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37篇文章
< 1 2 10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鱼类性别可塑性的分子机制
1
作者 戴生飞 孙丽娜 +2 位作者 周林燕 王德寿 李明辉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3-146,共14页
鱼类性别具有高度的可塑性,具体表现为天然性逆转、原发性逆转和次发性逆转。近年来,一系列研究都证明鱼类性别可塑性与雌激素密切相关。一旦阻断性腺雌激素的合成,无论是未分化还是已分化卵巢都将性逆转为精巢。鱼类的性别决定通路基... 鱼类性别具有高度的可塑性,具体表现为天然性逆转、原发性逆转和次发性逆转。近年来,一系列研究都证明鱼类性别可塑性与雌激素密切相关。一旦阻断性腺雌激素的合成,无论是未分化还是已分化卵巢都将性逆转为精巢。鱼类的性别决定通路基因缺失诱导的性逆转也与雌激素相关。重要的是,发现生殖细胞的可塑性依赖于foxl3和dmrt1的同时存在,缺失其中一个都不能通过改变雌激素水平从而诱导性逆转。因此,foxl3和dmrt1是生殖细胞响应雌激素的关键基因。另外,表观遗传调控基因kdm6bb通过选择性剪接介导温度诱导的性逆转。这些研究增进了我们对鱼类性别可塑性分子机制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 性别可塑性 生殖细胞 体细胞 鱼类
下载PDF
果蝇心脏发育研究三十年进展
2
作者 袁婺洲 谢玉莲 +1 位作者 吴秀山 邓婷智 《生命科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期1-11,17,共12页
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作为最早用于研究心脏发育基因调控的模式生物,已经走过三十年的历程。果蝇心脏发育过程经历了胚胎期、幼虫期和成虫期三大阶段。在胚胎早期,Tinman、Dorsocross和Pannier等基因是关键的调控因子。Tinman... 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作为最早用于研究心脏发育基因调控的模式生物,已经走过三十年的历程。果蝇心脏发育过程经历了胚胎期、幼虫期和成虫期三大阶段。在胚胎早期,Tinman、Dorsocross和Pannier等基因是关键的调控因子。Tinman参与最早的心脏前体细胞分化和心脏细胞形成,而Dorsocross和Pannier则影响心脏前体细胞的定向分化和心脏管腔的形成。进入胚胎晚期和幼虫期,果蝇的心管经历进一步的发展和重塑,该过程主要受到转录因子Hand、Mef2以及Hox基因家族的调控。在成虫期,Hox基因家族和Tinman依旧发挥重要作用。虽然果蝇心脏与脊椎动物成熟心脏存在形态上的差异,但两者心脏的早期发育过程以及调控基因和信号通路都有保守性。本文综述了果蝇心脏发育基因调控研究的三十年进展以及利用果蝇模型研究人类心脏相关疾病的潜在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蝇 心脏发育 基因调控 TINMAN Hox基因家族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脓毒症患者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信号通路相关蛋白与短期临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3
作者 关浩 牛媛 刘强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33-38,共6页
目的探讨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1/PD-L1)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对铜绿假单胞菌(PA)脓毒症患者短期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6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的122例PA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根据脓毒症... 目的探讨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1/PD-L1)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对铜绿假单胞菌(PA)脓毒症患者短期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6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的122例PA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根据脓毒症治疗指南和实际病情开展治疗。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治疗前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治疗前抽取外周静脉血测定T淋巴细胞水平(CD3^(+)、CD4^(+)、CD8^(+))以及血清PD-1和PD-L1水平。结果122例PA脓毒症患者入住急诊重症监护室及其他科室后28 d存活101例(82.79%,存活组),死亡21例(17.21%,死亡组)。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高血压比率、慢性阻塞性肺病比率、慢性肝病比率、APACHEⅡ评分、CD4^(+)、CD4^(+)/CD8^(+)、PD-1和PDL-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基础疾病(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肝病)、APACHEⅡ评分、CD4^(+)/CD8^(+)、PD-1和PD-L1均是PA脓毒症患者短期生存的影响因素(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基础疾病(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肝病)、APACHEⅡ评分、PD-1和PD-L1均是PA脓毒症患者短期生存的影响因素(P<0.01)。结论PD-1/PD-L1信号通路对PA脓毒症患者的临床预后有影响,该通路相关蛋白表达上调可增加PA脓毒症患者短期临床预后不良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脓毒症 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 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 临床预后
下载PDF
白三叶杂交F1代群体的表型鉴定及SSR分析
4
作者 汪阳 闫三博 +3 位作者 张睿 黄琳凯 张新全 聂刚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57-1664,共8页
早期快速鉴定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L.)F1杂交子代,获取真杂种对白三叶优良品系的培育和遗传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两个白三叶亲本及55个杂交F1的6个表型性状进行分析,绘制聚类热图,再选用3对特异性SSR引物鉴定杂交F1代的... 早期快速鉴定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L.)F1杂交子代,获取真杂种对白三叶优良品系的培育和遗传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两个白三叶亲本及55个杂交F1的6个表型性状进行分析,绘制聚类热图,再选用3对特异性SSR引物鉴定杂交F1代的真实性。结果表明,在聚类热图中57个株系可以根据亲本的表型性状划分为父本型和母本型。筛选出的19对SSR引物共扩增共得到清晰可辨条带281条,多态性条带137条,多态位点占比为48.41%,每个SSR位点的PIC在18.49%~43.58%之间,平均值为34.73%。其中3对特异性引物在55个杂交后代中共鉴定出53个真杂种,真杂种比率为96.36%,与UPGMA聚类分析结果基本一致。19对SSR分子标记引物具有较高的多态性,可直接用于白三叶遗传多样性分析、杂种鉴定等相关研究,鉴定到的白三叶F1代真杂种为后续育种工作奠定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三叶 杂种鉴定 SSR分子标记 遗传多样性 表型分析
下载PDF
利用CRISPR/Cas9系统创制水稻品种GW2基因的突变体
5
作者 颜静宛 陈子强 +1 位作者 周淑芬 王锋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3-78,共6页
培育具有育种价值的GW2基因编辑的水稻优异新品种在水稻育种中具有重要意义,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以生产上广泛推广应用的13份水稻品种为材料,对粒质量基因(GW2)进行定向性状改良,通过农杆菌转化创制出一批无T-DNA元件的水稻非... 培育具有育种价值的GW2基因编辑的水稻优异新品种在水稻育种中具有重要意义,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以生产上广泛推广应用的13份水稻品种为材料,对粒质量基因(GW2)进行定向性状改良,通过农杆菌转化创制出一批无T-DNA元件的水稻非转基因GW2突变纯合株系。结果表明:13份T0代水稻转基因中,有28.0%~59.1%植株的GW2基因发生了突变,纯合突变株数量占总突变株数量的35.0%,双等位突变株数量占总突变株数量的14.2%,杂合突变株数量占总突变株数量的50.8%。此外,不同水稻品种发生的突变类型也略有不同。对13份T2代非转基因水稻GW2突变纯合株进行千粒质量性状的考种分析。与对应的野生型亲本品种相比,纯合突变水稻植株的千粒质量显著提高10.81%~58.22%。本研究结果极大地丰富了GW2的突变类型,为不同水稻品种的高产稳产创造了重要的种质资源,同时也为利用基因编辑提高水稻产量提供了有价值的育种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CRISPR/Cas9 基因编辑 粒质量 GW2基因 突变
下载PDF
原位杂交结合半薄切片对石鳖贝壳发育相关细胞的观察研究
6
作者 夏玉秀 郇聘 刘保忠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8-74,共7页
多板纲软体动物(石鳖)生有8片重复排列的贝壳,与其他类群如腹足类、双壳类等有显著的区别,这些差异蕴含着重要的发育和演化意义。前期研究发现,红条毛肤石鳖(Acanthochitona rubrolineata)幼虫贝壳发育组织的细胞排列欠规则,在普通显微... 多板纲软体动物(石鳖)生有8片重复排列的贝壳,与其他类群如腹足类、双壳类等有显著的区别,这些差异蕴含着重要的发育和演化意义。前期研究发现,红条毛肤石鳖(Acanthochitona rubrolineata)幼虫贝壳发育组织的细胞排列欠规则,在普通显微镜下不易识别单个细胞结构。本研究首先利用整装原位杂交手段鉴定出一些参与贝壳发育的细胞群体,发现表达engrailed的细胞分布于贝壳发育区中央区域的突起部位(脊)和边缘区域,其中脊区域的表达呈条纹状,边缘区域的表达则与贝壳发育区的外周吻合,但是对这些细胞的形态和排列模式等细节无法开展深入观察。接下来对石鳖幼虫进行了半薄切片,发现可以识别出壳板发育区细胞及脊细胞的大致轮廓和分布模式,但分辨率仍然受限。为了进一步提升分辨能力,结合了整装原位杂交实验及半薄切片技术,对表达engrailed基因的贝壳发育相关细胞开展了观察研究。结果显示,对整装原位杂交后的幼虫进行半薄切片,组织细胞结构保持完整,细胞轮廓清晰,能够清楚区分engrailed阳性细胞。观察表明,这些细胞具有较高的核质比,总体呈V形排列,且贝壳发育区中央部位与边缘部位的engrailed阳性细胞在形态和排列上存在区别。这些结果证明,将原位杂交与半薄切片结合,可提升对细胞结构观察的分辨率,实现同时从分子和细胞学层面研究石鳖贝壳发育相关细胞。本研究对进一步从细胞水平研究石鳖的贝壳发育过程、解析相关贝壳发育相关基因的功能有重要的支撑作用。研究结果对揭示更多贝壳起源的信息,理解软体动物贝壳的起源和演化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薄切片 原位杂交 红条毛肤石鳖 贝壳发育
下载PDF
利用CRISPR/Cas9技术创制水稻Waxy基因等位突变体
7
作者 朱梦珂 王雯雯 +4 位作者 陈瑜 孙宏飞 曹黎明 林冬枝 董彦君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2024年第4期502-511,共10页
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在粳稻品种“嘉花1号”的颗粒结合型淀粉合成酶Ⅰ基因(Waxy,Wx)的启动子区域、5'UTR区域,以及第2、3外显子区域设计基因敲除靶点,获得4种不同类型的纯合编辑水稻突变体,随后对其进行稻米品质与农艺性... 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在粳稻品种“嘉花1号”的颗粒结合型淀粉合成酶Ⅰ基因(Waxy,Wx)的启动子区域、5'UTR区域,以及第2、3外显子区域设计基因敲除靶点,获得4种不同类型的纯合编辑水稻突变体,随后对其进行稻米品质与农艺性状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型Wx纯合编辑突变体与野生型“嘉花1号”相比,核心启动子区域编辑的突变体wxpro直链淀粉含量(AC)下降至14.09%;5'UTR区域编辑的突变体wxutr的AC下降至11.76%,且淀粉粒排列松散;而在外显子区域编辑的突变体wxex2和wxex3的AC下降至2%以下,与糯稻品种类似.本研究创制了能稳定遗传且AC不同的纯合突变株系,不仅使水稻Wx基因的等位突变类型变得更加丰富,也为水稻食味品质改良提供了优良的遗传育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CRISPR/Cas9 WX基因 直链淀粉含量(AC)
下载PDF
纤维蛋白胶凝素-3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功能研究
8
作者 鲍祯 乔亚红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4期18-23,共6页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胶凝素-3(FCN3)调控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的潜在机制。方法通过在线软件预测对FCN3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构建其过表达载体和siRNA干扰体系。采用CCK8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过表达、敲低FCN3对A549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胶凝素-3(FCN3)调控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的潜在机制。方法通过在线软件预测对FCN3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构建其过表达载体和siRNA干扰体系。采用CCK8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过表达、敲低FCN3对A549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FCN3对肺腺癌相关基因[染色体盒同源物5(CBX3)、细胞周期依赖激酶抑制剂3(CDKN3)和含杆状病毒凋亡抑制蛋白重复序列蛋白5(BIRC5)]表达的影响。结果过表达FCN3后,A549细胞的凋亡水平升高,增殖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敲低FCN3后,A549细胞的凋亡水平下降,增殖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过表达FCN3可抑制CBX3、CDKN3和BIRC5 mRNA表达,促进FABP4 mRNA表达;敲低FCN3可促进CBX3、CDKN3和BIRC5 mRNA表达,抑制FABP4 mRNA表达。结论FCN3可以抑制A549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FCN3或可作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潜在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A549细胞 FCN3基因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治疗靶点
下载PDF
叶酸在动物胚胎器官发育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9
作者 曾欣 蔡晓妍 李芳 《激光生物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201-208,共8页
叶酸,又称为维生素B9,在DNA合成、RNA转录、同型半胱氨酸生成蛋氨酸以及细胞代谢等多种化学反应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胚胎发育受环境和遗传因素的共同调控,叶酸是动物胚胎器官正常发育所需的重要营养物质,母体补充叶酸可降低心脏、眼睛、... 叶酸,又称为维生素B9,在DNA合成、RNA转录、同型半胱氨酸生成蛋氨酸以及细胞代谢等多种化学反应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胚胎发育受环境和遗传因素的共同调控,叶酸是动物胚胎器官正常发育所需的重要营养物质,母体补充叶酸可降低心脏、眼睛、神经管及肾脏等多种先天器官发育异常的风险。本文对叶酸转运机制、叶酸的代谢、叶酸与DNA甲基化、表观遗传修饰等在早期胚胎器官发育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阐述。此外,我们分析了叶酸缺乏对动物胚胎器官发育的影响以及孕期补充叶酸的重要性,为未来预防和治疗胚胎器官发育异常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酸 胚胎器官发育 叶酸代谢 DNA甲基化 表观遗传修饰
下载PDF
调控牛体型大小的信号通路及候选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闵奇 刘益丽 +3 位作者 蒋梦娟 殷满财 陈永伟 江明锋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30,共9页
体型大小在牛的生产、健康、育种选择和环境适应中起着关键作用,是由一系列复杂的数量性状如体重、体长和体高等组成的。目前,对牛体型大小的相关研究已经取得一定成果,但对牛体型大小变异的遗传基础尚不清楚。文章对调节体型大小的重... 体型大小在牛的生产、健康、育种选择和环境适应中起着关键作用,是由一系列复杂的数量性状如体重、体长和体高等组成的。目前,对牛体型大小的相关研究已经取得一定成果,但对牛体型大小变异的遗传基础尚不清楚。文章对调节体型大小的重要信号通路如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IGF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雷帕霉素靶蛋白(TOR)、河马(Hippo)和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信号通路及影响牛体型大小的候选基因如多形性腺瘤(PLAG1)基因、非染色体结构维护亚基凝聚素Ⅰ复合物亚基G(NCAPG)基因、配体依赖性核受体辅阻遏物样蛋白(LCORL)基因、沉默调节蛋白1(SIRT1)基因和信号转导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基因等进行了综述,旨在为进一步解析牛科动物体型大小的遗传机制提供基础,并为通过分子育种改良这些性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型大小 信号通路 候选基因 分子育种
下载PDF
草鱼nrf1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及其应激响应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莫郁坚 易成琳 +10 位作者 肖扬波 杨立权 宋世航 湛瑞杰 夏浩云 孙琳 周罗璟 瞿符发 唐建洲 刘臻 曹申平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61-468,共8页
为研究跨膜转录因子核因子E2相关因子1(Nuclear factor-erythroid 2 related factor 1,nrf1)在动物机体抗氧化应激过程中的作用,通过同源克隆获得草鱼nrf1基因序列,其开放阅读框为1560 bp,编码519个氨基酸;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草鱼nrf1... 为研究跨膜转录因子核因子E2相关因子1(Nuclear factor-erythroid 2 related factor 1,nrf1)在动物机体抗氧化应激过程中的作用,通过同源克隆获得草鱼nrf1基因序列,其开放阅读框为1560 bp,编码519个氨基酸;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草鱼nrf1与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进化关系较近。对nrf1进行组织表达分析,结果显示nrf1在肝脏中表达水平最高,其次是心脏和肠道(P<0.05)。昼夜节律分析显示,在9:00时nrf1表达水平最高且显著高于3:00、12:00、18:00、21:00和24:00(P<0.05)。经急性氨氮胁迫处理24h和48h时,发现草鱼nrf1基因在低氨氮(5 mg/L)组和高氨氮(20 mg/L)组中表达量相对于对照组均显著升高(P<0.05);且低氨氮组nrf1表达量在24h时显著低于高氨氮组(P<0.05),而在48h时显著高于高氨氮组(P<0.05)。此外,研究使用3种不同蛋白源(鱼粉、菜粕和豆粕)饲料对草鱼进行生长实验,发现在养殖后14d、28d和35d,菜粕和豆粕组nrf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鱼粉组(P<0.05),其中28d时豆粕组nrf1表达量显著高于菜粕组(P<0.05)。综上所述,草鱼nrf1基因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且受到水体氨氮浓度和饲料蛋白源的调控,研究为揭示鱼类nrf1基因的分子特征及其抗氧化应激反应中的功能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rf1 基因克隆 氨氮胁迫 蛋白源 应激反应 草鱼
下载PDF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在羊育种功能基因验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闫晓敏 李文泽 +5 位作者 龚高 严晓春 苏奕忻 张露丹 张嘉欣 苏蕊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35,53,共8页
基因编辑技术是一种对目的基因进行特定修饰的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生物育种、疾病模型构建等研究领域。CRISPR/Cas9系统由重复和间隔单元组成的CRISPR阵列和一个Cas基因座位组成,能够对生物体性状进行目的基因定点编辑,具有简单、精确且... 基因编辑技术是一种对目的基因进行特定修饰的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生物育种、疾病模型构建等研究领域。CRISPR/Cas9系统由重复和间隔单元组成的CRISPR阵列和一个Cas基因座位组成,能够对生物体性状进行目的基因定点编辑,具有简单、精确且高效的特点。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通过引入基因敲除、基因敲入、缺失、点突变和单核苷酸突变等不同形式的修饰广泛应用于畜禽的基因编辑,以研究畜禽关键基因功能,从而加速性状改良。相较于猪、鸡等其他畜禽,CRISPR/Cas9技术对羊的研究相对滞后。文章重点阐述了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在羊育种功能基因验证中的应用,对其在产肉性状、纤维性状、泌乳性状和人类疾病模型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及前景进行了简要概述,以期为我国羊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9系统 基因编辑技术 功能基因验证 山羊 绵羊
下载PDF
HIF-1α/HO-1/VEGF-A信号通路在自体动静脉内瘘成熟不良中的调控机制
13
作者 方向 隋晓露 +3 位作者 黄文彤 陈家辉 钟晓玲 陈继红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8期101-105,148,共6页
目的 观察慢性肾脏病5期、行自体动静脉内瘘(AVF)患者在内瘘不同成熟结局条件下低氧诱导因子-1α/血红素加氧酶-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HIF-1α/HO-1/VEGF-A)信号通路的表达水平差异,探讨HIF-1α/HO-1/VEGF-A信号通路在AVF成熟过程中的调... 目的 观察慢性肾脏病5期、行自体动静脉内瘘(AVF)患者在内瘘不同成熟结局条件下低氧诱导因子-1α/血红素加氧酶-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HIF-1α/HO-1/VEGF-A)信号通路的表达水平差异,探讨HIF-1α/HO-1/VEGF-A信号通路在AVF成熟过程中的调控机制。方法 选取慢性肾脏病5期、拟行AVF手术的4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内瘘手术过程中采集血管标本,依据术后8周内瘘成熟结局分为AVF成熟组(n=35)和AVF成熟不良组(n=10)。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HIF-1α/HO-1/VEGF-A信号通路HIF-1α、HO-1、VEGF-A的基因表达水平;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HIF-1α、HO-1、VEGF-A的蛋白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下游炎症因子如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8(IL-8)、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表达水平。结果 AVF成熟组HIF-1α mRNA、HO-1 mRNA、VEGF-A mRNA表达水平高于AVF成熟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VF成熟组HIF-1α、HO-1、VEGF-A蛋白表达水平高于AVF成熟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VF成熟组IL-1β、IL-8、TGF-β表达水平低于AVF成熟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IF-1α/HO-1/VEGF-A信号通路表达水平的上调有利于内瘘的早期成熟。HIF-1α/HO-1/VEGF-A信号通路表达水平的测定对AVF的早期成熟结局有一定的预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诱导因子-1Α 血红素加氧酶-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信号通路 自体动静脉内瘘 内皮祖细胞
下载PDF
薄型子宫内膜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多态性对胚胎种植成功率的影响
14
作者 及晨颖 晋晓娟 周建姿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20期92-97,共6页
目的分析薄型子宫内膜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多态性对胚胎种植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6月—2023年12月本院妇科门诊及住院的100例薄型子宫内膜患者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本院体检部的健康成年女性100例为对照组。采用聚合... 目的分析薄型子宫内膜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多态性对胚胎种植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6月—2023年12月本院妇科门诊及住院的100例薄型子宫内膜患者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本院体检部的健康成年女性100例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测定VEGF基因4个不同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利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AS-PCR)分析2组VEGF相应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情况。研究组均接受冻融胚胎移植(FET),并在30~35 d后利用超声明确其妊娠情况;根据妊娠结局将研究组分为妊娠成功组、妊娠失败组,比较2组VEGF基因多态性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VEGF基因多态性对薄型子宫内膜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VEGF基因多态性预测薄型子宫内膜患者妊娠失败的价值。结果相较于-2578C/A位点AA+CA基因型,携带CC基因型薄型子宫内膜的发病风险增加1.412倍(95%CI:1.004~1.985),等位基因C突变可使发病风险增加1.526倍(95%CI:1.066~2.186);与-1154G/A位点GA+AA基因型相比,携带GG基因型薄型子宫内膜的发病风险增加1.467倍(95%CI:1.011~2.128),等位基因G突变可使发病风险增加1.531倍(95%CI:1.026~2.284);2组VEGF基因-460C/T、+936C/T位点基因型、等位基因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100例薄型子宫内膜患者FET后,40例妊娠成功。妊娠成功组与妊娠失败组VEGF基因-2578C/A、-1154G/A位点基因型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携带VEGF基因-2578C/A位点CC基因型与-1154G/A位点GG基因型是影响薄型子宫内膜患者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OR>1,P<0.05)。ROC曲线显示,VEGF基因-2578C/A、-1154G/A位点基因多态性预测薄型子宫内膜患者妊娠失败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01(95%CI:0.552~0.838)。结论携带-2578C/A位点CC基因型、-1154G/A位点GG基因型会增加薄型子宫内膜患者发病风险,降低薄型子宫内膜患者妊娠成功率,且VEGF基因-2578C/A、-1154G/A位点基因多态性可有效预测薄型子宫内膜患者妊娠失败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型子宫内膜 血管内皮因子 基因多态性 妊娠结局 预测价值
下载PDF
利用RNAi技术研究果蝇心脏发育基因的功能 被引量:30
15
作者 袁婺洲 Bodmer R +3 位作者 朱传炳 王跃群 李永清 吴秀山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4-38,T001,共6页
RNAi是近两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阻抑基因表达的新方法。它通过导入一段与内源基因同源的双链RNA序列(dsRNA) ,使内源mRNA降解 ,从而达到阻抑基因表达的目的。目前已在线虫、果蝇、臭虫、真菌及植物等生物中建立RNAi技术 ,用于研究某些特定... RNAi是近两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阻抑基因表达的新方法。它通过导入一段与内源基因同源的双链RNA序列(dsRNA) ,使内源mRNA降解 ,从而达到阻抑基因表达的目的。目前已在线虫、果蝇、臭虫、真菌及植物等生物中建立RNAi技术 ,用于研究某些特定基因或已知基因在特定发育时期的功能。对于难于获得突变体的基因或生物体 ,RNAi技术尤其有效。虽然果蝇心脏发育基因wingless和tinman在果蝇心脏发育的早期功能已经清楚 ,它们都与果蝇心脏前体细胞的形成有关 ,但它们在果蝇心脏发育的后期功能仍有待进一步研究。实验运用RNAi技术 ,分别将tinman和wingless的dsRNA注入果蝇的早期胚胎 ,得到了这两个基因的dsRNA干扰表型 ,与两个基因的突变体表型非常相似 ,都表现为果蝇心脏前体细胞不能形成或心脏管缺失。尤其是tinman基因的dsRNA ,还引起了肠中胚层缺失和体壁肌肉组织的紊乱 ,而wingless基因的dsRNA却只影响心脏的形成 ,而不影响肠中胚层 ,说明dsRNA干扰具有非常强的特异性 ,因而不失为研究果蝇心脏发育基因功能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I DSRNA 果蝇 心脏发育 调控基因 功能
下载PDF
鳜Shh基因分子特征和时空表达规律及其对肌肉生长的调控
16
作者 孟杨杨 朱鑫 +4 位作者 成嘉 陈琳 褚武英 宾石玉 张建社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7-165,共9页
研究从鳜(Siniperca chuatsi)基因组中获得Shh(Sonic hedgehog)基因序列,对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和同源进化特征进行了分析。鳜Shh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为1242 bp,编码413个氨基酸,分子量为46.01 kD,等电点(pI)为6.57,脂溶系数为82.83,... 研究从鳜(Siniperca chuatsi)基因组中获得Shh(Sonic hedgehog)基因序列,对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和同源进化特征进行了分析。鳜Shh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为1242 bp,编码413个氨基酸,分子量为46.01 kD,等电点(pI)为6.57,脂溶系数为82.83,亲水性平均系数为−0.292,拥有一个跨膜区,被推定为亲水性膜结合蛋白。Shh蛋白具有两个结构域,即Hh-N和Hh-C结构域。鳜Shh蛋白与自身所属的鲈形目鱼类Shh蛋白同源性较高。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鳜Shh基因的时空表达水平。结果显示:Shh的表达量在神经胚期表达显著上调,并在胚胎发育中后阶段保持较高水平。Shh在鳜不同组织中存在一定的表达差异,在脑、肠道中表达量较高,而在红肌、白肌等组织中表达量相对较低。通过环巴胺(Cyclopamine)处理鳜胚胎来抑制Shh信号通路的实验表明,Shh信号通路被抑制后,Pax3、Pax7、Myomaker、生肌调节因子及肌球蛋白重、轻链等基因的表达均显著降低,推测Shh参与调控鳜肌细胞的早期分化和发育过程。研究将有助于从分子水平了解Shh信号调控鱼类发育的分子机理,为鱼类发育生物学以及健康养殖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H 胚胎发育 骨骼肌 表达特征
下载PDF
CYP2C19、ABCB1及PON1基因检测指导缺血性卒中患者氯吡格雷个体化用药 被引量:23
17
作者 任晓蕾 张春燕 +3 位作者 詹轶秋 黄琳 贺真 冯婉玉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2671-2674,共4页
目的:利用CYP2C19、ABCB1及PON1基因检测结果指导缺血性卒中患者氯吡格雷个体化用药。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12月收治的23例缺血性卒中患者,采用基于引物末端延伸的测序法(Sanger测序法)检测患者氯吡格雷相关基因(CYP2C19*17、CYP2C19*... 目的:利用CYP2C19、ABCB1及PON1基因检测结果指导缺血性卒中患者氯吡格雷个体化用药。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12月收治的23例缺血性卒中患者,采用基于引物末端延伸的测序法(Sanger测序法)检测患者氯吡格雷相关基因(CYP2C19*17、CYP2C19*3、CYP2C19*2、ABCB1及PON1)的基因型,临床药师根据基因类型提出给药建议。另选取1例反复缺血性卒中患者,测定氯吡格雷抑制率和血凝块形成的强度(MA)及上述氯吡格雷相关基因的基因型,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抗血小板治疗建议。结果:在23例患者中,CYP2C19*17检测结果均为CC的野生型,其中CYP2C19*3检测结果为AG的突变杂合型1人,CYP2C19*2检测结果为AG的突变杂合型10人,此11人为中间代谢型,CYP2C19*2检测结果为AA的突变纯合型3人,为慢代谢型,上述14人建议停用氯吡格雷;余9人为正常代谢型,其中无ABCB1基因突变纯合型,PON1基因突变型6人,建议按正常剂量服用氯吡格雷。1例反复缺血性卒中患者2次检测氯吡格雷抑制率均为0,MA分别为66.4、68 mm,其ABCB1为突变杂合型,药物吸收减慢,CYP2C19*2为突变杂合型,PON1为突变杂合型,酶活性减弱,药物代谢减慢,建议停用氯吡格雷。结论:通过基因检测指导缺血性卒中患者氯吡格雷个体化用药,可达到患者脑卒中二级预防的目的,减少医疗资源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P2C19 PON1 ABCB1 氯吡格雷 缺血性卒中患者 个体化给药
下载PDF
三疣梭子蟹蜕皮周期中MIH基因mRNA水平与蜕皮激素浓度变化 被引量:22
18
作者 汪春建 朱冬发 +3 位作者 亓一舟 胡则辉 谢熙 沈洁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2-28,共7页
甲壳动物的蜕皮过程被认为是由位于眼柄的X器-窦腺复合体(XO-SG)分泌蜕皮抑制激素(MIH)通过调节Y器(YO)合成蜕皮激素而调控的。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发现MIH基因在三疣梭子蟹眼柄X器-窦腺复合体中表达最强。采用qRT-PCR分析了MI... 甲壳动物的蜕皮过程被认为是由位于眼柄的X器-窦腺复合体(XO-SG)分泌蜕皮抑制激素(MIH)通过调节Y器(YO)合成蜕皮激素而调控的。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发现MIH基因在三疣梭子蟹眼柄X器-窦腺复合体中表达最强。采用qRT-PCR分析了MIH基因在三疣梭子蟹蜕皮周期中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A期为(0.42±0.08)倍,B期为(1.09±0.09)倍,C期为(1.35±0.16)倍,D0亚期为(1.00±0.10)倍,D1亚期(0.78±0.07)倍,D2亚期为(0.27±0.08)倍,D3/4亚期为(0.20±0.04)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LC-MS/MS)法完成了三疣梭子蟹蜕皮周期中蜕皮激素(20E)浓度变化的测定。A/B期蜕皮激素的浓度较低,低于仪器检测限0.33 pg,C期为(1.666±0.762)ng/mL,D0亚期为(4.047±1.5133)ng/mL,D1亚期为(6.756±4.928)ng/mL,D2亚期为(8.609±3.827)ng/mL,D3亚期为(19.534±4.799)ng/mL,D4亚期为11.616 ng/mL。在三疣梭子蟹蜕皮周期中,MIH基因表达量与血淋巴中蜕皮激素浓度呈现一定拮抗性,揭示MIH抑制Y器合成蜕皮激素而调控着三疣梭子蟹蜕皮的发生和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疣梭子蟹 蜕皮周期 蜕皮抑制激素 实时荧光定量PCR 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
下载PDF
原球茎为转化受体的农杆菌介导石斛遗传转化 被引量:20
19
作者 陈之林 段俊 +2 位作者 曾宋君 梁承邺 叶秀粦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6-90,共5页
以携带双元载体pCAMBIA1305.1的农杆菌菌株EHA105转化石斛种子萌发形成的原球茎,通过GUS瞬时表达检测对受体状态、农杆菌活化条件、共培养时间等转化影响因子进行了优化;共培养4 d的原球茎接种到含有30 mg/L潮霉素(Hyg)和500 mg/L头孢... 以携带双元载体pCAMBIA1305.1的农杆菌菌株EHA105转化石斛种子萌发形成的原球茎,通过GUS瞬时表达检测对受体状态、农杆菌活化条件、共培养时间等转化影响因子进行了优化;共培养4 d的原球茎接种到含有30 mg/L潮霉素(Hyg)和500 mg/L头孢噻肟钠的愈伤组织诱导与增殖培养基上以获得潮霉素抗性的愈伤组织,抗性愈伤组织在含Hyg 50 mg/L的再生培养基上再生植株,抗性株经GUS组织化学、PCR和PCR-southem blot检测证明为转化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斛 原球茎 农杆菌 遗传转化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12S rRNA序列探讨4种青蟹系统发育关系及中国沿海青蟹的分类地位 被引量:21
20
作者 高天翔 王玉江 +2 位作者 刘进贤 马凌波 今井秀行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7-60,32,共5页
研究青蟹属4种青蟹的系统发育关系,阐明分布于中国沿海青蟹的分类地位,本研究采集了青蟹属4种青蟹以及中国沿海的青蟹样品,测定分析了其线粒体12S rRNA部分片段序列。结果表明4种青蟹的12S rRNA基因片段长度存在差异,每一种的个体都单... 研究青蟹属4种青蟹的系统发育关系,阐明分布于中国沿海青蟹的分类地位,本研究采集了青蟹属4种青蟹以及中国沿海的青蟹样品,测定分析了其线粒体12S rRNA部分片段序列。结果表明4种青蟹的12S rRNA基因片段长度存在差异,每一种的个体都单独聚为1支,中国沿海的青蟹样品全部与Scylla paramamosain聚为1支,结果提示分布于中国沿海的青蟹主要是S.paramamosain。S.serrata,S.paramamosain和S.tranquebarica3个种间的亲缘关系较近,这3个种形成1个单系群并且具有很高的自展置信值。S.olivacea与其他3个种互为单系,与以上3种青蟹的亲缘关系较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蟹 12S RRNA 系统发育 分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