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4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化生态视野中的浙江地名文化保护策略研究
1
作者 魏玲玲 阎景娟 薛芮 《保山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96-101,共6页
地名凝聚着人们对地方的共同记忆和对地方的亲切体验,具有一种潜在的文化能量。文化生态学强调文化系统的整体性,地名文化是文化生态中一个重要的因子,对生态文化整体建设来说发挥着应有的独特作用。浙江省拥有丰富的地名文化资源,在经... 地名凝聚着人们对地方的共同记忆和对地方的亲切体验,具有一种潜在的文化能量。文化生态学强调文化系统的整体性,地名文化是文化生态中一个重要的因子,对生态文化整体建设来说发挥着应有的独特作用。浙江省拥有丰富的地名文化资源,在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地名文化意识缺失,地名西化和不规范等现象。从文化生态学的视野出发,指出地名文化的意义、重要性和保护的必要性,揭示浙江省地名文化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加强文化生态学观念,加强对地名文化保护的研究,健全地名文化保护制度和保障机制,利用有效载体展开立体式、互动式传播与交流,促进浙江省地名文化的生态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名文化 文化生态 文化保护 浙江
下载PDF
民国游记中的嘉兴风景与现代性
2
作者 向洁茹 《嘉兴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56-60,84,共6页
在文学史中,以南湖、海宁潮为代表的嘉兴风景在为作家提供审美经验的同时,也见证了文化转型而产生的风景审美范式的转变,民国时期大量游记作品中的嘉兴风景书写便展现了新旧交替之间风景的现代性转向。一是承袭自古典山水美学的强大传... 在文学史中,以南湖、海宁潮为代表的嘉兴风景在为作家提供审美经验的同时,也见证了文化转型而产生的风景审美范式的转变,民国时期大量游记作品中的嘉兴风景书写便展现了新旧交替之间风景的现代性转向。一是承袭自古典山水美学的强大传统依然影响着人们对风景的“观看之道”;二是由新式交通及现代旅游业发展带来的全新体验也建构了新的风景美学。而作为审美主体的观看者之身份亦在对风景中的“他者”之排斥、接受的过程中发生变化。主体身份的转变在战时游记创作中达到了顶峰,嘉兴风景所召唤的集体记忆建构了人们的民族国家认同,进而强化了共同体的身份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游记 嘉兴 风景 现代性
下载PDF
清代中前期浙南移民的国家化与本地化——以石仓祠庙为中心 被引量:12
3
作者 章毅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0-88,共9页
本文通过对清代浙江省南部松阳县石仓地区祠庙变迁过程的研究,探究了清代移民社会的国家化与本地化之间的关系。本文认为从乾隆中期到道光后期,随着石仓移民商业的成功,石仓民间信仰逐渐正统化,富裕商人开始士绅化,地方社会出现宗族化... 本文通过对清代浙江省南部松阳县石仓地区祠庙变迁过程的研究,探究了清代移民社会的国家化与本地化之间的关系。本文认为从乾隆中期到道光后期,随着石仓移民商业的成功,石仓民间信仰逐渐正统化,富裕商人开始士绅化,地方社会出现宗族化。这些变化的核心是石仓移民社会对国家"文化秩序"的接受。虽然石仓移民并没有刻意地去追求融入"本地"社会,但他们通过"国家化"的途径而达到了"本地化"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南 移民 石仓 祠庙
下载PDF
论清代浙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海塘江坝的修建工程 被引量:5
4
作者 叶建华 《浙江学刊》 CSSCI 1998年第6期112-118,共7页
由于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与人民群众的辛勤努力,清代(鸦片战争以前)浙江人民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其突出表现就是为抵御海潮的侵淫肆虐,而兴起的修筑“海上长城”———海塘的热潮,它的规模与成就均遥居历代之冠,... 由于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与人民群众的辛勤努力,清代(鸦片战争以前)浙江人民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其突出表现就是为抵御海潮的侵淫肆虐,而兴起的修筑“海上长城”———海塘的热潮,它的规模与成就均遥居历代之冠,从而使得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并且保护了杭嘉湖平原、浙东滨海平原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同时,内地湖泊水网及西北、中南山区的水资源也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塘工程 山区水资源 开发利用 浙江省 《四库全书》 鱼鳞石塘 钱塘江志 十七年 水利工程 乾隆
下载PDF
浙江教育近代化的先驱者孙诒让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彬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1期34-38,共5页
孙诒让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浙江兴学舞台上的风云人物。他自1896年起,先以私人名义在家乡陆续创办瑞安学计馆、瑞安方言馆、温州蚕学馆和瑞平化学馆等专门学堂,其后又以学务官身份在温州、处州两府16个县推动小学和中学的设... 孙诒让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浙江兴学舞台上的风云人物。他自1896年起,先以私人名义在家乡陆续创办瑞安学计馆、瑞安方言馆、温州蚕学馆和瑞平化学馆等专门学堂,其后又以学务官身份在温州、处州两府16个县推动小学和中学的设立。他兴办的新式学堂以学西学、培养实用人才而名噪一时,也因绅商集资兴办的方式引人注目。他从事的兴学活动,不仅使浙南的教育萌发了生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诒让 教育近代化 新式学堂 学计馆 知识分子 先驱者 浙江 瑞安 教育救国 资产阶级改良派
下载PDF
竹枝词所见明清以来温州的风俗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振忠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0-107,共18页
明清以来,温州既有自古相沿的传统习俗,又有来自福建、徽州、浙东乃至海外的影响。当时,浙江的杭、嘉、湖、宁、绍、金、衢、严诸府,受徽州文化的影响较大,而台、处、温则明显反映出福建文化的影响。之所以形成这样的格局,与交通、移民... 明清以来,温州既有自古相沿的传统习俗,又有来自福建、徽州、浙东乃至海外的影响。当时,浙江的杭、嘉、湖、宁、绍、金、衢、严诸府,受徽州文化的影响较大,而台、处、温则明显反映出福建文化的影响。之所以形成这样的格局,与交通、移民及商业的背景密切有关。明末徽人笔下的"徽州府由金华至温州路",或许正暗示了不同的地域文化因素对浙江文化格局的影响。从竹枝词中,我们还可看出迄至今日风俗文化的传承与嬗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枝词 温州 风俗 徽州 福州 莆田
下载PDF
性别压迫:“典卖其妻”、“买女赘婿”和“命长媳转偶”——闽、台两地的部分证言、证物和案例 被引量:4
7
作者 汪毅夫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6-70,共5页
本文辑录并分析闽、台两地有关“典卖其妻”、“买女赘婿”和“命长媳转偶”等性别压迫现象之证言、证物和案例。本文指出,在此等性别压迫现象里,妻子、养女和媳妇被视为有价商品或有用物品,被迫接受不由自主的婚配,其情感和意愿则遭到... 本文辑录并分析闽、台两地有关“典卖其妻”、“买女赘婿”和“命长媳转偶”等性别压迫现象之证言、证物和案例。本文指出,在此等性别压迫现象里,妻子、养女和媳妇被视为有价商品或有用物品,被迫接受不由自主的婚配,其情感和意愿则遭到蔑视;闽、台两地替媳妇招婚(包括“买女赘婿”和依照“子死媳在,媳妇可以招婚”之民间习惯法而行之的招婚)和“大儿失业出外谋事经年无好音者,即命长媳改偶次男”分别是招赘婚俗和转房婚俗的特例,宜为中国妇女史研究者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两地 性别压迫 中国妇女史研究
下载PDF
江南名镇南浔的近代命运 被引量:4
8
作者 陈可畏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33-36,共4页
江南名镇南浔在近代经历了从空前兴盛走向衰落的基本过程。其兴盛的原因主要是传统的湖丝贸易于上海开埠后在海内外的迅速发展;而它的衰落是现代丝织技术及丝织业的兴起和发展的必然结果。
关键词 南浔镇 浙江 兴盛原因 湖丝贸易 近代 衰落原因 丝织技术 丝织业
下载PDF
宋元时期舟山群岛经济文化的发展 被引量:2
9
作者 葛庆华 《中州学刊》 CSSCI 2000年第2期136-139,共4页
在舟山群岛的发展历程中 ,宋元时期是一个重要阶段。本文依据有关历史文献 ,从各个方面 ,勾勒了舟山群岛开发的概貌 ,显示了其经济发展、文化昌盛的局面。同时指出 。
关键词 舟山群岛 文化 发展 宋朝 元朝 经济
下载PDF
越文化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生与发展——兼及对“一带一路”战略的启示 被引量:1
10
作者 叶岗 陈民镇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12-22,共11页
越文化是一种半农耕半海洋的文化,其内蕴的海洋性特征为海上丝绸之路奠定了技术和精神的双重基础。目前中国最早、最丰富的史前舟船遗物发现于越地,越地的先进航海技术影响了中国沿海乃至整个环太平洋地区。正是基于开放、包容的心态,... 越文化是一种半农耕半海洋的文化,其内蕴的海洋性特征为海上丝绸之路奠定了技术和精神的双重基础。目前中国最早、最丰富的史前舟船遗物发现于越地,越地的先进航海技术影响了中国沿海乃至整个环太平洋地区。正是基于开放、包容的心态,基于开拓、创新的精神,以及渊源有自的重商传统,使得越地成为孕育海上丝绸之路的温床,并成为后来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一环,日本列岛、朝鲜半岛对中国文化的吸收以及东亚文化圈的确立与其密不可分。近年的考古发现表明越地作为"世界丝绸之源""瓷之源""中国茶文化之乡"实至名归,而越地出产的丝绸、瓷器和茶叶在海上丝绸之路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越文化的发展道路,对于今天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复兴海上丝绸之路不无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文化 海上丝绸之路 一带一路
下载PDF
外国人审视中的运河、西湖与明清杭州城市的发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学文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5期80-83,共4页
一个城市的发展必须有充裕的条件 ,交通畅达是重要的自然因素。运河沟通了南北 ,西湖招徕了千万的旅游者 ,杭州遂成了明清江南经济文化的两大中心之一 (另为苏州 )。外籍人来杭 ,怀着新奇的眼光审视杭州 ,其详细的记载是研究明清杭州发... 一个城市的发展必须有充裕的条件 ,交通畅达是重要的自然因素。运河沟通了南北 ,西湖招徕了千万的旅游者 ,杭州遂成了明清江南经济文化的两大中心之一 (另为苏州 )。外籍人来杭 ,怀着新奇的眼光审视杭州 ,其详细的记载是研究明清杭州发展的重要资料。用外籍资料研究中国历史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国人 运河 西湖 明清 杭州
下载PDF
[永嘉菰田]《明文戴氏宗谱》中的宋人资料 被引量:1
12
作者 潘猛补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18-25,共8页
本文根据[永嘉菰田]《明文戴氏宗谱》中发现的宋人资料,对《六书故》作者史实疏误予以订正,并补《全宋文》《全宋诗》《全宋词》之缺若干。
关键词 《六书故》 《全宋诗》 《全宋文》 《全宋词》 叶味道 宗谱
下载PDF
民国时期海门镇的崛起与发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倪侃 《台州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9-13,共5页
民国时期,海门镇因为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区位优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逐渐发展成为一座新兴的沿海贸易重镇。当时的海门镇工商经贸发达、文化繁荣、市面兴盛、街巷繁华,一度成为台州的中心。作为港口重镇,与上海、宁波等地往来频繁,深受... 民国时期,海门镇因为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区位优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逐渐发展成为一座新兴的沿海贸易重镇。当时的海门镇工商经贸发达、文化繁荣、市面兴盛、街巷繁华,一度成为台州的中心。作为港口重镇,与上海、宁波等地往来频繁,深受新风尚的影响,被誉为“小上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 海门镇 工业 商贸 发展
下载PDF
试谈嘉兴历史文化传统的主导取向 被引量:1
14
作者 史晴 《嘉兴学院学报》 2003年第5期90-92,共3页
该文认为:自秦汉以来,嘉兴历史文化传统的本质和主体是与中国主流文化一脉相承的,它的支柱和基础都是儒家文化,这里原有的较原始状态文化和大量异质文化无不被儒家文化包含并与之结合,嘉兴历史文化传统以重文崇学为基础,以淳正、文秀的... 该文认为:自秦汉以来,嘉兴历史文化传统的本质和主体是与中国主流文化一脉相承的,它的支柱和基础都是儒家文化,这里原有的较原始状态文化和大量异质文化无不被儒家文化包含并与之结合,嘉兴历史文化传统以重文崇学为基础,以淳正、文秀的民风为特征,是古代中国文化发展比较完满先进的典型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兴 历史 传统 文化
下载PDF
论近代浙江的兴学活动
15
作者 徐吉军 郑黎平 《浙江学刊》 CSSCI 1997年第6期109-112,117,共5页
论近代浙江的兴学活动徐吉军郑黎平近代浙江的兴学活动,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教会学校的大量设立;二是新式学堂的纷纷涌现。它们在近代浙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徐吉军,男,1961年生,浙江省社会科学... 论近代浙江的兴学活动徐吉军郑黎平近代浙江的兴学活动,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教会学校的大量设立;二是新式学堂的纷纷涌现。它们在近代浙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徐吉军,男,1961年生,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郑黎平,女,衢州地委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浙江 新式学堂 学计馆 高等学堂 杭州蚕学馆 浙江省 《农学报》 孙诒让 中国教育 书院
下载PDF
河姆渡文化与越国经济发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乐承耀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00年第1期58-62,共5页
河姆渡文化与越国经济发展有一定的渊源关系。这不仅表现两者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有许多相似地方 ,而且体现在越国先民继承河姆渡人的优良传统。但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 ,河姆渡人与越国先民经济活动都有自己的特点。
关键词 河姆渡文化 越国 经济发展 浙江 地方史志
下载PDF
天城记忆——美国传教士费佩德镜头下的清末民初的杭州
17
作者 沈弘 《浙江档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8-51,共4页
在二十世纪初,曾经有不少在华的西方人为了揭开罩在华夏大地上的神秘面纱,考察中国沿海地区和内地的真相,不辞辛劳,以非常简陋的交通工具,冒着随时都会遇到的不测事件和生命危险,走遍了大江南北的山山水水,
关键词 美国传教士 清末民初 杭州 镜头 记忆 中国沿海地区 二十世纪初 交通工具
下载PDF
豪雨兴水灾 浙江成泽国
18
作者 李军 《浙江档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浙江 水灾 地方史志 《东方杂志》
下载PDF
稿本《蕉阴补读庐文稿》述略
19
作者 钱汝平 夏首磊 《嘉兴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64-68,共5页
清末民初浙江温岭籍学者林丙恭文集《蕉阴补读庐文稿》所涉广泛,内容丰富,既是林氏一生学术事业的集中体现,也是不可多得的乡邦文献研究的第一手材料。除内容具有重要意义之外,该书的校语、批语也很有价值。
关键词 林丙恭 《蕉阴补读庐文稿》 经史 乡邦文献 批语
下载PDF
杭州变迁的历史轨迹
20
作者 梁宁森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78-84,共7页
杭州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也是我国最著名的都城和历史文化名城。古都杭州形成、变迁的过程既复杂又多变。从相传4000年前大禹会诸侯于会稽开始到清朝末年,古都杭州变迁的历史轨迹大致经历了五个时期:初创期(秦汉之前)、孕育期(秦汉至魏... 杭州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也是我国最著名的都城和历史文化名城。古都杭州形成、变迁的过程既复杂又多变。从相传4000年前大禹会诸侯于会稽开始到清朝末年,古都杭州变迁的历史轨迹大致经历了五个时期:初创期(秦汉之前)、孕育期(秦汉至魏晋南北朝)、发展期(隋唐)、繁荣期(五代十国至宋)和衰弱与复苏期(元至明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都 杭州 历史变迁 五个时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