
Trueborn Eldest Son
Chunqiu Wars era
《Zuo zhuan》
-
分类号
K225.4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清代伊犁将军发展伊犁教育述论
被引量:2
- 5
-
-
作者
梁国东
-
机构
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
出处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58-60,共3页
-
文摘
本文从乾隆时期设立清书学,嘉庆时期教育内容和范围的扩展,清末新政新式学堂的建立以及历史局限等方面,对清代伊犁将军发展伊犁教育的概况进行了全面了解,通过考察发现,有不少伊犁将军在其任期内曾着手发展新疆的文化教育事业,对新疆在文化上及民众心理上与清王朝中央拉近关系上起了重要作用。
-
关键词
清代
伊犁将军
伊犁
教育
-
分类号
K225.4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浅析晋国军队的构成
被引量:1
- 6
-
-
作者
李沁芳
-
机构
吉林省博物院
-
出处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43-46,共4页
-
文摘
晋国军队由以国君(公室)掌握的地区的国人为主力的正规军,采邑兵,以卿大夫族人、家臣、亲信、奴隶等组成的私属武装这三部分力量组成。这三部分力量在晋国军队中所占的比重也处于不断变化中,其力量变化反映了晋国君权和卿权斗争的过程,同时也反映了晋国军权的变化过程。
-
关键词
晋国军队
构成
国人
采邑兵
私属武装
-
分类号
K225.4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论齐国“关市之赋”
被引量:1
- 7
-
-
作者
马海真
赵冉
-
机构
滨州市博物馆
淄博市博物总馆
-
出处
《滨州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53-60,共8页
-
文摘
齐国重商,通过关和市征收商品税是其赋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周礼》所言“司关”“司市”,齐国也在关、市设有职官负责征税,齐量三器可能为征税时的标准量器。齐国对市场的管理比较重视,有规范的征税机构和征税流程。齐国实行双重收税制度,也就是商品要同时缴纳关税和市税。“关市之赋”的税率总体上比田税低,但从春秋到战国逐步增长,这与商品经济的发展相一致。
-
关键词
齐国
关市之赋
司关
司市
几而不征
-
分类号
K225.4
[历史地理—中国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