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造煤的动力变质作用及其演化规津 被引量:42
1
作者 曹运兴 张玉贵 +2 位作者 李凯琦 侯泉林 郭德勇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5-18,共4页
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电子顺磁共振等方法研究了构造煤的动力变质作用特征和演化规律。构造煤与煤层的变形变质历史有关,动力变质作用形成的构造煤,其结构特征与其它变质类型煤不同,演化途径也不同,但它们的演化规律一致。
关键词 构造煤 动力变质作用 煤结构 煤矿床 矿化
下载PDF
乌达矿区主采煤层泥炭沼演化及其特征 被引量:22
2
作者 代世峰 任德贻 +2 位作者 唐跃刚 侯慧敏 毛鹤龄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7-11,共5页
通过对煤相参数和煤中自生矿物(特别是煤中自生黄铁矿和粘土矿物)的分析,提出了VC/PD参数以反映煤形成时介质的酸碱度.从剖面和平面上对乌达矿区主采煤层煤相的演化和活性组分的分布进行了探讨,对煤中硫的分布及其与煤相的关... 通过对煤相参数和煤中自生矿物(特别是煤中自生黄铁矿和粘土矿物)的分析,提出了VC/PD参数以反映煤形成时介质的酸碱度.从剖面和平面上对乌达矿区主采煤层煤相的演化和活性组分的分布进行了探讨,对煤中硫的分布及其与煤相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最后对煤中自生粘土矿物的产状与其所反映的水介质条件也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相 黄铁矿 粘土 酸碱度 泥煤沼演化 煤矿
下载PDF
华北晚古生代煤中硫及微量元素分布赋存规律 被引量:32
3
作者 刘大锰 杨起 +2 位作者 汤达祯 康西栋 黄文辉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39-42,共4页
华北晚古生代煤中形态硫以黄铁矿硫和有机硫为主 ,硫酸盐硫含量极少。煤中黄铁矿大致可分为莓球状、粒状、块状、结核状和节理裂隙充填状等几种类型。镜质组含硫量高于惰性组 ,受淡水影响的煤中类脂组含硫量低于镜质组 ,受海水影响的煤... 华北晚古生代煤中形态硫以黄铁矿硫和有机硫为主 ,硫酸盐硫含量极少。煤中黄铁矿大致可分为莓球状、粒状、块状、结核状和节理裂隙充填状等几种类型。镜质组含硫量高于惰性组 ,受淡水影响的煤中类脂组含硫量低于镜质组 ,受海水影响的煤中类脂组含硫量高于镜质组。纵向上 ,太原组煤中硫含量高于山西组及上、下石盒子组。平面上 ,太原组煤中硫从北往南有增加的趋势 ,反映泥炭沼泽受海水影响程度自北往南加大。山西组及上、下石盒子组煤中硫以特低硫为主 ,平面变化不明显。不同有机组分中微量元素分布存在差异 ,不同类型黄铁矿伴生元素含量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分布赋存 晚古生代
下载PDF
海相成煤论进展 被引量:23
4
作者 刘焕杰 贾玉如 +5 位作者 龙耀珍 何康林 马宏英 郭英海 施健 桑树勋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47-56,共10页
海相成煤论的提出与深化,必将带来含煤沉积学诸多领域的新变革与新进展。本文从泥炭坪海相成煤模式、现代热带红树林潮坪比较沉积学研究、关于含煤建造中的潮汐沉积与陆表海性质、台地、堡岛及其复合的含煤建造沉积体系、聚煤盆地的地... 海相成煤论的提出与深化,必将带来含煤沉积学诸多领域的新变革与新进展。本文从泥炭坪海相成煤模式、现代热带红树林潮坪比较沉积学研究、关于含煤建造中的潮汐沉积与陆表海性质、台地、堡岛及其复合的含煤建造沉积体系、聚煤盆地的地质事件及其沉积记录、煤田岩相古地理研究方法论及巨型聚煤盆地的整体研究诸领域论述了所取得的成果与新时展,从而丰富和深化了海相成煤论.为重新认识我国晚古生代巨型聚煤盆地,探求新的聚煤规律,扩大新的煤炭资源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炭坪 聚煤 盆地 海相成煤环境
下载PDF
淮南潘三矿区13-1^#煤层空间分布特征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刘衡秋 刘钦甫 +1 位作者 付正 王永杰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1-23,共3页
根据钻孔资料和矿井生产资料 ,对研究区二叠系 13- 1#煤层空间分布特征进行趋势面分析 ,并通过方向变化性来研究煤层的稳定性状况。结果表明 :煤层底板具东北部高 ,西南部低 ;煤层厚度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变厚 ,厚薄条带沿倾向相间分布 ;... 根据钻孔资料和矿井生产资料 ,对研究区二叠系 13- 1#煤层空间分布特征进行趋势面分析 ,并通过方向变化性来研究煤层的稳定性状况。结果表明 :煤层底板具东北部高 ,西南部低 ;煤层厚度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变厚 ,厚薄条带沿倾向相间分布 ;煤层稳定性由北向南逐渐趋于稳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南潘三矿区 13-1^#煤层 空间分布 趋势面分析 稳定性
下载PDF
梅田矿区岩浆热变煤中微量元素分布特征 被引量:17
6
作者 王运泉 莫洁云 任德贻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89-296,共8页
梅田矿区主采煤层———龙谭组12 号煤层主要是受矿区北部骑田岭花岗岩侵入体影响的典型岩浆热液变质无烟煤,煤的变质指标如挥发分(Vdaf)和镜质组反射率Ro(max)等与岩体有密切关系。本次研究按距离岩体由近而远采集了... 梅田矿区主采煤层———龙谭组12 号煤层主要是受矿区北部骑田岭花岗岩侵入体影响的典型岩浆热液变质无烟煤,煤的变质指标如挥发分(Vdaf)和镜质组反射率Ro(max)等与岩体有密切关系。本次研究按距离岩体由近而远采集了一系列煤样,运用中子活化(INAA)和微区分析等测试手段研究了样品中近40 种微量元素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As、Cd 、Hg 、Pb、Se 等对人体有毒元素在煤中的质量分数较地壳克拉克值高数倍至数十倍,灰基质量分数则高数十至数百倍;(2) 绝大多数元素的灰基质量分数较植物灰和粘土+ 板岩样中的质量分数高;(3)Ce、Cr、Eu、Hf、K、La、Lu 、Na、Nd 、Ni、Rb 、Sc、Th 、U、W、Yb 等元素的质量分数随离岩体距离的增大而有逐渐降低的趋势,而Cd、Cu 、Hg、Pb、Sb、Se 等元素则逐渐增高。微量元素的这种分布特征与岩浆热液作用的阶段性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分布特征 岩浆热液作用 煤矿床
下载PDF
百色褐煤中渗出沥青体的特征和意义 被引量:10
7
作者 熊波 钟宁宁 +4 位作者 王铁冠 黄光辉 赵师庆 雷加景 龙王寅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54-157,共4页
广西百色盆地第三系褐煤(R_o0.36—0.40%)中存在与树脂体有直接关系的渗出沥青体。作者认为,这些渗出沥青体是树脂类有机物在未成熟或低成熟阶段生烃和排烃的证据。
关键词 褐煤 沥青 第三系
下载PDF
汝箕沟煤系脉石英包体与煤变质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张慧 吴传荣 +1 位作者 李小彦 闫述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3-26,共4页
汝箕沟无烟煤是中生代变质程度最高的煤,该区煤系中广泛发育大小不等的石英脉。通过石英脉的宏观与微观观察,尤其是脉岩矿物包体的研究,可以确定该区煤变质热的来源,热传导方式及古地温场特征。
关键词 煤化作用 石英 煤系 矿物包体
下载PDF
实验变形煤的光性组构分析 被引量:14
9
作者 周建勋 邵震杰 王桂梁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76-290,共15页
三种R分别为0.67%,3.41%和4.90%的煤样,在t=350—700℃、Pc=400—600MPa、ε=10%-30%、ε=3.63×10-4-2.59×10-5s-1条件下的变形实验表明:(1)煤光性... 三种R分别为0.67%,3.41%和4.90%的煤样,在t=350—700℃、Pc=400—600MPa、ε=10%-30%、ε=3.63×10-4-2.59×10-5s-1条件下的变形实验表明:(1)煤光性组构的成因是芳环层片在构造应力作用下重新定向所致,重新定向的主要机制是煤化过程中芳环层片的择优成核生长,同时存在物理转动定向机制的作用;(2)芳环层片的重新定向主要发生在煤级相对较低阶段,VRI的Z轴主要反映这一阶段的构造应力方向;(3)YRI的形态特征并非仅与有限应变有关,它不能直接作为有限应变分析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性组构 镜质体反射率
下载PDF
抚顺煤田煤变质特征 被引量:5
10
作者 庄新国 李思田 +2 位作者 吴冲龙 罗照华 王生维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22-26,共5页
抚顺煤田的煤变质表现为一种具有浅成、高温、作用时间较短的岩浆热变质作用的特征。在西露天矿坑内和龙凤矿井下见有十分发育的接触热变质带,接触热变质煤未形成良好的天然焦,而是形成“炭渣状煤”或“烧变煤”。煤变质带明显,在平面... 抚顺煤田的煤变质表现为一种具有浅成、高温、作用时间较短的岩浆热变质作用的特征。在西露天矿坑内和龙凤矿井下见有十分发育的接触热变质带,接触热变质煤未形成良好的天然焦,而是形成“炭渣状煤”或“烧变煤”。煤变质带明显,在平面上和垂向上都有所反映。煤变质带的分布与后期侵入的辉绿岩的分布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田 变质特征
下载PDF
燃煤产物中有害元素淋滤实验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3
11
作者 赵峰华 任德贻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4-17,共4页
对燃煤产物矿物学、元素地球化学以及显微岩石学特征、燃煤产物淋滤试验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对燃煤产物淋滤实验的类型、淋滤试验的有效性及条件选择、影响有害元素可溶性(淋滤行为)的因素进行了讨论;并给出了当前淋滤实验最为关... 对燃煤产物矿物学、元素地球化学以及显微岩石学特征、燃煤产物淋滤试验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对燃煤产物淋滤实验的类型、淋滤试验的有效性及条件选择、影响有害元素可溶性(淋滤行为)的因素进行了讨论;并给出了当前淋滤实验最为关心的元素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害物质 淋滤实验 燃煤产物
下载PDF
南桐矿区破坏煤发育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5
12
作者 朱兴珊 徐凤银 李权一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28-32,共5页
破坏煤是煤和瓦斯突出的必要条件之一,研究破坏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南桐矿区大量井下煤壁、手标本和显微镜观测为依据,提出了新的破坏煤宏观和微观分类,并指出了二者的对应关系;查明了煤层破坏程度的横向和纵向变化规律及其影响... 破坏煤是煤和瓦斯突出的必要条件之一,研究破坏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南桐矿区大量井下煤壁、手标本和显微镜观测为依据,提出了新的破坏煤宏观和微观分类,并指出了二者的对应关系;查明了煤层破坏程度的横向和纵向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坏煤 分类 影响因素 发育特征
下载PDF
镜质组反射率反演的EASY%Ro数值模拟新方法 被引量:14
13
作者 宋党育 秦勇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5-17,共3页
在以往众多镜质组反射率数值模拟方法的基础上,美国学者在90年代初创立了EASY%Ro方法,并成功地运用于北美和西欧的研究实践。本文在对其原理和方法进行介绍的同时,报道了应用该法对我国山西南部上古生界煤层镜质组反射率演... 在以往众多镜质组反射率数值模拟方法的基础上,美国学者在90年代初创立了EASY%Ro方法,并成功地运用于北美和西欧的研究实践。本文在对其原理和方法进行介绍的同时,报道了应用该法对我国山西南部上古生界煤层镜质组反射率演化历史或煤化作用过程的数值模拟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质体反射率 煤化作用 数值模拟 煤矿床
下载PDF
利用模糊模式识别煤成气层 被引量:10
14
作者 潘和平 黄智辉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84-94,共11页
基于煤成气层上的地球物理测井曲线特征,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利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对渗透层与非渗透层(计算机分层)、煤成气层与非煤成气层进行了识别。
关键词 煤成气 储集层 数学模型 测井
下载PDF
等变质煤镜质体性质的差异及其成因──以西南某些地区煤为例 被引量:3
15
作者 叶道敏 罗俊文 +1 位作者 肖文钊 王士俊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7-22,共6页
对我国西南同变质系列不同沉积环境和时代的3个地区煤的镜质体的对比研究,发现它们在光学、煤化学、工艺、有机地球化学性质等方面均有差异。其中同是晚二叠世但沉积环境不同的曲靖地区和水城、六枝地区煤的性质特别是结焦性较为接近... 对我国西南同变质系列不同沉积环境和时代的3个地区煤的镜质体的对比研究,发现它们在光学、煤化学、工艺、有机地球化学性质等方面均有差异。其中同是晚二叠世但沉积环境不同的曲靖地区和水城、六枝地区煤的性质特别是结焦性较为接近,而四川中生代煤与它们相差甚远。时代差异比沉积环境引起的差异强烈的多。引起等变质煤镜质体性质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成煤泥炭沼泽的地球化学性质或是否受海水影响并不总是起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质体 性质 成因 变质煤 煤矿床
下载PDF
腐泥煤的煤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肖贤明 程顶胜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21-29,共9页
腐泥煤的煤化作用特征目前了解甚少.对我国产出的不同时代、不同煤化程度腐泥煤,结合热模拟试验,并通过与腐殖煤的对比,较系统地研究了在煤化作用过程中,腐泥煤的宏观和微观岩石学特征、元素组成和化学结构的演变规律。在此基础上,探讨... 腐泥煤的煤化作用特征目前了解甚少.对我国产出的不同时代、不同煤化程度腐泥煤,结合热模拟试验,并通过与腐殖煤的对比,较系统地研究了在煤化作用过程中,腐泥煤的宏观和微观岩石学特征、元素组成和化学结构的演变规律。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腐泥煤的煤化作用机理,研究了其煤化程度指标,提出了其煤级划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泥煤 煤化作用 矿化
下载PDF
鸡西煤田煤的热液变质作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胡善亭 杨起 +1 位作者 潘治贵 张惠良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43-347,共5页
鸡西煤田煤的变质作用复杂,变质类型多,在煤田的北部条带西部二吕地区存在着煤的热液变质作用.在热液活动的周围产生了石英、方解石、黄铁矿等脉岩矿物,发生了碳酸盐化、硅化和高岭石化等热液蚀变.煤级的分布受热液活动的影响,而... 鸡西煤田煤的变质作用复杂,变质类型多,在煤田的北部条带西部二吕地区存在着煤的热液变质作用.在热液活动的周围产生了石英、方解石、黄铁矿等脉岩矿物,发生了碳酸盐化、硅化和高岭石化等热液蚀变.煤级的分布受热液活动的影响,而且煤的灰分及硫和磷元素含量都有所增加.石英脉中流体包裹体测温结果显示平均为207.3℃,包裹体稳定同位素分析表明,大气降水沿F19断裂向下渗透后进行循环,将地下深处热量带入煤层,造成煤级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田 热液变质作用 煤矿床
下载PDF
煤变质程度的新指标——变质系数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超 于冰 +2 位作者 宋爱霞 张井 李树华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8-21,共4页
通过对不同变质程度煤的X射线衍射分析,探讨了各种煤的结构特点,提出了考察煤变质程度的新指标——变质系数,不仅合理,而且能较精确地反映出煤的变质程度。
关键词 煤矿床 变质程度 变质系数 新指标
下载PDF
豫西北地区晚古生代煤的热演化特征及其古地热场背景 被引量:7
19
作者 秦勇 李大华 +2 位作者 侯士宁 成国清 曾建光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55-63,共9页
作者利用地质模拟法、有机岩石学方法、流体包裹体测温测压法、X射线衍射法及扫描电镜法,详细研究了豫西北地区晚古生代煤的物质组成、物理性质及围岩的蚀变等特征。在此基础上,作者进一步探讨了影响该地区晚古生代煤热演化的晚中生代... 作者利用地质模拟法、有机岩石学方法、流体包裹体测温测压法、X射线衍射法及扫描电镜法,详细研究了豫西北地区晚古生代煤的物质组成、物理性质及围岩的蚀变等特征。在此基础上,作者进一步探讨了影响该地区晚古生代煤热演化的晚中生代古地热场背景。文中的认识,为了解本区晚古生代煤层甲烷的富集条件、资源评价及有关的区域地质等问题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古生代 古地热场 热演化
下载PDF
煤中应变各向异性条纹的发现及意义 被引量:7
20
作者 曹代勇 唐跃刚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4-16,共3页
应变各向异性条纹是一种新发现的煤岩显微组分变形构造,发育于强烈变形的构造煤分层中,是煤岩组分在剪应力作用下局部石墨化的产物。
关键词 煤岩 变质作用 条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