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响东亚夏季风降水异常的前期海温信号 被引量:8
1
作者 胡娟 晏红明 周建琴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01-409,共9页
采用NCEP/NCAR大气再分析资料、Had ISST海温数据以及中国东亚季风区的实测降水资料,探讨前期冬季海温与东亚夏季风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影响东亚夏季风异常的海温变化存在2个关键区,分别位于南印度洋中部和北太平洋东部,关键区的海温... 采用NCEP/NCAR大气再分析资料、Had ISST海温数据以及中国东亚季风区的实测降水资料,探讨前期冬季海温与东亚夏季风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影响东亚夏季风异常的海温变化存在2个关键区,分别位于南印度洋中部和北太平洋东部,关键区的海温与东亚季风区的降水在长江中游有显著正相关,与东亚夏季风指数有显著负相关。基于此,定义了印-太海温指数。强海温指数年的南亚高压、索马里越赤道气流、西太平洋副高偏强,有利于东亚夏季风北进,中国大部降水偏多;弱海温指数年则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学 统计分析 印太海温指数 东亚夏季风 降水异常分布型 高低空环流配置
下载PDF
海南省汛期旱涝特征 被引量:14
2
作者 吴慧 邢旭煌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4-191,共8页
通过Z指数和经验正交函数(EOF)对海南省汛期(5~10月)降水作旱涝等级划分、型态分布和旱涝时空分布特征研究,发现海南省各地汛期降水具有一致性, 1960年代中期以来, 汛期旱涝具有由偏旱转为偏涝的趋势,西、北部的部分地区为全省的旱涝... 通过Z指数和经验正交函数(EOF)对海南省汛期(5~10月)降水作旱涝等级划分、型态分布和旱涝时空分布特征研究,发现海南省各地汛期降水具有一致性, 1960年代中期以来, 汛期旱涝具有由偏旱转为偏涝的趋势,西、北部的部分地区为全省的旱涝多发区。进一步研究表明,汛期严重旱涝年的前期和同期环流的差异场均存在显著差异区,汛期旱涝等级与前期逐月环流场之间都有高相关区,且存在明显的隔季相关。由普查出的前期各月环流场的高相关因子经相关稳定性检验后作逐步回归,结果表明以位势高度场为因子的预报方程具有较好的拟合和预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省 汛期 旱涝特征 环流场
下载PDF
2015年广东开汛前后旱涝急转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于玲玲 麦健华 +1 位作者 纪忠萍 张东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11-622,共12页
利用1961—2015年广东86站3—5月逐日降水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及NOAA的Hysplit后向轨迹模式资料和海温资料,分析了2015年广东开汛前后旱涝异常特征,旱涝急转前后的大气环流和水汽条件转变及成因。(1)2015年5月第1候广东发生了严... 利用1961—2015年广东86站3—5月逐日降水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及NOAA的Hysplit后向轨迹模式资料和海温资料,分析了2015年广东开汛前后旱涝异常特征,旱涝急转前后的大气环流和水汽条件转变及成因。(1)2015年5月第1候广东发生了严重的旱涝急转事件,旱涝急转前全省严重干旱,旱涝急转后广东大部地区降水异常偏多。(2)旱涝急转前后,500 hPa中高纬度由"两槽两脊"转为"两脊一槽"和"两槽一脊",副高持续加强,广东地区高层辐散和低层辐合加强,地面由冷空气控制广东转为冷暖空气在广东交汇;水汽输送通道由北部湾和长江中下游地区转为南海南部和中南半岛南部海面,广东低层水汽净流入增加。(3)黑潮区、北太平洋中部、Nino3、Nino4区及印度洋和南海的海温异常增暖造成了旱涝急转前后大气环流和水汽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汛前后 旱涝急转 大气环流 水汽条件 海温
下载PDF
赣西三市热环境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5
4
作者 赵志刚 余德 +1 位作者 何宁 韩成云 《生态科学》 CSCD 2019年第3期174-181,共8页
以赣西三市为研究区域,采用2002、2016年2个时段的TM/OLI/TIRS影像数据,获得辐射亮度温度和土地利用/覆被分类数据,借此分析热环境时空演变特征、热力景观格局指数变化以及影响热环境演变的因素,旨在为改善赣西城市热环境问题提供科学... 以赣西三市为研究区域,采用2002、2016年2个时段的TM/OLI/TIRS影像数据,获得辐射亮度温度和土地利用/覆被分类数据,借此分析热环境时空演变特征、热力景观格局指数变化以及影响热环境演变的因素,旨在为改善赣西城市热环境问题提供科学的依据。结果表明:随着城市化发展,近15年(2002-2016年)来,赣西三市热岛效应明显增强,但不同区域发展程度有所不同,热岛效应强度总体增加的趋势为:萍乡>宜春>新余;从热环境分布来看,三市南部地区低温与次低温面积范围相对较多,且呈现扩大趋势;从热环境景观格局演变来看,三市的中温区斑块优势度降低明显,破碎化程度加强,宜春和新余市区次低温与次高温斑块优势增多并且有形成大斑块的趋势;从热环境贡献指数来看,建设用地对热环境贡献最大,水体和林地则对城市热岛效应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岛效应 赣西 时空演变 景观格局
下载PDF
基于双频星载降水雷达GPM数据的华南地区降水垂直结构特征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杜爽 王东海 +2 位作者 李国平 蔡亲波 许向春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5-130,共16页
华南汛期作为我国雨季爆发的第一阶段一直是预报与研究的热点问题,对其降水-云宏微观垂直特性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双频星载雷达资料对强、弱降水三维探测进行优化,并补充对洋面降水的探测。借助这两方面优势,对华南对流性、层云性两类主... 华南汛期作为我国雨季爆发的第一阶段一直是预报与研究的热点问题,对其降水-云宏微观垂直特性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双频星载雷达资料对强、弱降水三维探测进行优化,并补充对洋面降水的探测。借助这两方面优势,对华南对流性、层云性两类主要降水类型的垂直特征进行统计,分析降水反射率因子与降水粒子垂直分布、亮带特征与垂直分层降水贡献,对比华南陆地在回波顶高方面与南海洋面的异同,最后针对华南前后汛期的降水垂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1)对流性降水反射率因子快速增长区域主要发生在低层,层云性降水反射率因子快速增长区域位于亮带层附近。(2)当发生强降水时,对流性降水的粒子浓度并不是总高于层云性降水,但前者粒子半径大于后者;强层云性降水往往来自于大小均一的粒子聚集,并没有形成更大直径的液滴。(3)华南陆地回波顶高季节变化较南海洋面强烈,浅薄对流降水发生频率受季风影响从春至秋存在先增后减特征,深对流发生频率在夏季增幅显著。南海地区回波顶高虽无明显季节变化但在3 km和5.5 km存在明显的双峰特征。(4)前汛期对流性降水的高浓度、大尺度的粒子更利于向更高高度发展,而层云性降水粒子浓度及半径的垂直分布在华南前后汛期无明显差异。前后汛期回波顶高异同主要出现在广西中部,广东中部和沿海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频星载雷达DPR 华南 华南前汛期 降水垂直结构 回波顶高
下载PDF
1961-2016年伊犁地区风速时空变化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许超宗 陈蜀江 +4 位作者 黄铁成 朱选 姚艳霞 李红军 郭超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10-415,共6页
【目的】通过对伊犁地区的风速进行研究,揭示其变化规律,为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能源合理开发利用、工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方法】采用线性趋势线拟合、小波分析、Mann-Kendall等方法对新疆伊犁地区8个地面气象站实测的... 【目的】通过对伊犁地区的风速进行研究,揭示其变化规律,为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能源合理开发利用、工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方法】采用线性趋势线拟合、小波分析、Mann-Kendall等方法对新疆伊犁地区8个地面气象站实测的近56年逐日风速资料数据进行回归、周期、突变等特征分析。【结果】研究显示:①1961-2016年,伊犁地区平均风速以-0.171 m/(s·a)的变化速率呈波动减小趋势,在四季平均风速变化中,春季风速降低趋势最为显著,递减率最大-0.196 m/(s·a),冬季风速递减趋势变化最小。②风速在长时间尺度的变化中还存在突变的表现,年平均风速在1979年前后出现明显的突变点。③Morlet小波分析表明,年平均风速存在2个震荡周期变化,以18年震荡周期最为显著;四季震荡周期与全年风速震荡周期基本吻合,但又存在差异。④从空间分布来看,伊犁地区风速主要由西北向东、向西递减,风速倾向率均为减小趋势,尼勒克减小最为显著[-0.273 m/(s·a)]。【结论】伊犁地区风速的变化趋势与全国基本吻合,但其减小的速率要高于全国的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犁地区 平均风速 回归分析 突变分析 小波分析 反距离插值
下载PDF
华南降水季节演变的年代际变化 被引量:11
7
作者 赵恩榕 简茂球 李春晖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60-370,共11页
利用中国测站的逐日降水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近35年华南降水季节演变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相关的大气环流异常特征。华南地区降水季节分布型在1990年代初期发生了年代际转变,其中,华南西部降水在1990年之前为双峰型分布,1... 利用中国测站的逐日降水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近35年华南降水季节演变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相关的大气环流异常特征。华南地区降水季节分布型在1990年代初期发生了年代际转变,其中,华南西部降水在1990年之前为双峰型分布,1990年之后变为以6月为峰值的单峰型分布;华南东部降水在1990年之前是以5月、8月为峰值的弱双峰型分布,1990年之后变为以6月、8月为峰值的显著双峰型分布。华南东、西部降水季节分布的年代际变化分别与华南全区6月降水量的年代际增加以及8月华南东、西部降水显著反相的年代际变化(东多西少)密切相关。1990年之后,大雨及以上强降水事件发生频率的增强是导致上述年代际变化的主要原因。华南6月降水年代际的增强与南海区域的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西太副高)脊线位置的年代际异常偏南密切相关。7月华南地区降水的年代际增加与西太副高年代际东撤及影响华南地区的热带气旋频数年代际增多有关。8月华南东、西部降水显著反相的年代际变化(东多西少),一方面受印度洋及南海上空夏季风年代际减弱的影响,使得输送到华南西部的水汽减少,另一方面西太副高的年代际增强并西伸,使得源自副高西南侧的水汽更直接输送至华南东部地区有关;同时也与登陆和影响华南东、西部的热带气旋的年代际增多和减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学 降水特征 华南 季节演变 年代际变化
下载PDF
1954年~2014年昌吉州降水量时间序列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贺颖 《陕西水利》 2019年第7期46-48,共3页
降水的时空变化分析对区域水文预测、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昌吉境内7个气象站逐日资料,对1954年~2014年的年季降水规律进行定量解析。结果表明,近60年来该州降水量呈现增加趋势,倾向斜率依次为春(0.0692/a)<秋(0.1684/a)<... 降水的时空变化分析对区域水文预测、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昌吉境内7个气象站逐日资料,对1954年~2014年的年季降水规律进行定量解析。结果表明,近60年来该州降水量呈现增加趋势,倾向斜率依次为春(0.0692/a)<秋(0.1684/a)<夏(0.2109/a)<冬(0.2216/a)<年(0.918/a),且年代变化较为复杂,由于受到气候变化影响,年季降水量均存在多次突变,但均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量 昌吉 倾向斜率 距平 M-K
下载PDF
南阳麦播期旱涝特征分析及预报
9
作者 李金华 张杰 《河南气象》 1994年第3期19-19,共1页
南阳麦播期旱涝特征分析及预报李金华,张杰(南阳地区气象局·473055)1前言麦播期(9月21日至10月20日)降水的多少、时空分布均匀与否,直接影响着最佳适播期。历年来因于旱或雨涝而推迟适时插种,都对我区小麦产... 南阳麦播期旱涝特征分析及预报李金华,张杰(南阳地区气象局·473055)1前言麦播期(9月21日至10月20日)降水的多少、时空分布均匀与否,直接影响着最佳适播期。历年来因于旱或雨涝而推迟适时插种,都对我区小麦产量造成很大影响.因此,寻找麦播期降水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播期 适播期 适时播种 干旱 预报 小麦产量 防灾抗灾 旱涝特征 降水变化 旱涝灾害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