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球冰川面积现状及近期变化——基于2017年发布的第6版Randolph冰川编目 被引量:16
1
作者 牟建新 李忠勤 +1 位作者 张慧 梁鹏斌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38-248,共11页
基于2017年发布的第6版Randolph冰川编目资料,结合全球16个主要冰川区近期发表的冰川变化研究文献,系统分析了全球冰川面积现状及其近期变化。结果表明,全球(不包括南极与格陵兰冰盖)共发育山地冰川215 547条,总面积达705 739 km^2,面... 基于2017年发布的第6版Randolph冰川编目资料,结合全球16个主要冰川区近期发表的冰川变化研究文献,系统分析了全球冰川面积现状及其近期变化。结果表明,全球(不包括南极与格陵兰冰盖)共发育山地冰川215 547条,总面积达705 739 km^2,面积相对误差为4.2%。冰川数量以面积等级<1 km^2的冰川(79.15%)为主,冰川面积以面积等级≥100 km^2的冰川(54.9%)为主。分布在北极的冰川面积(45.5%)最多,分布在南极周边岛屿的冰川面积(18.8%)次之,分布在高亚洲(13.8%)和阿拉斯加(12.3%)的冰川面积再次之。近50年间全球冰川经历了强烈退缩,16个主要冰川区面积退缩率达11.3%,1960年以来的冰川面积年均退缩率为0.35%。由于目前尚缺乏多期冰川编目可供比较,全球范围内冰川变化的定量研究仍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 冰川变化 冰川面积 冰川编目
下载PDF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太阳直接辐射与冰川物质平衡的关系 被引量:5
2
作者 丁永建 李新 +2 位作者 程国栋 MartinHoelzle WilfriedHaeberli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57-162,共6页
基于冰川微地形对冰川物质平衡重要影响的认识,在考虑朝向、坡度、地形遮蔽等因素的条件下,以地理信息系统为手段,对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冰面太阳可能直接辐射进行了理论计算.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计算冰面任意一点物质平衡的B=f... 基于冰川微地形对冰川物质平衡重要影响的认识,在考虑朝向、坡度、地形遮蔽等因素的条件下,以地理信息系统为手段,对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冰面太阳可能直接辐射进行了理论计算.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计算冰面任意一点物质平衡的B=f(T,R)(气温-辐射)模型.比较了该模型与B=f(T)(气温)模型、B=f(P,T)(降水-气温)模型及B=f(Q)(能量平衡)模型之间的优缺点,表明该模型具有物理意义明确、计算精度较高、参数易于获得等优点,从而为计算冰川物质平衡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冰面点物质平衡 太阳辐射 冰川 物质平衡
下载PDF
南极洲乔治王岛柯林斯冰帽小冰穹顶冰芯数学模式初步断代 被引量:3
3
作者 张万昌 韩建康 《南极研究》 CSCD 1994年第3期25-32,共8页
冰芯钻取后,样品截取原则和环境记录的初步解释要求对年代-深度剖面有一初步了解,即要求建立冰体随深度变化的时间尺度。根据柯林斯冰帽一年多野外实测资料所揭示的小冰穹运动状况、温度分布、物质平衡和动力学特征,本文采用Dan... 冰芯钻取后,样品截取原则和环境记录的初步解释要求对年代-深度剖面有一初步了解,即要求建立冰体随深度变化的时间尺度。根据柯林斯冰帽一年多野外实测资料所揭示的小冰穹运动状况、温度分布、物质平衡和动力学特征,本文采用Dansgarrd-Johnsen模型和等温冰体流动模型(n=3),分别对一支80.2m冰芯的时间尺度进行初步估算。结果表明两种模型断代结果非常接近,在距冰床10m深度处,两模型分别给出1897年和1854年的冰龄。对比指出两种模型计算出的冰帽各深度冰龄最大误差不大于2%。与冰芯中上部含深褐色火山灰冰层的历史记录年代相比误差小于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林斯冰帽 冰芯 时间尺度 冰帽
下载PDF
贡嘎山海螺沟冰川物质平衡、水交换特征及其对径流的影响 被引量:35
4
作者 谢自楚 苏珍 +1 位作者 沈永平 冯清华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15,共9页
在贡嘎山海螺沟冰川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计算该冰川物质平衡的两种方法 ,获得了较一致的结果 .表明近 10a来物质平衡平均为 - 470mm ,与高亚洲边缘山脉的冰川同样处于强烈的衰退状态 .该冰川有很高的物质平衡水平 (2 5 44mm)及水交换水平... 在贡嘎山海螺沟冰川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计算该冰川物质平衡的两种方法 ,获得了较一致的结果 .表明近 10a来物质平衡平均为 - 470mm ,与高亚洲边缘山脉的冰川同样处于强烈的衰退状态 .该冰川有很高的物质平衡水平 (2 5 44mm)及水交换水平 (3 819mm) ,液相比例高 (1/3) ,较小的稳定性系数 (0 2 0 ) ,具有典型的季风海洋型冰川的水交换特征 .由于冰川退缩冰川径流增加 ,预计 2 0 2 0年将达到临界状态 .在气候持续转暖变湿情况下 ,预测临界状态将延至 2 0 5 0年左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螺沟冰川 物质平衡 水分交换 径流变化 最大熵法
下载PDF
气候变化与冰川演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崔彩霞 苏晓岚 《新疆气象》 2001年第4期1-2,6,共3页
在气候变化影响的诸环境系统中,冰冻圈首当其冲。冰冻圈不仅对全球变暖的敏感性最高、变化最快、最明显,而且人类对它的变化很难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因此,它被认为是最容易受到气候变化损害的脆弱环。尤其是山地冰川,其进退变化就... 在气候变化影响的诸环境系统中,冰冻圈首当其冲。冰冻圈不仅对全球变暖的敏感性最高、变化最快、最明显,而且人类对它的变化很难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因此,它被认为是最容易受到气候变化损害的脆弱环。尤其是山地冰川,其进退变化就是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正因如此,对冰川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研究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冰冻圈 冰川 积雪 水资源 进退变化
下载PDF
Crystals and fabrics analysis of an Arctic thermal growth multi-year ice sample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志军 康建成 张运良 《Chinese Journal of Polar Science》 2002年第2期103-110,共8页
One of sea ice core samples was taken from Arctic by the First Chinese National Arctic Research Expedition Team in 1999. 20 vertical and 2 horizontal ice sections were cut out of the ice core sample 2.22 m in length, ... One of sea ice core samples was taken from Arctic by the First Chinese National Arctic Research Expedition Team in 1999. 20 vertical and 2 horizontal ice sections were cut out of the ice core sample 2.22 m in length, which covered the ice sheet from surface to bottom except losses for during sampling and section cutting. From the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fabrics and crystals along the depth of the ice core sample, followings were found. Whole ice sheet consists of columnar, refrozen clastic pieces, granular, columnar, refrozen clastic pieces, granular, columnar and refrozen clastic pieces. This indicates that the ice core sample was 3-year old, and the ice sheet surface thawed and the melt water flowed into ice sheet during summer. Hence, the annual energy balance in Arctic can be determined by the ice sheet surface thawing in summer, and bottom growth in winter. The thickness of the ice sheet is kept constantly at a certain position based on the corresponding climate and ocean conditions; A ne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a ice multi-year ice crystal FABRIC Arctic.
下载PDF
肯尼亚山冰川约6000年以来的进退情况:全新世气候变化在非洲的表现 被引量:1
7
作者 WibjrnKarlén James Fastook +9 位作者 Karin Holmgren Maria Malmstrm JohnA.Matthews Eric Odada Jan Risberg Gunhi1d Rosqvist Per Sandgren Aldo Shemesh Lars-OveWesterberg 高书平 《人类环境杂志》 1999年第5期409-418,462+389,共10页
湖泊沉积物的放射性碳年龄测定资料表明,肯尼亚山西南部的各冰斗在6000年以来的大部分时间中均被不同规模的冰川所覆盖。采自Hausberg湖的冰前湖相沉积物显示出各层位岩粉的含量有很大变化,而位于Hausberg湖附近的非冰前湖Oblong,生成在... 湖泊沉积物的放射性碳年龄测定资料表明,肯尼亚山西南部的各冰斗在6000年以来的大部分时间中均被不同规模的冰川所覆盖。采自Hausberg湖的冰前湖相沉积物显示出各层位岩粉的含量有很大变化,而位于Hausberg湖附近的非冰前湖Oblong,生成在Hausberg湖之前,且规模与其相似,它的沉积物的岩粉含量没有那么大的变化。因而纹层的形成似乎直接与向Hausberg谷上部湖中排水的冰川的剥蚀作用有关。已测出有6个主要的冰进期:距今5700年前不久,以及距今4500~3900、3500~3300、3200~2300、1300~1200和600~400年间。对 Nar Moru和Hausberg两湖底部沉积物所做的放射性碳年代测定,结果都与距今5700年前不久发生的那次明显的冰川扩大期一致。与小冰期冰进相比,这次冰进沿冰谷向下游前进差不多要远1km。对这次全新世中期肯尼亚山冰进所需气候条件做的模拟试验表明,平衡线的海拔高程在几百年内降低100m就会引起冰进达到所推测的当时的规模。冰进的发生首先是由于温度的变化,因为在东非和其他一些受印度洋季风影响地区独立进行的古气候研究表明,肯尼亚山发生冰进时气候比较干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肯尼亚山 冰川 冰进期 冰退期 非洲 气候变化
下载PDF
中国冰川掠影
8
作者 张文敬 《大自然探索》 2000年第7期65-66,共2页
关键词 中国 冰川 海螺沟冰川 分布 形成
下载PDF
1969—1971年加利福尼亚欧文斯湖中盐类溶解及结晶过程...
9
作者 张素平 常美镛 《青海地质科技情报》 1989年第1期22-24,共3页
关键词 盐湖 第四纪 水文化学 溶解 结晶
下载PDF
赤峰红山国家森林公园发现第四纪冰川遗迹
10
《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F003-F003,共1页
在赤峰学院领导支持下,由赤峰学院出资,2004年8月上旬,赤峰学院任晓辉副教授对赤峰北部旗县第四纪冰川遗迹进行了野外实地考察,特别是对阿斯哈图石林、大青山冰臼等著名景区进行了详细研究,并对其形成机理提出了新的见解。考察的... 在赤峰学院领导支持下,由赤峰学院出资,2004年8月上旬,赤峰学院任晓辉副教授对赤峰北部旗县第四纪冰川遗迹进行了野外实地考察,特别是对阿斯哈图石林、大青山冰臼等著名景区进行了详细研究,并对其形成机理提出了新的见解。考察的最后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峰红山国家森林公园 第四纪 冰川遗迹 任晓辉
下载PDF
A new type of ice formation zone found in the Himalayas 被引量:7
11
作者 Tandong Yao Jianchen Pu +1 位作者 Ninlian Wang Lide Tia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1999年第5期469-474,共6页
Ice formation was studied on the Dasuopu Glacier located in the Mount Xixabangma (28°23’ N, 85°43’E) in the Himalayas. Snow pits and shallow ice cores are analyzed to reveal ice formation process. The resu... Ice formation was studied on the Dasuopu Glacier located in the Mount Xixabangma (28°23’ N, 85°43’E) in the Himalayas. Snow pits and shallow ice cores are analyzed to reveal ice formation proces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ce formation process, or in other words, the process of densitification, on the col (7 000 m a.s.l. ) of the Dasuopu Glacier is a stable, slow and gradual process. The snow-ice transformation on the glacier is estimated to be 30—40 m below the surface. The temperature on the Dasuopu Glacier is very low (~ - 14℃ at 10 m) and similar to that in polar type ice cap. We,therefore, speculate that the process of snow-ice transformation is undertaken under snow pressure,and that there is a percolation zone on the Dasuopu Glacier. The high altitude of the col and monsoon snow fall accompnied by heavy cloud and high albedo favorite the percolation zone form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E formation GLACIAL ACCUMULATION Dasuopu Glacier.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