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革命后期蔡和森“以暴动对付暴动”策略内涵的演变 被引量:1
1
作者 贺朝霞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09-112,共4页
从1927年5月下旬到党的“八七”会议前后,蔡和森提出并坚持了“以暴动对付暴动”策略,这一策略是我党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然而,在这一时期的不同历史阶段,“以暴动对付暴动”策略的内涵是有所不同的。本文指出了这... 从1927年5月下旬到党的“八七”会议前后,蔡和森提出并坚持了“以暴动对付暴动”策略,这一策略是我党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然而,在这一时期的不同历史阶段,“以暴动对付暴动”策略的内涵是有所不同的。本文指出了这个不同并进行评析,这对于深入认识蔡和森在大革命后期的政治主张,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革命 蔡和森 “以暴动对付暴动” 内涵演变
下载PDF
论“四·一二”政变后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政策未能实现转变的原因
2
作者 李良明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05-110,共6页
“四·一二”政变后共产国际对于中国革命政策转变未能实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 ,远离中国革命的斯大林 ,对瞬息万变的中国革命实际并不了解 ,所提出的政策转变 ,不符合中国实际。第二 ,共产国际代表罗易、鲍罗廷在对中国革命基... “四·一二”政变后共产国际对于中国革命政策转变未能实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 ,远离中国革命的斯大林 ,对瞬息万变的中国革命实际并不了解 ,所提出的政策转变 ,不符合中国实际。第二 ,共产国际代表罗易、鲍罗廷在对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看法上 ,一直存在严重分歧 ,没有统一的意见。第三 ,陈独秀推行右倾机会主义路线 ,自动放弃无产阶级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 ,对国民党右派一再妥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一二"政变 共产国际 政策 转变
下载PDF
论鲍罗廷帮助武汉政府摆脱困境的策略
3
作者 吴珍美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5-70,共6页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导致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围困武汉政府。共产国际全力帮助武汉政府摆脱困境,其代表鲍罗廷提出了一系列对策。经济上,提出“战略退却”策略;军事上,全力支持武汉政府举行第二次北伐;政治上,主张在武汉国民...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导致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围困武汉政府。共产国际全力帮助武汉政府摆脱困境,其代表鲍罗廷提出了一系列对策。经济上,提出“战略退却”策略;军事上,全力支持武汉政府举行第二次北伐;政治上,主张在武汉国民政府占领区内实行土地革命。上述对策,有的收到了一些成效,有的则由于他们对武汉国民党中央及其政府认识上出现偏颇,无法付诸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罗廷 武汉政府 摆脱困境 策略
下载PDF
蒋介石从“三二0”到“四一二”的心路历程 被引量:12
4
作者 杨奎松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0-79,104,共11页
蒋介石从“三二0”走向“四一二”,从尝试“限共”最终走向公开反共,经历了一个相当复杂的并且是充满了矛盾心理的转变过程。其实,蒋介石并没有像以往一些著作所说的那样,从“三二0”之后开始,就处心积虑地准备清党反共。相反,走向“四... 蒋介石从“三二0”走向“四一二”,从尝试“限共”最终走向公开反共,经历了一个相当复杂的并且是充满了矛盾心理的转变过程。其实,蒋介石并没有像以往一些著作所说的那样,从“三二0”之后开始,就处心积虑地准备清党反共。相反,走向“四一二”最初并不在他的设想之中。其对容共政策的态度转变,固然带有某种程度的必然性,但也带有相当程度的偶然性。深入考察蒋在这一过程中心态与环境矛盾冲突的复杂情况,对全面了解国共两党历史恩怨的形成或能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介石 共产党 三二0事件 四一二事变
下载PDF
“四一二”前后帮会的政治角色述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才赋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3期27-32,79,共7页
本文通过对“四一二”前后上海帮会政治活动的分析,它与国民党、共产党关系的考察,探讨了帮会对社会、政治的重要影响,揭示了国民党政权的反动本质.
关键词 帮会 政治角色
下载PDF
试论蒋介石另立南京国民政府的四·一八反革命政变
6
作者 范崇山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4期40-43,共4页
“政变”的构成是和作为国家行政机关的政府突然更迭或原政权性质的突变相关联的。蒋介石1927年四·一二在上海的军事行动和武装镇压与四·一八在南京另立国民政府和国民党中央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四·一二蒋介石在上海的军... “政变”的构成是和作为国家行政机关的政府突然更迭或原政权性质的突变相关联的。蒋介石1927年四·一二在上海的军事行动和武装镇压与四·一八在南京另立国民政府和国民党中央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四·一二蒋介石在上海的军事行动和背叛革命,是四·一八建立国民政府的准备;四·一八南京国民政府的非法建立,是四·一二上海军事行动的必然结果。四·一八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是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的标志。通过政变,蒋介石建立了依靠帝国主义支持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的政权。这也表明蒋介石完全背叛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完全背叛了革命,走向反动,并对近现代中国历史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阻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介石 南京国民政府 国民党 孙中山 反革命 北伐战争 国民革命 共产党人 帝国主义 汪精卫
下载PDF
白崇禧与“四·一二”大屠杀
7
作者 渠冉 《红广角》 2011年第5期48-49,共2页
1927年3月中旬,北伐军东路前敌总指挥白崇禧率部已打到了上海的外围。3月19日攻下上海外围松江城,将直鲁联军毕庶澄部3个混成旅全部消灭。在他即将进攻上海之时,他突然改变了主意,决定暂缓进攻,静观事态的发展。
关键词 白崇禧 大屠杀 1927年 总指挥 北伐军 上海 进攻
下载PDF
时代先知:革命烈士的崇高选誉:-论《建塔者》兼及台静农曾是地下党员问题 被引量:1
8
作者 严恩图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6期34-36,共3页
<建塔者>是台静农经历了国民党军阀发动"四·一二"政变,大肆捕杀共产党人和进步青年之后带着"苦痛着"的心所写的作品.通过分析<建塔者>的意义,可看出台静农是位信仰共产主义执着追求革命的青年作家... <建塔者>是台静农经历了国民党军阀发动"四·一二"政变,大肆捕杀共产党人和进步青年之后带着"苦痛着"的心所写的作品.通过分析<建塔者>的意义,可看出台静农是位信仰共产主义执着追求革命的青年作家.从台静农所参加的一系列上级党组织安排的活动看,笔者认为,台静农曾是中共地下党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静农 《建塔者》 共产主义信仰 中国共产党地下党员 "四·一二"政变
下载PDF
罗易泄密与汪精卫"反共"
9
作者 吴晓 《安徽统一战线》 2000年第5期26-28,共3页
关键词 罗易泄密事件 汪精卫 反共
下载PDF
中共中央在四一二政变前后的危机决策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海勇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7年第6期9-12,共4页
对于四一二政变的发生,时在上海的陈独秀虽有预案,却完全失效,由此激发广大党员对党中央决策失误的不满。既而召开的中共五大以及产生的新一届中央集体,在共产国际的干预下,均不能抓住危机事件的关键所在,采取切中要害的举措。本文通过... 对于四一二政变的发生,时在上海的陈独秀虽有预案,却完全失效,由此激发广大党员对党中央决策失误的不满。既而召开的中共五大以及产生的新一届中央集体,在共产国际的干预下,均不能抓住危机事件的关键所在,采取切中要害的举措。本文通过回顾这段历史,探究危机根源,进而从危机决策视角厘析决策者个人、决策组织、决策的外部环境三方面,最终得出"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的历史经验教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一二 陈独秀 中共中央 中共五大 危机决策
原文传递
1927年:贺龙革命思想的质变
11
作者 向凤毛 张海峰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7年第7期13-15,共3页
风云变幻的1927年,武汉成为中国革命的中心。这年初,贺龙率部"拱卫武汉",6月下旬,参加"二次北伐"后回师武汉。贺龙两次转战武汉,不仅在北伐战场立下赫赫战功,而且在错综复杂的局势下,其革命思想实现了从初步表达跟... 风云变幻的1927年,武汉成为中国革命的中心。这年初,贺龙率部"拱卫武汉",6月下旬,参加"二次北伐"后回师武汉。贺龙两次转战武汉,不仅在北伐战场立下赫赫战功,而且在错综复杂的局势下,其革命思想实现了从初步表达跟共产党走的意愿,到逐步与国民党右派决裂,再到坚定跟党走的质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龙 1927年 武汉 革命思想 质变
原文传递
上海这一夜──街上的革命之二
12
作者 李辉 《寻根》 2000年第2期49-55,共7页
关键词 上海 “南京事件” 历史考证 杜月笙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