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23年以来的“石鼓文”研究述要 被引量:6
1
作者 倪晋波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46-52,共7页
马衡在1923年发表的《石鼓为秦刻石考》揭开了“石鼓文”研究的新帷幕。自是迄今的“石鼓文”研究可分为三个阶段:“新学初盛”(1923-1949)、“相对沉寂”(1950-1979)、“全面发展”(1980-2005)。三个时期的研究各有特色,而以对石鼓年... 马衡在1923年发表的《石鼓为秦刻石考》揭开了“石鼓文”研究的新帷幕。自是迄今的“石鼓文”研究可分为三个阶段:“新学初盛”(1923-1949)、“相对沉寂”(1950-1979)、“全面发展”(1980-2005)。三个时期的研究各有特色,而以对石鼓年代的争论贯穿始终。目前对石鼓文的文学研究明显薄弱;宏观考察的力度也很不足;树立实事求是的良好学风也是当前“石鼓文”研究界必须正视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鼓文 研究 阶段 实事求是
下载PDF
元濬州天寧寺帝師法旨碑譯釋 被引量:1
2
作者 蔡美彪 《中华文史论丛》 2006年第1期303-317,共15页
河南濬县大任山元天宁寺原有碑一通。额书“大元帝师法旨之碑”,汉字正书。上截八思巴字音写蒙语,下截汉字白话译文。碑阴刊大伍山天宁万寿禅师宗派之圆,汉字正书,清嘉庆时,濬县知县熊象阶纂《濬县金石录》,
关键词 天宁寺 帝师 八思巴 字正 宗派 禅师
下载PDF
“从兹刻画年复年,心摹手追力愈努”--吴昌硕的《石鼓文》及其篆书艺术 被引量:2
3
作者 尹一梅 《紫禁城》 2018年第4期74-93,共20页
唐宋以来,书家学篆视《石鼓文》为正宗,其浑穆的体态、钢筋铁骨的线条、方正严谨的结体为篆书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养料。特别是碑学兴盛的清代,杨沂孙、吴大潋、吴昌硕等人都曾于《石鼓文》得益,但以数十年精力临习不怠并终至专精独... 唐宋以来,书家学篆视《石鼓文》为正宗,其浑穆的体态、钢筋铁骨的线条、方正严谨的结体为篆书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养料。特别是碑学兴盛的清代,杨沂孙、吴大潋、吴昌硕等人都曾于《石鼓文》得益,但以数十年精力临习不怠并终至专精独擅者,当数吴昌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鼓文》 吴昌硕 篆书 艺术 唐宋 家学 清代
下载PDF
钩沉石刻文字 细写佛教文化——略评张国庆《佛教文化与辽代社会》
4
作者 向南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辽以释废,金以儒亡。”由于帝王后妃、王公大臣的极力提倡和尊崇,有辽一代佛教盛行,不仅宗派众多,塔庙林立,而且僧侣数量猛增,香火鼎盛。可以说,佛教及佛教文化对辽代社会各个领域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因而,探讨辽代佛教文化就... “辽以释废,金以儒亡。”由于帝王后妃、王公大臣的极力提倡和尊崇,有辽一代佛教盛行,不仅宗派众多,塔庙林立,而且僧侣数量猛增,香火鼎盛。可以说,佛教及佛教文化对辽代社会各个领域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因而,探讨辽代佛教文化就成为辽史研究的重大选题之一。自20世纪初至今,中外学者从不同视角对辽代佛教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较为细致和深入的探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研究辽代佛教文化所援引的史料多为有限的传世历史文献以及少量的出土石刻文字,因而,限于史料缺乏,学者们研究辽代佛教文化的范围仍比较窄,存在不少空白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文化 石刻文字 辽代 社会 张国庆 钩沉 略评 20世纪
下载PDF
历经劫难的石鼓文
5
作者 黄剑华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0-22,共3页
历经劫难的石鼓文黄剑华《石鼓文》是先秦流传下来的刻石文字。它采用秦始皇统一文字之前的籀文(又称大篆)书写,刻在十个馒头形的石鼓上,因而得名,被称为《石鼓文》。又因其记载的是古代国君游猎生活事迹,故又称为《猎碣》。石鼓... 历经劫难的石鼓文黄剑华《石鼓文》是先秦流传下来的刻石文字。它采用秦始皇统一文字之前的籀文(又称大篆)书写,刻在十个馒头形的石鼓上,因而得名,被称为《石鼓文》。又因其记载的是古代国君游猎生活事迹,故又称为《猎碣》。石鼓属于花岗石质刻制而成,圆顶平底,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鼓文》 金石文物 文人雅士 故宫博物院 韦应物 韩愈 五代十国时期 唐代书学 书法史 四川省
下载PDF
陈仓石鼓与石鼓文
6
作者 阎敏 《文博》 2007年第6期65-67,共3页
  一、石鼓的流传   石鼓是我国古代出土刻有文字的石刻.因其形象鼓,故谓之石鼓,上面所刻文字称为石鼓文.石鼓共有十面,其质地为关中一带山中所有的青石.一般高45-60厘米,直径约60厘米,每面不很规则,其形制大致相近.十面石鼓现收...   一、石鼓的流传   石鼓是我国古代出土刻有文字的石刻.因其形象鼓,故谓之石鼓,上面所刻文字称为石鼓文.石鼓共有十面,其质地为关中一带山中所有的青石.一般高45-60厘米,直径约60厘米,每面不很规则,其形制大致相近.十面石鼓现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是中国早期文字和书法研究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鼓 铜器铭文 韩愈 大篆 篆书 石鼓文 陈仓
下载PDF
石鼓文考释与句法分析三则
7
作者 徐宝贵 《中国文字研究》 2007年第2期96-99,共4页
《田车》篇"其(走虜)又■","又■"当视为重言"■"。"(走虜)",从走虜声,意为奔逃。"其(走虜)■",与《车工》篇"其来趩趩"、"其来(辶卖)(辶卖)"相同。联系上文&qu... 《田车》篇"其(走虜)又■","又■"当视为重言"■"。"(走虜)",从走虜声,意为奔逃。"其(走虜)■",与《车工》篇"其来趩趩"、"其来(辶卖)(辶卖)"相同。联系上文"麋豕孔庶,扈鹿雉兔",当是描写麋、豕、麀鹿、雉、兔等众多飞禽走兽奔逃之状。《田车》篇"宫车其写"、《銮车》篇"四马其写","其写"当视为重言"写写",读为"泻泻"。乃形容宫车、四(驷)马之奔驰如流水。《而师》篇"滔滔是■","滔滔"为重言形况字,形容众强或随从众多之貌。"是",假借为副词"实"。"■",本从大哉声,乃"炽"之古字,盛也。"滔滔是■",描写随从众多,其势盛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鼓文考释 句法分析 其■又■ 宫车其写 四马其写 滔滔是■
下载PDF
石鼓文在历代残存字数的最新考察
8
作者 徐宝贵 《中国文字研究》 2008年第2期106-122,共17页
自北宋以来,历代都有人对当时石鼓文所存字数进行统计。但是,由于对残字所采取的态度和统计标准不同,统计出来的字数也各不相同。前人所统计出来的字数,除明代安国对其所藏先锋本所统计的不计重文、合文的480字是准确的外,其余没有一个... 自北宋以来,历代都有人对当时石鼓文所存字数进行统计。但是,由于对残字所采取的态度和统计标准不同,统计出来的字数也各不相同。前人所统计出来的字数,除明代安国对其所藏先锋本所统计的不计重文、合文的480字是准确的外,其余没有一个是准确的。可以说,由于前人对残字采取不同程度的抛弃态度,所统计出来的字数几乎都少于当时石鼓文实际所存字数,有的和实际所存字数竟然相差40余字。所以我们认为,很有必要对石鼓文的字数进行一次认真细致的统计。我们现在按照残存一两笔也算为一字的统一计算标准,对历代传世拓本所存文字进行统计,并依据拓本指出历代有关诗歌及著录所记录的字数及摹刻本、摹写本所摹字数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鼓文 历代残存字数 最新考察
下载PDF
息斋论书
9
作者 刘元堂 《书画世界》 2011年第1期63-69,102,共7页
一书法各种书体之间的相互影响不仅表现在不同时代的前后关系上,在同一人身上表现得更为充分。吴昌硕早年随杨沂孙等习小篆,后来主攻的《石鼓文》,明显强调了作为小篆特征的左右对称、上下匀齐等工整化特点,甚至在字距、行距等章法特征... 一书法各种书体之间的相互影响不仅表现在不同时代的前后关系上,在同一人身上表现得更为充分。吴昌硕早年随杨沂孙等习小篆,后来主攻的《石鼓文》,明显强调了作为小篆特征的左右对称、上下匀齐等工整化特点,甚至在字距、行距等章法特征上也受世行小篆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鼓文》 小篆 吴昌硕 康有为 书法
下载PDF
新见金文与穆王铜器断代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懋镕 《文博》 2013年第2期19-26,共8页
本文首先分析了新见到的3件铜器:鼎、26年倗叔壶与28年簋,论证它们都是穆王时期的铜器。并以此为基点,讨论了两件年代有争议的铜器:24年簋和30年吴盉,推定这两件铜器也是穆王时期的铜器,而且是标准器。然后将这几件标准器与以往所知的... 本文首先分析了新见到的3件铜器:鼎、26年倗叔壶与28年簋,论证它们都是穆王时期的铜器。并以此为基点,讨论了两件年代有争议的铜器:24年簋和30年吴盉,推定这两件铜器也是穆王时期的铜器,而且是标准器。然后将这几件标准器与以往所知的穆王时期标准器联系在一起,共得穆王标准器13件。据此第一次提出一个王世有"标准器群"的概念,认为这将有助于进一步完善西周铜器断代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对重新认识穆王时期铜器的面貌,对于西周册命制度的研究,对于西周金文历谱的研究,也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周金文 穆王铜器 断代研究
下载PDF
论先秦石鼓诗歌与汧渭流域生态环境的保护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荣清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27-31,共5页
先秦十首石鼓诗歌,与《诗经》同时代,真实地再现了汧渭流域的自然风物和生态环境。21世纪之初的汧渭流域的生态环境,因各种原因不断恶化,"四少一多"(水少、鱼少、树少、动物少、干旱多)成为制约该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从先秦... 先秦十首石鼓诗歌,与《诗经》同时代,真实地再现了汧渭流域的自然风物和生态环境。21世纪之初的汧渭流域的生态环境,因各种原因不断恶化,"四少一多"(水少、鱼少、树少、动物少、干旱多)成为制约该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从先秦十首石鼓诗歌中受到的启示是: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搞竭泽而渔;搞好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促进人文生态与自然生态的良性互动发展;建立和完善保护生态环境的资金保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鼓诗歌 汧渭流域 生态环境
下载PDF
论石鼓文作年及其与诗经之比较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启成 《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9年第4期36-38,共3页
《石鼓文》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石刻文字。对《石鼓文》的创作年代,唐宋以来历代学者多有争议,然《石鼓文》作于秦宣公四年当无可置疑。《石鼓》诗是《诗经》时期狩猎诗的精品,其本身也有独特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 《石鼓文》 创作年代 考证 诗体特征 诗经 《石鼓》诗
下载PDF
《石鼓文》北宋三拓本述要——兼评徐宝贵“又一北宋拓本之发现” 被引量:1
13
作者 赖炳伟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2年第6期88-92,共5页
简述《石鼓文》北宋三拓本的发现、流传及各翻印本的情况 ;评徐宝贵《石鼓文三种北宋拓本外又一北宋拓本之发现》
关键词 石鼓文 北宋拓本
下载PDF
从文献整理的角度谈郭沫若的石鼓文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罗业恺 《郭沫若学刊》 2018年第1期40-45,共6页
石鼓文献作为古籍的一种,其整理对于研究工作的开展有着巨大的意义。郭沫若在研究石鼓文的过程中,对石鼓文进行了系统整理,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从文献整理的角度探讨郭沫若对石鼓文整理的贡献,可以对郭沫若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关键词 郭沫若 石鼓文 文献整理
下载PDF
石鼓山和石鼓文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仲操 《文博》 1999年第1期21-20,共2页
石鼓山位于宝鸡市郊东南约十余里之渭河南岸,当陈仓山之北阪,隔渭水与秦汉时的占陈仓城相对,它是我国春秋时代秦国君猎祭活动最频繁的一个地点,是秦人争霸图强的精神支柱。 石鼓山的名称,最早见于《三秦记》。刘昭(续汉书·郡国志... 石鼓山位于宝鸡市郊东南约十余里之渭河南岸,当陈仓山之北阪,隔渭水与秦汉时的占陈仓城相对,它是我国春秋时代秦国君猎祭活动最频繁的一个地点,是秦人争霸图强的精神支柱。 石鼓山的名称,最早见于《三秦记》。刘昭(续汉书·郡国志》陈仓县下,注引《三秦记:》曰:“秦武公都雍陈仓城是也,有石鼓山,将有兵此山则鸣。”据此,知秦武公之世,陈仓就有石鼓山,则石鼓山名的形成时间,应早于秦武公。按秦人原居陇西之西县,至秦文公之世才迁居沂渭之间。《史记,秦本纪》载:“秦文公三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山 石鼓文 古陈仓 《续汉书·郡国志》 形成时间 周王室 《史记·秦本纪》 精神支柱 春秋时代 《春秋左传》
下载PDF
石鼓文年代之谜
16
作者 蒋明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76-78,共3页
石鼓自出土以来,人们就一直围绕其制作缘由、制作时代、字体、石鼓诗的性质、训释句读等展开讨论,特别是石鼓文的时代是所有纷争中的焦点和核心,历代均有学者用力穷索,或主西周,或主秦,或主北魏,或主北周,年代跨度前后竞达一千... 石鼓自出土以来,人们就一直围绕其制作缘由、制作时代、字体、石鼓诗的性质、训释句读等展开讨论,特别是石鼓文的时代是所有纷争中的焦点和核心,历代均有学者用力穷索,或主西周,或主秦,或主北魏,或主北周,年代跨度前后竞达一千五百年之久,结论竞有十数种之多,众说纷纭,莫知所从。本文力图拨开石鼓文年代研究的重重迷雾,还读者一幅清晰的石鼓文年代研究的历史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鼓文 年代 索解
下载PDF
石鼓南迁北归记
17
作者 王琳琳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53-55,共3页
中央电视台《国家宝藏》首期节目让世人知道了石鼓辗转迁徙、命运多舛的故事.石鼓最终也在众多文物中脱颖而出,入选《国家宝藏》特展九大国宝.
关键词 石鼓 《国家宝藏》 南迁 中央电视台 节目 文物
下载PDF
石鼓文语言艺术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娇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281-282,共2页
前人对石鼓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鉴赏、摹刻、书法艺术、年代、顺序和注释等方面,而对其语言艺术较少关注。通过研究分析,我们发现石鼓文的语言艺术有以下几个特点:一、变换用韵,多用叠音词,使文章韵律和谐;二、赋、比、兴等表现手法的运... 前人对石鼓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鉴赏、摹刻、书法艺术、年代、顺序和注释等方面,而对其语言艺术较少关注。通过研究分析,我们发现石鼓文的语言艺术有以下几个特点:一、变换用韵,多用叠音词,使文章韵律和谐;二、赋、比、兴等表现手法的运用,使作品相得益彰;三、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使描写的场面形象生动。在句式上也灵活多变,陈述、疑问、设问等交叉运用,散发着浓厚的诗歌艺术魅力。这些特征使它具有先秦时期其它时刻铭文所无法企及的语言艺术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鼓文 声韵 语言艺术
下载PDF
石鼓发现地考证
19
作者 杨曙明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49-52,共4页
石鼓是国之重器,被誉为“中华第一古物”。自唐代被发现以来,石鼓一直备受关注,成为学者们研究的对象。关于石鼓的制作年代、石鼓的发现地等问题,虽然学者们讨论较多,但至今没有定论。特别是石鼓的发现地,宝鸡的当地学者讨论较多,先后... 石鼓是国之重器,被誉为“中华第一古物”。自唐代被发现以来,石鼓一直备受关注,成为学者们研究的对象。关于石鼓的制作年代、石鼓的发现地等问题,虽然学者们讨论较多,但至今没有定论。特别是石鼓的发现地,宝鸡的当地学者讨论较多,先后提出了渭河南岸石鼓山、渭河北岸魏家崖石鼓寺及岐山县“岐阳”之说。从唐宋史料入手,结合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分析,认为石鼓发现地应在“雍县三畤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鼓 三畤原 雍城
下载PDF
郭沫若的“石鼓文”研究及出版
20
作者 梁雪松 雨辰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57-59,67,共4页
1933年12月,日本东京文求堂影印出版了《古代铭刻汇考四种》,这是郭沫若又一部古文字研究的著作。《古代铭刻汇考四种》应该算是四种研究著作的合集,其第一种《殷契余论》、第二种《金文续考》,都是对于前作的续作,是“补苴旧业”... 1933年12月,日本东京文求堂影印出版了《古代铭刻汇考四种》,这是郭沫若又一部古文字研究的著作。《古代铭刻汇考四种》应该算是四种研究著作的合集,其第一种《殷契余论》、第二种《金文续考》,都是对于前作的续作,是“补苴旧业”。第三种《石鼓文研究》则是关于石鼓文的研究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鼓文研究 郭沫若 出版 研究著作 古文字研究 日本东京 古代 续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