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4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情势下长江河口南槽河床冲淤演变特征
1
作者 左书华 赵德招 +2 位作者 谢华亮 赵张益 杨华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54,共11页
随着长江流域来沙的锐减、河口涉水工程的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和通航环境的高效利用,长江口河势将面临着新一轮的调整。以长江口南槽河床冲淤演变为研究对象,采用河床演变分析的方法对南槽近十年来多次水下地形和航道水深数据... 随着长江流域来沙的锐减、河口涉水工程的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和通航环境的高效利用,长江口河势将面临着新一轮的调整。以长江口南槽河床冲淤演变为研究对象,采用河床演变分析的方法对南槽近十年来多次水下地形和航道水深数据进行了分析,并对南槽航道治理一期工程效果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2010-2018年,南槽主槽整体呈冲刷态势,江亚南沙头部窜沟冲刷发展,沙尾冲刷下延;2018年至今,江亚南沙头部窜沟由冲刷环境转化为淤积环境,其他区域冲淤形势基本未变;南槽断面主槽形态总体稳定,在主槽总体冲刷背景下,“拦门沙”逐渐被削平,加上南槽航道治理一期工程的作用,南槽6 m以深河槽容积明显扩大,且保持较好的稳定性。近期南槽河势变化是流域来水来沙和河口自然、人类活动影响的综合结果,南槽航道治理一期工程对近期江亚南沙的地形变化起到了重要影响,工程有效地控制了江亚南沙河势,遏制了局部冲刷发展的趋势,有利于稳定南槽航道的北侧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南槽 河势变化 南槽航道治理一期工程 江亚南沙
下载PDF
天津大神堂海洋牧场人工鱼礁沉陷现状调查研究
2
作者 徐晓甫 张雪 +3 位作者 王宇 顾中华 杨文颖 贾磊 《海洋信息技术与应用》 2024年第2期72-78,共7页
人工鱼礁建设可为海洋生态系统改善和渔业资源增殖做出重要贡献,但由于海床底质、水流风浪等因素影响,鱼礁礁体可能发生沉陷现象,严重影响其生态功能。本研究聚焦天津大神堂海洋牧场,基于侧扫声呐、单波束测深仪、差分式GPS、智能无人船... 人工鱼礁建设可为海洋生态系统改善和渔业资源增殖做出重要贡献,但由于海床底质、水流风浪等因素影响,鱼礁礁体可能发生沉陷现象,严重影响其生态功能。本研究聚焦天津大神堂海洋牧场,基于侧扫声呐、单波束测深仪、差分式GPS、智能无人船、ArcGIS等设备和软件,对海洋牧场人工鱼礁沉陷状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对沉陷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天津大神堂海洋牧场中人工鱼礁保存现状较好,大多数礁体呈现竖置状态,平均沉陷深度为0.38 m,沉陷比例约25.43%,生态修复和渔业资源增殖功能未受重大影响;人工鱼礁沉陷情况与礁体坐底时长、海床底质密切相关。本研究采用的人工鱼礁沉陷调查方式具有较强的可行性,研究成果可为海洋牧场人工鱼礁建设的规划选址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扫声呐 单波束测深 地理信息系统 坐底时长 海床底质
下载PDF
Fine Sand and Clay Sediment Acoustic Properties of the Novel Sediment Sample from the Arabian Sea: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s and Biot−Stoll Model Validation
3
作者 Shahabuddin SHAIKH HUANG Yi-wang +1 位作者 ZHANG Ze-chuan Habib Hussain ZUBERI 《China Ocean Engineering》 SCIE EI CSCD 2024年第1期169-180,共12页
The present study explores the physical and acoustic characteristics of fine sand and clay in novel seabed marine sediments from of Pakistan coastline of the Arabian Sea.The measured physical parameters included mean ... The present study explores the physical and acoustic characteristics of fine sand and clay in novel seabed marine sediments from of Pakistan coastline of the Arabian Sea.The measured physical parameters included mean grain size,mass density,bulk density,salinity,porosity,permeability,pore size and mineralogical composition.Acoustic properties,including sound speed and attenuation,in the high frequency range of 90-170 kHz were analyzed.A controlled laboratory setup with the acoustic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Fourier transform techniques was utilized to examine the sound propagation and absorption of novel seabed sediments.The standard deviation of mean sound speed in fresh water was 0.75 m/s,and attenuation was observed in the range of 0.43 to 0.61 dB/m.The mean sound velocity in sand and clay varied from 1706 to 1709 m/s and 1602 to 1608 m/s,respectively.Corresponding average attenuation was observed at 80 to 93 dB/m in sandy sediments and from 31.8 to 38.6 dB/m in clayey sediments.Sound velocity variation within sandy sediment is low,consistent with expected results,and smaller than the predicted uncertainty.However,clay sediment exhibited a positive linear correlation and low sound speed variation.Attenuation increased linearly with frequency for both sediments.Finally,the laboratory results were validated by using the Biot−Stoll model.The dispersion of sound speed in sandy and clayey sediments was consistent with the predictions of the Biot−Stoll model.Measured attenuation aligned more with Biot−Stoll model predictions due to improved permeability,tortuosity and pore size parameter fitt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ysical and acoustic characteristics marine sediments sound speed ATTENUATION Biot−Stoll model
下载PDF
2017-2022年深圳海水入侵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
4
作者 陈北辰 李晴岚 +4 位作者 王正阳 张洪岩 李文博 程靖清 王晓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5-64,共10页
基于深圳市25个海水入侵监测孔2017-2022年的监测数据,选用氯离子(Cl^(-))浓度作为评价指标,分析了深圳市海水入侵的空间分布及变化趋势。研究结果显示,深圳市地下水层埋藏较浅,水位高程变化较为稳定,海水入侵主要分布在宝安沙井片区、... 基于深圳市25个海水入侵监测孔2017-2022年的监测数据,选用氯离子(Cl^(-))浓度作为评价指标,分析了深圳市海水入侵的空间分布及变化趋势。研究结果显示,深圳市地下水层埋藏较浅,水位高程变化较为稳定,海水入侵主要分布在宝安沙井片区、南山中心区、盐田保税区及大鹏葵涌河口。研究结合了区域地质、岩土层类型、电阻率物探、降雨量变化和人类活动等要素,分析结果表明,开采地下水是造成海水入侵的重要因素,第四纪断裂是海水入侵的潜在通道,人工填土层区域容易受到海水入侵,降雨量对海水入侵影响的相关性较小。本研究可为深圳市海水入侵防灾减灾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入侵 地下水 氯离子浓度 降雨量 深圳市
下载PDF
浅地层剖面探测技术在水闸底板探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潘纪顺 张嘉乐 +1 位作者 张允涛 张鑫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3年第33期193-196,共4页
为了研究浅地层剖面探测技术在水闸地板无损检测的应用效果,以某水闸为例,进行具体的检测实验。传统的水闸地板检测方法主要是钻孔取芯、探地雷达法与超声波法,然而这3种方法均存在各自的局限性,浅地层剖面探测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水下... 为了研究浅地层剖面探测技术在水闸地板无损检测的应用效果,以某水闸为例,进行具体的检测实验。传统的水闸地板检测方法主要是钻孔取芯、探地雷达法与超声波法,然而这3种方法均存在各自的局限性,浅地层剖面探测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水下结构无损检测技术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浅地层剖面探测技术利用声学原理,高效地获取海底底部的浅部地质地球物理信息,主要用于探测海底浅层地质信息和特定海底目标。随着科技不断进步,浅地层剖面探测技术已成为一种高效的勘探工具。利用浅地层剖面探测技术进行水闸底板的检测工作,经过实践证明具有良好的效果。浅地层剖面仪,也被称为沉积物回声探测仪,是一种基于声学原理进行连续走航探测的设备,可用于高效地获取水下浅部地层的结构、构造和底质等多方面信息,浅地层剖面探测仪对于海洋地质研究和海洋工程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剖探测技术 水声信号 水闸底板检测 浅地层剖面仪 水下无损检测
下载PDF
年轮·华章
6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I0001-I0001,共1页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1963年始建于南京,几经迁转,于1979年正式在青岛恢复重建,时为“国家地质总局海洋地质研究所”。当前,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隶属于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主要承担国家基础性、公益性海洋地质调查研究和战略性海洋...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1963年始建于南京,几经迁转,于1979年正式在青岛恢复重建,时为“国家地质总局海洋地质研究所”。当前,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隶属于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主要承担国家基础性、公益性海洋地质调查研究和战略性海洋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任务。坚持以海洋基础地质、海岸带综合地质、天然气水合物地质、海洋油气地质、深海地质与矿产、数字海洋地质六大领域为主攻方向,不断加强发展海洋探测、数据处理、测试分析、海洋信息四项核心技术支撑能力,为我国海洋矿产资源开发、海洋环境保护、海防建设、海洋权益维护和海岸带生态文明建设、减灾防灾提供决策依据和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地质研究 主攻方向 海洋矿产资源 海洋环境保护 海洋地质调查 海洋权益维护 海洋探测 自然资源部
下载PDF
我国海洋地质碳封存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6
7
作者 曹珂 吴林强 +2 位作者 王建强 孙建业 孙晶 《中国地质调查》 CAS 2023年第2期72-76,共5页
我国海洋地质碳封存潜力巨大,主要碳封存目标区与主要CO_(2)排放源匹配性良好,可以为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提供重要助力。论文分析了我国开展海洋地质碳封存的必要性,介绍了国内外海洋地质碳封存工作的研究进展;指出海洋地质碳封存区划研究... 我国海洋地质碳封存潜力巨大,主要碳封存目标区与主要CO_(2)排放源匹配性良好,可以为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提供重要助力。论文分析了我国开展海洋地质碳封存的必要性,介绍了国内外海洋地质碳封存工作的研究进展;指出海洋地质碳封存区划研究、海洋地质碳封存与资源协同性研究、海洋地质碳封存数据库建设以及海洋地质碳封存示范工程的实施是当前工作的重点。研究可为我国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提供数据支撑和技术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 地质碳封存 进展与展望
下载PDF
YOLOv5-Based Seabed Sediment Recognition Method for Side-Scan Sonar Imagery 被引量:1
8
作者 WANG Ziwei HU Yi +1 位作者 DING Jianxiang SHI Peng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6期1529-1540,共12页
Seabed sediment recognition is vital for the exploitation of marine resources.Side-scan sonar(SSS)is an excellent tool for acquiring the imagery of seafloor topography.Combined with ocean surface sampling,it provides ... Seabed sediment recognition is vital for the exploitation of marine resources.Side-scan sonar(SSS)is an excellent tool for acquiring the imagery of seafloor topography.Combined with ocean surface sampling,it provides detailed and accurate images of marine substrate features.Most of the processing of SSS imagery works around limited sampling stations and requires manual interpretation to complete the classification of seabed sediment imagery.In complex sea areas,with manual interpretation,small targets are often lost due to a large amount of information.To date,studies related to the automatic recognition of seabed sediments are still few.This paper proposes a seabed sediment recognition method based on You Only Look Once version 5 and SSS imagery to perform real-time sedi-ment classification and localization for accuracy,particularly on small targets and faster speeds.We used methods such as changing the dataset size,epoch,and optimizer and adding multiscale training to overcome the challenges of having a small sample and a low accuracy.With these methods,we improved the results on mean average precision by 8.98%and F1 score by 11.12%compared with the original method.In addition,the detection speed was approximately 100 frames per second,which is faster than that of previous methods.This speed enabled us to achieve real-time seabed sediment recognition from SSS image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abed sediment real-time target recognition YOLOv5 model side-scan sonar imagery transfer learning
下载PDF
基于海底回波增强的机载LiDAR测深水体旅行时提取算法
9
作者 张一衡 于孝林 +3 位作者 亓超 宿殿鹏 王志良 任国贞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5-155,共11页
机载LiDAR测深(Airborne LiDAR Bathymetry, ALB)技术具有高精度、高效率、强机动性、水陆两用等优势,特别适合海岸带、海岛礁等浅水海域复杂地形的快速探测。激光穿透水体时能量将迅速衰减,导致部分海底回波难以有效提取,海底真实位置... 机载LiDAR测深(Airborne LiDAR Bathymetry, ALB)技术具有高精度、高效率、强机动性、水陆两用等优势,特别适合海岸带、海岛礁等浅水海域复杂地形的快速探测。激光穿透水体时能量将迅速衰减,导致部分海底回波难以有效提取,海底真实位置判别困难。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回波增强的机载LiDAR测深水体旅行时提取算法。通过Gold去卷积算法来恢复目标横截面形状,确定海底初始回波范围;随后采用双指数函数拟合水体后向散射有效范围,进而求取波形漫衰减系数Kd值;最后结合海底激光雷达方程,利用K_(d)值对海底初始回波范围内波形进行增强,并利用高斯函数分解增强后回波,确定海底位置参数,从而实现ALB波形的水体旅行时提取。利用青岛胶州湾RIEGL VQ-840-G ALB实验数据对本文算法的可行性进行验证,将本文算法与理查德森-露西(Richardson-Lucy,RL)去卷积模型、峰值探测模型进行了比对,结果表明本文算法与单波束同名点之间高程误差的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RMSE)为18.5 cm,较上述两种算法分别降低了29.9%、41.4%。因此,本文算法具有可行性,能够满足ALB波形的水体旅行时高精度提取,可为机载LiDAR测深数据精细化处理提供一定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LiDAR测深 水体旅行时提取 Gold去卷积 漫衰减系数 海底回波增强
下载PDF
Gravity modelling of crustal architecture and heterogeneity in the Nansha Block,South China Sea
10
作者 Jialing ZHANG Zhaocai WU +1 位作者 Chun-Feng LI Hailong LI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2期630-643,共14页
The stretched structure and heterogeneity of the crust of the Nansha Block,the southern continental margin of the South China Sea(SCS),are not well understood.We used published ocean bottom seismic(OBS)/multichannel r... The stretched structure and heterogeneity of the crust of the Nansha Block,the southern continental margin of the South China Sea(SCS),are not well understood.We used published ocean bottom seismic(OBS)/multichannel reflection seismic(MCS)profiles across the Nansha Block to establish five two-dimensional crustal structure models.Using gravity modelling with magnetic anomaly inversion,we obtained the distribution of density and local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of the crust.The models show that the distribution of density and thickness of the upper crust in the Nansha Block is uneven,and the thick upper crust is prevalent in the regions close to the continent-ocean transition(COT)showing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The interpreted Mesozoic granite blocks and Precambrian rigid basement reflects the heterogeneity in the material composition of the SCS continental margin.Based on the thinning styles of different crustal layers,we suggest that the Nansha Block has a three-layer thinning pattern.The uppermost pre-rift layer was deformed via brittle fractures,the upper crust was sheared by discrete shear zones,and the lower crust experienced ductile deformation.The inherited pre-rift thermal regime,mechanical state,and material composition of the SCS continental margin affected the extensional structure of the cru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sha Block crustal architecture gravity inversion crustal boudinage
下载PDF
我国首次约4 000 m深海电磁联合探测地质实验获突破
11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23年第4期634-634,共1页
据9月7日报道,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科研人员合作,在南海中央海盆水深约4 000 m处,进行了我国第一条跨洋中脊深海人工源电磁与大地电磁联合探测剖面的实验,这标志着我国在复杂的深海地形条件下,大功率人工源电... 据9月7日报道,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科研人员合作,在南海中央海盆水深约4 000 m处,进行了我国第一条跨洋中脊深海人工源电磁与大地电磁联合探测剖面的实验,这标志着我国在复杂的深海地形条件下,大功率人工源电磁探测技术取得了进一步突破。项目负责人、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孙珍表示,本航次使用的全部是我国科学家自主研发的电磁发射和接收装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 地质实验 科研人员 联合探测 大地电磁 电磁探测技术 洋中脊 项目负责人
下载PDF
渤海曹妃甸海域沉积物粒度激光法与综合法测试结果对比
12
作者 曾蛟 庞国涛 +2 位作者 冯永财 郭旭军 柳晓丹 《中国地质调查》 CAS 2023年第6期77-87,共11页
激光法与综合法(吸液管法-筛析法)均是测试沉积物粒度特征的常用方法,由于测试原理和流程的差异,这两种方法对同一样品分析所获得测试结果往往不尽一致。为探究两种方法的共同性、差异性和相关性,并建立适合曹妃甸海域激光法与综合法测... 激光法与综合法(吸液管法-筛析法)均是测试沉积物粒度特征的常用方法,由于测试原理和流程的差异,这两种方法对同一样品分析所获得测试结果往往不尽一致。为探究两种方法的共同性、差异性和相关性,并建立适合曹妃甸海域激光法与综合法测试结果之间的转换关系,通过对曹妃甸海域49个沉积物样品分别进行激光法和综合法实验,对比结果表明:①激光法与综合法所测砂粒含量大致相等,粉砂含量激光法所测结果高,黏土含量综合法所测结果较高;②激光法和吸液管法测试结果误差主要在发生在10φ(φ=log2 D,D为直径,φ为单位)阶段,吸液管法测将黏土含量显著升高,激光法与筛析法结果误差主要发生在粗端颗粒,激光法测得粗端颗粒含量普遍偏高;③激光法与综合法粒度参数回归分析随着粒径减小相关性逐渐降低,粒度参数回归方程的斜率、截距与前人研究结果不具有统一性。研究建立的曹妃甸海域激光法与综合法数据转换模型分析表明,在粒度范围[-1,4]φ,激光法和综合法所获得数据结果可以进行相互转换;明确了激光法与综合法测量沉积物粒度特征的差异。研究成果对使用激光法测量沉积物粒度特征和完善测试方法与流程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度 激光法 综合法 筛析法 吸液管法
下载PDF
渤海湾西岸近百年来海岸线变迁遥感分析 被引量:56
13
作者 姜义 李建芬 +1 位作者 康慧 钟新宝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2003年第4期54-58,C002,共6页
渤海湾是中国典型的淤泥质海岸带,应用不同时期的历史资料、地形图、航空照片及多时相的MSS、TM、ETM遥感数据,经计算机处理,进行信息增强及信息复合,提取了百年来海岸线变化信息,划分为侵蚀、淤积和稳定不同类型岸段,表明渤海湾西岸泥... 渤海湾是中国典型的淤泥质海岸带,应用不同时期的历史资料、地形图、航空照片及多时相的MSS、TM、ETM遥感数据,经计算机处理,进行信息增强及信息复合,提取了百年来海岸线变化信息,划分为侵蚀、淤积和稳定不同类型岸段,表明渤海湾西岸泥质海岸带近百年来已发生了"缓变型地质环境变化"中的"相对快速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 淤泥质海岸带 遥感 图像处理 海岸线变化
下载PDF
掩埋海底管道探测方法及新技术应用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杨敏 宋湦 +1 位作者 王芳 宫文宁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9-132,共4页
在海洋油气资源开发中,最常用和有效的油气输运方法是使用海底管道进行输送,因此,随着海洋油气资源的不断开发,海域内所铺设的海底管道数量越来越多,密度不断增高,种类越来越复杂。这些海底管线长期在海洋复杂环境下工作,出现悬... 在海洋油气资源开发中,最常用和有效的油气输运方法是使用海底管道进行输送,因此,随着海洋油气资源的不断开发,海域内所铺设的海底管道数量越来越多,密度不断增高,种类越来越复杂。这些海底管线长期在海洋复杂环境下工作,出现悬空、平面位移、管体损伤等情况,与原始设计状态有很大差异,但未得到精确探测与校核,存在很多事故隐患,对环境和生产造成极大的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管道 探测方法 新技术 海洋油气资源 油气资源开发 应用 掩埋 复杂环境
下载PDF
实验室内细颗粒泥沙沉降速度与悬沙浓度关系评估
15
作者 唐杰平 陈德志 李高聪 《海洋技术学报》 2023年第5期86-93,共8页
泥沙沉降速度是一个重要的沉积学参数,对于评估沉积物分布、扩散与物质输运等至关重要。对于细颗粒沉积物,悬沙浓度是影响沉降速度的一个关键因素,影响机制主要是絮凝作用和阻碍沉降效应,这个过程十分复杂,还无法使用通用的数学解析公... 泥沙沉降速度是一个重要的沉积学参数,对于评估沉积物分布、扩散与物质输运等至关重要。对于细颗粒沉积物,悬沙浓度是影响沉降速度的一个关键因素,影响机制主要是絮凝作用和阻碍沉降效应,这个过程十分复杂,还无法使用通用的数学解析公式进行计算。本文介绍了一种简捷有效的室内评估细颗粒泥沙沉降速度的实验方法,并给出了沉降速度与悬沙浓度之间的关系。实验中研究的泥沙样品采集于废黄河口外,实验结果显示:当悬沙浓度小于1.5 g/L时,泥沙沉降速度随着悬沙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悬沙浓度大于2.5 g/L时,泥沙沉降速度随着悬沙浓度的增加而减小,当悬沙浓度达到14 g/L时,沉降速度降至约0.16 mm/s。整个实验过程中,当悬沙浓度达到1.5~2.5 g/L时,泥沙沉降速度最大,约为2 mm/s。本文介绍的实验,所需设备简单,实验过程简洁易行,实验结果稳定可靠,可以有效地用于不同研究区域泥沙沉降速度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颗粒泥沙 沉降速度 阻碍沉降
下载PDF
悬浮泥沙含量与电导率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戴茜 单红仙 +1 位作者 崔文林 贾永刚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8-94,共7页
为了寻求一种简单、快速、连续测定悬浮泥沙含量的方法,以高含沙量海区黄河口泥沙为研究对象,利用电导率仪测定了不同悬浮泥沙含量水体的电导率。前期实验结果已经证明悬浮泥沙含量与电导率之间有很好的线性关系。在此基础上扩大研究范... 为了寻求一种简单、快速、连续测定悬浮泥沙含量的方法,以高含沙量海区黄河口泥沙为研究对象,利用电导率仪测定了不同悬浮泥沙含量水体的电导率。前期实验结果已经证明悬浮泥沙含量与电导率之间有很好的线性关系。在此基础上扩大研究范围,并对影响悬浮泥沙含量与电导率关系的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盐度、温度、颗粒粒径对电导率具有一定的影响,其中盐度的影响最大,颗粒粒径的影响最小,几乎可以忽略。在此基础上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初步建立起在盐度、温度较大变化范围内电导率与泥沙含量的一般函数关系,为实现海水悬浮泥沙含量的现场电导率原位监测系统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导率 悬浮泥沙含量 影响因素 盐度 温度
下载PDF
加强海洋灾害地质学研究,减少海洋工程灾害 被引量:10
17
作者 黄庆福 阎军 +2 位作者 林国军 董太禄 江荣华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99-103,共5页
随着我国近海油气资源的开发及海洋工程的需要,海洋灾害地质学这一边缘学科正在我国兴起和迅速发展。本文对这一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领域以及灾害地质因素分类进行了概述,并对海洋灾害地质学的特点与应用前景,进行了初步总结,最后对该... 随着我国近海油气资源的开发及海洋工程的需要,海洋灾害地质学这一边缘学科正在我国兴起和迅速发展。本文对这一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领域以及灾害地质因素分类进行了概述,并对海洋灾害地质学的特点与应用前景,进行了初步总结,最后对该学科的发展方向提出了积极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 灾害 地质学 海洋工程
下载PDF
基于电导率测定海水悬沙含量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戴茜 单红仙 +3 位作者 孟祥梅 夏欣 崔文林 贾永刚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37-142,共6页
为了寻求一种简单、快速、连续确定悬浮泥沙含量的方法,以高含沙量海区黄河口泥沙为研究对象,利用电导率仪测定了不同悬浮泥沙含量水体的电导率,建立起了悬浮泥沙含量与电导率之间的关系,并对影响上述关系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悬... 为了寻求一种简单、快速、连续确定悬浮泥沙含量的方法,以高含沙量海区黄河口泥沙为研究对象,利用电导率仪测定了不同悬浮泥沙含量水体的电导率,建立起了悬浮泥沙含量与电导率之间的关系,并对影响上述关系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悬浮泥沙含量与电导率之间有很好的线性关系;盐度、颗粒粒径对电导率具有一定的影响,其中盐度的影响最大,颗粒粒径的影响较小。在盐度变化范围有限的高悬沙含量海区,用电导率的方法来实现现场监测悬浮泥沙含量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导率 悬浮泥沙 含量测定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南海北部和中部硅藻通量季节性变化及其对季风气候的响应 被引量:7
19
作者 冉莉华 郑玉龙 +3 位作者 陈建芳 陈荣华 郑连福 WIESNER Martin-G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39-145,共7页
通过对南海北部和中部两套时间序列沉积物捕获器中的颗粒物样品进行硅藻分析,揭示了南海北部和中部硅藻通量的季节变化规律及其区域差异和各自对东亚季风气候的响应。研究表明在南海北部和中部海域,硅藻通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指示海洋初... 通过对南海北部和中部两套时间序列沉积物捕获器中的颗粒物样品进行硅藻分析,揭示了南海北部和中部硅藻通量的季节变化规律及其区域差异和各自对东亚季风气候的响应。研究表明在南海北部和中部海域,硅藻通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指示海洋初级生产力水平,其中南海北部硅藻通量明显低于中部,这可能与北部颗粒物样品采集期间发生的El Ni o事件有关;南海北部和中部硅藻通量均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规律,其中东亚冬季风对南海北部海域硅藻的生长有着显著影响,而南海中部则受夏季西南季风的影响更为强烈;南海北部深层硅藻通量高于浅层,这表明南海北部可能存在较强的深层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硅藻 季风 沉积物捕获器
下载PDF
南海北部第四系深层等深流沉积特征及类型 被引量:13
20
作者 李华 王英民 +2 位作者 徐强 唐武 李冬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41-750,共10页
以地震资料为基础,对南海北部第四系深层等深流沉积进行了研究。南海北部水深约1200~3000m范围内发育大型长条状漂积体、限制型漂积体、陆坡席状漂积体及沉积物波。大型长条状漂积体外形为丘状,水道在靠陆一侧发育。限制型漂积体主要... 以地震资料为基础,对南海北部第四系深层等深流沉积进行了研究。南海北部水深约1200~3000m范围内发育大型长条状漂积体、限制型漂积体、陆坡席状漂积体及沉积物波。大型长条状漂积体外形为丘状,水道在靠陆一侧发育。限制型漂积体主要沉积于地形突起之间的地势相对低洼处,外形多平坦,水道较为发育。陆坡席状漂积体外形为席状。沉积物波面积较大,部分与漂积体伴生。深层等深流在自北东向南西沿南海陆架运动过程中,在中上陆坡由于地形变化相对较大及科氏力作用影响形成螺旋型等深流,进而产生次生环流,形成大型长条状漂积体及限制型漂积体。在中下陆坡因地形相对平坦、开阔,等深流为层状水流,多形成陆坡席状漂积体。本研究不仅能提高对南海深层等深流沉积的认识,还能为油气勘探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深流沉积 漂积体 沉积物波 第四系 南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