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8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希夏邦马峰地区始新世地壳加厚和隆升过程 被引量:3
1
作者 王佳敏 侯康师 +1 位作者 李潇丽 吴福元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29-1445,共17页
中新世中期之前喜马拉雅山脉的隆升历史和深部动力机制,还存在极大的争议、缺乏基本的数据约束。喜马拉雅造山带核部高级变质岩的埋藏和折返过程可以约束地壳加厚和山脉隆升过程,但是现有的变质记录主要为渐新世晚期-中新世中期,始新世... 中新世中期之前喜马拉雅山脉的隆升历史和深部动力机制,还存在极大的争议、缺乏基本的数据约束。喜马拉雅造山带核部高级变质岩的埋藏和折返过程可以约束地壳加厚和山脉隆升过程,但是现有的变质记录主要为渐新世晚期-中新世中期,始新世变质作用的分布范围、形成过程和地质意义仍然未被充分挖掘。本文首先厘定了希夏邦马峰(8027m)山体的基本岩石组成:下部为高喜马拉雅正/副片麻岩,上部为肉切村群变粒岩及贯入其中的淡色花岗岩席。进一步对1964年希夏邦马峰登山科考采集的眼球状片麻岩进行了变质作用相平衡模拟和独居石微区原位U-Th-Pb定年,确定了始新世变质记录的P-T-t演化轨迹:M1阶段中P/T型变质压力峰期,条件为~1.0GPa、~740℃(~22℃/km),变质年龄为~37Ma;后近等温降压至M2阶段低P/T型变质温度峰期,条件为0.5~0.4GPa、~760℃(45~57℃/km),变质年龄为~25Ma;在~18Ma左右冷却至固相线以下。希夏邦马峰~37Ma的中P/T型变质和地壳加厚事件与北喜马拉雅穹隆、高喜马拉雅主体、前陆飞来峰等地区的记录一致(40~37Ma,20~25℃/km),表明印度-亚洲初始碰撞约20Myr后中上地壳被堆叠埋藏至>33km以下,发生了广泛的整体性加厚和深熔作用。该事件与喜马拉雅内陆残留海最终退却的时间吻合,是喜马拉雅山脉初始隆升的诱因。喜马拉雅山脉不是晚新生代以来隆升的,而是经历了自始新世中期以来的长期地壳堆叠和隆升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马拉雅 初始隆升 地壳加厚 中P/T型变质作用 独居石U-Th-Pb岩石年代学
下载PDF
藏南拆离系活动与淡色花岗岩就位——以希夏邦马峰地区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褚杨 郭宜琳 +4 位作者 刘谭杰 刘小驰 胡方泱 雷宜阳 林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61-1474,共14页
藏南拆离系是世界上最大的拆离断层系统,也是喜马拉雅造山带的重要构造边界,对喜马拉雅造山过程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在拆离断层内部和断层下盘的高喜马拉雅单元,出露了大量的同构造淡色花岗岩;近期研究工作发现,这些淡色花岗岩具有良... 藏南拆离系是世界上最大的拆离断层系统,也是喜马拉雅造山带的重要构造边界,对喜马拉雅造山过程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在拆离断层内部和断层下盘的高喜马拉雅单元,出露了大量的同构造淡色花岗岩;近期研究工作发现,这些淡色花岗岩具有良好的稀有金属成矿潜力,因此,研究藏南拆离系的活动历史和淡色花岗岩的就位过程,对理解拆离断层变形和演化过程、熔体-断层相互作用和成矿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针对该问题,本文选择喜马拉雅造山带中段希夏邦马峰附近的两条经典剖面——吉隆和聂拉木,开展系统的构造地质学研究,就藏南拆离系的演化过程和淡色花岗岩的同构造迁移-就位机制进行初步探讨。研究表明,吉隆地区的拆离断层厚度数十米到上百米,影响范围小,下盘吉隆岩体和高喜马拉雅的向北拆离变形较弱;聂拉木拆离断层为藏南拆离系深部构造层次,拆离断层厚度达数千米,强烈的构造变形导致肉切村群和高喜马拉雅顶部发生强烈的糜棱岩化,韧性剪切后的淡色花岗岩以平行拆离断层的岩席或岩脉产出;由此,我们认为吉隆和聂拉木的拆离断层分别代表了藏南拆离系的不同构造层次,受控于后期不均一的构造隆升剥露过程,进而可以解释两个地区不同的构造特征。综合前人的研究工作,我们提出藏南拆离系内部拆离断层活动存在逐渐向上迁移现象,而淡色花岗岩的侵位对该过程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早期藏南拆离系的主拆离断层层次较深,控制了淡色花岗岩的顺层迁移和就位;而晚期熔体向更浅层次的运移,也促使藏南拆离系的主拆离断层也向上部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南拆离系 淡色花岗岩 喜马拉雅 构造变形 岩浆侵位 断层迁移
下载PDF
白乃庙-吉中造山带东段早古生代地层的识别及其地质意义
3
作者 那福超 付俊彧 +4 位作者 宋维民 孙巍 刘英才 伍月 赵岩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23-1141,共19页
白乃庙-吉中造山带中的诸多前寒武纪地体是否属于同一个微陆块一直存在着争议,由此制约了对该造山带前寒武纪构造演化及其中微陆块基底构造亲缘性的认识。对造山带东段吉林南部头道沟组的野外观察及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表明,该地层形成... 白乃庙-吉中造山带中的诸多前寒武纪地体是否属于同一个微陆块一直存在着争议,由此制约了对该造山带前寒武纪构造演化及其中微陆块基底构造亲缘性的认识。对造山带东段吉林南部头道沟组的野外观察及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表明,该地层形成时代为631~460Ma,是长春-延吉蛇绿混杂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白乃庙-吉中造山带东、西两段前寒武纪碎屑锆石年龄谱系和εHf(t)值均具有很好的相似性,同时造山带不同地区岩浆岩的锆石Hf同位素模式年龄和全岩Nd同位素年龄均具有很好的对应性,表明卷入该造山带的前寒武纪地体曾同属于一个微陆块;白乃庙-吉中造山带内的下古生界中存在大量泛非期碎屑锆石(~600Ma),结合造山带与冈瓦纳大陆的前寒武纪碎屑锆石年龄谱系和εHf(t)值的高度吻合性,我们认为该造山带中的微陆块可能来自于冈瓦纳大陆,但其在冈瓦纳大陆中的位置与中亚造山带东段的其他地块(额尔古纳、兴安及布列亚-佳木斯-兴凯地块)相距较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乃庙-吉中造山带 头道沟组 碎屑锆石 冈瓦纳大陆 构造亲缘性
下载PDF
超级地幔树对全球构造的控制作用
4
作者 於文辉 何发岐 +6 位作者 袁茂山 王杰 刘德民 张世晖 卞爱飞 杨屿 杨力行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53-661,共9页
全球横波低速异常体成像发现:Jason超级地幔柱与Tuzo超级地幔柱彷佛植根于地球外核顶部、生长在核幔边界(core-mantle boundary,CMB)上的两株榕树,我们将其命名为超级地幔树(super mantle tree),以突出Jason超级地幔柱与Tuzo超级地幔柱... 全球横波低速异常体成像发现:Jason超级地幔柱与Tuzo超级地幔柱彷佛植根于地球外核顶部、生长在核幔边界(core-mantle boundary,CMB)上的两株榕树,我们将其命名为超级地幔树(super mantle tree),以突出Jason超级地幔柱与Tuzo超级地幔柱连接地核与地壳的纽带特征,强调它们在地球演化过程中对全球构造的作用。地幔柱仅是超级地幔树的局部分支。我们定义超级地幔树为4层结构:(1)植根于地球外核顶部;(2)1600~2890 km为“树干”;(3)110~1600 km为“树冠”;(4)110 km以上为“树枝”。“树枝”平面分布形态与全球板块轮廓大致相似,意味着板块构造可能起始于地球110 km处。推测地球深度1550~1600 km之间可能存在一个地球化学过渡层;Jason超级地幔树与Tuzo超级地幔树之间可能存在地球化学分隔面(简称地幔分隔面),地幔分隔面将地球划分为太平洋半球与大西洋半球;它的地面投影北端大致指向地磁北极,南端基本指向地磁南极。外核顶部脉动作用可能是地幔运动的动因,地核运动控制地幔运动。Tuzo超级地幔树逆时针旋转控制大西洋半球旋转形态,Tuzo超级地幔树的“细树干”伸向南大西洋,Tuzo超级地幔树“粗树干”伸向北大西洋,使得中大西洋脊减薄。Jason超级地幔树顺时针旋转控制太平洋半球旋转形态以及环太平洋地区地貌构造形态。青藏高原及邻区地质地球物理三维构造模型说明:向北运动的Tuzo超级地幔树“树枝”与向西运动的Jason超级地幔树“树枝”共同作用,形成青藏高原东构造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地幔树 全球构造 地幔分隔面 地幔运动 青藏高原三维构造模型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塔中隆起中北部地区断裂构造特征及演化
5
作者 姜忠正 唐大卿 +6 位作者 沙旭光 沈向存 罗少辉 董科良 古再丽努尔·艾尔肯 王玮龙 伍亮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0-132,共13页
为系统揭示塔里木盆地塔中隆起中北部地区断裂构造特征及其成因演化,通过对该区大连片三维地震工区精细构造解析和相干体等分析,并结合区域动力背景,系统论述了该区的断裂构造类型、几何学特征、差异活动机制及其构造演化过程。研究结... 为系统揭示塔里木盆地塔中隆起中北部地区断裂构造特征及其成因演化,通过对该区大连片三维地震工区精细构造解析和相干体等分析,并结合区域动力背景,系统论述了该区的断裂构造类型、几何学特征、差异活动机制及其构造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塔中隆起中北部发育了4类7期断裂构造,其中逆冲断裂和走滑断裂尤其发育。平面上北西向弧形逆冲断裂与北东向、北西向及南北向走滑断裂相互交切与耦合;垂向上断裂分层差异活动特征明显,下奥陶统及其以下地层,断裂发育数量多且以线形为主,中奥陶统-中下泥盆统多呈雁列式,上泥盆统-二叠系仅在塔中Ⅱ号断裂带、顺北5号断裂带西南端等地区发育少量断裂。研究区断裂活动受多期、多方向不同性质应力场所控制,经历了极其复杂的演化历史:加里东早期以塔中Ⅱ号断裂带等少量北倾正断层活动为主;加里东中期Ⅰ幕断裂活动强烈,表现为逆冲断裂与走滑断裂协同演化和相互耦合特征,走滑断裂对逆冲断裂的切割或限制作用明显;加里东中期Ⅲ幕断裂活动基本继承了加里东中期Ⅰ幕的构造格局,但在工区北部的顺北4号、5号等断裂带张扭性断裂活动特征显著;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部分断裂发生继承性活动且张扭断裂发育范围进一步向南扩大;印支-燕山期,仅有少数断裂发生继承性活动;喜山期该区构造比较稳定,早期形成的复杂断裂构造进入深埋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冲断裂 走滑断裂 张扭性断裂 构造特征及演化 塔中隆起中北部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地幔不均一性与地幔循环的多维表征和原因思考
6
作者 郑建平 刘为先 +3 位作者 王伟 马强 吴树成 戴宏坤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62-679,共18页
地幔早先经核-幔-壳分异形成,后受不同尺度对流和循环的影响,因而具有不均一性特征。近三十年来,地幔化学通过研究大洋玄武岩发现了多样地幔端元和非放射性同位素证据并证明了地幔不均一性,逐渐建全了地幔地球化学体系。然而,地幔不均... 地幔早先经核-幔-壳分异形成,后受不同尺度对流和循环的影响,因而具有不均一性特征。近三十年来,地幔化学通过研究大洋玄武岩发现了多样地幔端元和非放射性同位素证据并证明了地幔不均一性,逐渐建全了地幔地球化学体系。然而,地幔不均一性如何对应于时空尺度的地幔循环,以及地球演化如何影响地幔不均一性等,仍不清楚。此外,地球物理研究显示,岩石圈厚度差异、中下地幔的波速异常体以及俯冲板片形态的观测为纵横向对流系统提供了空间不均一性证据支持。联合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手段对研究地幔不均一性至关重要,用好透视地幔成分与结构的“双目镜”已成为共识。本文从地幔不均一性结合地球化学场、地球物理的不同表现形式,以及现今及历史时期的洋陆格局的对比,多维度联系地幔循环和演化,思考了超大陆旋回与地幔不均一化的内在逻辑。强调了从全球演化角度看地幔不均一性的重要性和提出多手段联合建立地幔循环驱动模型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幔循环 地幔不均一性 地球化学场 地球物理场 超大陆旋回
下载PDF
郯庐断裂转换段新沂地裂缝成生机理及构造意义
7
作者 徐继山 彭建兵 +4 位作者 隋旺华 安海波 李作栋 徐文杰 董培杰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0-481,共12页
新沂地区处于郯庐断裂带转换段的关键部位,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新沂地区共发现地裂缝灾害点28处。这些地裂缝以群发的形式发育在南马陵山以西、沂河—骆马湖以东的区域内,地裂灾害影响区面积达100 km^(2)。新沂地裂缝与地层结构、地震... 新沂地区处于郯庐断裂带转换段的关键部位,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新沂地区共发现地裂缝灾害点28处。这些地裂缝以群发的形式发育在南马陵山以西、沂河—骆马湖以东的区域内,地裂灾害影响区面积达100 km^(2)。新沂地裂缝与地层结构、地震活动、地下水开采等因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其研究形成了多种观点。利用实地调查与勘探手段,新近查明了新沂地裂缝的基本特征,它们具有走向一致性、纵向尖灭性、局部群发性等特点,且与邻近断裂(郯庐断裂带次级断裂F3)具有高度一致性,属于区域构造控制型地裂缝。以新沂地区地质构造为原型,构建了逆断层作用下地裂缝成生物理试验模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逆断层断距加大而依次呈剪裂段、离层段、弯裂段等发展过程。结合新沂地区“地堑地垒地堑”组合结构,新沂地裂缝的成因机制可概括为“跷跷板”构造模型,在构造应力、自重应力、地下水波动等作用下,下沉段受挤压,上升段因抬升而弯裂,从而形成地裂缝。研究新沂地区地裂缝,对揭示郯庐断裂带“北中南”段构造变化和“深浅表”部结构联系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裂缝 郯庐断裂带 地震 逆断层 构造应力 华北板块
下载PDF
山东青岛灵山岛褶皱样式及力学特征分析
8
作者 汪又平 王丽娟 +4 位作者 朱学强 许克民 许莅宪阳 秦杰 戴广凯 《山东国土资源》 2024年第3期58-65,共8页
灵山岛褶皱构造发育,类型表现出多种形式,其成因类型还存在争论。通过地质填图工作,在对灵山岛褶皱构造要素进行观察、测量以及构造应力场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灵山岛褶皱构造的成因。灵山岛褶皱枢纽产状的一致性,共轭节理和褶皱轴面所... 灵山岛褶皱构造发育,类型表现出多种形式,其成因类型还存在争论。通过地质填图工作,在对灵山岛褶皱构造要素进行观察、测量以及构造应力场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灵山岛褶皱构造的成因。灵山岛褶皱枢纽产状的一致性,共轭节理和褶皱轴面所反映的主应力方向的一致性,大褶皱与小褶皱之间的几何关系,明显具有构造成因的轴面劈理、窗棱构造、布丁构造等面理和线理构造,这些特征反映了灵山岛褶皱属于构造成因。综合区域资料分析认为,灵山岛褶皱构造是在NW-SE向挤压构造应力场的作用下结果,是古太平洋板块与亚洲陆缘俯冲碰撞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褶皱 构造成因 应力场 灵山岛 山东青岛
下载PDF
新疆西昆仑—喀喇昆仑地区锂多金属成矿带地质特征及资源潜力
9
作者 蒋炜 李伟 +2 位作者 杜斌 裴森龙 杜杰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24年第7期78-81,共4页
通过对新疆西昆仑—喀喇昆仑地区的地质背景、矿床类型及资源现状进行综合分析,揭示了其作为我国重要战略资源基地的潜力。该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受特提斯构造域北缘的影响,历经多期构造活动,形成了丰富的锂多金属矿产资源。矿床类型主要... 通过对新疆西昆仑—喀喇昆仑地区的地质背景、矿床类型及资源现状进行综合分析,揭示了其作为我国重要战略资源基地的潜力。该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受特提斯构造域北缘的影响,历经多期构造活动,形成了丰富的锂多金属矿产资源。矿床类型主要为花岗伟晶岩型。目前,该区域的锂资源开发正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矿区仍未被充分开发。鉴于全球对清洁能源和新能源汽车的需求持续增长,该地区的锂多金属资源有望成为未来重要的供应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西昆仑—喀喇昆仑 锂多金属 地质特征 矿床类型 资源开发
下载PDF
洋中脊动力学与俯冲带地震-岩浆-成矿事件远程效应
10
作者 成秋明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4,共14页
板块俯冲带和大陆岩浆弧的深部过程与极端地质事件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板块俯冲与造山过程会导致地震、岩浆活动和成矿等事件的发生。这些极端事件的发生与俯冲过程中的壳幔相互作用、地幔楔形成、岩石圈部分熔融、构造-岩浆活动等因... 板块俯冲带和大陆岩浆弧的深部过程与极端地质事件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板块俯冲与造山过程会导致地震、岩浆活动和成矿等事件的发生。这些极端事件的发生与俯冲过程中的壳幔相互作用、地幔楔形成、岩石圈部分熔融、构造-岩浆活动等因素密切相关。然而,人们对洋中脊新生地壳的不均匀性或先天“缺陷”对以上的极端事件的长远影响和远程效应了解甚少。在洋中脊新的地壳形成过程中,由于受到板块扩张、压力降低、软流圈物质上涌等因素的作用,导致新生地壳温度升高、孔隙度和裂缝发育、密度降低、结构复杂的正反馈过程。因此,新生地壳在密度、强度、温度、厚度等方面存在非均质性。这些地壳的差异性将影响和决定板块在扩张和俯冲过程中的行为,并对板块俯冲作用形成的地震、岩浆和成矿等事件产生远程影响。以太平洋俯冲和安第斯造山带为例研究发现,板块运动速度、板块俯冲角度、板片撕裂、岩石圈厚度、Moho面深度等的突变与地震、火山和斑岩矿床的时空分布存在远程关联效应,这些认知对预测板块俯冲-碰撞带发生的极端地质事件的时空分布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中脊 板块俯冲 地震 火山 成矿 远程关联
下载PDF
希夏邦马六十年
11
作者 吴福元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65-1381,共17页
60年前的1964年5月2日,中国登山队10名登山队员成功登顶海拔8027m的希夏邦马峰。作为全球8000m以高的最高峰之一,希夏邦马也是一座完全位于我国境内的山峰。在这次登山过程中,中国科学院组织了希夏邦马峰科学考察,其在地质学方面取得的... 60年前的1964年5月2日,中国登山队10名登山队员成功登顶海拔8027m的希夏邦马峰。作为全球8000m以高的最高峰之一,希夏邦马也是一座完全位于我国境内的山峰。在这次登山过程中,中国科学院组织了希夏邦马峰科学考察,其在地质学方面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包括:(1)将区域上变质的岩石归类为希夏邦马群,并将其划分为下部的片麻岩(包括下段粗粒的片麻岩和上段细粒的变粒岩)和上部的片岩两类,相当于现今划分的高喜马拉雅结晶岩系和肉切村群浅变质岩系。同时认为,希夏邦马峰顶的岩石为上述片麻岩;(2)建立了区内显生宙地层系统,分别为上古生界港门穹群、中生界土隆群和雪拉群及新生界野博康加勒群;(3)在5800m营地附近的野博康加勒群下部砂砾岩中发现了高山栎植物化石,并据此提出了喜马拉雅山3Ma以来隆升了约3000m的认识;(4)运用K-Ar法获得的区内淡色花岗岩-伟晶岩的年龄为13~15Ma,而眼球状片麻岩的年龄为19~35Ma,表明希夏邦马形成于非常年轻的中新世。希夏邦马考察及取得的成果对后来我国喜马拉雅山其他地区的考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但是,1964年登顶以后,很少再有地质学家对此山峰展开进一步的科学考察与研究。近30年来,珠穆朗玛峰及喜马拉雅地区其他山峰的研究已经基本明确,喜马拉雅由下部的高喜马拉雅深变质岩系和上部未变质的特提斯喜马拉雅沉积岩系构成,两者之间为遭受韧性伸展变形的构造岩系,即藏南拆离系。未来,应着重检查希夏邦马地区变质岩岩石性质、显生宙地层层序及区域构造特征,确定峰顶究竟是变质岩还是淡色花岗岩,并进一步研究含高山栎化石地层的时代及沉积物形成机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年前 希夏邦马峰 珠穆朗玛峰 喜马拉雅山 造山作用
下载PDF
云南省洱源县差异构造变形及其动力学成因探讨
12
作者 金文正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41-46,共6页
云南省洱源县构造上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发育多条区域性主干断裂,具有复杂的构造特征及多期演化阶段。为深入分析洱源县断裂和褶皱构造的性质及其空间展布特征,本文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ArcGIS软件,探讨了该县内构造变形的空间展布规律。... 云南省洱源县构造上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发育多条区域性主干断裂,具有复杂的构造特征及多期演化阶段。为深入分析洱源县断裂和褶皱构造的性质及其空间展布特征,本文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ArcGIS软件,探讨了该县内构造变形的空间展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洱源县域内多条区域性断裂具有多期性、多方向性、多极性等特征,并且褶皱构造形成和演化与主干断裂的演化密切相关;(2)洱源县具有东西分带和南北分段差异构造变形特征,其中分带性是指由北北西走向的多条断裂带自西至东构造扩展而在地表所表现出来的分带特征,分段性则反映了新生代以来多条北东东走向的后期断裂对早期构造进行错断和改造之后而在平面上所展现的分布规律;(3)上述差异构造变形特征的形成是由于区域应力场在中新世发生变化所致,应力场由中新世之前的左行压扭性构造应力转为右行张扭性构造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异构造变形 分带 分段 褶皱 断裂 洱源
下载PDF
川东南永川地区龙马溪组页岩储层构造裂缝特征及期次演化研究
13
作者 何建华 李勇 +3 位作者 邓虎成 王园园 马若龙 唐建明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8-311,共14页
天然裂缝发育特征和形成期次对川东南复杂构造区页岩气成藏具有重要意义,且对页岩储层压裂改造效果及高产的控制作用明显。目前对川东南远离盆缘的深层页岩气区块内不同力学成因天然裂缝的特征及形成演化尚缺乏系统研究,制约了盆内深层... 天然裂缝发育特征和形成期次对川东南复杂构造区页岩气成藏具有重要意义,且对页岩储层压裂改造效果及高产的控制作用明显。目前对川东南远离盆缘的深层页岩气区块内不同力学成因天然裂缝的特征及形成演化尚缺乏系统研究,制约了盆内深层页岩气的高效勘探开发。基于野外露头、钻井岩心、薄片、地球化学测试及磷灰石定年等资料对永川地区龙马溪组页岩储层构造裂缝特征及形成期次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龙马溪组页岩主要发育构造成因的中高角度剪切缝,低角度顺层滑脱裂缝和垂直张性缝,此外岩心上可见有非构造成因的层理缝、生烃超压缝以及位于主干断裂部位的热液溶蚀缝。纵向上受矿物组成影响裂缝发育程度由深至浅逐渐降低,平面上受构造影响,在背斜核部或翼部陡坡区裂缝密集发育高角度、组系优势明显且纵向贯穿程度大的裂缝,而平缓区发育低角度、小尺度且组系杂乱的裂缝。研究区裂缝先后经历了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早期(86~47 Ma)、喜马拉雅中期(47~24 Ma)、喜马拉雅晚期至现今(24 Ma至现今)3期构造运动而形成,不同演化阶段的裂缝发育和充填特征差异明显。第一期,构造裂缝主要为NWW-NNW向共轭剪切裂缝,裂缝多被纤维状方解石和少量石英脉体充填,均一温度介于220~250℃;第二期构造裂缝为NW-NNW向共轭剪切裂缝,同时背斜区形成NE向垂直张性裂缝与高角度剖面剪切缝,裂缝被拉长块状方解石或石英脉体充填,均一温度介于180~210℃;第三期构造裂缝为单独的NE-NEE向压扭性裂缝,同时改造前期形成的裂缝主要被块状方解石、石英脉体充填,均一温度介于140~180℃,这一时期地层抬升导致温度下降明显,裂缝充填性变弱,形成的裂缝不利于页岩气保存。与裂缝形成的地质力学环境进行匹配,构建了永川地区页岩储层3期构造裂缝发育演化模式。该研究有利于深化川东南地区龙马溪组深层页岩储层裂缝演化规律的认识,为页岩气富集和保存条件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特征 期次演化 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 永川地区 川东南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怀远运动期不整合类型及其分布特征
14
作者 毛丹凤 何登发 +5 位作者 包洪平 魏柳斌 成祥 苟钧壹 石婧 许艳华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9-131,共13页
加里东早期的怀远运动是早古生代的重要构造运动,它在华北古陆主要表现为区域性不整合。基于野外露头、地质图、钻井与最新的地震资料,研究鄂尔多斯盆地怀远运动期不整合的标志、类型及其时空分布。结果表明:(1)鄂尔多斯盆地怀远运动不... 加里东早期的怀远运动是早古生代的重要构造运动,它在华北古陆主要表现为区域性不整合。基于野外露头、地质图、钻井与最新的地震资料,研究鄂尔多斯盆地怀远运动期不整合的标志、类型及其时空分布。结果表明:(1)鄂尔多斯盆地怀远运动不整合面附近发育砂砾岩、风化壳,测井曲线具高声波时差、高伽马、高微量元素(U、Th、K)含量、高钍铀比值及低电阻率、低密度特征,地震响应特征为强相位,表现为不整合面上、下波组振幅强度,频率、连续性存在明显差异,局部可见削截点反射。(2)怀远运动期鄂尔多斯盆地形成平行、低角度削截2种不整合,前者广泛分布于盆地及周缘,后者分布于盆内古隆起附近。(3)鄂尔多斯盆地及周缘受到怀远运动3幕活动影响,依次表现为:中寒武世张夏组沉积期盆地东南部最先发生抬升,而后向西北部推进;晚寒武世三山子组沉积末期,盆内古隆起发育并遭受剥蚀;晚寒武世末期—奥陶纪马家沟组沉积前,受全球海平面下降的影响,盆内马家沟组底部的碳同位素呈负漂。上述认识可为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油气勘探新领域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奥陶系 削截 不整合 怀远运动
下载PDF
徐家围子断陷沙河子组主干断裂形成演化与地层剥蚀特征
15
作者 贾文昊 关晓巍 +3 位作者 张大智 谢昭涵 孙剑桥 于振宇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38,共9页
主干断裂的活动控制着徐家围子断陷沙河子组的建造与改造。为了明确断裂活动,运用位移距离曲线方法系统分析了徐家围子断陷主干断裂的生长活动特征,通过不整合面下的同向轴特征分析了徐家围子断陷沙河子组沉积末期的剥蚀改造作用。结果... 主干断裂的活动控制着徐家围子断陷沙河子组的建造与改造。为了明确断裂活动,运用位移距离曲线方法系统分析了徐家围子断陷主干断裂的生长活动特征,通过不整合面下的同向轴特征分析了徐家围子断陷沙河子组沉积末期的剥蚀改造作用。结果表明:徐家围子断陷主干断裂分段特征明显,徐西断裂与宋西断裂在火石岭组沉积时期分别是数条分段的小断裂,在沙河子组沉积时期连通为整条断裂并持续控陷活动;徐中断裂在沙河子组沉积时期弱伸展弱控陷,在沙河子组沉积末期作为薄弱带发生压扭反转;徐东断裂带中的徐东正断层在沙河子组沉积时期弱控陷,徐东逆断层在营城组一段沉积末期的反转作用下形成;沙河子组沉积末期的反转作用对沙河子组厚度与构造格局产生明显改变,沿徐西断裂与宋西断裂存在较强的剥蚀,徐西断裂北端升平凸起尤为强烈,徐中断裂压扭反转产生一定的走滑分量并遭受剥蚀,徐东逆断层在营城组一段沉积末期的反转中形成,对沙河子组厚度无明显改变,但对徐东构造带构造格局产生明显影响。研究成果可为徐家围子断陷古构造恢复与进一步勘探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家围子断陷 沙河子组 断裂活动 剥蚀特征 构造演化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晚奥陶世至侏罗纪不整合面分布特征及成因
16
作者 李跨越 能源 +5 位作者 黄少英 段云江 侯筱晓 胡建宁 付永红 姜帅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1-368,共18页
不整合研究对盆地演化、古地貌重建及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受多期构造活动影响,塔里木盆地发育多种不整合。本文通过地震剖面资料分析,研究盆地晚奥陶世—侏罗纪形成的不整合面展布及结构特征,并探讨其动力学机制。研究结果表明:... 不整合研究对盆地演化、古地貌重建及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受多期构造活动影响,塔里木盆地发育多种不整合。本文通过地震剖面资料分析,研究盆地晚奥陶世—侏罗纪形成的不整合面展布及结构特征,并探讨其动力学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塔里木盆地不整合结构类型主要有平行、削截、褶皱、断褶、叠加超覆、单一超覆及异岩不整合;(2)志留系底界发育断褶、褶皱、削截、叠加超覆、单一超覆及平行不整合,呈东西带状分布,在盆地中南部发育大范围角度不整合,阿瓦提–满加尔坳陷中北部发育平行不整合,塔北隆起发育小范围角度不整合;泥盆—石炭系底界主要发育平行、削截、断褶、单一超覆、叠加超覆及异岩不整合,平面分布具有以北部坳陷沉积中心连线为轴近似南北对称特点;三叠系底界不整合由北向南,发育叠加超覆不整合、低角度削截不整合、平行不整合,反映海西晚期盆地北缘南天山洋闭合造山运动;侏罗系底界发育褶皱、叠加超覆、削截及异岩不整合,整体以满加尔–英吉苏凹陷沉积中心连线为轴似对称分布;(3)不整合面分布特征反映出构造运动的差异性、古隆起的迁移及活动性,不整合对盆内油气成藏具有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整合 盆地演化 古地貌 塔里木盆地 古隆起
下载PDF
基于SKS分裂研究长白山区上地幔各向异性特征
17
作者 宋雨佳 盘晓东 康建红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29-130,共2页
长白山火山区是中国最大的新生代火山区,位于东北走向的敦化—密山断裂、鸭绿江断裂、图们江断裂和西北走向的白山—金策断裂系统的交汇处,其内部变形特征复杂多变。地震各向异性是了解壳幔变形的有效方法之一,聚焦该火山区研究上地幔... 长白山火山区是中国最大的新生代火山区,位于东北走向的敦化—密山断裂、鸭绿江断裂、图们江断裂和西北走向的白山—金策断裂系统的交汇处,其内部变形特征复杂多变。地震各向异性是了解壳幔变形的有效方法之一,聚焦该火山区研究上地幔各向异性特征及变形演化,将有助于理解长白山区深部地幔动力学过程,为地震与火山灾害预警提供理论支持(刘嘉麒等,20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山 地震各向异性 上地幔变形
下载PDF
涪陵页岩气田白马构造带变形特征及页岩气成藏模式
18
作者 周杨帆 罗良 +4 位作者 曾联波 刘超 刘世强 犹钰玲 莫娟 《石油科学通报》 CAS 2024年第2期183-195,共13页
涪陵页岩气田南部白马构造带自下古生界海相页岩生气以来,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构造变形复杂且差异性强,这对页岩气藏含气量具有控制作用,使得成藏模式多样,限制了勘探开发进程。本文通过三维地震精细解释,结合系列岩心、钻测井资料,分... 涪陵页岩气田南部白马构造带自下古生界海相页岩生气以来,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构造变形复杂且差异性强,这对页岩气藏含气量具有控制作用,使得成藏模式多样,限制了勘探开发进程。本文通过三维地震精细解释,结合系列岩心、钻测井资料,分析白马构造带构造特征与演化过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页岩气富集成藏的三种模式。研究表明:(1)白马构造带主要发育北东向构造,表现出纵向分层与东西分带的差异变形特征。纵向上被寒武系覃家庙组膏盐层、志留系龙马溪组泥页岩层和三叠系嘉陵江组膏盐层三套滑脱层划分为上、中、下及前寒武系四套构造变形层。平面上自西向东可划分为断褶变形带与宽缓向斜带。(2)燕山晚期为构造变形活跃期,江南—雪峰造山作用产生自南东向北西的挤压,形成白马构造带主体北东向构造。喜山期为构造改造及定型期,印欧板块碰撞与青藏高原向东逃逸的远程效应引起四川盆地发生逆时针旋转,在川东地区表现为右旋剪切作用,发育走滑剪切带。白马构造带受到近东西向挤压,先存的北东向构造受到改造,向北逐渐转为近南北向。(3)白马构造带可划分为低压破碎背斜型、常压宽缓向斜型与常压平缓斜坡型三种页岩气富集成藏模式。其中,白马南斜坡页岩气富集保存条件较好,单井含气量高,白马向斜核部与东翼次之,单井含气量较高,北翼较差,单井含气量略低;石门—金坪背斜带不利于页岩气富集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马构造带 构造变形 页岩气 成藏模式
下载PDF
巴罗型变质作用的地质特征及其构造启示:以苏格兰高地和喜马拉雅造山带为例
19
作者 纪敏 高晓英 +3 位作者 涂聪 陈宣锦 窦玉欣 肖萌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87-1602,共16页
巴罗型变质带是汇聚板块边缘富铝泥质岩在中等地温梯度下变质作用的产物,广泛分布于全球各造山带。虽然不同地区的巴罗型变质带具有相似的矿物组合和变质温压条件,但在特征矿物变质带的空间分布上却存在显著差别。苏格兰高地出露了典型... 巴罗型变质带是汇聚板块边缘富铝泥质岩在中等地温梯度下变质作用的产物,广泛分布于全球各造山带。虽然不同地区的巴罗型变质带具有相似的矿物组合和变质温压条件,但在特征矿物变质带的空间分布上却存在显著差别。苏格兰高地出露了典型的巴罗型变质带,而喜马拉雅造山带则出露了反转的巴罗型变质带。这两类巴罗型变质带记录了不同的变质和构造演化过程,是对比研究碰撞造山带温压结构和动力体制的时空演化及其地球动力学机制的天然实验室。本文以苏格兰高地和喜马拉雅造山带为例,比较了典型的巴罗型变质带和反转的巴罗型变质带的岩石学与年代学特征,并探讨了它们的形成机制。这两个地区的研究各具特色:苏格兰高地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加热机制,强调软流圈地幔及其派生岩浆等外部热源对巴罗型变质带形成的关键作用;而喜马拉雅造山带的研究则主要关注构造过程,强调逆冲断层的顺序式活动对反转的巴罗型变质带形成的控制作用。进一步,本文将研究视角从巴罗型变质带拓展至巴罗型变质作用,综合考察其加热机制和构造背景,并探讨这对碰撞造山和地壳再造过程研究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汇聚板块边缘 巴罗型变质作用 加热机制 构造背景 苏格兰高地 喜马拉雅造山带
下载PDF
俯冲侵蚀的研究历史、现状与展望
20
作者 黄彤宇 王强 杨宗永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19-740,共22页
俯冲侵蚀是指在板块俯冲过程中,俯冲板块通过构造作用移走俯冲上盘的物质并将其带到深部地幔的过程。前人研究表明,俯冲侵蚀在新生代环太平洋俯冲带是一种十分普遍且非常重要的地质过程,同时对活动陆缘的构造变形、岩浆弧的形成、金属... 俯冲侵蚀是指在板块俯冲过程中,俯冲板块通过构造作用移走俯冲上盘的物质并将其带到深部地幔的过程。前人研究表明,俯冲侵蚀在新生代环太平洋俯冲带是一种十分普遍且非常重要的地质过程,同时对活动陆缘的构造变形、岩浆弧的形成、金属成矿、壳-幔物质循环以及大陆地壳的生长与演化均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在回顾前人研究历史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了俯冲侵蚀的基本模型和控制因素,系统总结了俯冲侵蚀引起的地质效应以及识别依据,分析探讨了俯冲侵蚀与金属成矿、大陆地壳演化的关系。此外,本文还介绍了俯冲侵蚀在国内的研究现状,并分析了青藏高原的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和雅鲁藏布江缝合带晚中生代俯冲侵蚀识别的研究实例,揭示了欧亚大陆南缘在晚中生代是一个侵蚀型的板块汇聚边界。最后对我国今后开展相关研究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汇聚边界 俯冲带 俯冲侵蚀 岩浆作用 金属成矿 陆壳破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