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脊藤壶(Balanus albicostatus)应用于天然海洋防污产物筛选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冯丹青 柯才焕 +1 位作者 卢昌义 李少菁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95-400,共6页
采用生态学单因子梯度试验方法,进行了白脊藤壶金星幼体的室内培养以及附着基、温度、盐度、幼体密度和幼体低温保存时间等因子分别对白脊藤壶金星幼体附着的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培养水体为水温25℃、盐度30的膜滤海水,幼体培养密度... 采用生态学单因子梯度试验方法,进行了白脊藤壶金星幼体的室内培养以及附着基、温度、盐度、幼体密度和幼体低温保存时间等因子分别对白脊藤壶金星幼体附着的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培养水体为水温25℃、盐度30的膜滤海水,幼体培养密度为1只/ml,饵料为牟氏角毛藻,投饵量为(0.75—5)×105cells/ml的培养条件下,白脊藤壶无节幼体在培养4天后即大部分顺利发育至金星幼体阶段,实现了白脊藤壶金星幼体在实验室内的大量培养。另一方面,实验结果还表明,在白脊藤壶金星幼体附着抑制实验中,玻璃培养皿和聚苯乙烯六孔板都可采用作为附着基,温度、盐度、幼体密度及幼体低温保存时间的适宜范围分别为20—35℃、15—45、1—20只/ml和0—8天。本研究结果揭示了白脊藤壶可作为筛选天然海洋防污产物的模型生物,并确定了其基础实验条件的适宜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脊藤壶 金星幼体 培养 附着 影响因子
下载PDF
海洋污损生物藤壶的附着机理及防除 被引量:23
2
作者 史航 王鲁民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6年第6期72-73,81,共3页
藤壶是东海区主要的污损生物之一。阐述了藤壶污损海上设施的危害,并从藤壶的生物结构、生活环境等方面分析了藤壶的粘附机理,以及影响藤壶附着的多种因素,并介绍了有关防止藤壶污损的环保型挂海试验效果。
关键词 藤壶 污损生物 附着机理 防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