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0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酢浆草属12种植物核型分析
1
作者 常健超 陈生煜 +3 位作者 林吴白羽 唐小云 翟俊文 吴沙沙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2-510,共9页
【目的】为了从细胞学角度明确酢浆草属(Oxalis)12种植物核型特征与亲缘关系,探究酢浆草属植物染色体的多样性,进一步为酢浆草种质资源鉴定与杂交育种亲本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应用根尖压片法对酢浆草属12个物种植物有丝分裂中期的染... 【目的】为了从细胞学角度明确酢浆草属(Oxalis)12种植物核型特征与亲缘关系,探究酢浆草属植物染色体的多样性,进一步为酢浆草种质资源鉴定与杂交育种亲本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应用根尖压片法对酢浆草属12个物种植物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形态、数目及其核型进行观察分析。【结果】(1)7个物种的染色体数目为首次报道,5种已报道物种中,兔耳酢浆草(O.fabaefolia)和黄花酢浆草(O.pes-caprae)染色体数目与前人报道一致,其余3种,与先前报道存在差异,其中2n=26为酢浆草属植物中鲜见报道的染色体数目,共发现7种染色体基数,其中x=13鲜见报道,倍性范围从2x~6x;实际染色体大小范围为0.27~2.23μm,着丝点位置为中部着丝点区(m)和亚中部着丝点区(sm),核型类型共4种,核型不对称系数范围为56.31%~65.40%。(2)12种酢浆草属植物中兔耳酢浆草最为进化,扁平酢浆草(O.compressa)最为原始。(3)根据染色体核型相似性可将酢浆草属12种植物划分为4组。【结论】酢浆草属12个物种具有广泛的核型多样性,核型分类结果与前人形态学分类不完全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酢浆草属 细胞学 核型 染色体进化 亲缘关系
下载PDF
短角异剑水蚤染色体核型分析
2
作者 庞金池 万凯宏 +2 位作者 谢玺 王庆志 魏杰 《渔业研究》 2024年第3期236-241,共6页
染色体核型分析是细胞遗传学研究的基础,是研究物种演化、分类以及染色体结构与功能间关系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本实验采用秋水仙素溶液浸泡、KCl低渗、卡诺固定液固定、空气干燥和Giemsa染色等经典方法,对盐水浮游动物短角异剑水蚤(Apo... 染色体核型分析是细胞遗传学研究的基础,是研究物种演化、分类以及染色体结构与功能间关系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本实验采用秋水仙素溶液浸泡、KCl低渗、卡诺固定液固定、空气干燥和Giemsa染色等经典方法,对盐水浮游动物短角异剑水蚤(Apocyclops royi)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进行观察分析,同时比较了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KCl低渗时间以及蚤体解离方式的制片效果。结果表明,短角异剑水蚤染色体的数目为2n=12,全部为中部着丝点染色体,总臂数NF=24;在0.10%秋水仙素处理45~60 min和KCl低渗60~80 min条件下,以整体解离法制片的效果最好。研究结果可为短角异剑水蚤的细胞遗传学和盐水桡足类种质鉴定与保护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足类 短角异剑水蚤 染色体 核型分析
下载PDF
云纹石斑鱼染色体核型研究 被引量:35
3
作者 郭丰 王军 +2 位作者 苏永全 王德祥 许丽娜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3,共3页
采用PHA体内培养肾细胞制片法对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Temminck etSchlegel))核型进行研究,表明其染色体核型为2n=2st+46t,臂数NF=50。结合已有报道,显示石斑鱼类染色体形态存在一定程度的多样性。
关键词 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Temminck et Schlegel)) 染色体 核型
下载PDF
花尾胡椒鲷染色体组型分析 被引量:18
4
作者 覃映雪 苏永全 +2 位作者 王胜强 王德祥 王军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47-150,共4页
1 引言 一位著名的遗传学家说过,地球的历史记载于地壳中,而生物的历史却记载在染色体上,染色体作为遗传信息的载体具有种的特异性,不同的物种有其特定的染色体组型,在很大程度上染色体的组型反映了物种的进化历史和种间的亲缘关系。因... 1 引言 一位著名的遗传学家说过,地球的历史记载于地壳中,而生物的历史却记载在染色体上,染色体作为遗传信息的载体具有种的特异性,不同的物种有其特定的染色体组型,在很大程度上染色体的组型反映了物种的进化历史和种间的亲缘关系。因此,染色体组型研究成为细胞遗传学上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对种质资源的研究来说,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我国沿海常见的经济鱼类花尾胡椒鲷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它的组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尾胡椒鲷 核型 染色体组型 细胞遗传学 鲈形目 遗传育种 鱼类
下载PDF
双棘黄姑鱼染色体组型分析 被引量:17
5
作者 王世锋 王德祥 +1 位作者 苏永全 王军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82-684,共3页
以头肾细胞为材料,采用PHA体内注射,空气干燥法制片,分析了双棘黄姑(Nibeadiacanthus)的染色体组型.结果表明:其染色体组型为:2n=48=24t,NF=48.在已进行过染色体组型分析的石首鱼类中,除大黄鱼外,染色体组型均为2n=48t.
关键词 双棘黄姑鱼 染色体组型 鲈形目 石首鱼科 动物分类学 核型 染色体数目
下载PDF
斜带石斑鱼染色体核型分析 被引量:16
6
作者 丁少雄 王世锋 +1 位作者 王德祥 王军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26-428,共3页
采用PHA、秋水仙碱腹腔注射,肾细胞直接制片法分析了斜带石斑鱼染色体核型,结果表明,斜带石斑鱼核型为:2n=48=2sm+46t,臂数:NF=50.
关键词 斜带石斑鱼 染色体 核型分析 海水养殖 鲈形目 PHA
下载PDF
鹅观草属、披碱草属、猬草属和仲彬草属物种的RAMP分析及系统学意义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颖 周永红 +3 位作者 张利 张海琴 杨瑞武 丁春邦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68-375,共8页
对鹅观草属、披碱草属、猬草属和仲彬草属4属23个物种进行了RAMP分析.结果表明属间变异极大,多态性极高.31个引物组合产生的286条DNA扩增片段均具有多态性.聚类分析显示鹅观草属、披碱草属、猬草属和仲彬草属物种各自聚为一类;Roegneria... 对鹅观草属、披碱草属、猬草属和仲彬草属4属23个物种进行了RAMP分析.结果表明属间变异极大,多态性极高.31个引物组合产生的286条DNA扩增片段均具有多态性.聚类分析显示鹅观草属、披碱草属、猬草属和仲彬草属物种各自聚为一类;Roegneriaalashanica、R.elytrigioides和R.magnicaespes聚类在一起 猬草属的模式种Hystrixpatula与披碱草属物种聚类在一起,而Hystrixduthiei和H.longearistata单独聚为一类;形态相似、染色体组相同、地理分布一致的物种聚类在一起.本研究结果基本上同形态学和细胞学研究结果相吻合,将鹅观草属、披碱草属和仲彬草属作为属分类等级处理比较恰当,而猬草属的系统地位有待进一步确认.RAMP标记可作为评价多年生小麦族物种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的一种分子标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披碱草属 仲彬草属 物种 鹅观草属 系统学意义 模式种 DNA扩增 多年生 染色体组 小麦族
下载PDF
红鳍笛鲷(Lutjanus erythopterus)的核型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舒琥 顾仲坚 +2 位作者 王云新 刘付永忠 王宏东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1期27-29,共3页
以红鳍笛鲷为材料 ,取头肾经空气干燥制片法制片 .经过姬姆萨染色和核型分析 ,结果表明红鳍笛鲷的核型为 2n =4 8、4 8t,臂数NF =4 8.
关键词 红鳍笛鲷 核型 染色体 PHA注射 鲈形目 鱼类遗传学 臂数
下载PDF
风信子根尖预处理及核型分析 被引量:20
9
作者 胡凤荣 王斐 +1 位作者 鲍仁蕾 谢蔚然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030-2034,共5页
采用秋水仙素、8-羟基喹啉、放线菌酮3种试剂及秋水仙素与8-羟基喹啉的混合液、冰水混合物等,按不同时间梯度对风信子‘Pink Pearl’根尖进行预处理,以获得进行染色体分析的清晰制片,为风信子品种染色体分析及其微结构研究奠定基础。结... 采用秋水仙素、8-羟基喹啉、放线菌酮3种试剂及秋水仙素与8-羟基喹啉的混合液、冰水混合物等,按不同时间梯度对风信子‘Pink Pearl’根尖进行预处理,以获得进行染色体分析的清晰制片,为风信子品种染色体分析及其微结构研究奠定基础。结果表明:‘Pink Pearl’根尖经5种预处理后,再经固定、解离、染色、压片均可获得分散良好、形态正常、易于计数并进行核型分析的高质量染色体制片。秋水仙素和8-羟基喹啉的最适预处理时间分别是12h、20h;放线菌酮、秋水仙素与8-羟基喹啉混合液、冰水混合物的最适预处理时间均是24h。染色体核型分析表明:风信子的核型公式为2n=2x=16=6m+4sm+2smsat+4st;核不对称系数为60.2%,为2C核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信子 根尖 预处理 核型分析
下载PDF
仲彬草属6个物种的核型与进化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利 周永红 +2 位作者 郑有良 张颖 刘世贵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61-366,共6页
作者对仲彬草属中 6个物种进行了核型分析 ,其核型属于 1B或 2B型 ,除K .batalinii外 ,染色体中均未发现随体 .同时 ,根据Stebbins的核型进化理论和分支系统学的编序、赋值方法 ,对核型的 4个重要性状进行了分析 ,揭示了仲彬草属 6个种... 作者对仲彬草属中 6个物种进行了核型分析 ,其核型属于 1B或 2B型 ,除K .batalinii外 ,染色体中均未发现随体 .同时 ,根据Stebbins的核型进化理论和分支系统学的编序、赋值方法 ,对核型的 4个重要性状进行了分析 ,揭示了仲彬草属 6个种的进化水平 .结果表明在这 6个仲彬草物种中进化程度较低的是K .rigidula ,其次为K .gobicola ,而K .mutica ,K .hirsuta ,K .kokonorica和K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仲彬草属 核型 进化程度 进化水平 分支系统学 染色体
下载PDF
3个马铃薯杂种优良株系的核型及SSR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张自强 于肖夏 +5 位作者 鞠天华 于卓 蒙美莲 王丹 姜超 崔阔澍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318-1324,共7页
为明确‘费乌瑞它’ב陇薯3号’杂种F1优良无性株系A1和A3及‘费乌瑞它’×J07-6杂种F1优良无性株系C2在染色体及DNA水平上的遗传差异,利用根尖染色体制片技术和SSR分子标记技术,对这3个优良株系的核型及SSR指纹特征进行分析... 为明确‘费乌瑞它’ב陇薯3号’杂种F1优良无性株系A1和A3及‘费乌瑞它’×J07-6杂种F1优良无性株系C2在染色体及DNA水平上的遗传差异,利用根尖染色体制片技术和SSR分子标记技术,对这3个优良株系的核型及SSR指纹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株系A1、A3和C2均为四倍体(2n=4x=48),其核型类型分别为2B、1B和1A;株系A1和A3核型公式均为2n=4x=48=36m+12sm,C2核型公式为2n=4x=48=48m。(2)利用筛选出的10对SSR适宜引物PCR扩增得到50个多态性位点,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79.37%。(3)建立了3个马铃薯杂种优良株系及其亲本的SSR指纹图,并以遗传距离(GD值)0.45为基准,将6个材料分为3类:母本‘费乌瑞它’、株系A1和父本‘陇薯3号’聚为一类,株系A3和C2聚为另一类,父本J07-6单独列为一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杂种优良株系 染色体 核型 SSR分析
下载PDF
四川绵阳直立和匍匐麦冬的核型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曹毅 乔代蓉 +2 位作者 郑鸣 邢红霞 蒋彦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45-348,共4页
采用低渗去壁法对四川绵阳直立和匍匐两种麦冬进行核型分析和染色体计数 直立和匍匐麦冬色体数目均为 2n =6 8,染色体基数x =17 最长与最短染色体的相对长度分别为3.35和 3.0 8.
关键词 麦冬 染色体 核型 直立茎 匍匐茎 中药材 四川 绵阳市 药效差异
下载PDF
新疆欧洲李种质资源染色体核型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孙琪 廖康 +3 位作者 耿文娟 曼苏尔.那斯尔 刘欢 徐桂香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53-1159,共7页
运用常规制片法,以5个新疆欧洲李类型种质资源为研究材料,对其染色体核型特征进行观察测量及数据分析。结果表明:(1)供试的5个欧洲李类型均为六倍体(2n=6x=48),均含有不同数量的m和sm染色体,相对长度系数均包括L、M2、M1和s等4种... 运用常规制片法,以5个新疆欧洲李类型种质资源为研究材料,对其染色体核型特征进行观察测量及数据分析。结果表明:(1)供试的5个欧洲李类型均为六倍体(2n=6x=48),均含有不同数量的m和sm染色体,相对长度系数均包括L、M2、M1和s等4种类型。(2)5个欧洲李类型染色体的平均臂比范围为1.46~1.69,核型类型均属2B型,核型不对称系数范围为59.13%~62.34%。研究认为,新疆欧洲李核型特征具有种共性的同时,不同类型间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差异,核型进化趋势总体由对称向不对称发展。在核型特征上,国外引进欧洲李品种与塔城槟子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而塔城酸梅与野生欧洲李的亲缘关系较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欧洲李 染色体 核型分析
下载PDF
川西北高原12个垂穗披碱草居群的核型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张建波 白史且 +2 位作者 张新全 马啸 鄢家俊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46-955,共10页
以川西北高原12个居群的垂穗披碱草为材料,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各居群材料的染色体,对观测所得数据进行了核型分析。结果显示,12个群体中有3个居群的材料具随体;12个居群的核型公式有5种,其中居群203024、205090和Y2097为2n=6x=34m(2SAT)... 以川西北高原12个居群的垂穗披碱草为材料,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各居群材料的染色体,对观测所得数据进行了核型分析。结果显示,12个群体中有3个居群的材料具随体;12个居群的核型公式有5种,其中居群203024、205090和Y2097为2n=6x=34m(2SAT)+8sm,居群202068、205106、Y2091、Y2095、Y2120为2n=6x=38m+4sm,居群205116、205218为2n=6x=36m+6sm,居群205097为2n=6x=32m+10sm,居群205096为2n=6x=30m+12sm;核型可分为两类,其中居群205097、Y2095、Y20973属1B型,其它9个居群均为1A型。结果表明,川西北高原不同居群野生垂穗披碱草在核型上发生了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穗披碱草 染色体 核型
下载PDF
中华蚊母树染色体制片及核型分析 被引量:17
15
作者 汪祥 李晓玲 +2 位作者 杨进 张德春 陈发菊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742-1748,共7页
以中华蚊母树根尖为材料,采用常规压片法制片,比较材料的不同采集时间、预处理方法、固定剂、解离方法、解离时间及染色方法对中华蚊母树根尖染色体制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制片技术为:取材时间为上午9:00-11:00或下午13:00-15:... 以中华蚊母树根尖为材料,采用常规压片法制片,比较材料的不同采集时间、预处理方法、固定剂、解离方法、解离时间及染色方法对中华蚊母树根尖染色体制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制片技术为:取材时间为上午9:00-11:00或下午13:00-15:00,以饱和对二氯苯预处理3 h,用1 mol.L^-1盐酸60℃下解离8 min,卡诺固定剂固定,以改良石碳酸品红染色10 min.以该最佳制片方案对中华蚊母树进行体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首次揭示了中国特有植物———中华蚊母树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2x=24,染色体基数x=12,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2x=24=12m(2SAT)+10sm+2st,主要由中部和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组成;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24=2L+8M2+12M1+2S,核型不对称指数为64.29%,属于2A型.结果显示中华蚊母树核型对称程度较高,在进化中属于比较原始的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蚊母树 染色体制片 核型分析
下载PDF
12种中国葱属植物的核型分析 被引量:15
16
作者 张宇澄 何兴金 +2 位作者 王强 邓小燕 高云东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138-2143,共6页
采用细胞压片法,对采自中国西部的12种葱属植物的根尖有丝分裂中期进行了观察,其中天蓝韭(A.cya-neum)、梭沙韭(A.forrestii)、昌都韭(A.changduense)、西川韭(A.xichuanense)、野黄韭(A.rude)、野葱(A.chry-santhum)和真籽韭(A.eusper... 采用细胞压片法,对采自中国西部的12种葱属植物的根尖有丝分裂中期进行了观察,其中天蓝韭(A.cya-neum)、梭沙韭(A.forrestii)、昌都韭(A.changduense)、西川韭(A.xichuanense)、野黄韭(A.rude)、野葱(A.chry-santhum)和真籽韭(A.eusperma)等7种植物的核型为首次报道。供试类群中,峨眉韭(A.omeiense)和多星韭(A.wallichii)的染色体基数分别为11和7,其余类群的染色体基数均为8。观察发现,随体杂合和多倍性现象在供试类群中很普遍。分析推测:(1)随体和倍性的变异在葱属某些类群的进化中可能起重要作用,随体的类型在葱属具有重要的分类意义;(2)多倍化和地下走茎的无性繁殖方式可能是天蓝韭(A.cyaneum)的进化策略;(3)西川韭(A.xichuanense)、野黄韭(A.rude)和野葱(A.chrysanthum)有密切的亲缘关系;(4)真籽韭(A.eusperma)与多籽组在核型上有密切的亲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葱属 核型 进化
下载PDF
华中五味子染色体制片优化及核型分析 被引量:14
17
作者 顾蔚 卜海东 +1 位作者 张成艳 王喆之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62-266,共5页
比较不同预处理和解离方法对华中五味子染色体制片的影响,采用华中五味子的萌发芽、新枝茎尖、幼叶等不同部位进行染色体制片,观察500个细胞,比较不同部位中期细胞和适宜核型分析的中期细胞所占比例,结果显示,0.1%秋水仙素预处理1 h、1 ... 比较不同预处理和解离方法对华中五味子染色体制片的影响,采用华中五味子的萌发芽、新枝茎尖、幼叶等不同部位进行染色体制片,观察500个细胞,比较不同部位中期细胞和适宜核型分析的中期细胞所占比例,结果显示,0.1%秋水仙素预处理1 h、1 mol/L盐酸常温解离12 min制片所得染色体分散效果最佳。5~15 mm幼叶侧边组织制片最适宜华中五味子核型分析。核型公式为2n=2x=28=26 m+2sm,核型不对称系数(As.k)为56.30%,属于1B类型,核型对称性程度高,表明华中五味子在进化中处于比较原始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中五味子 染色体制片 核型 幼叶
下载PDF
6个紫花苜蓿材料的核型及其亲缘关系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雪婷 杨文雄 +2 位作者 杨芳萍 师尚礼 尹国丽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71-676,共6页
运用染色体压片法对陇东野生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L.)等6个紫花苜蓿材料进行核型分析,并通过核型似近系数对供试材料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全部供试材料皆为2n=32的四倍体,核型进化由高到低依次为:[陇东野生紫花苜蓿、新疆大... 运用染色体压片法对陇东野生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L.)等6个紫花苜蓿材料进行核型分析,并通过核型似近系数对供试材料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全部供试材料皆为2n=32的四倍体,核型进化由高到低依次为:[陇东野生紫花苜蓿、新疆大叶紫花苜蓿(M.sativa,Xinjiangdaye)]2B>[皇后2000紫花苜蓿(M.sativa,Regina 2000)、陇东紫花苜蓿(M.sativa,Longdong)、Pick 8925紫花苜蓿(M.sativa,Pick 8925)]1B>[肇东紫花苜蓿(M.sativa,Zhaodong)]1A。(2)供试材料间的核型似近系数(λ)均在0.900 0以上,并在进化距离(De)0.073 8处分为两类,陇东野生紫花苜蓿和新疆大叶紫花苜蓿归为一类,其它供试材料归为另一类。研究表明,陇东野生紫花苜蓿的染色体较不对称,与其它供试材料相比,亲缘关系远,系统演化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东野生紫花苜蓿 核型分析 聚类分析 进化
下载PDF
波纹唇鱼染色体核型分析 被引量:12
19
作者 霍蕊 张本 +3 位作者 陈国华 尹绍武 王世锋 齐兴柱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4-97,共4页
为了解波纹唇鱼(Cheilinus undulates)的细胞生物学特征,采用植物血凝集素PHA、秋水仙素腹腔注射和空气干燥制片法以头肾组织为材料,对波纹唇鱼的染色体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波纹唇鱼具有染色体48条,核型公式为2n=48=6m+42t,NF=54... 为了解波纹唇鱼(Cheilinus undulates)的细胞生物学特征,采用植物血凝集素PHA、秋水仙素腹腔注射和空气干燥制片法以头肾组织为材料,对波纹唇鱼的染色体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波纹唇鱼具有染色体48条,核型公式为2n=48=6m+42t,NF=54,未发现随体、次溢痕及性染色体,其核型符合典型的高位类群鱼类核型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纹唇鱼(Cheilinus undulates) 染色体 核型
下载PDF
新疆疏花蔷薇的核型分析与探讨 被引量:9
20
作者 于超 罗乐 +3 位作者 王蕴红 刘佳 潘会堂 张启翔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459-2463,共5页
采用常规压片法,对从新疆采集的5份疏花蔷薇进行了核型分析。结果表明:疏花蔷薇包括二倍体(2n=2x=14)和四倍体(2n=4x=28)两种核型;核不对称系数为55.14%~60.11%;核型分类包括1A、2A、1B等3种类型;分析认为,不同倍性的出现与种质在不同... 采用常规压片法,对从新疆采集的5份疏花蔷薇进行了核型分析。结果表明:疏花蔷薇包括二倍体(2n=2x=14)和四倍体(2n=4x=28)两种核型;核不对称系数为55.14%~60.11%;核型分类包括1A、2A、1B等3种类型;分析认为,不同倍性的出现与种质在不同区域、不同生境下生长有一定相关性。其中疏花蔷薇5号为四倍体,核型信息与其他材料差异明显,核不对称系数最大,核型分类也最进化。研究结果支持刘士侠等对其表型分类的划分,即托木尔蔷薇作为疏花蔷薇在新疆的特殊地理种;而4号材料也支持《新疆植物志》的分类,即建议喀什疏花蔷薇作为疏花蔷薇的变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疏花蔷薇 染色体 核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