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部湾盆地乌石凹陷始新统厚薄交互储层定量表征方法
1
作者 孙乐 房茂军 +1 位作者 任艳 于兴河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8521-8529,共9页
南海北部湾盆地乌石凹陷以储层规模各异、非均质性强的厚薄交互储层为勘探开发目标。主力产层流沙港组沉积成因多样,砂体叠置样式不一,流二段呈薄互层叠置样式,流三段以厚层为主,夹部分薄层。研究区工区断裂较为发育,地震资料有效频带宽... 南海北部湾盆地乌石凹陷以储层规模各异、非均质性强的厚薄交互储层为勘探开发目标。主力产层流沙港组沉积成因多样,砂体叠置样式不一,流二段呈薄互层叠置样式,流三段以厚层为主,夹部分薄层。研究区工区断裂较为发育,地震资料有效频带宽度5~60 Hz,主频仅为18 Hz,依靠常规波阻抗反演体难以进行研究区储层宏观岩性特征的有效识别,同时,如何突破地震分辨率对砂泥薄互储层的约束是亟待解决的一大难点。为此,在地震岩石物理响应分析、拟声波曲线构建的基础上,引入2种地震反演方法,提高了研究区不同尺度储层的识别效率,实现了乌石凹陷始新统厚薄交互储层定量表征。依据稀疏脉冲反褶积原理,建立了研究区反映波阻抗的声波曲线与反映砂泥含量的自然伽马曲线相融合的拟波阻抗地震反演方法,对各体系域砂体的宏观展布特征和有利砂体发育区带进行表征。在研究区首次采用地震协同多井约束的地质统计学反演,采用基于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的统计学反演方法,对流二段砂泥薄互储层进行小层级别砂体雕刻,构建砂体定量知识库。研究成果为研究区基于沉积微相导向的砂体对比提供了重要参数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石凹陷 始新统 厚薄交互储层 拟波阻抗反演 地质统计学反演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深层油气成藏条件与勘探潜力分析 被引量:28
2
作者 何文军 费李莹 +5 位作者 阿布力米提.依明 杨海波 蓝文芳 丁靖 鲍海娟 郭文建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89-201,共13页
近年我国在深层、超深层领域获得一系列重大突破,深层油气勘探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而准噶尔盆地深层的勘探尚处于初期阶段,有必要对准噶尔盆地深层油气形成条件开展系统研究梳理。在前人研究认识的基础上,结合新钻井资料对深层源岩成烃... 近年我国在深层、超深层领域获得一系列重大突破,深层油气勘探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而准噶尔盆地深层的勘探尚处于初期阶段,有必要对准噶尔盆地深层油气形成条件开展系统研究梳理。在前人研究认识的基础上,结合新钻井资料对深层源岩成烃、成储及成藏的关键地质条件进行系统分析。研究表明:(1)深部存在多套烃源岩并且达到成熟-高成熟阶段,受到多期构造运动、异常高压等外部环境的影响,深部源岩的生烃过程复杂,但整体生烃潜力大,能够提供充足的油气;(2)在深埋条件下,深部致密的储层受到多期构造活动叠加造缝、风化淋滤、烃类生成造成的有机酸溶蚀及早期充注、异常高压4个方面改善作用的影响,依然存在优质储集层;(3)油气的成藏受控于深部源岩的成烃及成储过程,表现为多期油气充注的特点,油气的富集类型受控于源岩母质的供烃类型,不同深层领域的油气成藏有其差异性;(4)盆地富烃凹陷内及斜坡区的深大构造与地层-岩性目标,以及盆地深部含致密油、致密气资源的二叠系与盆地腹部含致密砂岩气的侏罗系煤系均具有利的成藏条件,是盆地深层油气勘探的有利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深层油气 成藏条件 烃源岩 有效储层 勘探潜力
下载PDF
陕北地区侏罗系古地貌与油气成藏关系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欧梦常 陈守民 +3 位作者 杨学峰 蔡天含 刘自军 金绍臣 《地质与资源》 CAS 2007年第2期99-101,共3页
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延安组具丰富的油气资源,多年来的勘探实践表明,侏罗系油气成藏除了与生油岩的分布、储集岩的分布和储集空间以及保存条件有关外,主要受古地貌条件的控制.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侏罗系 古地貌 古河 沉积相 油气成藏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致密砂岩气藏微观孔隙结构对气井生产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魏虎 孙卫 +3 位作者 李达 任大忠 郑杰 梁利平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69-875,共7页
目的分析致密砂岩气藏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及对气井生产的影响,为致密砂岩储层气井的合理开发提供依据。方法实验分析和综合分析。结果致密砂岩气藏储层的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分为4类,各类的孔隙类型和孔喉半径分布不同;不同孔喉空间的作... 目的分析致密砂岩气藏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及对气井生产的影响,为致密砂岩储层气井的合理开发提供依据。方法实验分析和综合分析。结果致密砂岩气藏储层的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分为4类,各类的孔隙类型和孔喉半径分布不同;不同孔喉空间的作用不同,水锁效应、压敏效应、主要渗流空间和生产方式是影响气井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Ⅳ类孔隙结构束缚水饱和度高,Ⅱ类和Ⅲ类水锁现象严重,Ⅰ类和Ⅳ类主流孔喉半径大,盒8和山1储层压敏效应强。结论建议生产压差山2小于10 MPa,盒8和山15 MPa左右;采取排水措施,避免频繁开关井是致密砂岩气藏延长稳产期和提高累积产气量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气藏 微观孔隙结构 水锁效应 压敏效应 生产压差
下载PDF
皖南地区古生界页岩孔隙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6
5
作者 张明扬 李贤庆 +4 位作者 王哲 董泽亮 郭曼 牛海岩 郭俊枫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72-180,共9页
为了评估下扬子皖南地区古生界页岩气储层性质,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高压压汞法、N2和CO2气体吸附法,对皖南地区古生界页岩孔隙特征和孔隙结构进行研究,并探讨页岩孔隙发育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皖南地区古生界页岩孔隙度和渗透率低... 为了评估下扬子皖南地区古生界页岩气储层性质,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高压压汞法、N2和CO2气体吸附法,对皖南地区古生界页岩孔隙特征和孔隙结构进行研究,并探讨页岩孔隙发育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皖南地区古生界页岩孔隙度和渗透率低,页岩样品中常见粒间孔、凝絮孔、溶蚀孔、基质晶间孔和有机质孔,并且发育微米-纳米级孔隙。古生界页岩孔隙中50%以上为微孔和介孔;孔隙结构主要为圆柱孔、狭缝型孔和混合型孔,平均孔径范围为4.17~12.06 nm。页岩孔容和比表面积随着有机碳(TOC)含量的增大而增大;页岩孔隙度随着有机质成熟度(Ro)的增大而减小;页岩孔容随着黏土矿物含量的增加而增大,随着脆性矿物含量的增加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储层 孔隙特征 孔隙结构 影响因素 古生界页岩 皖南地区
下载PDF
利用逻辑信息法研究断层封闭性 被引量:9
6
作者 吴元燕 路波 +1 位作者 付建林 张义杰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03-109,共7页
逻辑信息法是数量化理论的一种 ,该方法是以数理逻辑、组合分析及数理统计为基础的一种综合数学分方法。通过比较观测对象结构上的相似性 ,评价这种结构个别元素的作用。文中利用逻辑信息法评价准噶尔盆地断层的封闭性。通过对标准对象... 逻辑信息法是数量化理论的一种 ,该方法是以数理逻辑、组合分析及数理统计为基础的一种综合数学分方法。通过比较观测对象结构上的相似性 ,评价这种结构个别元素的作用。文中利用逻辑信息法评价准噶尔盆地断层的封闭性。通过对标准对象(典型的已知封闭性的断层 )影响因素的逻辑运算 ,筛选出主要地质参数 ,根据它们对断层封闭性影响的大小分别赋予权值 ,经计算得出各标准对象的对象权 ,与其封闭性相对照 ,就可以建立断层封闭性判别模型。将此模型应用到准噶尔盆地的 1 0条断层中 ,评价值与实际情况的符合率可以达到 90 %。利用此方法成功解释了五彩湾未能形成整装大气田和呼图壁气田下盘有气 ,上盘无气的原因。这证明利用逻辑信息法评价断层封闭性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 封闭性 逻辑信息法 判别模型 对象权 标志权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测井沉积微相识别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27
7
作者 王金荣 刘洪涛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8-20,共3页
应用神经网络和分形几何等模式 ,研究了测井资料沉积微相解释方法 ;分析了测井曲线对沉积环境的敏感性 ,提取反映沉积环境的特征参数 ,利用特征参数建立了沉积微相与测井曲线形态之间的关系及沉积微相模式 ;开发了人机联作解释软件 ,将... 应用神经网络和分形几何等模式 ,研究了测井资料沉积微相解释方法 ;分析了测井曲线对沉积环境的敏感性 ,提取反映沉积环境的特征参数 ,利用特征参数建立了沉积微相与测井曲线形态之间的关系及沉积微相模式 ;开发了人机联作解释软件 ,将其应用于葡北油田 ,对葡I组油层的 12 0口井做沉积微相连续解释 ,取心井处理结果的符合率为91.0 % ,非取心井处理结果的平均符合率为 84.8%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沉积微相 神经网络 分形几何 相模式
下载PDF
中国油页岩富集与地质事件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柳蓉 张坤 +2 位作者 刘招君 闫旭 于佳琦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28,共19页
油页岩是一种有机质富集的细粒沉积岩,高古湖泊生产力和稳定的还原环境是油页岩成矿的关键。越来越多的学者研究发现,在含油页岩沉积组合序列中,经常出现火山、热液、大洋缺氧、气候突变、海侵、重力流等地质事件。通过对全国50个盆地... 油页岩是一种有机质富集的细粒沉积岩,高古湖泊生产力和稳定的还原环境是油页岩成矿的关键。越来越多的学者研究发现,在含油页岩沉积组合序列中,经常出现火山、热液、大洋缺氧、气候突变、海侵、重力流等地质事件。通过对全国50个盆地、95个含矿区油页岩成因和分布规律的总结和归纳,揭示出火山、热液、大洋缺氧、气候突变、海侵、重力流等事件不同程度地改变古湖泊水体条件,引发湖泊表层高生产力,促进藻类勃发和微生物繁盛,并形成稳定的湖泊分层环境,成为油页岩富集的有利因素。但若过量的火山灰、频繁火山爆发释放大量气体、高温高压的间歇性热液流体以及频繁的重力流作用将不利于油页岩富集。针对这些地质事件研究,目前还只停留在对单个事件的分析,未来需要从地球系统科学整体出发,促进沉积学、地球化学、微生物学等多学科交叉,揭示非常规油气资源沉积富集与重大地质环境突变的生态循环过程,进一步深入加强多种地质事件耦合作用对油页岩成矿影响,丰富非常规油气沉积学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页岩富集 地质事件 湖泊生产力 还原环境 油页岩成因
下载PDF
川南地区温压演化与天然气成藏的关系 被引量:2
9
作者 吴斌 邱楠生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40-844,共5页
根据川南地区震旦系灯影组气田的异常压力成因机制及地质特征,以现今实测压力为约束,利用流体压实耦合方法恢复了震旦系灯影组气田主要储层的压力演化史。威远和资阳气田压力演化比较一致,早期的古油藏形成过程未引起超压,晚二叠世之前... 根据川南地区震旦系灯影组气田的异常压力成因机制及地质特征,以现今实测压力为约束,利用流体压实耦合方法恢复了震旦系灯影组气田主要储层的压力演化史。威远和资阳气田压力演化比较一致,早期的古油藏形成过程未引起超压,晚二叠世之前为常压阶段,随后逐渐增压;在三叠纪后由于温度升高导致原油裂解,开始快速增压,一直到晚白垩世,最大压力系数达1.70;此后构造抬升温度降低、气体脱溶,导致压力下降到现今的弱超压状况。川南盘龙场和大窝顶气田的压力演化比较一致,奥陶纪之前为常压,随后地层压力有微弱的超压,但随后又回到静水压力;在早二叠世时开始逐渐增压,到早侏罗世时快速增压,一直到晚白垩世,最大压力系数达1.60,之后开始卸压。天然气藏的形成和演化也与烃源岩和储层的温度和压力演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藏 压力 温度 形成与演化 川南地区
下载PDF
东非鲁武马盆地油气地质特征与勘探前景 被引量:29
10
作者 孔祥宇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3年第3期21-27,共7页
近几年,在东非海上相继发现了多个巨型天然气田,使得东非莫桑比克和坦桑尼亚可能成为全球新的天然气生产中心。查阅多项最新外文资料,认为东非的天然气来自同一个盆地——鲁武马(Ruvuma)盆地。该盆地为全球少数几个未开展大规模勘探的... 近几年,在东非海上相继发现了多个巨型天然气田,使得东非莫桑比克和坦桑尼亚可能成为全球新的天然气生产中心。查阅多项最新外文资料,认为东非的天然气来自同一个盆地——鲁武马(Ruvuma)盆地。该盆地为全球少数几个未开展大规模勘探的古近纪—新近纪三角洲沉积盆地之一,近期的天然气勘探发现证实该盆地具有巨大的资源潜力与良好的勘探前景,但该盆地勘探程度低,对天然气形成与聚集规律的认识还处于初级阶段。目前推测烃源岩为4套,天然气主要来源为中生代地层(以侏罗系为主)的热成因气,也可能存在古近系的生物成因气;主要储层为古近系古新统、始新统、渐新统和新近系中新统的三角洲砂体,潜在储层包括二叠系—三叠系碎屑岩,上、中侏罗统碎屑岩和碳酸盐岩以及白垩系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在全球海侵的背景下,上白垩统页岩为区域盖层,古近系和新近系的层间页岩为局部盖层,侏罗系和白垩系期间在局限海沉积环境下的页岩可作为潜在盖层。鲁武马盆地为下部裂谷沉积体系、上覆三角洲沉积体系的模式,具有极佳的油气赋存条件。对该盆地资源潜力的认识将有助于指导我国在东非的油气合作与勘探目标优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地质特征 勘探前景 东非鲁武马盆地
下载PDF
利用热解气相色谱鉴别真假油气显示 被引量:6
11
作者 韩方 李荣 +4 位作者 闫燕 王树森 李斌 孙述文 宫荣臻 《录井技术》 1998年第4期26-35,共10页
由于钻井液添加剂对岩屑的污染,给识别真假油气显示造成了一定的难度。该文介绍了一种利用热解气相色谱分析技术鉴别真假油气显示的方法。通过对27种添加剂检测分析,分别得出不同添加剂的色谱曲线特征,其中针对15种对岩屑影响较大的添... 由于钻井液添加剂对岩屑的污染,给识别真假油气显示造成了一定的难度。该文介绍了一种利用热解气相色谱分析技术鉴别真假油气显示的方法。通过对27种添加剂检测分析,分别得出不同添加剂的色谱曲线特征,其中针对15种对岩屑影响较大的添加剂的曲线特征分析研究发现应用热蒸发烃、热解烃色谱曲线与添加剂的热解指纹谱图对比,可快速、准确的鉴别真假油气显示,多口井的实践表明,此方法对现场录井具有重要意义。此外,通过实验证实水洗法排除样品污染较差,利用扣除本底法可准确求得热蒸发烃、热解烃污染校正系数,是排除样品污染的较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钻探 热解气相色谱 鉴别 油气显示 添加剂 钻井液 污染 指纹 谱图
下载PDF
基于加权模糊推理网络的河流-三角洲储层沉积微相识别 被引量:1
12
作者 董焕忠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4-27,共4页
针对河流-三角洲储层沉积微相的划分问题,提出了基于加权模糊推理神经网络的判别方法. 该模型可同时处理油田沉积微相研究中专家的定性经验和反映油层沉积微相变化的定量数据. 根据取心井分析资料和专家解释结果确定区块沉积微相类型;... 针对河流-三角洲储层沉积微相的划分问题,提出了基于加权模糊推理神经网络的判别方法. 该模型可同时处理油田沉积微相研究中专家的定性经验和反映油层沉积微相变化的定量数据. 根据取心井分析资料和专家解释结果确定区块沉积微相类型;建立标准模式库,判别待识别小层的沉积微相类型;同时可较好地解决过渡性沉积微相在识别中存在的多解性问题. 应用该方法处理了大庆油田萨北开发区23口井的实际资料,识别符合率达到8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微相 测井曲线 模糊神经网络 模式识别
下载PDF
我国煤层气高效开发关键技术研究进展与发展方向 被引量:73
13
作者 徐凤银 闫霞 +9 位作者 林振盘 李曙光 熊先钺 严德天 王虹雅 张双源 徐博瑞 马信缘 白楠 梅永贵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4,共14页
“十三五”期间,围绕“突破煤层气单井产量低”这一制约我国煤层气高效开发的重大难题,借助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其他技术攻关研究,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认识和工程技术都取得明显进展,表现在4个方面:(1)勘探理念从寻找富集甜点区向高产甜... “十三五”期间,围绕“突破煤层气单井产量低”这一制约我国煤层气高效开发的重大难题,借助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其他技术攻关研究,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认识和工程技术都取得明显进展,表现在4个方面:(1)勘探理念从寻找富集甜点区向高产甜点区转变,开发部署由平铺式到精细化调整转变。(2)围绕高效增产技术方面,在实现由二维地震向三维地震、由直井(丛式井)向水平井实践拓展的同时,创新形成以储层改造为主的系列压裂技术,包括碎软煤间接压裂、方解石填充深部(层)煤层气水平井少段多簇体积酸化压裂、特低渗深部(层)煤层气水平井超大规模极限压裂等技术,初步解决了构造煤煤层气效益开发难题,突破了2 000 m以深部(层)压裂改造技术瓶颈,推动了煤层气开发从中浅层向深部(层)的延伸;(3)围绕排采技术方面,创新形成定量化排采多目标优化设计、煤层气井无杆举升、负压排采等关键技术,推动煤层气排采控制由定性向半定量、定量转变,解决了丛式井组集成化排采和水平井下倾排采难题,有效提高了单井产量和煤层气采收率;(4)围绕稳产增产储备技术方面,创新提出包括大直径水平井应力释放采气、煤层气可控温注氮驱替增产等技术,为实现煤层气二次开发提供了技术储备。针对我国煤层气产业处于“爬坡期”和“战略机遇期”的阶段特点,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背景,在系统梳理目前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基础上,提出我国煤层气产业“两步走”发展战略:到2025年实现理论与技术新突破,达到国家“十四五”规划年产100×10^(8) m^(3)目标,坚定产业发展信心;到2030年形成针对我国不同地质条件的适用性技术,达到年产300×10^(8)m^(3)目标,成为天然气总产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应对策是:从技术和管理2个维度,按照资源、技术、人才、政策和投资等五大要素,遵循“技术突破为核心、五位一体、协同创新”原则,研究制定并落实配套保障措施,并从高效开发和提高单井产量两方面,提出关系煤层气产业未来发展9方面的理论研究及技术攻关方向,以满足实现煤层气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勘探 高效增产 排采 技术进展 发展方向
下载PDF
基于微孔充填模型的页岩储层吸附动力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4
14
作者 尹帅 丁文龙 +5 位作者 刘建军 何建华 王濡岳 李昂 王莹莹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35-641,共7页
微孔填充是吸附质分子在吸附剂纳微孔隙中、较高平衡压力下表现出来的一种吸附特征,以此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热力学理论在确定吸附剂微观结构及吸附性能研究方面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基于此,该文重点探讨了甲烷在页岩中吸附时填充率一、... 微孔填充是吸附质分子在吸附剂纳微孔隙中、较高平衡压力下表现出来的一种吸附特征,以此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热力学理论在确定吸附剂微观结构及吸附性能研究方面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基于此,该文重点探讨了甲烷在页岩中吸附时填充率一、特征能量E、特征系数n、微分吸附功A、吸附热Q、吸附焓△日及吸附熵△S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特征系数n取1较为适当;温度升高特征能量E值略降,3组样品E值范围4.14~5.63kJ/mol;随着口的不断增加,A,Q,1△H及△S等参数值逐渐降低,各能量参数随吸附进行而发生较为规律的变化,无突变。结果认为,热力学参数一定程度上代表了TOC及尼等参数的综合效应,受单一因素干扰性不强。将计算的Q及△s等热力学参数与四川盆地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的相应参数进行了对比,进一步表明四川盆地该套龙马溪组页岩具有巨大的页岩气勘探和开发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孔 填充 页岩 甲烷 吸附 吸附热 吸附熵
下载PDF
塔西南拗陷早加里东期正断层活动及油气意义 被引量:12
15
作者 崔海峰 刘军 +1 位作者 田雷 张年春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84-390,209-210,共7页
塔西南拗陷早加里东期正断层活动与寒武—奥陶系油气运聚成藏关系密切。覆盖面积近15×104km2的二维地震资料构造解析表明,塔西南拗陷发育早加里东期正断层,在拗陷北缘断层后期反转形成逆冲推覆构造带,拗陷内仍有该期正断层保留,其... 塔西南拗陷早加里东期正断层活动与寒武—奥陶系油气运聚成藏关系密切。覆盖面积近15×104km2的二维地震资料构造解析表明,塔西南拗陷发育早加里东期正断层,在拗陷北缘断层后期反转形成逆冲推覆构造带,拗陷内仍有该期正断层保留,其活动特征一直以来少有关注。早加里东期正断层向上没有断穿中寒武统,断距普遍较小,呈北东向展布,个别正断层具有同沉积特征。研究认为,塔西南拗陷早加里东期正断层形成与基底断层有关,形成一系列北东向展布的洼槽,其中拗陷中部规模最大,发育震旦纪裂陷槽;正断层活动形成的洼槽或裂陷槽内有寒武系玉尔吐斯组烃源岩沉积;正断层活动有助于寒武系盐下白云岩储层改造,同时也是油气垂向运移的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西南拗陷 早加里东期 正断层 裂陷槽 寒武系
下载PDF
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台油气成藏条件与分布规律 被引量:13
16
作者 陶高强 董清水 +2 位作者 聂辉 张凯文 楼仁兴 《世界地质》 CAS CSCD 2012年第1期139-147,共9页
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台油气资源潜力巨大,勘探程度低,是中国石油公司海外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目标区之一。以构造单元类型为基础,通过对西伯利亚地台油气成藏条件、圈闭类型及油气分布等特征的综合分析初步得出:控制西伯利亚地台油气分布的... 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台油气资源潜力巨大,勘探程度低,是中国石油公司海外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目标区之一。以构造单元类型为基础,通过对西伯利亚地台油气成藏条件、圈闭类型及油气分布等特征的综合分析初步得出:控制西伯利亚地台油气分布的因素主要为构造作用及地层与烃源岩发育特征,油气成藏模式主要为自生自储式;油气藏主要分布于不发育地盾的克拉通内部隆起区及大陆边缘坳陷中,前者的富油气层位主要为文德系—寒武系,后者的富油气层位主要为二叠系—侏罗系;油气藏类型主要为地层-构造复合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伯利亚地台 油气成藏条件 分布规律 成藏模式
下载PDF
宣城地区龙潭组页岩沉积环境与有机质富集 被引量:12
17
作者 丁江辉 张金川 +5 位作者 石刚 申宝剑 唐玄 杨振恒 李兴起 李楚雄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24-340,共17页
安徽宣城地区上二叠统龙潭组海陆过渡相页岩不仅是我国下扬子区重要的烃源岩,也是目前我国页岩气勘探的重要层位之一。为研究海陆过渡相页岩沉积环境与有机质富集的关系,以港地1井和两个露头剖面为研究对象,系统开展了有机地球化学测试... 安徽宣城地区上二叠统龙潭组海陆过渡相页岩不仅是我国下扬子区重要的烃源岩,也是目前我国页岩气勘探的重要层位之一。为研究海陆过渡相页岩沉积环境与有机质富集的关系,以港地1井和两个露头剖面为研究对象,系统开展了有机地球化学测试、有机岩石学研究、氩离子抛光—扫面电镜观察、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等工作。结果表明:下扬子宣城地区龙潭组页岩沉积时期处于暖湿型气候,沉积水体处于氧化—贫氧状态,具有高的生物生产力和沉积速率。海陆过渡相富有机质页岩的形成,不是由单一因素所决定的,而是由古气候、水体氧化还原性质、古生产力、沉积速率等多个要素相互配置与耦合的结果,这些因素都会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有机质的供给或者有机质的埋藏和保存。其中,温湿型气候不仅有利于陆源高等植物的生长,而且会促进生物地球化学作用,使得母岩化学风化程度加大,向水体输入的营养物质增多,有利于菌藻类等低等水生生物勃发,高等植物碎屑和低等水生生物共同为富有机质页岩沉积提供了丰富的有机质来源。宣城地区晚二叠世沉积时期,较高的古生产力为海陆过渡相富有机质页岩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有机质产生后进一步埋藏和保存,虽然富氧水体环境不利于有机质保存,但高的沉积速率可以缩短有机质在富氧水体中暴露的时间,使得有机质来不及被氧化或分解,也可造成有机质的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相页岩 有机质 沉积环境 控制因素 龙潭组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奥陶系马五_2段储层成岩相 被引量:10
18
作者 白晓亮 张哨楠 +4 位作者 丁晓琪 杨鹏 张亚 王喆 刘曦翔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5-33,共9页
通过岩心、薄片观察,结合测井、地球化学数据分析,认为大牛地马五2段主要有利储层发育的成岩作用为溶蚀作用、白云石化作用和破裂作用。综合分析得出马五2段储层成岩相主要包括泥质充填成岩相、去云化成岩相、去膏化成岩相以及白云石化... 通过岩心、薄片观察,结合测井、地球化学数据分析,认为大牛地马五2段主要有利储层发育的成岩作用为溶蚀作用、白云石化作用和破裂作用。综合分析得出马五2段储层成岩相主要包括泥质充填成岩相、去云化成岩相、去膏化成岩相以及白云石化成岩相,对马五2段成岩相的展布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泥质充填成岩相主要沿岩溶沟槽的边缘分布,说明泥质充填相可能受古地貌的控制;去云化和去膏化成岩相主要在较高的部位发育;白云石化成岩相主要受沉积相分布的控制。对马五2段储集空间进行测井识别后认为,成岩相反映了沉积微相所决定的溶蚀差异特征;成岩相的分布反映了古地貌对岩溶储层的控制作用;白云石化成岩相为较为有利的储集相带分布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五2段 成岩相 储层 白云石化
下载PDF
松辽盆地西缘高力板断陷油气勘探层系及资源前景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健 孙雷 +4 位作者 苏飞 张德军 郑月娟 陈树旺 刘建勋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0-39,I0003,共11页
以探查松辽盆地西缘高力板断陷油气资源前景为目的实施的高D1井,在巨厚层中生代火山岩之下钻遇中侏罗统万宝组、上二叠统林西组两套油气勘探层系。根据高D1井资料,探讨研究区地层充填序列及沉积特征,分析高D1井暗色泥岩有机地球化学特... 以探查松辽盆地西缘高力板断陷油气资源前景为目的实施的高D1井,在巨厚层中生代火山岩之下钻遇中侏罗统万宝组、上二叠统林西组两套油气勘探层系。根据高D1井资料,探讨研究区地层充填序列及沉积特征,分析高D1井暗色泥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万宝组沉积环境为扇三角洲前缘沉积亚相,林西组沉积环境为滨浅湖和半深湖沉积亚相。万宝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有机质类型为Ⅱ1型,整体处于低熟—成熟阶段,具备较好的生烃物质基础;林西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中等,有机质类型以Ⅱ1型为主,整体处于成熟阶段,具有良好的生气前景。中侏罗统万宝组和上二叠统林西组生储盖组合完整,可以作为松辽盆地西缘油气勘探的新层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高力板断陷 万宝组 林西组 沉积特征 烃源岩特征
下载PDF
姬塬油田长9油藏断层特征及对油藏的影响 被引量:11
20
作者 成良丙 曲春霞 +3 位作者 苟永俊 何右安 王进 王芳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2年第5期50-54,共5页
姬塬油田长9油藏在生产过程中发现部分井地层厚度减薄,邻井构造突变。通过地震资料解释、地层对比、构造对比、岩心观察等发现姬塬地区发育21条北西西向正断层,弥补了该区块关于断层的证据。天环坳陷的形成与长7烃源岩分布及生烃高峰期... 姬塬油田长9油藏在生产过程中发现部分井地层厚度减薄,邻井构造突变。通过地震资料解释、地层对比、构造对比、岩心观察等发现姬塬地区发育21条北西西向正断层,弥补了该区块关于断层的证据。天环坳陷的形成与长7烃源岩分布及生烃高峰期在时空上匹配,促进了油气侧向运移并成藏,使凹陷东部油藏相对富集,断层形成后油藏重新调整,造成断层下方油藏被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 油气成藏 长9油藏 姬塬油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