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82篇文章
< 1 2 9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地区氡异常与地震的统计特征分析
1
作者 李琼 付虹 +2 位作者 胡小静 杜家云 杨黎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0-352,共13页
通过梳理1976—2022年震例总结报告中云南地区73组M_(S)≥5.0地震的氡测项异常,对其特征予以统计分析。结果表明:73组地震中有63组震前出现水氡异常,震前6个月内的短期异常占总异常的71%,3个月内的短临异常占总异常的49%,地震前3个月异... 通过梳理1976—2022年震例总结报告中云南地区73组M_(S)≥5.0地震的氡测项异常,对其特征予以统计分析。结果表明:73组地震中有63组震前出现水氡异常,震前6个月内的短期异常占总异常的71%,3个月内的短临异常占总异常的49%,地震前3个月异常数量增加显著;震级越大,异常分布越远离震中,震前1个月新出现的异常大部分集中在震中附近。相对而言,由于测点位置和观测技术方面的原因,气氡积累的震例远远少于水氡,但具有短期异常占比较高的优势。随着气氡观测技术的不断改进和观测经验的不断积累,其捕捉地震异常信息的能力也将会不断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异常 地震预测 统计特征
下载PDF
基于地震活动图像的机器学习地震预测方法及其在华北地区的应用
2
作者 尹晓菲 李文军 +2 位作者 许英才 张晓东 蔡晋安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7-272,共16页
本文开展了基于地震活动图像预测华北地区地震的机器学习方法研究。根据华北地区M≥5.0中强震、强震及大震的地震平均时间间隔,采用1970年以来华北地区M≥5.0中强震、强震及大震震前大量不同时窗长的M_(L)≥3.0地震活动图像作为输入数据... 本文开展了基于地震活动图像预测华北地区地震的机器学习方法研究。根据华北地区M≥5.0中强震、强震及大震的地震平均时间间隔,采用1970年以来华北地区M≥5.0中强震、强震及大震震前大量不同时窗长的M_(L)≥3.0地震活动图像作为输入数据集,提出了基于地震活动图像预测地震的机器学习方法,并进行了震例回溯。利用本文提出的方法选取“未拓展图像数据集”和“含拓展图像数据集”对华北地区发生中强地震进行预测对比,结果显示,数据集样本量的增加有利于提高地震预测模型的精度,其中“含拓展图像数据集”预测地震的准确率可达77%;对于华北地区无震区、少震区的M≥5.0地震,可采用非1年窗长的较大时间间隔(3年、7年以上)的M_(L)≥3.0地震活动图像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地区 地震活动图像 机器学习 地震预测
下载PDF
山西台网地震预警系统和测震台网数据对比分析
3
作者 吕睿 刘雪娇 +4 位作者 冯凯宇 王卓君 梁向军 梁永烨 窦立婷 《科学技术创新》 2024年第5期53-56,共4页
收集整理2021年9月至2023年1月山西及邻省所有触发的地震预警事件,针对山西预警JEEW和EEW两套系统产出预警参数和测震数据统一编目数据,从发震时刻、震级、震中位置和震源深度几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总体来说,山西地震预警区内地震预警参... 收集整理2021年9月至2023年1月山西及邻省所有触发的地震预警事件,针对山西预警JEEW和EEW两套系统产出预警参数和测震数据统一编目数据,从发震时刻、震级、震中位置和震源深度几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总体来说,山西地震预警区内地震预警参数基本稳定,可满足山西地震预警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预警 测震数据 对比分析
下载PDF
维西-乔后断裂带及其周边地区震群和前震序列活动特征
4
作者 王光明 欧阳鑫 +2 位作者 刘自凤 彭关灵 姜金钟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2-207,共16页
使用云南地震台网2009—2021年的地震目录和波形数据,采用双差定位方法、基于P波初动极性和S/P振幅比的HASH方法和最大似然法等,获取了维西—乔后断裂带及附近地区M_(L)≥4.0震群和前震序列精确的震源位置、震源机制解、视应力和b值等... 使用云南地震台网2009—2021年的地震目录和波形数据,采用双差定位方法、基于P波初动极性和S/P振幅比的HASH方法和最大似然法等,获取了维西—乔后断裂带及附近地区M_(L)≥4.0震群和前震序列精确的震源位置、震源机制解、视应力和b值等地震活动参数,对比分析了维西—乔后断裂带及其周边震群及前震序列的活动特征。结果显示:除前震序列频次呈现出反大森定律外,前震序列与普通震群在空间分布、震源机制一致性、视应力和b值等单一参数方面并无明显的差异;但前震序列同时具备震中优势分布方向与区域主要构造展布方向一致、震源机制一致性较好、低b值等特征,建议综合使用时空演化特征、震群参数识别前震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震序列 震群 重定位 震源机制一致性 B值
下载PDF
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项目建设与业务运行的过渡实践
5
作者 张克诚 高楠 +2 位作者 谭颖 郭畅 肖武军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4年第3期168-173,共6页
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项目已完成建设任务,面对政府、社会、公众对地震预警的期待,结合新一代地震监测速报预警业务体系特点,在由项目建设转向业务运行过程中,采取尽早树立业务化观念、建立健全制度体系、制定完善组织体系、形成... 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项目已完成建设任务,面对政府、社会、公众对地震预警的期待,结合新一代地震监测速报预警业务体系特点,在由项目建设转向业务运行过程中,采取尽早树立业务化观念、建立健全制度体系、制定完善组织体系、形成风险隐患排查整改长效机制、重点地区先行及渐进式投入试运行等措施手段,在项目竣工验收前初步完成过渡,全面进入业务运行状态,部分重点地区提前开通对外服务。本文分析了各方对地震预警的期待和新一代速报预警业务体系特点,总结了建设转运行的过渡措施,并探讨了目前运行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改进方向,为未来地震预警工作完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 建设转运行 过渡 业务体系
下载PDF
地震预报究竟难在哪儿
6
作者 闵芳 《生命与灾害》 2024年第5期4-5,共2页
目前来看,地震预测的难度,主要存在如下几点:第一,地震研究是观测科学,需要基于大量的观测信息开展统计归纳工作并逐渐形成相应的研究方法,经反复积累验证修正,最后发展为完整的预测方法。遗憾的是,从科学研究的角度,大地震出现的概率... 目前来看,地震预测的难度,主要存在如下几点:第一,地震研究是观测科学,需要基于大量的观测信息开展统计归纳工作并逐渐形成相应的研究方法,经反复积累验证修正,最后发展为完整的预测方法。遗憾的是,从科学研究的角度,大地震出现的概率太小了,一个科学家一辈子也很难获取多少有效的研究样本,统计规律难以形成,预测方法难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预测 地震预报 统计规律 科学研究 观测信息 统计归纳 预测方法 科学家
下载PDF
地震预警数据流监控与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王红蕾 朱宏 +3 位作者 毛国良 李冬圣 李振波 蒋宏毅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89-397,共9页
为实现地震预警网络环境实时监控与分析,明确各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流向和范围,根据地震预警系统业务分区梳理关键业务、网段和终端,并通过数据流分析实现地震预警系统网络流量监控。通过数据包采集与解码技术,实现对主要业务系统关键指... 为实现地震预警网络环境实时监控与分析,明确各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流向和范围,根据地震预警系统业务分区梳理关键业务、网段和终端,并通过数据流分析实现地震预警系统网络流量监控。通过数据包采集与解码技术,实现对主要业务系统关键指标的监控,从而对地震预警系统的网络访问性能、系统服务性能、应用响应性能等关键指标进行综合监控与分析,实现以业务为核心的网络环境监控与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预警 流量分析 数据包检测 运维监控
下载PDF
3次大理历史地震的预测、预报和预防
8
作者 高继宗 《地震科学进展》 2023年第3期133-138,共6页
《大理古佚书钞》收编的《三迤随笔》《淮城夜语》《叶榆稗史》等笔记作品中,分别记述了法端、光明、杨景浩等人,依据多种宏观异常现象,预测、预报和预防了779年、1111年、1341年的大理地震。宏观前兆现象较多的地震,是可以预测、预报... 《大理古佚书钞》收编的《三迤随笔》《淮城夜语》《叶榆稗史》等笔记作品中,分别记述了法端、光明、杨景浩等人,依据多种宏观异常现象,预测、预报和预防了779年、1111年、1341年的大理地震。宏观前兆现象较多的地震,是可以预测、预报和预防的,但需要加强宏观前兆机理的探索研究,揭示宏观前兆现象的物理本质,研发能够有效捕捉临震宏观前兆现象的高灵敏度、高分辨率、高精度的地震前兆监测仪器,精心设计地震前兆监测网格节点。通过网络,将连续监测到的各种信号,实时发送到地震监测中心,使用高速的计算机网络和云平台,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提取可靠的地震前兆信息,才有望对宏观前兆现象较多的地震,实现预测、预报和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理历史地震 宏观前兆现象 前兆监测网络 预测、预报和预防
下载PDF
地震流体地球化学短临预测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2
9
作者 李营 方震 +7 位作者 张晨蕾 李继业 鲍志诚 张翔 刘兆飞 周晓成 陈志 杜建国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93-621,共29页
建立地震短临预测方法是减轻地震灾害损失的最有效手段,也是科学难题。流体是地球内部最为主动、活跃的组分,携带了地球各圈层的地球化学信息。地震流体地球化学的组成和变化对地下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响应灵敏,是指示地震和构造活动的... 建立地震短临预测方法是减轻地震灾害损失的最有效手段,也是科学难题。流体是地球内部最为主动、活跃的组分,携带了地球各圈层的地球化学信息。地震流体地球化学的组成和变化对地下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响应灵敏,是指示地震和构造活动的有效指标。文中综述了国内外流体地球化学短临预测机理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国内外已经建立的流体地球化学地震短临预测模型和方法,利用《中国震例》数据对主要预测模型和方法进行了检验分析,评述了各方法的适用性和效能。结合团队已有的工作基础,提出了基于前兆机理进行地震流体地球化学短临预测的思路,并对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地球化学子系统的地震短临预测研究和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流体地球化学 短临预测
下载PDF
吉林松原地区b值时间变化特征浅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宏岩 陈卓 +2 位作者 张仁鹏 张洪艳 卢燕红 《防灾减灾学报》 2023年第1期27-33,共7页
利用吉林省地震台网2003年以来正式地震目录,采用最大曲率法计算最小完整性震级MC,计算得到吉林省松原地区的b值时间变化曲线。通过回溯研究区内M≥5.0地震和时间曲线的对应关系发现,该地区M≥5.0地震前b值都有2个月以上明显的加速下降... 利用吉林省地震台网2003年以来正式地震目录,采用最大曲率法计算最小完整性震级MC,计算得到吉林省松原地区的b值时间变化曲线。通过回溯研究区内M≥5.0地震和时间曲线的对应关系发现,该地区M≥5.0地震前b值都有2个月以上明显的加速下降过程,相对的下降幅度为27%~45%。b值在吉林松原地区的地震预报中有一定的可信度,可为日常震情会商和跟踪工作提供量化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完整性震级 B值 震例回溯
下载PDF
山西地震预警系统数据处理结果浅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冯凯宇 吕睿 +4 位作者 刘雪娇 王卓君 梁向军 窦立婷 傅彦宁 《科学技术创新》 2023年第3期76-79,共4页
山西地震预警台网2022年成功处理并产出了多次地震预警信息。从台网布局、预警处理产出及右玉Ms4.0级预警处理结果来浅析山西地震预警能力。结果表明,山西地震预警网使用的两套地震预警系统产出的预警结果发震时刻、震中位置总体稳定可... 山西地震预警台网2022年成功处理并产出了多次地震预警信息。从台网布局、预警处理产出及右玉Ms4.0级预警处理结果来浅析山西地震预警能力。结果表明,山西地震预警网使用的两套地震预警系统产出的预警结果发震时刻、震中位置总体稳定可靠,但震级整体偏大。对3种类型台站的震级偏差进行分析,发现一般站震级偏差最大,其次是基本站和基准站。总体来看,山西地震预警系统台网运行基本正常,具备一定的地震预警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预警系统 震级偏差 山西
下载PDF
辽宁省GNSS连续观测站建设与数据质量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孔祥瑞 罗勇 《防灾减灾学报》 2023年第3期33-39,共7页
GNSS观测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在地壳形变、大地测量、地震预报分析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验证10米深的土层点与基岩点对观测数据的影响,简要介绍了辽宁省地震局新建GNSS连续观测站观测墩及防雷设施土建过程,对2020年数据解算与... GNSS观测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在地壳形变、大地测量、地震预报分析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验证10米深的土层点与基岩点对观测数据的影响,简要介绍了辽宁省地震局新建GNSS连续观测站观测墩及防雷设施土建过程,对2020年数据解算与陆态网络GNSS数据对比,分析其稳定性;利用TEQC软件对2020年的原始数据进行质量检测,结合建设勘选资料与实地考察情况,分析影响数据质量的因素,从而完善建设方案,为今后GNSS观测站的建设以及数据质量检验方法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 施工建设 TEQC 数据质量
下载PDF
Preliminary report of the September 5,2022 M_(S) 6.8 Luding earthquake,Sichuan,China 被引量:4
13
作者 Yanru An Dun Wang +12 位作者 Qiang Ma Yueren Xu Yu Li Yingying Zhang Zhumei Liu Chunmei Huang Jinrong Su Jilong Li Mingxiao Li Wenkai Chen Zhifan Wan Dengjie Kang Baoshan Wang 《Earthquake Research Advances》 CSCD 2023年第1期1-10,共10页
The 2022 M_(S)6.8 Luding earthquake is the strongest earthquake in Sichuan Province, Western China, since the 2017 M_(S)7.0 Jiuzhaigou earthquake. It occurred on the Moxi fault in the southeastern segment of the Xians... The 2022 M_(S)6.8 Luding earthquake is the strongest earthquake in Sichuan Province, Western China, since the 2017 M_(S)7.0 Jiuzhaigou earthquake. It occurred on the Moxi fault in the southeastern segment of the Xianshuihe fault, a tectonically active and mountainous region with severe secondary earthquake disaster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seismogenic mechanism and provide scientific support for future hazard mitigation, we summarize the preliminary results of the Luding earthquake, including seismotectonic background, seismicity and mainshock source characteristics and aftershock properties, and direct and secondary damage associated with the mainshock.The peak ground displacements in the NS and EW directions observed by the nearest GNSS station SCCM are ~35 mm and ~55 mm, respectively, resulting in the maximum coseismic dislocation of 20 mm along the NWW direction,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sinistral slip on the Xianshuihe fault. Back-projection of teleseismic P waves suggest that the mainshock rupture propagated toward south-southeast. The seismic intensity of the mainshock estimated from the back-projection results indicates a Mercalli scale of Ⅷ or above near the ruptured area,consistent with the results from instrumental measurements and field surveys. Numerous aftershocks were reported, with the largest being M_(S)4.5. Aftershock locations(up to September 18, 2022) exhibit 3 clusters spanning an area of 100 km long and 30 km wide. The magnitude and rate of aftershocks decreased as expected, and the depths became shallower with time. The mainshock and two aftershocks show left-lateral strike-slip focal mechanisms. For the aftershock sequence, the b-value from the Gutenberg-Richter frequency-magnitude relationship, h-value, and p-value for Omori’s law for aftershock decay are 0.81, 1.4, and 1.21, respectively, indicating that this is a typical mainshock-aftershock sequence. The low b-value implies high background stress in the hypocenter region. Analysis from remote sensing satellite images and UAV data shows that the distribution of earthquake-triggered landslides was consistent with the aftershock area. Numerous small-size landslides with limited volumes were revealed, which damaged or buried the roads and severely hindered the rescue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ding earthquake Moxi fault Aftershock statistics Earthquake disasters Intensity map
下载PDF
2023年4月6日庄河M_(L)3.7地震预警系统产出结果分析
14
作者 王晓睿 郭攀 +2 位作者 李子昊 查楠 王承伟 《防灾减灾学报》 2023年第3期27-32,共6页
2023年4月6日19时22分,辽宁省大连市庄河市发生M_(L)3.7级地震,辽宁地震预警台网成功触发并且产出了预警结果。针对此次地震事件产出的预警结果,对地震三要素和正式编目结果进行了对比,分别将JEEW和EEW两套预警系统产出的结果偏差进行... 2023年4月6日19时22分,辽宁省大连市庄河市发生M_(L)3.7级地震,辽宁地震预警台网成功触发并且产出了预警结果。针对此次地震事件产出的预警结果,对地震三要素和正式编目结果进行了对比,分别将JEEW和EEW两套预警系统产出的结果偏差进行详细分析。两套预警系统产出第一次处理结果的时间都是4 s,首次推送用时都是5 s左右。JEEW产出结果中震级偏差为0.15~0.57,19个结果的震级偏差大于0.3,EEW产出结果中震级偏差在-0.1~0.3之间;JEEW震中位置偏差为1.08~4.97 km,EEW震中位置偏差为0.918~4.438 km;JEEW发震时刻偏差为0.911~0.531 s,EEW发震时刻偏差为0.675~0.206 s;除了JEEW预警系统的震级结果偏大之外,其余的结果都满足要求。本次地震预警结果表明:辽宁地震预警系统产出结果较好,对地震预警效果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预警 庄河M_(L)3.7地震 预警处理结果
下载PDF
基于图像信息方法的南北地震带地震预测研究
15
作者 田唯熙 张永仙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59-177,共19页
图像信息法(PI)计算过程涉及地震活动性的归一化,因此针对地震活动性相似的地区PI预测效能较好。以南北地震带为研究区域,对图像信息法(PI)在南北地震带不同范围的预测效能进行了研究。采用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提供的1970年以来中国地震目... 图像信息法(PI)计算过程涉及地震活动性的归一化,因此针对地震活动性相似的地区PI预测效能较好。以南北地震带为研究区域,对图像信息法(PI)在南北地震带不同范围的预测效能进行了研究。采用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提供的1970年以来中国地震目录,选取5年尺度的“异常学习窗”和“预测时间窗”以及1°×1°网格,以2017年以来发生的MS≥6地震为目标,通过ROC检验,对地震进行回溯性预测研究。研究结果显示:① PI方法对南北地震带南段、中段、北段区域进行计算的预测效能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但幅度较小,显示PI方法的预测效能可能受到区域内地震活动性强度的影响。② PI方法对南北地震带分段计算的预测效能优于对整个南北地震带进行计算的预测效能。其中,把南北地震带北段、中段合起来作为一个计算区域时预测效能最好,南段、中段、北段预测效果次之,把中段、南段合起来作为一个计算区域时预测效能相对较低,南北地震带整体的预测效能最低。通过地震活动性对南北地震带进行区域划分能使得预测效能提高。③计算结果显示,滇西南永德—泸水地区、龙门山断裂南段附近存在“热点”,未来5年内这些地区为M_(S)≥6地震值得关注的重点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信息法(PI) 南北地震带 强震预测 ROC检验
下载PDF
阿克苏断层氢中强震异常特征分析及预报效能评价
16
作者 刘海洋 徐衍刚 +1 位作者 祖力卡尔·艾则孜 蒋志英 《地震科学进展》 2023年第3期120-126,共7页
2013年11月—2021年12月阿克苏断层氢观测点周边300 km范围内,先后发生了多次中强地震,断层氢浓度值出现了8次不同程度的短临前兆异常。通过对异常特征的分析总结,将已取得的震例划分为波动型、突升型和突升恢复型3种不同类型。利用R值... 2013年11月—2021年12月阿克苏断层氢观测点周边300 km范围内,先后发生了多次中强地震,断层氢浓度值出现了8次不同程度的短临前兆异常。通过对异常特征的分析总结,将已取得的震例划分为波动型、突升型和突升恢复型3种不同类型。利用R值评分法对阿克苏断层氢观测进行预报效能评价,阿克苏断层氢对周边300 km范围内5级以上地震R值评分为0.462,预报效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氢 异常分析 预报效能 R值评分
下载PDF
云南地震预警基准站双链路设计与应用
17
作者 彭钰翔 刘鹏飞 +3 位作者 安小伟 李振 吕帅 粟毅 《华南地震》 2023年第3期70-78,共9页
为了及时预警和减轻地震灾害的影响,建立地震预警系统至关重要。地震预警基准站是预警系统的基石和数据来源,基于VPDN、NQA等网络技术,设计了双链路热备的云南地震预警基准站链路传输模式,确保基准站数据稳定、快速地传输。通过实验验证... 为了及时预警和减轻地震灾害的影响,建立地震预警系统至关重要。地震预警基准站是预警系统的基石和数据来源,基于VPDN、NQA等网络技术,设计了双链路热备的云南地震预警基准站链路传输模式,确保基准站数据稳定、快速地传输。通过实验验证,该系统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可以有效提高地震预警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并成功应用于云南区域预警基准站建设先行先试,为各省预警基准站通信链路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预警 基准站 双链路 NQA
下载PDF
城市活动断裂探测的方法和技术 被引量:170
18
作者 邓起东 徐锡伟 +1 位作者 张先康 王广才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3年第1期93-104,共12页
发生在城市范围内的直下型大地震可能产生巨大的灾害 ,包括高的振动破坏和强的断裂地表错动。因此 ,城市范围内的直下型活动断裂和隐伏活动断裂探测及地震危险性和危害性评价是十分重要的。立足于城市环境复杂、污染重、干扰强的特点 ,... 发生在城市范围内的直下型大地震可能产生巨大的灾害 ,包括高的振动破坏和强的断裂地表错动。因此 ,城市范围内的直下型活动断裂和隐伏活动断裂探测及地震危险性和危害性评价是十分重要的。立足于城市环境复杂、污染重、干扰强的特点 ,文中介绍了城市活动断裂探测的主要方法 ,包括地质地貌、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方面的多种探测方法。在地质地貌方法中 ,最新断裂活动面的断错地质地貌制图及针对断裂新活动和古地震研究的钻探和槽探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年轻地质体和地貌面年龄测定是一项关键技术 ;地球化学探查 ,尤其是多种气体测项在隐伏断裂初步定位中起到先锋作用 ;在各种地球物理探测中 ,浅层地震勘探起着关键作用 ,而在探查活动断裂深部背景和孕震可能性时 ,各种深地震探测方法是十分重要的。在城市活动断裂探测这一新的工作中 ,必须更多地强调和更好地做到地质地貌、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探测的结合 ,做到多种探测手段和勘探方法的综合运用 ,这样才能做好断裂定位、断裂活动性判定及分析断裂孕震条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活动断裂探测 地震 振动破坏 断裂地表错动 地震危险性 地质 地貌 地球化学 断裂孕震条件
下载PDF
济阳拗陷孔店组烃源岩的地震预测方法 被引量:24
19
作者 于建国 韩文功 +2 位作者 于正军 路慎强 王金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18-321,338,共5页
烃源岩的分布研究与生烃量的计算是含油气盆地勘探的重要内容。在没有钻井直接钻遇烃源岩的情况下,如何研究其分布甚至计算生烃量非常困难。本文利用地震资料,通过地震相和地震速度特征的分析,较准确地预测了东营凹陷孔店组二段潜在的... 烃源岩的分布研究与生烃量的计算是含油气盆地勘探的重要内容。在没有钻井直接钻遇烃源岩的情况下,如何研究其分布甚至计算生烃量非常困难。本文利用地震资料,通过地震相和地震速度特征的分析,较准确地预测了东营凹陷孔店组二段潜在的烃源岩,并提出了资源系数的概念,计算了该套烃源岩的生烃量。预测结果经随后的钻井证实,说明利用地震资料预测烃源岩的方法是可行的、有效的,从而使得困扰济阳拗陷深层勘探几十年的油源问题得以初步解决,证实济阳拗陷深层同样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此法可用于无探井区和低勘探程度区,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阳拗陷 烃源岩 地震预测方法 孔店组 地震资料 生烃量 分布研究 速度特征 东营凹陷 预测结果 深层勘探 勘探潜力 勘探程度 应用价值 地勘探 含油气 计算 地震相 钻井 油源 探井
下载PDF
中国大陆中强地震序列类型的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68
20
作者 蒋海昆 李永莉 +4 位作者 曲延军 华爱军 代磊 郑建常 侯海峰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89-398,共10页
利用中国大陆1970年以来记录相对完备的294次5.0级以上的地震序列,研究地震序列类型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西南地区,川滇菱形地块及其所控制的鲜水河-安宁河-小江地震带及金沙江-红河地震带以主余型序列活动为主,滇西和怒江-澜沧... 利用中国大陆1970年以来记录相对完备的294次5.0级以上的地震序列,研究地震序列类型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西南地区,川滇菱形地块及其所控制的鲜水河-安宁河-小江地震带及金沙江-红河地震带以主余型序列活动为主,滇西和怒江-澜沧江断裂带以西腾冲-保山块体的龙陵、澜沧等地分布着较多的多震型地震,极少数孤立型地震主要分布于川西北地区,云南地区无孤立型地震.在西北地区,新疆南天山西段以主余型为主,其中柯坪块体与普昌断裂交汇区发生过多震型地震,天山中段则以孤立型地震居多;祁连山地震带以主余型序列活动为主;青海地区以主余型地震居多,但序列类型的区域特征不明显.在华北地区,阴山-燕山-渤海地震带、河北平原地震带及下扬子断块以主余型地震为主,山西地震带北段与NW向阴山-燕山地震带的交汇部位发生过5~6级多震型地震,华北地区南部北纬35°线附近以孤立型地震居多.序列类型空间分布与区域构造运动形式有关,断层内部闭锁单元或障碍体的破裂以及新生的、彼此分离的断裂段的破裂,大多产生主余型序列;多震型地震往往与共轭构造或多组构造交汇相联系;简单断层端部的进一步扩展一般产生孤立型地震.序列类型空间分布与区域深部介质环境也有一定关系,主余型地震大多发生在上地壳高速区或高、低速过渡带内,而多震型地震则较多地发生在上地壳低速区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列类型 空间分布 孤立型 主余型 多震型 构造运动形式 深部介质环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