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硅藻提纯方法新进展:小个体硅藻纯化的实验技术 被引量:6
1
作者 李东 汉景泰 +2 位作者 孙会国 董明 富永红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23-624,共2页
硅藻壳体氧同位素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古气候研究手段,硅藻的分离提纯是开展此项研究的重要一环。矿物杂质由于与硅藻壳体的氧同位素差异很大,对目前常用的硅藻氧同位素实验方法获得的结果有显著影响。因此,硅藻氧同位素分... 硅藻壳体氧同位素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古气候研究手段,硅藻的分离提纯是开展此项研究的重要一环。矿物杂质由于与硅藻壳体的氧同位素差异很大,对目前常用的硅藻氧同位素实验方法获得的结果有显著影响。因此,硅藻氧同位素分析对硅藻样品的纯度要求极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藻 实验技术 提纯方法 氧同位素分析 纯化 个体 分离提纯 古气候
下载PDF
南海北部ZHS-176孔古海洋学记录:氧同位素和有机碳 被引量:6
2
作者 葛倩 孟宪伟 +2 位作者 初凤友 薛佐 雷吉江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3-80,共8页
对南海北部陆坡ZHS-176孔进行浮游有孔虫氧同位素和有机碳的研究,重建了末次冰期以来的古气候演化历史。ZHS-176孔浮游有孔虫氧同位素分析揭示了末次冰期期间的气候波动,如末次盛冰期、Heinrich事件1、Blling-Allerd暖期与新仙女木... 对南海北部陆坡ZHS-176孔进行浮游有孔虫氧同位素和有机碳的研究,重建了末次冰期以来的古气候演化历史。ZHS-176孔浮游有孔虫氧同位素分析揭示了末次冰期期间的气候波动,如末次盛冰期、Heinrich事件1、Blling-Allerd暖期与新仙女木事件在南海北部陆坡均有响应。同时,在全新世阶段存在3个强降水期和3个弱降水期。ZHS-176孔有机碳以生物成因为主,随着夏季风的增强,陆源物质含量增加,但在3kaBP以后由于华南地区夏季风减弱而导致陆源输入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新世 氧同位素 有机碳 南海 末次冰期
下载PDF
我国东海陆架地区新生代地层的热导率 被引量:16
3
作者 栾锡武 高德章 +1 位作者 喻普之 赵金海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1-159,共9页
对东海陆架区的浅表层柱状岩芯样品和多口钻井岩心样品的热导率数据按岩性、深度、年龄和孔隙度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泥岩、粉砂岩和砂岩的热导率有所不同。在 3 0 0 0m以上 ,泥岩的热导率大于砂岩的热导率 ;而在 3 0 0 0m以下砂岩的热... 对东海陆架区的浅表层柱状岩芯样品和多口钻井岩心样品的热导率数据按岩性、深度、年龄和孔隙度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泥岩、粉砂岩和砂岩的热导率有所不同。在 3 0 0 0m以上 ,泥岩的热导率大于砂岩的热导率 ;而在 3 0 0 0m以下砂岩的热导率则大于泥岩的热导率。粉砂岩的热导率基本介于泥岩和砂岩之间。岩石的热导率和岩石样品所处的深度密切相关 ,随着深度的增大热导率数值增大。岩石的年龄影响岩石的热导率。在同等深度的情况下 ,年龄越老 ,热导率数值越高 ,但埋深浅的老地层热导率会小于埋深大的新地层的热导率。孔隙度和含水对岩石样品的热导率有很大的影响 ,岩石会因孔隙中含水而使热导率有非常大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陆架 新生代地层 热导率 中国 岩性 年龄 孔隙度
下载PDF
现代黄河三角洲东北部(埕北地区)晚更新世及全新世地层的物理力学性质 被引量:9
4
作者 冯秀丽 杨荣民 +1 位作者 沈渭铨 许卫东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3-29,共7页
依据在现代黄河三角洲东北海区(埕北地区)所取2个钻孔的详细资料,将本区地层自上而下分为全新世地层、晚更新世地层和底部的中更新世地层。上部全新世地层厚约15米,按沉积物的物理力学性质又可分为两个亚层:A亚层,0~9米是现代黄河三角... 依据在现代黄河三角洲东北海区(埕北地区)所取2个钻孔的详细资料,将本区地层自上而下分为全新世地层、晚更新世地层和底部的中更新世地层。上部全新世地层厚约15米,按沉积物的物理力学性质又可分为两个亚层:A亚层,0~9米是现代黄河三角洲沉积,含有许多含水量高强度低的软弱夹层;B亚层,9~15米,是全新世高海面时期的浅海沉积,其承载力较高。 15~65米为晚更新世地层,上半部均质性差,有软弱夹层。下半部较稳定,承载力超过20吨/米~2。晚中更新世地层(65米以下),经过长时期的固结作用,含水量较低,密度较高,承载力超过30吨/米~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洲 晚更新世 全新世 黄河
下载PDF
海南岛鹿回头造礁珊瑚的^(14)C年代及珊瑚礁的发育演化 被引量:4
5
作者 黄德银 施祺 +1 位作者 张叶春 吕金玲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1-37,共7页
通过 2002 年 7 月沿鹿回头珊瑚礁坪断面方向,在原生滨珊瑚 (Porites) 礁表面进行系统采样,并进行 C 测年和年代校正,初步划分出全新世以来珊瑚礁演化的 5 个阶段:珊瑚礁繁盛期 (7 300—6 000 14cal.aBP )、珊瑚礁发育停滞期Ⅰ(6 00... 通过 2002 年 7 月沿鹿回头珊瑚礁坪断面方向,在原生滨珊瑚 (Porites) 礁表面进行系统采样,并进行 C 测年和年代校正,初步划分出全新世以来珊瑚礁演化的 5 个阶段:珊瑚礁繁盛期 (7 300—6 000 14cal.aBP )、珊瑚礁发育停滞期Ⅰ(6 000—4 800 cal.aBP )、珊瑚礁发展期 (4 800—3000 cal.aBP )、珊瑚礁发育停滞期Ⅱ(3 000—1000 cal.aBP ) 和现代珊瑚礁发育期 (1 000 cal.aBP 以来)。鹿回头珊瑚礁在 7 300—6 000cal.aBP 处于发育的繁盛期,已基本上形成了现代珊瑚礁的地貌格局。后来不同时期珊瑚礁是在此时期形成的礁塘或礁坑等低洼地中形成,并在鹿回头半岛两侧向外发展,现代珊瑚礁则发育于全新世珊瑚礁的外礁坪或礁前斜坡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礁珊瑚 ^14C年代 发育过程 全新世 鹿回头
下载PDF
海洋底栖生物粒径谱的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王睿照 张志南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2003年第4期61-68,共8页
生物粒径谱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特征 ,反映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以及系统内部的动态联系 ,成为研究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工具。
关键词 海洋底栖生物 海洋生态系统 动态 基本理论 工具 研究进展 综述 粒径 内部 反映
下载PDF
琼东南盆地北礁地区梅山组丘形反射特征 被引量:2
7
作者 李俞锋 蒲仁海 +5 位作者 胡宝清 樊笑微 李斌 邓东 王飞 郭瑞川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53-62,共10页
目前琼东南盆地北礁凹陷中中新统梅山组顶部丘形反射引起广泛关注,但对其成因有不同认识。本文通过高精度二维、三维地震、钻井资料,研究丘形反射的特征。研究表明北礁地区梅山组顶部发育近东西向展布的长条形丘体,丘间为水道,丘内为中... 目前琼东南盆地北礁凹陷中中新统梅山组顶部丘形反射引起广泛关注,但对其成因有不同认识。本文通过高精度二维、三维地震、钻井资料,研究丘形反射的特征。研究表明北礁地区梅山组顶部发育近东西向展布的长条形丘体,丘间为水道,丘内为中-弱振幅的地震反射,与西南部强振幅水道砂岩形成鲜明的对比,波阻抗反演揭示丘内为低波阻抗,属泥岩范畴。梅山组塑性丘内地层发生重力扩展,在其上覆的脆性地层(强振幅砂岩和弱振幅泥岩)发育多边形断层,反推出梅山组形成于深水环境,丘为泥丘,沉积环境分析也认为北礁凹陷中中新世为半深海沉积,梅山组的丘-谷分别对应上覆地层的谷-丘,认为是底流剥蚀/沉积成因。本文的研究对南海北部丘形反射的认识有重要意义,并可降低油气探勘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礁凹陷 梅山组 丘形反射 多边形断层 底流 泥丘 半深海沉积环境
下载PDF
苏皖下扬子区震旦纪—中三叠世海相层序地层 被引量:8
8
作者 许正龙 翟爱军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2期64-69,共6页
笔者运用板块构造和层序地层学的理论和方法 ,从露头区精细研究开始 ,寻找层序地层单元的识别标志和沉积相标志 ,拟建立起研究区综合层序地层格架。在此基础上结合区域构造资料和沉积背景分析 ,对苏皖下扬子区的震旦纪—中三叠世的层序... 笔者运用板块构造和层序地层学的理论和方法 ,从露头区精细研究开始 ,寻找层序地层单元的识别标志和沉积相标志 ,拟建立起研究区综合层序地层格架。在此基础上结合区域构造资料和沉积背景分析 ,对苏皖下扬子区的震旦纪—中三叠世的层序地层进行划分 ,共认识别出 11个二级层序 ,6 4个三级层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旦纪 中三叠世 下扬子区 海相地层 层序地层 构造演化 江苏 安徽
下载PDF
莱州湾E孔中更新世末期以来的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27
9
作者 韩德亮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79-85,共7页
对 1 994年在莱州湾沿岸所取的E孔 (37°0 7′N ,1 1 8°5 5′E ,孔深为 82 1m)岩心进行了地球化学研究 .用等离子光谱法测量了 9个常量元素、1 5个微量元素和碳酸钙的含量 .结果表明 ,(1 )E孔大部分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含量、... 对 1 994年在莱州湾沿岸所取的E孔 (37°0 7′N ,1 1 8°5 5′E ,孔深为 82 1m)岩心进行了地球化学研究 .用等离子光谱法测量了 9个常量元素、1 5个微量元素和碳酸钙的含量 .结果表明 ,(1 )E孔大部分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含量、尤其元素特征比值(Mn/Fe ,Sr/Ba,Sr/Ca ,Ti/Al)在地层分界处都有明显变化 ,可作为该区第四纪地层划分的重要指标 ;(2 )常量元素含量变化主要受宿主矿物控制 ,主要反映物质来源 ,同时也反映沉积作用和沉积环境 ,Fe,Al,Ca ,Mg ,Mn ,Ti对物源和环境反映较为敏感 ;(3)微量元素在中更新世末期、最后间冰期、最后冰期和全新世四个不同沉积时期分布特征不同 ,尤其在气候“冷期”和“暖期”有不同分布规律 ;大多数微量元素含量变化旋回曲线之“波谷”对应着沙层沉积 ,有 6个沙层代表“暖期”沉积 ,1个沙层代表“冷期”沉积 ;(4)E孔在冰期低海面时期风成粉砂沉积中碳酸钙含量偏高 ,间冰期时海侵沙层中碳酸钙的含量偏低 ,碳酸钙含量变化与粒度和沉积物类型有关 ,对气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州湾 中更新世末期 地球化学 古环境 元素地层 沉积环境 微量元素
下载PDF
渤海湾贝壳堤研究现状及意义 被引量:10
10
作者 高玉巧 刘立 《海洋地质动态》 2003年第5期7-9,共3页
贝壳堤是渤海湾西岸、西北岸近五六千年以来成陆过程中的一类重要地质现象。它的发育规模、时间跨度和所包含的地质古环境信息在第四纪地质研究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在整理总结前人有关贝壳堤研究的基础上 ,介绍了贝壳堤研究的现状、方法... 贝壳堤是渤海湾西岸、西北岸近五六千年以来成陆过程中的一类重要地质现象。它的发育规模、时间跨度和所包含的地质古环境信息在第四纪地质研究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在整理总结前人有关贝壳堤研究的基础上 ,介绍了贝壳堤研究的现状、方法和意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 贝壳堤 发育规模 时间跨度 地质古环境信息 第四纪地质研究
下载PDF
四川龙门山区中—上泥盆统底栖群落取代与海平面波动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源仁 李祥辉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30-430,共1页
关键词 上泥盆统 龙门山区 海平面波动 四川 弗拉斯阶 腕足动物 群落变化 中泥盆统 突变
下载PDF
南黄海盆地及邻区中生代地层对比(英文) 被引量:3
12
作者 龚建明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83-91,共9页
中生代地层广泛分布于南黄海盆地及邻区 ,包括胶莱盆地、苏北盆地、群山盆地、黑山盆地、庆尚盆地等。陆上和海域的三叠纪地层主要由灰岩组成。侏罗纪地层目前只发现于陆上 ,主要由陆相碎屑岩组成 ,但从南黄海盆地某些地震剖面上可以看... 中生代地层广泛分布于南黄海盆地及邻区 ,包括胶莱盆地、苏北盆地、群山盆地、黑山盆地、庆尚盆地等。陆上和海域的三叠纪地层主要由灰岩组成。侏罗纪地层目前只发现于陆上 ,主要由陆相碎屑岩组成 ,但从南黄海盆地某些地震剖面上可以看出 ,海域侏罗纪地层很可能存在。白垩纪地层在上述中生代盆地中分布最广 ,在许多钻井中 ,白垩纪地层的厚度在 1 0 0 0 m以上 ,甚至 2 0 0 0 m。其中 ,陆地上早白垩纪地层主要由暗色陆相碎屑岩组成 ,例如胶莱盆地的莱阳组、苏北盆地的葛村组 ,庆尚盆地的新洞群 ;而海域的早白垩纪地层通常由红色碎屑岩组成 ,例如 ,南黄海盆地东侧的 Kachi- 1和 Inga- 1井钻遇早白垩纪地层 ,其中 Kachi- 1井的早白垩纪地层为红褐色碎屑岩夹火山岩 ,而 Inga- 1井的早白垩纪地层为玄武岩。中白垩纪地层属氧化环境 ,岩石通常为红色或棕色。例如 ,胶莱盆地的王氏组、苏北盆地的浦口组和赤山组、庆尚盆地的河阳群。在南黄海盆地中 ,ZC7- 2 - 1、Kachi- 1和另外 5口井均钻遇这套以红色为主的地层。苏北盆地和南黄海盆地的晚白垩纪地层称为泰州组 ,主要由暗色泥岩组成 ,而庆尚盆地的晚白垩纪地层称为榆川群 ,主要由火山岩组成。地层对比显示 ,南黄海盆地及邻区中生代地层具有东部沉积厚、西部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分布 地层对比 南黄海盆地 中生代 地震剖面 侏罗纪
下载PDF
当今遗迹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第29届国际地质大会遗迹学综述 被引量:2
13
作者 龚一鸣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514-516,共3页
为期11天的第29届国际地质大会于1992年8月24日在世界著名旅游城——日本京都正式开幕,大会以“从地球起源到人类生存”为主题,吸引了来自世界上85个国家和地区的4 500名地球科学家和相关人员。代表们就近年来地球科学的成果和问题,运... 为期11天的第29届国际地质大会于1992年8月24日在世界著名旅游城——日本京都正式开幕,大会以“从地球起源到人类生存”为主题,吸引了来自世界上85个国家和地区的4 500名地球科学家和相关人员。代表们就近年来地球科学的成果和问题,运用口头报告、论文张贴、科技展览、专题讨论会、短期课程和系列讲座等形式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热烈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 化石 遗迹学 热点 生物地层学
下载PDF
黄东海及邻近陆架晚第四纪层序地层 被引量:1
14
作者 金仙梅 刘健 董清水 《海洋地质动态》 2003年第7期28-30,共3页
概述了近年来黄东海晚第四纪地层的最新研究进展 ,总结了末次冰期最盛期以来的层序地层模式 ,即 :本区域的海平面呈阶梯式变化 ,可区分为低水位、海侵、高水位 3大沉积体系域。
关键词 层序地层 晚第四纪 末次冰期 黄东海 黄东海陆架 沉积体系
下载PDF
东海陆架盆地中生代残留地层特征及其构造启示
15
作者 王磊 李春峰 +2 位作者 李珂迪 姚泽伟 陶天生 《海洋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24,共14页
东海陆架盆地是位于中国东部华南大陆边缘的一个中、新生代叠合盆地,具有较大油气潜力。目前东海陆架盆地油气的发现均来自于新生界,对中生代残留地层的各方面特征认识不足:在空间上通常集中于特定构造单元,且基本位于盆地西部;在时间... 东海陆架盆地是位于中国东部华南大陆边缘的一个中、新生代叠合盆地,具有较大油气潜力。目前东海陆架盆地油气的发现均来自于新生界,对中生代残留地层的各方面特征认识不足:在空间上通常集中于特定构造单元,且基本位于盆地西部;在时间上主要涉及白垩纪和侏罗纪,且多是定性或半定量的研究。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收集、整理了研究区目前最新、最全的反射地震资料和钻井数据,从钻遇中生界井的标定出发,以地震资料的层序划分和解释为基础,进行残留地层的研究,空间上统一盆地东、西两大坳陷带,时间上统揽白垩纪、侏罗纪以及前侏罗纪三个时期。结果表明,东海陆架盆地中生代残留地层遭受了后期严重的剥蚀改造,总体呈现东厚西薄、南厚北薄的特征,残留地层范围随时间不断东扩。对比各时期残留地层平面展布特征,揭示了东海陆架盆地的演变过程:三叠纪时期盆地原型为被动大陆边缘坳陷型盆地,早、中侏罗世时期为活动大陆边缘弧前盆地,晚侏罗世—晚白垩世时期为大陆边缘弧后伸展盆地;与此相对应,古太平洋板块俯冲肇始于晚三叠世—早、中侏罗世时期,板块后撤始于晚侏罗世。东海陆架盆地在中生代的东侧边界位于钓鱼岛隆褶带的东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陆架盆地 中生界 残留地层 沉积盆地 构造启示
下载PDF
东海陆架盆地第三系层序地层格架与海平面变化 被引量:14
16
作者 武法东 陆永潮 +4 位作者 李思田 解习农 李培廉 周平 赵金海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3-20,共8页
依据地震反射特征和层序界面性质特征,对东海陆架盆地第三系进行了层序地层划分,并建立了层序地层格架.共划分出3个构造层序,7个超层序和19个层序.以岩心成因相的精细描述及测井相分析为基础,对该盆地第三系进行了沉积体系分... 依据地震反射特征和层序界面性质特征,对东海陆架盆地第三系进行了层序地层划分,并建立了层序地层格架.共划分出3个构造层序,7个超层序和19个层序.以岩心成因相的精细描述及测井相分析为基础,对该盆地第三系进行了沉积体系分析.共识别出9种沉积体系,20种沉积组合和若干种成因相.对盆地构造演化各阶段的沉积体系发育、空间展布及体系域组合等沉积响应进行了分析.以微体古生物年代化石为主要依据,结合沉积环境和沉积构造反映的古水深标志,编制了东海陆架盆地第三系海平面变化曲线.反映长周期的海平面变化有4次,短周期的海平面变化共22次.相对海平面变化的幅度在0~150m之间.海平面长周期反映的海侵、海退作用速度具有不对称性.以上述研究为基础,总结了盆地有利的油气生成和储集相带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 陆架 盆地 第三系 层序地层 海平面变化
下载PDF
北黄海盆地中生代地层的地质特征和油气潜力(英文) 被引量:20
17
作者 龚建明 温珍河 +1 位作者 陈建文 戴春山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69-78,共10页
位于山东半岛东北部的北黄海盆地沿东北方向可以延伸到朝鲜的西朝鲜湾盆地和安州盆地 ,而沿西南方向可以延伸到中国的胶莱盆地。长期以来该盆地的找油重点为第三系 ,结果收效甚微。2 0世纪 80年代末朝鲜在西朝鲜湾靠北黄海盆地一侧钻井... 位于山东半岛东北部的北黄海盆地沿东北方向可以延伸到朝鲜的西朝鲜湾盆地和安州盆地 ,而沿西南方向可以延伸到中国的胶莱盆地。长期以来该盆地的找油重点为第三系 ,结果收效甚微。2 0世纪 80年代末朝鲜在西朝鲜湾靠北黄海盆地一侧钻井数口且在中生代地层中发现了商业性油气流 ,自此中生代地层替代新生代第三纪地层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人们希望在北黄海盆地的中生代地层中也能找出商业性油气流。本文以李四光 ( 1 979)划分的新华夏系第二隆起带理论为指导 ,将胶莱盆地、北黄海盆地、西朝鲜湾盆地和安州盆地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 ,在详细分析了安州盆地、西朝鲜湾盆地和胶莱盆地的中生代地层分布、油气潜力及其类比关系后认为 ,北黄海盆地在基底结构及其上覆盖层的沉积特征上应具有与安州盆地、西朝鲜湾盆地和胶莱盆地相似的特征。目前 ,西朝鲜湾盆地和胶莱盆地在中生代地层中已取得重要的油气发现和油气显示 ,而它们主要是由下白垩统和上侏罗统组成。因此 ,我们有理由相信 ,北黄海盆地的中生代地层很可能成为有远景的勘探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生代 地层 油气潜力 北黄海盆地 地质特征
下载PDF
北黄海西部的全新世泥质沉积 被引量:24
18
作者 王桂芝 高抒 李凤业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25-134,共10页
1 引言 细颗粒沉积物在海洋动力条件下被侵蚀、搬运、堆积过程及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是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关注的内容之一,陆架区细颗粒沉积物的输运、堆积、再悬浮过程与物质循环有着紧密的关系。泥质沉积中记录了环境变迁的信息... 1 引言 细颗粒沉积物在海洋动力条件下被侵蚀、搬运、堆积过程及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是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关注的内容之一,陆架区细颗粒沉积物的输运、堆积、再悬浮过程与物质循环有着紧密的关系。泥质沉积中记录了环境变迁的信息,通过对现代环境下的细颗粒沉积的研究,可以了解沉积物的形成环境及堆积过程,有助于恢复古代的沉积历史和沉积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黄海 全新世 泥质沉积 粒度 浅地层剖面 沉积速率 海洋地质学
下载PDF
皖南蛇绿岩套辉长岩锆石U-Pb定年以及元素和氧同位素研究 被引量:16
19
作者 吴荣新 郑永飞 吴元保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9期70-73,共4页
对皖南蛇绿岩套辉长岩分别进行锆石微区U-Pb定年、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和Sr-Nd同位素分析、矿物氧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皖南蛇绿岩存在3个时代的岩浆锆石,对应的U-Pb年龄分别为891±13Ma、826±4Ma和764±10Ma。元素和Sr... 对皖南蛇绿岩套辉长岩分别进行锆石微区U-Pb定年、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和Sr-Nd同位素分析、矿物氧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皖南蛇绿岩存在3个时代的岩浆锆石,对应的U-Pb年龄分别为891±13Ma、826±4Ma和764±10Ma。元素和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出明显的岛弧岩浆岩特征,表明辉长岩来源于俯冲带上覆地幔楔的部分熔融。矿物氧同位素分析表明,辉长岩遭受了亚固相高温热液蚀变。笔者解释辉长岩构造就位年龄为891±13Ma,在826±4Ma受到前裂谷期岩浆活动的改造,并在764±10Ma受到同裂谷岩浆活动的影响而发生亚固相热液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长岩 锆石 氧同位素 新元古代 热液蚀变 锆石U-PB定年 氧同位素分析 微量元素分析 蛇绿岩套 同位素研究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天环北段白云岩成因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毕胜宇 郑聪斌 +1 位作者 李振宏 马俊宝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1-4,共4页
鄂尔多斯盆地天环北段白云岩体主要发育于马家沟组马四段中,主要沿定探1井~鄂6井呈南北向展布,西部延伸至布1井~天2井一线,东部则到城川1井区,南北长约200km,东西宽约40~80km,总面积约10 000km2,最大厚度达431m。通过岩相古地理环境分... 鄂尔多斯盆地天环北段白云岩体主要发育于马家沟组马四段中,主要沿定探1井~鄂6井呈南北向展布,西部延伸至布1井~天2井一线,东部则到城川1井区,南北长约200km,东西宽约40~80km,总面积约10 000km2,最大厚度达431m。通过岩相古地理环境分析、电子探针雾心亮边分析、碳氧同位素分析、包裹体分析以及微量元素分析,认为白云岩体形成的两个主要阶段为混合水白云岩化阶段和深埋藏热水白云岩化阶段。混合水来源主要是大气淡水与海水,热水的来源主要是早期封存在地层中的混合水以及后期构造运动引起的沿断裂和不整合运移的深部热液流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成因分析 氧同位素分析 微量元素分析 白云岩化 岩相古地理 马家沟组 最大厚度 环境分析 电子探针 热液流体 构造运动 混合水 南北向 包裹体 水来源 不整合 热水 展布 海水 大气 运移 地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