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软骨终板干细胞外泌体活化巨噬细胞自噬抑制软骨终板炎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红玉 毕雯雯 +1 位作者 陈宏 罗成琴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74-580,589,共8页
目的探讨软骨终板干细胞外泌体通过调控巨噬细胞进而抑制软骨终板炎的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炎症因子和巨噬细胞在不同分级分期退变的软骨终板组织中的表达和浸润,NTA(nanoparticle tracking analysis)和透射电镜鉴定外泌体,外泌... 目的探讨软骨终板干细胞外泌体通过调控巨噬细胞进而抑制软骨终板炎的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炎症因子和巨噬细胞在不同分级分期退变的软骨终板组织中的表达和浸润,NTA(nanoparticle tracking analysis)和透射电镜鉴定外泌体,外泌体质谱检测和KEGG富集分析预测相关信号通路,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荧光检测巨噬细胞中自噬因子LC3A/B和炎症因子IL-1β、IL-6及TNF-α的蛋白水平。结果在临床标本中,软骨终板的退变程度与巨噬细胞浸润数量IL-1β水平均正相关;40μg/ml软骨终板干细胞外泌体可有效活化巨噬细胞自噬,使P62表达降低,LC3B表达增加;自噬激动剂Rapamycin(20μmol/ml)则降低了TBHP诱导巨噬细胞炎症因子IL-6、IL-1β的水平。结论软骨终板干细胞外泌体通过活化巨噬细胞自噬,降低其炎症因子表达,延缓了软骨终板炎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终板炎 巨噬细胞 软骨终板干细胞 外泌体 自噬
下载PDF
赖氨酸甲基转移酶SETD7在小鼠急性肾损伤中的作用
2
作者 张涛 聂嘉仪 +4 位作者 梁桦 徐枫 刘本铨 喻文强 王汉兵 《广东医学》 CAS 2021年第7期767-772,共6页
目的观察赖氨酸甲基转移酶SETD7在小鼠急性肾损伤中的作用,并探讨有关机制。方法雄性C57BL/6小鼠24只,周龄8~10周,体重20~30 g。经随机数字表法,把实验动物(小鼠)归入下述4组(n=6):对照组(CON组)、DMSO+对照组(DMSO-CON组)、AKI组(FA-AK... 目的观察赖氨酸甲基转移酶SETD7在小鼠急性肾损伤中的作用,并探讨有关机制。方法雄性C57BL/6小鼠24只,周龄8~10周,体重20~30 g。经随机数字表法,把实验动物(小鼠)归入下述4组(n=6):对照组(CON组)、DMSO+对照组(DMSO-CON组)、AKI组(FA-AKI组)、SETD7抑制剂+AKI组(PFI-2-AKI组)。FA-AKI组采用腹腔注射叶酸,制作叶酸诱导的急性肾损伤模型。在注射叶酸前1 h,PFI-2-AKI组腹腔注射PFI-2,DMSO-CON组腹腔注射0.1%DMSO 0.2 mL。3 d后对外周血样进行采集,对血清BUN以及Cr进行测定;借助HE与PAS染色法,对肾组织病理学形态进行测定,并评估肾小管损伤程度;借助免疫组织化学(IHC),对肾组织MPO^(+)细胞、F4/80^(+)细胞、CD3^(+)细胞进行测定;借助RT-PCR,对肾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细胞介素(IL)-1β与IL-6四者mRNA表达进行测定。结果与CON组比较,FA-AKI组血清尿素氮(BUN)和肌酐(Cr)浓度升高,肾小管损伤评分增加,肾组织MPO^(+)细胞、F4/80^(+)细胞、CD3^(+)细胞数增加,TNF-α、IL-1β、IL-6和MCP-1 mRNA表达上调(P<0.05);与FA-AKI组比较,PFI-2-AKI组血清BUN和Cr浓度降低,肾小管损伤评分和肾组织MPO^(+)细胞、F4/80^(+)细胞、CD3^(+)细胞数量降低,TNF-α、IL-1β、IL-6和MCP-1 mRNA表达下调(P<0.05)。DMSO-CON组与CON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赖氨酸甲基转移酶SETD7通过调控炎症反应促进小鼠急性肾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转移酶 急性肾损伤 炎症反应
下载PDF
涎腺腺样囊性癌中NOS和VEGF的表达与血管生成及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被引量:4
3
作者 李晓光 于肖鹏 +1 位作者 刘萍 王延秀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1年第6期334-337,共4页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在涎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adenoid c...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在涎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中表达的相关性;探讨三者与SACC血管生成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研究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和VEGF的相互作用及NO在VEGF促肿瘤生长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2例SACC手术切除标本VEGF、iNOS和eNOS的表达,CD34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染色计数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density,MVD)。结果:①20例SACC组织表达VEGF,22例表达iNOS,25例表达eNOS;②VEGF与iNOS的表达正相关,与eNOS的表达无相关;③VEGF、iNOS的表达与涎腺腺样囊性癌MVD呈正相关,eNOS的表达与涎腺腺样囊性癌MVD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④VEGF的表达与SACC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肿瘤部位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iNOS的表达与病理类型、肿瘤部位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与淋巴结转移未见相关。eNOS表达与以上因素均无关。结论:①iNOS对VEGF的生成和发挥作用的过程有重要影响;②MVD随着VEGF和iNOS表达的增强而增加,说明两者对SACC血管生成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腺样囊性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一氧化氮合酶 血管生成
原文传递
口腔鳞癌中COX-2、VEGF-C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黄元清 宋宇峰 易建国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1年第6期337-340,共4页
目的:检测口腔鳞癌(OSCC)中COX-2、VEGF-C的表达,以探讨COX-2、VEGF-C与OSCC淋巴转移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COX-2、VEGF-C在OSCC中的表达情况。结果:COX-2在OSCC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口腔黏膜(P<... 目的:检测口腔鳞癌(OSCC)中COX-2、VEGF-C的表达,以探讨COX-2、VEGF-C与OSCC淋巴转移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COX-2、VEGF-C在OSCC中的表达情况。结果:COX-2在OSCC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口腔黏膜(P<0.01);COX-2在伴淋巴结转移者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不伴淋巴结转移者(P<0.05)。VEGF-C在OSCC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口腔黏膜(P<0.01);VEGF-C在伴淋巴结转移者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不伴淋巴结转移者(P<0.05)。40例OSCC组织中,COX-2与VEGF-C表达共阳性16例(40.0%),表达阴性10例(25.0%),二者在OSCC中的表达成正相关(r=0.517,P<0.01)。结论:COX-2、VEGF-C在OSCC组织中表达明显上调,并与淋巴结转移有关,提示二者有可能在OSCC的生长及转移中起重要作用。COX-2表达上调与VEGF-C表达成正相关,提示二者在OSCC的淋巴管生成及侵袭转移中可能起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癌 淋巴结转移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环氧合酶-2
原文传递
PKC-α和BCL-2在成釉细胞瘤中的表达及相关性 被引量:2
5
作者 肖云鹤 冮卫东 熊贵忠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1年第6期326-328,共3页
目的:观察蛋白激酶C-α(protein kinase C-α,PKC-α)和B细胞淋巴瘤因子-2(B Cell Lymphoma/Leukemia-2,BCL-2)在成釉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探讨其与成釉细胞瘤发生和发展的生物学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2例成釉细胞... 目的:观察蛋白激酶C-α(protein kinase C-α,PKC-α)和B细胞淋巴瘤因子-2(B Cell Lymphoma/Leukemia-2,BCL-2)在成釉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探讨其与成釉细胞瘤发生和发展的生物学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2例成釉细胞瘤中PKC-α和BCL-2的表达,10例牙源性角化囊肿和10例口腔正常黏膜为对照。结果:PKC-α和BCL-2在成釉细胞瘤中的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且PKC-α和BCL-2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PKC-α和BCL-2在成釉细胞瘤中高度表达。PKC-α和BCL-2在成釉细胞瘤的发生、发展及细胞分化与增殖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C-Α B细胞淋巴瘤因子-2 成釉细胞瘤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Id1在腺样囊性癌的表达及与肿瘤血管生成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媛 刘源 +2 位作者 周峻 董绍忠 金岩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1年第6期343-345,共3页
目的:研究即分化抑制因子-1(Id1)在腺样囊性癌的表达及其与腺样囊性癌临床病理特征、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EnvisionTM法检测46例腺样囊性癌组织和10例正常唾液腺组织Id1的表达,检测CD34的表达,对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进行计... 目的:研究即分化抑制因子-1(Id1)在腺样囊性癌的表达及其与腺样囊性癌临床病理特征、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EnvisionTM法检测46例腺样囊性癌组织和10例正常唾液腺组织Id1的表达,检测CD34的表达,对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进行计数。应用SPSS16.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Id1在腺样囊性癌中表达阳性率为65.2%,显著高于正常唾液腺组(P<0.01)。Id1表达与腺样囊性癌病理分型、临床分期、及肿瘤转移显著相关(P<0.05),与患者的性别和年龄无显著性相关(P>0.05)。Id1在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与CD34标记的肿瘤微血管密度密切相关。结论:Id1的表达与腺样囊性癌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Id1可能通过促进腺样囊性癌的血管生成而与肿瘤的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化 分化抑制因子-1(Id1) CD34 肿瘤血管生成 腺样囊性癌
原文传递
流感嗜血杆菌D蛋白作为A群脑膜炎奈瑟菌多糖蛋白结合疫苗蛋白载体的免疫效果评价 被引量:1
7
作者 王丽婵 谭亚军 +3 位作者 卫辰 张庶民 张华捷 马霄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23-1027,1032,共6页
目的对流感嗜血杆菌D蛋白(protein D,PD)作为A群脑膜炎奈瑟菌多糖蛋白结合疫苗蛋白载体的免疫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采用CDAP活化法,将PD、破伤风类毒素(tetanus toxin,TT)分别与A群脑膜炎奈瑟菌多糖结合制备结合物;将结合物分别免疫BALB/... 目的对流感嗜血杆菌D蛋白(protein D,PD)作为A群脑膜炎奈瑟菌多糖蛋白结合疫苗蛋白载体的免疫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采用CDAP活化法,将PD、破伤风类毒素(tetanus toxin,TT)分别与A群脑膜炎奈瑟菌多糖结合制备结合物;将结合物分别免疫BALB/c小鼠,腹部皮下免疫3次,每次加强免疫前及末次免疫后7 d经眼眶采血,分离血清,间接ELISA法检测抗体水平及亚类,同时在末次免疫后7 d取小鼠脾脏,检测细胞免疫水平。结果 PD与A群多糖结合后能增强抗-多糖抗体的IgG水平,第3次免疫后抗体水平达1∶12 800,显著高于单独多糖组(1∶400)(P<0.05);其脾细胞经多糖及多糖蛋白混合物刺激后,IFNγ和IL-4的斑点形成细胞数量与多糖组比较均升高(P<0.05);但Th1/Th2亚群比值与单独多糖组比较并未增高(P>0.05),反而显著低于GAMP-TT组和单独PD组(P<0.05)。结论重组PD与A群多糖结合后能够增强多糖的免疫原性,既可提高体液免疫反应能力,又可激发细胞免疫反应,提示PD具备作为A群脑膜炎奈瑟菌多糖蛋白载体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嗜血杆菌 D蛋白 A群脑膜炎奈瑟菌 荚膜多糖 载体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