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西襄汾陶寺都邑形成的环境与文化背景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拓宇 莫多闻 +2 位作者 胡珂 张翼飞 王建军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43-449,共7页
襄汾陶寺遗址是龙山时代重要的大型城址,具备早期城市和都城的特征。综合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剖面孢粉分析、野外地貌调查等方法,结合考古资料,从区域社会文化背景和环境背景的角度,探讨了陶寺都邑的形成原因。认为有四大因素主导其形成... 襄汾陶寺遗址是龙山时代重要的大型城址,具备早期城市和都城的特征。综合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剖面孢粉分析、野外地貌调查等方法,结合考古资料,从区域社会文化背景和环境背景的角度,探讨了陶寺都邑的形成原因。认为有四大因素主导其形成:全新世大暖期气候背景下区域文化的连续发展和陶寺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了陶寺文化的繁荣;聚落群的发展有利于人口和资源的空间集聚,促进中心聚落的产生;陶寺城址地理条件优越,具备满足大量人口生存的食物和能源需求的生业基础;平坦且有浅沟的局地地形、丰富的建材、发达的手工业和交通便利等优越条件有利于大型城邑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寺遗址 环境背景 社会背景 临汾地区
下载PDF
湖北省手足口病流行的地理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被引量:12
2
作者 龚胜生 王无为 +1 位作者 陈红缨 黄建武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99-1009,共11页
使用数理统计分析和地理空间分析对2009-2016年湖北省手足口病流行的人群特征、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手足口病主要在5岁以下儿童中流行,1岁幼儿尤其高发;男性发病率总体高于女性,但25~30岁年龄段女性高于男性。②... 使用数理统计分析和地理空间分析对2009-2016年湖北省手足口病流行的人群特征、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手足口病主要在5岁以下儿童中流行,1岁幼儿尤其高发;男性发病率总体高于女性,但25~30岁年龄段女性高于男性。②手足口病流行以仲春至仲夏(4~7月)为第一高发期,秋季至初冬(11~12月)为第二高发期,5月发病率最高,2月发病率最低。③城市地区手足口病流行重于乡村地区。④手足口病的季节变化主要受湿度、降水、气温等气象因素制约,年际变化和空间分异主要受千人床位数和城市化率等社会经济因素影响。⑤总体上,欠发达地区手足口病流行受经济因子的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地理特征 湖北省
下载PDF
汉江上游北宋时期洪水事件的沉积记录和文献记录对比 被引量:4
3
作者 靳俊芳 殷淑燕 王学佳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66-273,共8页
根据汉江上游洪水事件的地质沉积记录和历史文献记载,统计分析了北宋时期汉江上游地区的洪水发生频率及其影响,并对该历史时期气候变化进行分析。通过对汉江上游安康东段立石村(LSC)剖面、郧县西段五峰段李家咀(LJZ)剖面、郧县西段尚家... 根据汉江上游洪水事件的地质沉积记录和历史文献记载,统计分析了北宋时期汉江上游地区的洪水发生频率及其影响,并对该历史时期气候变化进行分析。通过对汉江上游安康东段立石村(LSC)剖面、郧县西段五峰段李家咀(LJZ)剖面、郧县西段尚家河(SJH)剖面的洪水沉积剖面分析,判定在950—1050 A.D.的北宋时期汉江上游地区确有特大古洪水事件的地质沉积记录。根据历史文献资料的搜集和整理,说明北宋时期确实为洪水灾害频发时期。对洪水灾害的气候背景分析表明:在950—1050 A.D.间气候发生恶化转折,气候状态不稳定,降水变率增大,导致了汉江上游的特大洪水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事件 沉积记录 文献记录 北宋时期 汉江上游
下载PDF
生态移民的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变迁研究——基于宁夏红寺堡区移民村落的调查 被引量:3
4
作者 马瑛 杨京彪 +1 位作者 文琦 薛达元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19年第1期145-150,共6页
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是人类在长期实践中形成并流传下来的优良习俗与做法,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历史经验。人们搬离原住地后,其所拥有的部分传统知识面临舍弃、流失甚至丧失的风险。宁夏红寺堡区生态移民对传统作物、传统食药植... 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是人类在长期实践中形成并流传下来的优良习俗与做法,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历史经验。人们搬离原住地后,其所拥有的部分传统知识面临舍弃、流失甚至丧失的风险。宁夏红寺堡区生态移民对传统作物、传统食药植物、传统观赏植物、传统牧草等生物资源的传承利用与溯源地居民相比发生较大变化。传统知识流失与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文化习俗、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宁夏应建立地方种质资源库,加大地方传统生物遗传资源的研发力度,发挥文化对传统知识保护的作用,结合传统知识发展地方产业,多措并举地推进生态移民传统知识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移民 生物多样性 传统知识 宁夏红寺堡区
下载PDF
论民族历史地理学研究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5
5
作者 朱圣钟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7-131,共5页
民族历史地理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 ,其理论建设相对薄弱。本文针对民族历史地理学的几个理论问题进行探讨 ,认为民族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为民族实体历史时期的地理现象 ,它既包括与民族实体相关的人文现象 ,也包括与之相关的自然地理现... 民族历史地理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 ,其理论建设相对薄弱。本文针对民族历史地理学的几个理论问题进行探讨 ,认为民族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为民族实体历史时期的地理现象 ,它既包括与民族实体相关的人文现象 ,也包括与之相关的自然地理现象 ;民族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理论研究、部门研究和综合研究三个方面 ;民族历史地理学应视为一门新兴学科 ;在方法论方面民族历史地理学研究应遵循综合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区域性原则和动态过程性原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历史地理学 研究对象 研究内容 学科属性 研究方法
下载PDF
世界遗产颐和园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陈萍 《科技资讯》 2010年第26期241-242,共2页
颐和园作为中国38项世界遗产中较早申请成功的一项遗产,它的管理、保护是值得关注的,后期申请成功的世界文化遗产可以学习和借鉴颐和园在管理和保护中的一些经验。本文主要介绍颐和园的特征、以及相关部门对其的管理和保护,指出遗产保... 颐和园作为中国38项世界遗产中较早申请成功的一项遗产,它的管理、保护是值得关注的,后期申请成功的世界文化遗产可以学习和借鉴颐和园在管理和保护中的一些经验。本文主要介绍颐和园的特征、以及相关部门对其的管理和保护,指出遗产保护中的一些不足,并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颐和园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遗产 颐和园 保护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史念海先生与关中水环境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陈隆文 《唐都学刊》 2010年第3期7-17,共11页
回顾史念海研究关中地区水环境的缘起,总结史念海研究关中水环境的主要成就,阐释史先生关中地区水环境研究的价值。史先生经世致用的学术指导思想形成于抗战初年,贯穿于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和关中地区水环境研究之中。史先生全面地复... 回顾史念海研究关中地区水环境的缘起,总结史念海研究关中水环境的主要成就,阐释史先生关中地区水环境研究的价值。史先生经世致用的学术指导思想形成于抗战初年,贯穿于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和关中地区水环境研究之中。史先生全面地复原和分析了关中地区的水环境,尤其对西汉时期起所谓"八水绕长安"的水环境,进行认真仔细的考察。而且对关中有关人工渠道进行了复原,从而使我们对西安附近的河流和重要的渠道,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史先生认为西安地区诸河流量的变迁与该地区植被的存废密切相关,而地震、旱?对河流流量的变迁影响不大。通过对泾渭清浊历史变迁的考察,史先生认为泾渭清浊变迁与当地植被的存毁与水土流失有着密切的关系。史先生提出了改善西安水环境的具体措施,就是要多植树造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念海 关中 水环境
下载PDF
张其昀主编的《方志月刊》及其地理学贡献 被引量:1
8
作者 何沛东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72-879,共8页
《方志月刊》是中国近代唯一的一种侧重于区域地理的刊物,刊物的名称选择、编辑特色等均受到了主编张其昀地理学思想的影响。通过对《方志月刊》载文及相关史实的梳理与考证,解析其办刊特色和地理学贡献。研究表明:该期刊注重科学的区... 《方志月刊》是中国近代唯一的一种侧重于区域地理的刊物,刊物的名称选择、编辑特色等均受到了主编张其昀地理学思想的影响。通过对《方志月刊》载文及相关史实的梳理与考证,解析其办刊特色和地理学贡献。研究表明:该期刊注重科学的区域地理研究和地图、照片的运用,注重国外地理学成果的介绍和地理学史的整理,为中国近代地理学特别是区域地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导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其昀 《方志月刊》 地理学贡献
下载PDF
世界遗产的管理保护及其对人类品质生活的影响
9
作者 王艺萌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7-8,共2页
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其突出的普遍价值对现代人的生活品质有着一定程度上的影响。笔者分析旅游对人们... 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其突出的普遍价值对现代人的生活品质有着一定程度上的影响。笔者分析旅游对人们生活品质的积极影响,阐述世界遗产地相对于一般旅游地的特殊性,来论述世界遗产对人们品质生活更深层次的引导和启示作用。通过世界遗产的重要性和特殊性,阐释人类保护世界遗产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具体可行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遗产 旅游 品质生活 管理与保护
下载PDF
长江龟-蛇卡口江段的矶头分布及对城市建设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长安 徐望生 +1 位作者 张玉芬 贾明明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787-1796,共10页
“矶”对于长江中下游河道的形态、洲滩的发育、岸线的稳定等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并直接影响到长江的防洪、航运、岸线利用等经济和社会活动。位于长江武汉段的龟-蛇卡口是长江中下游最为重要的河道卡口,关于该卡口内的岸矶,前人提到的... “矶”对于长江中下游河道的形态、洲滩的发育、岸线的稳定等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并直接影响到长江的防洪、航运、岸线利用等经济和社会活动。位于长江武汉段的龟-蛇卡口是长江中下游最为重要的河道卡口,关于该卡口内的岸矶,前人提到的多,做专门研究的少。通过大量历史文献的收集与分析,结合实地调查,对龟-蛇卡口内矶头的分布、组成及对武汉早期城市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除了人们常常提到的黄鹄矶和禹功矶之外,还有两个重要的矶——红石矶和张王矶。这些矶头的存在决定了龟-蛇卡口的地貌形态,并对长江武汉段河道特征具有重要影响。从载有四矶的历史文献类型来看,黄鹄矶和禹功矶更多地出现于人文社科类文献;而红石矶和张王矶则仅见于防洪、城建和水利工程等方面,表明他们的实际意义的不同。四矶的存在对汉阳城、武昌城的城垣的规划和建设具有支撑作用,同时是所在江段沿江堤防建设的基点。此外,四矶还具有重要的军事意义、景观意义和城市文化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武汉段 龟-蛇卡口 张王矶 红石矶 城市建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