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7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掺杂Mn_(2)O_(3)复合材料的构筑及活化过氧单硫酸盐降解医药废水
1
作者 张涛 张贺 +1 位作者 杜雅欣 展思辉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8-278,共11页
废水中的抗生素对人类健康与生态安全构成了重大威胁,通过活化过氧单硫酸盐(PMS)产生活性氧物种是处理抗生素废水的有效手段。然而,由于电子迁移效率不足,实现高效的PMS活化仍然具有挑战性。在此,Co掺杂的Mn_(2)O_(3)催化剂(Co5-Mn_(2)O... 废水中的抗生素对人类健康与生态安全构成了重大威胁,通过活化过氧单硫酸盐(PMS)产生活性氧物种是处理抗生素废水的有效手段。然而,由于电子迁移效率不足,实现高效的PMS活化仍然具有挑战性。在此,Co掺杂的Mn_(2)O_(3)催化剂(Co5-Mn_(2)O_(3))通过简单的一步煅烧法得到,以氧氟沙星(OFX)为目标污染物,考察了Co5-Mn_(2)O_(3)/PMS体系的降解性能,在15 min内OFX去除率达到了95%,相比于原始Mn_(2)O_(3)提升了12.3倍,同时Co5-Mn_(2)O_(3)/PMS体系对多种污染物(环丙沙星、磺胺甲恶唑、四环素、罗丹明B和甲基橙)均表现出良好的降解性能,体现了实际应用的潜力。X射线光电子能谱证实,Co掺杂引起了催化剂表面重构与电子迁移实现了Mn^(4+)-O-Co^(2+)活性位点的形成。猝灭实验分析,富电子Co位点与缺电子的Mn位点可以有效地活化PMS生成硫酸根自由基与单线态氧从而实现OFX的高效去除。这项工作为控制催化功能提供了一种活性位点的结构调控方法,为自由基与非自由基耦合降解提供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_(2)O_(3) 过氧单硫酸盐活化 医药废水 活性位点 电子转移 氧氟沙星
下载PDF
OH+HCl→Cl+H_(2)O反应中的反应物转动激发效应
2
作者 徐昕 陈俊 +1 位作者 刘舒 张东辉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211-220,I0102,共11页
本文在最近构建的F12a势能面上,对OH+HCl→Cl+H_(2)O的一系列反应物转动激发态进行了势能平均的五维含时波包计算,得到了初始态选择的反应几率和速率常数。研究发现,除了很低碰撞能量,单独激发反应物HCl到j_(1)=2或者OH到j_(2)=1得到了... 本文在最近构建的F12a势能面上,对OH+HCl→Cl+H_(2)O的一系列反应物转动激发态进行了势能平均的五维含时波包计算,得到了初始态选择的反应几率和速率常数。研究发现,除了很低碰撞能量,单独激发反应物HCl到j_(1)=2或者OH到j_(2)=1得到了总反应几率的最大值.在低能区域,随着OH转动激发的增加,反应几率的共振增强迅速减小,导致250K以下的速率常数迅速下降HCl和OH同时转动激发的速率常数不是单独激发结果的简单叠加。最后,通过对(5,5)态以下初始转动态的速率常数进行玻尔兹曼平均,得到了反应的热速率常数,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物转动激发 含时波包 反应几率 FESHBACH共振 速率常数
下载PDF
Au-TiO_(2)光电极界面声子热输运特性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3
作者 桑丽霞 李志康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6-125,共10页
为了研究光电分解水体系中具有热等离激元效应的Au-TiO_(2)电极的界面热输运特性,本文采用非平衡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温度、界面耦合强度以及添加石墨烯层对Au-TiO_(2)界面热导的影响,并通过声子态密度对界面热导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研... 为了研究光电分解水体系中具有热等离激元效应的Au-TiO_(2)电极的界面热输运特性,本文采用非平衡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温度、界面耦合强度以及添加石墨烯层对Au-TiO_(2)界面热导的影响,并通过声子态密度对界面热导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体系温度从300 K增加到800 K时,Au-TiO_(2)界面导热系数增加了78.55%,这与更多的低频声子参与界面热输运相关,更多的热量传递到TiO_(2)上可促进界面反应.随着Au与TiO_(2)界面耦合强度的增大,界面热导率可通过TiO_(2)和Au的声子态密度的重叠程度得到优化.添加单层石墨烯可提高Au-TiO_(2)结构的界面热导,其中0—30 THz的低频区声子对导热贡献最大,但添加2层和3层石墨烯,石墨烯层与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阻碍了界面传热,且在低频区的声子数量有所降低,不利于热量在Au和TiO_(2)之间进行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TiO_(2) 界面热导 声子态密度 分子动力学
下载PDF
Ru/Al_(2)O_(3)催化剂上双酚A加氢反应动力学研究
4
作者 李志诚 钱俊峰 +2 位作者 孙中华 吴中 陈群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96-202,共7页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Ru/Al_(2)O_(3)催化剂,在间歇式反应釜中研究了双酚A的加氢反应动力学。根据Langmuir-Hinshelwood反应机理建立了双酚A加氢反应的动力学模型,并确定第一步加氢是决定反应速率的控制步骤。结果表明,通过计算得到双...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Ru/Al_(2)O_(3)催化剂,在间歇式反应釜中研究了双酚A的加氢反应动力学。根据Langmuir-Hinshelwood反应机理建立了双酚A加氢反应的动力学模型,并确定第一步加氢是决定反应速率的控制步骤。结果表明,通过计算得到双酚A与中间体4-(2-(4-羟基环己基)丙-2-基)苯酚的两步加氢反应所需活化能分别为66.46 kJ/mol和68.07 kJ/mol,动力学模型与实验数据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A 氢化双酚A 催化加氢 内外扩散 动力学
下载PDF
(H_(2)O)_(n)^(+)(n=2~5)团簇离子在308 nm处的光解动力学
5
作者 赵云肖 胡高明 +2 位作者 李佑卿 陈旸 赵东锋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279-285,I0103,共8页
本文利用一套高分辨圆柱形低温离子阱速度成像谱仪装置研究了小团簇离子(H_(2)O)_(n)^(+)(n=2-5)在308 nm处的光解动力学.通过记录光解产物碎片质谱和速度影像,发现二聚体水团簇(H_(2)O)_(2)^(+)解离生成H_(3)O^(+)和H_(2)O^(+)光碎片,... 本文利用一套高分辨圆柱形低温离子阱速度成像谱仪装置研究了小团簇离子(H_(2)O)_(n)^(+)(n=2-5)在308 nm处的光解动力学.通过记录光解产物碎片质谱和速度影像,发现二聚体水团簇(H_(2)O)_(2)^(+)解离生成H_(3)O^(+)和H_(2)O^(+)光碎片,表明其同时存在质子转移(H_(3)O^(+)-OH)和半束缚(H_(2)O-OH_(2))+两种构型,水团簇离子(H_(2)O)_(n)^(+)(n=3~5)普遍通过同时丢失OH和H_(2)O部分解离得到H+(H_(2)O)_(n-2,…,1)光碎片,并且(H_(2)O)_(5)^(+)团簇离子有一个仅通过丢失OH的额外通道得到H+(H_(2)O)4.前者表明(H_(2)O)_(n)^(+)(n=3~5)的构型是(H_(2)O)_(n-2)H_(3)O^(+)OH,后者表明在(H_(2)O)_(5)^(+)团簇离子中核H_(3)O^(+)和OH被H_(2)O分开.基于实验影像得到的光碎片各向异性参数为负值并且值较小,表明(H_(2)O)_(n)^(+)(n=2~5)团簇离子在光子吸收后经历垂直电子跃迁,随后缓慢解离,并导致光碎片的高内部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_(2)O)_(n)^(+)团簇 光解动力学 飞行时间质谱 速度成像
下载PDF
H_(2)S^(+)在A^(2)A_(1)(v1=1,v2=8,v3=0)激发态的光解动力学
6
作者 李洁 王雅玲 +6 位作者 谭玉欣 张宁 王文鑫 胡丽如 袁道福 王兴安 杨学明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271-278,I0103,共9页
振动激发在分子和离子的光解动力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开展特定振动激发态分子离子的光解离动力学实验研究存在很大挑战,尤其是实现合频振动激发离子的量子态选择的制备.本文利用时间切片离子速度成像技术研究了H_(2)S^(+)离子经A^(2)A_(... 振动激发在分子和离子的光解动力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开展特定振动激发态分子离子的光解离动力学实验研究存在很大挑战,尤其是实现合频振动激发离子的量子态选择的制备.本文利用时间切片离子速度成像技术研究了H_(2)S^(+)离子经A^(2)A_(1)(v1=1,v2=8,v3=0)激发态解离生成S^(+)(4S)和H_(2)的光解动力学.实验结合多光子电离和共振激发技术制备了振动激发的H_(2)S^(+),获得了离子在357.02~358.38nm范围内六个光解波长下产物S^(+)的速度影像.根据实验影像,获得了产物的总平动能谱和不同转动态的角分布各项异性参数特别指出地是在很窄的光解能量范围内,转动产物H_(2)(J=1)和H_(2)(J=3)的分支比出现多次反转,该现象与A^(2)A_(1)态单一振动模式激发的H2S+离子的光解动力学行为有明显不同.该研究表明,合频振动激发的H_(2)S^(+)离子光解动力学中可能存在振动模式之间的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_(2)S^(+)离子 离子速度成像 合频振动模式 光解动力学
下载PDF
一氧化二氮的光解动力学:O(^(1)D)+N_(2)(X^(1)∑_(g)^(+))产物通道
7
作者 杨帅康 巫雨承 +6 位作者 罗子杰 李振兴 华伟 常尧 王兴安 袁开军 杨学明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286-294,I0103,共10页
由于一氧化二氮(N_(2)O)在大气化学中的重要性,本文使用时间切片的离子速度成像技术重新研究了一氧化二氮在紫外吸收区域的光解离动力学.采用单色光测量了203.814nm和205.472nm光解产物O(^(1)D)的离子影像,以及采用双色光记录了从200到2... 由于一氧化二氮(N_(2)O)在大气化学中的重要性,本文使用时间切片的离子速度成像技术重新研究了一氧化二氮在紫外吸收区域的光解离动力学.采用单色光测量了203.814nm和205.472nm光解产物O(^(1)D)的离子影像,以及采用双色光记录了从200到220nm范围八个光解波长下解离产物O(^(1)D)的图像.产物N_(2)(X^(1)∑_(g)^(+))碎片的转动态分布和各向异性参数的信息可以从图像中获取:实验结果表明,N_(2)产物的转动态分布发生反转,最大值在J≈70.随着N_(2)转动量子数J增加,各向异性参数β表现出两次显著的下降.根据前人的理论计算[J,Chem.Phys.136,044314(2012)],初始线性构型的轴向反冲程度的不同导致了β随J的变化.然而,在高J区域,非绝热跃迁之后的基态势能面上存在额外的扭矩,从而引起额外的转动激发和较低的β值.采用真空紫外单光子电离O(^(1)D)原子的双色实验能够准确地获得产物的转动态分布和角分布.该工作加深了对三原子分子光解机制的进一步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光解离 一氧化二氮 离子速度成像 非绝热
下载PDF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化学动力学实验教学探索
8
作者 周利琴 黄燕梅 +1 位作者 赵钟兴 赵祯霞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9期103-107,共5页
以“蔗糖水解反应速率常数测定实验”为例,对密度泛函理论(DFT)应用于“物理化学实验”教学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基于Gaussian16软件包进行了结构建模和构型优化,采用B3lyp/6-31G~*方法优化了蔗糖的结构,预测反应的活性中心,为蔗糖水解... 以“蔗糖水解反应速率常数测定实验”为例,对密度泛函理论(DFT)应用于“物理化学实验”教学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基于Gaussian16软件包进行了结构建模和构型优化,采用B3lyp/6-31G~*方法优化了蔗糖的结构,预测反应的活性中心,为蔗糖水解反应的作用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根据开展实验具体的课时要求,介绍了实验开展的思路和细节。在“物理化学实验”课程中加入理论化学计算内容,有助于学生全面认识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作用机理,丰富化学动力学实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化学动力学 物理化学实验 教学探索
下载PDF
用于高效去除水中孔雀石绿的三层结构磁性复合材料Fe_(3)O_(4)@聚丙烯酸@ZiF-8的制备
9
作者 徐鹏 王莎莎 +2 位作者 陈难难 王澳 于冬妹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44-554,共11页
设计并合成了一种以磁性纳米粒子为核,聚合物为中间层,金属有机骨架材料为外层的三层结构磁性复合材料(Fe_(3)O_(4)@PAA@ZIF-8)。首先利用溶剂热法制备Fe_(3)O_(4)纳米粒子,然后通过蒸馏沉淀聚合法在Fe_(3)O_(4)纳米粒子表面包覆聚丙烯... 设计并合成了一种以磁性纳米粒子为核,聚合物为中间层,金属有机骨架材料为外层的三层结构磁性复合材料(Fe_(3)O_(4)@PAA@ZIF-8)。首先利用溶剂热法制备Fe_(3)O_(4)纳米粒子,然后通过蒸馏沉淀聚合法在Fe_(3)O_(4)纳米粒子表面包覆聚丙烯酸(PAA)层,最后通过原位沉积法在PAA外部包覆ZIF-8。在对Fe_(3)O_(4)@PAA@ZIF-8的组成和结构进行表征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其对孔雀石绿(MG)的吸附性能。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显示Fe_(3)O_(4)@PAA@ZIF-8具有明显的三层结构,Fe_(3)O_(4)的平均粒径为117nm,PAA层厚度约为17 nm,ZIF-8层的厚度约为14 nm。Fe_(3)O_(4)@PAA@ZIF-8对MG的吸附量随着p H的升高而增大,吸附过程符合准二阶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此外,Fe_(3)O_(4)@PAA@ZIF-8还表现出良好的重复利用性能,8次循环利用后对MG(500 mg·L^(-1))的最大吸附量仍可达982 mg·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_(3)O_(4) 沸石咪唑酯骨架材料 吸附 孔雀石绿
下载PDF
“Buckets effect”in the kinetics of electrocatalytic reactions 被引量:1
10
作者 Haowen Cui Yan-Xia Chen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388-396,I0010,共10页
In this study,we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 the effect of proton concentration on the kinetics of the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ORR)on Pt(111)in acidic solutions.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 a rectangular hyperbo... In this study,we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 the effect of proton concentration on the kinetics of the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ORR)on Pt(111)in acidic solutions.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 a rectangular hyperbolic relationship,i.e.,the ORR current excluding the effect of other variables increases with proton concentration and then tends to a constant value.We consider that this is caused by the limitation of ORR kinetics by the trace oxygen concentration in the solution,which determines the upper limit of ORR kinetics.A model of effective concentration is further proposed for rectangular hyperbolic relationships:when the reactant concentration is high enough to reach a critical saturation concentration,the effective reactant concentration will become a constant value.This could be due to the limited concentration of a certain reactant for reactions involving more than one reactant or the limited number of active sites available on the catalyst.Our study provides new insights into the kinetics of electrocatalytic reactions,and it is important for the proper evaluation of catalyst activity and the study of structureperformance relationshi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KINETICS Zero order Rectangular hyperbolic relationship pH effect
下载PDF
二态量子系统准确布居动力学的一类新型相空间表示及其与三角窗函数的关系
11
作者 程祥松 贺鑫 刘剑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230-254,I0102,共26页
二态系统是最简单的且无经典对应的量子系统,对二态系统的同构表示的认识和研究能启发研究人员对其动力学与统计行为的更深刻理解.本文使用在[J.Chem.Phys.145,204105(2016);J.Chem.Phys.151,024105(2019);J.Phys.Chem.Lett.12,2496(202... 二态系统是最简单的且无经典对应的量子系统,对二态系统的同构表示的认识和研究能启发研究人员对其动力学与统计行为的更深刻理解.本文使用在[J.Chem.Phys.145,204105(2016);J.Chem.Phys.151,024105(2019);J.Phys.Chem.Lett.12,2496(2021)]等文章中发展的约束相空间严格理论、非协变相空间函数、含时权重函数与含时归一化因子来构建一类新型量子相空间表示.这类同构表示可以导出二态量子系统布居动力学的准确结果.约束相空间上的轨迹运动方程同构于含时薛定谔方程.每条相空间轨迹对于布居动力学所对应积分表达式的贡献严格半正定。进一步证明了在[J.Chem.Phys.145,144108(2016)]这篇文章中根据经验提出的三角窗函数方法在本质上可以对应于本文的这类新型相空间表示的一个特殊情况,因此同样是二态量子系统准确布居动力学的同构表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空间表示 约束相空间 有限态量子系统 二态系统 布居动力学
下载PDF
H_(2)S第一吸收带振动激发态光解动力学的理论研究
12
作者 高倩 陈俊杰 +1 位作者 胡茜茜 谢代前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221-229,I0102,共10页
本文利用切比雪夫实波包法研究了不同初始振动态下H_(2)S第一吸收带的光解量子动力学。由于初始振动态的波函数不同,计算得到的吸收光谱以及产物的振动态分布表现出不同的动力学特性,由于角坐标波函数的变化,初始伸缩振动激发态(1,0,0)... 本文利用切比雪夫实波包法研究了不同初始振动态下H_(2)S第一吸收带的光解量子动力学。由于初始振动态的波函数不同,计算得到的吸收光谱以及产物的振动态分布表现出不同的动力学特性,由于角坐标波函数的变化,初始伸缩振动激发态(1,0,0)和(0,0,1)的吸收光谱宽度和峰值与振动基态不同,而(0,1,0)振动态的吸收光谱中有两个几乎同样高的峰值.(0,1,0)态的产物振动态分布对激发能量的依赖不强,并由V=0的产物主导,但在(1,0,0)和(0,0,1)振动态的较低能量处占主导的产物是SH(X,V=1)碎片,产物的转动态分布对总能量的依讨赖性较弱,且分布非常冷并在j=1处达到峰值,但(0,1,0)振动态的转动态分布表现出明显的振荡,其各向异性参数随转动量子数的振荡行为不同于其他三种振动态的各向异性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解 硫化氢 振动激发态 量子动力学 吸收光谱
下载PDF
光激发下水体系的超快动力学
13
作者 贾韫哲 孟胜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2-44,共23页
近年来,实验技术和理论计算在实现超快时间尺度的分辨以及对于原子尺度微观细节的解析上都有了突破性进展,对于水体系的超快微观动力学也带来了更多新的认识.本文将视角集中于水分子、水团簇以及液态水在不同强度的光激发下产生的电离... 近年来,实验技术和理论计算在实现超快时间尺度的分辨以及对于原子尺度微观细节的解析上都有了突破性进展,对于水体系的超快微观动力学也带来了更多新的认识.本文将视角集中于水分子、水团簇以及液态水在不同强度的光激发下产生的电离、解离甚至等离子体化的过程,总结了人们在前沿工作中获得的有关水体系原子尺度超快动力学的知识.特别地,围绕光电离实验探讨了阿秒尺度的电离延迟以及水分子Feshbach共振理论分析;围绕液态水的解离过程探讨了水合电子产生、空穴的定域化等重要过程,补足了液态水解离完整过程的微观图像;围绕水的等离子体化介绍了通过含时密度泛函等方法计算得到的水在强激光脉冲作用下转变为等离子体状态的过程与机制,总结了在极高电子温度下水的特殊电子结构的相关知识.这些讨论将给出当前人们看待水的激发态的相对全面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激发 超快动力学 激发态
下载PDF
二氧化硅载药微球的制备及其缓释性能
14
作者 魏丽娟 张婉雪 赵维 《化工科技》 CAS 2024年第2期63-66,共4页
以水包油型的Pickering乳液为模板,以阿司匹林为药物模型,分别通过一步合成法和后负载法制备二氧化硅载药微球。采用光学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对制备的阿司匹林载药微球进行形貌及结构的表征。结果表明,微球为均匀的球形,阿... 以水包油型的Pickering乳液为模板,以阿司匹林为药物模型,分别通过一步合成法和后负载法制备二氧化硅载药微球。采用光学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对制备的阿司匹林载药微球进行形貌及结构的表征。结果表明,微球为均匀的球形,阿司匹林存在于微球中。探究了2种载药微球在模拟肠液和模拟胃液中的缓释性能,通过一步合成法得到的二氧化硅载药微球在模拟肠液和模拟胃液中均表现出缓慢的药物释放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kering乳液 模板法 二氧化硅 阿司匹林 缓释
下载PDF
Oxidation behavior of FeV_(2)O_(4)and FeCr_(2)O_(4)particles in the air:Nonisothermal kinetic and reaction mechanism
15
作者 Junyi Xiang Xi Lu +6 位作者 Luwei Bai Hongru Rao Sheng Liu Qingyun Huang Shengqin Zhang Guishang Pei Xuewei Lü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Metallurgy and Material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8期1839-1848,共10页
High-temperature oxidation behavior of ferrovanadium(FeV_(2)O_(4))and ferrochrome(FeCr_(2)O_(4))spinels is crucial for the application of spinel as an energy material,as well as for the clean usage of high-chromium va... High-temperature oxidation behavior of ferrovanadium(FeV_(2)O_(4))and ferrochrome(FeCr_(2)O_(4))spinels is crucial for the application of spinel as an energy material,as well as for the clean usage of high-chromium vanadium slag.Herein,the nonisothermal oxidation behavior of FeV_(2)O_(4)and FeCr_(2)O_(4)prepared by high-temperature solid-state reaction was examined by thermogravimetry and X-ray diffraction(XRD)at heating rates of 5,10,and 15 K/min.The apparent activation energy was determined by the Kissinger-Akahira-Sunose(KAS)method,whereas the mechanism function was elucidated by the Malek method.Moreover,in-situ XRD was conducted to deduce the phase transformation of the oxidation mechanism for FeV_(2)O_(4)and FeCr_(2)O_(4).The results reveal a gradual increase in the overall apparent activation energies for FeV_(2)O_(4)and FeCr_(2)O_(4)during oxidation.Four stages of the oxidation process are observed based on the oxidation conversion rate of each compound.The oxidation mechanisms of FeV_(2)O_(4)and FeCr_(2)O_(4)are complex and have distinct mechanisms.In particular,the chemical reaction controls the entire oxidation process for FeV_(2)O_(4),whereas that for FeCr_(2)O_(4)transitions from a three-dimensional diffusion model to a chemical reaction model.According to the in-situ XRD results,numerous intermediate products are observed during the oxidation process of both compounds,eventually resulting in the final products FeVO_(4)and V2O_(5)for FeV_(2)O_(4)and Fe_(2)O_(3)and Cr_(2)O_(3)for FeCr_(2)O_(4),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V_(2)O_(4) FeCr_(2)O_(4) oxidation nonisothermal kinetics mechanism
下载PDF
F+CHD_(3)→HF+CD_(3)反应C—H伸缩振动激发的量子动力学研究
16
作者 周勇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71-278,共8页
对多原子化学反应进行精确的理论模拟研究,是当前量子动力学领域的重要挑战之一.本文运用七维的量子含时波包方法,对反应物振动基态和C—H伸缩振动第一激发态的F+CHD_(3)反应进行动力学研究.分析了不同振动态条件下的反应概率,发现当碰... 对多原子化学反应进行精确的理论模拟研究,是当前量子动力学领域的重要挑战之一.本文运用七维的量子含时波包方法,对反应物振动基态和C—H伸缩振动第一激发态的F+CHD_(3)反应进行动力学研究.分析了不同振动态条件下的反应概率,发现当碰撞能低于0.06 eV时反应概率曲线均表现出许多剧烈的振荡峰,支持实验上所推测的动力学共振现象.当碰撞能介于0.06—0.3 eV之间时,振动激发态反应中HF产物通道的反应概率低于振动基态反应,与实验观测结果一致.模拟发现:相比于振动基态的情况,低能碰撞时C—H伸缩振动激发态反应的非含时波函数在过渡态区域更倾向于靠近D原子一侧,并将这一现象归结为振动激发态势能面在大碰撞角区域更显著的能量优势,解释了伸缩振动激发对HF产物通道的抑制作用.本研究为实验结果的解释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多原子反应中振动模式激发对动力学过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激发 反应概率 共振现象 抑制效应
下载PDF
由粉煤灰制备沸石分子筛及其吸附脱除水中氨氮的综合实验设计
17
作者 汤岑 赵文汝 +3 位作者 闻杨 杨怡均 杨凯霞 应美玩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1-68,共8页
围绕高效处理氨氮废水设计了由粉煤灰制备沸石分子筛及其吸附脱除水中氨氮的综合实验,主要包含以粉煤灰为原料合成Na A型分子筛、氨氮吸附性能测试及其吸附机理研究。通过条件优化,确定最优LTA沸石制备参数为碱熔温度60℃、碱灰比1∶1.... 围绕高效处理氨氮废水设计了由粉煤灰制备沸石分子筛及其吸附脱除水中氨氮的综合实验,主要包含以粉煤灰为原料合成Na A型分子筛、氨氮吸附性能测试及其吸附机理研究。通过条件优化,确定最优LTA沸石制备参数为碱熔温度60℃、碱灰比1∶1.2、晶化凝胶硅铝比(Si/Al)0.50。利用XRD、SEM、EDS、N_(2)物理吸附和热重等手段对一系列条件合成的沸石进行表征,确定了其分子式并发现上述最优条件合成的Na A沸石呈立方状,大小均匀,尺寸随着硅铝比的增加而不断增大。沸石的Si/Al=1,外比表面积可达22 m^(2)·g^(−1),该样品对氨氮的饱和吸附能力高达18.59 mg·g^(–1),去除率可达58%,并通过吸附动力学实验深入探究吸附机理。该综合实验涉及物理化学、材料化学、仪器分析等课程知识,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同时为粉煤灰基LTA沸石材料的制备、结构表征及性能评价等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TA沸石合成 氨氮废水 粉煤灰 吸附机理 综合实验
下载PDF
范德华体系以外配位化合物的自旋轨道耦合研究:决定^(2)P_(3/2)态进一步裂分的关键因素
18
作者 曹文锦 王学斌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295-302,I0002-I0004,I0103,共12页
本文报道了一项联合光电子能谱和理论计算的研究,探索碘原子与氩原子、氢氟酸、甲酸/乙酸、甘氨酸/甲基化甘氨酸衍生物等分子结合形成的配位化合物中的自旋轨道耦合现象.L.I^(-)(L=甲酸/乙酸化合物的低温光电子谱都呈现了三个清晰分辨... 本文报道了一项联合光电子能谱和理论计算的研究,探索碘原子与氩原子、氢氟酸、甲酸/乙酸、甘氨酸/甲基化甘氨酸衍生物等分子结合形成的配位化合物中的自旋轨道耦合现象.L.I^(-)(L=甲酸/乙酸化合物的低温光电子谱都呈现了三个清晰分辨的波峰,标识了三个自旋轨道耦合态的存在:分别为相应中性化合物中的X(1/2)、A(3/2)和B(1/2)态.X和A态的间距△E_(XA)都为0.10eV,而X和B态的间距△E_(XB)则分别为0.98和0.97eV.本文测得的裂分间距值与先前报道的不同的L·I^(·)(L=氩原子、氢氟酸、甘氨酸和甲基化甘氨酸)的值进行了比较,从而得出了涵盖以范德华力和由弱至强的氢键等多样的分子间相互作用为主导的化合物的自旋轨道耦合裂分规律:尽管不同类型化合物的△E_(XB)比较相似,但△E_(XA)对于配体类型和相互作用类型极其敏感,其数值范围涵盖了从5meV到150meV的跨度.总体而言,实验测得的自旋轨道耦合裂分间距与通过量子化学计算所得数值高度吻合,表明了△E_(XA)的大小与中性化合物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强度成正相关而与键长成反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旋轨道耦合 光电子能谱 氢键配位化合物
下载PDF
Pt基催化剂上CO_(2)辅助丙烷脱氢的反应机理
19
作者 杨倩 聂小娃 +1 位作者 丁凡舒 郭新闻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80-492,共13页
Pt基双金属是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丙烷脱氢催化剂,CO_(2)在Pt基催化剂上辅助丙烷脱氢的微观反应机理与优势能量路径尚不明确,为此,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研究了Pt(111)表面及Pt3Mn(111)表面上丙烷直接脱氢反应(PDH)及CO_(2)辅助丙烷... Pt基双金属是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丙烷脱氢催化剂,CO_(2)在Pt基催化剂上辅助丙烷脱氢的微观反应机理与优势能量路径尚不明确,为此,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研究了Pt(111)表面及Pt3Mn(111)表面上丙烷直接脱氢反应(PDH)及CO_(2)辅助丙烷脱氢反应(CO_(2)-ODH)的反应网络与关键步骤。计算结果表明:CO_(2)的加入可以降低PDH速控步骤的能垒,对于消耗表面H有利,促进了丙烷脱氢反应正向移动,有利于生成丙烯,从而改变了反应路径和反应动力学;CO_(2)在消除积炭反应中的能垒较高,但是Mn的引入有利于CO_(2)消除积炭。此外,第二金属组分Mn的引入,不但有利于产物丙烯脱附,还提高了C—C裂解能垒,从而提高了丙烯的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烷脱氢 二氧化碳 辅助 Pt基催化剂 密度泛函理论 反应机理
下载PDF
决策树算法在获取连续流反应器动力学参数中的应用
20
作者 蒋雄 《江西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109-113,共5页
为帮助企业工艺人员在设计连续反应器前获取合理的动力学数据并快速进行动力学测试方案设计,研究者选择动力学测试方法和对应测试试验仪器,设计了一套动力学分析测试系统。用户可通过输入反应方程,勾选预设14个具体影响反应动力学测试... 为帮助企业工艺人员在设计连续反应器前获取合理的动力学数据并快速进行动力学测试方案设计,研究者选择动力学测试方法和对应测试试验仪器,设计了一套动力学分析测试系统。用户可通过输入反应方程,勾选预设14个具体影响反应动力学测试的问题,要求系统一方面完成反应物网络及主反应可能的能级图的绘制,另一方面通过决策树机器学习算法处理预设的99万条数据,从中找到最佳的动力学测试建议并呈现。整个机器学习过程不超过4s,整个分析测试系统运行时间不超过1min,大大提高了研发人员进行动力学测试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策树算法 反应动力学 连续反应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