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清时期皖北地区逃荒风习的形成研究
1
作者 陈业新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5-43,共9页
明清时期的皖北,水旱灾多发,农耕粗放,民众生活维艰,民人多流徙谋生,进而衍变为逃荒风习。此风的形成,先后经历了趁食、逃荒、趁荒三个阶段。明中期以前的趁食,主要是灾后民人的短期谋食;嘉靖年间产生的逃荒习惯,则是灾民较长时间的逃... 明清时期的皖北,水旱灾多发,农耕粗放,民众生活维艰,民人多流徙谋生,进而衍变为逃荒风习。此风的形成,先后经历了趁食、逃荒、趁荒三个阶段。明中期以前的趁食,主要是灾后民人的短期谋食;嘉靖年间产生的逃荒习惯,则是灾民较长时间的逃离灾区谋生;而形成并盛行于雍、乾之际的趁荒是以备荒为目的,无论年岁丰歉,民人都要外出乞食,具有周期性、持续时间长的特点。趁荒既是明清皖北地区逃荒文化最终定型的标志,也是其核心内容及特征所在。逃荒风习不仅是明清时期皖北地区重要的文化现象,也是其突出的社会问题,对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综合治理都有不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环境 民生 逃荒风习 明清时期 皖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