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花岗岩结晶分离作用问题——关于花岗岩研究的思考之二 被引量:80
1
作者 张旗 潘国强 +2 位作者 李承东 金惟俊 贾秀勤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39-1251,共13页
岩浆结晶分离作用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很早就有学者指出,地球内部生成的岩浆大多是玄武质岩浆,大多数花岗岩是由玄武岩结晶分离形成的。本文在考察了岩浆结晶分离作用的制约因素、比较了不同性质岩浆结晶分离作用的特征之后指出:玄武质岩... 岩浆结晶分离作用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很早就有学者指出,地球内部生成的岩浆大多是玄武质岩浆,大多数花岗岩是由玄武岩结晶分离形成的。本文在考察了岩浆结晶分离作用的制约因素、比较了不同性质岩浆结晶分离作用的特征之后指出:玄武质岩浆可以发生结晶分离作用,因为有与其相关的堆晶岩产出;安山质岩浆也可以发生结晶分离作用,因为也有与其相关的堆晶岩产出。但是,花岗质岩浆似乎不大可能发生结晶分离作用,因为,很少见到有与(富硅的)花岗质岩浆相伴的堆晶岩产出。花岗质岩浆之所以不大可能发生结晶分离作用的原因在于:(1)岩浆的黏性大,它不仅阻滞了矿物的结晶作用(使斜长石不能发育为自形晶),而且阻止了密度大的矿物(例如角闪石)下沉;(2)主要造岩矿物(例如斜长石)的密度与花岗质岩浆的密度相差无几,使结晶分离作用难以进行。本文详细考察了花岗质岩浆中斜长石的行为,指出在花岗质岩浆中斜长石结晶分离几乎是不可能的。那么,文献中大量充斥的花岗岩结晶分离作用的说法是依据什么呢?作者认为,文献中的许多说法可能主要是根据哈克图解得出的,而不是根据实际观察和理论研究得出的。作者认为,玄武岩和花岗岩不仅来源不同,成分不同,而且解释也不同。哈克图解中许多适合玄武岩的解释未必适合花岗岩。由于鲍文反应原理是结晶分离作用的理论基础,因此,文中也对鲍文反应原理进行了评述,并指出文献中存在的一些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例如,从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的连续演化序列是不可能的;单元-超单元填图方法是不科学的;中国东部中生代大规模花岗岩不可能是玄武质岩浆结晶分离形成的等等。本文还以 Ajaji el ai.(1998)报道的摩洛哥 Tanncherfi 花岗岩为例,指出结晶分离作用的解释是不可能的。作者认为,花岗岩类的成分变化大,主要可能与源区组成、温度、压力、挥发分、部分熔融程度和过程、混合作用、岩浆分异及结晶分离作用有关。其中,源区组成可能是花岗岩多样性的最重要的原因,而结晶分离作用的影响可能是微乎其微的。本文认为,花岗岩结晶分离作用对于花岗岩成因的意义已经被大大地夸大了,我们应当重新思考结晶分离作用对于花岗质岩浆的意义。由于花岗岩的极端复杂性,许多问题还得不到比较合理的解释,本文的认识只是初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质岩浆 玄武质岩浆 闪长质岩浆 结晶分离作用 哈克图解 鲍文反应系列
下载PDF
新特提斯演化的热点与洋脊相互作用:西藏南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岩浆作用推论 被引量:58
2
作者 朱弟成 莫宣学 +2 位作者 王立全 赵志丹 廖忠礼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25-237,共13页
雅鲁藏布蛇绿混杂岩代表了新特提斯洋盆闭合的地表残余。本文在测试数据基础上,综合分析了目前雅鲁藏布江蛇绿混杂岩研究中取得的比较可信的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玄武岩的地球化学数据,并对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区域对比分析以讨论涉及新特... 雅鲁藏布蛇绿混杂岩代表了新特提斯洋盆闭合的地表残余。本文在测试数据基础上,综合分析了目前雅鲁藏布江蛇绿混杂岩研究中取得的比较可信的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玄武岩的地球化学数据,并对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区域对比分析以讨论涉及新特提斯演化的地球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1)雅鲁藏布蛇绿混杂岩带吉定洞拉村玄武岩、错拉山口北部玄武岩为大洋中脊玄武岩(MORB)型,错拉山口南部玄武岩为洋岛玄武岩(OIB)型,萨嘎桑单林玄武岩既包括OIB型,又包括MORB型;(2)在东西延伸约1500km的雅鲁藏布蛇绿混杂岩带中,至少可能存在OIB、MORB(包括N-MORB、E-MORB)和岛弧玄武岩IAB三种类型的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玄武岩。不活动的高场强元素比值(如Nb/Y,Zr/Y等)指示雅鲁藏布蛇绿混杂岩带中部仁布、杯玛让、吉定洞拉村和错拉山口北部地区以及中西部萨嘎地区的MORB型玄武岩中的亏损组分很可能来源于深部亏损的地幔柱源区。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模拟表明,雅鲁藏布蛇绿混杂岩带OIB型玄武岩可能主要来源于石榴石二辉橄榄岩源区中等程度(10%~20%)的部分熔融,而MORB型玄武岩主要来源于尖晶石二辉橄榄岩源区中等程度(7%~25%)的部分熔融,IAB型玄武岩所代表的源区熔融深度以中部较浅而东西两端较深为特点,其中中部得几、杯玛让、吉定等地的IAB很可能与尖晶石二辉橄榄岩源区的部分熔融有关,而东部和西部达几翁IAB的熔融源区可能残留有石榴石。结合该带报道的He同位素数据和矿物学观察,以及在喜马拉雅带新获得的古地磁数据,可以认为热点与洋脊的相互作用是对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新特提斯演化的一种很可能的地球动力学解释。需要强调,虽然该模式可以较好地解释目前在藏南观察到的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岩浆作用特点和性质,但因资料有限,还需要做许多非常细致的工作来证实或否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特提斯 热点与洋脊相互作用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玄武岩 雅鲁藏布蛇绿混杂岩 藏南
下载PDF
南岭中段郴州一带中、晚侏罗世花岗岩浆的混合作用——来自镁铁质微粒包体的证据 被引量:45
3
作者 马铁球 伍光英 +3 位作者 贾宝华 柏道远 王先辉 陈必河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06-512,共7页
镁铁质微粒包体在南岭中段中、晚侏罗世花岗岩中分布十分普遍,其分布规律是,岩体内同阶段较早次形成的岩石单元含量高,较晚次单元中含量少甚至无;与钨、锡、钼、铋等多金属矿有关的花岗岩体中微粒包体的含量高且个体大,而与矿化无关的... 镁铁质微粒包体在南岭中段中、晚侏罗世花岗岩中分布十分普遍,其分布规律是,岩体内同阶段较早次形成的岩石单元含量高,较晚次单元中含量少甚至无;与钨、锡、钼、铋等多金属矿有关的花岗岩体中微粒包体的含量高且个体大,而与矿化无关的岩体中含量少、个体小。对包体的颜色、形态、结构、成分、岩性等方面的综合研究表明,包体为岩浆成因。包体中出现明显的不平衡矿物组合和结构,发育针状磷灰石晶体,出现嵌晶状石英和碱性长石,显示出岩浆混合的岩相学特征,表明该区中、晚侏罗世花岗岩的成因为壳-幔岩浆混合而成的。研究还表明,区内岩浆混合作用的强弱、基性物质加入的多少都与锡成矿作用的好坏有直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铁质微粒包体 岩浆混合作用 中、晚侏罗世 南岭中段
下载PDF
福建紫金山矿田中生代岩浆岩演化序列研究 被引量:32
4
作者 于波 裴荣富 +4 位作者 邱小平 陈景河 黎敦朋 张文慧 刘文元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37-446,共10页
福建紫金山矿田中生代岩浆活动分为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二幕,第一幕为晚侏罗世(154~149Ma)挤压环境下的岩浆活动,表现为壳源S型花岗岩紫金山复式岩体与才溪岩体的侵位,复式岩体具有154Ma、150Ma及149Ma三次脉动;才溪岩体侵位时代约150M... 福建紫金山矿田中生代岩浆活动分为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二幕,第一幕为晚侏罗世(154~149Ma)挤压环境下的岩浆活动,表现为壳源S型花岗岩紫金山复式岩体与才溪岩体的侵位,复式岩体具有154Ma、150Ma及149Ma三次脉动;才溪岩体侵位时代约150Ma。第二幕发生于早白垩世(125~93Ma)构造拉张、地幔上涌的环境,岩浆活动共4期,形成一套I型花岗岩及共源异相的火山岩、次火山岩,为成矿提供了物源和热源。其中第1期为早白垩世火山喷发与岩浆超浅层就位,形成石帽山群下段的英安岩及紫金山次火山岩(125~118Ma);第2期表现为石帽山群下段安山岩喷发与四方岩体的侵位以及英安玢岩的形成(109~103Ma);第3期表现为石帽山群下段英安岩的喷发和罗卜岭—紫金山似斑状花岗闪长(斑)岩的侵位以及龙江亭、二庙沟附近的石英闪长玢岩的形成(103~100Ma);第4期表现为晚期罗卜岭斑岩的侵位、石帽山群上段流纹岩的喷发和大岩里花岗斑岩岩脉、金铜矿的石英斑岩脉等成矿后期无矿脉岩的形成(100~93Ma)。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两个岩浆系统各自形成共源岩浆异地异相分异演化的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金山矿田 岩浆岩演化 同位素年代学 中生代
下载PDF
花岗岩浆形成定位机制的思考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8
5
作者 陈国能 王勇 +1 位作者 陈震 彭卓伦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89-1497,共9页
花岗岩(广义)是陆壳的标志,也是地球岩石圈区别于其它行星岩石圈的标志。文章介绍了行星探测和大洋调查等方面的成果对花岗岩形成的地质约束:行星从岩浆表壳向岩石表壳转换过程以及现代地幔过程,均没有产生有规模意义的花岗岩;花岗岩及... 花岗岩(广义)是陆壳的标志,也是地球岩石圈区别于其它行星岩石圈的标志。文章介绍了行星探测和大洋调查等方面的成果对花岗岩形成的地质约束:行星从岩浆表壳向岩石表壳转换过程以及现代地幔过程,均没有产生有规模意义的花岗岩;花岗岩及其所标志的陆壳,应是星球出现水圈和沉积岩之后的产物;花岗岩在地球岩石圈二维空间上的平均生长速率,大约为485×10~3km^2/Myr;岩浆主要来自地壳岩石的部分熔融(深熔)。在此基础上,文章介绍了深熔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讨论了部分熔融岩石的流变行为与其内熔体比的关系,并比较了岩浆侵入模型与岩浆对流模型在解释花岗岩形成定位机制方面的异同。侵入模型的困难之一来自岩体与源区分离。由于源区位于岩体下方且远离岩体,因而是不可观察的,除非岩体及其与源区之间的岩石因风化或构造被剥蚀殆尽。文章最后介绍了"深熔-对流"模型的研究进展。该模型认为"源区"与"定位区间"是统一的,当"源区"岩石的熔体比例超过流变学的临界熔体比,岩石转变为"脏"岩浆;"脏"岩浆层内的重力分异诱发热对流,后者引起"顶蚀作用",导致重熔界面(MI)或固-液转换界面(SLT)不断向上移动和岩浆层的逐渐增厚。基本认识是:熔区内的热对流是深熔作用能够形成大规模花岗岩浆的必要条件;没有对流,陆壳岩石的部分熔融只能产生混合岩,不能产生岩基规模的花岗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混合岩 深熔作用 岩浆侵入 壳内对流 大陆地壳
下载PDF
东秦岭地区石宝沟和火神庙岩体的时代及岩浆物质来源 被引量:23
6
作者 杨荣勇 徐兆文 任启江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1997年第1期17-20,共4页
东秦岭地区石宝沟和火神庙岩体的时代及岩浆物质来源杨荣勇徐兆文任启江(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广州510275)(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南京210093)关键词东秦岭花岗岩岩体的时代岩浆物质来源东秦岭地区沿华北大陆板块边缘发... 东秦岭地区石宝沟和火神庙岩体的时代及岩浆物质来源杨荣勇徐兆文任启江(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广州510275)(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南京210093)关键词东秦岭花岗岩岩体的时代岩浆物质来源东秦岭地区沿华北大陆板块边缘发育了大量的中生代花岗岩体,许多岩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秦岭花岗岩 岩体的时代 岩浆物质来源
下载PDF
湘北益阳古火山岩的成因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4
7
作者 车勤建 彭和求 +3 位作者 李金冬 贾宝华 伍光英 陈必河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13-519,共7页
湖南益阳古火山岩分布于益阳市石咀塘和大渡口两地,出露面积分别约为1km2和16km2,主要由科马提岩类和拉斑玄武岩类组成。其中石咀塘古火山岩可进一步分为含橄榄石斑晶玄武质科马提岩和含单斜辉石斑晶玄武质科马提岩2种类型。含单斜辉石... 湖南益阳古火山岩分布于益阳市石咀塘和大渡口两地,出露面积分别约为1km2和16km2,主要由科马提岩类和拉斑玄武岩类组成。其中石咀塘古火山岩可进一步分为含橄榄石斑晶玄武质科马提岩和含单斜辉石斑晶玄武质科马提岩2种类型。含单斜辉石斑晶玄武质科马提岩鬣剌结构发育,尚发现典型的中空骸晶橄榄石,SiO2<53%,MgO>9%,K2O<0.9%,TiO2<0.7%,CaO/Al2O3>1。该地区火山岩总体属钙碱性系列,具有高MgO、富Cr、贫不相容元素、稀土元素总量较低、轻重稀土元素分异不明显等特点,表明火山岩主要来源于形成深度较大、部分熔融程度较高的亏损上地幔区。石咀塘火山岩形成于大洋构造环境,大渡口火山岩形成于岛弧构造环境,反应该地区经历了从洋壳形成到俯冲的构造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 构造环境 地质意义 湖南益阳
下载PDF
南天山晚古生代岩浆弧的确认及其意义 被引量:3
8
作者 吴世敏 卢华复 +2 位作者 马瑞士 贾东 蔡东升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95年第2期113-120,共8页
通过对南天山南缘分布的花岗岩和火山岩的岩石学、岩石化学、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地质学等综合分析,作者首次提出并确认南天山晚古生代岩浆弧的存在,并且讨论了该岩浆弧的形成演化对塔里木盆地的油源物质、油气的成熟、迁移和圈... 通过对南天山南缘分布的花岗岩和火山岩的岩石学、岩石化学、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地质学等综合分析,作者首次提出并确认南天山晚古生代岩浆弧的存在,并且讨论了该岩浆弧的形成演化对塔里木盆地的油源物质、油气的成熟、迁移和圈闭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天山 岩浆弧 碰撞 油气藏 晚古生代
下载PDF
大别造山带核部典型燕山期花岗岩岩浆演化的p-T轨迹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强 邱家骧 王人镜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5-20,共6页
本文根据相图和多种地质温压计确定了大别造山带核部典型花岗岩岩浆的源区、岩浆房和固结成岩阶段的温度和压力,并建立了区内岩浆演化的p-T轨迹。该轨迹表明:(1)石鼓尖侵入岩浆上升能力最强,上升的最小距离为25 km ;(2)天堂寨侵入岩岩... 本文根据相图和多种地质温压计确定了大别造山带核部典型花岗岩岩浆的源区、岩浆房和固结成岩阶段的温度和压力,并建立了区内岩浆演化的p-T轨迹。该轨迹表明:(1)石鼓尖侵入岩浆上升能力最强,上升的最小距离为25 km ;(2)天堂寨侵入岩岩浆上升能力也较强,上升的最小距离为5 km ,(3)九资河侵入岩的上升能力最弱,上升距离小于3 km 。(4)石鼓尖和天堂寨岩体为异地侵入体,九资河岩体是一个原地-半原地花岗岩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浆演化 P-T轨迹 岩体侵位 大别造山带 花岗岩
下载PDF
赣南五里亭岩体晶质铀矿中铀离子价态及岩浆氧逸度计算 被引量:2
10
作者 郭建 李子颖 +4 位作者 黄志章 李秀珍 范畴 张玉燕 王健菲 《铀矿地质》 CAS CSCD 2019年第1期20-26,共7页
晶质铀矿是花岗岩中广泛产出的副矿物,其铀离子价态的变化及比例关系,对于岩浆氧逸度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笔者利用硅酸盐熔浆中U^(6+)-U^(4+)的平衡关系,推导出花岗岩副矿物——晶质铀矿的氧逸度计热力学计算方程,以及氧逸度(f O2)、温... 晶质铀矿是花岗岩中广泛产出的副矿物,其铀离子价态的变化及比例关系,对于岩浆氧逸度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笔者利用硅酸盐熔浆中U^(6+)-U^(4+)的平衡关系,推导出花岗岩副矿物——晶质铀矿的氧逸度计热力学计算方程,以及氧逸度(f O2)、温度(T)和不同价态铀离子比值(U^(6+)/U^(4+))的对数关系。以赣南五里亭花岗岩体为例,借助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获得U^(6+)与U^(4+)的比例关系(U^(6+)/U^(4+)=0.30~0.46);利用晶质铀矿氧逸度计热力学方程,计算出该岩体形成时的平均氧逸度(为FMQ+0.58)。在温度(T)与氧逸度(lg f O2)协变图中,该结果靠近矿物反应缓冲线(FMQ),显示岩浆为弱还原性。因此,晶质铀矿U^(6+)/U^(4+)氧逸度计算结果能够代表岩浆源区的氧逸度特征,可作为常规氧逸度计算方法的一种有效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矿物 晶质铀矿 氧逸度 光电子能谱 五里亭岩体
下载PDF
地幔流体与玄武岩及碱性岩岩浆成因 被引量:27
11
作者 杜乐天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1998年第3期145-157,共13页
玄武岩、碱性岩成因问题的研究应分成后期地表的岩石成因研究和前期深部的岩浆成因研究两个大阶段,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通过岩石成因来反演岩浆成因是一个使用最多的重要方法,前人不乏深入研究。作为补充,笔者试图再增加一条研... 玄武岩、碱性岩成因问题的研究应分成后期地表的岩石成因研究和前期深部的岩浆成因研究两个大阶段,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通过岩石成因来反演岩浆成因是一个使用最多的重要方法,前人不乏深入研究。作为补充,笔者试图再增加一条研究思路,从地幔岩捕虏体的详细研究中去直接发掘地幔岩浆作用的信息记录。结果表明,对地幔岩中浆胞的详细研究可以揭示玄武岩浆碱性岩浆的成因,排浆时差的大小对玄武岩种类有重要的制约作用,热可能不是地幔岩浆作用的重要因素,地幔流体(HACONS)的不均匀渗入才是更重要的致熔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 碱性岩 岩浆成因 地幔流体
下载PDF
辽西壳幔熔体相互作用过程和背景的探讨 被引量:1
12
作者 邵济安 张宏福 路凤香 《岩石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205-2211,共7页
以辽西阜新地区115Ma快速喷发的玻基方辉安山岩和其下伏的玄武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岩相学研究,发现不同阶段形成的,以不同形式赋存的高镁和高硅玻璃,通过它们追溯地壳-幔熔体混合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探讨壳-幔熔体混合的环境及其底... 以辽西阜新地区115Ma快速喷发的玻基方辉安山岩和其下伏的玄武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岩相学研究,发现不同阶段形成的,以不同形式赋存的高镁和高硅玻璃,通过它们追溯地壳-幔熔体混合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探讨壳-幔熔体混合的环境及其底侵作用的构造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基方辉安山岩 玄武岩 玻璃 熔体混合作用 构造背景
下载PDF
俯冲带中H_2O和K的深循环:对碰撞后富钾岩浆成因研究的启示 被引量:5
13
作者 朱永峰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71-177,共7页
在俯冲过程中形成的超高压单斜辉石 (>5GPa)含一定量的H2 O和K2 O ,它因此能把地球浅部的水和钾携带到地幔深处。超高压单斜辉石在折返过程中以两种方式释放其中的H2 O和K2 O :(1)在低温环境下进入与单斜辉石共生的出溶矿物相如金云... 在俯冲过程中形成的超高压单斜辉石 (>5GPa)含一定量的H2 O和K2 O ,它因此能把地球浅部的水和钾携带到地幔深处。超高压单斜辉石在折返过程中以两种方式释放其中的H2 O和K2 O :(1)在低温环境下进入与单斜辉石共生的出溶矿物相如金云母、角闪石、多硅白云母、钾长石等 ;(2 )当温度足够高到发生部分熔融时 ,H2 O和K2 O将进入熔体相 ,形成富钾岩浆。超高压变质岩石能不能在其折返过程中产生部分熔融主要取决于折返的 p T轨迹。俯冲板片部分熔融形成熔体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变质岩的部分熔融程度。虽然经受 p <5GPa变质作用的榴辉岩通过极低程度的部分熔融也有可能形成富钾熔体 ,但由于这类榴辉岩所能携带的K2 O和H2 O相对比较少 ,因此不可能产生大规模富钾熔体 ,但可能形成相对富Na的岩浆。超高压单斜辉石 (>5GPa)部分熔融产生的富钾岩浆可以解释碰撞后富钾岩浆的成因 ,这种富钾岩浆的形成深度一般较大 (位于~ 10 0km的地幔 )。而绿辉石部分熔融形成相对富钠熔体的深度相对较浅。从单斜辉石中释放出来的H2 O和K2 O能够合理地解释大陆碰撞后富钾岩浆的成因 ,通过俯冲板片折返过程的脱水和取钾反应 ,俯冲和折返过程与碰撞后岩浆活动密切联系在一起而成为一个整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循环 俯冲带 富钾岩浆 超高压单斜辉石
下载PDF
论岩浆成因的黄玉单矿物岩 被引量:3
14
作者 沈敢富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607-615,共9页
业已在自然界发现中深成相、超浅成相和良好封闭相的岩浆成因黄玉单矿物岩,拥有宏观、微观岩浆成因标志,得到有关富挥发分酸性岩体成岩、成矿实验成果的有力佐证,属一类新的岩浆岩。这类岩石的分类实践表明,它们宜归入岩浆成因的云英岩... 业已在自然界发现中深成相、超浅成相和良好封闭相的岩浆成因黄玉单矿物岩,拥有宏观、微观岩浆成因标志,得到有关富挥发分酸性岩体成岩、成矿实验成果的有力佐证,属一类新的岩浆岩。这类岩石的分类实践表明,它们宜归入岩浆成因的云英岩类范畴。有理由预见,自然界存在有黄玉单矿物岩的火山类似物,尚待发现与研究。提出的岩浆黄玉单矿物岩的成岩、成矿模式,不否定黄玉化发育,但认为,盲目滥用和过分夸大蚀变作用及其成岩、成矿的重要性是不可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浆成因 黄玉单矿物岩 黄玉 成岩 成矿
下载PDF
大长沙盆地火山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卫三元 《铀矿地质》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09-216,共8页
本文通过对大长沙盆地火山岩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同位素的研究,认为盆地盖层火山岩是双旋回式的火山喷溢产物,并且不同旋回的火山岩在岩浆成因、来源深度上是不一样的,是局部熔融的壳幔混合物;
关键词 大长沙盆地 岩浆成因 火山岩 岩石地球化学
下载PDF
应用斜长石粒度体视学研究花岗质岩浆演化
16
作者 袁峰 周涛发 岳书仓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5期645-649,共5页
新疆诺尔特地区花岗岩分布广泛 ,主要为加里东晚期 ,华力西中、晚期及燕山期花岗岩。文章选取各期花岗岩中的主要岩体 ,应用斜长石粒度体视学方法研究了花岗质岩浆的演化。结果表明 ,区内花岗质岩浆的演化受对流分异作用控制。
关键词 斜长石 花岗岩 粒度体视学 诺尔特地区
下载PDF
辽西中生代火山岩岩浆成因
17
作者 王非 周新华 《地球学报(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A00期126-128,共3页
本文通过对辽西及邻区中代盆地火山岩稀土元素配分特征的研究及模拟运算,探讨了其岩浆成因及过程。结果显示南北岩区岩浆在因不同,南岩区岩源为MORB地幔和长期富集型地幔熔融混合而成,北岩区为MORB和近期亏损型地幔熔融混合... 本文通过对辽西及邻区中代盆地火山岩稀土元素配分特征的研究及模拟运算,探讨了其岩浆成因及过程。结果显示南北岩区岩浆在因不同,南岩区岩源为MORB地幔和长期富集型地幔熔融混合而成,北岩区为MORB和近期亏损型地幔熔融混合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 岩浆成因 稀土族 同位素 定量模式
下载PDF
郯庐断裂系统与中国东部幔源岩浆成因CO_2关系的初探 被引量:20
18
作者 陈永见 刘德良 +1 位作者 杨晓勇 戴金星 《地质地球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8-48,共11页
中国已发现的幔源岩浆成因CO2气藏主要分布在与郯庐断裂发育密切相关的东部伸展盆地,两者关系具体表现如下:1.中国东部幔源岩浆成因CO2气藏的空间展布与郯庐断裂保持一致;2.郯庐断裂切割深度达到上地幔;3.沿郯庐断裂岩浆活动强... 中国已发现的幔源岩浆成因CO2气藏主要分布在与郯庐断裂发育密切相关的东部伸展盆地,两者关系具体表现如下:1.中国东部幔源岩浆成因CO2气藏的空间展布与郯庐断裂保持一致;2.郯庐断裂切割深度达到上地幔;3.沿郯庐断裂岩浆活动强烈,且具幔源特点;4.中国东部伸展盆地自中、新生代以来的演化受郯庐断裂带活动影响。本文主要以郯庐断裂带为主线,结合幔源岩浆成因CO2气藏典型实例,从郯庐断裂构造环境、空间格局和演化过程对幔源岩浆成因CO2的控制作用进行初步归纳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幔源岩浆成因 断裂系统 岩浆成因
下载PDF
铜在岩浆演化过程中富集机制的包裹体研究新进展
19
作者 金章东 卢新卫 《地学工程进展》 1998年第2期5-9,共5页
通过X射线探针,扫描电镜,傅里叶交换红外谱等先进手段和细致的包裹体研究发展,铜在岩浆演化过程中可强烈地富集于气相中并发生迁移,为正岩浆成因模式进一步提供了直接证据。同时归纳了存在的问题,将有助于了解岩浆成矿领域包裹体... 通过X射线探针,扫描电镜,傅里叶交换红外谱等先进手段和细致的包裹体研究发展,铜在岩浆演化过程中可强烈地富集于气相中并发生迁移,为正岩浆成因模式进一步提供了直接证据。同时归纳了存在的问题,将有助于了解岩浆成矿领域包裹体研究新动向和开拓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浆演化 富集机制 包裹体 铜矿床 成矿
下载PDF
试论柴北缘岩浆系列及其大地构造演化 被引量:6
20
作者 洪流 徐志斌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97年第1期41-50,共10页
柴达木盆地北缘是重要的构造-岩浆活化带和内生矿产成矿带,现今大地构造性质属地穹列。地槽演化阶段加里东期幔源岩浆活动,地台演化阶段华力西期壳幔混染Ⅰ型岩浆侵入,以及地洼演化阶段印支期非造山A型花岗岩构成了该区构造-岩浆活... 柴达木盆地北缘是重要的构造-岩浆活化带和内生矿产成矿带,现今大地构造性质属地穹列。地槽演化阶段加里东期幔源岩浆活动,地台演化阶段华力西期壳幔混染Ⅰ型岩浆侵入,以及地洼演化阶段印支期非造山A型花岗岩构成了该区构造-岩浆活动的三个成因系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浆系列 大地构造演化 岩浆 成因系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