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森林土壤氧化亚氮排放对大气氮沉降增加的响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
作者 方华军 程淑兰 +7 位作者 于贵瑞 王永生 徐敏杰 党旭升 李林森 王磊 李晓玉 司高月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62-271,共10页
森林土壤N2O来源于土壤氮素的氧化还原反应,硝化、反硝化、硝化细菌反硝化以及化学反硝化是其产生的四个关键过程。当前,氮素富集条件下森林土壤N2O排放存在硝化和反硝化主导作用之争,对大气氮沉降增加的响应模式以及微生物驱动机制尚... 森林土壤N2O来源于土壤氮素的氧化还原反应,硝化、反硝化、硝化细菌反硝化以及化学反硝化是其产生的四个关键过程。当前,氮素富集条件下森林土壤N2O排放存在硝化和反硝化主导作用之争,对大气氮沉降增加的响应模式以及微生物驱动机制尚不清楚。综述了森林土壤N2O来源的稳定性同位素拆分,森林土壤总氮转化和N2O排放对增氮的响应规律,增氮对N2O产生菌群落活性和组成的影响,并指出研究的薄弱环节与未来的研究重点。总体而言,森林土壤N2O排放对大气氮沉降增加的响应呈现非线性,包括初期无明显响应、中期缓慢增加和后期急剧增加三个阶段,取决于森林生态系统"氮饱和"程度。施氮会引起森林土壤有效氮由贫氮向富氮的转变,相应地改变了土壤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群落丰度与组成,进而影响土壤N2O排放。由于森林土壤N2O排放监测、土壤总氮转化和N2O产生菌群落动态研究多为独立进行的,难以阐明微生物功能群与N2O排放之间的耦合关系。未来研究应该有机结合15N-18O标记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准确量化森林土壤N2O的来源,揭示森林土壤N2O排放对增氮的非线性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氮沉降 氧化亚氮排放 硝化细菌 反硝化细菌 同位素标记 分子生物学
下载PDF
外源性NH4^+和NO3^-输入对亚热带人工林土壤N2O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磊 程淑兰 +6 位作者 方华军 于贵瑞 党旭升 李晓玉 司高月 耿静 何舜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24-734,共11页
中国亚热带人工林处于全球氮沉降高值区,土壤氮素相对富集,土壤氧化亚氮(N_2O)产生与排放对外源性氮素输入响应敏感。然而,现有氮沉降模拟控制实验多采用单一氮肥类型,没有原位区分氧化态氮与还原态氮素影响的差异。以千烟洲亚热带湿地... 中国亚热带人工林处于全球氮沉降高值区,土壤氮素相对富集,土壤氧化亚氮(N_2O)产生与排放对外源性氮素输入响应敏感。然而,现有氮沉降模拟控制实验多采用单一氮肥类型,没有原位区分氧化态氮与还原态氮素影响的差异。以千烟洲亚热带湿地松林为研究对象,增氮控制实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包括2种形态(NO_3^-、NH_4^+)和3个施氮水平(0、40、120 kg hm^(-2) a^(-1))。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高频(8次月^(-1))测定土壤N_2O净交换通量以及温度、水分、溶解性氮含量等相关环境变量,分析土壤N_2O通量对外源性氮素输入的响应特征及主控因子。结果表明:施氮不影响亚热带人工林土壤温度和水分,显著增加了土壤NO_3^--N、NH_4^+-N和总溶解性氮(TDN)的含量,对溶解性有机氮(DON)含量无显著影响。施氮显著促进亚热带人工林土壤N_2O排放,增幅为378%~847%,施加NH4Cl的促进效应显著高于Na NO_3。土壤N_2O通量与10 cm土壤温度、10 cm土壤体积含水量呈正相关,土壤N_2O通量的变化量与土壤无机氮含量的变化量呈正相关。上述研究结果表明,虽然水热因子驱动着亚热带人工林土壤N_2O的排放,但是氮素富集条件下土壤N_2O的增加主要由底物可利用性的变化所致,并且还原态NH_4^+的促进效应显著高于氧化态NO_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氮沉降 土壤N2O通量 主控因子 硝化 反硝化 亚热带人工林
下载PDF
不同加工工艺对油茶籽油风味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26
3
作者 况小玲 徐俐 张红梅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9-93,共5页
为了探明不同加工工艺对油茶籽油风味物质的影响,通过液压法、螺旋压榨法、浸出法3种工艺对贵州省天柱县蓝田高华村的油茶籽进行加工,采用气质联用(GC-MS)分析3种工艺所提取的油茶籽油的风味物质。结果表明:液压压榨油、螺旋压榨油、浸... 为了探明不同加工工艺对油茶籽油风味物质的影响,通过液压法、螺旋压榨法、浸出法3种工艺对贵州省天柱县蓝田高华村的油茶籽进行加工,采用气质联用(GC-MS)分析3种工艺所提取的油茶籽油的风味物质。结果表明:液压压榨油、螺旋压榨油、浸出油的风味物质分别为50、57、49种;其中醛分别占总挥发物的42.43%、59.23%、20.07%。壬醛、辛醛、己醛是茶籽油的主体风味化合物,还含有酸、醇、酮、酯等化合物。螺旋压榨油能产生出较丰富的风味效果,并初步探索了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籽加工工艺 油茶籽油 气质联用 风味物质
下载PDF
喀斯特山地草地群落多样性海拔特征及土壤理化性质特征 被引量:18
4
作者 金章利 刘高鹏 +1 位作者 周明涛 许文年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61-668,共8页
为了明确喀斯特草地群落多样性海拔特征及其与土壤的互动效应,采用生态学统计与排序分析,连续3年研究了桂西北喀斯特山地草地群落多样性海拔特征及土壤理化性质特征,并探讨了群落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海拔草... 为了明确喀斯特草地群落多样性海拔特征及其与土壤的互动效应,采用生态学统计与排序分析,连续3年研究了桂西北喀斯特山地草地群落多样性海拔特征及土壤理化性质特征,并探讨了群落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海拔草地根长、高度、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在2015-2017年呈现增加的趋势,但增幅不明显,3年平均值基本表现为中海拔>低海拔>高海拔,并且不同海拔差异均显著(P<0.05)。不同海拔草地土壤全碳、全氮、全钾、碱解氮和速效磷均表现为中海拔>高海拔>低海拔,不同海拔草地土壤全碳、全氮、全钾、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差异均显著(P<0.05);土壤pH值呈相反的变化趋势,而土壤全磷在不同海拔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海拔草地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均表现为中海拔>高海拔>低海拔,而优势度指数呈相反的变化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植被多样性各指标和生物量均与pH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与土壤理化性质等均呈正相关关系。物种丰富度指数(S)和多样性指数(H)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系数绝对值均高于优势度指数(D)和均匀度指数(E);其中土壤全碳和全氮与根长和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由此可知全碳和全氮是影响根长和生物量的主要土壤因子。冗余分析(RDA)表明植物群落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均呈正相关(除了pH);沿着RDA的第1排序轴,随着显著性影响因子(土壤理化性质)的增加,植物丰富度指数逐渐增大,其中相关性最大的是全碳及全氮,这是影响研究区植物群落分布的主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山地 土壤理化性质 海拔 多样性
下载PDF
山地草地土壤微生物群落对土壤养分的指示作用 被引量:11
5
作者 金章利 刘高鹏 +1 位作者 周明涛 许文年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638-2645,共8页
【目的】探讨桂西北喀斯特山地草地土壤微生物群落对土壤养分的指示作用。【方法】采用经典统计分析与排序分析,连续3年研究了桂西北喀斯特山地草地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变化特征,并探讨了其与土壤养分和土壤微生物数量之间的关系。【... 【目的】探讨桂西北喀斯特山地草地土壤微生物群落对土壤养分的指示作用。【方法】采用经典统计分析与排序分析,连续3年研究了桂西北喀斯特山地草地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变化特征,并探讨了其与土壤养分和土壤微生物数量之间的关系。【结果】①桂西北喀斯特山地草地土壤pH变化范围为7.01~7.87,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增加,土壤养分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降低,具有明显的"表聚性",不同土层土壤全磷差异均不显著(P>0.05)。②土壤微生物以细菌数目最多,占到90%以上,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数目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降低。③根据培养第100小时的AWCD值计算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指数(H)、均匀度指数(E)、优势度指数(Ds)和碳源利用丰富度指数(S)。物种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碳源利用丰富度指数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不同土层碳源利用丰富度指数差异均显著(P<0.05);优势度指数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不同土层优势度指数差异均不显著(P>0.05)。④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数量均与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其中,土壤微生物数量对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贡献最大(其相关系数绝对值最大)。⑤冗余分析表明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与土壤养分含量均呈正相关(除了pH);沿着RDA的第1排序轴,随着显著性影响因子(土壤养分各指标)的增加,微生物丰富度指数逐渐增加。【结论】微生物丰富度指数与pH值呈负相关;其中全碳和全氮与丰富度指数相关性最大,全碳和全氮是影响该区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布的主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山地 土壤养分 微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喀斯特山地草地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微生物碳代谢活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金章利 刘高鹏 +1 位作者 周明涛 许文年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7-44,共8页
为了明确喀斯特山地草地土壤微生物碳代谢功能,研究采用经典统计分析与排序分析,连续3年研究了桂西北喀斯特山地草地不同海拔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碳代谢活性,并探讨了二者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海拔喀斯特山地草地土壤养分含... 为了明确喀斯特山地草地土壤微生物碳代谢功能,研究采用经典统计分析与排序分析,连续3年研究了桂西北喀斯特山地草地不同海拔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碳代谢活性,并探讨了二者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海拔喀斯特山地草地土壤养分含量(全氮、全碳、全钾、速效磷、碱解氮)呈一致的变化趋势,表现为中海拔>高海拔>低海拔,并且在不同海拔差异均显著(p<0.05);而土壤pH值表现为中海拔<高海拔<低海拔。(2)不同海拔喀斯特山地草地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差异较大,其中羧酸类和碳水化合物是主要的碳源类物质,其次为氨基酸类、酚酸类和聚合物类,胺类碳源的利用率最小。(3)不同海拔喀斯特山地草地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指数随年份的增加而增加(2015-2017年),平均碳源利用丰富度指数(S)、均匀度指数(E)和物种丰富度指数(H)均表现为低海拔>中海拔>高海拔。(4)不同海拔喀斯特山地草地土壤酶活性(几丁质酶、糖苷酶、碱性磷酸酶、亮氨酸氨基肽酶、过氧化物酶δ和酚氧化酶δ)随年份的增加而增加,平均酶活性均表现为低海拔>中海拔>高海拔。(5)土壤微生物量碳、微生物呼吸和土壤微生物代谢熵从2015-2017年均呈增加趋势,3年内土壤微生物呼吸平均值基本表现为中海拔>高海拔>低海拔。(6)RDA排序分析表明: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与土壤酶活性呈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其中土壤微生物代谢熵和微生物呼吸是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分布的主要影响因子,而土壤全碳和全氮与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呈显著的正相关,由此表明土壤全碳和全氮是造成不同海拔喀斯特山地草地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差异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山地 土壤酶活性 微生物代谢 海拔
下载PDF
生物固氮及其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孟庆杰 王光全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7,共2页
氮是一切动、植物和微生物生命的要素,而生物固氮作用过程是地球上氮循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始终是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生物固氮作用的意义、生物固氮机理研究概况以及在农业上的应用现状。
关键词 生物固氮 共生固氮 固氮酶 微生物 农业
下载PDF
封育对退化沙质草地土壤种子库与地上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58
8
作者 李锋瑞 赵丽娅 +1 位作者 王树芳 王先之 《草业学报》 CSCD 2003年第4期90-99,共10页
对封育和未封育放牧草地土壤种子库、地上幼苗库和定植群落的结构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并探讨了地上植被与土壤种子库密度的关系,主要结论是:1)对退化沙地实施封育措施后显著提高了地上植被与土壤种子库的密度和植物种数,特别是显著增加... 对封育和未封育放牧草地土壤种子库、地上幼苗库和定植群落的结构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并探讨了地上植被与土壤种子库密度的关系,主要结论是:1)对退化沙地实施封育措施后显著提高了地上植被与土壤种子库的密度和植物种数,特别是显著增加了地上与土壤种子库群落中优良禾草的种数与密度,草地质量得到很大改善。2)地上植被与土壤种子库对放牧干扰的响应模式不同,放牧对地上植被种丰富度的影响要明显大于土壤种子库,而对土壤种子库密度的影响又明显大于地上植被。3)由于放牧显著降低了地上植被与土壤种子库的共有种数,从而降低了地上植被与土壤种子库组成上的相似性。另外,封育和未封育草地在种子库组成上的相似性要高于地上植被组成上的相似性,提供了放牧更强烈地影响地上植被组成的重要佐证。4)回归分析显示,土壤种子库密度与地上早期幼苗库密度和后期定植群落密度以及幼苗库密度与定植群落密度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早期幼苗库密度的56%的变异可归结为土壤种子库密度的变异,而后期定植群落密度的77%的变异可由早期幼苗库密度的变异来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沙地 封育 土壤种子库 地上植被 组成相似性 空间关系
下载PDF
长江口青草沙水库正式供水前的鱼类群落结构特征 被引量:17
9
作者 胡忠军 吴昊 +1 位作者 陈立侨 刘其根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234-1241,共8页
为研究上海青草沙水库的鱼类物种组成、多样性及其空间变化,2010年7—10月在该水库共捕获鱼类993尾,隶属5目,18种,其中淡水鲤形目鱼类最多,占总物种数的72.2%。群落优势种为贝氏、刀鲚、鲫、光泽黄颡鱼。聚类分析表明,鱼类群落类型存在... 为研究上海青草沙水库的鱼类物种组成、多样性及其空间变化,2010年7—10月在该水库共捕获鱼类993尾,隶属5目,18种,其中淡水鲤形目鱼类最多,占总物种数的72.2%。群落优势种为贝氏、刀鲚、鲫、光泽黄颡鱼。聚类分析表明,鱼类群落类型存在较显著的空间差异,刺网网目大小对渔获物物种组成有较显著的影响。物种多样性与丰富度和均匀度均显著正相关,但更多地受丰富度的影响。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鱼类物种多样性在空间上无显著差异。4种摄食功能群中,无脊椎动物食性(44.4%)和杂食性(33.3%)鱼类物种数比例较高;4种生态类群中,定居性鱼类占绝对优势(77.8%)。青草沙水库鱼类群落表现出淡水或长江口低盐淡水区鱼类区系的主要特征,与以近海鲈形目鱼类为优势的长江口邻近水域的鱼类群落差异巨大,推测水库建设导致的隔离与盐度下降是形成该水库鱼类群落趋于淡水区系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多样性 摄食功能群 生态类群 水源地水库 长江口
下载PDF
土壤种子库在植被恢复与重建中的作用与潜力 被引量:34
10
作者 冯秀 仝川 +1 位作者 丁勇 张远鸣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2-108,共7页
土壤种子库是指存在于土壤上层凋落物和土壤中全部存活种子的总和.土壤种子库时期是植物种群生活史的一个重要阶段,也可称为潜种群阶段.概述了土壤种子库的基本特征、土壤种子库与地上植被的关系,着重对土壤种子库在植被恢复与重建中的... 土壤种子库是指存在于土壤上层凋落物和土壤中全部存活种子的总和.土壤种子库时期是植物种群生活史的一个重要阶段,也可称为潜种群阶段.概述了土壤种子库的基本特征、土壤种子库与地上植被的关系,着重对土壤种子库在植被恢复与重建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特别是探讨了影响土壤种子库在植被恢复与重建中作用的各方面因素,包括土壤种子库的自身特性、生境条件和不同干扰因子,以期为区域植被自然恢复与局部植被重建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种子库 植被恢复与重建 潜力
下载PDF
亚热带喀斯特水库桡足类和枝角类动物群落季节变化——以贵州红枫湖、百花湖、阿哈水库为例 被引量:8
11
作者 陈椽 龙胜兴 +4 位作者 任启飞 马健荣 王叁 李荔 李秋华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10年第1期55-61,共7页
2008年至2009年对贵州红枫湖(HF)、百花湖(BH)、阿哈水库(AH)的桡足类和枝角类动物进行4次采样调查,共发现桡足类5科11属19种,其种包含一未定种。枝角类5科9属14种。三个水库中都存在的桡足类优势种为绿色近剑水蚤、叶片剑水蚤、短尾温... 2008年至2009年对贵州红枫湖(HF)、百花湖(BH)、阿哈水库(AH)的桡足类和枝角类动物进行4次采样调查,共发现桡足类5科11属19种,其种包含一未定种。枝角类5科9属14种。三个水库中都存在的桡足类优势种为绿色近剑水蚤、叶片剑水蚤、短尾温剑水蚤;枝角类的优势种为长刺溞、长额象鼻溞;角突网汶溞。桡足类和枝角类的总密度在红枫湖为春季最高,秋季次之,夏季最低;在百花湖为夏季最高,秋季次之,冬季最低;在阿哈水库为春季最高,秋季次之,夏季最低。三个水库季节生物多样性比较:春季的多样性是AH>BH>HF;夏季和冬季是BH>AH>HF;秋季是AH>HF>BH。季节性气候变化和污染是影响桡足类和枝角类动物群落变化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水库 动物群落 桡足类 枝角类 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改性措施对复合污染土壤重金属行为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63
12
作者 王新 吴燕玉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4期440-444,共5页
采用田间实验的方法,研究了在复合污染土壤上石灰+Ca、Mg、P肥处理对重金属迁移、积累的影响及重金属的作物效应.结果表明,在污染土壤上采用石灰+Ca、Mg、P肥处理可减少重金属向作物籽实的迁移和积累,特别是Cd、Ph... 采用田间实验的方法,研究了在复合污染土壤上石灰+Ca、Mg、P肥处理对重金属迁移、积累的影响及重金属的作物效应.结果表明,在污染土壤上采用石灰+Ca、Mg、P肥处理可减少重金属向作物籽实的迁移和积累,特别是Cd、Ph、As3元素;改性以后,水稻、小麦Cd吸收量比改性前降低了31.5—55%.4种作物对Ph的吸收量降低了23.4-57.8%,Cu、Zn吸收量略有降低.水稻As吸收量增加了56.8%,小麦、大豆As吸收量减少61.8-81.1%.重金属在土壤中存在的形态发生了变化,Cd、Ph、Zn交换态百分含量不同程度地有所减少,而碳酸盐结合态有所增加,可被植物吸收利用的有效含量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污染 重金属元素 土壤-植物系统 改性处理
下载PDF
温带针阔叶林土壤有机碳动态和微生物群落结构对有机氮添加的响应特征 被引量:9
13
作者 曹子铖 程淑兰 +5 位作者 方华军 徐梦 耿静 卢明珠 杨艳 李玉娜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63-974,共12页
森林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转化和碳储量动态对大气氮沉降增加的响应是具有特异性的,取决于土壤初始氮状态、施氮类型、剂量与持续时间。过去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无机氮沉降效应方面,对有机氮沉降如何影响温带针... 森林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转化和碳储量动态对大气氮沉降增加的响应是具有特异性的,取决于土壤初始氮状态、施氮类型、剂量与持续时间。过去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无机氮沉降效应方面,对有机氮沉降如何影响温带针阔混交林SOC及其组分含量尚不清楚,鲜有研究关注氮素富集条件下SOC变化的微生物学机制。以长白山温带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尿素添加水平(0、40、80、120 kg·hm^(–2)·a^(–1),以N计,下同)的原位控制试验。施肥三年后,采集0~10 cm矿质层土壤样品,测定土壤不同形态氮含量、土壤团聚体比例和不同粒径SOC含量;利用磷脂脂肪酸(PLFA)技术测定土壤微生物不同种群相对丰度与群落结构,探讨SOC含量变化与微生物群落变化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施氮三年显著增加了土壤NO_3^--N、DON和TN含量,土壤酸化明显。施氮虽然未显著增加表层土壤总SOC含量,但是显著增加活性SOC组分(颗粒态有机碳和团聚体结合态有机碳)含量,增幅介于27.5%~96.3%,导致SOC组分发生累积的大气氮沉降临界负荷为80kg·hm^(–2)·a^(–1)以N计下同。SOC含量的变化(ΔSOC)与团聚体结合态有机碳、颗粒态有机碳含量的变化正相关。除好氧细菌丰度外,施氮总体上未改变微生物种群丰度,但是显著改变了微生物的群落结构,革兰氏阳性细菌/革兰氏阴性细菌(G+/G–)丰度比例增加而好氧/厌氧细菌(A/AN)丰度比例下降。有机氮富集倾向于促进温带针阔混交林土壤团聚体的形成,局域产生厌氧微环境,好氧/厌氧细菌(A/AN)丰度比例下降。活性SOC组分含量、土壤团聚体百分比和微生物PLFA丰度之间显著相关,暗示微生物群落结构与SOC积累和稳定之间关系密切。上述研究结果表明,氮素富集会改变温带针阔混交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而导致土壤碳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氮沉降 SOC物理分组 微生物群落组成 非线性响应 温带针阔混交林
下载PDF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4
作者 崔金香 王帅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65-169,共5页
阐述了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主要影响因素以及国内外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方法等,展望了未来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土壤 土壤微生物 生物多样性 方法
下载PDF
长白山东坡不同海拔落叶松土壤微生物碳代谢及酶活性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段益莉 李继侠 +1 位作者 江强 赵鸿宇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52-660,共9页
基于2013-2017年连续5年对长白山东坡不同海拔落叶松(Larixolgensis)土壤微生物碳代谢及酶活性调查分析数据,利用Biolog-Eco微平板法系统研究土壤微生物碳代谢及酶活性。结果表明,(1)不同海拔落叶松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平均颜色变化率(AW... 基于2013-2017年连续5年对长白山东坡不同海拔落叶松(Larixolgensis)土壤微生物碳代谢及酶活性调查分析数据,利用Biolog-Eco微平板法系统研究土壤微生物碳代谢及酶活性。结果表明,(1)不同海拔落叶松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随培养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相同时间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大致表现为低海拔>中海拔>高海拔。土壤微生物对不同种类碳源的利用强度存在较大差异,碳水化合物和羧酸类碳源是土壤微生物的主要碳源,其次为氨基酸类、酚酸类和聚合物类,胺类碳源的利用率最小。(2)2013-2017年,不同海拔落叶松土壤微生物群落各多样性指数从均呈增加趋势;5年内物种丰富度指数(H)、均匀度指数(E)和碳源利用丰富度指数(S)平均值基本表现为低海拔>中海拔>高海拔。(3)2013-2017年,不同海拔落叶松土壤微生量碳、微生物呼吸、微生物代谢熵、土壤糖苷酶、几丁质酶、亮氨酸氨基肽酶、碱性磷酸酶、酚氧化酶δ和过氧化物酶δ均呈增加趋势;5年内土壤微生量碳、微生物呼吸和微生物代谢熵平均值基本表现为低海拔>中海拔>高海拔。(4)PCA排序分析表明,土壤酶活性与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其中土壤微生物呼吸和土壤微生物代谢熵是影响微生物多样性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土壤几丁质酶、亮氨酸氨基肽酶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贡献最大,这是造成不同海拔落叶松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差异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山 落叶松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活性
下载PDF
天津港与石家庄无水港共生关系探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高琴 《河北工业科技》 CAS 2018年第3期153-157,共5页
为了探究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港口发展战略的制定策略,研究了天津港与石家庄无水港之间是依托型互利共生关系,基于种群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一般的种群生态模型进行了适当的改进,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能够反映天津港与石家庄无水港集装... 为了探究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港口发展战略的制定策略,研究了天津港与石家庄无水港之间是依托型互利共生关系,基于种群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一般的种群生态模型进行了适当的改进,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能够反映天津港与石家庄无水港集装箱吞吐量之间关系的动力学模型。利用非线性系统稳定性的理论方法,分析了系统正平衡点存在的条件,以及正平衡点保持稳定的条件,得到了天津港与石家庄无水港能够长期稳定发展的条件。结合天津港与石家庄无水港的实际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模拟结果进行了解释,模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研究结果同样适用于其他港口与其无水港之间长期稳定发展的研究,是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决策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策分析 种群生态学 无水港 互利共生 稳定性
下载PDF
岷江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微生物特征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李懿 杨子松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3-38,46,共7页
采用经典统计分析与排序分析,研究了2014—2018年岷江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撂荒地、次生林、灌丛、果园和耕地)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变化特征,并探讨了其与土壤养分和土壤微生物数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土壤pH值变化范围为6.13~... 采用经典统计分析与排序分析,研究了2014—2018年岷江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撂荒地、次生林、灌丛、果园和耕地)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变化特征,并探讨了其与土壤养分和土壤微生物数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土壤pH值变化范围为6.13~7.02,其大小依次表现为撂荒地<次生林<灌丛<果园<耕地,其中耕地和果园差异不显著(p>0.05),耕地最高(p<0.05);土壤有机碳、全氮、全钾、有效磷和有效钾大小依次表现为撂荒地>次生林>灌丛>果园>耕地,不同土地利用土壤有效磷和有效钾差异均显著(p<0.05),而不同土地利用土壤全磷差异不显著(p>0.05)。(2)土壤微生物以细菌数目最多,占到90%以上,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和微生物总数目大小依次表现为撂荒地>次生林>灌丛>果园>耕地。(3)根据培养第100小时的AWCD值计算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指数(H)、均匀度指数(E)、优势度指数(Ds)和碳源利用丰富度指数(S)。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大小依次表现为撂荒地>次生林>灌丛>果园>耕地,不同土地利用均匀度指数(E)、优势度指数(Ds)差异不显著(p>0.05)。(4)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数量均与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其中,土壤微生物数量对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贡献最大(其相关系数绝对值最大)。(5)冗余分析表明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与土壤养分含量均呈正相关(除了pH);有机碳和全氮与丰富度指数相关性最大,由此可知,有机碳和全氮是影响该区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布的主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岷江流域 土地利用 土壤养分 微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不同林龄黄山松生物量和碳密度分配特性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伟韬 周瑾 李领寰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69-474,共6页
为了在更深层面上了解不同林龄下黄山松的生物量分配模式的变化,所应用到的是嵌套回归方法建立了黄山松各器官生物量、胸径和树高的回归方程,并分析了各器官上下的生物量比例随林龄的变化趋势。分析了每个器官的上层和下层生物量比值随... 为了在更深层面上了解不同林龄下黄山松的生物量分配模式的变化,所应用到的是嵌套回归方法建立了黄山松各器官生物量、胸径和树高的回归方程,并分析了各器官上下的生物量比例随林龄的变化趋势。分析了每个器官的上层和下层生物量比值随林龄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黄山松树林的生物量分布模式随林龄的变化而有明显的差异。各器官生物量与胸径和树高呈显著的指数生长模型(P<0.01);各器官碳含量大小依次表现为:针叶>枝条>树干>总根>细根;各器官碳含量随林龄的增加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32年达到最大,32年以后有所降低。黄山松林各组分的生物量都与林龄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来了林龄对各组分生物量的分配比例凸显出来了明显的影响(P<0.05),树干所占的生物量比例最高。黄山松各器官平均生产力大小依次表现为:针叶>枝条>树干>总根>细根;黄山松各器官碳密度变化范围在5.342~13.26 t·hm^(-2)之间,各器官碳密度大小依次表现为:针叶>枝条>树干>总根>细根;各器官平均生产力随林龄的增加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32年达到高峰,32年后下降。所得结果对优化配置理论的适用性进行了更深层面上的验证,黄山松的生物量模型和估算方法为准确估算生物量和生物量循环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山松 生物量 碳密度
下载PDF
科尔沁沙地流动沙丘掘穴蚁(Formica cunicularia)筑丘活动及其对土壤的作用 被引量:8
19
作者 刘任涛 赵哈林 +3 位作者 赵学勇 张铜会 云建英 曲浩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5-139,共5页
以科尔沁沙地典型流动沙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不同坡度地形上掘穴蚁的蚁丘直径、密度和盖度分布,讨论了不同坡度地形对掘穴蚁筑丘活动的影响,并分析了掘穴蚁筑丘对不同坡度地形土壤的作用。结果表明,迎风坡和背风坡的坡底、坡中及丘... 以科尔沁沙地典型流动沙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不同坡度地形上掘穴蚁的蚁丘直径、密度和盖度分布,讨论了不同坡度地形对掘穴蚁筑丘活动的影响,并分析了掘穴蚁筑丘对不同坡度地形土壤的作用。结果表明,迎风坡和背风坡的坡底、坡中及丘顶对蚁丘直径、密度和盖度分布影响明显,其中蚁丘直径迎风坡坡中显著小于其他坡度地形(P<0.05);密度和盖度分布顺序均表现为:丘顶>坡中>坡底。掘穴蚁筑丘改变了土壤性状,导致土壤含水量升高,pH值变小而电导率变大,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增加;微地貌条件下,蚁丘含水量和全氮含量迎风坡坡底较高,而蚁丘有机质含量背风坡坡底较高,但蚁丘土壤pH值和电导率丘顶较小。整个流动沙丘土壤基质均比较疏松,流动沙丘微环境易受风力作用而改变,从而影响掘穴蚁的筑丘活动分布,但不同坡度地形间蚁丘分布差异基本上均没有达到显著水平(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蚁丘 微地貌 土壤性状 流动沙丘 科尔沁沙地
原文传递
沙地生态系统中蚂蚁活动与地表植被及土壤环境间的互作关系 被引量:7
20
作者 刘任涛 赵哈林 赵学勇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66-170,共5页
动物扰动与植被和土壤环境的之间互作关系是土壤生态系统的重要一环,对植被结构、动物分布和土壤特性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对沙地生态系统恢复过程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文中根据在科尔沁沙地土壤动物的研究结果,总结了地表植被和土壤条... 动物扰动与植被和土壤环境的之间互作关系是土壤生态系统的重要一环,对植被结构、动物分布和土壤特性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对沙地生态系统恢复过程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文中根据在科尔沁沙地土壤动物的研究结果,总结了地表植被和土壤条件对蚂蚁活动分布的影响,分析了蚂蚁活动对植被分布、结构和土壤性状的反馈作用,详细地探讨了蚂蚁筑丘活动与植被及土壤之间的互作关系及其在流沙固定过程中的重要价值。另外针对当前对沙地生态系统中土壤动物及其作用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认为将来应该加强土壤动物群落中关键类群如蚂蚁活动所引起的对土壤种子库和其它土壤生物的影响机制研究,加强蚂蚁活动在沙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质生境 动物活动 地表植被 土壤环境 互作关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