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个大洋环流模式和相应的海气耦合模式的评估 I.热带太平洋年平均状态 被引量:19
1
作者 张学洪 俞永强 +3 位作者 宇如聪 刘海龙 周天军 李薇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949-970,共22页
评估了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海洋环流模式L30T63和海气耦合模式FGCM 0模拟的热带太平洋年平均状态 ,资料取自L30T63由观测的大气强迫驱动的Control试验、由NCARCCM3大气强迫驱动的Sp... 评估了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海洋环流模式L30T63和海气耦合模式FGCM 0模拟的热带太平洋年平均状态 ,资料取自L30T63由观测的大气强迫驱动的Control试验、由NCARCCM3大气强迫驱动的Spinup试验、以及相应的海气耦合模式FGCM 0。主要的结论是 :( 1 )在“准确”的海表强迫下 ,Control模拟的海面温度和温跃层与观测结果相当接近 ,模式的固有误差是赤道冷舌过分西伸和东南太平洋温跃层偏浅。 ( 2 )Spinup能模拟出合理的热带太平洋上层海洋环流 ,但存在两个问题 ,即 :暖池区海面温度显著偏高、沿赤道的梯度过大 ;赤道温跃层偏浅、东西向坡度偏小 ,它们分别与CCM3提供的海表短波辐射通量和风应力的系统误差有关。这两个问题很可能是海气耦合模式FGCM 0运行初期误差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 3)FGCM 0模拟的赤道暖池区上层 1 0 0m的平均温度比观测低 3℃。分析表明FGCM 0夸大了暖池区海洋动力过程的降温作用 ,使得模拟的“暖池”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冷舌的属性。FGCM 0模拟的热带南太平洋温跃层比观测结果偏浅数十米到 1 0 0m ,以致赤道两侧的上层海洋温度分布趋于对称 ,成为“doubleITCZ”现象在上层海洋中的表现。风应力旋度的系统误差和垂直混合随深度衰减过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太平洋 海表温度 温跃层 海洋环流模式 海气耦合模式
下载PDF
环境因子对海州湾及邻近海域大泷六线鱼分布影响的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邢磊 徐宾铎 +1 位作者 张崇良 任一平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5-50,共6页
根据2011年在海州湾及其邻近海域进行的5个航次的渔业资源和环境调查数据,分析该海域大泷六线鱼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季节变化,运用广义可加模型(GAM)研究时空因子和环境因子对其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海州湾及其邻近海域的大泷六线鱼主... 根据2011年在海州湾及其邻近海域进行的5个航次的渔业资源和环境调查数据,分析该海域大泷六线鱼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季节变化,运用广义可加模型(GAM)研究时空因子和环境因子对其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海州湾及其邻近海域的大泷六线鱼主要集中分布于35.0°N^35.6°N,119.6°E^121.2°E海域;7月平均网获质量最高(4 709.19g/h),12月平均网获质量最低(66.92g/h)。大泷六线鱼的空间分布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且主要分布于研究海域的东北部。GAM模型分析表明,底层水温是影响大泷六线鱼空间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模型筛选出的解释变量对大泷六线鱼空间分布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月份、底层水温、纬度、底层盐度和经度,GAM模型的总偏差解释率为75.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泷六线鱼 空间分布 环境因子 广义可加模型 海州湾
下载PDF
西太平洋暖池核心区MIS 7期以来的古生产力变化:类ENSO式过程的响应 被引量:4
3
作者 赵京涛 李铁刚 +1 位作者 常凤鸣 李军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7-94,共8页
对取自热带西太平洋暖池核心区的WP7岩心进行了底栖有孔虫和钙质超微化石研究。在利用氧同位素曲线对比和AMS14C测年数据进行地层划分的基础上,依据底栖有孔虫和钙质超微化石指标,分析了距今近250ka以来区域生产力和上层海水结构的演变... 对取自热带西太平洋暖池核心区的WP7岩心进行了底栖有孔虫和钙质超微化石研究。在利用氧同位素曲线对比和AMS14C测年数据进行地层划分的基础上,依据底栖有孔虫和钙质超微化石指标,分析了距今近250ka以来区域生产力和上层海水结构的演变特征,探讨了其控制因素和所指示的古海洋学意义。计算结果显示WP7岩心所在的暖池核心区约在距今250ka以来初级生产力在冰期(MIS6期、4期和2期)高,在间冰期(MIS7期、5期、3期和1期)低,表明该区古生产力在长的轨道时间尺度上受北半球高纬度冰量变动的影响。钙质超微化石下透光带属种Flori-sphaera profunda百分含量指示的温跃层深度变化表明冰期温跃层浅、间冰期温跃层加深,这说明类ENSO式变化导致的冰期—间冰期温跃层深度波动可能是MIS7期以来暖池核心区古生产力在冰期高而在间冰期显著降低的直接控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太平洋暖池 底栖有孔虫 钙质超微化石 古生产力 类ENSO式过程
下载PDF
中国西北春季降水与太平洋秋季海温的异常特征及其相关分析 被引量:96
4
作者 李耀辉 李栋梁 赵庆云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00-110,共11页
利用中国西北五省 (区 ) 89个测站的 1 960~ 1 994年历年春季 (3~ 5月 )的月、季总降水量和北太平洋 1 0°S~ 50°N ,1 2 0°E~ 80°W范围内的秋季 (9~ 1 1月 )平均海表温度 ,通过EOF ,REOF,SVD等方法 ,对我国西... 利用中国西北五省 (区 ) 89个测站的 1 960~ 1 994年历年春季 (3~ 5月 )的月、季总降水量和北太平洋 1 0°S~ 50°N ,1 2 0°E~ 80°W范围内的秋季 (9~ 1 1月 )平均海表温度 ,通过EOF ,REOF,SVD等方法 ,对我国西北地区春季降水和前期秋季太平洋海温的异常特性以及两者之间的空间遥相关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秋季北太平洋SSTA的主要型态是ElNi no/LaNi na分布型 ,其次是副热带太平洋海温东西反相变化的异常型态 ,而最强的异常信号区位于赤道中东太平洋。大范围区域性异常是中国西北地区春季降水的主要空间分布特征。另外还有南北反相和东西反相分布型。西北地区春季降水有 5个主要异常区域 :高原东部边缘区、西北东部区、北疆区、青海高原区、南疆东部及河西区。秋季赤道中东太平洋SSTA与次年春季西北地区区域性降水异常之间有较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这种关系在两者的其它空间关系中是第一位的。副热带太平洋海温东正 (负 )西负 (正 )异常空间型态与西北东部的降水负 (正 )异常相对应。另外 ,秋季ElNi no/LaNi na之后的次年 3月和 5月 ,中国西北地区降水普遍以偏多 /偏少为主 ,而 4月份则相反 ,表现为高原东部边缘区的降水异常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地区 春季 降水 海温 异常特征 空间遥相关
下载PDF
应用栖息地适宜性指数研究海州湾小黄鱼的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21
5
作者 邹易阳 薛莹 +2 位作者 麻秋云 徐宾铎 任一平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54-63,共10页
为研究海州湾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的空间分布特征。于2011、2013及2014年的春、秋两季在海州湾进行了渔业资源与栖息环境综合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和同步采集的底层水温、底层盐度及水深数据,构建了海州湾小黄鱼的栖息地适宜性... 为研究海州湾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的空间分布特征。于2011、2013及2014年的春、秋两季在海州湾进行了渔业资源与栖息环境综合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和同步采集的底层水温、底层盐度及水深数据,构建了海州湾小黄鱼的栖息地适宜性指数(Habitat suitability index,HSI)模型,利用赤池信息量准则值(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AIC)检验算术平均法(AM)和几何平均法(GM)的拟合度,对模型输出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研究表明:除秋季的水深外,其余各环境因子与适宜性指数间均呈现明显的正态或偏正态关系。通过AIC检验发现,春季用几何平均法拟合栖息地适宜性指数的效果较好,而秋季用算术平均法拟合的效果较好。小黄鱼的最适栖息地存在明显的年间变化和季节变化,春季HSI高值区域多集中于34.7°N,120.2°E附近海域;秋季HSI高值中心位于34.5°N^34.7°N,120.0°E^120.2°E附近海域。研究结果表明,栖息地适宜性指数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海州湾小黄鱼栖息地的分布和变化情况,在单因素SI极小值出现频率较高的情况下,算术平均法要优于几何平均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黄鱼 栖息地适宜性指数 海州湾 环境因子 空间分布
下载PDF
澳大利亚冷空气活动对西北太平洋热带辐合带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孙即霖 韦冬妮 李永平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63-869,共7页
利用1959~2004年纬向风的NCEP/NCAR候平均再分析资料分析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制的9层大气环流模式(IAP9L-AGCM)数值试验,考察了南半球越赤道气流和澳大利亚冷空气活动对西北太平洋ITCZ和台风的影响。研究发现:100°E~165... 利用1959~2004年纬向风的NCEP/NCAR候平均再分析资料分析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制的9层大气环流模式(IAP9L-AGCM)数值试验,考察了南半球越赤道气流和澳大利亚冷空气活动对西北太平洋ITCZ和台风的影响。研究发现:100°E~165°E向北越赤道气流与ITCZ的强度增强具有明显的关系;10~15 d前130°E~140°E与150°E~160°E越赤道气流的加强对145°E~170°E位置上ITCZ强度的增加具有指示意义。越赤道气流强度对同期110°E~140°E经度ITCZ位置的变化也有影响。数值试验表明:南半球澳大利亚冷空气的活动是造成越赤道气流加强的重要原因,澳大利亚地区受较强冷空气影响时易造成100°E~160°E经度带越赤道气流的加强,特别是140°E~165°E的越赤道气流有利于ITCZ强度增加,导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的发生和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大利亚冷高压 越赤道气流强度 影响 热带西太平洋 热带气旋
下载PDF
海州湾鱼类生态类群的研究 被引量:20
7
作者 隋昊志 薛莹 +2 位作者 任一平 邹易阳 于磊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59-71,共13页
根据2011年3、5、7、9和12月在海州湾及其邻近海域进行的5个航次渔业资源底拖网的调查数据,分析了海州湾鱼类的种类组成和生态类群结构及其季节变化。本次调查共采集96种鱼类,隶属于2纲13目44科71属,选取其中的58种鱼类(其生物量之和占... 根据2011年3、5、7、9和12月在海州湾及其邻近海域进行的5个航次渔业资源底拖网的调查数据,分析了海州湾鱼类的种类组成和生态类群结构及其季节变化。本次调查共采集96种鱼类,隶属于2纲13目44科71属,选取其中的58种鱼类(其生物量之和占所有鱼类总生物量的95%以上),依据适温类型、产卵类型、摄食类型和洄游类型四个方面,对生态类群进行划分和研究。研究表明,从适温类型来看,海州湾各季节暖温性鱼类的生物量和种类数均超过总数的40%,占首位,其次是暖水性鱼类和冷温性鱼类。从产卵类型来看,海州湾鱼类以浮性卵鱼类和黏着沉性卵鱼类为主,分别占总生物量的48.17%和31.19%。从摄食类型来看,海州湾各季节均以底栖生物食性鱼类为主,其种类数和生物量所占比例分别为55.17%和65.42%。从洄游类型来看,海州湾洄游鱼类(包括长距离洄游和短距离洄游)的种类数和生物量所占比例较大,分别为67.25%和57.11%。研究结果表明:海州湾鱼类生态类群存在极显著的季节差异(P<0.01);优势种的季节变化也十分明显,其变化规律与生态类群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州湾 鱼类群落 生态类群 优势种 种类组成
下载PDF
热带太平洋-印度洋上层热含量年际变化的主模态 被引量:6
8
作者 武术 刘秦玉 胡瑞金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65-371,共7页
利用多种海洋资料,采用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与合成分析等方法研究了热带太平洋-印度洋热含量年际变化的主要模态及其对应的转换过程。结果表明其第一模态对应El Nino事件成熟位相时的空间分布,即热带西太平洋和东印度洋为一冷中心,西... 利用多种海洋资料,采用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与合成分析等方法研究了热带太平洋-印度洋热含量年际变化的主要模态及其对应的转换过程。结果表明其第一模态对应El Nino事件成熟位相时的空间分布,即热带西太平洋和东印度洋为一冷中心,西南印度洋和赤道东太平洋为暖中心;第二模态对应着El Nino事件过渡期的空间分布,太平洋10°N附近以及赤道带为变化中心,而印度洋的变化中心主要在苏门答腊岛西部的赤道东印度洋海区。这2个模态基本刻画了ENSO循环过程中热带两大洋热含量变化的关键海区。利用合成分析结果与EOF分解结果的相似性,探讨了EOF分解前两个模态之间的转换过程,发现第一模态可能主要是通过海洋波动的传播过程调整到第二模态的,而第二模态还可以作为El Nino或La Nina事件的预报因子。此外,分析结果还表明,El Nino事件与La Nina事件对应的热含量变化并不是反对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太平洋 热带印度洋 热含量 主模态 海洋波动
下载PDF
热带太平洋海面高度年代际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李淑江 赵进平 +1 位作者 李宜振 曲平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3-170,共8页
采用SODA海面高度(SSH)数据研究热带太平洋海域的年代际变化。结果表明,热带太平洋海面高度场存在与太平洋年代际涛动(PDO)时间过程基本一致的年代际变化,但是SSH异常的空间分布与SST异常的是不同的。热带海域年代际变化的典型空间分布... 采用SODA海面高度(SSH)数据研究热带太平洋海域的年代际变化。结果表明,热带太平洋海面高度场存在与太平洋年代际涛动(PDO)时间过程基本一致的年代际变化,但是SSH异常的空间分布与SST异常的是不同的。热带海域年代际变化的典型空间分布:海面高度异常在热带海域存在东西方向的反向变化,在西太平洋只有1个变化中心,而在东太平洋形成2个对称于赤道的变化中心。热带太平洋海面高度的年代际变化有2个基本周期:13 a左右的周期和30 a以上时间尺度的气候转型周期。其中13 a周期的年代际变化与ENSO年际过程无关,是热带太平洋年代际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数据时间长度的限制,气候转型的时间尺度还不明确,也不清楚其是否有明显的周期性。比较热带东西太平洋年代际变化的特征,可以发现以气候转型期的年代际信号在东西太平洋几乎是同时发生的,而13 a左右周期的年代际信号在赤道附近却存在自西向东方向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太平洋 海面高度 年代际变化 EOF分解
下载PDF
1980~1999年热带太平洋次表层盐度年际变化同化数据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海洋 谢强 王东晓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11,共7页
通过统计方法利用一套海洋同化数据分析了热带太平洋次表层的盐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次表层盐度的年际变化与ENSO相关,且次表层盐度信号区域呈东西方向“跷跷板”的分布.对影响这些次表层的盐度信号区域平均的纬向平流、经向平流、垂直... 通过统计方法利用一套海洋同化数据分析了热带太平洋次表层的盐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次表层盐度的年际变化与ENSO相关,且次表层盐度信号区域呈东西方向“跷跷板”的分布.对影响这些次表层的盐度信号区域平均的纬向平流、经向平流、垂直运动和淡水通量异常等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且与影响表层盐度年际变化模态的影响因素差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纬向平流的异常对表层盐度的异常变化影响较大,而对次表层盐度异常有较大影响的是海水的垂直运动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太平洋 ENSO 次表层盐度变化
下载PDF
西太平洋暖池和东太平洋暖池变异对ENSO的联合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齐庆华 张启龙 侯一筠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18-427,共10页
基于热带太平洋SST和850 hPa风资料,分析了西太平洋暖池东界和东太平洋暖池南界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异,并探讨了赤道太平洋纬向风异常对西太平洋暖池纬向运移的驱动作用以及热带东北太平洋经向风异常对东太平洋暖池经向变动的影响。在此基... 基于热带太平洋SST和850 hPa风资料,分析了西太平洋暖池东界和东太平洋暖池南界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异,并探讨了赤道太平洋纬向风异常对西太平洋暖池纬向运移的驱动作用以及热带东北太平洋经向风异常对东太平洋暖池经向变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西太平洋暖池和东太平洋暖池变异对ENSO循环的联合影响,并提出了一个联合影响指数。结果表明,当联合指数为1.6时,有可能出现一次新的El Ni o事件。这为ENSO的形成和演变机制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太平洋暖池 东太平洋暖池 联合指数 ENSO循环
下载PDF
南海潜热交换年际与年代际变化的分析探讨 被引量:3
12
作者 隋丹丹 谢强 王东晓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7-34,共8页
根据一套客观分析潜热通量、基于绕岛理论诊断的南海贯穿流(LST)、南海热含量等月平均资料,分析南海表层潜热通量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南海地区的潜热通量冬季强,春季的潜热通量弱;在秋冬季节,南海北部的潜热通量远大于南部;夏季南... 根据一套客观分析潜热通量、基于绕岛理论诊断的南海贯穿流(LST)、南海热含量等月平均资料,分析南海表层潜热通量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南海地区的潜热通量冬季强,春季的潜热通量弱;在秋冬季节,南海北部的潜热通量远大于南部;夏季南海潜热通量南部高于北部;从20世纪80年代初潜热通量逐渐增加。使用EOF经验正交分解,M-K检验方法分析南海潜热通量的多时间尺度变化,前3个模态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53.01%(主要为长期趋势)、17.4%(年代际变化)、6.71%(年际变化)。分析表明在年际尺度上南海贯穿流(LST)减少导致南海海表温度(SST)增温幅度上升,海气温差比湿差减小,从而导致潜热释放减少,潜热通量呈负异常;反之LST进入南海增多,海气温差比湿差变大,导致南海潜热损失减少,潜热通量呈正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潜热通量 南海贯穿流 热含量 年际 年代际
下载PDF
热带海洋-大气耦合的主模态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秦玉 范磊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15-821,共7页
依据1948年1月~2005年12月NCEP的海表温度(SST)和大气再分析的月平均资料,利用MCA方法,首次确定了代表全球热带海洋-大气相互作用的最主要信号的热带海洋-大气耦合主模态,该主模态随时间的变化与热带太平洋埃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模... 依据1948年1月~2005年12月NCEP的海表温度(SST)和大气再分析的月平均资料,利用MCA方法,首次确定了代表全球热带海洋-大气相互作用的最主要信号的热带海洋-大气耦合主模态,该主模态随时间的变化与热带太平洋埃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模态非常一致,揭示了该主模态包含以下海洋-大气相互作用物理过程:秋季印度尼西亚海洋-大陆区上空850 hPa出现异常的纬向风辐散和经向风辐合导致赤道东、中太平洋海温正异常,热带印度洋海温则出现东冷-西暖的—"偶极子"型异常;冬季热带太平洋出现典型的ENSO盛期对应的海洋-大气耦合型,在南海和热带远西太平洋出现低空反气旋环流异常,热带印度洋出现海盆一致增暖,而热带大西洋海温异常不明显;冬季热带太平洋和热带印度洋的SST异常可以导致春季赤道中太平洋西风异常,南海冬季风减弱,热带西北太平洋出现更明显的低空反气旋环流异常和赤道东风异常,热带西北大西洋出现西南风异常;该模态对夏季大气环流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热带印度洋海盆一致模态对东亚季风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热带海洋 海洋-大气耦合 主模态 ENSO
下载PDF
热带太平洋温度异常变化对高空大气温度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曲维政 徐晓华 +2 位作者 黄菲 张鑫 张涛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7-155,共9页
对热带17层气温纬向偏差垂直剖面和气温异常垂直剖面进行了分析,发现热带太平洋大尺度准定常热源温度波和下垫面温度异常温度波都能激发温度偶极振子,使温度波波及对流层和平流层高空,不仅改变了高空大气的热力状态,也使大气热力状态随... 对热带17层气温纬向偏差垂直剖面和气温异常垂直剖面进行了分析,发现热带太平洋大尺度准定常热源温度波和下垫面温度异常温度波都能激发温度偶极振子,使温度波波及对流层和平流层高空,不仅改变了高空大气的热力状态,也使大气热力状态随高度的分布呈现出明显的波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定常热源 温度异常 垂直剖面 偶极子
下载PDF
孟加拉湾上层地转环流周年变化的遥感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邱云 李立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9-46,共8页
应用1993~2003年TOPEX/Poseidon卫星测高数据结合历史水文资料,反演了孟加拉湾海面动力地形的平均周年变化,探讨了孟加拉湾上层环流季节特征和演变规律.结果显示,虽然孟加拉湾的大气环流受季风支配年周期波动显著,但表层环流形态的周... 应用1993~2003年TOPEX/Poseidon卫星测高数据结合历史水文资料,反演了孟加拉湾海面动力地形的平均周年变化,探讨了孟加拉湾上层环流季节特征和演变规律.结果显示,虽然孟加拉湾的大气环流受季风支配年周期波动显著,但表层环流形态的周年演变却呈3个不同的阶段.1~4月间(东北季风后期)湾内受一个海盆尺度的强大反气旋式环流的支配,湾口为西向流;5月西南季风骤起,印度季风漂流越过印度半岛南端出现在湾口,湾内反气旋环流弱化,在其南北两侧各出现一气旋式涡,构成5~9月间南北相间的三涡结构;10月东北季风再起,湾口漂流再次转向,10~12月间湾内则为海盆尺度的弱气旋式环流.受上述环流格局影响,位于西边界的印度沿岸流亦呈相应的3个阶段变化.分析表明,孟加拉湾风应力旋度的变化是造成湾内环流3个阶段演变的主要原因.本地风场和来自赤道海域的外强迫的共同驱动形成了孟加拉湾环流周年演变的独特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加拉湾 地转流 周年变化 卫星高度计
下载PDF
热带太平洋经向风异常年际变化与海温异常的关系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祖强 丁一汇 +1 位作者 赵宗慈 黄山江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1-120,共10页
运用奇异谱分析(SSA)方法对热带太平洋海温和经向风进行周期分析,结果表明太平洋海气系统存在准4年、准2年和年代际尺度的变化周期,其中准4年的变率最大。不同区域的风场,在不同时间尺度上与海温异常联系的紧密程度不同,位相的演变也... 运用奇异谱分析(SSA)方法对热带太平洋海温和经向风进行周期分析,结果表明太平洋海气系统存在准4年、准2年和年代际尺度的变化周期,其中准4年的变率最大。不同区域的风场,在不同时间尺度上与海温异常联系的紧密程度不同,位相的演变也有差异。文中还讨论了在准4年与准2年分量之间因风场的不同而导致的海温异常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气相互作用 ENSO 奇异谱分析
下载PDF
爪哇海末次冰盛期以来的季风与穿越流活动记录 被引量:3
17
作者 丁旋 方念乔 +1 位作者 F. Guichard F. Bassinot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65-471,共7页
文章通过SHl9034岩芯氧同位素曲线、AMS ^14C测年、浮游有孔虫组合及其所反映的温盐变化特点,并与爪哇海北部的SHl9006岩芯对比研究,获得如下认识:末次冰期2l~15kaB.P.阶段,爪哇海区东南季风强而西北季风微弱,气候冷干,混合层... 文章通过SHl9034岩芯氧同位素曲线、AMS ^14C测年、浮游有孔虫组合及其所反映的温盐变化特点,并与爪哇海北部的SHl9006岩芯对比研究,获得如下认识:末次冰期2l~15kaB.P.阶段,爪哇海区东南季风强而西北季风微弱,气候冷干,混合层薄,生物生产力高;15~10kaB.P.和10~7kaB.P.阶段由于海平面迅速上升,望加锡海峡和龙目海峡通道变宽,出现较强的表层穿越流活动;早全新世东南与西北季风都有增强,说明当时研究区气候有着更强的季节性;7~3kaB.P.阶段,爪哇海北部的穿越流主要在温跃层水中传输,到达爪哇上升流区时,上升至表层,使得混合层增厚,同时也抑制了上升流活动;约3kaB.P.以来,研究区穿越流活动表现与现代相近的性质,主要在温跃层水中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爪哇海 末次冰盛期 浮游有孔虫 古季风 穿越流
下载PDF
中斐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路径与方向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黄博 邓云成 张相君 《南海学刊》 2018年第4期101-108,共8页
气候变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自然灾害等问题使许多小岛屿国家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斐济等小岛屿国家一直是气候变化影响的主体,由于缺乏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一直承受着气候变化引起的各类后果。作为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国家之一,我国... 气候变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自然灾害等问题使许多小岛屿国家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斐济等小岛屿国家一直是气候变化影响的主体,由于缺乏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一直承受着气候变化引起的各类后果。作为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国家之一,我国有责任和义务推动《巴黎协定》的有效实施,帮助不发达国家提高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近年来,我国主要领导人越来越重视与南太平洋岛屿国家建立合作关系,在我国积极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背景下,如何利用帮助减缓气候变化这一契机,以斐济为支点,加强与南太岛国合作,推动构建中国与南太岛国命运共同体,是主要探讨的议题。通过研究斐济近年来气候变化影响下的挑战,分析斐济应对气候变化的合作需求,探讨中斐合作的可行性,提出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合作的切入点,以期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下的国际合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斐济 岛屿国家 国际合作
下载PDF
北太平洋夏季热带海区大气运动的平衡关系
19
作者 王文兰 王元 伍荣生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1-46,共6页
利用1998~2003年6~8月的NCEP/NCAR再分析资料(1.0°×1.0°经纬度网格),以对流层中部500hPa高度层为重点,利用北半球夏季(6~8月)低纬度(0°~30°N)太平洋地区(160°E-120°W)各物理量(... 利用1998~2003年6~8月的NCEP/NCAR再分析资料(1.0°×1.0°经纬度网格),以对流层中部500hPa高度层为重点,利用北半球夏季(6~8月)低纬度(0°~30°N)太平洋地区(160°E-120°W)各物理量(水平速度u,v,P-坐标垂直速度ω等)计算了水平运动方程中各分量的大小,通过比较对热带大尺度运动方程进行了简化,并给出了相应的简化方程,认为纬向风在除了赤道这一奇异带以外都是满足地转平衡的,而经向风则在离开赤道30°以外达到地转.由于热带太平洋地区是台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因此弄清此地区的大气运动基本平衡关系有助于台风形成机制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 水平运动方程 纬向半地转运动
下载PDF
Optimal estimation of zonal velocity and transport through Luzon Strait using variational data assimilation technique 被引量:7
20
作者 兰健 鲍献文 高郭平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35-339,共5页
A P-vector method was optimized using variational data assimilation technique, with which the vertical structures and seasonal variations of zonal velocities and transports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 A P-vector method was optimized using variational data assimilation technique, with which the vertical structures and seasonal variations of zonal velocities and transports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estward and eastward flowes occur in the Luzon Strait in the same period in a year. However the net volume transport is westward. In the upper level (0m -500m),the westward flow exits in the middle and south of the Luzon Strait, and the eastward flow exits in the north. There are two centers of westward flow and one center of eastward flow. In the middle of the Luzon Strait, westward and eastward flowes appear alternately in vertical direction. The westward flow strengthens in winter and weakens in summer. The net volume transport is strong in winter (5.53 Sv) but weak in summer (0.29 Sv). Except in summer, the volume transport in the upper level accounts for more than half of the total volume transport (0m bottom). In summer, the net volume transport in the upper level is eastward (1.01 Sv), but westward undernea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南海 吕宋海峡 带状传送速率 数字变更吸收 地转风平衡 偏微分方程 P-向量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