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秦系祀典的解体与汉系祀典的建立——中国礼治史研究系列之五
1
作者 丁进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141-150,共10页
西汉高祖祀典、文帝祀典基本上属于对秦系祀典的完善,武帝祀典将秦系祀典发展到极致,秦系祀典走向解体。汉成帝建始祀典开启构建汉系祀典之路。汉平帝元始祀典确立了此后近两千年中华祀典的基本框架,属于真正的“汉典”。从秦系祀典到... 西汉高祖祀典、文帝祀典基本上属于对秦系祀典的完善,武帝祀典将秦系祀典发展到极致,秦系祀典走向解体。汉成帝建始祀典开启构建汉系祀典之路。汉平帝元始祀典确立了此后近两千年中华祀典的基本框架,属于真正的“汉典”。从秦系祀典到汉系祀典,标志着儒生主动参与以礼治国、中华文明进入以经学为主导的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系祀典 汉系祀典 元始祀典
下载PDF
中国古代礼的起源问题新探 被引量:6
2
作者 张弘 马婷婷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55-58,92,共4页
从古至今,关于中国古代礼的起源有多种说法。这些说法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也存在商榷之处。在列举有关礼的起源问题具有代表性的学说,并对其进行剖析后,可以发现,一些研究者误读了"起源"一词,在论述礼的起源时,实际上论证的却... 从古至今,关于中国古代礼的起源有多种说法。这些说法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也存在商榷之处。在列举有关礼的起源问题具有代表性的学说,并对其进行剖析后,可以发现,一些研究者误读了"起源"一词,在论述礼的起源时,实际上论证的却是礼的缘起,这就造成了在礼的起源问题上各执一端。在辨清了"源"与"缘"的区别与联系的基础上,即可得出一个新的结论:祭祀之礼是礼的起源,人情是礼的缘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源 新探
下载PDF
助葬必执绋--唐代挽郎一角 被引量:13
3
作者 吴丽娱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共7页
挽郎是皇家丧礼中的服务人员,本文通过新出墓志,扩展对这类人员的讨论。一方面说明挽郎在皇帝(后、太子)葬礼中的出现、活动和作用,从这一特殊角度观察皇帝丧礼的场景和需求;另一方面讨论挽郎作为门荫入仕的来源,及在参选减选和试判考... 挽郎是皇家丧礼中的服务人员,本文通过新出墓志,扩展对这类人员的讨论。一方面说明挽郎在皇帝(后、太子)葬礼中的出现、活动和作用,从这一特殊角度观察皇帝丧礼的场景和需求;另一方面讨论挽郎作为门荫入仕的来源,及在参选减选和试判考试方面所享受的特殊待遇,从而对门荫制度下的挽郎提供更多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挽郎 皇家丧礼 执绋 门荫 减选
下载PDF
在发明中延续传统——以祭孔乐舞的当代复兴为个案 被引量:7
4
作者 车延芬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22-27,共6页
通过田野调查,讨论了山东曲阜孔庙祭孔乐舞传统在近代的发明与延续过程。直到1957年,还是沿用清乾隆八年颁定的祭祀乐舞。1980年代复兴的祭孔乐舞已经转向观赏性。尽管2004年恢复的公祭采用了明代祭祀的传统元素,却完全是当代人制作的产... 通过田野调查,讨论了山东曲阜孔庙祭孔乐舞传统在近代的发明与延续过程。直到1957年,还是沿用清乾隆八年颁定的祭祀乐舞。1980年代复兴的祭孔乐舞已经转向观赏性。尽管2004年恢复的公祭采用了明代祭祀的传统元素,却完全是当代人制作的产品,应称之为"新"祭孔乐舞;家祭中的传统符号比公祭多。现代人发明祭孔传统的本质特征是重复、人为性和与过去建立连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 复兴 发明 祭孔大典 乐舞
下载PDF
论朱子礼学对《五礼通考》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曹建墩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56-161,共6页
朱子礼学对《五礼通考》的编撰产生了重要影响,主要体现于以下几方面:编撰方式,遥承朱子之志,兼采经史纪传等,先经后史,会通《三礼》,以时间为序汇纂古代礼制材料,并对古代诸家议礼之说加以考辨折中,以分节之法编纂;编撰指导思想,秦蕙... 朱子礼学对《五礼通考》的编撰产生了重要影响,主要体现于以下几方面:编撰方式,遥承朱子之志,兼采经史纪传等,先经后史,会通《三礼》,以时间为序汇纂古代礼制材料,并对古代诸家议礼之说加以考辨折中,以分节之法编纂;编撰指导思想,秦蕙田推崇朱子治礼之法,重视义理,辅以考索之学;礼学思想,秦蕙田承朱子《周礼》为宗周典制与尊王等思想,主张礼应经世致用并与时俱进;学术取向,秦蕙田对朱子及其弟子之礼说非常尊重,有关重要礼学问题,一以朱子之说为依归。从治礼宗旨与学术取向等角度分析,《五礼通考》是一部具有宋学色彩,受朱子礼学影响较深的礼学巨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礼通考》 朱子礼学 宋学 义理
下载PDF
鸡人考述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永连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3期76-80,共5页
鸡人是我国古代一种颇具特色的职官,曾在文化制度中占有一席之地。它起源于祭祀用鸡的平时畜养,最初身担供奉鸡牲和守夜报时两方面职能,属于先秦礼官中“掌祭祀重器”者,身份不显但地位相当重要。后来,鸡人职能发生了重大变化,服务祭祀... 鸡人是我国古代一种颇具特色的职官,曾在文化制度中占有一席之地。它起源于祭祀用鸡的平时畜养,最初身担供奉鸡牲和守夜报时两方面职能,属于先秦礼官中“掌祭祀重器”者,身份不显但地位相当重要。后来,鸡人职能发生了重大变化,服务祭祀的职能萎缩消失,报时职能则逐步加强,乃至转化为专职的报时官。而且,鸡人报时制度本身有了长足的发展,表现在:一是鸡人报时依据从鸡鸣为凭过渡到漏刻计时,为精确报时奠定基础;二是报时方式从模仿鸡鸣过渡到唱鸡鸣歌,并发挥出政治教化的功能;三是报时频率从鸡鸣三度发展到夜分五更,并普及到十二个时辰的整时报时;四是鸡人供职范围从朝廷重大典礼活动扩大到一般朝会乃至日常生活报时。到唐宋时期,鸡人引唱与漏刻计时、堪合牌契、击鼓鸣钟等密切结合,构成有机整体,达到成熟地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人 职官 鸡鸣 漏刻计时
下载PDF
中国古礼的象类原则与象征思维 被引量:1
7
作者 曹建墩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63-171,共9页
中国古礼是一完整的表意体系或象征体系,礼乐文化通过象征建构了古代社会的伦理道德原则与价值规范。比象天地阴阳五行的象类原则是建构礼仪制度的重要方式,它为古礼的正当性赋予了神圣的终极依据。古人对于礼乐象征意义的诠释,一个明... 中国古礼是一完整的表意体系或象征体系,礼乐文化通过象征建构了古代社会的伦理道德原则与价值规范。比象天地阴阳五行的象类原则是建构礼仪制度的重要方式,它为古礼的正当性赋予了神圣的终极依据。古人对于礼乐象征意义的诠释,一个明显的特征是将礼乐与人的诚敬、仁爱之情及伦理道德相联系,礼乐符号成为仁爱之情与"德"、"政"的象征,由此形成"以象比德"、"礼以象政"的诠释模式。礼乐符号的深层象征意义构成了中国古礼的精神传统。古礼的象征思维方式对古代中国的政教方式具有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类 神圣性 象征
下载PDF
两周祭祀吉日及择吉礼俗考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曹建墩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21,共8页
据两周金文以及文献记载分析,东周礼书记载的"外事以刚日,内事以柔日",尚丁日、亥日,"子卯日禁忌"等择吉礼俗,其形成是在春秋时期,而西周时期尚无此礼规。周礼体系的择吉法被数术择吉法所代替,这是两周祭祀诹日的... 据两周金文以及文献记载分析,东周礼书记载的"外事以刚日,内事以柔日",尚丁日、亥日,"子卯日禁忌"等择吉礼俗,其形成是在春秋时期,而西周时期尚无此礼规。周礼体系的择吉法被数术择吉法所代替,这是两周祭祀诹日的演变轨迹。战国中晚期的社会,居于主流地位的祭祀诹日择吉法,非礼书所载的规定,而是各种数术择吉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代 祭祀 吉日 择吉 五行 演变
下载PDF
简论电影叙事与意境美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冬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63-64,共2页
意境可谓电影中最富神韵的叙事元素,它将环境与人物融于一体,并创造性地利用声画结合的手段和特殊媒介促进两者相互转化、相互融合,大大拓展了美学时空,实现了叙事表达和意境抒写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 电影叙事 意境美
下载PDF
从青梅竹马说到荒古的婚礼
10
作者 周丙华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142-145,共4页
李白《长干行》"青梅竹马"的故事描写了一幅活泼泼的儿童嬉戏画面,其实这是对当时(唐代)婚俗的模仿,而这幕唐代婚俗又是反映了荒古的男女风情。"青梅"隐语"会男女",也透露了古代举行婚礼的时节观念;"... 李白《长干行》"青梅竹马"的故事描写了一幅活泼泼的儿童嬉戏画面,其实这是对当时(唐代)婚俗的模仿,而这幕唐代婚俗又是反映了荒古的男女风情。"青梅"隐语"会男女",也透露了古代举行婚礼的时节观念;"绕床"折射出男女相逐、回还转圈的上古婚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梅竹马 绕床 婚礼
下载PDF
春秋时代“礼崩乐坏”了吗? 被引量:16
11
作者 杨文胜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25-31,共7页
春秋是先秦礼制最健全之时期 ,认为春秋时代“礼崩乐坏”的传统观点应得到修正。不断演进的礼在春秋时代进入了成熟期 ,成熟期的礼广泛地渗透到春秋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 ,人们从思想到行动无不受到礼的深刻影响 ,离开了礼人将无法... 春秋是先秦礼制最健全之时期 ,认为春秋时代“礼崩乐坏”的传统观点应得到修正。不断演进的礼在春秋时代进入了成熟期 ,成熟期的礼广泛地渗透到春秋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 ,人们从思想到行动无不受到礼的深刻影响 ,离开了礼人将无法生存。礼在春秋时代填补了周王室衰微带来的一个权利空洞 ,对社会起到制约作用 ,制衡着春秋社会的各种势力 ,维系着春秋社会既有秩序 ,春秋社会如果没有了礼就有“崩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 礼崩乐坏 质疑
下载PDF
谶纬神话与东汉国家祭祀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树国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85-90,共6页
谶纬神学与今文经学尤其是齐地方士化儒生关系很深。谶纬神化刘姓皇权,奉孔子为宗教主,将儒学发展为儒教,具有完整的宗教神学体系,而成为东汉官方意识形态。光武帝刘秀进一步使儒教国教化,对东汉郊庙祭祀体系(本文称为国家祭祀)包括封... 谶纬神学与今文经学尤其是齐地方士化儒生关系很深。谶纬神化刘姓皇权,奉孔子为宗教主,将儒学发展为儒教,具有完整的宗教神学体系,而成为东汉官方意识形态。光武帝刘秀进一步使儒教国教化,对东汉郊庙祭祀体系(本文称为国家祭祀)包括封禅、明堂、南北郊、社稷等的建立具有直接影响,封建时代的国家祭祀因此制度化和体系化,郊祀祭天成为证明帝王即位之合法性、正统性和神圣性必须举行的仪式。谶纬神学对东汉及以后国家祭祀的确立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谶纬神学 郊庙祭祀体系 国家祭祀
下载PDF
突厥丧葬习俗刍议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爱亮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70-72,共3页
近年来研究突厥族源、政治、经济、军事等内容的文论很多,且取得了丰硕成果。然而,有关突厥文化,尤其是丧葬文化的内容则略显单薄。本文着重突厥丧葬仪式和习俗的程式内涵、葬法流变,及其在中原文化为主的外来文化影响下丧葬礼俗的汉化... 近年来研究突厥族源、政治、经济、军事等内容的文论很多,且取得了丰硕成果。然而,有关突厥文化,尤其是丧葬文化的内容则略显单薄。本文着重突厥丧葬仪式和习俗的程式内涵、葬法流变,及其在中原文化为主的外来文化影响下丧葬礼俗的汉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厥 丧葬 内涵 流变 汉化
下载PDF
中国礼学史发凡 被引量:17
14
作者 杨志刚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52-58,47,共8页
文章对中国礼学史的总体框架和基本的研究思路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中国传统礼学可划分为四类:礼经学、礼仪学、礼论和泛礼学;中国礼学史应以泛礼学为铺垫,而集中于对礼经学、礼仪学和礼论的研究。古代礼学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 文章对中国礼学史的总体框架和基本的研究思路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中国传统礼学可划分为四类:礼经学、礼仪学、礼论和泛礼学;中国礼学史应以泛礼学为铺垫,而集中于对礼经学、礼仪学和礼论的研究。古代礼学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文章概述了各阶段的主要特点。文章还对礼学史研究的思想与方法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礼》 “三礼” 《仪礼》 礼经 《隋书·经籍志》 “礼” 学史 《礼记》 礼仪 礼论
下载PDF
满族服饰与皇权 被引量:6
15
作者 常晓辉 《满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40-42,共3页
满族服饰与皇权常晓辉服饰是社会文明的产物。在中国古代文明史中,衣冠服饰占有特殊的地位,它不仅被用来御寒护肤、美化生活,而且具有鲜明的民族、时代特色,与经济、文化、风俗、地理等有密切关系,同时还具有政治意义,是区别社会... 满族服饰与皇权常晓辉服饰是社会文明的产物。在中国古代文明史中,衣冠服饰占有特殊的地位,它不仅被用来御寒护肤、美化生活,而且具有鲜明的民族、时代特色,与经济、文化、风俗、地理等有密切关系,同时还具有政治意义,是区别社会等级、维护皇权的一种手段。满族统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努尔哈赤 服饰制度 满族 皇太极 披肩领 后金政权 清太宗 补服 典章制度 地方民族政权
下载PDF
读李华《与外孙崔氏二孩书》论唐前期风俗 被引量:8
16
作者 冻国栋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5年第3期31-34,共4页
读李华《与外孙崔氏二孩书》论唐前期风俗冻国栋《李遐叔文集》卷1《与外孙崔氏二孩书》,关涉唐代前期社会风俗数端。撰人李华为玄宗至肃、代朝著名文人,们日唐书》卷190下《文苑传下》、《新唐书》卷203《文艺传下》有传。参... 读李华《与外孙崔氏二孩书》论唐前期风俗冻国栋《李遐叔文集》卷1《与外孙崔氏二孩书》,关涉唐代前期社会风俗数端。撰人李华为玄宗至肃、代朝著名文人,们日唐书》卷190下《文苑传下》、《新唐书》卷203《文艺传下》有传。参据独孤及《检校尚书吏部员外郎赵郡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前期 《新唐书》 《论语》 社会风俗 《图画见闻志》 金部员外郎 《唐会要》 独孤及 开元二十三年 宰相世系
下载PDF
中国古代礼敬仪节辨释 被引量:1
17
作者 沙宪如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6期64-68,共5页
中国古代号称“礼仪之邦”,礼敬仪节繁多。所礼敬的对象地位不同、场合不同,行礼的仪姿也不同。它充分体现了“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
关键词 鞠躬 请安 跪叩 唱喏
下载PDF
漫话古代妇女的假发
18
作者 胥洪泉 《文史杂志》 2000年第3期70-71,共2页
关键词 妇女 假发 风俗习惯 服饰制度 历史发展 审美效果
全文增补中
《承德府志·列女传》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孙利竹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61-68,共8页
《承德府志·列女传》所载诸女按其事迹,主要可分为贞女、孝女、孝妇、节妇、烈女、烈妇、贤妇七类。其中节妇、烈妇最多,这是入传的首要因素,而八旗女性较之非八旗女性入传及受旌表的机会更大。节妇一般自然死亡,守节时间长;烈妇... 《承德府志·列女传》所载诸女按其事迹,主要可分为贞女、孝女、孝妇、节妇、烈女、烈妇、贤妇七类。其中节妇、烈妇最多,这是入传的首要因素,而八旗女性较之非八旗女性入传及受旌表的机会更大。节妇一般自然死亡,守节时间长;烈妇、烈女非正常死亡,寿命短;孝妇(女)、贤妇以多种方式侍亲,有时甚至采取极端方式。究其原因,这既与清朝政府的政策、法律的规定、经济、抚孤等影响因素有关,又与贞节观念的内化和女性的自我认同密不可分。除此之外,这还反映出当时社会对女性性别角色的期待与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德府志·列女传》 贞节烈妇 性别角色
下载PDF
《钦定大清通礼》修纂考述 被引量:1
20
作者 彭孝军 《保定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62-71,共10页
《钦定大清通礼》是清代第一部,也是行用最久、最为重要的一部官修礼制专书,该书的修纂既顺应了明末清初以来“以礼代理”的务实学术潮流,也是清廷实施“礼治”方略的基础和总纲。该书修纂体例和内容在全面继承前代官修礼书传统的基础... 《钦定大清通礼》是清代第一部,也是行用最久、最为重要的一部官修礼制专书,该书的修纂既顺应了明末清初以来“以礼代理”的务实学术潮流,也是清廷实施“礼治”方略的基础和总纲。该书修纂体例和内容在全面继承前代官修礼书传统的基础上多有创新,颇具时代特色,在宫廷与民间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行用,产生了广泛的政治与社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钦定大清通礼》 官书修纂 礼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