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波动说的复兴之路及思考
1
作者
王洪见
刘树勇
《物理教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5-46,48,共3页
光是什么? 千百年来很多哲学家和科学家都想揭开它的神秘面纱.中国先秦的墨子、宋朝的沈括和赵友钦、清朝的邹伯奇,古希腊的托勒密,英国的培根,意大利的伽利略等对光都做过各种探究,但千呼万唤之下,光依旧是“犹抱琵琶半遮面”.
关键词
波动说
物理学家
科学家
哲学家
邹伯奇
托勒密
古希腊
伽利略
原文传递
人类对光本质认识的历程
2
作者
林榕
刘国强
《物理教师》
1995年第10期25-27,共3页
光的本质是什么?2000多年来人们先后提出一些不同的模型,试图从理论上加以解释。本文介绍人类对光本质的认识如何从初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1 微粒说和波动说的提出 光是一种微粒流的观点起源于古希腊。公元前6至公元前4世纪的毕达哥拉...
光的本质是什么?2000多年来人们先后提出一些不同的模型,试图从理论上加以解释。本文介绍人类对光本质的认识如何从初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1 微粒说和波动说的提出 光是一种微粒流的观点起源于古希腊。公元前6至公元前4世纪的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德谟克利特(Dermocritus)等人提出物体发射微小粒子进入人眼引起视觉。这是粒子说的萌芽。1637年笛卡儿(Deseartes)在《屈光学》一书中首先明确提出光是机械微粒的观点,他认为光是由大量而细小的弹性粒子所组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本质
波动说
微粒说
电磁波
光的波动理论
惠更斯原理
双折射现象
光疏介质
菲涅耳
摩擦发光
原文传递
光学史上的一波三折——爱因斯坦对光的本性的卓越贡献
3
作者
汪务桥
《才智》
2012年第15期305-305,共1页
科学史上人们对光的本性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先是微粒说占主导地位,后来因为光的衍射等现象的发现,波动说又被人们广泛接受。1877年,赫兹在进行光的实验过程中,偶然发现了光电效应现象,关于光的本性的认识又陷入了困境。直...
科学史上人们对光的本性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先是微粒说占主导地位,后来因为光的衍射等现象的发现,波动说又被人们广泛接受。1877年,赫兹在进行光的实验过程中,偶然发现了光电效应现象,关于光的本性的认识又陷入了困境。直到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说后,爱因斯坦发展了量子理论,提出了光子说,指出光具有波粒二相性,才科学完整的揭示了光的本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效应
爱因斯坦
光量子
原文传递
题名
波动说的复兴之路及思考
1
作者
王洪见
刘树勇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
出处
《物理教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5-46,48,共3页
文摘
光是什么? 千百年来很多哲学家和科学家都想揭开它的神秘面纱.中国先秦的墨子、宋朝的沈括和赵友钦、清朝的邹伯奇,古希腊的托勒密,英国的培根,意大利的伽利略等对光都做过各种探究,但千呼万唤之下,光依旧是“犹抱琵琶半遮面”.
关键词
波动说
物理学家
科学家
哲学家
邹伯奇
托勒密
古希腊
伽利略
分类号
O431-09 [机械工程—光学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人类对光本质认识的历程
2
作者
林榕
刘国强
机构
沈阳师范学院
辽宁教育学院
出处
《物理教师》
1995年第10期25-27,共3页
文摘
光的本质是什么?2000多年来人们先后提出一些不同的模型,试图从理论上加以解释。本文介绍人类对光本质的认识如何从初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1 微粒说和波动说的提出 光是一种微粒流的观点起源于古希腊。公元前6至公元前4世纪的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德谟克利特(Dermocritus)等人提出物体发射微小粒子进入人眼引起视觉。这是粒子说的萌芽。1637年笛卡儿(Deseartes)在《屈光学》一书中首先明确提出光是机械微粒的观点,他认为光是由大量而细小的弹性粒子所组成的。
关键词
光本质
波动说
微粒说
电磁波
光的波动理论
惠更斯原理
双折射现象
光疏介质
菲涅耳
摩擦发光
分类号
O431-09 [机械工程—光学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光学史上的一波三折——爱因斯坦对光的本性的卓越贡献
3
作者
汪务桥
机构
赣榆县中等专业学校
出处
《才智》
2012年第15期305-305,共1页
文摘
科学史上人们对光的本性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先是微粒说占主导地位,后来因为光的衍射等现象的发现,波动说又被人们广泛接受。1877年,赫兹在进行光的实验过程中,偶然发现了光电效应现象,关于光的本性的认识又陷入了困境。直到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说后,爱因斯坦发展了量子理论,提出了光子说,指出光具有波粒二相性,才科学完整的揭示了光的本性。
关键词
光电效应
爱因斯坦
光量子
分类号
O431-09 [机械工程—光学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波动说的复兴之路及思考
王洪见
刘树勇
《物理教师》
北大核心
2012
0
原文传递
2
人类对光本质认识的历程
林榕
刘国强
《物理教师》
1995
0
原文传递
3
光学史上的一波三折——爱因斯坦对光的本性的卓越贡献
汪务桥
《才智》
2012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