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1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希夏邦马峰地区始新世地壳加厚和隆升过程 被引量:3
1
作者 王佳敏 侯康师 +1 位作者 李潇丽 吴福元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29-1445,共17页
中新世中期之前喜马拉雅山脉的隆升历史和深部动力机制,还存在极大的争议、缺乏基本的数据约束。喜马拉雅造山带核部高级变质岩的埋藏和折返过程可以约束地壳加厚和山脉隆升过程,但是现有的变质记录主要为渐新世晚期-中新世中期,始新世... 中新世中期之前喜马拉雅山脉的隆升历史和深部动力机制,还存在极大的争议、缺乏基本的数据约束。喜马拉雅造山带核部高级变质岩的埋藏和折返过程可以约束地壳加厚和山脉隆升过程,但是现有的变质记录主要为渐新世晚期-中新世中期,始新世变质作用的分布范围、形成过程和地质意义仍然未被充分挖掘。本文首先厘定了希夏邦马峰(8027m)山体的基本岩石组成:下部为高喜马拉雅正/副片麻岩,上部为肉切村群变粒岩及贯入其中的淡色花岗岩席。进一步对1964年希夏邦马峰登山科考采集的眼球状片麻岩进行了变质作用相平衡模拟和独居石微区原位U-Th-Pb定年,确定了始新世变质记录的P-T-t演化轨迹:M1阶段中P/T型变质压力峰期,条件为~1.0GPa、~740℃(~22℃/km),变质年龄为~37Ma;后近等温降压至M2阶段低P/T型变质温度峰期,条件为0.5~0.4GPa、~760℃(45~57℃/km),变质年龄为~25Ma;在~18Ma左右冷却至固相线以下。希夏邦马峰~37Ma的中P/T型变质和地壳加厚事件与北喜马拉雅穹隆、高喜马拉雅主体、前陆飞来峰等地区的记录一致(40~37Ma,20~25℃/km),表明印度-亚洲初始碰撞约20Myr后中上地壳被堆叠埋藏至>33km以下,发生了广泛的整体性加厚和深熔作用。该事件与喜马拉雅内陆残留海最终退却的时间吻合,是喜马拉雅山脉初始隆升的诱因。喜马拉雅山脉不是晚新生代以来隆升的,而是经历了自始新世中期以来的长期地壳堆叠和隆升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马拉雅 初始隆升 地壳加厚 中P/T型变质作用 独居石U-Th-Pb岩石年代学
下载PDF
阴山地块固阳地区新太古代TTG片麻岩成因及构造意义: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和Lu-Hf同位素约束
2
作者 赵辰 王笑 +5 位作者 刘锦 张健 陈井胜 张超 崔丹丹 崔育菘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465-3483,共19页
作为太古宙基底保存较完整的地区,华北克拉通阴山地块出露大量的新太古代岩石组合,主要包括表壳岩、TTG片麻岩(英云闪长质片麻岩-奥长花岗质片麻岩-花岗闪长质片麻岩)、钾质花岗岩和闪长岩(赞岐岩)等。前人对阴山地块新太古代TTG片麻岩... 作为太古宙基底保存较完整的地区,华北克拉通阴山地块出露大量的新太古代岩石组合,主要包括表壳岩、TTG片麻岩(英云闪长质片麻岩-奥长花岗质片麻岩-花岗闪长质片麻岩)、钾质花岗岩和闪长岩(赞岐岩)等。前人对阴山地块新太古代TTG片麻岩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但有关其岩石成因、构造背景以及新太古代地壳生长机制仍然存在较大争议。本次工作在内蒙古固阳西部的花岗-绿岩带中新识别出一套TTG片麻岩组合,并对其进行了岩石学、同位素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的综合研究。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TTG片麻岩组合形成时代为2550~2524Ma;Lu-Hf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其εHf(t)值为+0.54~+4.96,t C DM模式年龄为2985~2715Ma,这与阴山地块目前最古老的奥长花岗质片麻岩(2.7Ga)的岩浆年龄近一致,说明其可能来源于2.7Ga新生镁铁质地壳的部分熔融。全岩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该TTG片麻岩组合具有较高的SiO 2(63.32%~70.80%)和Al 2O 3(15.19%~16.55%)含量,以及较高的Sr(410×10^(-6)~1532×10^(-6))和较低的Y(2.61×10^(-6)~14.04×10^(-6))含量,同时具有相对较高的(La/Yb)N(10.31~56.85)和Sr/Y(44.32~349.1)比值,并相对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s)和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s),这些均与典型的埃达克质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相似。另外,该TTG片麻岩样品具有相对较低的MgO(0.60%~2.60%)、Ni(3.12×10^(-6)~11.12×10^(-6))、Cr(3.77×10^(-6)~18.11×10^(-6))含量和Mg#(34.88~53.45),说明其来源于加厚的大陆下地壳埃达克质岩浆。因此,本文认为在2.55~2.52Ga,固阳新太古代TTG片麻岩可能由加厚的镁铁质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的。结合前人的研究结果,进一步推断阴山地块在新太古代可能经历两期岩浆事件:第一期岩浆事件发生在2.7Ga,形成加厚的镁铁质地壳和少量的~2.7Ga TTG岩石;第二期岩浆事件发生在2.55~2.50Ga,形成阴山地块大面积的新太古代TTG岩石和其他花岗质岩石组合。综上,我们认为以地幔柱为主导的地球动力学机制可以较好地解释阴山地块加厚镁铁质下地壳部分熔融和TTG岩浆的形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克拉通 阴山地块 埃达克质岩石 TTG片麻岩 地幔柱
下载PDF
大别造山带宿松杂岩中石榴斜长角闪岩变质演化过程、原岩时限及其构造涵义
3
作者 腊晓峰 石永红 +1 位作者 王娟 周安泰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0-158,共19页
大别造山带是由扬子板块向华北板块俯冲碰撞而形成的,出露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种类最齐全的各类超高压岩石,全面深刻地记录了大陆深俯冲过程。然而,对于该造山带“浅层”(地壳层次)俯冲折返过程的研究则较少涉及,这制约了对大别造山带... 大别造山带是由扬子板块向华北板块俯冲碰撞而形成的,出露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种类最齐全的各类超高压岩石,全面深刻地记录了大陆深俯冲过程。然而,对于该造山带“浅层”(地壳层次)俯冲折返过程的研究则较少涉及,这制约了对大别造山带形成全过程的整体理解。为此,本次研究以大别造山带最南缘经历绿帘-角闪岩变质的宿松杂岩为研究靶区,针对该杂岩别河地区的石榴斜长角闪岩展开了精细的岩相学、矿物化学、温压评价和年代学研究。研究表明,该岩石记录了三个变质阶段,其中第二阶段可进一步分为a和b两个亚阶段,具体的变质温压条件分别为:①阶段Ⅰ:T=562±12℃、P=1.03±0.05GPa;②阶段Ⅱ-a:T=663±8℃、P=1.09±0.04GPa;③阶段Ⅱ-b:T=508~584℃、P_(-设定)=0.5~0.7GPa;④阶段Ⅲ:T=396~472℃、P_(-设定)=0.1~0.3GPa。其中,①→②表现为近等压增温型式,反映了一个俯冲迟滞过程,暗示了“浅层”俯冲止于莫霍面附近,并受下伏岩石地幔热源供给导致其持续增温,而②→③→④则显示降温降压样式,表现为缓慢抬升的过程。显然,大别造山带“浅”地壳层次的俯冲属于“暖”俯冲类型,并表现为一个缓慢变质演化过程,明显不同于大别造山带“冷”俯冲类型的大陆深俯冲的快速演化过程。锆石U-Pb年代学研究显示,石榴斜长角闪岩的锆石均为具振荡环带结构,测定的37个谐和年龄范围数据范围为1470±80Ma~1258±101Ma,Th/U比值均大于0.4,加权平均年龄为1381±25Ma,该年龄应为其原岩结晶年龄,代表了哥伦比亚超大陆最终裂解时限。此外,侵入于石榴斜长角闪岩中的富石英花岗岩的加权平均年龄为129±5Ma,反映了中国东部中生代伸展事件。结合前人的年龄资料,可以推测1.38~1.30Ga为哥伦比亚超大陆向罗迪尼亚超大陆转换的时间节点。同时,可以明确宿松杂岩则是由不同时代、不同岩石类型构成的单元,是探究扬子板块自新太古代至中生代漫长复杂的演化过程最佳的场所变质单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宿松杂岩 石榴斜长角闪岩 中元古代 P-T轨迹 金红石Zr温度计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吉南夹皮沟新太古代石榴黑云斜长片麻岩的变质P-T-t演化及构造意义
4
作者 韩香巧 钱加慧 +3 位作者 卢成森 尹常青 张健 高彭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379-3397,共19页
华北克拉通东部陆块新太古代末期的构造体制是近年来备受学界关注的热点议题。本文对地处华北克拉通东部陆块东北部的吉南夹皮沟石榴黑云斜长片麻岩进行了详细的岩相学、矿物化学、变质相平衡模拟、传统地质温压计和锆石U-Pb年代学研究... 华北克拉通东部陆块新太古代末期的构造体制是近年来备受学界关注的热点议题。本文对地处华北克拉通东部陆块东北部的吉南夹皮沟石榴黑云斜长片麻岩进行了详细的岩相学、矿物化学、变质相平衡模拟、传统地质温压计和锆石U-Pb年代学研究,以明确其变质P-T-t演化,探讨构造过程和动力学机制。石榴黑云斜长片麻岩主要由石榴石、黑云母、斜长石、角闪石、石英和少量钛铁矿组成,记录了逆时针P-T轨迹,可以划分为三个变质阶段。岩石第一阶段的矿物组合为黑云母+斜长石+角闪石+石英+钛铁矿(+熔体)(Bt 1+Pl 1+Amp 1+Qz+Ilm(+L)),记录的温压条件为790~854℃和0.55~0.88GPa,之后通过升压略降温到达压力峰期阶段,在这个过程中角闪石分解、石榴石生长、基质型斜长石的X_(An)值从核到边降低。第二阶段的矿物组合为石榴石+黑云母+斜长石+角闪石+石英+钛铁矿(+熔体)(Grt+Bt_(2)+Pl_(2)(核部)+Amp_(2)+Qz+Ilm(+L)),相平衡模拟获得该阶段的温压条件为670~745℃和1.10~1.24GPa,传统地质温压计的结果为707~771℃和0.99~1.18GPa,两者可相互佐证,可能代表了岩石的压力峰期阶段。第三阶段的矿物组合为黑云母+斜长石+石英+钛铁矿(Bt_(3)+Pl_(2)(边部)+Qz+Ilm),形成于压力峰期后的降温降压过程,石榴石边部分解形成斜长石,该类斜长石的X_(An)值从核到边逐渐升高。变质锆石U-Pb定年获得2483±8Ma(MSWD=3.2)的年龄,结合稀土配分模式和锆石Ti温度计计算结果,将该年龄解释为岩石压力峰期阶段前的变质时代。考虑到吉南变质地体新太古代末期岩浆活动与变质作用的时间重叠性、区域上的“穹窿-龙骨”构造样式、前人的变质作用资料以及石榴黑云斜长片麻岩记录的升压轨迹,本文认为吉南新太古代末期变质作用与重力凹沉构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黑云斜长片麻岩 变质P-T-t演化 新太古代 重力凹沉构造 华北克拉通
下载PDF
敦煌地块新太古代晚期岩浆-构造热事件:来自东巴兔山地区TTG片麻岩的证据
5
作者 闫江浩 甘保平 +1 位作者 第五春荣 王庭怡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484-3505,共22页
敦煌地块位于塔里木克拉通的东北缘,区内广泛出露前寒武纪岩石,主要由新太古代到古元古代TTG片麻岩、变质表壳岩及变基性-中酸性侵入岩组成,研究其中的TTG片麻岩对于探讨敦煌地块早前寒武纪大陆地壳的形成和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 敦煌地块位于塔里木克拉通的东北缘,区内广泛出露前寒武纪岩石,主要由新太古代到古元古代TTG片麻岩、变质表壳岩及变基性-中酸性侵入岩组成,研究其中的TTG片麻岩对于探讨敦煌地块早前寒武纪大陆地壳的形成和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敦煌地块东巴兔山地区的太古宙TTG片麻岩进行了详细的野外调查、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及Hf同位素分析,以查明其岩石成因和构造背景,进而探讨敦煌地块早前寒武纪构造演化过程。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东巴兔山上口子和营湖峡地区的奥长花岗质片麻岩的形成年龄为2.6~2.5Ga,属于新太古代晚期岩浆作用的产物,之后经历了古元古代(~2.4Ga和~2.0Ga)和晚古生代(~350Ma)的两期变质事件。东巴兔山地区TTG片麻岩具有高的SiO 2(67.29%~76.20%)和Na 2O(4.94%~5.83%)含量,低的MgO(0.51%~1.57%)和K 2O(0.39%~1.30%)含量,以及中等Al 2O 3(14.09%~15.87%)含量,其铝饱和指数(A/CNK)值为0.96~1.04,Mg#值为50.2~66.1。TTG片麻岩具有低-中等的稀土元素含量(∑REE=69.6×10^(-6)~174×10^(-6)),轻、重稀土分馏明显((La/Yb)N=23.9~141),富集轻稀土,显示弱到明显Eu正异常(Eu/Eu=1.08~1.81),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如,Rb、Sr、Th、U等),亏损高场强元素(如,Nb、Ta、Ti等)。此外,这些岩石还具有高Sr(551×10^(-6)~824×10^(-6))、低Y(3.13×10^(-6)~8.98×10^(-6))含量,Sr/Y比值为66.8~215。锆石Hf同位素组成显示,东巴兔山地区TTG片麻岩具有负到正的εHf(t)值(-11.7~+8.3),但大部分为正值,对应的二阶段Hf模式年龄为3811~2521Ma。上述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敦煌地块东巴兔山地区新太古代晚期TTG片麻岩主体应为新生玄武质地壳物质部分熔融的产物,源区可能有石榴子石、角闪石和(或)金红石残留。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本研究认为敦煌地块东巴兔山地区的新太古代TTG片麻岩形成于与俯冲相关的构造背景,代表了一期重要的地壳生长事件,之后经历了古元古代和古生代两期区域变质作用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克拉通 敦煌地块 TTG片麻岩 新太古代 地壳生长
下载PDF
内蒙古中部乌拉山-大青山地区富铝片麻岩年代学特征
6
作者 夏正霞 戴朝成 +2 位作者 王琦 黄成 陈佩嘉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231-2245,共15页
内蒙古中部乌拉山-大青山出露的乌拉山岩群是一套变质程度达高角闪岩相-麻粒岩相的早前寒武纪高级变质岩系。为划分乌拉山-大青山地区富铝片麻岩的原岩形成时代与变质时代,通过对侵入乌拉山岩群黑云石榴斜长片麻岩的变质深成体—石英闪... 内蒙古中部乌拉山-大青山出露的乌拉山岩群是一套变质程度达高角闪岩相-麻粒岩相的早前寒武纪高级变质岩系。为划分乌拉山-大青山地区富铝片麻岩的原岩形成时代与变质时代,通过对侵入乌拉山岩群黑云石榴斜长片麻岩的变质深成体—石英闪长质片麻岩和紫苏花岗质片麻岩变质深成体进行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紫苏花岗质片麻岩(TW7)的加权平均年龄为(2 462±13)Ma,花岗闪长质片麻岩(D1227)加权平均年龄为(2 512±24)Ma,由于后期构造事件对岩石的改造,岩体的实际年龄应更大一些。由此限定乌拉山富铝片麻岩原岩的形成年代早于2.5 Ga。石英闪长质片麻岩(TWB6)具有两期变质年龄,分别为2.2 Ga和1.9 Ga,指示乌拉山-大青山地区遭受过古元古代早期和晚期构造热事件叠加改造。上述研究结果表明,乌拉山-大青山地区富铝片麻岩最晚形成时代限定在2.5 G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前寒武纪 乌拉山岩群 变质作用 富铝片麻岩 U-PB同位素定年
下载PDF
西藏阿里仲巴地块公珠错片麻岩锆石U-Pb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生伟 韦梅华 +1 位作者 黄庭 刘强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91-203,共13页
仲巴地块是藏南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西段的重要构造单元,对于研究冈瓦纳大陆北缘微地块的构造属性与古地理重建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于该地块内部是否存在陆块基底尚未有统一认识。通过野外观测、岩石地球化学和锆石U-Pb年代学分析,本研... 仲巴地块是藏南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西段的重要构造单元,对于研究冈瓦纳大陆北缘微地块的构造属性与古地理重建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于该地块内部是否存在陆块基底尚未有统一认识。通过野外观测、岩石地球化学和锆石U-Pb年代学分析,本研究在仲巴地块中段公珠错南地区识别出一套黑云斜长片麻岩,其w(SiO_(2))为64.09%~69.87%,w(Al_(2)O_(3))为12.18%~18.30%,w(TiO_(2))为0.55%~0.79%,w(K_(2)O)为2.53%~3.54%,LREE相对富集,轻重稀土分馏明显,推测其原岩以长石砂岩为主,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环境。锆石U-Pb年代学分析结果显示,其继承核年龄峰值为2 500,1 600,950 Ma,最年轻的谐和年龄为630 Ma。此外,还获得变质锆石的加权平均年龄为550 Ma。根据上述结果,研究认为公珠错片麻岩形成于新元古代晚期(630~550 Ma),其变形-变质程度较高,能够代表仲巴地块的陆块基底,并进一步证明仲巴地块是印度大陆北缘的组成部分。由此,本次研究为明确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西段仲巴地块的陆块基底特征及构造属性提供了直接的地质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年代学 雅鲁藏布缝合带 仲巴地块 公珠错 片麻岩
下载PDF
陇山杂岩早古生代变质事件的厘定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封强 李玉婷 +4 位作者 翟明国 孔旭 刘刚 张艺一 卢俊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01-718,共18页
长期以来,陇山杂岩的归属问题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对出露于秦岭-祁连山结合部位的陇山杂岩中石榴黑云斜长片麻岩和石榴斜长角闪岩进行了详细的岩石学、P-T温压计算、独居石和榍石U-Pb年代学研究。通过详细的岩相学观察,石榴黑云斜长片麻... 长期以来,陇山杂岩的归属问题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对出露于秦岭-祁连山结合部位的陇山杂岩中石榴黑云斜长片麻岩和石榴斜长角闪岩进行了详细的岩石学、P-T温压计算、独居石和榍石U-Pb年代学研究。通过详细的岩相学观察,石榴黑云斜长片麻岩的变质峰期矿物组合为石榴子石+黑云母+斜长石+石英;石榴斜长角闪岩中则识别出了以石榴子石+单斜辉石+角闪石+斜长石+石英为峰期的变质矿物组合。通过传统温压计计算,石榴黑云斜长片麻岩(样品21LS40)和石榴斜长角闪岩样品(样品21LS42-1)的峰期变质P-T条件分别为700℃、0.72GPa和710℃、0.74GPa。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 U-Pb数据表明,石榴黑云斜长片麻岩中独居石的206Pb/238U的加权平均年龄为407~435Ma。石榴斜长角闪岩中榍石的下交点年龄分别为410±7Ma、409±5Ma和426±10Ma,榍石中Zr含量温度计的计算结果分别为750℃、751℃和748℃(假定压力为0.7GPa)。本文从变质作用的角度出发,将陇山杂岩与秦岭杂岩进行温压条件和变质时代对比研究,认为陇山杂岩与东秦岭杂岩高压-超高压岩石的最后一期退变质作用和西秦岭天水地区的秦岭杂岩麻粒岩相变质作用类似,可能为北秦岭造山带的西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祁结合部位 陇山杂岩 温压条件 独居石U-Pb定年 榍石U-Pb定年
下载PDF
东南极茹尔群岛梅瑟半岛富铁铝副片麻岩超高温变质作用:相平衡模拟与锆石U-Pb年龄
9
作者 吴浩博 仝来喜 +2 位作者 刘兆 李超 杨文强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279-2300,共22页
东南极梅瑟半岛出露大量的副片麻岩。本文以岩相学和矿物化学为基础,结合相平衡模拟、地质温度计及年代学分析方法对费拉副片麻岩中的含尖晶石榴夕线石片麻岩和梅瑟副片麻岩中的含堇青石榴夕线石片麻岩进行综合研究,结果显示片麻岩经历... 东南极梅瑟半岛出露大量的副片麻岩。本文以岩相学和矿物化学为基础,结合相平衡模拟、地质温度计及年代学分析方法对费拉副片麻岩中的含尖晶石榴夕线石片麻岩和梅瑟副片麻岩中的含堇青石榴夕线石片麻岩进行综合研究,结果显示片麻岩经历了超高温(UHT)麻粒岩相变质作用。两个样品峰期前阶段(M1)进变质条件为600~650℃和0.63~0.85GPa;峰期UHT阶段(M2)变质条件为930~1000℃和0.9~1GPa;峰期后变质重结晶阶段(M3)变质条件为610~780℃和0.3~0.39GPa。三个不同阶段的变质条件定义了一致的顺时针的P-T演化轨迹。锆石U-Pb年龄分析结果表明两个片麻岩样品的超高温变质和相关的深熔作用发生在990~920Ma期间的早新元古代格林威尔期,而流体改造与变质重结晶作用发生在~510Ma的早古生代泛非期。结合区域地质特征,超高温变质作用发生的构造背景可能与以放射性元素衰变为热源的大型热碰撞造山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南极 梅瑟半岛 富铁铝变泥质岩 相平衡模拟 超高温变质作用 锆石U-PB年龄
下载PDF
中天山东段片麻状花岗岩的重新厘定及构造演化意义
10
作者 杨震 白权金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23年第S01期8-8,共1页
天山造山带是中亚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古生代时期的演化规律一直是地学界研究的热点。中天山那拉提-巴伦台一带早古生代岩浆岩的研究报道,揭开了中天山西段早古生代构造演化史,但有关于中天山东段早古生代构造演化历程一直未见确... 天山造山带是中亚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古生代时期的演化规律一直是地学界研究的热点。中天山那拉提-巴伦台一带早古生代岩浆岩的研究报道,揭开了中天山西段早古生代构造演化史,但有关于中天山东段早古生代构造演化历程一直未见确凿证据。通过调查研究认为,天湖片麻状花岗岩地质产状和岩石特征均有别于东天山元古宙眼球片麻状花岗岩,因此重新对天湖片麻状花岗岩进行岩相学、岩石化学和同位素年代学研究,探讨其形成年代、成岩条件及构造背景。天湖片麻状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结果为(458.4±2.6)Ma和(411.0±2.1)Ma,测定71粒锆石均未发现元古宙残留锆石和相关年龄信息;岩体具高硅(SiO_(2)=70.14~76.73%)、低铝(A/CNK=0.88~0.99)、钙碱性(σ=1.43~2.68)特点,明显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HREE=5.78~15.23,La_(N)/Yb_(N)=3.59~24.44)和大离子亲石元素。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该岩体形成于与大洋俯冲有关的火山弧环境。通过与中天山西段同期花岗岩的综合对比认为,天湖片麻状花岗岩为南天山洋于晚奥陶世向中天山陆块俯冲的产物,南天山洋俯冲消减作用由中天山西部一直延伸到东部,且一直持续到晚志留世仍未结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天山造山带 片麻状花岗岩 锆石U-PB年代学 地球化学 构造演化
下载PDF
华北南缘舞钢太华杂岩变泥质岩变质作用:变质P-T轨迹与锆石U-Pb年龄
11
作者 戴青青 仝来喜 +3 位作者 刘兆 李超 吴浩博 龙晓平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301-2329,共29页
太华杂岩在华北中部造山带南缘舞钢地区存在出露,本文选取该地3个变泥质片麻岩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岩石学、相平衡模拟和锆石U-Pb年龄分析等综合研究。结果显示其普遍保留了三个变质阶段的矿物组合:进变质阶段(M1)矿物组合主要以矿物... 太华杂岩在华北中部造山带南缘舞钢地区存在出露,本文选取该地3个变泥质片麻岩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岩石学、相平衡模拟和锆石U-Pb年龄分析等综合研究。结果显示其普遍保留了三个变质阶段的矿物组合:进变质阶段(M1)矿物组合主要以矿物包裹体保存在石榴子石变斑晶之中,峰期变质阶段(M2)矿物组合主要保存在基质中,退变质阶段(M3)矿物组合以石榴子石变斑晶周围的后成合晶矿物组合为代表。石榴镁铁闪石黑云二长片麻岩M1矿物组合为Bt1+Pl1+Ilm1+Qz1±Amp1,M2矿物组合为Grt2+Bt2+Pl2+Amp2+Qz2+Mt2±Ilm2,其P-T条件为810~855℃、0.8~1.0GPa,M3矿物组合为:Bt3+Pl3+Qz3+Amp3±Ilm3±Mt3。2个石榴夕线黑云片麻岩M1矿物组合为Bt1+Sil1+Mt1+Ilm1+Qz1±Pl1±Rt1,M2矿物组合为Grt2+Bt2+Sil2+Qz2±Pl2±Ilm2±Mt2,其P-T条件为795~850℃、0.7~0.9GPa,M3矿物组合为Bt3+Sil3+Qz3±Pl3±Ilm3±Mt3±Rt3。结果表明舞钢变泥质片麻岩记录了近等温降压(TTD)的顺时针P-T轨迹,这样的P-T轨迹反映了一个碰撞造山的过程。锆石U-Pb年龄结果指示这些片麻岩源区时代为~2.86Ga,原岩形成年龄为~2.36Ga,在约1.96~1.84Ga期间经历了高级变质作用,而约1.84~1.80Ga可能代表了其退变质作用时间。这表明中部造山带的南部可能经历了一期拉长的构造-热事件(约1.96~1.80Ga),持续时间长达~160Myr之久,可能代表华北克拉通东部陆块和西部陆块在古元古代沿着中部造山带的俯冲-碰撞造山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中部造山带 舞钢地区 太华变质杂岩 变质P-T轨迹 锆石U-PB年龄
下载PDF
Trace Elements of Multi-stage Minerals and Titanite U-Pb Dating for the Gneisses from Liansan Island,Sulu UHPM Belt 被引量:1
12
作者 SONG Lihao CAO Yuting +4 位作者 XIE Tianhe CHEN Yuyao GAO Yuan WANG Songjie LI Xupi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6期1640-1656,共17页
Gneisses with anatectic characteristics from the Liansan island in the Sulu UHPM(ultra-high pressure metamorphic)belt were studied for petrography,titanite U-Pb dating and mineral geochemistry.Three origins of garnets... Gneisses with anatectic characteristics from the Liansan island in the Sulu UHPM(ultra-high pressure metamorphic)belt were studied for petrography,titanite U-Pb dating and mineral geochemistry.Three origins of garnets are distinguished:metamorphic garnet,peritectic garnet and anatectic garnet,which are formed in the stages of peak metamorphism,retrograde anatexis and melt crystallization,respectively.The euhedral titanite has a high content of REE and high Th/U ratios,which is interpreted as indicating that it was newly-formed from an anatectic melt.The LA-ICP-MS titanite U-Pb dating yields 214-217 Ma ages for the titanite(melt)crystallization.The distribution of trace elements varies in response to the different host minerals at different stages.At the peak metamorphic stage,Y and HREE are mainly hosted by garnet,Ba and Rb by phengite,Sr,Nb,Ta,Pb,Th,U and LREE by allanite and Y,U and HREE by zircon.During partial melting,Y,Pb,Th,U and REE are released into the melt,which causes a dramatic decline of these element contents in the retrograde minerals.Finally,titanite absorbs most of the Nb,U,LREE and HREE from the melt.Therefore,the different stages of metamorphism have different mineral assemblages,which host different trace ele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tial melting multi-stage minerals trace element migration titanite U-Pb dating Sulu UHPM belt
下载PDF
土生空团菌对片麻岩粗骨土的风化作用
13
作者 魏松坡 宋怡静 贾黎明 《现代农业研究》 2023年第12期140-143,共4页
通过在完全营养、贫K、贫P等不同条件下土生空团菌与片麻岩粗骨土的共同液体培养,分析了液体培养基中pH、低分子量有机酸以及K、P、Al、Fe等元素浓度的动态规律,研究了土生空团菌对片麻岩粗骨土的风化作用。结果表明,土生空团菌能够通... 通过在完全营养、贫K、贫P等不同条件下土生空团菌与片麻岩粗骨土的共同液体培养,分析了液体培养基中pH、低分子量有机酸以及K、P、Al、Fe等元素浓度的动态规律,研究了土生空团菌对片麻岩粗骨土的风化作用。结果表明,土生空团菌能够通过降低pH、分泌有机酸等方式提高片麻岩粗骨土的风化速率;培养60 d时,接种土生空团菌的处理培养液中Al元素浓度可达未接种处理的4.11~8.33倍;土生空团菌会以加强低分子量有机酸代谢分泌响应养分亏缺,与完全营养相比,土生空团菌在贫P或K条件下,对草酸的释放量可提升129.1%和117.0%,而培养液中Al元素浓度可分别提升625.6%和260.3%;柠檬酸可能是土生空团菌响应K缺乏的特异性的代谢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化 pH 低分子量有机酸 养分元素
下载PDF
Discovery of Early Tonian Calc-alkaline and Shoshonitic Metamafic Rocks from the North Purulia Shear Zone,Chhotanagpur Gneissic Complex,Eastern India:Implications of Proterozoic Sub-continental Lithospheric Mantle
14
作者 Bapi GOSWAMI Susmita DAS +1 位作者 Ankita BASAK Chitta BHATTACHARYYA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1期68-89,共22页
Reports of shoshonitic rocks in Precambrian terrains are relatively rare.Pl-Grt amphibolites and Hbl-Bt mafic granulites occurring in the migmatitic gneisses of the Chhotanagpur Gneissic Complex(CGC)show calc-alkaline... Reports of shoshonitic rocks in Precambrian terrains are relatively rare.Pl-Grt amphibolites and Hbl-Bt mafic granulites occurring in the migmatitic gneisses of the Chhotanagpur Gneissic Complex(CGC)show calc-alkaline and shoshonitic characteristics.Relict porphyritic,sub-ophitic and poikilitic textures are noted in these rocks.Their parent magma was emplaced during the waning phase of the regional metamorphism.Geochemically,these metamafics are similar to the GroupⅢpotassic and ultrapotassic rocks of Foley et al.(1987).The magma was derived from the metasomatized subcontinental lithospheric mantle(SCLM).Subduction-related sediment melts metasomatized the SCLM.Compositionally,the SCLM is a metasomatized phlogopite-amphibole-spinel-bearing harzburgite.1%–5%batch melting of the SCLM could produce the parental magma of the mafic granulites.Pressures and temperatures of metamorphic equilibration were carried out by pseudosection modeling.Peak metamorphic assemblage(M_(1):Grt-Cpx-Pl-Qz)in garnetiferous amphibolite equilibrated at 740℃and 8.7 kbar.The Cpx-Pl corona appeared around the garnet during decompression(M_(2):655℃,6 kbar).The Hbl-Pl symplectites around garnet formed during isobaric cooling(M_(3):580℃and 5.9 kbar).The emplacement of shoshonitic magma and subsequent decompression happened at the slab break-off stage of continental collision(~990 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lc-alkaline-shoshonitic magma amphibolite-granulite facies metamorphism POST-COLLISIONAL early Tonian eastern Indian Shield sub-continental lithospheric mantle
下载PDF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主孔及周边地区花岗质片麻岩的地球化学性质和超高压变质作用标志的识别 被引量:95
15
作者 刘福来 许志琴 +3 位作者 杨经绥 张泽明 薛怀民 李天福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26,共18页
花岗质片麻岩是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主孔0-2000m深度范围内出露的主要岩石类型之一,集中分布于1113.14-1596.22m之间,而在0-1113.14m和1596.22-2000m深度范围内主要以“夹层”形式赋存于副片麻岩和(退变)榴辉岩中,夹层的厚度为0.54-5.... 花岗质片麻岩是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主孔0-2000m深度范围内出露的主要岩石类型之一,集中分布于1113.14-1596.22m之间,而在0-1113.14m和1596.22-2000m深度范围内主要以“夹层”形式赋存于副片麻岩和(退变)榴辉岩中,夹层的厚度为0.54-5.82m左右。花岗质片麻岩累计厚度430.98m,占2000m岩心的21.55%左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主孔中花岗质片麻岩SiO2含量普遍偏高,为71.55%-77.18%之间,Al2O3含量为11.54%-13.57%。TiO2、Fe2O3、FeO、MnO和MgO含量则明显偏低,其中Fe2O3+FeO总量为1.05%-2.94%,MgO=0.06%-0.59%。CaO含量为0.30%-2.65%。Na2O和K2O含量变化相对较大,分别为0.29%-4.06%和2.90%-6.67%之间,且大多数样品K2O含量高于Na2O含量。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具有右倾式的特点,轻稀土相对富集,而重稀土相对亏损,具有强烈的负Eu异常,Eu/Eu=0.21-0.26之间。在标准化蛛网图上,则显示Ta、Nb、P和Ti的明显亏损以及中等-强烈的负Ba异常,Ba/Ba=0.25-O.64之间,平均值为0.45左右。上述主元素、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特征与中国大陆科学钻探预先导孔CCSD-PP1岩心以及东海及其邻区地表露头的花岗质片麻岩的化学成分十分相似,具有A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采用激光拉曼技术,配备阴极发光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质片麻岩 地球化学 锆石 超高压 SHRIMP U-PB定年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
下载PDF
豫西宜阳地区TTG质片麻岩锆石U-Pb定年和Hf同位素地质学 被引量:112
16
作者 第五春荣 孙勇 +2 位作者 林慈銮 柳小明 王洪亮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53-262,共10页
本文报道对华北地块南缘、豫西宜阳穆册TTG质片麻岩的地球化学、锆石U-Pb定年及Hf同位素研究。宜阳穆册TTG质片麻岩SiO_2含量为59~73%,Al_2O_3>15%、CaO、MgO、Al_2O_3、TiO_2、Na_2O/K_2O与SiO_2的含量呈负相关,表明在岩浆演化中... 本文报道对华北地块南缘、豫西宜阳穆册TTG质片麻岩的地球化学、锆石U-Pb定年及Hf同位素研究。宜阳穆册TTG质片麻岩SiO_2含量为59~73%,Al_2O_3>15%、CaO、MgO、Al_2O_3、TiO_2、Na_2O/K_2O与SiO_2的含量呈负相关,表明在岩浆演化中有镁铁矿物和斜长石的分离,岩浆成分随着分异而富钾。P_2O_5与SiO_2含量呈正相关,反映出磷灰石的分离。轻重稀土分异明显((La/Yb)_N=9~23);重稀土相对于轻稀土轻度分异;无明显的Eu异常(Eu*=0.95~1.07)。岩石富Rb、Sr、Ba、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等高场强元素。低Y(13.25~25.27μg/g)和Yb(1.27~1.98μg/g);高Sr(507.14~606.85μg/g)及Sr/Y(34.15~39.97),上述地球化学特征一致表明,研究区片麻岩为一套高铝的TTG质岩石。这套片麻岩可能是在角闪岩相条件下部分熔融的产物。利用LA-ICP-MS锆石U-Pb法测得TTG质片麻岩的年龄为2.3Ga。片麻岩中的锆石大部分具负ε_(Hf)(t)值(最高达-4.95),揭示其源区可能主要为古老陆壳物质;部分锆石的ε_(Hf)(t)为正值,说明在其形成过程中有一定比例的亏损地幔物质的加入。宜阳TTG质片麻岩的Hf同位素数据表明,其两阶段模式年龄主要2.57~3.01Ga之间,平均值为2.82Ga,所以说穆册灰色片麻的源区可能存在年龄为2.8Ga左右(或更老)的地壳物质,说明代表该区基底的太华杂岩形成时代可能为2.8Ga(或更老)。虽然华北地块陆壳最主要的增生时代被认为发生在2500Ma,但宜阳TTG质片麻岩的研究结果和其他研究者的研究成果都说明华北地块大陆地壳在古元古代早期仍然存在相当规模的陆壳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TG质岩 锆石 U-PB年代学 HF同位素 地壳增生
下载PDF
冀北红旗营子杂岩的锆石、独居石年代学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49
17
作者 刘树文 吕勇军 +4 位作者 凤永刚 柳小明 闫全人 张臣 田伟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086-1100,共15页
较为详细的SHRIMP、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和独居石电子探针Th-U-Pb化学法定年揭示,隆化-凤山地块的石英闪长质片麻岩和石榴黑云二长花岗质片麻岩分别形成于2484Ma和2180Ma,同时存在3164~2553Ma的锆石记录和约1854Ma的变质改造事件;... 较为详细的SHRIMP、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和独居石电子探针Th-U-Pb化学法定年揭示,隆化-凤山地块的石英闪长质片麻岩和石榴黑云二长花岗质片麻岩分别形成于2484Ma和2180Ma,同时存在3164~2553Ma的锆石记录和约1854Ma的变质改造事件;细粒二长花岗岩形成于413Ma,独居石内核记录了约628Ma的继承年龄。凤山-丰宁地块的钾长花岗质糜棱片麻岩、角闪黑云石英闪长质片麻岩和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分别形成于1876Ma、1838Ma和1810Ma,其中存在2042~1904Ma的捕获锆石,遭受了1756Ma、1694Ma和313.5Ma的多期改造,其中晚古生代的构造-岩浆-变质事件的改造尤为强烈。赤城-崇礼地块的角闪黑云花岗闪长质片麻岩分别形成于2535Ma和2529~2480Ma,石榴英云闪长质片麻岩和石榴黑云斜长变粒岩分别形成于1871Ma和1841Ma,发现有约2602Ma的继承锆石,并记录了从古元古代到晚古生代多阶段的改造事件,尤其清楚地记录了343~320Ma的地质事件。结合前人的年代学资料,综合分析上述地质年代学的特征,认为红旗营子杂岩从东到西可能由不同来源的微陆块组成,这些微陆块都经历了晚古生代的构造-岩浆-变质事件,可能在古生代晚期才与华北克拉通北缘拼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旗营子杂岩 SHRIMP锆石年代学 LA-ICPMS锆石年代学 独居石电子探针Th-u-pb化学法定年 晚古生代拼贴作 华北克拉通北缘中段
下载PDF
辽宁本溪歪头山条带状铁矿的成因类型、形成时代及构造背景 被引量:52
18
作者 代堰锫 张连昌 +4 位作者 王长乐 刘利 崔敏利 朱明田 相鹏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574-3594,共21页
辽宁鞍本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东北缘,分布有诸多大型-特大型条带状铁矿床。本文对该区歪头山铁矿进行了岩石学、矿物学及年代学研究。歪头山铁建造以条带状铁矿石为主,兼含有少量的块状矿石,其顶底板围岩及矿体夹层主要为太古界鞍山群斜... 辽宁鞍本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东北缘,分布有诸多大型-特大型条带状铁矿床。本文对该区歪头山铁矿进行了岩石学、矿物学及年代学研究。歪头山铁建造以条带状铁矿石为主,兼含有少量的块状矿石,其顶底板围岩及矿体夹层主要为太古界鞍山群斜长角闪岩。元素地球化学分析表明,铁矿石富集重稀土[(La/Yb)PAAS=0.24~0.33],具La正异常(La/La*=1.43~1.61)、Eu正异常(Eu/Eu*=2.40~4.54)及Y正异常(Y/Y*=1.10~1.30),Y/Ho值平均30.59,Sr/Ba值平均17.62,Ti/V值平均19.45,反映成矿物质可能来源于由海底火山活动带来的高温热液与海水的混合溶液。铁矿石无明显Ce负异常(Ce/Ce*=0.92~1.06),暗示BIF沉积时海水处于缺氧环境。除Fe2O3T与SiO2外,铁矿石中其它氧化物含量均非常低,且贫Th、U、Zr等具有陆源性质的元素,表明大陆碎屑物质对BIF贡献极少。斜长角闪岩稀土元素配分型式近于平坦[(La/Yb)N=0.80~1.10],无明显Ce异常(Ce/Ce*=0.95~0.99)与Eu异常(Eu/Eu*=0.88~1.16);其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高场强元素无明显亏损。地球化学分析表明,斜长角闪岩原岩可能为产于弧后盆地的玄武质火山岩。锆石形态与微量元素分析显示,斜长角闪岩中的锆石均属岩浆成因。SIMS锆石U-Pb定年显示斜长角闪岩原岩形成于2533±11Ma,代表了歪头山BIF的成矿年龄;在玄武质岩浆喷发过程中,还捕获了一组年龄为2610±5Ma的锆石。电子探针分析显示磁铁矿成分纯净(FeOT=92.04%~93.05%),其标型组分特征暗示歪头山BIF属沉积变质型铁矿。综合分析认为,歪头山铁矿属Algoma型BIF,成矿与弧后盆地岩浆活动密切相关,指示了新太古代末华北克拉通普遍发育的一期BIF成矿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带状铁建造 斜长角闪岩 新太古代 弧后盆地玄武岩 歪头山铁矿 鞍本地区
下载PDF
大别造山带北部石竹河片麻岩的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41
19
作者 谢智 陈江峰 +4 位作者 张巽 高天山 戴圣潜 周泰禧 李惠民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39-144,共6页
大别造山带北部石竹河二长片麻岩的锆石 U- Pb年龄测定结果表明 ,其原岩形成时代为 70 7± 42 Ma,在 2 2 9±18Ma曾受到高温变质作用。这一结果表明印支期变质作用不仅反映在大别造山带南部的变质岩中 ,而且造山带北部的部分变... 大别造山带北部石竹河二长片麻岩的锆石 U- Pb年龄测定结果表明 ,其原岩形成时代为 70 7± 42 Ma,在 2 2 9±18Ma曾受到高温变质作用。这一结果表明印支期变质作用不仅反映在大别造山带南部的变质岩中 ,而且造山带北部的部分变质岩也保存了这一重要记录。大别造山带北部存在印支期变质年龄的片麻岩、榴辉岩或残留相表明 ,该地块与造山带南部一样是印支期板块俯冲碰撞中俯冲板块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麻岩 锆石U-PB定年 超高压变质 印支期 大别造山带 变质作用 板块俯冲
下载PDF
陕西小秦岭地区太华群的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组成 被引量:56
20
作者 时毓 于津海 +3 位作者 徐夕生 唐红峰 邱检生 陈立辉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3095-3108,共14页
本文对陕西华山岩体南侧一个太华群黑云斜长片麻岩进行了地球化学、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分析。地球化学分析显示其原岩为中酸性钙碱性花岗质岩石,稀土含量较低(∑REE=83.13×10-6),但富集Pb和LILE元素(如Rb、Ba)。锆石的176Hf/17... 本文对陕西华山岩体南侧一个太华群黑云斜长片麻岩进行了地球化学、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分析。地球化学分析显示其原岩为中酸性钙碱性花岗质岩石,稀土含量较低(∑REE=83.13×10-6),但富集Pb和LILE元素(如Rb、Ba)。锆石的176Hf/177Hf比值变化于0.281258~0.281404,具明显负的εHf(t)值(-6.86~-11.23)。锆石的Hf同位素模式年龄(2.96~3.24Ga)表明原岩是由中太古代地壳演化而来。对比显示小秦岭太华群黑云斜长片麻岩与鲁山地区的太华群具有相似的中太古代地壳源区,但它们的形成时代可能不同。锆石内部结构、Th/U比值以及定年结果显示小秦岭地区的太华群在~1.91Ga经历了一期重要的变质热事件,该事件与Columbia超大陆拼合时的全球性碰撞造山事件相关联。小秦岭太华群为华北克拉通块体南缘的地质单元,但各地区太华群在原岩组成、形成时代和变质时代上具有不同的特征,太华群应是一个杂岩体,至少可以解体为新太古代和古元古代两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定年 锆石HF同位素 Columbia超大陆 太华群 华北克拉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