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28篇文章
< 1 2 1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都兰热水所出银盘及其相关问题
1
作者 冉万里 《文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7-64,共8页
本文参照希腊罗马神话故事,并结合犍陀罗地区出土化妆盘和黏土块上的装饰题材,认为都兰热水墓群所出银盘的装饰题材表现的是罗马神话中阿波罗与达芙妮的故事,其中的人物包括阿波罗、达芙妮、达芙妮之父河神佩涅斯以及达芙妮变成的月桂... 本文参照希腊罗马神话故事,并结合犍陀罗地区出土化妆盘和黏土块上的装饰题材,认为都兰热水墓群所出银盘的装饰题材表现的是罗马神话中阿波罗与达芙妮的故事,其中的人物包括阿波罗、达芙妮、达芙妮之父河神佩涅斯以及达芙妮变成的月桂树。与此同时,将日本美秀美术馆收藏的吐蕃鎏金银盘作为辅助材料进行了简要论述,旨在探讨希腊罗马文化因素曾经丝绸之路青海道向中原地区传播的情况。在对都兰出土银盘装饰题材释读和分析的基础上,还对都兰银盘上的月桂树树叶样式与唐代月宫故事镜上的桂树纹样之间的联系进行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兰银盘 阿波罗与达芙妮 化妆盘 月桂树 月宫故事镜
下载PDF
论西藏带柄铜镜的东、西两系
2
作者 霍巍 《考古与文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3-71,共9页
西藏发现过多面青铜带柄铜镜,近年来也有新的传世品被发现。这些青铜镜的发现,反映了西藏在早期文明发展过程中与周边文化之间多方面的交流。总体上看,可将现有的西藏带柄铜镜分为东、西两系,在流行时代、流行地域上各有特点。青铜带柄... 西藏发现过多面青铜带柄铜镜,近年来也有新的传世品被发现。这些青铜镜的发现,反映了西藏在早期文明发展过程中与周边文化之间多方面的交流。总体上看,可将现有的西藏带柄铜镜分为东、西两系,在流行时代、流行地域上各有特点。青铜带柄镜在北方欧亚草原文化、南亚及中亚地区青铜时代遗存中也多有发现,中国西南和西北地区也曾流行过不同形制的带柄铜镜,其背后隐藏着不同族群之间在青藏高原通过“高原丝绸之路”流动与交往的历史背景,也是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不同区域考古学文化之间远距离、跨区域互动的一个生动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考古 带柄铜镜 中西文化交流
下载PDF
美食美器——清代宫廷饮食器具述论
3
作者 万秀锋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9,共9页
清代作为中国最后一个专制王朝,其宫廷饮食器具在承继中国历代宫廷精致奢华的基础上也有一些自身特点。清代宫廷拥有造办处、御窑厂、江南三织造等御用器物制作机构,保证了其饮食器具的精美奢华。清宫的饮食器具材质上乘、工艺精湛、装... 清代作为中国最后一个专制王朝,其宫廷饮食器具在承继中国历代宫廷精致奢华的基础上也有一些自身特点。清代宫廷拥有造办处、御窑厂、江南三织造等御用器物制作机构,保证了其饮食器具的精美奢华。清宫的饮食器具材质上乘、工艺精湛、装饰精美,代表着清代饮食器具的最高水平。清宫的饮食器具不仅继承了中国传统宫廷饮食文化的精华,还融合了清代统治区域内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饮食器具的精髓。同时,清宫饮食器具又是宫廷典制和宫廷礼仪在饮食文化上的反映,严苛的等级差异和礼制要求使得精美的宫廷饮食器具带有部分“礼器”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宫廷 饮食 器具
下载PDF
从元代“汗酒”看中国蒸馏酒起源
4
作者 钱耀鹏 魏志哲 《文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0-77,共8页
元代的蒸馏酒虽有“汗酒”“烧酒”“重酿酒”等汉语名称,但一度流行的“阿剌吉酒”等音译名称,使得中国蒸馏酒起源成为颇具争议的国际性学术问题。本文在系统梳理史籍所载“汗酒”及其制备用具的基础上,结合考古发现的相关资料,通过“... 元代的蒸馏酒虽有“汗酒”“烧酒”“重酿酒”等汉语名称,但一度流行的“阿剌吉酒”等音译名称,使得中国蒸馏酒起源成为颇具争议的国际性学术问题。本文在系统梳理史籍所载“汗酒”及其制备用具的基础上,结合考古发现的相关资料,通过“汗酒”名称和蒸馏器具渊源的探析,认为“汗酒”之名理应源自历史典故“汗出如浆”,而制备“汗酒”的酒铛实乃釜、甑等多件套甗式蒸馏器。尤其“酒铛”与古代蒸馏器实物的相互对应,有助于重新审视中国蒸馏酒、蒸馏器的起源及演化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汗酒 蒸馏酒 甑汗 酒铛 蒸馏器
下载PDF
唐代“失背镜”相关问题初探
5
作者 呼啸 《文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5-69,共5页
“失背镜”特指唐代金、银背镜在镜背金、银壳脱失后留存的铜镜本体。本文通过对“失背镜”本体的观察认为,其镜背的特殊符号与痕迹说明金、银背镜的铜质镜体与金、银质镜背分别由不同的机构异地制作后组装而成。金、银背镜的安装方式... “失背镜”特指唐代金、银背镜在镜背金、银壳脱失后留存的铜镜本体。本文通过对“失背镜”本体的观察认为,其镜背的特殊符号与痕迹说明金、银背镜的铜质镜体与金、银质镜背分别由不同的机构异地制作后组装而成。金、银背镜的安装方式为物理嵌合,不使用大漆,镜背符号的作用主要是为嵌合提供对位指示。研究与理解金、银背镜需要有金银器与铜镜的双重视角,一方面需要以金银器研究的视角理解金、银背镜在使用与管理过程中比照金银器管理的史实,另一方面对于金、银背镜最终衰落的原因,要从铜镜审美风尚转变的角度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背镜 金银背 铜镜 金银器
下载PDF
牙璋源于雷神祭器说
6
作者 宋亦箫 宋博文 《艺术探索》 2024年第4期59-67,共9页
牙璋是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流行于东亚大陆的玉石礼器,它以农具铲、耜为原型,是祭祀雷神以祈雨的祭器。周代衍生出“起军旅”“治兵守”“玉节之符”等军事功能。牙璋得名之“章”,上部为“辛”,是雷神的锤斧之象征,下部为甲字形... 牙璋是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流行于东亚大陆的玉石礼器,它以农具铲、耜为原型,是祭祀雷神以祈雨的祭器。周代衍生出“起军旅”“治兵守”“玉节之符”等军事功能。牙璋得名之“章”,上部为“辛”,是雷神的锤斧之象征,下部为甲字形的柱鼓,仍然是雷神之象征。以“章”为偏旁的漳、樟、獐等字,均与雷神信仰相关。流行于大汶口文化的獐牙勾形器和獐牙随葬,也是雷神信仰的表现形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璋 雷神
下载PDF
日本古代“绵襖甲”与唐代“皂绢甲”渊源考略
7
作者 宋卓时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8-151,共14页
公元8世纪中叶至9世纪初期,日本曾仿照唐代甲胄样式大规模制造并装备了一种由丝绸制成的“绵襖甲”。本文首先对中日两国现存文字资料进行梳理,发现日本“绵襖甲”源于《唐六典》所载“皂绢甲”,是一种用丝绸缝制并以丝絮填充的新型纺... 公元8世纪中叶至9世纪初期,日本曾仿照唐代甲胄样式大规模制造并装备了一种由丝绸制成的“绵襖甲”。本文首先对中日两国现存文字资料进行梳理,发现日本“绵襖甲”源于《唐六典》所载“皂绢甲”,是一种用丝绸缝制并以丝絮填充的新型纺织物软甲。这种丝绸铠甲既能御寒又能抵御矢石,还可以穿着在铁甲之下缓冲铁甲所受冲击力,但最终因不符合日本实际战争情况而遭日本方面废止。而后通过将中日两国现存的图像资料进行整理和比较,对唐代“皂绢甲”的真实规制与成造进行解析与探究,推测《唐六典》所载“皂绢甲”是以“鳍袖半臂”的形制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六典》 丝絮 皂绢甲 绵襖甲 襖甲组配 鳍袖半臂
下载PDF
中国古代铜镜的形制变迁研究
8
作者 张明月 冯瑾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32-38,共7页
铜镜是我国使用超过四千年最古老的照面用具,它在古代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具有祭祀礼器、生活用具、辟邪法器、爱情信物、馈赠礼品、装饰用品等社会功能。古代铜镜的形制,包括铜镜的大小、厚薄、形状、纹饰、铭文、镜钮等。不... 铜镜是我国使用超过四千年最古老的照面用具,它在古代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具有祭祀礼器、生活用具、辟邪法器、爱情信物、馈赠礼品、装饰用品等社会功能。古代铜镜的形制,包括铜镜的大小、厚薄、形状、纹饰、铭文、镜钮等。不同时期的古代铜镜,其形制特征都会有新的突破和发展。古代铜镜形制的设计变迁映射了冶炼技术的进步及社会风向的转变,透露出时代的气息。通过对古代铜镜的出土文物与相关典籍进行深入调研,比较分析其在各个时期形制的特征差异,进而归纳其形制演变的规律,并总结得出其形制变迁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镜 形制 社会功能 变迁
下载PDF
晋作家具文物现状调查及保护对策试析 被引量:2
9
作者 程群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第2期40-43,共4页
作者曾对晋中地区部分馆藏晋作家具文物进行实地调查与现状评估。结合文献调研,文章重点梳理了晋作家具发展历史与风格特征,阐释了晋作家具文物基本情况与重要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对其保存现状及病害成因进行深入剖析,尝试提出有关晋作... 作者曾对晋中地区部分馆藏晋作家具文物进行实地调查与现状评估。结合文献调研,文章重点梳理了晋作家具发展历史与风格特征,阐释了晋作家具文物基本情况与重要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对其保存现状及病害成因进行深入剖析,尝试提出有关晋作家具文物保护修复的意见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作家具文物 价值 病害 保护对策
下载PDF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 石青缎打籽绣暗八仙纹荷包
10
作者 高丹丹(整理) 《艺术设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清代男子有在腰间佩带杂项饰品的风尚,各式的荷包、香囊、帕袋等,种类和形式多不胜数,一般挂在腰带上,可成对搭配也可任意组合。根据身份与场合不同,文人雅士喜缀扇套、眼镜袋、怀表套等,注重装饰,贩夫走卒多配烟丝袋或小囊袋,以实用为... 清代男子有在腰间佩带杂项饰品的风尚,各式的荷包、香囊、帕袋等,种类和形式多不胜数,一般挂在腰带上,可成对搭配也可任意组合。根据身份与场合不同,文人雅士喜缀扇套、眼镜袋、怀表套等,注重装饰,贩夫走卒多配烟丝袋或小囊袋,以实用为主。馆藏石青缎打籽绣暗八仙纹荷包,在荷包正面用打籽绣及绞线绣工艺装饰暗八仙及禽鸟纹样,边缘用蓝白丝线编绣几何纹样,亦有加固与耐磨的作用。荷包夹层有多个口袋,可用来放铜钱、碎银子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服装学院 荷包 几何纹样 文人雅士 暗八仙 香囊 腰带 饰品
下载PDF
虢国墓地出土麻织品保护修复
11
作者 杨爱民 王淑娟 +1 位作者 刘剑 张敏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8-135,共8页
本研究针对河南三门峡虢国墓地M2009出土的麻织品中的主要文物麻裤、麻褂的保护修复过程进行相对全面而细致的阐述。以保存现状和病害分析为依据,制定以物理方法为主的保护修复方案。采用从清理、清洁(包括消毒以及有针对性的清洁措施等... 本研究针对河南三门峡虢国墓地M2009出土的麻织品中的主要文物麻裤、麻褂的保护修复过程进行相对全面而细致的阐述。以保存现状和病害分析为依据,制定以物理方法为主的保护修复方案。采用从清理、清洁(包括消毒以及有针对性的清洁措施等)到平复修整、形制复原、包装与保存等一系列合理的修复程序和操作方法进行操作实施,使这批麻织品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为以后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保障。同时,总结了这次文物修复过程中的经验,如对于结构疏松的麻织物清洗力度的把控度、平整定形中的要点,以及对于文物形制确定的再认识等,为进一步可能实施的保护修复保存了一手资料,也为麻织品文物的研究及保护修复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虢国墓地 麻织品 保护修复
下载PDF
中国铜镜起源新探
12
作者 谈晟广 《美术大观》 2024年第6期14-26,共13页
中国古代铜镜是如何起源的,是近年来学术界一直讨论却悬而未决的一个问题。本文通过梳理柄式、钮式和圆饼式铜镜的源流,对中国古代流行的钮式铜镜的起源进行全新解读。铜镜起源问题的背后,隐藏的是青铜时代早期东西文明交流的重大历史... 中国古代铜镜是如何起源的,是近年来学术界一直讨论却悬而未决的一个问题。本文通过梳理柄式、钮式和圆饼式铜镜的源流,对中国古代流行的钮式铜镜的起源进行全新解读。铜镜起源问题的背后,隐藏的是青铜时代早期东西文明交流的重大历史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镜 起源 钮式 中亚 欧亚草原
下载PDF
“长信宫灯”的物观构成、释名与价值研究
13
作者 王珣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73-76,共4页
长信宫灯作为工艺品与出土文物的结合体具有极高的史学史料价值、工艺科学价值和艺术设计价值。长信宫灯不仅形态优美,而且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其设计理念放到当今社会也并不过时。对长信宫灯的整体外观及巧妙的灯结构进行研究,可以了解... 长信宫灯作为工艺品与出土文物的结合体具有极高的史学史料价值、工艺科学价值和艺术设计价值。长信宫灯不仅形态优美,而且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其设计理念放到当今社会也并不过时。对长信宫灯的整体外观及巧妙的灯结构进行研究,可以了解汉代青铜灯的整体结构及工作原理。此外,长信宫灯的释名与由来在学界目前也没有统一的观点,所以研究长信宫灯的释名必须对学界已有的主流观点进行辨析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长信宫灯 物观 释名 价值
下载PDF
苏贝希文化中的高冠研究
14
作者 李泽伟 《吐鲁番学研究》 2024年第2期19-29,153,I0002,共13页
本文对苏贝希文化中的高冠进行了统计与类型学分析,探究其原型、功能及意义,并且论证了其独特的造型并非偶然,应为对动物形象的模仿。
关键词 苏贝希文化 萨满服饰 类型学 动物模仿
下载PDF
明代四合如意云纹缎裙的修复与保护研究
15
作者 罗春晓 刘大玮 谷雨珊 《化纤与纺织技术》 CAS 2024年第6期1-7,12,共8页
文章以明代胡濙墓出土的黄色四合如意云纹缎裙为研究样本,对其进行修复与保护。在服装形制上,通过实验考古法,对形制结构进行复原分析,得出样本下裙属于侧褶型,同时现存的实物仅为下裙的一半;在纹样上,结合文献分析,四合如意云纹作为明... 文章以明代胡濙墓出土的黄色四合如意云纹缎裙为研究样本,对其进行修复与保护。在服装形制上,通过实验考古法,对形制结构进行复原分析,得出样本下裙属于侧褶型,同时现存的实物仅为下裙的一半;在纹样上,结合文献分析,四合如意云纹作为明代典型纹样,印证了明代纹样“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服饰文化特点;在面料上,通过显微技术、红外分析、阴阳离子色谱等方式对其组织结构、纤维外观、色彩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分析其出土环境,得出此裙为缎面桑蚕丝材质,出土环境封闭潮湿。通过对此四合如意云纹缎裙的实物修复,进一步对其形制、纹样和材质进行分析,并结合现代先进技术,提取相关实物数据,实现另一层面的“保护”,为明代服饰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合如意云纹 下裙 修复 保护 红外技术 显微技术
下载PDF
云冈石窟山顶佛教寺院遗址出土北魏陶器研究
16
作者 赵婻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60-67,共8页
云冈山顶佛教寺院遗址出土的北魏陶器标本可分为两个阶段,以昙曜五窟的开凿为时间界线,以陶罐为代表,一段器型以溜肩、盘口、通体网状暗纹为主,二段演变为圆肩,上腹较鼓,通体磨光暗纹。纹饰的演变是一个由简—繁的过程,一段主要为水波... 云冈山顶佛教寺院遗址出土的北魏陶器标本可分为两个阶段,以昙曜五窟的开凿为时间界线,以陶罐为代表,一段器型以溜肩、盘口、通体网状暗纹为主,二段演变为圆肩,上腹较鼓,通体磨光暗纹。纹饰的演变是一个由简—繁的过程,一段主要为水波纹、弦纹、方格纹、暗纹等,二段纹饰融入了佛教思想,在一段基础上增加了弦纹与忍冬纹、莲瓣纹组合出现。在制作工艺方面,多为手制泥条盘筑,轮制较少。烧制时主要运用温度控制和气氛控制两种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冈石窟 北魏陶器 陶器纹饰 陶器工艺
下载PDF
新疆吐峪沟东区出土唐代刺绣花卉残片修复与保护研究
17
作者 王龙 张海龙 《化纤与纺织技术》 CAS 2024年第8期1-4,11,共5页
新疆吐峪沟东区出土唐代刺绣花卉残片是研究唐代纺织品重要的实物资料。该文物残缺、污染等病害较严重,文章主要通过三个方面进行保护修复:一是采集样本、数据信息及检测分析;二是运用同材质同密度的材料以及丝网加固法对文物本体进行修... 新疆吐峪沟东区出土唐代刺绣花卉残片是研究唐代纺织品重要的实物资料。该文物残缺、污染等病害较严重,文章主要通过三个方面进行保护修复:一是采集样本、数据信息及检测分析;二是运用同材质同密度的材料以及丝网加固法对文物本体进行修复;三是在织物材质上,通过显微技术、红外分析、阴阳离子色谱等方式对其组织结构、纤维外观、工艺等分析,并进一步分析其出土环境。旨在使修复达到预期效果,更好地展示文物的历史原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刺绣花卉残片 修复与保护 显微技术 红外分析
下载PDF
淮南市博物馆新入藏的一批战国铜镜
18
作者 汪茂东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第2期7-10,共4页
近年来,淮南市博物馆通过征集、发掘出土、案件移交、接受捐赠等途径,入藏战国铜镜近百面,加上原有的馆藏,共收藏有战国铜镜120面。新入藏的战国铜镜种类有素地镜、纯地纹镜、龙凤纹类镜(包括虺纹镜等)、山字纹镜、草叶纹镜、兽纹类镜等... 近年来,淮南市博物馆通过征集、发掘出土、案件移交、接受捐赠等途径,入藏战国铜镜近百面,加上原有的馆藏,共收藏有战国铜镜120面。新入藏的战国铜镜种类有素地镜、纯地纹镜、龙凤纹类镜(包括虺纹镜等)、山字纹镜、草叶纹镜、兽纹类镜等,数量大、种类多,其中不乏精品,有的在全国范围内也不多见,为研究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艺术及铜镜铸造技艺等方面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南市博物馆 铜镜 战国
下载PDF
明代团衫考
19
作者 庞淳俊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37-43,共7页
从分析一批形制类似的明代女性礼服文物出发,通过梳理文献记载并结合实物的对比研究,整理出这类服装在明代的名称变化和形制变化,同时对金元明3代团衫的沿革和形制特点进行了详细探讨。
关键词 团衫的形制 团衫的演变 金元明团衫
下载PDF
灯影重重:西汉至北齐灯具的发展——以太原市博物馆馆藏为例
20
作者 齐鹏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第5期12-15,共4页
汉代灯具类型丰富,造型多样,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北齐灯具古朴典雅,华美实用,有强烈的时代特点。从太原市博物馆馆藏灯具中看时代的发展与文化的变迁。
关键词 古代灯具 汉代 北齐青瓷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