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代盛氏《皇朝经世文续编》纂辑探考 被引量:4
1
作者 尚小明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04-109,共6页
盛氏《皇朝经世文续编》的主要纂辑者并不是盛康、盛宣怀父子 ,而是缪荃孙 ;负责删定、增补与校勘者则是汪洵。“盛编”的纂辑、刻成时间也不同于一般所说 ,盛氏父子在序言中将基本成书时间说成经始时间 ,这样就掩盖了缪氏纂辑之功。从... 盛氏《皇朝经世文续编》的主要纂辑者并不是盛康、盛宣怀父子 ,而是缪荃孙 ;负责删定、增补与校勘者则是汪洵。“盛编”的纂辑、刻成时间也不同于一般所说 ,盛氏父子在序言中将基本成书时间说成经始时间 ,这样就掩盖了缪氏纂辑之功。从内容看 ,“盛编”纂辑时曾参考过其他几种《续编》。与略早刊行的葛士浚《皇朝经世文续编》相比 ,“盛编”编辑思想稍稍落后 ,不如“葛编”更能反映时势变化 ,但它校勘严谨过于“葛编”,保存了许多史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皇朝经世文续编>> 纂辑者 考证 校勘者
下载PDF
舫斋载笔:清史馆文人群体的形成 被引量:4
2
作者 李思清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4期26-35,共10页
清史馆于1914年由中华民国北洋政府下令成立。赵尔巽受聘出任馆长后,在很大程度上主导了纂修人员的聘任。所聘纂修人员以前清进士为多,并适当照顾因辛亥革命落职从而陷入经济窘境的贫弱翰林。清史馆成员在清代光绪、宣统年间多已成名,... 清史馆于1914年由中华民国北洋政府下令成立。赵尔巽受聘出任馆长后,在很大程度上主导了纂修人员的聘任。所聘纂修人员以前清进士为多,并适当照顾因辛亥革命落职从而陷入经济窘境的贫弱翰林。清史馆成员在清代光绪、宣统年间多已成名,入民国后成为世所瞩目的"清遗民"群体,所修《清史稿》也被视为"敌视民国"的"忠清史学"。从清史馆的人事结构及修史进程来看,清史馆成员的年龄、身份、文化立场既有共性,更有差异。当整个社会普遍趋"新",文化思潮日新月异之时,清史馆成员在东华门内的修史行为貌似"落后"、"保守",其实也是光宣文人深思熟虑之后的文化应对。他们的无奈、忧虑及"以旧撞新"都足以昭示现代中国文化格局的多重性及文化嬗变的曲折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史馆 人事结构 修史分期 光宣文人 现代中国
下载PDF
《清史稿》、《清史列传》之《郑成功传》考异七则
3
作者 罗桂林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3年第5期36-41,共6页
学者论及《清史稿》和《清史列传》两书的史料价值时,常常认为《清史列传》高于《清史稿》。本文对这一看法提出不同看法,通过对两书《郑成功传》七则明显不同的记载进行考订,发现《清史稿》虽存在不少错误,而可信之处亦多; 《清史列传... 学者论及《清史稿》和《清史列传》两书的史料价值时,常常认为《清史列传》高于《清史稿》。本文对这一看法提出不同看法,通过对两书《郑成功传》七则明显不同的记载进行考订,发现《清史稿》虽存在不少错误,而可信之处亦多; 《清史列传》虽存在许多优点,而错误亦存不少。评判两书的史料价值,应当进行具体的考订分析,不可一概而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史稿》 《清史列传》 《郑成功传》 考异 史料价值
下载PDF
《清史稿》进士订误 被引量:1
4
作者 夏卫东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998年第Z1期51-56,共6页
《清史稿》进士订误夏卫东《清史稿》是二十五正史中最后一部。最初通行的版本是关外、关内及金梁影印本三种。由于其匆促付梓,舛误甚多。解放后,中华书局曾以金梁本为底本,组织专人进行校勘再版,但其中仍不无差失。近年来,亦有《... 《清史稿》进士订误夏卫东《清史稿》是二十五正史中最后一部。最初通行的版本是关外、关内及金梁影印本三种。由于其匆促付梓,舛误甚多。解放后,中华书局曾以金梁本为底本,组织专人进行校勘再版,但其中仍不无差失。近年来,亦有《清史稿订误》等著作相继问世,刊误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史稿》 《碑传集》 乾隆 庶吉士 《清史列传》 谢启昆 墓志铭 翰林院 十三年 《清儒学案》
下载PDF
清代蒙文史籍《水晶鉴》 被引量:1
5
作者 吉日嘎拉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6期36-41,共6页
本文对清道光年间乌剌特部极佑寺达喇嘛金巴道尔吉撰写的蒙文史籍《水晶鉴》的成书年代,国内外收藏的版本,国内外研究状况,思想内容,史料价值,以及引用的主要史料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有关《水晶鉴》成书年代,作者赞同留金锁的观点... 本文对清道光年间乌剌特部极佑寺达喇嘛金巴道尔吉撰写的蒙文史籍《水晶鉴》的成书年代,国内外收藏的版本,国内外研究状况,思想内容,史料价值,以及引用的主要史料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有关《水晶鉴》成书年代,作者赞同留金锁的观点,当为1846-1849年。关于《水晶鉴》的思想内容,作者认为佛教思想是贯串《水晶鉴》的指导思想。关于《水晶鉴》的史料价值,作者认为《水晶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晶鉴》 史籍 史料
下载PDF
松筠和《钦定新疆识略》 被引量:3
6
作者 马长泉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45-50,共6页
松筠 ,是清代中期著名的边疆大吏 ,他对清王朝的边疆建设做出过较为卓著的贡献。同时 ,他积极主持编写了许多有关边疆史地的著作 ,其中《钦定新疆识略》即是他著名的论著之一。该书从清王朝对新疆经营的角度出发 ,记载了许多当时发生的... 松筠 ,是清代中期著名的边疆大吏 ,他对清王朝的边疆建设做出过较为卓著的贡献。同时 ,他积极主持编写了许多有关边疆史地的著作 ,其中《钦定新疆识略》即是他著名的论著之一。该书从清王朝对新疆经营的角度出发 ,记载了许多当时发生的事件 ,为后人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材料。对《钦定新疆识略》的内容及其基本思想做了概述 ,希图为认识松筠和他的治边思想提供物质基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筠 《钦定新疆识略》 清代 治边思想 封建政权 经济开发 经济事物
下载PDF
萧一山与《清史大纲》
7
作者 张光华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110-112,共3页
《清史大纲》作为《清代通史》的简编于1944年出版,其后为准确地反映著作内容并适应社会形势的需要,先后经历了两次更名和一次改编。在编纂上,《清史大纲》详近略远,详于政治而略于经济文化,并以"民族革命"作为以一贯之的基... 《清史大纲》作为《清代通史》的简编于1944年出版,其后为准确地反映著作内容并适应社会形势的需要,先后经历了两次更名和一次改编。在编纂上,《清史大纲》详近略远,详于政治而略于经济文化,并以"民族革命"作为以一贯之的基本线索。在学术价值上,《清史大纲》是抗战前后较有影响的一本史学著作,虽然存在较多缺陷,但其近代史分期方法、强烈的现实意识等对当前的史学研究仍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一山 《清史大纲》 编纂特点 学术价值
下载PDF
清代满族与其他少数民族关系研索——以黑龙江地区为中心
8
作者 吴扎拉克尧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22-125,共4页
满族是黑龙江地区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之一,与黑龙江省朝鲜族、蒙古族、回族、达斡尔族、锡伯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鄂温克族、柯尔克孜族等世居少数民族的关系是比较和谐的.
关键词 满族 少数民族 民族关系
下载PDF
文献学家王绍曾先生
9
《山东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关键词 王绍曾 文献学家 山东大学 图书馆工作 宣统二年 江阴市 江苏省 研究生
下载PDF
《农圃便览》与丁氏禁书三案
10
作者 王俐 《农业考古》 2019年第4期191-194,共4页
清人丁宜曾所著农书《农圃便览》,传播历程颇为坎坷,自成书后受到非止一次清朝文字狱牵连。其中一次“以邻省书案株连焚毁殆尽”,此次邻省书案即为刘峨《圣讳实录》一案,是此书传播过程中最为严重的一次祸端。幸其子孙辛勤奔波,才又见... 清人丁宜曾所著农书《农圃便览》,传播历程颇为坎坷,自成书后受到非止一次清朝文字狱牵连。其中一次“以邻省书案株连焚毁殆尽”,此次邻省书案即为刘峨《圣讳实录》一案,是此书传播过程中最为严重的一次祸端。幸其子孙辛勤奔波,才又见完书并流传至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圃便览 农书传播 禁书案 《圣讳实录》案
下载PDF
《无圈点老档》及乾隆抄本名称诠释 被引量:2
11
作者 阎崇年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48-63,共16页
《无圈点老档》及乾隆抄本名称诠释阎崇年《无圈点老档》及其乾隆抄本的名称,原来明确,间或不清;近百年来,却颇混乱。兹据史料,爬梳分析,阐述原委,做出诠释。不妥之处,企盼讨论。一《无圈点老档》是以无圈点老满文为主、兼以加... 《无圈点老档》及乾隆抄本名称诠释阎崇年《无圈点老档》及其乾隆抄本的名称,原来明确,间或不清;近百年来,却颇混乱。兹据史料,爬梳分析,阐述原委,做出诠释。不妥之处,企盼讨论。一《无圈点老档》是以无圈点老满文为主、兼以加圈点新满文并间杂蒙古文和个别汉文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圈 乾隆朝 点字 《旧满洲档》 国史馆 抄本 历史档案 故宫博物院 崇德年间 乾隆帝
原文传递
金朝“夷可变华”及“华夷同风”的治边思想 被引量:3
12
作者 麻铃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66-268,共3页
关键词 治边思想 “大一统”思想 金朝 春秋战国时期 少数民族 儒家思想 中华民族
原文传递
云鹤其姿 松筠其品——我所认识的杨仁恺先生(代序)
13
作者 冯其庸 《理论界》 2009年第10期1-1,共1页
我与杨老相识已经数十年了。在我的认识里,杨老不仅仅是一位闻名遐迩的大鉴定家,更是一位大学者、大研究家。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先辈,是学界的典范。
关键词 代序 松筠 学者
原文传递
第一功名不爱钱——杨椒山故居和松筠庵
14
作者 肖复兴 《群言》 2009年第12期37-38,共2页
在今年第9期《同舟共济》的封三上,看到原广东省委书记88岁老人吴南生老先生书写的一幅书法,是明朝勇斗大奸臣严嵩的刑部员外郎杨椒山的一首诗:饮酒读书四十年,乌纱头顶是青天,男儿欲上凌烟阁,第一功名不爱钱。
关键词 功名 松筠 故居 《同舟共济》 广东省委书记 吴南生 凌烟阁 刑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