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阳离子膨润土对分散染料的吸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李倩 岳钦艳 +1 位作者 高宝玉 刘莉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13-1117,共5页
研究了阳离子膨润土(EPI-DMA/B t,PD/B t,CTMAB/B t)对分散染料(分散黄棕S-2RFL,分散大红S-R,分散蓝SBL,分散黄SE-6GFL)的吸附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阳离子膨润土对分散染料的吸附过程符合二阶段吸附速率方程,各阶段具有不同的吸附动力... 研究了阳离子膨润土(EPI-DMA/B t,PD/B t,CTMAB/B t)对分散染料(分散黄棕S-2RFL,分散大红S-R,分散蓝SBL,分散黄SE-6GFL)的吸附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阳离子膨润土对分散染料的吸附过程符合二阶段吸附速率方程,各阶段具有不同的吸附动力学常数(k1,k2)以及吸附活化能(Ea1,Ea2)、活化焓(ΔH1*,ΔH2*)和活化熵(ΔS1*,ΔS2*);在阳离子膨润土对分散染料的吸附过程中,k1随着阳离子插层剂烷烃链的增加而增大,表明较大的晶片层间距,疏水的层间域和表面正电荷增加均有利于吸附速率增大;对于两个吸附动力学阶段,ΔH1★<-TavΔS1★,△H2★<-TavΔS2★和ΔG★>0表明整个吸附过程活化熵的影响大于活化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膨润土 分散染料 吸附动力学 速率常数 热力学参数
下载PDF
自制酸奶乳脂中c9,t11-共轭亚油酸对小鼠免疫调节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璇琳 檀英霞 +5 位作者 郁成雨 李素波 贺敏 李伟静 陈炳卿 于群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88-292,共5页
应用乳酸菌发酵法,添加适当底物和营养物质,实验室自制含共轭亚油酸(CLA)的酸奶,经过提取乳脂、气相色谱检测并对CLA定量后,确定给予小鼠受试物剂量组,进行共轭亚油酸酸奶的免疫调节功能实验。结果表明:灌胃给予小鼠含0.05g/(kgbw·... 应用乳酸菌发酵法,添加适当底物和营养物质,实验室自制含共轭亚油酸(CLA)的酸奶,经过提取乳脂、气相色谱检测并对CLA定量后,确定给予小鼠受试物剂量组,进行共轭亚油酸酸奶的免疫调节功能实验。结果表明:灌胃给予小鼠含0.05g/(kgbw·d)c9,t11-CLA的乳脂,30d后可增强小鼠的免疫调节功能,说明酸奶中的c9,t11-CLA能够显著增加小鼠免疫调节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发酵 共轭亚油酸 乳脂 免疫调节
下载PDF
光皮树油氧化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李瑞贞 刘玉环 +4 位作者 周厚德 曾稳稳 韩东平 彭红 阮榕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87-89,共3页
光皮树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营养价值高,但氧化稳定性差,难以保藏。本实验研究温度和抗氧化剂对光皮树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光皮树油的氧化过程有明显影响,会加速油品变质;不同抗氧化剂的抗氧化效果不同,特丁基对苯二酚(T... 光皮树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营养价值高,但氧化稳定性差,难以保藏。本实验研究温度和抗氧化剂对光皮树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光皮树油的氧化过程有明显影响,会加速油品变质;不同抗氧化剂的抗氧化效果不同,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对光皮树油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能;柠檬酸和抗坏血酸(VC)对TBHQ均表现出明显的协同抗氧化性能,且柠檬酸的协同抗氧化性优于VC;添加0.02%TBHQ+0.005%柠檬酸能有效抑制光皮树油在保存和销售过程中因氧化而产生的酸败,并可使光皮树油在20℃下的贮藏时间从4个月延长到9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皮树油 抗氧化剂 氧化稳定性
下载PDF
小麦胚芽油胶囊抗氧化作用 被引量:4
4
作者 宋玉卿 王世让 +2 位作者 魏贞伟 王俊国 于殿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257-259,共3页
将昆明种健康雄性小鼠随机分为低、中、高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用生物酶法制取的小麦胚芽油胶囊连续灌胃30d后测定小鼠肝匀浆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酶比活力。结果,小麦胚芽油胶囊具有增强... 将昆明种健康雄性小鼠随机分为低、中、高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用生物酶法制取的小麦胚芽油胶囊连续灌胃30d后测定小鼠肝匀浆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酶比活力。结果,小麦胚芽油胶囊具有增强SOD和GSH-Px活性和降低MDA的作用。结论:用生物酶法制取的小麦胚芽油胶囊具备抗氧化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胚芽油胶囊 生物酶法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下载PDF
Selkov反应扩散系统激发性的晶格玻耳兹曼方法模拟 被引量:4
5
作者 邓敏艺 施娟 +2 位作者 李华兵 孔令江 刘慕仁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共4页
用晶格玻耳兹曼方法数值模拟Selkov反应扩散系统的定态解,对系统从偏离平衡的状态回到平衡态所经历的路径进行分析,得到激发性存在的结论;模拟简单螺旋波的产生过程,给出简单螺旋波的波头轨迹。
关键词 Selkov 晶格玻耳兹曼方法 线性稳定性分析 计算机模拟
下载PDF
反油酸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于化泓 李湘梅 +4 位作者 刘蓉 邓泽元 李静 范亚苇 胡蒋宁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372-374,共3页
目的:观察反油酸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增殖活力的影响。方法:采用50、100、200、400、600μmol/L等5个浓度的反油酸作用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以正常组为阴性对照组,NaOH组(200μmol/L)为阳性对照组,MTT法和台盼蓝排斥实验检测其对... 目的:观察反油酸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增殖活力的影响。方法:采用50、100、200、400、600μmol/L等5个浓度的反油酸作用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以正常组为阴性对照组,NaOH组(200μmol/L)为阳性对照组,MTT法和台盼蓝排斥实验检测其对内皮细胞的毒性。结果显示:反油酸组内皮细胞增殖活力明显低于正常组,且高浓度组(400、600μmol/L)对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高于低浓度组(50μmol/L);而NaOH组与正常组比较却无明显差异。此外,反油酸组活细胞率降低。结论:反油酸对内皮细胞有明显毒副作用,其生长抑制率与反油酸浓度和作用时间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油酸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MTT法
下载PDF
革兰氏阴性致病菌细胞脂肪酸组分的气相色谱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郭爱玲 郑华英 +3 位作者 马爱民 王佩佩 余功保 吕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458-461,共4页
通过气相色谱对15株革兰氏阴性致病菌的细胞脂肪酸组分进行分析,可以清晰地分出不同的属其脂肪酸组分有明显地差异,同一属中不同的种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地方菌株与模式菌株具有相同的脂肪酸组分,可以根据脂肪酸组分对食品中致病菌进行... 通过气相色谱对15株革兰氏阴性致病菌的细胞脂肪酸组分进行分析,可以清晰地分出不同的属其脂肪酸组分有明显地差异,同一属中不同的种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地方菌株与模式菌株具有相同的脂肪酸组分,可以根据脂肪酸组分对食品中致病菌进行快速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 脂肪酸 致病菌 模式菌株 地方菌株
下载PDF
Langford系统的混沌控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素华 王曙光 +1 位作者 唐驾时 杨先林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5-58,共4页
分析了Langford系统Hopf分叉和准周期分叉行为,给出了确定通向混沌运动的准周期分叉点的研究方法.利用该系统具有的对称性,设计非线性状态反馈控制律,得到周期解失稳时产生准周期运动的条件,推导出控制增益与分叉参数之间的解析关系式,... 分析了Langford系统Hopf分叉和准周期分叉行为,给出了确定通向混沌运动的准周期分叉点的研究方法.利用该系统具有的对称性,设计非线性状态反馈控制律,得到周期解失稳时产生准周期运动的条件,推导出控制增益与分叉参数之间的解析关系式,给出参数控制曲线,从而间接地实现了对系统混沌运动的延迟抑制.通过对系统受控前后Lya-punov指数的数值计算和相轨迹的数值模拟,验证了理论上解析结果的正确性以及控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沌控制 Langford系统 准周期运动 周期运动
下载PDF
酶法提取杜仲叶中绿原酸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袁静 毛建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57-659,共3页
通过对酶法提取杜仲叶中绿原酸的影响因素分析得到最佳提取工艺参数:蒸馏水浸润→纤维素酶(45℃)和果胶酶(55℃)破坏细胞壁和大分子有机物(恒温10 min)→加热水恒温提取(50℃提取2次,每次10 min)→真空浓缩得粗品→重结晶得纯品(纯度为9... 通过对酶法提取杜仲叶中绿原酸的影响因素分析得到最佳提取工艺参数:蒸馏水浸润→纤维素酶(45℃)和果胶酶(55℃)破坏细胞壁和大分子有机物(恒温10 min)→加热水恒温提取(50℃提取2次,每次10 min)→真空浓缩得粗品→重结晶得纯品(纯度为99.21%).本方法提取时间短、提取率高、杂质含量少,具有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法 杜仲叶 绿原酸 提取
下载PDF
Duffing-Van der pol系统的Hopf分岔 被引量:4
10
作者 符五久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04-209,共6页
将保守Duffing系统作为未扰系统,并对它分四种情形进行了严格求解。用Melnikov函数方法研究了Duffing-Vanderpol系统的次谐分岔,获得了Duffing-Vanderpol系统的Hopf分岔条件。根据这些条件,在参数空间中确定了Hopf分岔曲线。在分岔曲线... 将保守Duffing系统作为未扰系统,并对它分四种情形进行了严格求解。用Melnikov函数方法研究了Duffing-Vanderpol系统的次谐分岔,获得了Duffing-Vanderpol系统的Hopf分岔条件。根据这些条件,在参数空间中确定了Hopf分岔曲线。在分岔曲线上取参数进行了数值模拟,所获得的奇、偶阶Hopf分岔与理论分析的结果完全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ffing-Van der pol系统 Melnikov函数方法 HOPF分岔 JACOBI椭圆函数
下载PDF
用晶格Boltzmann方法研究激发介质中时空混沌的产生与控制
11
作者 白克钊 邓敏艺 +2 位作者 唐国宁 孔令江 刘慕仁 《广西科学》 CAS 2009年第3期290-292,共3页
采用晶格Boltzmann方法,通过计算机数值模拟,研究激发介质中时空混沌的产生与控制。结果发现激发介质螺旋波的失稳属于多普勒失稳;螺旋波破碎成时空混沌前出现波头螺旋式运动;处于时空混沌态的系统各个位置具有相同的振幅谱;适当频率的... 采用晶格Boltzmann方法,通过计算机数值模拟,研究激发介质中时空混沌的产生与控制。结果发现激发介质螺旋波的失稳属于多普勒失稳;螺旋波破碎成时空混沌前出现波头螺旋式运动;处于时空混沌态的系统各个位置具有相同的振幅谱;适当频率的正弦振荡信号可有效地控制时空混沌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混沌 螺旋波 激发介质 格子BOLTZMANN方法
下载PDF
一个双变量元胞自动机模型的定性研究
12
作者 邓敏艺 谭惠丽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共6页
实际激发系统通常可由一对偏微分方程来反映,具有两个变量。根据奇异摄动理论的结论,激发介质中非线性波在传播过程中应满足色散关系和曲率效应。本文介绍了一个具有双变量的激发介质元胞自动机模型,利用该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 实际激发系统通常可由一对偏微分方程来反映,具有两个变量。根据奇异摄动理论的结论,激发介质中非线性波在传播过程中应满足色散关系和曲率效应。本文介绍了一个具有双变量的激发介质元胞自动机模型,利用该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定性体现了色散关系和曲率效应。文中还模拟再现了靶波自维持现象,并对此现象的产生机制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发介质 元胞自动机 色散关系 曲率效应 靶波
下载PDF
一个三维对称系统的二次Hopf分叉控制
13
作者 刘素华 韩庆妙 唐驾时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6-11,共6页
详细分析一个三维对称系统——Langford系统的动态分叉特性,设计非线性状态反馈控制器实现对该系统二次Hopf分叉的控制,推导出控制增益与分叉参数之间的解析关系式。利用数值模拟绘制控制前后系统的动力学运动轨迹,说明控制效果,验证理... 详细分析一个三维对称系统——Langford系统的动态分叉特性,设计非线性状态反馈控制器实现对该系统二次Hopf分叉的控制,推导出控制增益与分叉参数之间的解析关系式。利用数值模拟绘制控制前后系统的动力学运动轨迹,说明控制效果,验证理论解析解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对称系统 Langford系统 二次Hopf分叉 非线性状态反馈控制 二雏环面
下载PDF
多频驱动的近哈密顿系统的Hopf分岔
14
作者 符五久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40-47,85,共9页
将无扰闭轨道变量变换到作用-角变量,再将微扰变量在无扰闭轨道附近展开,获得了有微扰的作用-角变量一级近似表达式。以无扰闭轨道的周期为采样时间,用作用-角变量表达式建立了二维多频驱动的Poincar'e映射,由其中的作用变量映射定... 将无扰闭轨道变量变换到作用-角变量,再将微扰变量在无扰闭轨道附近展开,获得了有微扰的作用-角变量一级近似表达式。以无扰闭轨道的周期为采样时间,用作用-角变量表达式建立了二维多频驱动的Poincar'e映射,由其中的作用变量映射定义了多频驱动的次谐Melnikov函数,并用该函数,给出了Hopf分岔条件。并应用到多频驱动的Duffing-Van der pol系统中,导出了该系统的Hopf分岔条件。按分岔条件取参数,对三频驱动的Duffing-Van der pol方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无一例外地均出现了Hopf分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频驱动 近哈密顿系统 Melnikov函数方法 HOPF分岔
下载PDF
颗粒物质摩擦力测量系统及其数据采集处理
15
作者 杨平 胡林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第3期280-282,共3页
在直流电机和拉力传感器测量电路的基础上,通过变送器将探测棒的力传送给A/D转换个,再利用程序将数据读入数据库并进行汇总处理。保证了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数据采集、测量结果处理自动化。
关键词 颗粒物质 摩擦力 数据采集 VISUAL Basic
下载PDF
反应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制备及其组成和结构 被引量:13
16
作者 李莉莉 蔡传伦 +2 位作者 辛志荣 石强 殷敬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79-782,共4页
以丙烯酸(AA)与硬脂酸单甘油酯(GMS)、油酸单甘油酯(A300)或油酸单山梨糖醇酐酯(Span80)为起始物,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对苯二酚为阻聚剂,制备了三类含有1-烯键的反应型表面活性剂.通过反应体系中AA的加料量及其残留量,计算得到丙烯酸的... 以丙烯酸(AA)与硬脂酸单甘油酯(GMS)、油酸单甘油酯(A300)或油酸单山梨糖醇酐酯(Span80)为起始物,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对苯二酚为阻聚剂,制备了三类含有1-烯键的反应型表面活性剂.通过反应体系中AA的加料量及其残留量,计算得到丙烯酸的转化率为91%以上,制备的反应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收率达到80%以上.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和质谱对反应产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确认获得了三类目标产物.将这三类表面活性剂作为流滴剂与聚乙烯发生接枝反应后,提高了聚乙烯的结晶温度,降低了水在聚烯烃膜表面的接触角,解决了聚乙烯农用棚膜的流滴期短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硬脂酸单甘油酯 油酸单甘油酯 油酸单山梨糖醇酐酯 丙烯酸
下载PDF
大米中黄酮和脂肪酸成分及抗氧化性能的分析 被引量:12
17
作者 侯锐骁 吴稀林 +2 位作者 张路袆 回瑞华 刁全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451-454,共4页
对大米中黄酮和脂肪酸成分及抗氧化性能进行了分析。采用超声波法提取大米中的黄酮类化合物,通过光谱分析方法测定黄酮含量,方法的回收率为95.35%~102.8%,相对标准偏差小于0.16%。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了大米中的脂肪油,再进... 对大米中黄酮和脂肪酸成分及抗氧化性能进行了分析。采用超声波法提取大米中的黄酮类化合物,通过光谱分析方法测定黄酮含量,方法的回收率为95.35%~102.8%,相对标准偏差小于0.16%。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了大米中的脂肪油,再进行甲酯化处理,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分析,黑龙江大米、辽宁大米、吉林大米、四川大米、浙江大米及深圳大米中鉴定出的脂肪酸分别占其总检出量的98.95%、92.70%、84.28%、95.80%、93.46%、68.47%,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占72.93%、69.21%、61.62%、68.62%、68.16%、51.11%。通过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分析了大米的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大米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米 黄酮 脂肪酸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 抗氧化性能
下载PDF
树脂吸附法分离纯化杜仲松脂醇二葡糖苷 被引量:8
18
作者 彭密军 周春山 +2 位作者 董朝清 雷启福 陈龙胜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47-150,共4页
目的筛选效果较好的树脂 ,对杜仲降压活性成分松脂醇二葡糖苷进行有效富集 ,提高产品质量。方法采用新型大孔吸附树脂对松脂醇二葡糖苷进行吸附及洗脱性能实验。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分析检测。结果筛选出效果较好的S 8树脂 ,确... 目的筛选效果较好的树脂 ,对杜仲降压活性成分松脂醇二葡糖苷进行有效富集 ,提高产品质量。方法采用新型大孔吸附树脂对松脂醇二葡糖苷进行吸附及洗脱性能实验。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分析检测。结果筛选出效果较好的S 8树脂 ,确定了最佳的工艺参数 ,使松脂醇二葡糖苷的含量由原材料中的 0 .0 85 %富集提高到 38.5 % ,得率达 85 .5 %。结论该法成本低 ,操作简单 ,树脂可重复使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脂醇二葡糖苷 大孔吸附树脂 分离 纯化
下载PDF
负载型纳米TiO_2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动力学与机理研究 被引量:24
19
作者 祁巧艳 孙剑辉 《水资源保护》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6-58,75,共4页
采用负载型纳米TiO2/AC在流化床反应器中降解罗丹明B染料废水。研究了罗丹明B的光催化降解反应动力学与降解机理。结果表明,负载型纳米TiO2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降解机理首先是罗丹明B分子发色基团苯氨基、羰基键... 采用负载型纳米TiO2/AC在流化床反应器中降解罗丹明B染料废水。研究了罗丹明B的光催化降解反应动力学与降解机理。结果表明,负载型纳米TiO2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降解机理首先是罗丹明B分子发色基团苯氨基、羰基键被破坏,然后是无色中间产物的逐渐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栽型纳米TiO2光催化剂 光催化降解 罗丹明B 动力学
下载PDF
用元胞自动机模型研究二维激发介质中的行波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立升 邓敏艺 +2 位作者 孔令江 刘慕仁 唐国宁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12,共4页
采用Greenberg-Hasting元胞自动机模型,在零流边界条件下计算机数值模拟研究激发介质中行波的性质。结果表明,行波波速随邻域半径增大而增大,随激发域值增大而减少。得到了系统激发条件与邻域半径、激发阈值的关系,并据此解释了行波波... 采用Greenberg-Hasting元胞自动机模型,在零流边界条件下计算机数值模拟研究激发介质中行波的性质。结果表明,行波波速随邻域半径增大而增大,随激发域值增大而减少。得到了系统激发条件与邻域半径、激发阈值的关系,并据此解释了行波波速随激发阈值、邻域半径的变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发阈值 邻域半径 行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