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04篇文章
< 1 2 15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香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资源及综合利用价值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璐琳 田明中 +3 位作者 张建平 武法东 程捷 张绪教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20-532,共13页
地质遗迹综合利用价值是地质公园开展地质遗迹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等工作的重要科学依据,但如何进行客观和定量的评价尚未很好解决。对香港世界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资源进行详细野外调查,根据《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划分地质遗... 地质遗迹综合利用价值是地质公园开展地质遗迹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等工作的重要科学依据,但如何进行客观和定量的评价尚未很好解决。对香港世界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资源进行详细野外调查,根据《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划分地质遗迹资源类型,运用层次分析法对香港世界地质公园综合利用价值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显示,香港世界地质公园典型地质遗迹共分为5个大类、11个类和14个亚类,从自然属性、价值属性、保护管理与开发利用条件等方面选取4个综合评价因子、15个具体评价指标,构建地质遗迹资源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评价的指标权重;根据制定的评分标准,邀请专家对地质遗迹综合价值进行打分,运用地质遗迹综合利用价值评价计算模型,计算得出香港世界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综合利用价值评价的得分为90.27,为一级旅游资源。研究成果为深入开展香港世界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管理保护和开发利用等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其它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资源综合利用评价提供借鉴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公园 地质遗迹资源 价值评价 层次分析法 中国香港
下载PDF
Chenier的内涵分析和译名建议
2
作者 于谦 王宏 +4 位作者 贾建军 王韫玮 王福 高建华 高抒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4-370,共7页
名词术语规范化是推动科学技术创新、创建科技话语体系、争取国际科技话语权等工作的基础性工作。Chenier(及与之相关的Chenier Plain)是一种独特而重要的海岸沉积地貌类型,但是其译名并未统一。自1970年来以来,Chenier的中文译名先后... 名词术语规范化是推动科学技术创新、创建科技话语体系、争取国际科技话语权等工作的基础性工作。Chenier(及与之相关的Chenier Plain)是一种独特而重要的海岸沉积地貌类型,但是其译名并未统一。自1970年来以来,Chenier的中文译名先后出现了4大类、8种,以贝壳堤相对常见,这种情况不利于中文语境下术语的统一表达和高效传播。本文首先详细说明了Chenier的内涵,即位于高潮滩、沿岸、蚀余、粗颗粒天然堤。然后对上述译名进行分析和评述。虽然“贝壳堤”的使用相对最为广泛,但是Chenier既可能主要由贝壳物质组成,也可能以硅质砂砾为主,从而引发矛盾。基于内涵和术语的翻译定名特点,本文建议将Chenier翻译成潮滩堤,Chenier Plain即为潮滩堤平原。考虑到物质组成,潮滩堤(Chenier)可以分两种,一为砂质潮滩堤(SandyChenier),一为贝壳潮滩堤(ShellyChenier),后者可以简称为贝壳堤,以及对应的贝壳堤平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enier 贝壳堤 潮滩堤
下载PDF
基于谷歌地球历史影像的大连市海岸线变化分析
3
作者 江山 周丽 +5 位作者 马宏伟 朱巍 倪金 马诗敏 张静 郇恒飞 《地质与资源》 CAS 2024年第1期56-64,共9页
为了研究大连市近40年海岸带环境变迁和演化规律,基于谷歌地球历史影像,采用GIS技术提取和分析了大连市1984-2018年海岸线变化信息.结果显示大连市海岸线增长经历了低-高-低3个阶段,时间节点为2004年和2014年.围(填)海增速与GDP增速曲... 为了研究大连市近40年海岸带环境变迁和演化规律,基于谷歌地球历史影像,采用GIS技术提取和分析了大连市1984-2018年海岸线变化信息.结果显示大连市海岸线增长经历了低-高-低3个阶段,时间节点为2004年和2014年.围(填)海增速与GDP增速曲线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从空间来看,大连市海岸线变化主要分布在湾区和河口地区,主要类型为填海造陆区和围海养殖区.其中填海造陆区主要集中在市辖区中南部沿岸和长兴岛开发区,围海养殖区则分散在北部和东部瓦房店、普兰店和庄河等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线 土地利用 谷歌地球 GIS 卫星图像 大连市 辽宁省
下载PDF
海滩冲流带水沙运动综述
4
作者 潘毅 陈自怡 +2 位作者 刘烨 朱芳芳 匡翠萍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20-927,共8页
简述了冲流带水沙运动的基本特征,综述了入渗或出渗、段波紊动、泥沙平流、沉降或冲刷延后以及沿岸流、波浪-冲流相互作用和波群作用对冲流带水沙运动影响的最新研究进展;介绍了冲流带水沙运动物理实验的实现方式以及物理实验中冲流带... 简述了冲流带水沙运动的基本特征,综述了入渗或出渗、段波紊动、泥沙平流、沉降或冲刷延后以及沿岸流、波浪-冲流相互作用和波群作用对冲流带水沙运动影响的最新研究进展;介绍了冲流带水沙运动物理实验的实现方式以及物理实验中冲流带泥沙运动观测技术的最新进展,论述了用于冲流带水沙运动研究的2类数学模型,并讨论了各自的优缺点。最后,探讨了现有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的局限性,并给出了未来的研究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流带 水沙运动 海岸泥沙
下载PDF
长江口北支上段岸滩侵蚀及保护实施效果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季永兴 李路 +1 位作者 袁琳 陈雪初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19,共9页
受上下游工程、来水来沙影响,长江口北支上段近期岸滩侵蚀后退严重。为揭示北支上段近期演变机理,控制河势变化和保护生态基底,收集2001年以来长江口北支全河道水下地形资料,并开展了2017-2020年工程区段水下地形精细实测,基于水动力数... 受上下游工程、来水来沙影响,长江口北支上段近期岸滩侵蚀后退严重。为揭示北支上段近期演变机理,控制河势变化和保护生态基底,收集2001年以来长江口北支全河道水下地形资料,并开展了2017-2020年工程区段水下地形精细实测,基于水动力数学模型研究了岸滩保护措施合理性,以分形理论评价了保护措施实施后效果。结果表明:(1)长江口北支进口江心洲发育,导致上段“S”形主轴弯曲度加大,加剧了暗沙、江心洲和岸滩动荡;(2)在冲刷最严重的岸滩采用丁坝群加护坎可有效阻止岸滩侵蚀后退;(3)多年水下地形实测和分形理论计算评价,岸滩趋于稳定,生态基底得以恢复。鉴于新江心沙洲发育和岸滩、深槽变化加剧了北支上段演变的复杂性,建议尽快成立综合协调部门,统筹提出满足水利、防洪、供水、航运、生态等多目标需求的综合整治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岸滩侵蚀 保滩工程 数学模型 分形理论 长江口北支
下载PDF
1996-2022年黄河三角洲行水河口岸线稳定性研究
6
作者 左凤娇 曹印 +6 位作者 范镇 殷鹏钧 李瑞 钱张帆 王红艳 战超 王庆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6-436,共11页
黄河清八汊现行河口自改汊以来发生了巨大变化,监测其岸线变化,探讨其稳定程度对海岸带可持续发展以及海岸带韧性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GPS、GIS、RS技术从1996-2022年黄河三角洲行水河口的220幅遥感影像中推断出年平均海岸线位... 黄河清八汊现行河口自改汊以来发生了巨大变化,监测其岸线变化,探讨其稳定程度对海岸带可持续发展以及海岸带韧性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GPS、GIS、RS技术从1996-2022年黄河三角洲行水河口的220幅遥感影像中推断出年平均海岸线位置,同时根据行水河口摆动次数划分为5个阶段,并以此为基础对海岸线变迁及其稳定性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行水河口岸线长期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整体呈淤进状态,各岸段岸线时空变化特征不同,最大侵蚀(-73.89m/a)区出现在两丁坝之间,最大淤积(393.20m/a)区出现在河口区附近。研究区90%的岸线表现为较强淤积至严重淤积,稳定性指数由两丁坝之间(0.135)、2007年出汊前旧河口(0.068)、2007年出汊后新生河口(0.006)依次降低。入海水沙量、河口位置变迁以及沿岸输沙是影响岸线稳定性出现时空差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平均海岸线 岸线稳定性 数字岸线分析 3S 黄河三角洲
下载PDF
变化条件下长江口沉积地貌系统转型与应对
7
作者 何青 朱春燕 +3 位作者 郭磊城 侯立军 彭忠 张卫国 《中国水利》 2024年第16期12-19,共8页
长江口是径流-潮汐共同影响的大型分汊河口三角洲复合系统,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的核心承载区。为深入认识长江口沉积地貌系统演变规律,综合分析了长江口面临的变化条件、沉积环境、地貌演变、问题挑战及... 长江口是径流-潮汐共同影响的大型分汊河口三角洲复合系统,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的核心承载区。为深入认识长江口沉积地貌系统演变规律,综合分析了长江口面临的变化条件、沉积环境、地貌演变、问题挑战及应对举措。研究表明,在全球气候变化条件下,长江口面临河流输沙量减少75%~90%、海平面持续上升、人类涉水工程数量增多等多重变化,长江口沉积地貌系统转化开始显现,河口河道窄深化,岸线日益固化,拦门沙地貌淤蚀转变,水下三角洲加速侵蚀,1950—2020年累计减少水域面积约1500 km^(2),由此引起的河道人工渠化趋势,可能导致河流来沙更加难以在河口系统内沉积,加剧减沙环境下的河口侵蚀和洪水灾害风险;河口系统整体呈现“自然淤涨—稳定调整—淤蚀转型—侵蚀萎缩”的演变趋势,长江口面临从泥沙沉积和自然缓慢淤涨过程,向侵蚀冲刷与人类驱动的适应调整转变。未来河口开发治理和保护需加强流域—河口—近海的自然-社会耦合机制研究,发展实时现场监测、中长期地貌数值模拟和数字孪生技术,兼顾生态保护和系统韧性与安全维护,增强河口系统应对洪水、侵蚀等灾害的抵御能力,保障长江口健康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潮汐 泥沙 地貌 转型 人类活动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长江口北支上段滩槽演变过程研究
8
作者 王凌霄 戴志军 +3 位作者 梅雪菲 王杰 楼亚颖 乔红杰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63-676,共14页
滩槽系统是河口普遍存在的地貌单元,其演变过程直接关乎航槽稳定与滩涂资源利用。利用1992年—2022年长江口北支上段实测地形资料、Landsat遥感影像及长江入海水沙、南北支分流比等数据,分析北支上段滩槽演变过程及可能的影响因素。结... 滩槽系统是河口普遍存在的地貌单元,其演变过程直接关乎航槽稳定与滩涂资源利用。利用1992年—2022年长江口北支上段实测地形资料、Landsat遥感影像及长江入海水沙、南北支分流比等数据,分析北支上段滩槽演变过程及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崇头边滩淤涨速率为0.32 km^(2)/a,新跃沙为0.25 km^(2)/a,其中超过50%的研究区边滩淤涨发生在2000年—2003年。同时,崇头河槽在2000年—2008年发生明显侵蚀,容积扩大超过50%。崇头边滩与新跃沙淤涨泥沙来源主要由潮流带入,受上游来沙影响较小。由于北支青龙港河道弯曲及涌潮现象,引起新跃沙快速淤涨。崇头边滩在洪季受径潮流顶托造成泥沙落淤;在枯季因科氏力与淤涨滩涂扩展,形成涨潮冲刷槽,构成北支“槽冲滩淤”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槽系统 动力地貌演变 潮汐不对称 长江口 北支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地面沉降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
9
作者 陈瑞瑞 孙颢月 +3 位作者 朱紫若 蒋雪中 陈沈良 陈静 《海岸工程》 2024年第1期1-23,共23页
黄河三角洲是我国成陆时间最短的大型河口三角洲,由于其发育背景特殊、地质环境系统不稳定以及人类活动影响,地面沉降较为显著,引发了诸多环境问题,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严重威胁。从监测技术和成因机理角度出发,系统综述了... 黄河三角洲是我国成陆时间最短的大型河口三角洲,由于其发育背景特殊、地质环境系统不稳定以及人类活动影响,地面沉降较为显著,引发了诸多环境问题,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严重威胁。从监测技术和成因机理角度出发,系统综述了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地面沉降现状:(1)黄河三角洲地面沉降受新生地层自然压实、人为建筑重力压实、河流陆源输入减少、地下水与卤水开采、石油天然气开采以及海洋动力作用相对增强等多重因素影响,需要更详细、更系统地研究,特别是定量分离人为与自然因素在地面沉降的贡献方面,需要与其他学科如地质、岩土、力学、数学等交叉进行综合定量分析;(2)黄河三角洲地面沉降的长时空尺度的持续监测与分析、历史周期分析与未来判断分析需加强,尤其要重视海陆相互作用对地面沉降的长期和短期影响的研究;(3)地面沉降勘查、监测和精度研究及沉降评估和环境影响监测研究,尤其是海岸带退蚀与地面沉降之间的耦合关系等问题仍待深入。在今后研究黄河三角洲地面沉降的过程中,应更加注重理论模型的深入探究和新技术方法的实践,机理研究应扩展至多种模型研究;预测灾害时,应扩展到与地面沉降问题较为紧密的地面开裂、断层以及地裂缝等研究上。此外,还应对地面沉降的社会经济影响和环境影响等方面做出更多探索和实际应用。全面系统深入地了解黄河三角洲地面沉降现象,可为有效地实施三角洲生态保护和资源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社会经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地面沉降 人类活动 海陆相互作用
下载PDF
长江口南北支分流口江心洲动力地貌变化过程研究
10
作者 王凌霄 戴志军 +3 位作者 梅雪菲 王杰 楼亚颖 乔红杰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95-607,共13页
地处径潮流汇合处的河口分流口江心洲在河口河势变迁中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利用1959-2022年长江北支入口段实测地形数据、长江入海水沙以及南北支分水分沙比等数据,对北支入口段新生江心洲动力地貌变化过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959-2... 地处径潮流汇合处的河口分流口江心洲在河口河势变迁中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利用1959-2022年长江北支入口段实测地形数据、长江入海水沙以及南北支分水分沙比等数据,对北支入口段新生江心洲动力地貌变化过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959-2022年期间新生江心洲地貌演变经历了4个阶段:第一阶段(1959-1997年)北支主流位于崇头一侧,新生江心洲向海门港侧迁移;第二阶段(1997-2008年)崇头侧泥沙淤积,新生江心洲重新迁移至崇头侧;第三阶段(2008-2017年)新生江心洲形状与位置基本达到稳定状态,变化较小,但体积趋于增长态势;第四阶段(2017-2022年)新生江心洲经历冲刷且高程大幅降低,但形状位置没有明显改变。其中新生江心洲位置与形态的变化受白茆沙分流比以及北支主流变化影响较大,但沙洲的高程因洪水事件而出现强冲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心洲 动力地貌演变 长江口北支 人类活动
下载PDF
山东半岛东部典型砂质海岸侵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11
作者 魏霞 高伟 +4 位作者 李萍 刘杰 徐元芹 张卓立 李安龙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2-324,共13页
利用岸滩剖面高程监测、沉积物粒度变化和动力环境分析的方法,以海阳市沙滩侵蚀演化过程为例分析了山东半岛东部典型砂质海岸的侵蚀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海阳市沙滩整体以侵蚀为主,2018—2019年沙滩总侵蚀量为2.48×10^(4)m^(3... 利用岸滩剖面高程监测、沉积物粒度变化和动力环境分析的方法,以海阳市沙滩侵蚀演化过程为例分析了山东半岛东部典型砂质海岸的侵蚀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海阳市沙滩整体以侵蚀为主,2018—2019年沙滩总侵蚀量为2.48×10^(4)m^(3)。其中,丁字嘴沙滩以侵蚀为主,但两侧受河口的影响呈现局部滩面稳定和后滨弱淤积的现象;潮里—庄上—羊角畔沙滩滩面侵蚀从西向东逐渐增强;万米沙滩中部侵蚀严重,两端相对较弱。表层沉积物由陆向海逐渐变细,但整体上呈现粗化的趋势。波浪和极端天气是控制沙滩侵蚀变化的重要动力因素,而坡度则是导致沙滩剖面形态变化和表层沉积物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质海岸 海岸侵蚀 侵蚀强度 影响因素 海阳
下载PDF
基于LSTM构建海岸侵蚀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及应用
12
作者 梁东 高娜 +4 位作者 英晓明 周曾 舒勰俊 徐婉明 赵明利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0-140,共11页
岸线侵蚀预测是海岸动力地貌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基于长短期神经记忆网络LSTM,采用1985-2023年江苏射阳县附近海域收集到的岸线、水深和潮间带宽度数据,结合ERA5数据反演的波浪和潮流数据,构建海岸侵蚀风险预测模型。该预测模型... 岸线侵蚀预测是海岸动力地貌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基于长短期神经记忆网络LSTM,采用1985-2023年江苏射阳县附近海域收集到的岸线、水深和潮间带宽度数据,结合ERA5数据反演的波浪和潮流数据,构建海岸侵蚀风险预测模型。该预测模型可以准确反映海岸线的加速侵蚀、稳定侵蚀、淤积的非线性变化或线性变化趋势。预测结果表明,在沙源减少条件下,波浪和潮流增强是近20年来射阳海域海岸侵蚀的主要因素。此外,利用预测模型开展了海岸加固、消浪和弱流对海岸的防护效果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海岸加固防护效果最佳,消浪防护效果较弱流防护效果好。预测模型设置运行过程高效,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开发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侵蚀预测 江苏射阳 LSTM 非线性变化
下载PDF
长江口北支上口江心沙近期演变及其对北支上段的影响
13
作者 李路 季永兴 +1 位作者 滕飞 徐双全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6-67,共12页
针对近年来长江口南北支分汊口近北支一侧水域发育的新生沙体,采用该区域2010—2020年的实测地形资料,分析了江心沙近10年的演变特征,并采用水动力数学模型结合经验公式分析沙体进一步淤涨或对其采取疏浚措施后对周边水动力和地形冲淤... 针对近年来长江口南北支分汊口近北支一侧水域发育的新生沙体,采用该区域2010—2020年的实测地形资料,分析了江心沙近10年的演变特征,并采用水动力数学模型结合经验公式分析沙体进一步淤涨或对其采取疏浚措施后对周边水动力和地形冲淤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近10年间,江心沙面积增加了近5倍,滩顶高程从<1 m逐步发育至>3 m,近期沙体已不再“长大”,但仍在逐渐“长高”,并有从低滩向高滩逐渐转化的趋势;若江心沙进一步淤涨,北支分流比将进一步减小,海门港至日新河段主槽流速减小并产生淤积,不利于北支的入流,同时跃进港近岸流速增加,深槽将进一步冲刷逼岸,不利于沿线海塘安全;若对江心沙采取疏浚措施,北支分流比将增加,有利于缓解其上段“S”型河势,海门港至日新河段流速增加,深槽冲刷,有利于北支入流以及分流比的增加,同时,跃进港近岸流速减小,出现淤积,有利于该岸段海塘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支上口 江心沙 演变特征 数学模型
下载PDF
《20世纪4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海岸线演变特征》书评
14
作者 刘东艳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35-1336,共2页
海岸带是世界人口分布的密集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引擎区,其可持续发展关系到人类社会的生存质量。在地球系统中,海岸带是多圈层相互作用最为复杂的区域,具有鲜明的学科交叉属性,人文与自然科学的碰撞、融通,是海岸带研究者与管理者的共识... 海岸带是世界人口分布的密集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引擎区,其可持续发展关系到人类社会的生存质量。在地球系统中,海岸带是多圈层相互作用最为复杂的区域,具有鲜明的学科交叉属性,人文与自然科学的碰撞、融通,是海岸带研究者与管理者的共识。海岸带资源的可持续性是世界各国面临的挑战。为促进自然科学在人文管理中的应用,提高民众与管理者协作共赢的海岸带发展与保护意识,国内外学者先后发起“陆海相互作用”(LOICZ)、“未来地球海岸”(FEC)、“融通科学、管理和社会参与:助力海岸带可持续发展(Coastal-SOS)”等国际大科学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海岸线 海岸带资源 社会经济发展 人文管理 书评 陆海相互作用 学科交叉 演变特征
下载PDF
Effects of shore-normal coastal structure on medium-to long-term embayed shoreline evolution
15
作者 Jitao Yu Yuanting Ding +2 位作者 Pei Liu Renfu Fan Lin Zhang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2期58-66,共9页
Based on high-tide shoreline data extracted from 87 Landsat satellite images from 1986 to 2019 as well as using the linear regression rate and performing a Mann-Kendall(M–K)trend test,this study analyzes the linear c... Based on high-tide shoreline data extracted from 87 Landsat satellite images from 1986 to 2019 as well as using the linear regression rate and performing a Mann-Kendall(M–K)trend test,this study analyzes the linear characteristics and nonlinear behavior of the medium-to long-term shoreline evolution of Jinghai Bay,eastern Guangdong Province.In particular,shoreline rotation caused by a shore-normal coastal structure is emphasiz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verall shoreline evolution over the past 30 years is characterized by erosion on the southwest beach,with an average erosion rate of 3.1 m/a,and significant accretion on the northeast beach,with an average accretion rate of 5.6 m/a.Results of the M–K trend test indicate that significant shoreline changes occurred in early 2006,which can be attributed to shore-normal engineering.Prior to that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the shorelines are slightly eroded,where the average erosion rate is 0.7 m/a.However,after shore-normal engineering is performed,the shoreline is characterized by significant erosion(3.2 m/a)on the southwest beach and significant accretion(8.5 m/a)on the northeast beach,thus indicating that the shore-normal engineering at the updrift headland contributes to clockwise shoreline rotation.Further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clockwise shoreline rotation is promoted not only by longshore sediment transport processes from southwest to northeast,but also by cross-shore sediment transport processes.These findings are crucial for beach erosion risk management,coastal disaster zoning,regional sediment budget assessments,and further observations and predictions of beach morphodynam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oreline rotation non-linear behavior longshore sediment transport cross-shore sediment transport embayed beach coastal structure
下载PDF
淤泥质海岸岬湾沙滩沙泥分界特征及机理
16
作者 黄君宝 刘旭 +1 位作者 姚文伟 黄世昌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8-84,共7页
以浙江省淤泥质海岸岬湾沙滩为研究对象,剖析了影响沙泥分界点位置的主要因素和沙泥分界的影响机理,并提出了岬湾沙滩沙泥分界点高程计算公式。结果表明:潮位、滩前波高、沙滩坡度和潮差是影响沙泥分界点位置的主要因素;沙泥分界点深度... 以浙江省淤泥质海岸岬湾沙滩为研究对象,剖析了影响沙泥分界点位置的主要因素和沙泥分界的影响机理,并提出了岬湾沙滩沙泥分界点高程计算公式。结果表明:潮位、滩前波高、沙滩坡度和潮差是影响沙泥分界点位置的主要因素;沙泥分界点深度与滩前1/10大波平均波高和大潮平均潮差呈正相关关系,与沙滩坡度呈负相关关系;沙泥分界点位置呈现季节性变化和年际变化,夏季沙泥分界点位置向海外移且高程下降、冬季分界点向岸上溯,2020年比2019年的沙泥分界点位置呈现向海外移、高程下降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岬湾沙滩 沙泥分界 淤泥质海岸 演化机理 经验公式
下载PDF
人工岛影响下养护海滩演变特征研究——以海口湾为例
17
作者 戚洪帅 冯威 +7 位作者 刘根 何其江 蔡锋 何岩雨 刘建辉 曹超 赵绍华 赵刚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9-92,共14页
海滩养护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软式海岸防护手段,可以有效缓解人工岛建设引起的海滩侵蚀问题。本文以海口湾人工岛波影区两侧养护海滩为例,基于补沙后两月一次的剖面地形和岸线监测数据,利用经验正交函数、数字岸线分析系统等方法,分析了... 海滩养护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软式海岸防护手段,可以有效缓解人工岛建设引起的海滩侵蚀问题。本文以海口湾人工岛波影区两侧养护海滩为例,基于补沙后两月一次的剖面地形和岸线监测数据,利用经验正交函数、数字岸线分析系统等方法,分析了海滩蚀淤变化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经验正交函数分析结果表明,前两个特征值方差总占比超过90%,可以反应海滩的主要时空变化。第一空间模态的极值区域位于滩肩外缘线至平均海平面之间,且波影区两侧养护海滩与波影区天然海滩演变模式存在显著差异,时间模态显示养护海滩在补沙后4个月变化最为显著,之后剖面变化减弱;第二空间模态显示台风对海滩剖面造成了一定影响,导致波影区海滩滩肩上的低洼位置由于泥沙淤积被填平。研究发现,海口湾养护海滩在人工岛影响下的演变特征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人工补沙的海滩剖面向平衡状态不断调整,平衡时间为4个月,该阶段以横向输沙为主;第二阶段是受人工岛的影响,形成由人工岛东西两侧向波影区运移的沿岸输沙,该阶段以纵向输沙为主。当前海口湾养护海滩岸线仍未达到平衡状态,未来人工岛后方波影区两侧海滩仍将不断蚀退,而波影区海滩将向海淤积约690 m,直至达到平衡稳定状态。本研究可为相似类型的海滩演变分析及保护修复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滩养护 经验正交函数 海滩剖面 沉积物运移
下载PDF
基于海滩形态指数的海滩形态提取方法研究
18
作者 王荣辉 戚洪帅 +3 位作者 蔡锋 尹航 刘根 赵绍华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7-105,共9页
海滩是沿海地区重要的自然和旅游资源,应用遥感手段实现快速稳定的海滩形态信息提取对海岸带管理与研究极其重要。本文构建了海滩形态指数(Beach Morphology Index,BMI)对厦门岛海滩形态信息进行识别,并利用砂质岸线与海滩在地理空间上... 海滩是沿海地区重要的自然和旅游资源,应用遥感手段实现快速稳定的海滩形态信息提取对海岸带管理与研究极其重要。本文构建了海滩形态指数(Beach Morphology Index,BMI)对厦门岛海滩形态信息进行识别,并利用砂质岸线与海滩在地理空间上的特殊关系进行噪声去除,由此实现了海滩形态的精确提取。通过与三种传统监督分类方法进行对比发现,本文提出的BMI海滩形态提取方法在精确度、覆盖度以及提取效率上均有明显优势。进一步验证发现,该方法针对不同区域以及不同源的遥感影像兼具一定的适应性,具有可推广的优点,可为今后海滩形态的提取途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滩形态 信息提取 遥感 BMI方法
下载PDF
辽河口悬浮泥沙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动力因素分析
19
作者 赵学凯 郭凯元 +4 位作者 周运浩 贾莉园 杨智博 张勤旭 张明亮 《海洋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6-46,共11页
基于2019—2020年HY-1C CZI的L2B级泥沙数据和同期气象、水文数据,应用空间分析和统计方法开展辽河口海域悬浮泥沙质量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动力因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潮汐是该海域悬浮泥沙日变化的主导因素,落潮期平均悬浮泥沙质... 基于2019—2020年HY-1C CZI的L2B级泥沙数据和同期气象、水文数据,应用空间分析和统计方法开展辽河口海域悬浮泥沙质量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动力因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潮汐是该海域悬浮泥沙日变化的主导因素,落潮期平均悬浮泥沙质量浓度高于涨潮期;径流对辽河口海域悬浮泥沙质量浓度影响的范围主要在近岸区域,一般不超过5 m等深线;当落潮流流向与风向相反时,浑浊带常横向扩展,而当落潮流流向与风向相同时,浑浊带则收缩在辽河口顶部;风速与悬浮泥沙质量浓度存在显著相关性,离岸越近,风对悬浮泥沙的作用越强烈,这可能与风、浪的协同作用有关;受潮流、径流和风浪的影响,8 m等深线内侧通常发育为最大浑浊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1C CZI 辽河口 悬浮泥沙 时空变化 动力因素
下载PDF
基于遥感影像的浙江省三门湾近40年海岸线及海岸带时空变化分析
20
作者 马苑浩 辜鹏 +1 位作者 周春艳 汪求顺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70,共11页
根据1985、1995、2005、2013和2020年的Landsat卫星图像,采用人机交互手段将三门湾海岸线分为基岩岸线、砂质岸线、淤泥质岸线、人工岸线和河口岸线。采用交互式监督分类将三门湾海岸带的土地利用分为水体、林地、裸地、建设用地和农业... 根据1985、1995、2005、2013和2020年的Landsat卫星图像,采用人机交互手段将三门湾海岸线分为基岩岸线、砂质岸线、淤泥质岸线、人工岸线和河口岸线。采用交互式监督分类将三门湾海岸带的土地利用分为水体、林地、裸地、建设用地和农业用地。研究结果表明:近40年三门湾人工岸线和基岩岸线变化最大,分别增加了80.3 km和减少了79.3 km;近40年三门湾海岸带面积累计增加了130 km^(2),建设用地和水体是围填海新增土地的主要利用类型,主要的土地转移形式为裸地向建设用地、农业用地的转变以及林地转为建设用地;近40年三门湾岸线分形维数由1.22减小至1.201,人工岸线比例和建设用地占比分别上升了13%和22.57%,总体上呈现向海推进、人工化加强的趋势。人类活动是造成三门湾岸线及海岸带变化的主要原因,随着对海岸带保护与合理利用的推进,三门湾海岸带开发利用格局正逐渐稳中向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sat卫星图像 三门湾 岸线时空变化 土地利用 遥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