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9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方法制备的Cu-Mn-La-Zr催化剂上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反应机理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世强 杨金海 +1 位作者 赵宁 肖福魁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70-976,共7页
通过原位红外和H_(2)-TPD表征,比较研究了由共沉淀法(CMLZ-CP)、溶胶凝胶法(CMLZ-S)、水热法(CMLZ-H)制备的Cu-Mn-La-Zr催化剂上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的反应历程。结果表明,催化剂表面羟基对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反应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并且... 通过原位红外和H_(2)-TPD表征,比较研究了由共沉淀法(CMLZ-CP)、溶胶凝胶法(CMLZ-S)、水热法(CMLZ-H)制备的Cu-Mn-La-Zr催化剂上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的反应历程。结果表明,催化剂表面羟基对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反应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并且催化剂上的二氧化碳加氢反应均遵循甲酸盐(HCOO^(*))和羧酸盐(COOH^(*))路径。CMLZ-CP和CMLZ-H催化剂更倾向于羧酸盐路径,而CMLZ-S催化剂更倾向于甲酸盐路径。CMLZ-CP催化剂有最强的H_(2)活化能力,从而表现出最高的CO_(2)转化率和甲醇产率,而CMLZ-H催化剂有更高的中强碱性位点和氧缺陷占比,使得中间物种更倾向于加氢合成甲醇,从而表现出最高的甲醇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加氢 甲醇 反应机理
下载PDF
以类水滑石为前驱体的Cu/Zn/Al/(Zr)/(Y)催化剂制备及其催化CO_2加氢合成甲醇的性能 被引量:34
2
作者 高鹏 李枫 +3 位作者 赵宁 王慧 魏伟 孙予罕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55-1163,共9页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Cu:Zn:Al:Zr:Y原子比分别为2:1:1:0:0、2:1:0.8:0.2:0、2:1:0.8:0:0.2和2:1:0.8:0.1:0.1的Cu/Zn/Al/(Zr)/(Y)类水滑石化合物.将前驱体材料在空气中500°C焙烧后得到复合金属氧化物,并将其用于CO2加氢合成甲醇反应...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Cu:Zn:Al:Zr:Y原子比分别为2:1:1:0:0、2:1:0.8:0.2:0、2:1:0.8:0:0.2和2:1:0.8:0.1:0.1的Cu/Zn/Al/(Zr)/(Y)类水滑石化合物.将前驱体材料在空气中500°C焙烧后得到复合金属氧化物,并将其用于CO2加氢合成甲醇反应.采用X射线衍射(XRD)、热重(TG)分析、N2吸附、氧化亚氮(N2O)反应吸附、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2-TPR)和H2/CO2程序升温脱附(H2/CO2-TPD)技术对所制备的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Zr和Y的引入使得催化剂BET比表面积大幅增加,金属铜的比表面积和分散度均按以下顺序依次增加:Cu/Zn/Al<Cu/Zn/Al/Zr<Cu/Zn/Al/Y<Cu/Zn/Al/Zr/Y,然而,强碱位数目占总碱位数目的比例的变化顺序为:Cu/Zn/Al<Cu/Zn/Al/Y<Cu/Zn/Al/Zr/Y<Cu/Zn/Al/Zr.活性评价结果揭示CO2转化率取决于金属铜的比表面积,甲醇选择性则随强碱位比例的增加而线性增加.因而,Zr和Y的引入有利于甲醇的合成,Cu/Zn/Al/Zr/Y催化剂上的甲醇收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水滑石前驱体 助剂 Cu ZN Al催化剂 二氧化碳加氢 甲醇
下载PDF
沉淀还原法制备高性能CO_2加氢合成甲醇Cu/ZnO/Al_2O_3催化剂 被引量:20
3
作者 曹勇 陈立芳 +3 位作者 戴维林 范康年 吴东 孙予罕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296-1298,共3页
A novel coprecipitation-reduction process has been proposed for preparing highly selective Cu/ZnO/Al 2O 3 catalysts for methanol synthesis from CO 2 hydrogenation. Compared to the catalysts prepared by the conventiona... A novel coprecipitation-reduction process has been proposed for preparing highly selective Cu/ZnO/Al 2O 3 catalysts for methanol synthesis from CO 2 hydrogenation. Compared to the catalysts prepared by the conventional method, the new catalysts prepared via the new method exhibit much higher BET surface area and pore size, much smaller crystallite size and higher catalytic activity and selectivity in CO 2 hydrogenation to methanol. It is also found that the molar ratio of Cu + to Cu 0 on the surface of the catalyst obtained by coprecipitation-reduction i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n the reduced catalyst obtained by the conventional method, which could be crucial for its high activity and selectivity for catalytic hydrogenation of CO 2 to methan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淀还原法 制备 CO2 加氢合成 甲醇 Cu/ZnO/Al2O3 催化剂 碳酸盐共沉淀 液相化学还原
下载PDF
正丙醛气相绝热加氢反应的研究
4
作者 周强 涂齐辉 穆成均 《中国氯碱》 CAS 2023年第3期56-61,共6页
丙醛加氢技术有液相加氢与气相加氢两种,国内丙醛加氢技术多为气相加氢。丙醛气相加氢技术又分为列管式固定床与绝热固定床两种。在绝热式固定床中分为单段与多段式两类。本文重点介绍多段式丙醛气相绝热加氢制正丙醇的工艺研究及工业... 丙醛加氢技术有液相加氢与气相加氢两种,国内丙醛加氢技术多为气相加氢。丙醛气相加氢技术又分为列管式固定床与绝热固定床两种。在绝热式固定床中分为单段与多段式两类。本文重点介绍多段式丙醛气相绝热加氢制正丙醇的工艺研究及工业应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丙醇 正丙醛 多段绝热式固定床反应器 反应温度 反应压力
下载PDF
新型生物燃料--丁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3
5
作者 刘娅 刘宏娟 +2 位作者 张建安 程可可 陈宗道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8-31,33,共5页
出于能源安全和环保的考虑,生物燃料已成为许多国家研究发展的目标,而生物丁醇以其特有的优势体现了能源的多元化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介绍了丁醇作为新型生物燃料的优势及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并对丁醇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进行... 出于能源安全和环保的考虑,生物燃料已成为许多国家研究发展的目标,而生物丁醇以其特有的优势体现了能源的多元化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介绍了丁醇作为新型生物燃料的优势及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并对丁醇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进行了探讨,最后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醇 生物燃料 研究进展
下载PDF
Cu-Zn-Al-Zr甲醇合成催化剂的UVDR、TPD和TPR表征 被引量:10
6
作者 杨意泉 方雪明 +4 位作者 李晨 程大典 袁友珠 林仁存 张鸿斌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251-1255,共5页
在 Cu- Zn- Al甲醇合成催化剂中添加适量的氧化锆助剂 ,制得 Cu- Zn- Al- Zr催化剂及表征其特性 .实验结果表明 ,Cu- Zn- Al- Zr催化剂最佳反应温度为 2 30℃ ,比 Cu- Zn- Al低约 10℃ ;热处理前后甲醇得率分别比 Cu- Zn- Al高 16%和 38... 在 Cu- Zn- Al甲醇合成催化剂中添加适量的氧化锆助剂 ,制得 Cu- Zn- Al- Zr催化剂及表征其特性 .实验结果表明 ,Cu- Zn- Al- Zr催化剂最佳反应温度为 2 30℃ ,比 Cu- Zn- Al低约 10℃ ;热处理前后甲醇得率分别比 Cu- Zn- Al高 16%和 38% .UVDR表征显示 ,反应后催化剂在 5 98nm处观测到在 Zn O晶格介面上的 Cu+;CO- TPD表征显示 ,经 4 5 0℃热处理后的催化剂只在 182℃~ 197℃处出现一个由 Cu0 位贡献的吸附峰 ,热处理前在 2 61℃~ 2 74℃处由 Cu+位贡献的吸附峰消失 .Cu-Zn- Al- Zr催化剂对 CO的吸附量和 Cu+含量均大于 Cu- Zn- Al催化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合成 Cu-Zn-Al-Zr催化剂 热稳定性 低温活性 UVDR TPD TPR 表征
下载PDF
凝胶网格共沉淀法制备Cu/ZnO/Al_2O_3合成甲醇催化剂 被引量:14
7
作者 洪中山 邓景发 +1 位作者 范康年 曹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706-708,共3页
随着工业污染和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及能源危机和资源危机的日益严重, 以二氧化碳为原料催化合成甲醇等化学品已成为C1化工研究中最重要的前沿课题之一[1~3]. CO2加氢合成甲醇的研究虽已有许多工作报道, 但将传统共沉淀法制备的工业甲... 随着工业污染和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及能源危机和资源危机的日益严重, 以二氧化碳为原料催化合成甲醇等化学品已成为C1化工研究中最重要的前沿课题之一[1~3]. CO2加氢合成甲醇的研究虽已有许多工作报道, 但将传统共沉淀法制备的工业甲醇合成催化剂用于CO2加氢合成甲醇时, 催化活性很低[4]. 因此, 设计和制备能够在比较温和条件下充分活化CO2并具有较高的甲醇选择性的新型催化剂就显得十分必要. 超细粒子催化剂具有高比表面积、 高表面能及表面活性位点多等特点, 表现出不同于常规材料的独特催化性能[5], 作为新型催化剂用于CO2加氢反应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目前, 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报道日益增多[4]. 本文首次提出用一种新型催化剂制备方法凝胶网格共沉淀法制备具有高活性金属铜表面的超细Cu/ZnO/Al2O3催化剂, 对其在CO2加氢合成甲醇反应中的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 并详细考察了制备参数对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网格共沉淀方法 甲醇 合成 明胶 CO2 加氢 二氧化碳 结构 氧化锌 氧化铝 催化剂 性能
下载PDF
杂多酸催化性能的研究——乙醇与环氧乙烷的醚化 被引量:19
8
作者 张洪泰 叶兴凯 +3 位作者 张素贤 苏为平 崔延华 吴越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7期426-430,共5页
在乙醇与环氧乙烷的醚化反应中,系统地研究了杂多酸化合物的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PMo_(12),PW_(12),SiMo_(12),SiW_(12)对乙醇与环氧乙烷的醚化反应具有较高的催亿活性。Mo 和 W 混合配位的 PMO_(12-n)Wn 杂多酸具有相近的催化活性,... 在乙醇与环氧乙烷的醚化反应中,系统地研究了杂多酸化合物的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PMo_(12),PW_(12),SiMo_(12),SiW_(12)对乙醇与环氧乙烷的醚化反应具有较高的催亿活性。Mo 和 W 混合配位的 PMO_(12-n)Wn 杂多酸具有相近的催化活性,而 PMO_(12-n)V_n 的催化活性则随 V 取代数的增加而降低。同时,还考查了各种因素,如环氧乙烷和催化剂的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乙二醇乙醚收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多酸 催化 乙醇 环氧乙烷 醚化
下载PDF
Pt及其修饰电极上乙醇吸附和氧化的CV和EQCM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陈国良 陈声培 +2 位作者 甄春花 周志有 孙世刚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1253-1257,共5页
运用电化学循环伏安和石英晶体微天平研究了乙醇在Pt电极和以Sb,S吸附原子修饰的Pt(Pt/Sbad和Pt/Sad)电极上的吸附和氧化过程.结果表明乙醇的氧化与电极表面氧物种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Pt电极表面Sb吸附原子能在较低的电位下吸附氧,可显... 运用电化学循环伏安和石英晶体微天平研究了乙醇在Pt电极和以Sb,S吸附原子修饰的Pt(Pt/Sbad和Pt/Sad)电极上的吸附和氧化过程.结果表明乙醇的氧化与电极表面氧物种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Pt电极表面Sb吸附原子能在较低的电位下吸附氧,可显著提高乙醇电催化氧化活性.相反,Pt电极表面S吸附原子的氧化会消耗表面氧物种,抑制了乙醇的电氧化.本文从表面质量变化提供了吸附原子电催化作用的新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晶体微天平 PT电极 修饰电极 乙醇 吸附 电催化氧化 循环伏安
下载PDF
氧化铜/氧化锆甲醇合成催化剂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28
10
作者 刘源 钟炳 +1 位作者 王琴 彭少逸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442-446,共5页
以超临界干燥法制得的超细ZrO2为载体,浸渍铜后所得的CuO/ZrO2催化剂对CO/H2合成甲醇呈现出较好的活性和选择性.反应温度对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有较大的影响.XPS结果表明,载体和活性组分间存在着相互作用.T... 以超临界干燥法制得的超细ZrO2为载体,浸渍铜后所得的CuO/ZrO2催化剂对CO/H2合成甲醇呈现出较好的活性和选择性.反应温度对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有较大的影响.XPS结果表明,载体和活性组分间存在着相互作用.TPR结果说明CuO/ZrO2中的铜以两种形式存在,一种为体相铜,另一种为高度分散的铜.后者的含量和甲醇产率存在着顺应关系,它应是关键的活性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锆 氧化铜 甲醇合成 催化性能
下载PDF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共振光化学传感器的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赵晓君 王珍 +3 位作者 许汉英 梁枫 张寒琦 金钦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8期1214-1218,共5页
自行设计并组装了一套全波长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共振光化学传感器实验装置;研究了以银膜为基底的传感器的稳定性、可逆性及干扰情况;在575nm波长处,测定乙醇的灵敏度为4.6×10-4折射率单位,RSD≤1.4%,定量测... 自行设计并组装了一套全波长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共振光化学传感器实验装置;研究了以银膜为基底的传感器的稳定性、可逆性及干扰情况;在575nm波长处,测定乙醇的灵敏度为4.6×10-4折射率单位,RSD≤1.4%,定量测定范围为0.5%~70%.分析了一些实际样品,结果与标准方法的测定值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化学传感器 乙醇 分析 SPR传感器 传感器
下载PDF
SnO_2-SiO_2负载Cu、Ni催化剂的CO_2加氢反应性能 被引量:12
12
作者 钟顺和 王希涛 +1 位作者 宓立新 肖秀芬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4-158,共5页
采用表面反应改性法制备了SnO2 SiO2 (SnSiO)表面复合物载体 ,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SnSiO担载的Cu Ni双金属催化剂。借助BET、XRD、TPR、IR和微反等技术研究了SnSiO及其负载的Ni、Cu双金属催化剂的表面构造、化学吸附及CO2 加氢反应性... 采用表面反应改性法制备了SnO2 SiO2 (SnSiO)表面复合物载体 ,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SnSiO担载的Cu Ni双金属催化剂。借助BET、XRD、TPR、IR和微反等技术研究了SnSiO及其负载的Ni、Cu双金属催化剂的表面构造、化学吸附及CO2 加氢反应性能。结果表明 :SnSiO是SnO2 单分子层价联于SiO2 表面的复合氧化物 ,仍保持类似SiO2载体的孔结构和比表面 ;SnO2 引入SiO2 表面后可以有效地促进CuO、NiO的还原 ,还原后成为负载在SnSiO载体表面的Cu Ni合金 ;CO2 在负载型Cu Ni合金表面Cu或表面Ni位上发生化学吸附 ,形成线式和剪式吸附态 ;CO2 在催化剂上的加氢反应产物主要是CH3 OH、CH4 、CO和H2 O ,生成CH3 OH的选择性与催化剂组成及反应条件密切相关。Cu Ni催化剂 ,在 0 5MPa ,170℃ ,H2 /CO2 (mol/mol)为 3的条件下 ,CH3 OH的选择性达到 84 6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复合物 双金属催化剂 加氢反应 合成 甲醇 负载型催化剂 二氧化碳 二氧化锡 二氧化硅 表面复合物载体
下载PDF
甲醇在CeO_2担载Pd催化剂上分解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19
13
作者 杨成 董庆年 +1 位作者 任杰 孙予罕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2329-2331,共3页
采用原位红外 ( in-situ FTIR)技术对甲醇在 Ce O2 和 Pd/ Ce O2 催化剂上的吸附和反应进行了研究 ,提出一个新的甲醇分解反应机理模型 .甲醇在 Ce O2 上容易吸附并结合其晶格氧生成甲酸盐物种 ,而甲醇分解的产物氢被 Pd活化后 ,溢流到 ... 采用原位红外 ( in-situ FTIR)技术对甲醇在 Ce O2 和 Pd/ Ce O2 催化剂上的吸附和反应进行了研究 ,提出一个新的甲醇分解反应机理模型 .甲醇在 Ce O2 上容易吸附并结合其晶格氧生成甲酸盐物种 ,而甲醇分解的产物氢被 Pd活化后 ,溢流到 Ce O2 上促进了甲酸盐物种的分解 .Cl- 的存在加强了 Pd/ Ce O2 催化剂与氢的相互作用 ,Pd和 Ce O2 通过对氢和氧物种的作用对甲醇分解反应的过程表现出协同效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O2担载Pd催化剂 分解机理 甲醇 二氧化铈载体
下载PDF
低功率有机ICP中乙醇增敏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辛仁轩 宋崇立 +3 位作者 王建晨 宋旭文 曹艳秋 鲁毅强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005-1008,共4页
研究了低功率有机ICP中乙醇对试液物性 (密度、粘度、表面张力 )及等离子体激发参数 (气体温度、激发温度、电子密度和电离温度 )的影响。测定了多种元素在不同浓度乙醇水溶液中的检出限。结果表明 ,乙醇的引入提高了分析物进入等离子... 研究了低功率有机ICP中乙醇对试液物性 (密度、粘度、表面张力 )及等离子体激发参数 (气体温度、激发温度、电子密度和电离温度 )的影响。测定了多种元素在不同浓度乙醇水溶液中的检出限。结果表明 ,乙醇的引入提高了分析物进入等离子体速率 ,并对具有低激发电位和电离电位的稀土元素有一定的增敏效应 ,而对具有较高电离电位和激发电位的Cd ,Zn ,B有抑制作用 ,并减弱了等离子偏离LTE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ICP 乙醇 增敏效应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 原子发射光谱 温度 物理特性 分析 ICP-AES
下载PDF
低压合成甲醇催化剂母料变色点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房德仁 李海洋 +2 位作者 李士芹 张慧敏 刘中民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10-614,共5页
研究了合成甲醇催化剂母料陈化期间pH值的变化情况,尤其是母料变色点前后pH值的变化,考察了反应pH值及反应温度对变色时间及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甲醇催化剂母料在陈化期间pH值一直在改变,在变色点附近出现了pH值的一个极小... 研究了合成甲醇催化剂母料陈化期间pH值的变化情况,尤其是母料变色点前后pH值的变化,考察了反应pH值及反应温度对变色时间及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甲醇催化剂母料在陈化期间pH值一直在改变,在变色点附近出现了pH值的一个极小值,与其相应的是在母料变色前后催化剂的活性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因此,在变色点前后母料的组成及结构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升高反应温度有利于母料结构的调变,升高反应pH值不利于母料结构的这种变化。通过本实验确定了催化剂母料在并流情况下最佳沉淀pH值范围为7 5~8 5,最佳沉淀温度大于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合成 甲醇 催化剂 母料 变色点
下载PDF
CuO/ZnO/ZrO_2催化剂上CO_2加氢反应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毛利群 徐征 +3 位作者 千载虎 黄家生 林治银 徐奕德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86-191,共6页
CuO/ZnO/ZrO_2催化剂对低压CO_2加氢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及甲醇选择性,反应的主要产物是CH_3OH和CO。本文用TPSR-MS手段研究了CuO/ZnO/ZrO_2催化剂上CO_2加氢合成甲醇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甲醇是由CO_2直接加氢生成的,而不是经过CO加氢... CuO/ZnO/ZrO_2催化剂对低压CO_2加氢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及甲醇选择性,反应的主要产物是CH_3OH和CO。本文用TPSR-MS手段研究了CuO/ZnO/ZrO_2催化剂上CO_2加氢合成甲醇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甲醇是由CO_2直接加氢生成的,而不是经过CO加氢生成的,反应的中间物种是甲酸盐。CO_2加氢反应过程中存在两个平行的竞争反应,反应温度、压力及CO_2 /H_2比对生成甲醇的竞争反应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加氢 甲醇 氧化铜 氧化锌
下载PDF
用聚电解质渗透汽化膜进行乙醇脱水 被引量:10
17
作者 周志军 陈欢林 +1 位作者 刘茉娥 张颖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1213-1215,共3页
Polyelectrolytes have a high hydrophilicity and can be used in pervaporation(PV) dehydration of alcohol. Chitosan(CS) used as polycation polysaccharide and carboxymethyl cellulose(CMC) used as polyanion polysaccharide... Polyelectrolytes have a high hydrophilicity and can be used in pervaporation(PV) dehydration of alcohol. Chitosan(CS) used as polycation polysaccharide and carboxymethyl cellulose(CMC) used as polyanion polysaccharide were chosen as PV membrane materials. CS membrane cross linked with oxalic acid or citric acid and CS CMC polyelectrolyte membrane were prepar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olyelectrolyte membranes had an excellent PV performance for alcohol dehydration. For example, when the separation factor gone up to 2 300, the total flux of CS CMC polyelectrolyte membrane was above 800 g/(m 2·h) in 95% EtOH and at 72 ℃. The nature and content of crosslinking agents affected the separation properties of cross linked CS membrane. The total flux of the cross linked CS membrane increased with operating temperature increasing and corresponded to the Arrhenius equ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电解质 渗透汽化膜 乙醇 脱水 膜分离 壳聚糖 羧甲基 纤维素制备 多元酸
下载PDF
纳米TiO_2粉体的固定及其对甲醇的光电复合氧化 被引量:10
18
作者 梅燕 贾振斌 +3 位作者 曹江林 韩梅娟 张艳峰 魏雨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99-202,共4页
TiCl4为原料采用常压沸腾回流工艺合成的纳米TiO2 粉体 ,经超声分散成溶胶后 ,用浸渍提拉的方法将TiO2 固定在导电玻璃上制成多孔纳米薄膜光电复合催化剂 ,并就该催化剂对甲醇的光电复合催化氧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在碱性环境... TiCl4为原料采用常压沸腾回流工艺合成的纳米TiO2 粉体 ,经超声分散成溶胶后 ,用浸渍提拉的方法将TiO2 固定在导电玻璃上制成多孔纳米薄膜光电复合催化剂 ,并就该催化剂对甲醇的光电复合催化氧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在碱性环境中氧化甲醇比在酸性环境中有利的多 ,这可能是OH-和TiO2 纳米多孔膜电极上的吸附有关。在酸性和中性条件的溶胶涂膜制备的TiO2 薄膜电极有高的光电氧化活性 ;而在强碱溶胶中涂膜的电极没有光电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甲醇 光电催化氧化 固定 纳米二氧化钛 粉体 浸渍提拉法 光电复合氧化
下载PDF
Ni-Mo-PTFE复合电极的制备及其对甲醇电氧化的催化性能 被引量:10
19
作者 黄令 许书楷 +2 位作者 汤皎宁 杨防祖 周绍民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1-24,共4页
在0.22mol/L硫酸镍,0.06mol/L钼酸钠,0.3mol/L柠檬酸钠,30g/LPTFE乳液,0.1g/LFC-400表面活性剂的电解液(pH=9)中,于温度45℃,通以10mA/cm2的电流,在纯Cu片上... 在0.22mol/L硫酸镍,0.06mol/L钼酸钠,0.3mol/L柠檬酸钠,30g/LPTFE乳液,0.1g/LFC-400表面活性剂的电解液(pH=9)中,于温度45℃,通以10mA/cm2的电流,在纯Cu片上沉积出Ni-Mo-PTFE复合沉积层,XRD、XPS表征结果表明,该复合沉积层属立方晶系,其点阵型式为面心点阵F,晶胞参数a为0.3573nm,镍钼合金为固溶体结构,其(111)织构度TC(111)为68%,表明该沉积层呈(111)择优取向.沉积层表面的氟以(CF2)n的形式存在,SEM观察结果表明沉积层含有PTFE时表面的粗糙度增大.镍-钼-PTFE复合电沉积过程经历吸附态物种氢氧化镍和钼的氧化物,它们继续捕获电子被还原为镍钼合金,PTFE粒子以包埋的形式沉积于镀层中.循环伏安结果表明该复合电极在NaOH溶液中对甲醇的电氧化具有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FE 复合电极 甲醇 电催化氧化 燃料电池
下载PDF
甲醇在铂微粒修饰的聚硫堇电极上的电催化氧化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杨辉 李长志 +4 位作者 陆天虹 薛宽宏 孙世刚 卢国强 陈声培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542-547,共6页
利用电化学循环伏安和现场FTIR反射光谱等技术研究了甲醇在铂微粒修饰的聚硫堇电极上的电催化氧化.结果表明,循环伏安法制备的铂微粒均匀分散于聚合物膜上,其粒径大小约为30-130um;复合修饰电极对甲醇电化学氧化呈现了较高的假化... 利用电化学循环伏安和现场FTIR反射光谱等技术研究了甲醇在铂微粒修饰的聚硫堇电极上的电催化氧化.结果表明,循环伏安法制备的铂微粒均匀分散于聚合物膜上,其粒径大小约为30-130um;复合修饰电极对甲醇电化学氧化呈现了较高的假化活性,其催化活性的大小依赖于Pt载量现场FTIR光谱实验揭示了线性吸附的CO物种是甲醇在复合电极上氧化的唯一中间体,这种吸附的CO物种在复合修饰电极上更容易被氧化为最终产物CO2,增强的电催化活性可归属于Pt微粒在聚合物膜中的高度分散和金属微粒与聚合物的协同效应.依据实验结果,提出了甲醇在复合电极上电化学氧化可能的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硫堇电极 铂微粒修饰 甲醇 电催化氧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