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9篇文章
< 1 2 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轴旋转可压缩气流中黏性液体射流形态研究
1
作者 吕明 郭立梅 宁智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3-60,共8页
采用射流线性稳定性分析方法,考虑液体黏性、周围气流的同轴旋转运动以及可压缩性的条件下,建立了描述同轴旋转可压缩气流中黏性液体射流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验证,研究了气流量纲为1旋转强度以及流体物性对液体射流不稳定形态的影响.研... 采用射流线性稳定性分析方法,考虑液体黏性、周围气流的同轴旋转运动以及可压缩性的条件下,建立了描述同轴旋转可压缩气流中黏性液体射流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验证,研究了气流量纲为1旋转强度以及流体物性对液体射流不稳定形态的影响.研究表明:周围气流的旋转速度较小时,对射流起促稳作用,继续增大气流量纲为1旋转强度,开始对射流起促分裂作用;且随着气流旋转强度的增大,射流扰动沿周向方向发展,射流柱变的高度不对称.在研究参数范围内,气体可压缩性和气/液密度比均能促进射流的失稳,并会影响射流空间形态,尤其是在周向方向上能够改变射流的占优模式,增强射流的不对称性;液体黏性以及表面张力对射流均具有增强稳定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射流 气流旋转 数学模型 射流形态
下载PDF
不耦合装药下岩石爆破块体尺寸的分布特征
2
作者 马泗洲 刘科伟 +1 位作者 杨家彩 李旭东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0-138,共19页
通过不同装药结构下立方体红砂岩小型爆破实验,分析了岩石的损伤程度和破坏模式,同时引入三参数极值分布函数量化岩石爆破块体尺寸分布特征。此外,根据岩样R1的爆破实验结果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型验证,基于验证的模型展开了岩石单孔爆破... 通过不同装药结构下立方体红砂岩小型爆破实验,分析了岩石的损伤程度和破坏模式,同时引入三参数极值分布函数量化岩石爆破块体尺寸分布特征。此外,根据岩样R1的爆破实验结果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型验证,基于验证的模型展开了岩石单孔爆破损伤破裂行为的模拟,讨论了径向、轴向不耦合系数和耦合介质对岩石破碎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参数极值分布函数可以较好地表征岩石爆破后破碎块体尺寸分布特征,块体平均尺寸随着不耦合系数的减小呈线性降低趋势,且破碎块度趋于均匀。通过比较不同耦合介质装药时岩石内部的能量分布特征和破坏体积发现,水作为耦合介质时,爆炸能量的传递效率最高,其次分别是湿砂和干砂,空气的能量传递效率最低。结合等效波阻法计算的理论应力透射系数可以很好地反映不耦合装药时岩石的破碎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耦合装药 耦合介质 岩石块度 爆炸能量 应力透射系数
下载PDF
直射喷嘴结构对超低温氮气射流温度和速度的影响
3
作者 何奇汭 杨东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516-2526,共11页
液氮冷却低温切削是实现钛合金等难加工材料的绿色、高质量加工的有效手段之一。为实现面向超低温氮气射流过程温-速控制的喷嘴结构优选,采用数值模拟结合实验研究的方法,探析锥直型喷嘴入口直径D、出口直径d、收缩角α0以及长径比l/d... 液氮冷却低温切削是实现钛合金等难加工材料的绿色、高质量加工的有效手段之一。为实现面向超低温氮气射流过程温-速控制的喷嘴结构优选,采用数值模拟结合实验研究的方法,探析锥直型喷嘴入口直径D、出口直径d、收缩角α0以及长径比l/d对出口射流场温-速分布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存在一核心结构场使得场内射流速度和温度与喷嘴出口处的一致,而核心结构场外速度衰减幅值与温升幅值随出口直径d增加而减小。在实验条件下,当d从2.0 mm增至4.0 mm时,射流速度衰减幅值自386.3 m/s降至40.1 m/s,射流温升幅值自92.7 K降至41.1 K;射流速度核心区长度sn1和射流温度核心区长度sn2与d呈线性正相关,且sn1的变化率为sn2变化率的1.4倍;相较于l/d,d对出口轴心射流速度um的影响更显著。随着d从2.0 mm增至4.0 mm,um降低了74.9%;随着长径比l/d从1增至4,um增加了3.2%,表明减小喷嘴出口直径和增大长径比有利于提高锥直型出口射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温氮气射流 直射喷嘴结构 射流核心区长度 轴心射流速度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高效合成射流激励器研究进展及展望
4
作者 陆逸然 王晋军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1-85,共25页
合成射流作为一种具有优越控制效果的主动流动控制技术,在提升飞行器气动性能、减振降噪、强化元器件散热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经过30余年的研究,人们建立了更准确的合成射流数学模型,合成射流具有高卷吸能力的物理机理... 合成射流作为一种具有优越控制效果的主动流动控制技术,在提升飞行器气动性能、减振降噪、强化元器件散热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经过30余年的研究,人们建立了更准确的合成射流数学模型,合成射流具有高卷吸能力的物理机理也得到不断深化.进一步优化合成射流激励器,提高控制效率成为了研究的重点.本文主要从激励器结构型式、激励器结构参数以及激励信号三个方面,总结了近年来在提高合成射流控制效果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合成射流 流动控制 卷吸机理 激励器设计
下载PDF
强激光加载下铝、锡微喷特性实验研究
5
作者 罗笔瀚 王洪建 冯永祯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5-33,共9页
基于皮秒激光驱动的高能X射线源具有微焦点、高亮度和高分辨的优良特性,已成为研究金属材料微层裂和微喷射现象的热门诊断方法之一。锡因其熔点较低而成为微喷研究熔化影响的首选材料,铝由于熔点相对较高,不易发生冲击或卸载熔化形成液... 基于皮秒激光驱动的高能X射线源具有微焦点、高亮度和高分辨的优良特性,已成为研究金属材料微层裂和微喷射现象的热门诊断方法之一。锡因其熔点较低而成为微喷研究熔化影响的首选材料,铝由于熔点相对较高,不易发生冲击或卸载熔化形成液滴喷射,因此,铝微喷实验研究结果相对较少。基于“星光-III”激光装置的纳秒加载源和皮秒束诊断源,发展了皮秒激光驱动高能X射线背光照相技术,研究了表面含V型几何缺陷的金属锡、铝微喷特性,通过延时控制,获取了两种典型金属微喷射过程的高分辨物理图像,得到了喷射物质的形态分布、平均速度和面密度分布等重要信息。采用SPH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揭示了实验中喷射物的形成机理以及高速喷射物质的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激光 金属微喷 表面缺陷 X射线背光照相
下载PDF
凹壁面切向射流入射角度对液固两相流动的影响
6
作者 田志国 葛忠义 +2 位作者 柳思远 蒋灿 张静 《辽宁化工》 CAS 2024年第4期540-544,共5页
为研究凹壁面切向射流的入射角度对离散颗粒行为的影响,以立式圆筒体为主要结构,分析圆形壁面射流液固两相流动。运用数值模拟对离散颗粒运动轨迹、颗粒分布、压力、切向速度、停留时间等参数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入射角度增加,离散... 为研究凹壁面切向射流的入射角度对离散颗粒行为的影响,以立式圆筒体为主要结构,分析圆形壁面射流液固两相流动。运用数值模拟对离散颗粒运动轨迹、颗粒分布、压力、切向速度、停留时间等参数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入射角度增加,离散颗粒扩散角收缩,β=0°时离散颗粒扩散角为5.0°,β=45°时扩散角仅为1.5°。随着入射角度的增加,入口处静压力和颗粒切向速度分布变化不大,但粒径小于0.4 mm颗粒的最大和最小停留时间明显下降。该研究提供了液固两相凹壁面切向射流中颗粒行为影响的基础数据,为相关设备的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固两相 凹壁面切向射流 入射角度 离散颗粒 扩散
下载PDF
CONVEXITY OF THE FREE BOUNDARY FOR AN AXISYMMETRIC INCOMPRESSIBLE IMPINGING JET
7
作者 王晓慧 《Acta Mathematica Scientia》 SCIE CSCD 2024年第1期234-246,共13页
This paper is devoted to the study of the shape of the free boundary for a threedimensional axisymmetric incompressible impinging jet.To be more precise,we will show that the free boundary is convex to the fluid,provi... This paper is devoted to the study of the shape of the free boundary for a threedimensional axisymmetric incompressible impinging jet.To be more precise,we will show that the free boundary is convex to the fluid,provided that the uneven ground is concave to the flui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uler system axisymmetric impinging jet INCOMPRESSIBLE free boundary CONVEXITY
下载PDF
Numerical study of flow and thermal characteristics of pulsed impinging jet on a dimpled surface
8
作者 Amin Bagheri Kazem Esmailpour Morteza Heydari 《Theoretical & Applied Mechanics Letters》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06-117,共12页
This research comprehensively investigates the flow and thermal characteristics of a pulsating impinging jet over a dimpled surface.It analyzes the impact of key parameters(e.g.,inlet velocity pulsation functions,puls... This research comprehensively investigates the flow and thermal characteristics of a pulsating impinging jet over a dimpled surface.It analyzes the impact of key parameters(e.g.,inlet velocity pulsation functions,pulsation frequency,amplitude,dimple pitch,dimple depth,Reynolds number)on flow patterns and heat transfer.Validated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and the Re-normalization group turbulence model are employed to accurately simulate complex turbulent flow behavior.Local and averag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s are calculated and compared to steady impingement cases,revealing the potential benefits of pulsation for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The study also examines how pulsation-induced flow modulation and thermal mixing affect heat transfer mechanisms.Results indicate that combining fluctuating flow with a dimpled surface can improve heat transfer rates.In summary,increasing pulsation amplitude consistently enhances heat transfer,while the effect of frequency varies between impinging and wall jet zo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lsating impinging jet Dimpled surface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Pulsation frequency and amplitude Coherent structures
下载PDF
合成射流对串列双圆柱受力特性及流场特性影响的数值模拟
9
作者 王海博 张品源 +1 位作者 于海龙 孙运兰 《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76-85,共10页
合成射流能够通过改变单个圆柱尾部的旋涡脱落模态有效抑制其涡致振动,但对多圆柱结构的控制效果尚待研究。采用数值模拟研究了对称布置在上游圆柱尾部的水平合成射流对串列双圆柱的受力特性和尾流特性的影响。在研究中,来流的雷诺数恒... 合成射流能够通过改变单个圆柱尾部的旋涡脱落模态有效抑制其涡致振动,但对多圆柱结构的控制效果尚待研究。采用数值模拟研究了对称布置在上游圆柱尾部的水平合成射流对串列双圆柱的受力特性和尾流特性的影响。在研究中,来流的雷诺数恒定为150,合成射流的位置角度为45°,2个圆柱中心之间的间距比为2~10。研究结果表明,水平合成射流能够同时降低上、下游圆柱的升、阻力系数,但过大的合成射流动量系数反而会导致上、下游圆柱的阻力系数均大于无合成射流控制情况下的值。当动量系数为2和4时,上游圆柱的尾迹完全由水平合成射流主导,变得完全对称;但下游圆柱的尾部始终存在交替脱落的旋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圆柱 合成射流 受力特性 尾涡结构 串列
下载PDF
基于ALE算法的高速水射流对船体表面冲击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熊庭 康丁 方珍龙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17-24,60,共9页
为探究水射流清洗附着物对船体表面的损伤影响,基于ALE算法研究了不同入射角θ和不同流速v冲击船体表面过程中射流的冲击压力特征和应力特征。结果显示,随着入射角θ增大,靶件所受冲击压力会出现水锤压力与滞止压力阶段。高压水射流动... 为探究水射流清洗附着物对船体表面的损伤影响,基于ALE算法研究了不同入射角θ和不同流速v冲击船体表面过程中射流的冲击压力特征和应力特征。结果显示,随着入射角θ增大,靶件所受冲击压力会出现水锤压力与滞止压力阶段。高压水射流动能在适当入射角θ增加,入射角过大(θ=20°)反而会使其降低。以一定入射角θ冲击靶体时,由于剪切效应加强靶体表面与内部应力分布比垂直冲击时更复杂,得出对船体表面材料影响最小的参数组合和最大主应力与射流参数入射角和速度的拟合公式。研究结果对水射流清洗船体表面附着物的应用具有较好的理论意义与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射流冲击 ALE算法 冲击压力 应力特征
下载PDF
强激光加载下金属材料微喷诊断实验研究进展
11
作者 王洪建 冯永祯 +4 位作者 罗笔瀚 张绍军 马毓 刘吉祥 刘红杰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2,共12页
强激光加载下金属材料产生的微喷射现象及其内在的机理分析是冲击压缩科学与工程领域研究的前沿问题,相关研究对于认识材料在极端载荷条件下的动力学行为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内外科学家们基于各大激光装置开展了大量微喷射诊断实验研... 强激光加载下金属材料产生的微喷射现象及其内在的机理分析是冲击压缩科学与工程领域研究的前沿问题,相关研究对于认识材料在极端载荷条件下的动力学行为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内外科学家们基于各大激光装置开展了大量微喷射诊断实验研究,在喷射物性质、金属界面不稳定性增长以及微喷混合问题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通过回顾微喷静态和动态诊断实验的研究历程,对微喷诊断实验研究方法的重要应用作了详细介绍,同时对微喷产生的主要作用机制、影响因素以及微喷混合等问题进行回顾、梳理和总结。根据当前国内外微喷诊断实验发展趋势,归纳总结目前微喷诊断实验研究结果中仍存在的不足,并对微喷射实验研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喷射 冲击波 回收 动态诊断 X射线成像
下载PDF
横向射流动态流场特征的高帧频实验研究
12
作者 王震 王雅瑶 刘训臣 《实验流体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4,共14页
在横向射流流场中,各种涡结构运动对射流轨迹变化和标量混合有着决定性影响,但目前仍然缺乏输运过程中剪切层涡高频动态特性的相关研究。本文基于40 kHz高频粒子图像测速(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技术和20 kHz丙酮平面激光诱导... 在横向射流流场中,各种涡结构运动对射流轨迹变化和标量混合有着决定性影响,但目前仍然缺乏输运过程中剪切层涡高频动态特性的相关研究。本文基于40 kHz高频粒子图像测速(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技术和20 kHz丙酮平面激光诱导荧光(Acetone Planar Laser Induced Fluorescence,Acetone PLIF)技术研究了不同直径喷嘴、不同速度比下的横向射流高频动态流场特征和标量场浓度分布规律,以及湍流细微结构的形成和破碎过程。速度场和标量场的实验测量表明增大速度比对回流区的生长起促进作用;通过拟合得到了射流轨迹、速度分布及剪切层涡运动轨迹方程,射流速度沿轨迹呈指数下降,剪切层涡强度与涡运动频率也呈下降趋势,且迎风侧剪切层涡运动频率略低于背风侧;随着射流速度增大,剪切层涡运动频率逐渐增大,斯特劳哈尔数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向射流 PIV 丙酮PLIF 剪切层涡 流场特征
下载PDF
喷管非轴对称性对超声速欠膨胀射流激波啸叫影响实验研究
13
作者 张俊龙 梁勇 覃晨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58-63,88,共7页
喷口外形是影响超声速射流激波啸叫模态特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对矩形射流以外的非轴对称喷管的超声速射流激波啸叫研究较为缺乏。为研究非轴对称收缩喷管对超声速射流激波啸叫的影响,针对圆形射流、正方形射流和正三角形射流的激波啸叫... 喷口外形是影响超声速射流激波啸叫模态特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对矩形射流以外的非轴对称喷管的超声速射流激波啸叫研究较为缺乏。为研究非轴对称收缩喷管对超声速射流激波啸叫的影响,针对圆形射流、正方形射流和正三角形射流的激波啸叫特性开展了实验研究。研究发现相比圆形喷管和正方形喷管,三角形喷管具有很大的抑制激波啸叫噪声的降噪潜力。采用方位角重构的方法对不同喷管外形的超声速射流激波啸叫开展了模态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圆形射流、正方形射流和三角形射流激波啸叫A模态和B模态的基频模态特性基本一致,而A模态的倍频模态特性存在一定差异。在完全膨胀马赫数大于1.32时,三角形射流出现了特有的激波啸叫模态,其基频和倍频均为轴对称模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速射流噪声 激波啸叫 模态特性 方位角重构
下载PDF
双平行平面射流与环境流基元反应特性研究
14
作者 李岩 曹晴晴 周毅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24-835,共12页
为揭示双射流与环境流之间流动-化学反应耦合过程的标量输运机理,采用大涡模拟方法对具有二级非平衡基元反应(A+B→R)的双射流与环境流反应工况进行了研究,达姆科勒数Da为1且雷诺数为2000。首先通过对反应性单射流进行数值模拟,将平均... 为揭示双射流与环境流之间流动-化学反应耦合过程的标量输运机理,采用大涡模拟方法对具有二级非平衡基元反应(A+B→R)的双射流与环境流反应工况进行了研究,达姆科勒数Da为1且雷诺数为2000。首先通过对反应性单射流进行数值模拟,将平均流向速度和平均混合浓度分数等统计量与现有方法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数值方法的准确性;其次,基于化学反应标量输运方程研究了反应性双射流流动-化学反应耦合过程中的标量输运和化学反应特性。结果表明:流场上游湍流/非湍流界面(T/NTI)附近存在1个急剧消耗环境流中反应物B的区域,T/NTI的卷吸过程深刻影响着化学反应;化学反应主要发生在流场上游,T/NTI附近某一时刻产物R的非稳态变化几乎由化学反应产生和对流输运过程决定,而流场下游湍流区域某一时刻产物R的非稳态变化主要取决于对流作用;统计平均下,在6<x/d<20范围内,流场流向对流作用和法向对流作用对产物R的输运收支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平行平面射流 环境流 基元反应 大涡模拟方法 标量输运方程 湍流 计算流体力学 对流输运过程
下载PDF
近刚性壁面异相双气泡耦合及射流增强效应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吕可 邹佳俊 +3 位作者 陈颖 颜帅 李帅 张阿漫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605-1617,共13页
气泡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工程应用中,由于其往往不是孤立存在的,在多气泡耦合作用下会出现更为复杂有趣的气泡动力学现象和射流行为.近刚性边界水下脉动气泡在坍塌过程中会产生朝向结构的高速射流,严重威胁结构的局部强度安全.通过多气... 气泡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工程应用中,由于其往往不是孤立存在的,在多气泡耦合作用下会出现更为复杂有趣的气泡动力学现象和射流行为.近刚性边界水下脉动气泡在坍塌过程中会产生朝向结构的高速射流,严重威胁结构的局部强度安全.通过多气泡耦合作用能够调控气泡的坍塌模式、射流方向和砰击速度,其中异相双气泡耦合作用下形成的射流增强效应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联合气泡动力学理论和边界积分法,建立了近刚性壁面异相双气泡非线性耦合数值模型,能够准确模拟气泡的初生、膨胀、坍塌和射流等动力学行为,并预报双气泡的耦合方式和坍塌模式,数值计算结果很好地再现了实验中的气泡动力学行为,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然后,系统研究了较大参数空间内的双气泡耦合动力学行为,着重分析了射流增强效应,并借助压力场、速度场等信息揭示了其中的力学机理.研究发现,气泡延迟生成时间τ极大地影响了双气泡耦合射流增强程度,近壁面气泡的射流砰击速度随τ的增大先增大再减小,在τ=2附近达到极大值,并得到了有效的射流增强参数区间.旨在为多发水下爆炸武器的攻击策略及其它多气泡相关领域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泡动力学 多气泡 高速射流 延迟效应 边界积分法
下载PDF
变来流下翼型动态失速的协同射流控制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6
作者 贾天昊 高超 +1 位作者 许和勇 徐泽阳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59-69,共11页
针对直升机前飞时旋翼在变来流下出现动态失速的问题,发展了基于协同射流的翼型动态失速控制方法。选取NACA0012翼型为研究对象,基于转捩SST湍流模型求解非定常雷诺平均Navier-Stokes方程,开展不同参数下协同射流控制翼型动态失速的数... 针对直升机前飞时旋翼在变来流下出现动态失速的问题,发展了基于协同射流的翼型动态失速控制方法。选取NACA0012翼型为研究对象,基于转捩SST湍流模型求解非定常雷诺平均Navier-Stokes方程,开展不同参数下协同射流控制翼型动态失速的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协同射流能够有效抑制变来流条件下的翼型动态失速。在变来流下,射流流道对翼型原始气动特性产生不利影响,功率系数的增长速度快于射流动量系数的增加,协同射流存在具有较好控制效果的最佳工作区间。协同射流通过与主流掺混来加速涡系演化,以抑制动态失速,通过增强弦向气流的动能以克服逆压梯度,从而抑制流动分离和促进流动再附着。在马赫数0.283、减缩频率0.151、前进比0.25的条件下,协同射流使翼型升力提高、阻力下降、负俯仰力矩峰降低、流动再附着提前,翼型气动特性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失速 非定常 协同射流 变来流 前进比
下载PDF
合成射流激励器能量转换效率的参数影响规律及优化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雷 李哲 冯立好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7-95,共9页
压电式合成射流激励器具有无气源、射流速度高、响应快等特点,在流动控制领域应用广泛。射流出口速度峰值和能量转换效率是衡量压电式合成射流激励器性能的重要指标。在获得较高出口速度时,现有压电式合成射流激励器能量转换效率偏低。... 压电式合成射流激励器具有无气源、射流速度高、响应快等特点,在流动控制领域应用广泛。射流出口速度峰值和能量转换效率是衡量压电式合成射流激励器性能的重要指标。在获得较高出口速度时,现有压电式合成射流激励器能量转换效率偏低。为提高压电式合成射流激励器性能,利用热线风速仪和功率计测量了其出口速度和功率,研究了出口长度、出口深度、腔体高度和陶瓷片厚度等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不同参数下,压电式合成射流激励器出口速度峰值随平均功率变化的趋势相似。通过对压电式合成射流激励器构型进行优化设计,提高了射流出口速度峰值,提升了能量转换效率(最大提升了233.3%),有效降低了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流动控制 合成射流 压电式激励器 出口速度峰值 能量转换效率
下载PDF
微滴喷射增材制造技术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子昕 闫承琳 +1 位作者 刘东 李晓旭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373-379,共7页
微滴喷射技术具有高通量、低成本等特点,是目前最具发展潜力的增材制造技术之一。但传统微滴喷射技术无法满足不同材料增材制造中高黏度、高分辨率、高成型精度等的要求,了解微滴喷射的驱动方式和成型技术可以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思路。... 微滴喷射技术具有高通量、低成本等特点,是目前最具发展潜力的增材制造技术之一。但传统微滴喷射技术无法满足不同材料增材制造中高黏度、高分辨率、高成型精度等的要求,了解微滴喷射的驱动方式和成型技术可以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思路。本文综述了微滴喷射发展历程,分类介绍了几类典型驱动方式的研究进展,基于材料特性和成型特点阐述了不同微滴喷射成型技术的适用范围、技术优势和存在问题,最后针对微滴喷射增材制造技术在打印原料、驱动方式和成型精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滴喷射 高通量 驱动方式 成型技术 打印原料 成型精度
下载PDF
药型罩参数对聚能射流水下运动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欧靖 杨易钊 +1 位作者 郁文杰 唐奎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23年第2期1-9,共9页
目的研究药型罩结构参数对所形成的聚能射流在水中运动的影响,改进水中聚能射流的运动特性。方法采用多物质单元ALE法就锥形罩射流对水介质的侵彻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锥形装药结构中药型罩锥角和厚度对所形成的聚能射流侵彻水时运动参数... 目的研究药型罩结构参数对所形成的聚能射流在水中运动的影响,改进水中聚能射流的运动特性。方法采用多物质单元ALE法就锥形罩射流对水介质的侵彻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锥形装药结构中药型罩锥角和厚度对所形成的聚能射流侵彻水时运动参数的影响。结果锥形罩锥角大小及药型罩厚度对聚能射流在水中的形状、射流速度、加速度等有着明显的影响。侵彻体进入水中10 cm后,药型罩的锥角从30°增加到150°的过程中,剩余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在90°时达到最高。药型罩厚度为1.5~4mm时,剩余速度变化起伏小;厚度为4~6 mm时,剩余速度开始大幅下降。结论当锥角为90°时,罩厚为4 mm的药型罩所形成的射流在水中表现最好,形成的射流侵彻深度最长,侵彻水介质10 cm后的剩余速度最大,存速能力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能射流 水介质 药型罩 运动特性 ALE法 侵彻体
下载PDF
排放口结构对水下航行器热射流红外特征的影响
20
作者 高程哲 杜永成 杨立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0-39,共10页
水下航行器动力系统循环冷却水经由排放口排出,与环境水体掺混换热形成热射流。热射流在环境水体中扩散、浮升并在水体表面形成红外特征。为探究排放口结构对水下航行器热射流红外特征的影响,文中采用仿真分析结合实验验证的方法进行研... 水下航行器动力系统循环冷却水经由排放口排出,与环境水体掺混换热形成热射流。热射流在环境水体中扩散、浮升并在水体表面形成红外特征。为探究排放口结构对水下航行器热射流红外特征的影响,文中采用仿真分析结合实验验证的方法进行研究。依托CFD计算软件平台建立水下航行器运动模型,设计不同半径比椭圆形排放口结构并对比热射流红外特征差异。通过缩比水池实验验证椭圆形排放口半径比对热射流红外特征的影响,同时验证仿真计算方法及设计参数的有效性。在椭圆形排放口的基础上,进一步设计排放口数量及分布位置,抑制热射流红外特征,提升水下航行器热隐身性能。根据仿真计算及实验结果可知,在排放流量相同的条件下,半径比越小的椭圆形排放口热射流掺混换热效果越好,红外特征越不明显。同时,增加排放口数量以及排放口分布位置采用两翼排列方式可以进一步加强热射流温度衰减,降低水面最高峰值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航行器 热射流 排放口 结构设计 红外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