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2篇文章
< 1 2 6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固定床催化加氢制备1,2,4-丁三醇的工艺研究
1
作者 高勇 王爱红 +2 位作者 王辛欣 杨金戈 于艳杰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4年第6期0045-0049,共5页
以顺-2-丁烯-1,4-二醇为反应原料,经两步反应,先在釜式反应中由间氯过氧苯甲酸催化生成2,3-环氧乙烷-1,4-二甲醇(中间体),再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进行催化加氢制备出1,2,4-丁三醇。与传统釜式氢化相比,该工艺降低了催化剂用量及能耗,将反应... 以顺-2-丁烯-1,4-二醇为反应原料,经两步反应,先在釜式反应中由间氯过氧苯甲酸催化生成2,3-环氧乙烷-1,4-二甲醇(中间体),再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进行催化加氢制备出1,2,4-丁三醇。与传统釜式氢化相比,该工艺降低了催化剂用量及能耗,将反应时间缩短至11.4min,显著提升了产物转化率至79.68%,并减少了返混现象,提高了工艺安全性和稳定性,对1,2,4-丁三醇的高效精准合成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加氢 1 2 4-丁三醇 2 3-环氧乙烷-1 4-二甲醇 固定床
下载PDF
不同方法制备的Cu-Mn-La-Zr催化剂上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反应机理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世强 杨金海 +1 位作者 赵宁 肖福魁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70-976,共7页
通过原位红外和H_(2)-TPD表征,比较研究了由共沉淀法(CMLZ-CP)、溶胶凝胶法(CMLZ-S)、水热法(CMLZ-H)制备的Cu-Mn-La-Zr催化剂上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的反应历程。结果表明,催化剂表面羟基对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反应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并且... 通过原位红外和H_(2)-TPD表征,比较研究了由共沉淀法(CMLZ-CP)、溶胶凝胶法(CMLZ-S)、水热法(CMLZ-H)制备的Cu-Mn-La-Zr催化剂上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的反应历程。结果表明,催化剂表面羟基对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反应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并且催化剂上的二氧化碳加氢反应均遵循甲酸盐(HCOO^(*))和羧酸盐(COOH^(*))路径。CMLZ-CP和CMLZ-H催化剂更倾向于羧酸盐路径,而CMLZ-S催化剂更倾向于甲酸盐路径。CMLZ-CP催化剂有最强的H_(2)活化能力,从而表现出最高的CO_(2)转化率和甲醇产率,而CMLZ-H催化剂有更高的中强碱性位点和氧缺陷占比,使得中间物种更倾向于加氢合成甲醇,从而表现出最高的甲醇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加氢 甲醇 反应机理
下载PDF
低温甲醇液相合成催化剂及工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3
作者 储伟 吴玉塘 +2 位作者 罗仕忠 包信和 林励吾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28-134,共7页
本文综述了低温液相合成甲醇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和目前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重点讨论了催化剂体系和活性中心、催化反应过程和工艺、反应机理和失活机理以及催化剂循环再生的研究。与传统的甲醇合成方法比较 ,液相低温甲醇直接合成方... 本文综述了低温液相合成甲醇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和目前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重点讨论了催化剂体系和活性中心、催化反应过程和工艺、反应机理和失活机理以及催化剂循环再生的研究。与传统的甲醇合成方法比较 ,液相低温甲醇直接合成方法具有单程转化率高 (90 %以上 ) ,生产成本低 ,产品品质优 ,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共引用参考文献 36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 液相合成 催化剂 反应工艺 失活 再生 活性中心 催化机理
下载PDF
过渡金属掺杂MCM-48分子筛催化氧化α-二十碳醇制α-二十碳酸 被引量:12
4
作者 魏长平 蔡强 +3 位作者 王海军 毕颖丽 庞文琴 甄开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7期1154-1156,共3页
中孔分子筛由于具有孔径大、吸附能力强和热稳定性好等特点而引起了国内外研究者的极大关注[1,2].近年来,有关MCM-48的合成、结构表征及应用研究的报道甚少[3,4].MCM-48分子筛因无酸性而催化活性较弱,因此,... 中孔分子筛由于具有孔径大、吸附能力强和热稳定性好等特点而引起了国内外研究者的极大关注[1,2].近年来,有关MCM-48的合成、结构表征及应用研究的报道甚少[3,4].MCM-48分子筛因无酸性而催化活性较弱,因此,向其骨架中引入Ti、Zr、Cr和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M-48 催化剂 二十碳醇 二十碳酸 催化氧化
下载PDF
Ce-Cu-Co/CNTs催化剂催化合成气制低碳醇及乙醇的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韩涛 黄伟 +3 位作者 王晓东 唐钰 刘双强 游向轩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127-2133,共7页
采用共浸渍法制备了不同Ce含量的Ce-Cu-Co/CNTs催化剂,考察了其在合成气制低碳醇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借助X射线衍射(XRD)、程序升温还原(H2-TPR)、N2吸脱附实验(BET)、透射电镜(TEM)和CO程序升温脱附(CO-TPD)对这些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 采用共浸渍法制备了不同Ce含量的Ce-Cu-Co/CNTs催化剂,考察了其在合成气制低碳醇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借助X射线衍射(XRD)、程序升温还原(H2-TPR)、N2吸脱附实验(BET)、透射电镜(TEM)和CO程序升温脱附(CO-TPD)对这些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Ce的质量分数为3%时,低碳醇的时空收率和选择性达到最高,分别为696.4 mg?g-1?h-1和59.7%,其中乙醇占总醇的46.8%,适量Ce的添加能提高Cu物种在催化剂上的分散度和催化剂的还原性能,能显著地增加催化剂吸附CO的能力,促进合成醇活性位的形成,进而明显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总醇的选择性.研究表明,将具有高活性和高碳链增长能力的CuCo基催化剂与碳纳米管的限域效应结合,可实现缩窄产物分布、大幅度提高乙醇选择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 CuCo/CNTs催化剂 合成气 低碳醇 乙醇
下载PDF
荧光光谱和吸收光谱研究脂肪醇与β-环糊精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23
6
作者 江云宝 黄贤智 陈国珍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289-293,共5页
选择芘作为光谱探针,用荧光光谱和吸收光谱法研究了一些水溶性脂肪醇与β-环糊精(β-CD)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一元醇使得β-CD空腔极性减小,芘-β-CD包络物的形成常数增大;而多元醇具有相反的效应,指出醇与β-CD端羟基间的氢键作用... 选择芘作为光谱探针,用荧光光谱和吸收光谱法研究了一些水溶性脂肪醇与β-环糊精(β-CD)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一元醇使得β-CD空腔极性减小,芘-β-CD包络物的形成常数增大;而多元醇具有相反的效应,指出醇与β-CD端羟基间的氢键作用是导致这些效应的本质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醇 环糊精 荧光光谱 吸收光谱
下载PDF
无机胺合成ZSM-5沸石的结构表征和催化作用 被引量:9
7
作者 陈丙义 魏东伟 +2 位作者 杨新丽 杜宝石 郭益群 《化学研究》 CAS 2002年第1期18-20,共3页
分别以氨水和正丙胺为模板剂 ,在 177℃温度下静止晶化 5 0小时 ,合成出ZSM - 5沸石分子筛 .经XRD和IR测试 ,两者具有基本相同的结构 ;TG -DSC分析证明 ,两者都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 .由于有机胺易氧化分解 ,故使得后者的腔内包含物氧化... 分别以氨水和正丙胺为模板剂 ,在 177℃温度下静止晶化 5 0小时 ,合成出ZSM - 5沸石分子筛 .经XRD和IR测试 ,两者具有基本相同的结构 ;TG -DSC分析证明 ,两者都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 .由于有机胺易氧化分解 ,故使得后者的腔内包含物氧化放热峰前移约 4 0℃ .合成的ZSM - 5沸石经用不同离子交换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水 正丙胺 合成 ZSM-5 沸石 结构表征 已烷 芳构化 模板剂 催化剂 催化性能
下载PDF
原位红外化学捕获方法研究低碳混合醇合成反应机理 被引量:8
8
作者 胡剑利 朱起明 +3 位作者 李晋鲁 刘崇微 刘金尧 袁乃驹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73-180,共8页
采用原位红外测试技术结合化学捕获方法研究了Cu-Zn-Mg-K催化剂上合成低碳混合醇的反应机理。用动态技术提高表面物的浓度,增强其红外信息和提高它们的响应速度。捕获剂CH_3I和CH_3OH以脉冲方式引入原位红外池,分别捕获到一些较关键的C_... 采用原位红外测试技术结合化学捕获方法研究了Cu-Zn-Mg-K催化剂上合成低碳混合醇的反应机理。用动态技术提高表面物的浓度,增强其红外信息和提高它们的响应速度。捕获剂CH_3I和CH_3OH以脉冲方式引入原位红外池,分别捕获到一些较关键的C_2中间物:表面乙酰基、表面乙酸盐、乙烯酮和烯醇盐。利用脉冲-原位红外测试技术,观测了从C_1中间物到C_2中间物演变的动态过程,同时还考察了甲醇对低碳醇合成的影响。指出在Cu-Zn-Mg-K上低碳醇的合成是通过CO插入碳链递增这种反应途径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醇 催化剂 Cu-Zn-Mg-K
下载PDF
椰油酸甲酯中压加氢制脂肪醇催化剂的研制 被引量:9
9
作者 周庚生 郭建国 +1 位作者 钱霞 汤莉申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7-9,共3页
椰油酸甲酯制脂肪醇国内外一直使用Cu-Cr或Cu-Zn催化剂和高压加氢来实现。本文研究了共沉淀法制备的六组元催化剂各组分对椰油酸甲酯中压加氢过程的影响程度,制备出了适于中压加氢的五组元催化剂。
关键词 加氢 催化剂 脂肪醇 椰油酸甲酯 制备
下载PDF
饱和醇结构-保留定量相关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被引量:7
10
作者 何池洋 黄存富 孙益民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1-23,共3页
以拓扑指数为结构描述符 ,用基于Levenberg_Marquardt优化的BP神经网络建立了醇类化合物的结构与色谱保留值的相关性模型 ,用于未知醇类化合物在SE_30和OV_3两根色谱柱上保留指数的同时预测 ,其学习速率优于文献中普通BP神经网络法,预... 以拓扑指数为结构描述符 ,用基于Levenberg_Marquardt优化的BP神经网络建立了醇类化合物的结构与色谱保留值的相关性模型 ,用于未知醇类化合物在SE_30和OV_3两根色谱柱上保留指数的同时预测 ,其学习速率优于文献中普通BP神经网络法,预测准确度与普通BP神经网络法接近,但优于多元线性回归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保留相关 饱和醇 人工神经网络 拓扑指数 气相色谱 保留指数
下载PDF
Zn-PTFE复合电极的研制及应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肖秀峰 刘榕芳 朱则善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04-207,共4页
对 Zn-PTFE(聚四氟乙烯 )复合电极的复合电沉积过程进行研究 ,并考察了它在电合成频那醇上的应用 .实验结果表明 :控制镀液中 PTFE悬浮量为 3 0 m L/ L,镀液温度 2 5℃ ,以 5.0 A/ dm2电流密度电沉积2 2 .5C,可制备出 PTFE微粒分散均匀... 对 Zn-PTFE(聚四氟乙烯 )复合电极的复合电沉积过程进行研究 ,并考察了它在电合成频那醇上的应用 .实验结果表明 :控制镀液中 PTFE悬浮量为 3 0 m L/ L,镀液温度 2 5℃ ,以 5.0 A/ dm2电流密度电沉积2 2 .5C,可制备出 PTFE微粒分散均匀的复合电极 ;以此复合电极为阴极电合成频那醇 ,产率可达 53 .6% ,明显高于 Zn电极的 2 5.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电极 电合成 频那醇 复合电沉积 聚四氟乙烯
下载PDF
合成醇Cu-CO催化剂中第Ⅲ组分对其催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静 汪景春 吴越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0期1453-1455,共3页
在一般金属催化剂上,由CO和H_2选择合成高级醇是合成气化学的重要研究方向。IFP在1982年提出的Cu-Co催化剂至今还是重要的体系,对合成C_2醇有较好的选择性,但这类催化剂存在热稳定性差、活性低的缺点,为改善催化剂的性质需添加热稳定性... 在一般金属催化剂上,由CO和H_2选择合成高级醇是合成气化学的重要研究方向。IFP在1982年提出的Cu-Co催化剂至今还是重要的体系,对合成C_2醇有较好的选择性,但这类催化剂存在热稳定性差、活性低的缺点,为改善催化剂的性质需添加热稳定性高的载体和助剂。有关Cu-Co催化剂体系的研究已有不少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醇 铜钴催化剂 一氧化碳 氢气
下载PDF
乙醇的测定方法综述 被引量:49
13
作者 牟建楼 王颉 +1 位作者 张伟 陈志周 《酿酒》 CAS 2006年第2期46-48,共3页
乙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测定方法很多,主要有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介绍了乙醇的测定方法和各种方法的适用范围。
关键词 乙醇 测定 方法
下载PDF
氨基酸修饰环糊精对脂肪醇的分子识别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韩宝航 刘育 +1 位作者 孙世新 陈荣悌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1999年第6期653-656,共4页
本文合成了 L-苯丙氨酸修饰 β-环糊精 (1 ) ,应用荧光光谱分光光度滴定方法测定了 2 5℃下 1与几种脂肪醇在磷酸缓冲溶液 (p H7.2 0 )中形成包结络合物的稳定常数 ,从主 -客体间的尺寸 /形状适合、客体分子的刚性及疏水性、疏水相互作... 本文合成了 L-苯丙氨酸修饰 β-环糊精 (1 ) ,应用荧光光谱分光光度滴定方法测定了 2 5℃下 1与几种脂肪醇在磷酸缓冲溶液 (p H7.2 0 )中形成包结络合物的稳定常数 ,从主 -客体间的尺寸 /形状适合、客体分子的刚性及疏水性、疏水相互作用、范德华力等方面考察了主体对客体的分子识别 ,并与 L -色氨酸修饰β-环糊精的分子识别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修饰 环糊精 分子识别 脂肪醇 氨基酸
下载PDF
一元醇非常温爆炸极限的测定 被引量:5
15
作者 黄超 杨绪杰 +1 位作者 陆路德 汪信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1-54,共4页
爆炸极限是重要的物性参数。常温下爆炸极限数据已很充足 ,非常温下爆炸极限数据却很罕见。本文用约2 0L的爆炸容器 ,在 2 5~ 2 10℃范围内测定了甲醇、乙醇、正丙醇、正丁醇、正戊醇及醇水体系的LEL值和UEL值。并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得... 爆炸极限是重要的物性参数。常温下爆炸极限数据已很充足 ,非常温下爆炸极限数据却很罕见。本文用约2 0L的爆炸容器 ,在 2 5~ 2 10℃范围内测定了甲醇、乙醇、正丙醇、正丁醇、正戊醇及醇水体系的LEL值和UEL值。并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得出各种体系爆炸极限随温度变化的规律。用本法在常温下所测数据与文献值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元醇 非常湿爆炸极限 测定 爆炸上限 爆炸下限
下载PDF
哌啶氧铵盐对醇氧化反应的活性和选择性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有成 郭宏勋 刘中立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89-192,共4页
系统地研究了12种具有不同4-位取代基(R=H、CH_3O、Cl)及反离子(X=Cl、BF_4、ClO_4、Br或Br_3)的2,2,6,6-四甲基哌啶氧铵盐对醇的氧化反应,发现这些氧铵盐都能以很高的收率将一级醇氧化为醛,二级醇氧化为酮.氧化反应的活性与4-位取代基... 系统地研究了12种具有不同4-位取代基(R=H、CH_3O、Cl)及反离子(X=Cl、BF_4、ClO_4、Br或Br_3)的2,2,6,6-四甲基哌啶氧铵盐对醇的氧化反应,发现这些氧铵盐都能以很高的收率将一级醇氧化为醛,二级醇氧化为酮.氧化反应的活性与4-位取代基及反离子有关.当反离子相同时,反应活性的顺序为Cl>CH_3O>H;当4-位取代基相同时,反应活性的顺序为Cl^->>BF_4^->ClO_4^->Br^-.氧化反应的选择性主要与反离子有关,当反离子为Cl^-时,主要氧化一级醇;当反离子为BF_4^-、ClO_4^-、Br^-或Br_3^-时,主要氧化二级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哌啶 氧铵盐 氧化反应 活性
下载PDF
Cu对K-LaZrO_2异丁醇合成催化剂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武应全 王思晨 +4 位作者 解红娟 高俊文 田少鹏 韩怡卓 谭猗生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6-172,共7页
采用X射线衍射(XRD)、程序升温脱附(TP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技术及富集法考察了K-La Zr O2和K-Cu La Zr O2催化剂结构、CO和H2在锆基催化剂上的吸附行为及异丁醇合成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添加Cu后,... 采用X射线衍射(XRD)、程序升温脱附(TP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技术及富集法考察了K-La Zr O2和K-Cu La Zr O2催化剂结构、CO和H2在锆基催化剂上的吸附行为及异丁醇合成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添加Cu后,与Zr形成较好的固溶体,促进了Cu O的分散,且抑制了Zr O2结晶,增强Cu-Zr相互作用,提高了催化活性.CO-TPD结果显示,引入Cu后,催化剂表面CO吸附量明显增加,有利于碳链增长;H2-TPD结果显示,与活性相关的低温脱附氢量也明显增加.另外,FTIR及富集法结果发现,Cu的引入促进了表面C1物种的形成,增加了表面C1物种含量,促进了碳链增长,明显改善了异丁醇的选择性.在p=10.0 MPa,空速(GHSV)=3000 h-1,T=360°C,V(H2)/V(CO)=1:1条件下,异丁醇选择性达到4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铜 锆基催化剂 合成气 异丁醇
下载PDF
脂肪醇沸点的神经网络估算与预测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刚 胡芳 +2 位作者 向建南 周冰 李志良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8年第1期27-30,共4页
利用神经网络NN多层模型及误差反向传插算法(BPNN)研究了脂肪醇沸点与结构的定量关系.并用所提出的方法对多种脂肪醇沸点进行估算和预测,获得良好结果.
关键词 神经网络 反传算法 脂肪醇类 沸点
下载PDF
有效碳链长度与脂肪醇的沸点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李志良 曹晨忠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60-364,共5页
脂肪醇沸点(b.p.)变化规律可用下述关系式表示: ln(800.386-T_b)=6.64919-2.94828×10^(-2)N_(ECC)+0.150955△PEI式中N_(ECC)为醇中烷基的有效碳链长度,△PEI是具有相同碳原子数目的支链烷基与直链烷基的极化效应指数的差值,它表... 脂肪醇沸点(b.p.)变化规律可用下述关系式表示: ln(800.386-T_b)=6.64919-2.94828×10^(-2)N_(ECC)+0.150955△PEI式中N_(ECC)为醇中烷基的有效碳链长度,△PEI是具有相同碳原子数目的支链烷基与直链烷基的极化效应指数的差值,它表示羟基对醇的沸点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沸点 有效碳链长度 极化效应 QSPR 脂肪醇
下载PDF
超分子体系中的分子识别研究(ⅩⅦ)——几种有机硒修饰β-环糊精与脂肪醇的包结配位作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育 厉斌 +1 位作者 李自运 李菁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9期1440-1442,共3页
环糊精双核铜配合物以及磷酰基修饰环糊精可通过离子间的静电相互作用扩展对分子的键合能力和分子选择性[1~4].含有芳香基的修饰环糊精可通过主-客体间的几何互补和诱导楔合作用扩展手性对映体识别能力[5].本文用紫外-可见... 环糊精双核铜配合物以及磷酰基修饰环糊精可通过离子间的静电相互作用扩展对分子的键合能力和分子选择性[1~4].含有芳香基的修饰环糊精可通过主-客体间的几何互补和诱导楔合作用扩展手性对映体识别能力[5].本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技术研究了几种有机硒修饰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硒修饰 环糊精 分子识别 脂肪醇 包结配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