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2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族节庆的文旅重塑与文化认同构建——以《梦回太阳历·火之源》为例
1
作者 刘畅 林子涵 宋旸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22-129,共8页
文旅演艺作为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形式,凭借其对地域文化的显性呈现,逐渐成为民族文化遗产传承发展与民族区域城市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对2023年中国楚雄彝族火把节的核心文旅演艺产品《梦回太阳历·火之源》的深入分析发现:文旅演艺... 文旅演艺作为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形式,凭借其对地域文化的显性呈现,逐渐成为民族文化遗产传承发展与民族区域城市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对2023年中国楚雄彝族火把节的核心文旅演艺产品《梦回太阳历·火之源》的深入分析发现:文旅演艺通过“民族符号”“仪式互动”与“沉浸空间”的内在整合与外在包装环节实现民族非遗节庆的文旅产品化重塑,并进一步通过“感官刺激”“情感共鸣”“文化认同”的文化感知递进层次构建民族文化认同,为熔铸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探索了有效路径。但在反思视角下,作为携有娱乐基因的演艺活动也应注重民族文化原真性的保留,规避“旅游者凝视”下的民族内核文化的“失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节庆 非遗 文旅演艺 民族文化认同
下载PDF
简谈彝族毕摩和歌手对史诗的“演述”——以梅葛、查姆为中心 被引量:8
2
作者 陈永香 马红惠 李得梅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12年第5期210-213,218,共5页
彝族史诗的演述在祭祖丧葬等祭祀仪式上由毕摩吟诵,在节庆婚礼等礼俗场域由歌手演唱,毕摩和歌手演唱的音乐调式和氛围都因为仪式语境的不同而有区别。毕摩对史诗的创编是极其有限的,受制于仪式的程序和内容,以娱神和祖先为主;歌手则可... 彝族史诗的演述在祭祖丧葬等祭祀仪式上由毕摩吟诵,在节庆婚礼等礼俗场域由歌手演唱,毕摩和歌手演唱的音乐调式和氛围都因为仪式语境的不同而有区别。毕摩对史诗的创编是极其有限的,受制于仪式的程序和内容,以娱神和祖先为主;歌手则可以展示自己的才艺,歌手的演唱往往是群体性的合唱或对唱,娱乐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史诗 毕摩 歌手 演述
下载PDF
关于彝族火把节若干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8
3
作者 朱文旭 李智雄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1期57-59,共3页
文章指出,火把节是彝族传统文化事象之一,它源于对火的崇拜。星回节并非火把节,二者不能混为一谈。至于一些彝族地区何以不过火把节。
关键词 火把节 凉山彝族 若干问题 彝族地区 四川凉山 彝族先民 火崇拜 《吕氏春秋》 天文学史 中央民族大学
下载PDF
云南石屏县水瓜冲花腰彝的村落文化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明东 张云波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5期78-81,共4页
花腰是彝族中的一支,他们属于典型的山地农耕民族,由于其特殊的地理区位以及历史、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原因,其村落文化除具有一般农耕民族的特点之外,还具有本民族的一些特质:随和、自由与约定俗成的婚恋文化,顺应天时地利的建筑文化,... 花腰是彝族中的一支,他们属于典型的山地农耕民族,由于其特殊的地理区位以及历史、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原因,其村落文化除具有一般农耕民族的特点之外,还具有本民族的一些特质:随和、自由与约定俗成的婚恋文化,顺应天时地利的建筑文化,娱神娱人的宗教文化,古朴功利的生态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省 花腰 彝族 山地农耕民族 村落文化 婚恋文化 建筑文化 宗教文化 生态文化
下载PDF
楚雄彝族的民间信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 被引量:6
5
作者 黄彩文 万冬冬 韩洋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23-31,共9页
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楚雄彝族人民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间信仰,孕育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我国民族文化多样性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楚雄彝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前所... 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楚雄彝族人民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间信仰,孕育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我国民族文化多样性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楚雄彝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这种变化一方面带来了彝族群众价值观念的变化,另一方面导致许多不可再生的民族文化资源陷入逐渐减少甚至濒临消失的危险境地,从而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包括民间信仰在内的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成为当前十分迫切而重要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雄彝族 民间信仰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传承
下载PDF
试论彝族厚葬习俗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杨忠秀 刘亭园 沈泽旭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88-91,共4页
经济是基础,是文化、教育、科技、政治、军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彝族地区千百年来形成的传统文化根深蒂固,厚葬这种世俗观念已经愈演愈烈,并对当地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本文试从彝族厚葬习俗的角度来论述民族经济发展... 经济是基础,是文化、教育、科技、政治、军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彝族地区千百年来形成的传统文化根深蒂固,厚葬这种世俗观念已经愈演愈烈,并对当地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本文试从彝族厚葬习俗的角度来论述民族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葬习俗 民族经济 发展 影响 对策
下载PDF
圣竹·神鼓·虎龙山·招魂礼——广西那坡彝族非物质文化载体之探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光荣 罗波 张嘉欢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11-16,共6页
竹子、铜鼓、虎龙及其生长、盛行之地与广西那坡彝族先民生息密切相关。其优美动人的传说对后世生活有着深刻的影响,是当地一种非物质与口头文化载体。圣洁的竹子,是彝族人民生存、生活的精神支柱;神秘的铜鼓,是彝族人民奋发向前的鼓动... 竹子、铜鼓、虎龙及其生长、盛行之地与广西那坡彝族先民生息密切相关。其优美动人的传说对后世生活有着深刻的影响,是当地一种非物质与口头文化载体。圣洁的竹子,是彝族人民生存、生活的精神支柱;神秘的铜鼓,是彝族人民奋发向前的鼓动力量;源远流长的招魂礼,记载着彝族人民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巍峨的虎龙山,深深地印下当地彝族先民漫漫迁徙的脚印。研究竹子、鼓乐、招魂礼仪、虎龙山及其在广西那坡彝族地区特殊关系,挖掘其中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于抢救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具有深刻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子 铜鼓 虎龙 非物质文化 载体
下载PDF
地方性的民俗认同——彝族祭祖大典仪式过程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朱崇先 杨丽琼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34-39,共6页
彝族祭祖大典仪式集中体现了彝族宗教、哲学、历史、谱牒、民俗、伦理、文学等方面的文化内涵,是研究彝族传统文化的直观性资料。笔者于2007年2月在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县发窝乡大西邑村进行田野调查,就彝族祭祖大典的相关礼俗作了... 彝族祭祖大典仪式集中体现了彝族宗教、哲学、历史、谱牒、民俗、伦理、文学等方面的文化内涵,是研究彝族传统文化的直观性资料。笔者于2007年2月在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县发窝乡大西邑村进行田野调查,就彝族祭祖大典的相关礼俗作了广泛的访谈,并对该村普德氏族举行的"祭祖大典"进行系统地观摩和考察。本文拟通过描述彝族氏族祭祀仪式的重要场景,对仪式与行为背后的深层"意义"加以探讨,从理论上分析观念与信仰体系同社会结构的关系,在仪式化表演情境中印证地方性知识和学者观念的交接,以期接近研究的特定对象,并做出合乎本文化传统与文化认同的合理性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性 民俗认同 彝族 祭祖仪式
下载PDF
凉山彝区传统习俗对扶贫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罗边伍各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12-15,共4页
凉山彝族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值得传承的优秀习俗,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些传统习俗不断演化,已经影响彝族的生活质量。引导正在变化的凉山彝族传统习俗,需要政府主导制定相关制度,民众参与监督来实现。只有政府和民众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遏... 凉山彝族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值得传承的优秀习俗,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些传统习俗不断演化,已经影响彝族的生活质量。引导正在变化的凉山彝族传统习俗,需要政府主导制定相关制度,民众参与监督来实现。只有政府和民众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遏制传统习俗朝着不良的方向演化,才能更快地促进彝区扶贫工作,才能让彝族同胞早日脱贫致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山彝族 传统习俗 扶贫影响 对策建议
下载PDF
凉山彝族火把节整体性保护面临的困境与思考 被引量:5
10
作者 阿牛木支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1-4,共4页
彝族火把节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和中国十大民俗节庆之一,蕴含着彝族人民的农耕文化记忆和族群认同标识,具有十分突出的传承保护价值和开发利用价值。然而受到"现代化"浪潮的冲进,凉山彝族火把节传承社区和文化空... 彝族火把节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和中国十大民俗节庆之一,蕴含着彝族人民的农耕文化记忆和族群认同标识,具有十分突出的传承保护价值和开发利用价值。然而受到"现代化"浪潮的冲进,凉山彝族火把节传承社区和文化空间的存续状况令人堪忧。对凉山彝族火把节保护的现状进行梳理,对彝族火把节传承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提出新时期彝族火把节整体性保护的路径与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火把节 整体性保护 民间 政府 传承机制
下载PDF
直苴彝族传统禁忌文化及原因探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蒋星梅 杨甫旺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7期35-41,共7页
彝族传统禁忌文化作为彝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本文立足于村落田野,借助于对直苴彝族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过,并极其复杂的民间文化现象进行梳理和分析,进而得出在小型民族社区中,禁忌文化是怎样得以保... 彝族传统禁忌文化作为彝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本文立足于村落田野,借助于对直苴彝族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过,并极其复杂的民间文化现象进行梳理和分析,进而得出在小型民族社区中,禁忌文化是怎样得以保留和存续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苴 彝族 禁忌文化
下载PDF
傩仪:从图腾到戏剧——以云南双柏彝族虎傩为个案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甫旺 蒋星梅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7期36-42,56,共8页
傩仪,源于以驱鬼逐疫为主要目的的古老傩祭仪礼。在早期傩仪中,动物图腾占主要地位,随着傩仪主体由神对鬼的驱逐变为人对神的请求,傩仪的民间性、随意性和狂欢性逐渐增强,傩仪向傩戏转化。云南双柏小麦地冲彝族以虎为图腾,其虎傩也经历... 傩仪,源于以驱鬼逐疫为主要目的的古老傩祭仪礼。在早期傩仪中,动物图腾占主要地位,随着傩仪主体由神对鬼的驱逐变为人对神的请求,傩仪的民间性、随意性和狂欢性逐渐增强,傩仪向傩戏转化。云南双柏小麦地冲彝族以虎为图腾,其虎傩也经历了由图腾祭祀到戏剧雏形的转变,现今虎舞中的请神、酬神、送神保留了虎傩的文化痕迹,而表演性的生产舞蹈则属于戏剧的雏形,展现的是人性的娱乐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傩仪 图腾 彝族虎傩 戏剧
下载PDF
彝族竹崇拜与生殖文化初论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甫旺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53-55,共3页
竹是彝族的图腾之一 ,并与生殖崇拜紧密关联。在彝族原始社会 ,竹首先是女性生殖器的象征物 ,并具有“生儿女”的女性意义 ;随着母系制向父系制过渡 ,竹演变为男根的象征 ,并与男性祖先崇拜相结合 ,衍化为竹祖灵。生殖崇拜是图腾崇拜的... 竹是彝族的图腾之一 ,并与生殖崇拜紧密关联。在彝族原始社会 ,竹首先是女性生殖器的象征物 ,并具有“生儿女”的女性意义 ;随着母系制向父系制过渡 ,竹演变为男根的象征 ,并与男性祖先崇拜相结合 ,衍化为竹祖灵。生殖崇拜是图腾崇拜的源头 ,祖先崇拜是图腾崇拜的先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 竹崇拜 生殖文化 图腾崇拜 祖先崇拜
下载PDF
彝族传统体育的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7
14
作者 石伟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147-150,共4页
彝族传统体育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是人类社会的一大宝贵遗产。作为一种独特的区域性体育文化,彝族传统体育有它特有的研究意义和存在价值,但实践中对其研究和普及都不够深入,目前仍有很多领域需要进一步的开发。笔者论述了该民族传... 彝族传统体育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是人类社会的一大宝贵遗产。作为一种独特的区域性体育文化,彝族传统体育有它特有的研究意义和存在价值,但实践中对其研究和普及都不够深入,目前仍有很多领域需要进一步的开发。笔者论述了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对策,为彝族传统体育的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传统体育 现状 发展
下载PDF
彝族传统禁忌的成因及文化功能 被引量:4
15
作者 白兴发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42-46,共5页
禁忌是人类社会最早的社会规范 ,是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彝族的传统禁忌古老神秘、源远流长 ,其产生和发展是由多种因素作用而成 ,其文化内涵和社会功能是多元的。彝族传统禁忌对彝族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有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 。
关键词 彝族 禁忌 文化功能 物质冬小麦 巫术观 心理调适功能
下载PDF
彝族传统思想文化中的死亡观 被引量:1
16
作者 普同金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5-38,共4页
文章认为彝族的死亡观具有特殊的个性。本文从彝族神话、斋祭场歌舞、活送灵、神学与哲学、价值选择等方面论证了彝族传统思想文化中的死亡观 ,即肯定生与死的统一性 ,把老而不死看作是人的痛苦与烦恼之源 ,从而否定死亡的痛苦 ,并认为... 文章认为彝族的死亡观具有特殊的个性。本文从彝族神话、斋祭场歌舞、活送灵、神学与哲学、价值选择等方面论证了彝族传统思想文化中的死亡观 ,即肯定生与死的统一性 ,把老而不死看作是人的痛苦与烦恼之源 ,从而否定死亡的痛苦 ,并认为人的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自然的过程 ,因而在价值观上 ,遇战斗视死如归 ,造就其悍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 传统思想 死亡观 特殊性 神话 神学 哲学 价值观
下载PDF
场域、惯习共同作用下的仪式空间——对云南双柏县小麦地冲彝族虎傩变迁的人类学解读 被引量:3
17
作者 单江秀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10期54-61,共8页
小麦地冲彝族的虎傩产生于民族发展的特殊时期,在民族特定的生存环境中形成。随着环境的改变,虎傩文化在保留其内核的基础上,自我调整、自动更新,融进了新的文化元素,实现了小麦地冲彝族虎傩文化的变迁。在小麦地冲这个社会空间场域中,... 小麦地冲彝族的虎傩产生于民族发展的特殊时期,在民族特定的生存环境中形成。随着环境的改变,虎傩文化在保留其内核的基础上,自我调整、自动更新,融进了新的文化元素,实现了小麦地冲彝族虎傩文化的变迁。在小麦地冲这个社会空间场域中,虎傩文化这一惯习,在抗拒变化,固守传统的同时也适时地生成、建构出新场域下的游戏规则。生存环境与文化、场域与惯习之间始终是一种动态的"生成"或"建构"关系,并通过不断地互动与调整达到吻合的平衡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存环境 彝族虎傩 场域 惯习 小麦地冲
下载PDF
历史视野里的彝族火把节 被引量:3
18
作者 罗曲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10期58-63,共6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原本表现悲凉意义的火把节,成为包括祭天神、祭祖和丰富娱乐内容在内的节日。在随着劳动效率的提高,必要劳动时间不断减少,可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和金钱在不断增加的语境下,以旅游为主要内容的休闲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有... 随着社会的发展,原本表现悲凉意义的火把节,成为包括祭天神、祭祖和丰富娱乐内容在内的节日。在随着劳动效率的提高,必要劳动时间不断减少,可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和金钱在不断增加的语境下,以旅游为主要内容的休闲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有机内容。在休闲文化资源中,包括节庆的传统文化是最为重要的休闲资源。彝族火把节正是在这样的语境下被加以利用,从而在休闲经济时代发挥新作用的。但当火把节以发展经济为主导,完全由官方导演后,应当重视这种文化资源供给者即彝族乡民们的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视野 彝族火把节 开发利用 彝族乡民
下载PDF
论彝族的火崇拜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永香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56-58,共3页
彝族被称为火的民族 ,对火的崇拜贯穿于他们生活的各个层面 ,火塘是他们生活的中心 ,各种人生仪礼围绕火来举行。他们认为火有善恶之分 ,善火能给人带来吉祥 ,恶火会使人遭受灾难。火能驱邪除秽 ,治病消灾。
关键词 彝族 火崇拜 生活信仰 人生仪礼
下载PDF
论彝族《劝善经》中的传统道德观念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晓燕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46-50,57,共6页
彝族《劝善经》是彝族伦理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译述了道家经典劝善书之一《太上感应篇》,并结合彝族的宗教礼俗、心理情态、社会思想、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等内容,劝说人们要行善戒恶。其中的劝善理论对人们的精神生活、家庭道德、身... 彝族《劝善经》是彝族伦理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译述了道家经典劝善书之一《太上感应篇》,并结合彝族的宗教礼俗、心理情态、社会思想、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等内容,劝说人们要行善戒恶。其中的劝善理论对人们的精神生活、家庭道德、身心健康以及社会稳定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 道教 和谐社会 道德观念 《劝善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