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世界自然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国际经验评析——以美国和英国为例 |
陈永哲
王枫
张宇
聂秀青
李桂静
|
《自然保护地》
CSCD
|
2024 |
0 |
|
2
|
层次分析和模糊数学方法在我国岩溶洞穴旅游资源综合评判中的应用 |
刘传华
张捷
曹靖
张宏磊
田谆君
王岚
|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20
|
|
3
|
世界遗产: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实证 |
孟华
秦耀辰
李政新
|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6
|
|
4
|
代表性传承人保护与培养机制的多元构建——以苗族民间文学为例 |
苏晓红
胡晓东
|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0 |
17
|
|
5
|
软坚消瘿颗粒对AIT大鼠细胞因子Th1/Th2及凋亡蛋白Fas/FasL、Bcl-2/Bax的影响 |
王家红
张兰
|
《辽宁医学院学报》
CAS
|
2015 |
13
|
|
6
|
国家地质公园研究综述 |
董静
郑天然
张雪梅
|
《石家庄学院学报》
|
2006 |
9
|
|
7
|
也谈“卡夫丁峡谷” |
洪韵珊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3
|
|
8
|
类型演变视角下世界文化遗产认知动向研究——兼论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申报策略 |
李永乐
|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14 |
4
|
|
9
|
《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与中国世界遗产的持续发展 |
侯富儒
|
《广西社会科学》
|
2002 |
4
|
|
10
|
论红旗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策略 |
赵向华
|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3 |
5
|
|
11
|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文化线路宪章 |
丁援
|
《中国名城》
|
2009 |
67
|
|
12
|
近代来华新教传教士笔下的普陀山 |
王文洪
俞强
|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5 |
3
|
|
13
|
潮州意溪的客家会馆 |
刘泽煊
|
《百色学院学报》
|
2003 |
2
|
|
14
|
看得见的徽州历史——感知“徽州古街” |
汪良发
每文
|
《黄山学院学报》
|
2007 |
1
|
|
15
|
国内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进展 |
陈金华
|
《黄山学院学报》
|
2007 |
2
|
|
16
|
论遗产保护意识的普及教育 |
裘国伟
|
《南平师专学报》
|
2005 |
3
|
|
17
|
刘永福故居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 |
陈炜
危红梅
张瑾
|
《钦州学院学报》
|
2008 |
0 |
|
18
|
巴黎卢浮宫与北京故宫——中外世界文化遗产对比研究 |
裘国伟
|
《武夷学院学报》
|
2008 |
0 |
|
19
|
打造过硬品牌 以彰显地质公园在UNESCO世界级名录中的特殊地位——PPF理念(“过去—现在—将来”理念) |
盖伊-马提尼
张志光
顾琰菲
李薇
|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4
|
|
20
|
德国工业旅游面面观(三)——Zolleverein(关税同盟)煤矿及鲁尔区煤矸石山的开发利用 |
刘会远
李蕾蕾
|
《现代城市研究》
|
2004 |
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