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伊犁河谷“7.31”极端暴雨过程不稳定性及其触发机制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刘晶 周雅蔓 +2 位作者 杨莲梅 曾勇 刘雯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04-1218,共15页
2016年7月31日至8月1日新疆伊犁河谷发生了一次极端强降水事件,多站突破降水极值。利用NCEP/NCAR 0.25°×0.25°再分析资料、中国地面卫星雷达三源融合逐小时降水产品及国家基本地面观测站逐时降水资料,通过天气研究和预报... 2016年7月31日至8月1日新疆伊犁河谷发生了一次极端强降水事件,多站突破降水极值。利用NCEP/NCAR 0.25°×0.25°再分析资料、中国地面卫星雷达三源融合逐小时降水产品及国家基本地面观测站逐时降水资料,通过天气研究和预报(WRF)数值模拟和诊断分析强降水期间大气的不稳定性及其触发机制,证实了不同尺度系统相互作用以及复杂地形的影响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极端暴雨形成的重要因子,并得出以下结论:(1)降水前河谷低层高对流有效位能积累,低层锋面东移触发对流有效位能释放,造成河谷第一阶段短时强降水天气;前期对流性降水释放湿对流不稳定能量,低层大气对称不稳定性逐渐增强,在对称不稳定作用下维持和加强了伊犁河谷第二阶段强降水天气。(2)第一强降水阶段期间大气低层为对流不稳定性层结,降水初期和第二阶段强降水期间大气均为条件对称不稳定性层结,对称不稳定的产生主要来自于湿位涡斜压分量(Mpv2),其中降水初期低层Mpv2变化由大气的湿斜压性和低层水平风的垂直切变所造成,第二阶段强降水低层Mpv2变化主要由大气湿斜压性造成。(3)第一阶段强降水期间,低层锋面和地形抬升,垂直运动迅速发展,造成河谷南、北部山前降水;河谷东侧中尺度气旋在地形阻挡下稳定少动,是东部地区短时强降水天气发生的直接启动机制。第二阶段强降水期间,中、低层锋区叠加爬坡,冷锋锋生,中、低层风场辐合区叠加,河谷东北部形成垂直环流圈,上升运动进一步发展,是造成河谷第二阶段暴雨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犁河谷 暴雨 条件对称不稳定 触发机制
下载PDF
2001及2003年夏季青藏高原及附近大气热源(汇)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7
2
作者 吕雅琼 巩远发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95-202,共8页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计算了2001及2003年青藏高原及其附近地区的大气热源(汇),再用CEOF方法分析了它俩的异同。结果表明:(1)该两年冬夏季节转换前的4月份,热源(汇)分布相似,强度不同;季节转换后的6月份,热源(汇)分布明显不同,强度...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计算了2001及2003年青藏高原及其附近地区的大气热源(汇),再用CEOF方法分析了它俩的异同。结果表明:(1)该两年冬夏季节转换前的4月份,热源(汇)分布相似,强度不同;季节转换后的6月份,热源(汇)分布明显不同,强度也有很大差异;(2)该两年分别在青藏高原南侧到孟加拉湾北部和阿拉伯海东部到印度半岛西侧各有一个高值中心,但强度明显不同:表现为2001年夏季孟加拉湾地区的热源强度明显比阿拉伯海地区强,2003年夏季则相反;(3)两年季节转换期间的5月到6月下旬期间,高原及其南侧的热源变化趋势也是不同的。2003年6月下旬达最强值;2001年则是5月中下旬到6月初已达到较强,到6月下旬又突然减弱;(4)该两年<Q1>第一特征向量的空间位相上也是不同的。在2001年,印度半岛中部是晚位相中心,其四周的位相都相对较早,位相差近180°,因此印度半岛大部与其周围的大气热源(汇)有近似相反的变化趋势;而在2003年情况则有所不同,印度半岛与其两侧的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北部仅是一个相对高晚位相区,其西北部和南端是晚位相中心,高原南部和赤道附近的洋面上是早位相区。因此,在2003年的大气热源(汇)变化趋势与2001年有明显的不同。2001及2003年夏季青藏高原及其附近地区大气热源(汇)的这些差异可能正是影响我国江淮地区严重干旱/洪涝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CEOF 大气热源(汇)
下载PDF
计算沙瓦特指数的一种新方案 被引量:3
3
作者 尤伟 潘晓滨 +1 位作者 臧增亮 顾小科 《暴雨灾害》 2011年第4期379-382,共4页
为了提高沙瓦特指数(SI)的计算精度,提出一种计算SI指数的新方案。在气块沿湿绝热线上升求解500 hPa气块温度过程中,当给定气压,温度变化很小时,假相当位温与温度近似为线性关系,利用这种线性关系可导出计算气块温度的显式公式。实例计... 为了提高沙瓦特指数(SI)的计算精度,提出一种计算SI指数的新方案。在气块沿湿绝热线上升求解500 hPa气块温度过程中,当给定气压,温度变化很小时,假相当位温与温度近似为线性关系,利用这种线性关系可导出计算气块温度的显式公式。实例计算表明,该方案计算速度快且精度较高,最大误差和平均误差分别为0.69℃、0.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瓦特指数 气块温度 假相当位温
下载PDF
“0185”上海特大暴雨成因分析 被引量:30
4
作者 杨克明 张守锋 +2 位作者 张建忠 郭文华 刘诚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5-30,共6页
20 0 1年 8月 5~ 6日上海市发生特大暴雨 ,其中黄浦区和徐家汇区出现了 50年以来最大日雨量。利用加密卫星云图资料、上海南汇WSR 88D多普勒雷达资料和加密观测等资料对“0 1 85”特大暴雨过程作了天气动力学诊断分析发现 :本次特大暴... 20 0 1年 8月 5~ 6日上海市发生特大暴雨 ,其中黄浦区和徐家汇区出现了 50年以来最大日雨量。利用加密卫星云图资料、上海南汇WSR 88D多普勒雷达资料和加密观测等资料对“0 1 85”特大暴雨过程作了天气动力学诊断分析发现 :本次特大暴雨是中 β尺度系统强烈发展引起的 ;初步揭示了深厚的湿中性层结和对称不稳定是导致中 β尺度系统发展的激发机制 ,是特大暴雨形成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过程分析 中-β尺度系统 天气动力学 对称不稳定 云顶亮温
下载PDF
东亚春季强冷锋结构及其动力学诊断研究Ⅰ.东亚春季强冷锋结构 被引量:15
5
作者 李振军 赵思雄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662-672,共11页
本文利用常规探空资料和华东中尺度试验的部分资料,对1983年春季一次快速南下,并在江准地区产生大范围强对流天气的冷锋进行了三维结构的分析。通过研究发现,这次冷锋过程主要有以下特征:(1)与冷锋相对应的高空槽前存在一支... 本文利用常规探空资料和华东中尺度试验的部分资料,对1983年春季一次快速南下,并在江准地区产生大范围强对流天气的冷锋进行了三维结构的分析。通过研究发现,这次冷锋过程主要有以下特征:(1)与冷锋相对应的高空槽前存在一支下沉(DVM)气流;(2)有一强的辐合区出现在对流层中层,锋前上升运动的最大值也出现在对流层中层;(3)比较强的锋生过程主要集中于对流层中下层;(4)存在一支明显的热力直接环流(TDC),即暖湿中气沿冷锋倾斜上升;(5)在冷锋后存在一支较强的下沉气流(DVM),这支DVM对冷锋逆温层(或等温层)的形成可能有重要作用。并将此次东亚春季强冷锋个例与小仓义光(Ogura)等分析的北美春季冷锋(SESAME)个例作「对比,发现此次冷锋个例中,锋区的温度密集区上要在对流层中层,而北美SESAME个例温度密集区主要在对流层低层。这可能是由于东亚高空急流较强,动力强迫而引发锋生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锋结构 概念模型 动力学 诊断研究
下载PDF
Numerical and Dynamical Analyses of Heat Source Forcingand Restricting Subtropical High Activity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韧 余志豪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00年第1期61-71,共11页
By using the numerical and dynamical methods, the influence and restriction of the heat source forcing on the subtropical geopotential fields and flow fields are studied and discussed in a model atmosphere. The main r... By using the numerical and dynamical methods, the influence and restriction of the heat source forcing on the subtropical geopotential fields and flow fields are studied and discussed in a model atmosphere. The main results show that the zonal symmetrical solar radiation heating chief-ly induces the geopotential field changing gradually and leads the subtropical high moving slowly, but when the zonal asymmetric thermal difference between ocean and continent achieves its critical value, which usually causes the geopotential field a catastrophe, and consequently induces the subtropical high shake-up or jump. The abnormal activity of the subtropical high is possibly caused by the abnormality of the thermal factor. Key words Subtropical high - Thermal forcing Supported by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No. 49975012) and National ’ 973’ Key Program (No. G19980409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btropical high Thermal forcing
下载PDF
海洋气团对沿海城市大气环境影响与识别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石红旗 王霄曈 +2 位作者 张昊阳 石博欣 张睿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00-108,共9页
本研究通过识别海洋气团特征及沿海城市大气受到海洋气团的影响方式与程度,为评价沿海城市空气环境质量提供科学依据。以青岛市为例,收集大气气溶胶样品中放射性核素210Pb、40K数据及采集时段当地大气颗粒物数据;分析210Pb活度浓度与气... 本研究通过识别海洋气团特征及沿海城市大气受到海洋气团的影响方式与程度,为评价沿海城市空气环境质量提供科学依据。以青岛市为例,收集大气气溶胶样品中放射性核素210Pb、40K数据及采集时段当地大气颗粒物数据;分析210Pb活度浓度与气溶胶颗粒物浓度变化;对当地当时大气气团进行溯源分析。研究表明:(1)研究期间青岛沿岸地区2015年4月至2016年6月与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大气污染特征显著不同,前者210Pb活度浓度与污染颗粒物浓度显著相关,而后者^210Pb活度浓度与污染颗粒物无相关关系;(2)穿越海洋的陆地气团呈现出高活度浓度、低颗粒物浓度的特征;来自海洋气团的气溶胶呈现出低活度浓度、低颗粒物浓度的特征;(3)海洋气团气溶胶中^210Pb活度浓度较低。临近大陆的海洋(黄海、东海)上层大气受到大陆气团的影响,其海洋气团的特征有所减弱。^210Pb活度浓度、颗粒物浓度(PM2.5)可作为判断海洋气团的指标,识别“来自海洋的气团”与“经过海洋的气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气团 气溶胶 铅-210(^210Pb) PM10 PM2.5 后轨迹分析
下载PDF
关于高斯定理和电场叠加原理的讨论
8
作者 周宗元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1年第1期83-83,85,共2页
:静电场的问题可以采用高斯定理和场强叠加原理这两种不同途径求解,本文讨论了 采用这两种不同途径求解时分别应注意的事项,并澄清了一些错误的认识。
关键词 高斯定理 场强叠加原理 对称性 静电场 求解
下载PDF
A combined gray neural network model of seasonal heating load forecast
9
作者 QIAOXiaozhuang YANGChangzhi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CAS 2003年第U10期69-71,共3页
Seasonal heating load time sequence has the double trends of increasing and fluctuating, so it''s difficult to select a model to forecast it. In this paper, a combined model of gray model and artificial neural... Seasonal heating load time sequence has the double trends of increasing and fluctuating, so it''s difficult to select a model to forecast it. In this paper, a combined model of gray model and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model was presented to forecast seasonal heating load. A concrete model was established and was verified through actual examp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理论 人工神经网络 热量预测 春季 夏季
下载PDF
青藏高原热力作用与毕节地区汛期旱涝的关系
10
作者 万汉芸 王晓薇 《贵州气象》 2006年第4期8-10,共3页
利用1960-1995年青藏高原地面热源强度距平资料、高原A指数资料以及毕节地区8站1960-2004年5-9月总降雨量的平均值,通过相关分析,得出:1月份高原地面加热场偏强时,毕节地区汛期降雨偏多,5-9月份西伸脊点偏东;1月份高原地面加热场偏弱时... 利用1960-1995年青藏高原地面热源强度距平资料、高原A指数资料以及毕节地区8站1960-2004年5-9月总降雨量的平均值,通过相关分析,得出:1月份高原地面加热场偏强时,毕节地区汛期降雨偏多,5-9月份西伸脊点偏东;1月份高原地面加热场偏弱时,毕节地区汛期降雨偏少,5-9月份西伸脊点偏西。由此表明:1月份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可以作为预测毕节地区旱涝的重要预测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汛期降水 青藏高原 副高
下载PDF
中昆仑山北坡极端暴雨对流—对称不稳定性及其触发机制分析
11
作者 周雅蔓 刘兆旭 +3 位作者 刘晶 杨霞 张萌 周玉淑 《大气科学》 2024年第3期987-1011,共25页
本文利用ERA-50.25°×0.25°再分析资料,通过计算2020年5月6~7日中昆仑山北坡极端暴雨天气过程中湿位涡和锋生函数,给出暴雨过程大气不稳定性演变特征,明确锋面系统在对流触发中的作用,并得出以下结论:(1)本次中昆仑山北... 本文利用ERA-50.25°×0.25°再分析资料,通过计算2020年5月6~7日中昆仑山北坡极端暴雨天气过程中湿位涡和锋生函数,给出暴雨过程大气不稳定性演变特征,明确锋面系统在对流触发中的作用,并得出以下结论:(1)本次中昆仑山北坡暴雨期间,200 hPa高空两支急流造成辐散叠加区,500 hPa中亚低涡、高原北部切变线缓慢移动过程中,配合低层700 hPa地形辐合抬升、地面高压前冷气团与塔里木盆地暖气团交汇,为中昆仑山北坡浅山区云团发展提供有利的动力、热力条件。(2)暴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EP1)于田至且末一线降水期间,对流层低层暴雨区为对流不稳定大气层结;第二阶段(EP2-1)策勒地区短时强降水期间,策勒对流层低层逐渐由对流不稳定大气转为条件对称不稳定大气层结,对流层低层Mpv2变化由大气的湿斜压性和低层水平风的垂直切变所造成;受前期降水和凝结潜热释放影响,第二阶段(EP2-2)策勒至洛浦一线低层增暖增湿,对流层低层转为对流不稳定大气层结。(3)地形辐合抬升是第一阶段降水中尺度云团生成的主要原因,低层冷锋锋生触发对流不稳定能量释放,且末附近云团迅速发展,同时塔里木盆地气流沿地形爬坡至高原北部,在500 hPa附近冷锋锋生,与高原北侧暖锋短时间对峙形成冷式锢囚锋,锋面附近垂直运动增强使得对流云团快速发展,与且末附近对流云团合并加强,造成第一阶段(EP1)于田至且末一线降水天气;第二阶段(EP2-1)策勒短时强降水期间,对流层低层700 hPa冷锋锋生,云团移动方向暖湿入流气流与云下蒸发和云后入流冷气团相遇,暖气团沿底层冷池进一步爬升,使得云团迅速发展至成熟阶段,造成策勒地区出现短时强降水天气;随着中亚低涡逐渐进入研究区,对流层低层—中层冷锋锋生,进一步加强了上升运动的发展,是第二阶段(EP2-2)策勒至洛浦一线持续性降水天气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昆仑山北坡 暴雨 对流—对称不稳定 触发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