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沙江缝合带元古宙残留基底的发现——来自同位素地质年龄的证据 被引量:6
1
作者 汪啸风 简平 +1 位作者 何龙清 王传尚 《华南地质与矿产》 CAS 1999年第2期53-58,共6页
应用颗粒锆石U—Pb法和Rb-Sr全岩等时线法重新研究了金沙江东岸苏洼龙地区原统归于早二叠世额阿钦群中的一套高级变质岩系的原岩时代和变质时代。其中含蓝晶石二云母片岩Rb-Sr等时线年龄为(432±35)Ma;而斜长角闪岩U-Pb锆石的上... 应用颗粒锆石U—Pb法和Rb-Sr全岩等时线法重新研究了金沙江东岸苏洼龙地区原统归于早二叠世额阿钦群中的一套高级变质岩系的原岩时代和变质时代。其中含蓝晶石二云母片岩Rb-Sr等时线年龄为(432±35)Ma;而斜长角闪岩U-Pb锆石的上交点年龄为(1627± 192)Ma,暗示这套变质岩系的原岩时代应大于(1627±192)Ma。(432±35)Ma的Rb-Sr等时线年龄可能代表其变质时代。首次提出金沙江地区应存在早中元古代残留变质基底或微陆块,层位上可与哀劳山杂岩对比,金沙江缝合带和哀牢山缝合带是相关联的同一条缝合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古宙 额阿钦杂岩 同位素年龄 金沙江缝合带 变质岩 变质时代 湖北 原岩时代 基底
下载PDF
江汉盆地东部南北向和东西向构造在区域构造中的作用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占奎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1991年第4期263-267,共5页
本文根据地质及航空磁测资料研究和分析,首次提出江汉盆地东部存在南北向和东西向构造。文中详细描述了这两组构造的地质和地球物理场的特征,同时指出了它们在晚太古—元古代就已存在,并控制着不同时代的基底岩相,在盆地演化中对盆... 本文根据地质及航空磁测资料研究和分析,首次提出江汉盆地东部存在南北向和东西向构造。文中详细描述了这两组构造的地质和地球物理场的特征,同时指出了它们在晚太古—元古代就已存在,并控制着不同时代的基底岩相,在盆地演化中对盆地的发生、发展起到了控制作用,盆地的沉降与其直接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汉盆地 地质构造 南北向 东西向
下载PDF
湖北大冶铁山矿区麻雀脑—尖山石香肠构造 被引量:8
3
作者 吴树仁 金振民 《河北地质学院学报》 1992年第4期425-436,共12页
本文从应变分析的角度,对麻雀脑—尖山地段石香肠构造的断面形态和组合特征进行分析,同时根据矩形石香肠块变形前后横断面面积不变的原理,对其进行有限应变测量,为恢复研究区的构造应变场及探讨石香肠的形成机制和构造意义积累了重要资料。
关键词 矿区 石香肠 地质构造 麻雀脑地段
下载PDF
武汉地区大地构造述评
4
作者 饶扬誉 《地壳形变与地震》 CSCD 1991年第2期33-39,共7页
本文首先概述了各有关大地构造学说对武汉地区大地构造的基本看法,然后从本区的沉积建造出发,分析了该区的构造运动史,在此基础上对各有关大地构造说进行了评价。本文还通过分析对比,论述了本区近东西向构造带仍属淮阳山字型前弧西翼构... 本文首先概述了各有关大地构造学说对武汉地区大地构造的基本看法,然后从本区的沉积建造出发,分析了该区的构造运动史,在此基础上对各有关大地构造说进行了评价。本文还通过分析对比,论述了本区近东西向构造带仍属淮阳山字型前弧西翼构造,但幕府山弧形构造对其又有一定的改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构造学 评论 武汉市
下载PDF
湖北武当-两郧地区地质构造基本特征及构造演化 被引量:10
5
作者 曾云 《华南地质与矿产》 CAS 1998年第2期60-66,共7页
研究区是印支-燕山造山运动所形成的陆内造山带,三条剪切带将其分划成四个变形构造单元,即北侧逆冲变形带、中央走滑剪切变形带、南侧逆冲变形带和前陆褶皱-逆冲变形带,并构成北弱甫强的不对称型正花状变形结构样式。造山过程经历两个阶... 研究区是印支-燕山造山运动所形成的陆内造山带,三条剪切带将其分划成四个变形构造单元,即北侧逆冲变形带、中央走滑剪切变形带、南侧逆冲变形带和前陆褶皱-逆冲变形带,并构成北弱甫强的不对称型正花状变形结构样式。造山过程经历两个阶段:早期以逆冲-推覆单向造山为特征;晚期则以走滑和陆-陆碰撞双向造山为主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特征 构造演化 湖北 地质构造 变形机制 岩浆活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