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PCK视角下的“一次函数与一次不等式”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渺 《中学数学(初中版)》 2011年第3期1-3,共3页
自20世纪80年代初起,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教师需要什么样知识的各种模型.其中,最有影响的是美国学者Shulman,L.S.(1986)和其同事们的观点.他们针对当时美国教师教育中的培养模式、教师资格认定和教师教育研究中所存在... 自20世纪80年代初起,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教师需要什么样知识的各种模型.其中,最有影响的是美国学者Shulman,L.S.(1986)和其同事们的观点.他们针对当时美国教师教育中的培养模式、教师资格认定和教师教育研究中所存在的学科知识与教育学知识分离的现象(Shulman称这些现象为“缺失的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不等式 一次函数 20世纪80年代初 教师教育研究 教育学知识 教师资格认定 美国学者 培养模式
下载PDF
利用构造法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2
作者 李惠玲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2年第11期88-88,共1页
发散性思维的最高目标是能形成与众不同的独特见解,思维活动进入创新的高级阶段,一题多解就是一种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的好素材.
关键词 构造 不等式 发散思维
下载PDF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区域的教学设计
3
作者 王文达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0年第17期52-52,共1页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普通高中课程准标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5)》(人教A版)第三章不等式中的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区域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二元一次不等式的几何意义,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由若干直线围成...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普通高中课程准标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5)》(人教A版)第三章不等式中的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区域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二元一次不等式的几何意义,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由若干直线围成的平面区域互相转化,它是进一步学习简单线性规划内容必备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一次不等式 不等式(组) 平面区域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实验教科书 几何意义 高中课程
下载PDF
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类型面面观
4
作者 刘玉武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0年第13期77-77,共1页
高考中,不等式“恒成立”问题是常见的题目,因它涉及的知识面广,综合性强,常让考生感觉无从下手而成了高考的重点和难点,本文通过举例说明解决这类问题的一些常规类型,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 “恒成立”问题 不等式 问题类型 举例说明 知识面 高考 考生
下载PDF
基于一个初等不等式的思考
5
作者 朱鹏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5年第3期126-126,共1页
本文通过一个初等不等式,从数学学习与数学研究的角度,用具体材料说明在大学数学基础课程和现代数学研究成果中,探讨了怎样开展研究性教学.
关键词 LAGRANGE乘数法 样本三阶中心矩 超曲面 研究性教学
下载PDF
一个不等式问题的教学与思考 被引量:6
6
作者 朱胜强 《数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37-39,共3页
在不等式的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下面这样的问题:
关键词 不等式问题 数学教学 教学方法 解法
原文传递
经典均值不等式的改进 被引量:3
7
作者 赵洪 《数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6-46,共1页
设a1,a2,…,nn是给定的n个正数,数a1,a2,…。
关键词 均值不等式 几何平均值 调和平均值 正数
原文传递
在数学课堂中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通用能力初探——以《含绝对值不等式》课堂教学为例
8
作者 叶晓芳 《同行》 2016年第14期231-,共1页
职业通用能力对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和日常生活都有深远的影响,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通用能力成为当前越来越紧迫的任务。本文将以《含绝对值不等式》课堂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在数学课堂中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通用能力。
关键词 数学课堂 高职校学生 职业通用能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