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茄呢基氮芥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理活性 被引量:7
1
作者 赵瑾 卜站伟 +1 位作者 刘洋 王超杰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14-518,共5页
以茄呢醇和茄呢基胺为载体,顺丁烯二酸和邻苯二甲酸为连接链,氮芥为药效基团,设计合成了4种茄呢基氮芥衍生物,同时合成了4种直链脂肪醇-氮芥衍生物以比较茄呢醇与十八醇和十二醇作为载体的差异。所有化合物的结构经元素分析、IR1、H NMR... 以茄呢醇和茄呢基胺为载体,顺丁烯二酸和邻苯二甲酸为连接链,氮芥为药效基团,设计合成了4种茄呢基氮芥衍生物,同时合成了4种直链脂肪醇-氮芥衍生物以比较茄呢醇与十八醇和十二醇作为载体的差异。所有化合物的结构经元素分析、IR1、H NMR和MS测试技术确证,并对5种癌细胞模型进行了初步体外抗肿瘤活性评价。结果表明,以茄呢醇做载体,顺丁烯二酸为连接链的氮芥衍生物对5种受测细胞模型均呈正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芥 茄呢醇 合成 生理活性
下载PDF
锂氟类硅烯与乙烯加成反应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冯大诚 冯圣玉 邓从豪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7期1108-1111,共4页
用从头计算方法研究了锂氟类硅烯与乙烯的加成反应H_2SiLiF+C_2H_4→H_2SiC_2H4+LiF.该反应的过渡态和类卡宾与乙烯的反应相似。反应前后的能量差经零点能校正后仅为-2.4kJ/mol(MP2/6-31... 用从头计算方法研究了锂氟类硅烯与乙烯的加成反应H_2SiLiF+C_2H_4→H_2SiC_2H4+LiF.该反应的过渡态和类卡宾与乙烯的反应相似。反应前后的能量差经零点能校正后仅为-2.4kJ/mol(MP2/6-31G ̄*//6-31G ̄*).本文分析了孩反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性质,计算了反应热力学函数的变化、平衡常数、A因子以及速率常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硅烯 加成反应 从头算 热力学 动力学
下载PDF
聚γ-(β-氰乙硫基)丙基硅氧烷铂配合物的合成与催化性能 被引量:5
3
作者 蔡明中 宋才生 陈江敏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7-40,共4页
γ-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与丙烯腈反应,得到γ-(β-氰乙硫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后者经气相法二氧化硅固载,再与氯亚铂酸钾反应,合成了聚γ-(β-氰乙硫基)丙基硅氧烷铂配合物.研究了该铂配合物对不饱和烃与三乙氧基硅烷的硅... γ-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与丙烯腈反应,得到γ-(β-氰乙硫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后者经气相法二氧化硅固载,再与氯亚铂酸钾反应,合成了聚γ-(β-氰乙硫基)丙基硅氧烷铂配合物.研究了该铂配合物对不饱和烃与三乙氧基硅烷的硅氢加成反应的催化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基硅氧烷 铂配合物 催化剂 硅氢加成 氰乙硫基
下载PDF
手性胶束中的不对称Michael反应 被引量:5
4
作者 张永敏 方向红 王淑群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488-491,共4页
自从1978年Goldberg等首次报道了在(+)-R-N-十二烷基-N,N-二甲基-α-苯基乙基铵盐所形成的手性胶束中,还原前手性酮得到醇(e.e.%仅为1.7%)以来。
关键词 手性胶束 不对称 MICHAEL反应
下载PDF
KF-Al_2O_3催化下α-三唑基片呐酮与对氯苯甲醛的缩合反应 被引量:2
5
作者 廖戎 岑贵俐 李国伟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37-538,共2页
We synthesized vinylieriazolyl ketone through Knoevenagel reaction of α-triazolylpinacolone with 4-chlorophenyl acetaldehyde using KF-Al2O3 as a catalyst. The effect of the reaction conditions, such as the amount of ... We synthesized vinylieriazolyl ketone through Knoevenagel reaction of α-triazolylpinacolone with 4-chlorophenyl acetaldehyde using KF-Al2O3 as a catalyst. The effect of the reaction conditions, such as the amount of catalyst, temperature, the molar ratio of 4-chlorophenyl acetaldehyde to α-triazolylpinacolone and different PEGs was investigated. The optimum reaction conditions are: the molar ratio of 4-chlorophenyl acetaldehyde to α-triazolylpinacolone is 1.2∶1, reaction time is 0.5 h, reaction temperature is 75~80℃, the phase transfer is PEG4000. Under these conditions, the yield of vinylieriazolyl ketone could reach up to 9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F-Al2O3试剂 相转移催化 KNOEVENAGEL反应
下载PDF
乙炔与氢化锂单体和二聚体加成反应中的HOMO-HOMO相互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彬 赵成大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62-64,共3页
用前线分子轨道分析乙炔与氢化锂单体和二聚体加成反应的过渡态.结果表明,在其反应过渡态形成过程中,反应物间的HOMO-LUMO和HOMO-HOMO相互作用均起重要作用.较强烈的HOMO-HOMO相互作用与过渡态附近反应由亲电性加成向亲核性加成转变相关... 用前线分子轨道分析乙炔与氢化锂单体和二聚体加成反应的过渡态.结果表明,在其反应过渡态形成过程中,反应物间的HOMO-LUMO和HOMO-HOMO相互作用均起重要作用.较强烈的HOMO-HOMO相互作用与过渡态附近反应由亲电性加成向亲核性加成转变相关,该反应特性的转变又与LiH中的氢原子在反应中的电荷转移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炔 氢化锂 二聚体 加成反应
下载PDF
谈谈麦克尔反应 被引量:1
7
作者 田来进 苏玉臻 《大学化学》 CAS 1997年第3期20-24,共5页
讨论了麦克尔(Michael)反应及其在有机合成上的应用。
关键词 麦克尔反应 MICHAEL反应 有机合成 共轭加成
下载PDF
论烯烃亲电加成反应中的择向性 被引量:2
8
作者 薛红艳 宗冬 尹彦冰 《高师理科学刊》 2000年第1期80-81,共2页
关键词 烯烃 亲电加成反应 择向性 马氏规则
下载PDF
芳香氮芥衍生物的合成及抑瘤活性
9
作者 赵瑾 赵永梅 +2 位作者 罗稳 谢松强 王超杰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8-42,共5页
以芳香氮芥N,N-二(2-氯乙基)-1,4-苯二胺为药效基团,不同链长的萜醇和饱和醇为载体,通过氨基甲酸酯的联接方式,设计合成了6个芳香氮芥衍生物,收率在66%~90%之间,所有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均经元素分析、^1H NMR、^13C NMR和MS... 以芳香氮芥N,N-二(2-氯乙基)-1,4-苯二胺为药效基团,不同链长的萜醇和饱和醇为载体,通过氨基甲酸酯的联接方式,设计合成了6个芳香氮芥衍生物,收率在66%~90%之间,所有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均经元素分析、^1H NMR、^13C NMR和MS测试技术确证。对K562(白血病细胞),B16(黑色素瘤)和CHO(中国仓鼠卵巢细胞)3种细胞模型进行了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的活性较N,N-二(2-氯乙基)-1,4-苯二胺有明显提高,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与商品药物美法仑(Melphalan)相当,其中法尼基修饰的化合物6e在浓度为0.1~10μmol/L范围内,对B16细胞的体外抑制率明显优于美法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香氮芥 脂肪醇 合成 生理活性
下载PDF
含有两个香豆素的α,ω-双发色团长链化合物的光环合加成反应
10
作者 刘天军 俞珺 +1 位作者 杨晓萍 吴世康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90-95,共6页
本文研究了含有两个香豆素的α,ω双发色团长链化合物在溶液中的光环合加成反应,结果表明:标题化合物有着不同于单体香豆素的光化学行为,即它能在低浓度及非极性溶剂内发生分子内的光二聚反应.此外,通过高分辩核磁共振谱对产物立体化学... 本文研究了含有两个香豆素的α,ω双发色团长链化合物在溶液中的光环合加成反应,结果表明:标题化合物有着不同于单体香豆素的光化学行为,即它能在低浓度及非极性溶剂内发生分子内的光二聚反应.此外,通过高分辩核磁共振谱对产物立体化学的研究发现,反应无论是在极性溶剂或非极性溶剂中进行或反应中是否加入了三重态敏化剂.所得产物均为顺式头-头分子内二聚结构.对反应机制进行了初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豆素 加成反应 光敏化 双发色团
下载PDF
预测环加成反应区域选择性的一个简易方法
11
作者 丁勇 贺旻 袁履冰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1993年第1期79-82,共4页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在研究化合物的性能与结构关系的定量化问题,其目的是为了寻求一个定量确定反应物反应活性的简易方法。本文研究了一种确定环加成反应区域选择性的新方法。早在七十年代初期,对于环加成反应的区域选择性问题就有报导,...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在研究化合物的性能与结构关系的定量化问题,其目的是为了寻求一个定量确定反应物反应活性的简易方法。本文研究了一种确定环加成反应区域选择性的新方法。早在七十年代初期,对于环加成反应的区域选择性问题就有报导,可以通过分子轨道法等加以确定。但是,应用分子轨道法的计算程序过于繁琐,所以应用并不广泛。1989年,S.K.Pal提出了处理这个问题的一个方程,即可以通过活性中心原有的电负性进行推算。这种原有的电负性可以用Huheey方法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加成反应 区域选择性 化合物
下载PDF
含磷α-碳负离子的相转移催化共轭加成反应
12
作者 刘增勋 刘舜尧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0期1271-1273,共3页
亲核性碳负离子与亲电性碳-碳双键的共轭加成反应是形成新碳-碳键的重要方法.含磷碳负离子的共轭加成反应已有报道,但反应一般都是在强碱作用和无水条件下进行,反应条件比较苛刻,如O。
关键词 含磷碳负离子 共轭加成反应 阴离子
下载PDF
光环加成反应的立体化学
13
作者 胡秀贞 《大学化学》 CAS 1993年第1期29-35,共7页
本文根据微扰分子轨道理论(PMO)及前线分子轨道理论(FMO)从烯类的二聚、烯烃的交叉偶合及与酮及硫酮的反应等三方面来阐述[2+2]光环加成反应的区域选择、位置选择、及立体选择性。
关键词 立体化学 环加成反应
下载PDF
含苯并噻唑基的硫桥杯[4]芳烃衍生物的合成及结构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邦屯 丁静静 渠桂荣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549-2553,共5页
在碳酸钾存在下,对叔丁基硫桥杯[4]芳烃(1)分别与端基二溴代烷和碘甲烷反应,生成硫桥杯[4]芳烃衍生物2和3,它们分别与过量的2-巯基苯并噻唑在碳酸钾存在下反应,生成含苯并噻唑基的硫桥杯[4]芳烃衍生物5a~5d.通过1HNMR,13CNMR,IR,MS和... 在碳酸钾存在下,对叔丁基硫桥杯[4]芳烃(1)分别与端基二溴代烷和碘甲烷反应,生成硫桥杯[4]芳烃衍生物2和3,它们分别与过量的2-巯基苯并噻唑在碳酸钾存在下反应,生成含苯并噻唑基的硫桥杯[4]芳烃衍生物5a~5d.通过1HNMR,13CNMR,IR,MS和元素分析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同时,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了硫桥杯[4]芳烃5b的晶体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烃 2-巯基苯并噻唑 合成 晶体结构
下载PDF
烷基对羰基反应性能影响的CNDO/2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柳书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253-255,共3页
对于碳-氧双键和亲核试剂的加成反应,由于负离子进攻为反应速度决定步骤,人们普遍认为羰基的反应性能主要取决于碳原子上的正电荷量,正电荷愈多亲核试剂愈易加成,全部反应也愈易进行。并认为酮的羰基的亲电能力比醛弱,这是由于酮的羰基... 对于碳-氧双键和亲核试剂的加成反应,由于负离子进攻为反应速度决定步骤,人们普遍认为羰基的反应性能主要取决于碳原子上的正电荷量,正电荷愈多亲核试剂愈易加成,全部反应也愈易进行。并认为酮的羰基的亲电能力比醛弱,这是由于酮的羰基和2个烃基相结合,如为烷基,具有给电子作用,则增加羰基碳原子电负性,降低其亲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基 羰基 反应性 CNDO/2
下载PDF
(+)-樟脑硫亚胺的合成及其不对称加成反应
16
作者 李艳 杨桂树 +1 位作者 蒋耀忠 杨登贵 《合成化学》 CAS CSCD 1996年第3期225-232,共8页
合成了一系列光学纯的(+)-樟脑硫亚胺模板,并以之与有机金属试剂、三甲基硅氰进行不对称加成反应,得到了12个光学活性的α-硫氨基氰和硫胺化合物。
关键词 樟脑 硫亚胺 不对称合成 α-硫氨基氰 硫胺
下载PDF
亚甲基烯酮与5-亚甲基-1,3-二噁烷-4,6-二酮反应机理的研究
17
作者 盛颖宏 方德彩 傅孝愿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496-501,共6页
利用半经验分子轨道理论AM1方法,研究了5-亚甲基-1,3-二噁烷-4,6-二酮与亚甲基烯酮的2,3-位C=C,3,4-位C=O和1,2-位C=O三种双键位置上的环加成反应的反应机理.采用Berny梯度法优化得到反应的过渡态,并进行了振动分析确认.... 利用半经验分子轨道理论AM1方法,研究了5-亚甲基-1,3-二噁烷-4,6-二酮与亚甲基烯酮的2,3-位C=C,3,4-位C=O和1,2-位C=O三种双键位置上的环加成反应的反应机理.采用Berny梯度法优化得到反应的过渡态,并进行了振动分析确认.计算结果表明,环加成反应是按照协同的非同步途径进行的,经过一个扭曲的六员环过渡态,前线轨道分析表明反应机理为[4+2]机理.根据AM1优化得到的产物反应物及过渡态的生成热可知三个反应的活化焓分别为27.07kJ·mol-1,32.41kJ·mol-1和137.96kJ·mol-1,2,3-位C=C双键上的环加成反应的活化焓最低,这与实验中只观察到2,3-位C=C双键上环加成产物的结论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基烯酮 亚甲基 恶烷 环加成反应
下载PDF
含硫碳负离子的反应及其应用的研究——Ⅱ.固-液相转移催化共轭加成作用
18
作者 刘广鉴 张正 许从应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21-226,共6页
亲核性的碳负离子与亲电性碳-碳重键的共轭加成反应是构成新碳-碳键的重要方法。某些α-亚磺酰基碳负离子虽然也能与α,β-不饱和酯进行共轭加成,但要有效地产生这类含硫碳负离子往往要用对潮气敏感的强碱性试剂,如氢化钠等。最近,我们... 亲核性的碳负离子与亲电性碳-碳重键的共轭加成反应是构成新碳-碳键的重要方法。某些α-亚磺酰基碳负离子虽然也能与α,β-不饱和酯进行共轭加成,但要有效地产生这类含硫碳负离子往往要用对潮气敏感的强碱性试剂,如氢化钠等。最近,我们报告了在固-液相转移催化条件下α-苯亚磺酰基乙酸甲酯(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碳负离子 相转移催化 共轭加成
下载PDF
单L-苯丙氨酸衍生物对乙醇/水混合溶剂的凝胶化研究
19
作者 冯桂龙 钟路平 +1 位作者 刘小兵 李巍 《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1期29-33,共5页
考察了单L-苯丙氨酸衍生物——L-3-[(3-硬脂胺酰基)-3-苯基-丙酰基]丁酸(SPAB)在乙醇/水混合溶剂中的凝胶行为,结果表明SPAB在乙醇/水的体积比从9:1到2:3的乙醇/水混合溶剂中能形成稳定的、热可逆的超分子凝胶。而在乙醇/水(V/V=1)溶液... 考察了单L-苯丙氨酸衍生物——L-3-[(3-硬脂胺酰基)-3-苯基-丙酰基]丁酸(SPAB)在乙醇/水混合溶剂中的凝胶行为,结果表明SPAB在乙醇/水的体积比从9:1到2:3的乙醇/水混合溶剂中能形成稳定的、热可逆的超分子凝胶。而在乙醇/水(V/V=1)溶液中的最低凝胶化浓度(MGC)低至1.2 mg/m L。凝胶的相转变温度(TGS)随凝胶因子浓度增加而升高。扫描电镜(SEM)观察到SPAB在乙醇/水混合溶剂中形成了相互交联的带状纤维聚集体。红外光谱(FTIR)结果表明SPAB分子中酰胺基团间的氢键、烷基的疏水作用以及水与SPAB分子中的羧基间的氢键是分子自组装的主要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因子 超分子凝胶 L-苯丙氨酸衍生物 自组装
下载PDF
加成反应的基本规律初探
20
作者 苏文华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6年第1期86-89,共4页
加成反应的基本规律初探苏文华(陕西省广播电视大学宝鸡分校,宝鸡721001)加成反应是有机反应的主要类型之一。揭示它的反应本质,掌握反应规律,有助于学好有机化学。1π键──加成反应的的反应中心物质的结构决定其性质。发... 加成反应的基本规律初探苏文华(陕西省广播电视大学宝鸡分校,宝鸡721001)加成反应是有机反应的主要类型之一。揭示它的反应本质,掌握反应规律,有助于学好有机化学。1π键──加成反应的的反应中心物质的结构决定其性质。发生加成反应的有机物结构特征是分子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成反应 Π键 反应中心 反应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