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西族“山中灵界”观及其演变 被引量:3
1
作者 杨福泉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65-77,共13页
生命归宿论是世界上各民族生死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宗教都有炯然不同的死后灵界观,它们基于各民族不同的历史、生存环境和文化背景而产生。本文论述了纳西族的“北方祖先灵地”、“居那世罗神山”、“雾路游翠阁”(“玉龙第三国”... 生命归宿论是世界上各民族生死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宗教都有炯然不同的死后灵界观,它们基于各民族不同的历史、生存环境和文化背景而产生。本文论述了纳西族的“北方祖先灵地”、“居那世罗神山”、“雾路游翠阁”(“玉龙第三国”)这几个“山中灵界”信仰形成发展的轨迹、本土和外来文化内涵以及相互间的传承变迁关系,并提示了文化冲突所导致的社会矛盾对纳西族“山中灵界”观的影响。日本“照叶树林文化论”的学者们认为“山中灵界”是日本和云南少数民族研究中最值得进行比较研究的民俗学论题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西族 东巴经 须弥山 东巴教 灵界 神山 大自然崇拜 昆仑山 山神话 冈底斯
下载PDF
中外学者与纳西族历史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甘雪春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35-40,共6页
20世纪以来 ,中外学者对纳西族的社会历史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学者们通过史学、民族学、考古学等多学科相结合的方法 ,对纳西族的源流及历史发展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特别是一批纳西族学者如方国瑜、和志武、周汝诚... 20世纪以来 ,中外学者对纳西族的社会历史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学者们通过史学、民族学、考古学等多学科相结合的方法 ,对纳西族的源流及历史发展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特别是一批纳西族学者如方国瑜、和志武、周汝诚及郭大烈等 ,都发表了各自的代表作。一些西方学者如巴克、洛克及顾彼得等 ,也在长期留居丽江的基础上出版了各自的专著。他们不仅对纳西的社会历史研究作出了贡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西族 历史研究 中国 外国 民族史 方国瑜 各志武 周汝诚 郭大烈 顾彼得 巴克 罗克 学术成果
下载PDF
从“白沙细乐”的曲牌看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被引量:1
3
作者 孙明跃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62-66,共5页
"白沙细乐"是迄今仍流传于云南丽江纳西族民间的一部大型音乐组曲,保留至今的尚有八章。我们对这部音乐的曲牌进行深入分析后发现,它们有的与纳西族的传统音乐相关联,有的则属于古代流行于内地的戏曲曲牌和民间小调。由此可... "白沙细乐"是迄今仍流传于云南丽江纳西族民间的一部大型音乐组曲,保留至今的尚有八章。我们对这部音乐的曲牌进行深入分析后发现,它们有的与纳西族的传统音乐相关联,有的则属于古代流行于内地的戏曲曲牌和民间小调。由此可以推断,"白沙细乐"很可能是纳西民族本土文化与中原文化交汇与融合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沙细乐” 纳西族传统曲牌 内地音乐曲牌
下载PDF
纳西族汉文档案史料简论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子丹 《云南档案》 2000年第1期29-31,共3页
关键词 纳西族 汉文档案 档案史料 石刻碑文 云南
下载PDF
略论纳西族和藏族的历史关系 被引量:10
5
作者 杨福泉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3期55-60,共6页
作者指出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纳西族与藏族无论在族源、语言、宗教等方面有着深刻的渊源和关系;而且在政治和文化上也相互影响;在经济上长期互相交流;同时两个民族还相互频繁移民。
关键词 纳西族 藏族 族源 语言 宗教 经济 政治 文化
下载PDF
纳西族文化中的多元现象 被引量:4
6
作者 盖兴之 高慧宜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5期108-111,共4页
文章根据纳西语中古今的汉语、藏语、白语借词 ,从东巴文化、民俗礼仪文化、语言文字文化三个方面对东巴教的藏族钵教影响 ,纳西族、汉族传统节日民俗的融合 ,汉族年画、对联文化对纳西族的影响 ,纳西族语言文字中含蓄的中华多元一体思... 文章根据纳西语中古今的汉语、藏语、白语借词 ,从东巴文化、民俗礼仪文化、语言文字文化三个方面对东巴教的藏族钵教影响 ,纳西族、汉族传统节日民俗的融合 ,汉族年画、对联文化对纳西族的影响 ,纳西族语言文字中含蓄的中华多元一体思想等方面进行分析 ,阐释了纳西族现代社会的多元文化现象以及她以中华文化为文化的内向凝聚力的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西语 东巴文化 多元文化 纳西族 民俗礼仪文化 语言文字文化 中华文华 内向凝聚力
下载PDF
论纳西族史诗《黑白战争》的多元文化表征 被引量:2
7
作者 冯秀英 刘洁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26-31,共6页
史诗《黑白战争》被称为纳西族文学史上的“三大台柱”之一,其完整而宏大的叙事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都在纳西文学中独树一帜。与另外两部作品相比,《黑白战争》显然表现出受多元文化影响的印记,古埃及文明、中原道教、藏族苯教的影响都可... 史诗《黑白战争》被称为纳西族文学史上的“三大台柱”之一,其完整而宏大的叙事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都在纳西文学中独树一帜。与另外两部作品相比,《黑白战争》显然表现出受多元文化影响的印记,古埃及文明、中原道教、藏族苯教的影响都可以在其身上找到印证,呈现出东西文化、民汉文化混融的特征,并且这种“杂糅”景观,在史诗文本既有碎片化的意象表现,也有整体情节和审美风格的隐秘表征,可以说,它是多元文化交流和传播的结果,具有极为显著的多元性、兼容性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白战争》 多元文化 表征
下载PDF
《木氏宦谱》所载木氏土司联姻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陈雪莲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66-70,共5页
土司制度在丽江地区设立之后,木氏土司政治势力日益发展壮大。为了稳定既有的权力格局,巩固与发展在当地的统治,木氏土司以联姻的方式与周围的土司建立了良好的社会关系网,这不仅调节了联姻土司之间的关系,扩大了木氏土司的势力范围,还... 土司制度在丽江地区设立之后,木氏土司政治势力日益发展壮大。为了稳定既有的权力格局,巩固与发展在当地的统治,木氏土司以联姻的方式与周围的土司建立了良好的社会关系网,这不仅调节了联姻土司之间的关系,扩大了木氏土司的势力范围,还巩固了其在滇西北地区的统治地位,增强了与中央王朝政治博弈的资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氏宦谱》 木氏土司 联姻
下载PDF
试论“纳西”之“纳”是否表“黑”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慧敏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6-7,14,共3页
关于纳西族族称中“纳”表什么意义的问题,学术界向来众说纷纭。本文试从纳西族的历史渊源、纳西族人的风俗习惯、纳西族宗教史三方面论述“纳西”之“纳”表黑”义,“纳西”可释为“黑族”。
关键词 纳西 "乌蛮"
下载PDF
“纳西文化学年”和“纳西族东巴艺术及其再创造”展览在美国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福泉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F003-F003,共1页
关键词 “纳西文化学年” “图象及其变迁——东巴艺术及其再创造”展览 美国 “现代东巴画派” 文化教育 文化交流
下载PDF
人类学视域下纳西族数字研究——以“三”“七”“九”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和雪康 张智林 《文山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24-27,36,共5页
数字“三”“七”“九”在纳西族文化中具有浓厚的神秘色彩,它们常见于纳西族文学作品、民间习俗、宗教祭祀中。文章对数字“三”“七”“九”分别在纳西族文学作品中和现实生活中的运用进行罗列、分析和对比,进而对数字“三”“七”“... 数字“三”“七”“九”在纳西族文化中具有浓厚的神秘色彩,它们常见于纳西族文学作品、民间习俗、宗教祭祀中。文章对数字“三”“七”“九”分别在纳西族文学作品中和现实生活中的运用进行罗列、分析和对比,进而对数字“三”“七”“九”的文学寓意及其原点进行探究,从中可以看出纳西族文学创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西族文学 数字 寓意 原点
下载PDF
近十年纳西族东巴艺术研究成果综述
12
作者 武巍 《文山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30-34,共5页
纳西族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灿烂的东巴文化。东巴文化作为纳西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表现形式,较为全面地展现了纳西族取得的文化成就,尤其是在艺术领域。纳西族在音乐、舞蹈、绘画、建筑等方面都表现出极高的造诣,极大地丰富了多民... 纳西族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灿烂的东巴文化。东巴文化作为纳西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表现形式,较为全面地展现了纳西族取得的文化成就,尤其是在艺术领域。纳西族在音乐、舞蹈、绘画、建筑等方面都表现出极高的造诣,极大地丰富了多民族统一国家的文化宝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西族 东巴艺术 研究成果 综述
下载PDF
论东巴文化的保护和开发
13
作者 李杰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73-77,共5页
东巴文化泛指纳西族古代文化。当前,商品化的东巴文化、后继乏人的东巴文化、走样的东巴文化以及因文化的失衡而引发的自然生态等问题无疑使东巴文化的保护和开发这一研究课题日益凸现出来。从历史与现实、经济与文化、生态与社会相结... 东巴文化泛指纳西族古代文化。当前,商品化的东巴文化、后继乏人的东巴文化、走样的东巴文化以及因文化的失衡而引发的自然生态等问题无疑使东巴文化的保护和开发这一研究课题日益凸现出来。从历史与现实、经济与文化、生态与社会相结合的角度进行分析和构思,我们认为,要进一步保护和开发东巴文化,就必须把东巴文化与现代文明进行有机地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巴文化 保护 开发
下载PDF
古代纳西族社会的百科全书──东巴经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怀贵 《云南档案》 1999年第5期39-40,共2页
关键词 纳西族 百科全书 东巴经 东巴文化 东巴教 象形文字 丽江地区 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文化资源价值 人文旅游资源
下载PDF
评《纳西族史》的特色与学术价值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文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4期82-84,共3页
评《纳西族史》的特色与学术价值黄文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学研究所研究员、纳西族学者郭大烈、和志武撰写的《纳西族史》由四川民族出版社正式出版了。该书是迄今为止体例较完整,材料较丰富,结构较合理的一部纳西族通史,从远古一直... 评《纳西族史》的特色与学术价值黄文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学研究所研究员、纳西族学者郭大烈、和志武撰写的《纳西族史》由四川民族出版社正式出版了。该书是迄今为止体例较完整,材料较丰富,结构较合理的一部纳西族通史,从远古一直写到1949年,将纳西族发展历史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评 《纳西族史》 学术特色 学术价值 郭大烈 和志武 民族史
下载PDF
东巴经跋语的文献价值
16
作者 和兆宁 泽仁区初 《保山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102-108,共7页
东巴经跋语是东巴在抄写部分经书的过程中,即兴记录的一种片段式文献,为东巴文、哥巴文演变研究以及东巴经版本鉴别、史料考释提供了年代、地域、历史事件等信息,体现了其宝贵的文献价值;前人对东巴经跋语的研究多以译文为主,未免有以... 东巴经跋语是东巴在抄写部分经书的过程中,即兴记录的一种片段式文献,为东巴文、哥巴文演变研究以及东巴经版本鉴别、史料考释提供了年代、地域、历史事件等信息,体现了其宝贵的文献价值;前人对东巴经跋语的研究多以译文为主,未免有以讹传讹的现象,对东巴经跋语加以校勘、考释,以提高独立释读的能力,不断更新研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巴经 跋语 文献价值
下载PDF
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西方关于纳西文化研究的述评 被引量:9
17
作者 木仕华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1期88-92,共5页
纳西文化的研究在国际学界享有引人注目的特殊地位,除去纳西文化本身神奇丰富的内容及其多学科价值外。
关键词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 纳西族 西学者 纳西文化研究 研究成果 沙畹 考狄 劳佛
下载PDF
唐朝大将军与磨些武官
18
作者 夫巴 《云南文史丛刊》 2000年第3期58-62,共5页
在唐朝近300年的发展时期中,有过无数危机与转折,其中“贞元册封”在云南历史,而且在唐王朝的历史上也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大事。在这次转折中,涌现出一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其中有德宗皇帝、大将军韦皋、云南王异牟寻等,还有... 在唐朝近300年的发展时期中,有过无数危机与转折,其中“贞元册封”在云南历史,而且在唐王朝的历史上也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大事。在这次转折中,涌现出一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其中有德宗皇帝、大将军韦皋、云南王异牟寻等,还有被人忽略的磨些(音梭,下同)武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朝 韦皋 磨些族 武官 将军 云南 生平事迹
下载PDF
唐蕃在洱海地区的争夺与越析诏的兴亡 被引量:4
19
作者 赵心愚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3-18,共6页
越析诏诏主及主要居住者为磨些人(今纳西族的先民)。磨些部落7世纪中期进入今云南宾川一带,652年后建立越析诏。建诏之后的一段时间中,越析诏能处理好与唐蕃两大力量的关系,在唐蕃争夺洱海地区的复杂多变形势下生存发展。之后,随着吐蕃... 越析诏诏主及主要居住者为磨些人(今纳西族的先民)。磨些部落7世纪中期进入今云南宾川一带,652年后建立越析诏。建诏之后的一段时间中,越析诏能处理好与唐蕃两大力量的关系,在唐蕃争夺洱海地区的复杂多变形势下生存发展。之后,随着吐蕃势力在洱海地区的深入,越析诏与唐王朝关系出现变化,与吐蕃关系则较为密切。失去唐王朝的信任与支持后,越析诏被善于利用唐蕃矛盾并得到唐王朝支持的南诏于8世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初吞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洱海地区 越析诏 唐王朝 吐蕃 南诏
原文传递
纳西族先民的迁徙路线及特点 被引量:9
20
作者 赵心愚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7-20,共4页
纳西族族源与居住在西北河湟地区的古羌人有着渊源关系。纳西族先民的迁徙路线并非一条而有多条 ,其特点多为沿江河南北向迁徙 ,但有的路线则为跨流域的迁徙。多条迁徙路线的存在 ,可能是丽江纳西族与同为么些人后裔的纳日人、纳木依人... 纳西族族源与居住在西北河湟地区的古羌人有着渊源关系。纳西族先民的迁徙路线并非一条而有多条 ,其特点多为沿江河南北向迁徙 ,但有的路线则为跨流域的迁徙。多条迁徙路线的存在 ,可能是丽江纳西族与同为么些人后裔的纳日人、纳木依人语言等出现较大区别的一个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西族 族源 迁徙路线 古羌人 迁徙特点 后裔 纳日人 纳木依人 语言特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