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8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满族海水江崖纹与现代首饰设计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刘晓筱 杨曼 《满族研究》 2018年第2期119-122,共4页
该文分析满族传统纹样海水江涯纹对现代首饰设计的启发、影响以及两者如何结合设计应用。通过对于满族海水江崖纹样的面貌、特征和底蕴的理解,探讨满族海水江崖纹在现代首饰设计中的结合创新设计从而使传统的纹样得以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 满族 海水江崖纹 传统纹样 现代首饰
下载PDF
“於菟”仪式的民俗学解读 被引量:10
2
作者 唐仲山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1期30-35,共6页
作为历史与现状、传统与生活的文化产物,"於菟"系列岁末民俗在其特定的时空上表现了其特有的文化传统,通过仪式实践实现民俗意义,即外在的多元结构和内在的象征系统。
关键词 年都乎村 於菟 仪式
下载PDF
中国甘肃裕固族X-STR遗传多态性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陈艳炯 陈峰 +5 位作者 辛娜 张洪波 郑海波 余兵 李生斌 陈腾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143-1152,共10页
为研究中国甘肃裕固族人群X染色体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及其在群体遗传学中的应用,采用PCR扩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合银染显带技术,检测120名(女55,男65)裕固族无关个体9个X-STR基因座(DXS7130、DXS7132、DXS6804、DXS7423、DXS7... 为研究中国甘肃裕固族人群X染色体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及其在群体遗传学中的应用,采用PCR扩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合银染显带技术,检测120名(女55,男65)裕固族无关个体9个X-STR基因座(DXS7130、DXS7132、DXS6804、DXS7423、DXS7424、DXS6789、DXS6799、DXS8378和HPRTB)的等位基因频率及基因型分布,以及存在连锁的X-STR基因座的单体型多态性;同时,利用X-STR构建系统发生树和进行聚类分析,分析裕固族与我国其他民族的群体遗传关系。结果发现,DXS7130、DXS7132、DXS6804、DXS7423、DXS7424、DXS6789、DXS6799、DXS8378和HPRTB基因座分别检出8、6、6、5、6、7、6、4、6个等位基因和16、14、13、6、13、20、11、6、12种基因型,9个X-STR基因座女性的基因型频率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由DXS7130和DXS8378基因座组成的单体型共检出15种,由DXS6789、DXS6799、DXS7424和DXS6804基因座组成的单体型共检出55种,单体型多样性分别为0.8212和0.9947。群体遗传多态性指标显示上述9个X-STR基因座均具有较高多态性,在法医学个体识别、亲权鉴定及群体遗传学研究中有重要应用价值。对裕固族与我国其他民族群体遗传关系的研究结果显示,裕固族与蒙古族及同处西北的汉族、藏族关系较近,而与回族、维族关系较远,提示裕固族是一个在起源上与蒙古族、汉族以及藏族关系密切的民族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染色体 短串联重复序列 单体型 遗传多态性 聚类分析 中国裕固族
下载PDF
那乃族服饰之文化特征
4
作者 王威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5年第6期92-92,共1页
服装是一个民族的物质财富之一,是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服装与生产工具、住宅、食品等共同成为人类生存的基础。那乃族的服饰有着深远的历史并经历了许多个世纪的发展变化。
关键词 那乃族 服饰 狍子皮 鹿皮 桦树皮
下载PDF
乌孜别克族服饰中艾德莱斯绸的研究
5
作者 石瑶 《西部皮革》 2023年第8期57-59,共3页
艾德莱斯绸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世代传承的生命力流传至今,体现着当地居民独特的艺术审美以及工匠们的精湛技艺。文章以乌孜别克族的服饰文化为背景,主要针对乌孜别克族人居住地区的艾德莱斯绸为研究内容,分别从艾德莱斯绸的起源与发... 艾德莱斯绸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世代传承的生命力流传至今,体现着当地居民独特的艺术审美以及工匠们的精湛技艺。文章以乌孜别克族的服饰文化为背景,主要针对乌孜别克族人居住地区的艾德莱斯绸为研究内容,分别从艾德莱斯绸的起源与发展、制作工艺、色彩及图案组成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对比新疆不同地区的艾德莱斯绸的艺术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德莱斯绸 乌孜别克族服饰 图案纹样 色彩组合
下载PDF
哈萨克族经济转型中的贫富差距调查——以胡阿根村哈萨克族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周亚成 阿依登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2-46,共5页
哈萨克族是个古老的游牧民族,近20年来,哈萨克族由游牧转向定居,由传统的较为单一的畜牧业生产向农牧并举、多种经营结合的经济发展方向转变,牧区哈萨克族的生活、生产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然而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贫富差距也凸显出... 哈萨克族是个古老的游牧民族,近20年来,哈萨克族由游牧转向定居,由传统的较为单一的畜牧业生产向农牧并举、多种经营结合的经济发展方向转变,牧区哈萨克族的生活、生产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然而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贫富差距也凸显出来。建立农牧区的医疗保障制度,农牧并举,多种经营,转变观念,是当地哈萨克族民族乡脱贫与进一步富裕的基本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萨克族 经济转型 贫富差距 经济发展方向 医疗保障制度 游牧民族 多种经营 畜牧业生产 生产水平 农牧区
下载PDF
哈萨克族传统生产习俗的变迁及发展 被引量:9
7
作者 周亚成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2-47,共6页
哈萨克族传统游牧生产习俗近 2 0年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变化的原因有赖于政府的政策导向、牧区经济环境的改善和牧民自我发展能力的提高。哈萨克族传统生产习俗将呈时代化发展趋势 ,现时社会的经济、技术不断替代传统生产习俗 ,同时符合... 哈萨克族传统游牧生产习俗近 2 0年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变化的原因有赖于政府的政策导向、牧区经济环境的改善和牧民自我发展能力的提高。哈萨克族传统生产习俗将呈时代化发展趋势 ,现时社会的经济、技术不断替代传统生产习俗 ,同时符合时代发展的习俗将被保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牧业 自我发展能力 技术 历史变迁 发展 生产习俗 生产方式 时代化
下载PDF
从土族宗教信仰文化看其文化的多元性 被引量:3
8
作者 徐世栋 苏雪芹 乔秀花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1期34-37,41,共5页
土族有着复杂的历史形成过程,现聚居区又处在藏文化圈与汉文化圈的结合地带,这就使土族文化在构建过程中不断进行整合,形成一种包含多种文化因素的富有特色的文化体系。本文拟从土族的宗教信仰文化来透析这一特点。
关键词 土族 宗教信仰 文化整合
下载PDF
土族纳顿节仪式展演的文化象征与功能 被引量:8
9
作者 胡芳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09年第1期80-84,共5页
纳顿节是土族特有的酬神祈福、庆祝丰收的传统节日,本文对其仪式展演中体现的神圣性与世俗性、娱乐性与功利性、规范性与随意性等二元对立特征,包含的农耕文化、军事文化、汉文化和本民族原生文化等多元文化因素,及其在土族文化系统和... 纳顿节是土族特有的酬神祈福、庆祝丰收的传统节日,本文对其仪式展演中体现的神圣性与世俗性、娱乐性与功利性、规范性与随意性等二元对立特征,包含的农耕文化、军事文化、汉文化和本民族原生文化等多元文化因素,及其在土族文化系统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的加强民族认同、调节社会矛盾、教化等功能进行了较深入的思考与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顿节 仪式展演 多元文化 文化功能
下载PDF
从游牧到农耕:一个哈萨克族村落五十年经济生活变迁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建军 汪俊 《实事求是》 2009年第5期50-53,共4页
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文化变迁是不可避免的,是任何时代都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新疆伊犁一个哈萨克族村落——查干布拉克村的社会文化变迁的个案分析,描述了新疆哈萨克族从游牧到定居的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变迁,探究与生活方式相适应的... 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文化变迁是不可避免的,是任何时代都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新疆伊犁一个哈萨克族村落——查干布拉克村的社会文化变迁的个案分析,描述了新疆哈萨克族从游牧到定居的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变迁,探究与生活方式相适应的文化体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以及哈萨克族的地方性生存智慧和文化适应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萨克族 查干布拉克村 生产生活方式 变迁
下载PDF
裕固族的宗教民俗 被引量:5
11
作者 汤夺先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13-117,共5页
裕固族地区存在着与宗教有关的各种民俗事象 ,可划分为凸显性宗教民俗和非显性宗教民俗两大类 ,前者主要指一些由宗教仪式演变而来的民俗 ,后者则是体现在裕固族人生礼仪过程中的。
关键词 裕固族 宗教 禁忌 民俗
下载PDF
村落中的信仰与仪式——土族民间信仰的宗教人类学田野个案调查 被引量:7
12
作者 鄂崇荣 《青海社会科学》 2005年第6期133-137,共5页
文章以青海省互助县东沟乡大庄村为个案,通过对土族民间信仰中主要神祗和相关仪式的初步调查,以求进一步开展对土族民间信仰的研究。
关键词 大庄村 土族 民间信仰 神祗 仪式
下载PDF
江河源头话“於菟”──青海同仁年都乎土族“於菟”舞考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秦永章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年第1期52-55,共4页
本文在考察巴楚古俗的基础上,对青海省同仁县年都乎土族的祭祀舞蹈“於菟”(虎)舞作了比较深入地分析,指出它与古代巴楚地区的崇虎尚巫之俗一脉相承。明初,江南一带(包括巴楚地区)的一部分汉人,来到青海同仁地区屯边守塞,其中不少汉人... 本文在考察巴楚古俗的基础上,对青海省同仁县年都乎土族的祭祀舞蹈“於菟”(虎)舞作了比较深入地分析,指出它与古代巴楚地区的崇虎尚巫之俗一脉相承。明初,江南一带(包括巴楚地区)的一部分汉人,来到青海同仁地区屯边守塞,其中不少汉人与当地土著居民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 土族 民俗 祭礼舞蹈 於菟舞 崇虎尚巫
下载PDF
信仰民俗与区域社会秩序——以青海土族纳顿、醮仪、六月会为例 被引量:5
14
作者 文忠祥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2期15-19,共5页
信仰民俗在土族社会中,既承担着维系社会秩序的作用,也发挥着动员社会、凝聚人心的社会功能。信仰民俗蕴涵着丰富的人文意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使社会生活形成健康的发展机制。
关键词 信仰民俗 社会秩序 土族
下载PDF
土族民间信仰中的洁净观念初探 被引量:6
15
作者 文忠祥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1期49-52,共4页
长期以来,土族民间信仰中存在"不洁"和"洁净"观念。本文在田野调查资料的基础上,论述了洁净观念中人与恶灵的关系、"不洁"和"洁净"的二元对立及相互转化仪式,并对其心理根源和社会功能作了探讨。
关键词 土族 民间信仰 洁净观念 恶灵
下载PDF
土族口头传统中的女性文化探微 被引量:2
16
作者 邢海燕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08年第5期163-168,共6页
土族作为西北特有的少数民族之一,拥有大量鲜活的口头传统,这些非物质的文化遗产保留了土族文化的原生态及特有的思维意识。本文通过关注存活在人们口头上的这些动态的语言民俗,去探析它所蕴含的鲜明的女性文化特色。
关键词 口头传统 土族 女性
下载PDF
从同仁土族“於菟”看民俗仪式的功能 被引量:2
17
作者 唐仲山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3期22-25,共4页
由于仪式具有特有的象征寓意,因而当仪式被理解为某种社会需求的外在手段时,就会将社会群体或个人的心理诉求直接地或间接地表达出来。文章对土族"於菟"系列民俗仪式的社会功能进行分析,认为民俗对个体社会化具有较强的模塑意... 由于仪式具有特有的象征寓意,因而当仪式被理解为某种社会需求的外在手段时,就会将社会群体或个人的心理诉求直接地或间接地表达出来。文章对土族"於菟"系列民俗仪式的社会功能进行分析,认为民俗对个体社会化具有较强的模塑意义,在强化社会整合与文化认同,阐释现实世界与精神世界关系及其协调等方面,彰显出其存在和延续的理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族 民俗秩序 文化认同 於菟 功能
下载PDF
土族葬俗叙事与女性社会心理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翟存明 白晓霞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1期38-41,共4页
丧葬叙事是土族民间叙事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土族女性而言,丧葬叙事在她们人生的特定场合对其社会心理发生着重要的影响,成为制约、疏导、规范女性心理的重要精神资源。
关键词 土族 葬俗叙事 女性心理
下载PDF
村庙在土族村落社会中的文化意义——以民和土族为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文忠祥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41-43,共3页
在土族聚居区,每个村落都有村庙,它以一系列无形的形式实现乡村特定范围的整合。
关键词 土族 村庙 组织体系 乡村秩序
下载PDF
青海黄南五屯地区土族民间群体歌舞艺术浅论 被引量:2
20
作者 郭晓虹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09年第4期101-103,共3页
土族有其独特的人文、民族与历史等诸文化事项,并以多元复杂的原始面貌呈现、交织的独特的民间歌舞艺术的普遍存在,是在一定历史范畴内的一种民间文化。
关键词 五屯地区 民间群体歌舞艺术 土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