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5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世纪以来中国的太平洋岛国研究综述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作成 孙雪岩 《太平洋学报》 CSSCI 2014年第11期9-15,共7页
中国学界对太平洋岛国的研究可划分为三个阶段:萌芽期、初创及缓慢发展时期、较快发展时期。本文从历史及发展的视角对中国百余年来关于太平洋岛国研究的成果进行了梳理,并对影响太平洋岛国研究的历史背景与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以期促... 中国学界对太平洋岛国的研究可划分为三个阶段:萌芽期、初创及缓慢发展时期、较快发展时期。本文从历史及发展的视角对中国百余年来关于太平洋岛国研究的成果进行了梳理,并对影响太平洋岛国研究的历史背景与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以期促进研究、提升水平、形成特色,为中国发展与太平洋岛国的外交关系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陆 太平洋岛国研究 研究综述
下载PDF
试论南宋高宗初年赣闽粤交界地区的动乱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坚 宋三平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2-116,共5页
南宋高宗初年赣闽粤三路交界地区爆发了频繁的动乱,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为该处在南宋时属三路交界的边远山区,盗贼多而且地方官员的总体素质偏低,缺乏责任心且不够清廉;二为该处有劫掠、好斗的社会风气;三为南宋初年该处人民负担的加重... 南宋高宗初年赣闽粤三路交界地区爆发了频繁的动乱,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为该处在南宋时属三路交界的边远山区,盗贼多而且地方官员的总体素质偏低,缺乏责任心且不够清廉;二为该处有劫掠、好斗的社会风气;三为南宋初年该处人民负担的加重。实际上,这些动乱是该处长期以来地理环境及文化环境(社会风气)所沉积下来的隐患在南宋初年人民负担加重的情况下的总爆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初年 赣闽粤交界地区 动乱 原因分析
下载PDF
基于知识图谱的国际太平洋岛国研究趋势展望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建峰 王桂玉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50-64,共15页
基于SSCI和A&HCI数据库的太平洋岛国研究知识图谱的分析,可以推动中国太平洋岛国研究领域的拓展和技术方法的创新。太平洋岛国研究知识体系包括三个维度:一是太平洋岛国区域自然地理和环境的研究;二是太平洋岛国区域共同体的宏观和... 基于SSCI和A&HCI数据库的太平洋岛国研究知识图谱的分析,可以推动中国太平洋岛国研究领域的拓展和技术方法的创新。太平洋岛国研究知识体系包括三个维度:一是太平洋岛国区域自然地理和环境的研究;二是太平洋岛国区域共同体的宏观和微观研究,如岛国史、大国博弈、国家治理、经贸发展等;三是太平洋岛国区域人群的生活习俗、文化艺术、社会心理等人文研究。太平洋岛国非殖民化与现代化、地缘政治与国际关系、民族文化与国家身份、流行病学与公共卫生、气候变化与岛民生计等研究主题受到国际学者的普遍关注。中国的太平洋岛国研究应加强多元视角和多学科整体研究意识,推进“空间维度”的太平洋岛国研究并拓展深入的太平洋岛国实证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洋岛国 知识图谱 文献计量分析
下载PDF
南太平洋岛国华人社会的发展:历史与现实的认知 被引量:13
4
作者 费晟 《太平洋学报》 CSSCI 2014年第11期55-62,共8页
南太平洋岛国的华人移民社会最初形成于19世纪中后期,主要是近代中国劳工输出的结果。"二战"后,华人移民基本实现了本土化;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又出现新的移民潮,形成较大规模的华人移民群体。无论从历史还是从现实来看,华人... 南太平洋岛国的华人移民社会最初形成于19世纪中后期,主要是近代中国劳工输出的结果。"二战"后,华人移民基本实现了本土化;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又出现新的移民潮,形成较大规模的华人移民群体。无论从历史还是从现实来看,华人移民都积极参与并推动了南太平洋岛国各项事业的发展,由此确立起较高的经济与政治影响力。不过,华人移民群体也不可避免地被当地社会内部冲突与矛盾所波及,并受到部分西方媒体及少数政客的借题炒作。本文认为,从我国发展对南太平洋岛国战略关系的角度看,岛国华人社会将扮演日益重要且积极的纽带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太平洋岛国 华人社会 移民
下载PDF
南太平洋岛国现代化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雷芳 张志兵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年第9期157-159,共3页
西方殖民主义开启了南太平洋地区的现代化,在南太地区有限的疆域里,形成了错综复杂的政治、宗教、社会和经济形态,体现了殖民地在现代性的挑战下,追求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普遍特征。本文具体分析了各国独立后为实现现代化所采取的措施,... 西方殖民主义开启了南太平洋地区的现代化,在南太地区有限的疆域里,形成了错综复杂的政治、宗教、社会和经济形态,体现了殖民地在现代性的挑战下,追求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普遍特征。本文具体分析了各国独立后为实现现代化所采取的措施,以及面临的政治、经济困境,从而对南太平洋岛国的现代化发展作一个较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太平洋岛国 殖民 现代化
下载PDF
淘金热时期澳大利亚华人地域认同探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荣苏 《大连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32-39,共8页
从1851年至19世纪70年代末,澳大利亚掀起了持续近30年的淘金热,吸引了大批来自珠三角地区的华人赴澳淘金。在华人赴澳跨国迁移过程中,共同的方言和经历让他们聚集起来,并把家乡的生活模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移植到殖民地的生活中,在... 从1851年至19世纪70年代末,澳大利亚掀起了持续近30年的淘金热,吸引了大批来自珠三角地区的华人赴澳淘金。在华人赴澳跨国迁移过程中,共同的方言和经历让他们聚集起来,并把家乡的生活模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移植到殖民地的生活中,在异国重构了基于地域、语言和血缘、宗族关系的社会网络。在方言和地缘基础上建立的同乡会馆,既是海外华人地域认同的体现,又通过其在华人社会中的互助、社交职能,维系和加强了华人的这一认同;在儒家思想和宗族观念的影响下,华人在中澳之间往来频繁,并通过侨批汇款进一步加强了移居地与家乡的联系。海外华人对故乡抱有深深的眷恋,“落叶归根”是当时大多数华人移民的普遍心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淘金热 澳大利亚华人 地域认同
下载PDF
澳大利亚种族和解进程中的焦点问题 被引量:2
7
作者 汪诗明 《学术前沿》 CSSCI 2016年第19期74-85,共12页
种族和解不是一句空洞的政治口号,它要直面种族关系中一直存在、解决不好但又无法回避的各种问题。澳大利亚的种族和解进程始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不断探索与实践,种族和解事业取得了不少的成就,但距离人们的预期目标还有相当... 种族和解不是一句空洞的政治口号,它要直面种族关系中一直存在、解决不好但又无法回避的各种问题。澳大利亚的种族和解进程始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不断探索与实践,种族和解事业取得了不少的成就,但距离人们的预期目标还有相当的差距。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在诸如土著土地所有权、土著民族自决、宪法承认以及缔结条约等焦点问题上,土著澳大利亚人与政府以及非土著澳大利亚人之间难以取得共识,这是影响并制约种族和解事业向前迈进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大利亚 土著 种族和解 民族自决
下载PDF
成就与不足:澳大利亚殖民地时期农业发展研究
8
作者 肖璐娜 张箭 《古今农业》 2024年第1期109-119,共11页
1788至1901年的110余年间是澳大利亚历史上的“殖民地时期”。经过百余年的发展,澳大利亚农业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质的飞跃,取得了“养羊业的大跃进式发展”“一大批农业精英的涌现”“资本主义农业的成形”等方面成就,对当世和后世的经济... 1788至1901年的110余年间是澳大利亚历史上的“殖民地时期”。经过百余年的发展,澳大利亚农业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质的飞跃,取得了“养羊业的大跃进式发展”“一大批农业精英的涌现”“资本主义农业的成形”等方面成就,对当世和后世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等各个领域产生了积极影响。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一些缺点和不足,如“对原生植被的破坏”“对引进物种影响的忽视”。人们在引进物种的同时也较易忽视绵羊、兔子、狐狸等外来物种对本土物种及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很多危害在不经意间已然酿成且不容易根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大利亚 殖民地时期农业 成就 不足
下载PDF
论西南太平洋岛屿国家现代化进程及其特点——以“边缘化”为视角 被引量:7
9
作者 汪诗明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70-80,共11页
西南太平洋地区的绝大部分岛屿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自20世纪60年代起纷纷取得独立或自治后,这些岛屿国家便缓慢步入现代化的发展轨道。由于受到西方殖民体制的影响,加上自身具有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以及众多而分散的部落社会的存在,这... 西南太平洋地区的绝大部分岛屿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自20世纪60年代起纷纷取得独立或自治后,这些岛屿国家便缓慢步入现代化的发展轨道。由于受到西方殖民体制的影响,加上自身具有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以及众多而分散的部落社会的存在,这一地区国家现代化的路径呈现出与其他地方不同的特点,即在政治上游走于现代与传统之间,经济上不得不依赖于传统产业,而在城市化道路上则呈现自发与无序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太平洋岛屿国家 威斯敏斯特体制 现代化 边缘化
下载PDF
靶控输注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18
10
作者 熊云川 钟涛 +1 位作者 廖礼萍 郭曲练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2047-2049,2053,共4页
目的比较靶控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静脉麻醉与七氟烷和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65岁以上择期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ASAⅠ~Ⅲ级,随机分为两组:靶控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组(TCI组)30... 目的比较靶控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静脉麻醉与七氟烷和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65岁以上择期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ASAⅠ~Ⅲ级,随机分为两组:靶控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组(TCI组)30例,七氟烷和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组(S组)30例。术中应用麻醉深度指数(CSI)监测镇静深度,并根据CSI值调整用药量,术后接静脉镇痛泵进行持续镇痛。记录手术后睁眼、拔管和语言应答时间等麻醉恢复指标,并于麻醉前、术后1、3、6、12和24h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MMSE)评价认知功能。结果 TCI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拔管后语言应答时间均早于S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MMSE评分无差异,TCI组术后1h和3h评分较术前均明显下降(P<0.05),S组患者术后1.3h和6.0hMMSE评分较术前均明显下降(P<0.05);S组较TCI组评分低(P<0.05);TCI组患者MMSE评分术后6h恢复至术前水平,而S组术后12h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靶控输注丙泊酚静脉麻醉和七氟烷静吸复合麻醉用于老年患者均可引起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但TCI组较S组苏醒快,认知功能恢复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控输注 认知功能 老年患者 麻醉深度指数
下载PDF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非小细胞肺癌75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张春芳 张恒 +3 位作者 郭海周 陈日 胡庆华 陈胜喜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804-806,共3页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video-assistedminithoracotomy,VAMT)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手术方式和适应证。方法应用VAMT行肺叶切除术+淋巴结清扫75例。作1cm胸腔镜切口及腋下8 ̄10cm切口操作,摒弃常规的血管吻合器等昂贵的一次性器械...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video-assistedminithoracotomy,VAMT)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手术方式和适应证。方法应用VAMT行肺叶切除术+淋巴结清扫75例。作1cm胸腔镜切口及腋下8 ̄10cm切口操作,摒弃常规的血管吻合器等昂贵的一次性器械,采用常规开胸手术器械与内镜器械相结合的方式行直视+腔镜下行肺叶切除术+纵隔肺门淋巴结清扫,所有血管和支气管结扎均同常规开胸方式。与同期63例常规开胸肺叶根治术进行比较研究。结果VAMT组手术完成顺利,手术时间较常规开胸手术多大约23min,但术中出血很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缩短,术后并发症少,总体费用少。与常规开胸组相比,淋巴结的清扫数量及程度上均没有差异,对患者而言,性价比明显高于常规开胸手术。结论VAMT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既发挥了电视胸腔镜(videoassistedthoracoscopicsurgery,VATS)手术在微创方面的优势,避免了伴随而来的高昂费用,近期的治疗效果又不弱于传统开胸手术。但手术操作技术要求较常规开胸手术高,胸腔镜切口是手术得以完成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手术 小切口 非小细胞肺癌
下载PDF
应用集束化管理提高洁净手术室物表清洁质量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亚楠 别逢桂 +4 位作者 戴红霞 常后婵 白雪娇 谭叶 王文平 《广东医学》 CAS 2020年第11期1160-1163,共4页
目的探讨集束化管理在洁净手术室环境物表清洁的干预效果.方法以洁净手术室的12种易被污染的物体表面为研究对象,将30间手术室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按照《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及《手术部(室)医院感染控制规... 目的探讨集束化管理在洁净手术室环境物表清洁的干预效果.方法以洁净手术室的12种易被污染的物体表面为研究对象,将30间手术室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按照《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及《手术部(室)医院感染控制规范》常规清洁;观察组在常规清洁基础上实施集束化管理:对保洁员实施规范培训及考核、改进清洁用具及使用后处理方法、制定标准化的清洁消毒流程与方法、实施护士长-组长-组员三级质控.比较两组手术室内的物表清洁合格率、物表菌落数合格率以及手术室内施行手术病例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和手术部位感染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手术室内的物表清洁合格率、物表菌落数合格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室内施行手术病例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管理能有效提高洁净手术室物表清洁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化管理 洁净手术室 环境物表 清洁
下载PDF
硅藻土吸附固定化微生物对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降解特性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王琳 罗启芳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3-25,共3页
目的研究以硅藻土作载体的播种式固定化微生物对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的生物降解特性。方法将改性硅藻土作为载体,制成吸附DBP降解优势菌的固定化微生物,然后在不同DBP初浓度、振荡速度、pH值、温度及重金属化合物存在的条件下对DBP进... 目的研究以硅藻土作载体的播种式固定化微生物对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的生物降解特性。方法将改性硅藻土作为载体,制成吸附DBP降解优势菌的固定化微生物,然后在不同DBP初浓度、振荡速度、pH值、温度及重金属化合物存在的条件下对DBP进行降解试验,并进行降解动力学分析。结果在DBP初浓度为100~500mgL范围内,吸附固定化微生物对DBP的降解均保持较高的活性,24h降解率可达80%以上;游离与吸附固定化微生物在振荡条件下的降解活性高于静置时的降解活性;在pH值为6.0~9.0范围内,固定化微生物的活性均高于游离态微生物,24h的降解率可达82%以上;在20~40℃的温度范围内,固定化微生物24h降解率达84.5%;若试验水样中加入金属化合物,对游离和固定化微生物的降解活性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吸附固定化微生物对DBP降解过程可用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表达。结论硅藻土吸附固定化微生物,可有效降解DBP;吸附固定化微生物较游离态微生物对DBP负荷、温度、pH值具有更宽的适应能力;重金属化合物对其降解能力均有抑制作用;吸附固定化微生物对DBP的降解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硅藻土 吸附 固定化微生物 邻苹二甲酸二丁酯 反应动力学
下载PDF
液氮冷冻联合得宝松局封治疗瘢痕疙瘩 被引量:4
14
作者 许向前 邓列华 +1 位作者 吴焱 计雄飞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12-414,共3页
目的:观察液氮冷冻联合得宝松局封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瘢痕疙瘩180块,采用随机方法等分至治疗组(液氮冷冻联合得宝松局封)、对照A组(单用得宝松局封)及对照B组(单用液氮冷冻)。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63.3%,有效率为90.0%;对... 目的:观察液氮冷冻联合得宝松局封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瘢痕疙瘩180块,采用随机方法等分至治疗组(液氮冷冻联合得宝松局封)、对照A组(单用得宝松局封)及对照B组(单用液氮冷冻)。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63.3%,有效率为90.0%;对照A组的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48.3%、76.6%;对照B组的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31.7%、63.4%,治疗组的痊愈率和有效率明显优于两对照组(P<0.01)。结论:液氮冷冻联合得宝松局封治疗瘢痕疙瘩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疙瘩 得宝松局封 冷冻疗法
下载PDF
用新视角审视太平洋岛屿国家现代化进程 被引量:5
15
作者 汪诗明 王艳芬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77-184,192,共8页
太平洋岛屿地区是目前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现代化建设是每个岛屿国家独立后所面临的紧迫任务之一。然而,独特的地理位置、悠久的文化传统、遭遇西方国家殖民的经历、同质化的资源环境以及后发所面临的诸多困难与挑... 太平洋岛屿地区是目前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现代化建设是每个岛屿国家独立后所面临的紧迫任务之一。然而,独特的地理位置、悠久的文化传统、遭遇西方国家殖民的经历、同质化的资源环境以及后发所面临的诸多困难与挑战,使得这一地区各国现代化的进程颇为坎坷,以至于用西方学者的现代化理论去审视岛屿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及其水准不仅会自损信心,而且会遭遇尴尬。有鉴于此,赋予现代化以新的内涵并以新视角来看待岛屿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不仅有理论价值,而且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洋岛屿国家 现代化 环境保护 可持续性发展
下载PDF
澳大利亚运动康复专业标准的分析与启示 被引量:3
16
作者 叶建强 贾明学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8-135,共8页
运用文献资料、比较分析等方法,对澳大利亚运动康复专业标准进行分析,旨在为我国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研究表明,澳大利亚运动康复专业标准研制依据包括国民体质健康提升的需求、国家运动康复政策的倡议和《高等教育质... 运用文献资料、比较分析等方法,对澳大利亚运动康复专业标准进行分析,旨在为我国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研究表明,澳大利亚运动康复专业标准研制依据包括国民体质健康提升的需求、国家运动康复政策的倡议和《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署法案》的要求;澳大利亚运动康复专业标准体系分为毕业生标准、通用标准和领域标准3个部分;标准由专业性独立机构主导制定,秉持国民健康促进宗旨,紧扣知识、技能和应用3个维度,体现学习成果导向的认证评估模式。结合我国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提出以下启示:加强部门协作,建立体医融合人才培养机制;关注学生学习结果,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紧跟国家战略需求,推动专业标准制定;界定学生核心素养,构建标准指标体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明确专业培养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康复 专业认证 专业标准 体医融合 澳大利亚
下载PDF
析澳大利亚政府对待土著人的政策:殖民,排除,同化,自治 被引量:5
17
作者 徐炳勋 姜慧霞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58-62,共5页
澳大利亚政府制定和实施了许多不同的政策来处理土著人的问题。这些政策以对土著人殖民化开始,随后改变为对其排除,后又改为将其同化,最后以给予土著人自治权而结束。本论文介绍了土著人独特的文化;评述澳大利亚政府在不同时期对土著人... 澳大利亚政府制定和实施了许多不同的政策来处理土著人的问题。这些政策以对土著人殖民化开始,随后改变为对其排除,后又改为将其同化,最后以给予土著人自治权而结束。本论文介绍了土著人独特的文化;评述澳大利亚政府在不同时期对土著人采取的四种不同的政策,以及这些政策对土著人的影响;最后回顾土著人在争取平等权利过程中所做的努力并探究了他们现在所处的境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大利亚 土著人 政府政策 殖民 排除 同化 自治
下载PDF
澳洲鸟修威雪梨中华商会研究(1902-1943) 被引量:7
18
作者 蔡少卿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98-204,共7页
澳洲新南威尔士悉尼中华商会,是中国人最早创办的近代商会之一,它在中国近代商会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为保护旅澳华商的利益、推进华商华侨融入澳洲社会,为澳洲的多元文化建设,都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它积极参与国内的政治经济社会... 澳洲新南威尔士悉尼中华商会,是中国人最早创办的近代商会之一,它在中国近代商会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为保护旅澳华商的利益、推进华商华侨融入澳洲社会,为澳洲的多元文化建设,都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它积极参与国内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活动,在反对外国侵略,捐款赈济国内乡亲,投资创办工商企业,促进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等方面做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洲 中华 雪梨 社会文化活动 现代化建设 中国近代 文化建设 政治经济 积极参与 工商企业 威尔士 中国人 商会史 创办 华商 国内 融入 投资
下载PDF
澳大利亚民族和解中的尴尬——以“澳大利亚日”为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冷慧 郭蕊 卢意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73-76,共4页
每年一月二十六日为"澳大利亚日",又称"悲痛日"、"侵略日"、"幸存日"。本文根据对近十年澳洲媒体关于澳大利亚日活动报道的分析、以及根据对澳大利亚民众抽样调查的分析,并基于对澳大利亚历史... 每年一月二十六日为"澳大利亚日",又称"悲痛日"、"侵略日"、"幸存日"。本文根据对近十年澳洲媒体关于澳大利亚日活动报道的分析、以及根据对澳大利亚民众抽样调查的分析,并基于对澳大利亚历史、文化的深刻理解,揭示了澳大利亚日及其相关纪念活动所蕴含的内涵和澳大利亚日所显示出的澳洲政府与澳洲原住民之间的政策性矛盾与冲突、以及当代澳洲民众既要坚持身份认同又要维持民族和解的纠结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大利亚日 原住民 民族和解 澳大利亚文化
下载PDF
《澳新美同盟条约》对新西兰外交和防务政策的影响——基于冷战时代的考量 被引量:6
20
作者 汪诗明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7-23,共7页
《澳新美同盟条约》是新西兰与非英联邦国家签订的第一个防务同盟条约。该条约的签订对其外交和防务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冷战期间,它不仅加强了新西兰与美澳之间的外交和防务联系,提升了自身的防务能力,而且强化了新西兰参与地区性事... 《澳新美同盟条约》是新西兰与非英联邦国家签订的第一个防务同盟条约。该条约的签订对其外交和防务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冷战期间,它不仅加强了新西兰与美澳之间的外交和防务联系,提升了自身的防务能力,而且强化了新西兰参与地区性事务的愿望,同时与昔日对手日本的关系也不得不做出适时的调整。当然,必须强调的是,与美国的同盟关系并没有从根本上动摇新西兰对英联邦集体防御机制的信任,新西兰与英国传统的密切关系并未在根本上受到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新美同盟条约》 新西兰 外交 防务 冷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