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略评独尊儒术 被引量:1
1
作者 韩隆福 《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4期65-67,共3页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独尊儒术”的建议 ,对先秦百家学说进行了一次总结 ,既纠正了诸子互相攻伐的片面性 ,又废除了焚书坑儒、打击迫害知识人才的野蛮政策 ,适应了封建社会发展的需要 ,其大一统、薄税款、省徭役、宽民力、盐铁归民、以农...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独尊儒术”的建议 ,对先秦百家学说进行了一次总结 ,既纠正了诸子互相攻伐的片面性 ,又废除了焚书坑儒、打击迫害知识人才的野蛮政策 ,适应了封建社会发展的需要 ,其大一统、薄税款、省徭役、宽民力、盐铁归民、以农为本、广设学校、用贤致治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仲舒 汉武帝 "独尊儒术" 新儒学 贤才致治
下载PDF
论汉武帝继承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大贡献
2
作者 杨生民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2期11-16,共6页
汉武帝在继承、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本文仅从两方面论述这一问题:1汉武帝时期大力搜求、收藏遗书,不仅促进了学术研究、学术思想的发展,而且带动了古籍整理和历史资料的保存以及史学和目录学的发展。2汉武帝... 汉武帝在继承、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本文仅从两方面论述这一问题:1汉武帝时期大力搜求、收藏遗书,不仅促进了学术研究、学术思想的发展,而且带动了古籍整理和历史资料的保存以及史学和目录学的发展。2汉武帝重视礼、乐、诗、赋,在他的倡导下,乐府歌诗和汉赋都得到很大发展,对后世音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武帝 中国传统文化 遗书 乐府歌诗 汉赋
下载PDF
从孔子到王莽——儒家外王理论在汉末的失败 被引量:5
3
作者 徐俊祥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1期59-65,共7页
本文以儒士群体在西汉追求理想政治的过程作视角,认为王莽所代表的是西汉士人的利益,就个人人格的发展和治国措施而言,王莽及其改制恰恰符合儒家的“内圣”和“外王”两个理论层次,由于儒学理论自身的痼疾,改制最终失败。改制的失... 本文以儒士群体在西汉追求理想政治的过程作视角,认为王莽所代表的是西汉士人的利益,就个人人格的发展和治国措施而言,王莽及其改制恰恰符合儒家的“内圣”和“外王”两个理论层次,由于儒学理论自身的痼疾,改制最终失败。改制的失败不仅是王莽个人的悲剧,也是西汉士人群体的共同悲剧。从孔子到王莽反映了儒学的提出、渐入世道到“全盘儒化”的历史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圣和外王 三王之政 限田限奴 儒学化运动
下载PDF
汉代儒生义利观新探——以盐铁会议贤良文学的义利观为代表
4
作者 高婷婷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55-58,64,共5页
 先秦时期孔孟的义利观只是局限在伦理道德范畴的讨论。西汉昭帝时的盐铁大会上,贤良文学与桑弘羊就义利关系展开了盐铁是否专卖的大辩论赋予了义利观新的特定的内涵。贤良文学以儒家义利之辩为准绳,打着国家导民于义的旗号,要求盐铁私...  先秦时期孔孟的义利观只是局限在伦理道德范畴的讨论。西汉昭帝时的盐铁大会上,贤良文学与桑弘羊就义利关系展开了盐铁是否专卖的大辩论赋予了义利观新的特定的内涵。贤良文学以儒家义利之辩为准绳,打着国家导民于义的旗号,要求盐铁私营,实为工商业者利益的代言人,并非真为民请命,是以义之名行利之实。我们不能简单的把汉代儒家的义利观看作是先秦时期义利之辩的恢复或延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 盐铁专卖 贤良文学 桑弘羊 义利观 儒生 义利观
下载PDF
西汉时期云南的文化建设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珏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5期66-69,共4页
西汉时期云南省部分地区设置了郡县,但没有学校建设的确切史料,本文根据元明时人的传说,西汉设置郡县过程及当时的官学制度。
关键词 西南夷 官学 察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