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4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泥河湾盆地东谷坨遗址2016-2019年发掘简报
1
作者 高星 张月书 +3 位作者 李锋 陈福友 王晓敏 仪明洁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6-121,共16页
泥河湾盆地内埋藏有诸多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是研究古人类扩散、适应和技术演化的重要区域。东谷坨遗址位于泥河湾盆地的东缘,丰富的文化遗物为研究石器技术和人类行为提供了重要证据。在2016-2019年的发掘中,发掘团队将原来的6A-6E五... 泥河湾盆地内埋藏有诸多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是研究古人类扩散、适应和技术演化的重要区域。东谷坨遗址位于泥河湾盆地的东缘,丰富的文化遗物为研究石器技术和人类行为提供了重要证据。在2016-2019年的发掘中,发掘团队将原来的6A-6E五个文化层进一步划为八个文化层,共出土编号石制品6800余件、化石4100余件。本文重点对6A2和6C1两个主要文化层的出土标本进行初步报道。石制品原料均以遗址周边分布的燧石为主,质量相对较高的石料被优选。锤击石核与石片、砸击石核均有发现;尝试石核和多面多向剥片的石核是主要类型。石器以刮削器为主,多为单刃。两个文化层的石制品类型与技术存在一定差异,如:6A2层石核转向频率更高、双刃石器比例更高,而6C1层锯齿刃器比例高于6A2层等,但总体上呈现了旧石器时代早期相对简单的剥片与加工模式。可鉴定动物化石种类不多,少量骨骼上有疑似人工砍砸的痕迹。本次发掘出土的材料为解释盆地内早更新世人类的石器技术和行为演化等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同时也为理解早期人类对原料资源的利用方式、流动性组织等提供了重要素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河湾盆地 东谷坨遗址 旧石器时代早期 石器技术 原料利用
下载PDF
河北泥河湾盆地西白马营遗址1985-1986年出土的石制品
2
作者 周振宇 王法岗 关莹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5-66,共12页
西白马营遗址位于泥河湾盆地中部,于1985年调查发现并进行了试掘;次年正式发掘并获取了石制品、骨制品、动物化石等丰富的文化遗物。铀系法测年遗址距今约1.8万年,推测为临时石器加工场所。石器技术属于中国北方的小型石片石器传统。新... 西白马营遗址位于泥河湾盆地中部,于1985年调查发现并进行了试掘;次年正式发掘并获取了石制品、骨制品、动物化石等丰富的文化遗物。铀系法测年遗址距今约1.8万年,推测为临时石器加工场所。石器技术属于中国北方的小型石片石器传统。新的田野工作和测年数据表明,遗址属旧石器时代晚期早段。我们对1985年试掘及1986年正式发掘出土的石制品进行了类型划分及技术分析,并结合最新的年代测定结果,对遗址文化面貌及属性进行了重新厘定及研究成果重要性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河湾盆地 旧石器时代晚期 西白马营遗址 石制品 技术
下载PDF
湖北荆州张大冢战国楚墓出土青铜器的成分与金相研究
3
作者 胡飞 闻磊 秦颍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7-137,共11页
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金相显微镜对荆州市纪南镇雨台村张大冢战国墓地出土12件青铜器进行成分与金相分析。结果表明,12件青铜器分别为铅锡青铜、锡铅青铜和锡青铜3种材质,铅锡(或锡铅)青铜器普遍含铅量较高,青铜器多以铸造成形,... 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金相显微镜对荆州市纪南镇雨台村张大冢战国墓地出土12件青铜器进行成分与金相分析。结果表明,12件青铜器分别为铅锡青铜、锡铅青铜和锡青铜3种材质,铅锡(或锡铅)青铜器普遍含铅量较高,青铜器多以铸造成形,铜盘均采用热锻加工技术。不同类型及使用功能的器物,其合金成分与金相组织存在明显差异。张大冢墓地作为战国中晚期的楚国下等级贵族家族墓地,出土青铜容器也多为素面薄壁,锈蚀较为严重,但其出土青铜器的合金配比、制作技术及机械性能均展现出战国中晚期楚国工匠已经拥有成熟的青铜合金、铸造以及加工技术,也揭示出当时工匠有意识地在青铜明器与实用器的合金技术上存在区别对待,为全面认识东周时期楚都纪南城青铜冶铸业的发展状况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都纪南城 张大冢战国楚墓 青铜器 合金成分 金相组织
下载PDF
从清宫内务府汉文奏销档看织染局种种
4
作者 崔岩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1-117,共7页
文章基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内务府汉文奏销档中关于织染局的七份档案,通过梳理乾隆和嘉庆年间内织染局设置及所辖人、财、物变更等重要事项,分析了清朝中期织染局的沿革历史、人员构成和分工、所用物料、织造品类和使用去向等种种问... 文章基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内务府汉文奏销档中关于织染局的七份档案,通过梳理乾隆和嘉庆年间内织染局设置及所辖人、财、物变更等重要事项,分析了清朝中期织染局的沿革历史、人员构成和分工、所用物料、织造品类和使用去向等种种问题,阐明了织染局作为清代官营织造机构之一的特殊性质和使命,以及与江南三织造的联系和区别。织染局作为清代唯一一处位于京内的官营织造机构,其用丝主要来自江南三织造的供应,在匠役的来源上也与江南地区有着密切联系。由于地理条件及生产规模所限,织染局所产丝织原料质量、生产规模和产品类别均不能与三织造相比。但是作为随传随办的织造机构,织染局能够灵活应变,满足上用和内用的临时需求,因此在清代官营织造机构中具有特殊地位。而且,自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织染局迁入万寿山演化为耕织图后,不仅通过精简人员和技艺优化来扩大生产品类和提高产品质量,更与皇帝倡导农桑的政策紧密结合,逐渐形成兼具实际生产意义和政策示范性的场所,同时也满足了皇帝对江南田园生活的向往,成为承载官营生产织造和皇帝人文思想的理想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宫廷 内务府 汉文奏销档 织染局 耕织图 工匠 染料 生产品类
下载PDF
泥河湾盆地中更新世气候转型期人类的适应行为
5
作者 裴树文 徐哲 +2 位作者 叶芷 马东东 贾真秀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39,共21页
中更新世气候转型期(1.25-0.7 MaBP)是晚新生代最重要的气候变化时段之一。该时期大陆内部干旱化加剧,北半球冬季温度迅速下降,动植物群发生变化,对古人类的环境适应能力提出新的挑战。泥河湾盆地发育我国北方第四纪典型的河湖相沉积体... 中更新世气候转型期(1.25-0.7 MaBP)是晚新生代最重要的气候变化时段之一。该时期大陆内部干旱化加剧,北半球冬季温度迅速下降,动植物群发生变化,对古人类的环境适应能力提出新的挑战。泥河湾盆地发育我国北方第四纪典型的河湖相沉积体系,其间富集众多早-中更新世旧石器时代遗址,是探讨更新世环境变化与人类适应行为的关键区域。本文选取盆地内岑家湾台地飞梁、麻地沟、岑家湾和东谷坨等重要遗址,通过多指标的统计分析,解读中更新世气候转型期古人类的适应策略。研究结果显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是古人类获取石器原料的途径,不同遗址利用者对不同原料的选择和利用主要和遗址距离原料的远近有直接关系,而针对不同原料类型采取的差异化开发策略,预示着古人类认知能力的提高。尽管锤击法是古人类常用的剥片技术,但是砸击技术可能与本地原料质量具有更直接的关系;作为锤击法的有效补充,砸击技术的运用或许与古人类的认知水平提高存在关联。石核和石片的特征表明,该时期古人类对石核开发利用程度显著提高,剥片技术多样化,灵活性增强,展示了计划性和认知能力的提高。对优质燧石原料的青睐一直是古人类制作石器的主要策略,该时期修理类产品不仅种类增多,加工方式多样化程度也相对较高,加工精细的小型刮削器、钻、尖状器、凹缺器、齿状器和多边修理工具等产品增多指示对多种功能的适应,暗示古人类对区域生态景观多元化的积极响应。古人类灵活的技术多样化策略可能与其认知水平的提高存在关联,而气候与环境波动造成的生存压力等多方面叠加因素,可能共同作用于古人类的认知行为上,促使人类调整技术,适应多变的区域环境。本研究对探讨泥河湾盆地更新世古人类生存行为演化与环境关系、人类对东亚高纬度半干旱区适应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河湾盆地 中更新世 气候转型期 人类适应行为 环境变动
下载PDF
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文明新构造
6
作者 郑君雷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33-142,共10页
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是古代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节点。秦汉时期“文化、主体人群、疆域”三位一体的文明新构造得以形成,文化、主体人群和疆域这三重因子在相互牵动中确立了“大一统”的社会格局。随着秦汉文化向边远地区的大规模扩... 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是古代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节点。秦汉时期“文化、主体人群、疆域”三位一体的文明新构造得以形成,文化、主体人群和疆域这三重因子在相互牵动中确立了“大一统”的社会格局。随着秦汉文化向边远地区的大规模扩展,初具国家和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体人群不断壮大,幅员辽阔的王朝疆域藉此得到巩固,汉民族就此成型。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文明新构造强化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奠定了中国文化结构、中华民族结构和中国疆域版图的基础格局,在考古学上具有很大阐释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汉王朝 文化 主体人群 疆域 文明新构造
下载PDF
东周白狄与华夏互融的历史进程探究
7
作者 何艳杰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7-16,共10页
东周时期,原居陕北的部分白狄逐渐东迁,散布于今山西、河北境内。东迁白狄与华夏诸国杂居并处,通过政治联姻、人才流动、朝聘会盟等方式实现政治互融。双方战争频繁,晋、魏、赵诸国运用战争手段,灭亡白狄国家,吞并白狄土地,官方的驻军派... 东周时期,原居陕北的部分白狄逐渐东迁,散布于今山西、河北境内。东迁白狄与华夏诸国杂居并处,通过政治联姻、人才流动、朝聘会盟等方式实现政治互融。双方战争频繁,晋、魏、赵诸国运用战争手段,灭亡白狄国家,吞并白狄土地,官方的驻军派官,移民垦殖,俘虏和流亡人员等,实现了政治、文化、土地、人民的彻底融合;借鉴胡狄治军方法,赵国实行胡服骑射。通过互相仿铸货币,推行相同的货币体系,白狄和华夏诸国融汇成为统一的经济贸易圈。通过胡服与华裳并行,葬俗趋同,世风互融、语言文字效仿等方面,两者形成了文化共同体。中山国形成国家观念后,通过吸纳儒家的仁义、天命等道德伦理观念,构建了儒术治国理念。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观念等诸多方面,白狄与华夏交流互鉴,推动了东周时期白狄与华夏互融的历史进程。这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发现 白狄 华夏 迁徙 互融
下载PDF
对敦煌汉代南塞的再认识
8
作者 张俊民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87-95,共9页
敦煌郡是汉王朝经营西域的前哨与后方基地,其防御体系北塞(汉长城)为大家所熟知,而对于敦煌南塞却一直未得到很好的解决。受“阳关遗址考古调查与研究”项目带动,借助发掘出土的简牍文书,不仅可以从文字方面对敦煌南塞的管理方式作一定... 敦煌郡是汉王朝经营西域的前哨与后方基地,其防御体系北塞(汉长城)为大家所熟知,而对于敦煌南塞却一直未得到很好的解决。受“阳关遗址考古调查与研究”项目带动,借助发掘出土的简牍文书,不仅可以从文字方面对敦煌南塞的管理方式作一定程度的推测,还可以将南塞的实际管辖地域向南推进50公里至阿尔金山北麓。伴随着南塞位置的重新认定,旧有关于阳关都尉与玉门都尉的分界需要再认识,这一点对敦煌史地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牍文书 敦煌南塞 历史地理 阳关
下载PDF
后石家河文化与石峁文化的互动——以玉人头像为中心
9
作者 徐峰 《中原文化研究》 2024年第5期15-22,共8页
后石家河文化的玉器传统很可能有着北方影响,玉人头像中的若干细节,包括“尖顶帽”、纹面、发型等特征辅证着这种北方影响。后石家河文化玉人头像的族属不是华夏族,而是北方早期游牧人的可能性是极大的。现有的不少考古资料表明石峁文... 后石家河文化的玉器传统很可能有着北方影响,玉人头像中的若干细节,包括“尖顶帽”、纹面、发型等特征辅证着这种北方影响。后石家河文化玉人头像的族属不是华夏族,而是北方早期游牧人的可能性是极大的。现有的不少考古资料表明石峁文化受到了游牧文化的影响。后石家河文化与石峁文化有着密切联系,有石峁遗址这一中国北方地区龙山时代晚期最大的城址,也是北方地区地缘政治的中心作为中介,后石家河文化传统中间接有北方草原文化因素渗入是完全可能的。后石家河文化中外来文化因素应该是多元的,来自北方草原的文化因素值得重视。后石家河文化与石峁文化的诸多相似,一方面见证了新石器时代末期的远距离文化互动,另一方面也为后石家河文化玉器寻找到了北方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石家河文化 玉人头像 石峁文化 文化互动
下载PDF
彭州竹瓦街出土青铜觯考源
10
作者 杜勇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5-9,共5页
四川彭州竹瓦街曾于1959、1980年两次发现商末周初的青铜器窖藏,计出青铜器40件。其中,覃父癸觯、牧正父己觯为殷人铜器。殷人铜器在成都平原出土,学者以为是蜀人随武王伐纣获得的战利品。其实,也可能是周公东征之后,大规模分割迁徙殷遗... 四川彭州竹瓦街曾于1959、1980年两次发现商末周初的青铜器窖藏,计出青铜器40件。其中,覃父癸觯、牧正父己觯为殷人铜器。殷人铜器在成都平原出土,学者以为是蜀人随武王伐纣获得的战利品。其实,也可能是周公东征之后,大规模分割迁徙殷遗民,某个擅长制造青铜器的殷遗家族,不愿接受周人的统治,便不惜翻越崇山峻岭,远为迁徙,最后到了成都平原。他们到了这里,对所归附的蜀地贵族不仅赠送了原属自己的青铜觯、尊,还帮助仿造了一批既有蜀地特色又与中原铜器相似的青铜容器和兵器。这或许就是彭州竹瓦街青铜器窖藏杂有殷人铜器的由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彭州竹瓦街 青铜觯 武王伐纣 殷遗迁徙
下载PDF
秦陵铜立车舆内铜伞的构成方式及形态特征
11
作者 宗椿理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10-118,共9页
秦陵铜立车舆内铜伞由伞盖、盖杠及盖座三部分组构而成,其伞形车盖、铜箍扣接的“盖杠”“盖座”与“樘柱”的构成方式与锁闭的结构设计仿照实用舆马中铜伞的铸造细节,从礼用之器的实用性摹写、结构设计的创新性改变、材料工艺的多元性... 秦陵铜立车舆内铜伞由伞盖、盖杠及盖座三部分组构而成,其伞形车盖、铜箍扣接的“盖杠”“盖座”与“樘柱”的构成方式与锁闭的结构设计仿照实用舆马中铜伞的铸造细节,从礼用之器的实用性摹写、结构设计的创新性改变、材料工艺的多元性融合、装饰设计的审美性表达等角度体现出秦代造物工匠在“造物”与“造美”中的设计智慧诠释。考据先秦以来车舆马具的造物遗存,秦陵铜立车舆内铜伞为研究者提供了一个“史以物凭”的视角,使其在对文本史料解读的同时,能够结合实物佐证考究先秦车制体系的演进历程;其为研究相关的青铜铸造工艺及装饰设计的审美表达等提供了可资参考的典型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陵铜立车 铜伞 构成方式 形态特征
下载PDF
达州红军石刻遗存现状与保护利用研究
12
作者 余文盛 郑丽天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3-21,共9页
达州境内红军石刻正以惊人的速度受到人为和自然损毁,现存石刻已不足“三普”时期的三分之一.红军石刻以红军部队、党的机关和苏维埃政权镌刻为主,内容丰富,善用精炼短句,巧用俚语,情感分明,贴近群众,直抵人心.红军石刻作为革命文物,具... 达州境内红军石刻正以惊人的速度受到人为和自然损毁,现存石刻已不足“三普”时期的三分之一.红军石刻以红军部队、党的机关和苏维埃政权镌刻为主,内容丰富,善用精炼短句,巧用俚语,情感分明,贴近群众,直抵人心.红军石刻作为革命文物,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文化研究、宣教教育和开发利用价值.须树立科学保护理念,实施专业保护,融入生态文明建设,走综合保护、融合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军石刻 遗存调查 保护利用研究
下载PDF
山东省革命文物资源传播的创新实践与启示
13
作者 李红霞 刘霞 《人文天下》 2024年第5期39-44,共6页
革命文物作为中国文物中特殊且重要的一种类型,对于当代爱国、爱党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革命文物工作,强调要切实把革命文物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当前,我国针对革命文物的保护和利用更多体现在对... 革命文物作为中国文物中特殊且重要的一种类型,对于当代爱国、爱党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革命文物工作,强调要切实把革命文物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当前,我国针对革命文物的保护和利用更多体现在对其进行修复和保护方面,而针对革命文物的传播利用工作则刚刚起步。山东省作为抗战时期的革命老区,革命文物尤其丰富,通过革命文物展览、科技数字化展示、文旅文创、演艺融合等多种形式不断创新传播方式,取得了一定成就。因此,立足山东革命文物的传播创新机制研究,可以给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文物 传播机制 文物资源 红色文化
下载PDF
陕甘片区革命文物资源禀赋及价值挖掘研究
14
作者 苏卉 刘晓宇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第9期132-135,共4页
新时期,开展革命文物资源禀赋状况及价值挖掘研究,有利于改善革命文物资源分散、价值利用有限、跨区域联系不紧密等现实困境,推进革命文物资源整体性保护及价值彰显。研究以陕甘片区为例,运用Gis技术等方法,系统展开陕甘片区革命文物资... 新时期,开展革命文物资源禀赋状况及价值挖掘研究,有利于改善革命文物资源分散、价值利用有限、跨区域联系不紧密等现实困境,推进革命文物资源整体性保护及价值彰显。研究以陕甘片区为例,运用Gis技术等方法,系统展开陕甘片区革命文物资源现状梳理的研究,并就如何进行价值挖掘提出策略建议。结果表明:陕甘片区革命文物空间分布非均衡,以延安市宝塔区为核心形成典型的高密度集聚区,围绕核心区附近形成多点集聚、连点成片的分布态势;应推动陕甘片区革命文物资源与黄河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生态文化资源、民俗文化资源等相融合,形成以革命文物资源为核心、“红+黄+绿”多种类型文化资源交相辉映、跨区域协同的新型革命文物资源协同开发利用模式;应通过深入阐发革命文物价值内涵,将潜在价值转化为现实价值,依托现代技术形成价值利用的新业态、新模式,来推进陕甘片区革命文物价值的挖掘和有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甘片区 革命文物 资源禀赋 价值挖掘
下载PDF
泥河湾盆地下马碑遗址2013年发掘简报
15
作者 王法岗 杨石霞 +11 位作者 葛俊逸 岳健平 赵克良 Andreu Ollé 李文艳 杨海勇 刘连强 关莹 谢飞 Francesco d’Errico Michael Petraglia 邓成龙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3-156,共14页
下马碑遗址位于广义泥河湾盆地南部的蔚县盆地中东部,是坐落于壶流河二级阶地上的一处旷野遗址。2013年,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揭露出丰富的遗物和遗迹现象;2018年起,国内外多家单位共同完成了遗址地层年代、埋... 下马碑遗址位于广义泥河湾盆地南部的蔚县盆地中东部,是坐落于壶流河二级阶地上的一处旷野遗址。2013年,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揭露出丰富的遗物和遗迹现象;2018年起,国内外多家单位共同完成了遗址地层年代、埋藏过程、古环境和出土文化遗存的系统性多学科研究工作。该遗址发掘揭露面积12 m^(2),地层剖面深度约为290 cm,自上而下分为7个地层单位,其中第6层为原地埋藏的主文化层,基于光释光与^(14)C测年并经贝叶斯模型计算为距今4.1~3.9万年。本文对下马碑第6层出土的各类遗物与遗迹进行系统报道,主要包括382件石制品、445件动物化石碎片、1件骨器和1套赭石颜料加工遗存,以及1处火塘。该遗址的发现与研究再现了距今4万年前东亚早期现代人加工、使用赭石颜料和复合工具的生活图景,更新了国际学术界对东亚早期现代人行为适应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河湾盆地 下马碑遗址 装柄 赭石 早期现代人
下载PDF
泥河湾盆地火山角砾岩原料的热处理实验
16
作者 仝广 李锋 +2 位作者 赵海龙 闫晓蒙 高星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90,共10页
泥河湾盆地内发现了众多以精致楔形细石核为特色的细石器遗址。在以往的研究中,研究者对此类石制品组合进行了技术、类型等方面的研究,但其石料来源、石料是否经过热处理等问题仍未得到妥善解决。本文开展了盆地内旧石器时代晚期晚段常... 泥河湾盆地内发现了众多以精致楔形细石核为特色的细石器遗址。在以往的研究中,研究者对此类石制品组合进行了技术、类型等方面的研究,但其石料来源、石料是否经过热处理等问题仍未得到妥善解决。本文开展了盆地内旧石器时代晚期晚段常用原料火山角砾岩的调查和热处理实验研究。研究表明,泥河湾盆地六棱山基岩中的火山角砾岩,直接使用时,难以满足楔形细石核压制剥片对原料品质的要求;经过600°C的热处理后,其抗力性降低、延展性提高,剥片性能显著提高,可很好地进行楔形细石核的系统压制剥片。基于实验观察,同时借鉴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本文对下卜庄遗址的相关材料进行了初步分析,发现了石料热处理行为的线索。对泥河湾盆地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开展系统的石料热处理研究,有望揭示盆地内古人类对石料热处理的复杂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石器时代晚期 泥河湾盆地 热处理 细石叶 实验考古学
下载PDF
河北阳原马鞍山遗址1997-1998年发掘基本材料与初步认识
17
作者 冯玥 梅惠杰 +2 位作者 谢飞 孙秀丽 王幼平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7-80,共14页
马鞍山遗址位于泥河湾盆地桑干河北岸二级阶地,是虎头梁遗址群的重要组成部分。1997-1998年发掘获得多层古人类活动面,石制品和动物化石数以万计,编号标本3549件,遗迹包括十余处火塘和一个可能为储藏坑的遗迹。^(14)C测年的贝叶斯模型显... 马鞍山遗址位于泥河湾盆地桑干河北岸二级阶地,是虎头梁遗址群的重要组成部分。1997-1998年发掘获得多层古人类活动面,石制品和动物化石数以万计,编号标本3549件,遗迹包括十余处火塘和一个可能为储藏坑的遗迹。^(14)C测年的贝叶斯模型显示,遗址校正后的年代大致距今1.7-1.5万年。石制品以火山角砾岩为主要原料,以楔形细石核技法为主要特征,石器类型多样;动物化石数量较少,主要为羊、马、牛等大中型偶蹄动物,还有少量鸵鸟蛋皮串珠和1件骨锥。这些发现为认识泥河湾盆地与东北亚地区在更新世末期的人群交流与文化互动提供了重要线索,也是探讨华北北部地区旧石器-新石器过渡阶段历史过程的关键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鞍山遗址 细石核 虎头梁遗址 东北亚 旧石器-新石器过渡
下载PDF
泥河湾盆地旧石器时代人类活动与环境关系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张振 王莹 李月丛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4-198,共15页
泥河湾盆地是中国北方旧石器时代古人类遗存数量最多、分布最密集、年代序列最为完整的区域。本文根据已公开发表的泥河湾盆地阳原和蔚县地区65处旧石器遗址的相关数据和信息,探讨了更新世不同时期泥河湾盆地古人类活动与环境变化之间... 泥河湾盆地是中国北方旧石器时代古人类遗存数量最多、分布最密集、年代序列最为完整的区域。本文根据已公开发表的泥河湾盆地阳原和蔚县地区65处旧石器遗址的相关数据和信息,探讨了更新世不同时期泥河湾盆地古人类活动与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早更新世时期遗址主要分布在岑家湾台地北部边缘区,年代在1.8-1.0 MaBP;中更新世之后,遗址分布范围明显扩大,晚更新世时期,遗址分布模式改为集中分布于河流两岸阶地。2)在早-中更新世,80%以上遗址处在低地球轨道偏心率期,70%以上处在温暖的间冰期。3)遗址的植被多为以蒿属、藜科占优的草原或森林草原。4)晚更新世时期,随着古人类环境适应能力的提高、石器技术的进步和火的使用,在寒冷的冰期时段,古人类也可以在泥河湾盆地很好地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河湾盆地 旧石器时代 人类活动 环境特征
下载PDF
泥河湾盆地马圈沟遗址哺乳动物破碎长骨反映的古人类行为
19
作者 王晓敏 刘连强 +3 位作者 陈国鹏 李锋 谢飞 高星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105,共15页
马圈沟遗址是东北亚地区年代最古老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之一,出土了大量石制品及动物化石,现已发现并确认距今1.76~1.26 Ma之间的17个不同阶段的文化层,为探讨早更新世东北亚地区最早人类的扩散与生存适应方式提供了关键材料。本文以距今1.... 马圈沟遗址是东北亚地区年代最古老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之一,出土了大量石制品及动物化石,现已发现并确认距今1.76~1.26 Ma之间的17个不同阶段的文化层,为探讨早更新世东北亚地区最早人类的扩散与生存适应方式提供了关键材料。本文以距今1.66 Ma的马圈沟遗址第3文化层2001~2003年出土的大、中型哺乳动物长骨为研究材料,开展骨骼破碎方式的分析。研究表明,这批长骨化石以残段及残片为主,通过对它们的断口形态和质地,特别是破裂断口的角度进行测量、统计以及分析,发现大多数长骨是在新鲜状况下破裂的,而古人类很可能是敲碎骨骼和取食骨髓的主体;食肉类动物也造成了一些骨骼的破裂,但应该发生在古人类的行为之后。本文是首次对中国北方早更新世遗址出土动物骨骼的破碎方式进行的系统分析,为讨论早更新世古人类与食肉类的互动关系提供了新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更新世 泥河湾盆地 埋藏学 破碎长骨 人类行为
下载PDF
广西田东定模遗址发掘简报
20
作者 艾兰 田淳 +2 位作者 李大伟 李金燕 王伟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8-313,共16页
定模遗址位于广西百色田东县布兵盆地内。2010-2011年间,广西民族博物馆和田东县博物馆对定模遗址进行了试掘,面积32 m^(2),出土了2108件石制品和少量动物化石。石制品类型包括石核、石器、石片、断块、碎片、未经加工的砾石等。石器以... 定模遗址位于广西百色田东县布兵盆地内。2010-2011年间,广西民族博物馆和田东县博物馆对定模遗址进行了试掘,面积32 m^(2),出土了2108件石制品和少量动物化石。石制品类型包括石核、石器、石片、断块、碎片、未经加工的砾石等。石器以打制石器为主,磨制石器较少;类型多样,以砍砸器、刮削器为主,另有少量锯齿刃器、凹缺器等。原料主要来自附近的右江河滩,岩性以砂岩为主。石核剥片以锤击法为主,石器毛坯以砾石和石片为主。经过^(14)C测年分析,该遗址的距今年代为1.6~0.5万年。定模遗址的试掘为探索百色地区晚更新世末期至全新世初期石器文化面貌提供了新的材料,对于探讨华南及东南亚地区晚更新世石器技术演化提供了新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兵盆地 定模遗址 晚更新世末期 全新世初期 石器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