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线粒体基因突变与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 被引量:6
1
作者 葛焕琦 杨洋 杨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56-658,共3页
线粒体是细胞能量储存和供给的场所 ,同时也能将能量转化为驱动细胞反应的各种形式。线粒体基因突变通过影响细胞能量转化而导致 2型糖尿病发生 ,其具体机制尚不清楚。线粒体基因突变与胰岛素抵抗和 β细胞功能降低关系的研究有助于 2... 线粒体是细胞能量储存和供给的场所 ,同时也能将能量转化为驱动细胞反应的各种形式。线粒体基因突变通过影响细胞能量转化而导致 2型糖尿病发生 ,其具体机制尚不清楚。线粒体基因突变与胰岛素抵抗和 β细胞功能降低关系的研究有助于 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的阐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非胰岛素依赖型/病因学 线粒体/遗传学 突变 B淋巴细胞
下载PDF
595nm激光对兔耳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滕雯 郝立君 +3 位作者 任丽虹 肖志波 王敏 李芍华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6年第8期26-27,39,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兔耳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形成过程中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的动态变化及595nmVbeam激光照射的影响。方法:利用兔耳腹侧面建立增生性瘢痕模型,按不同时间段取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瘢痕形成不同时期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 目的:探讨兔耳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形成过程中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的动态变化及595nmVbeam激光照射的影响。方法:利用兔耳腹侧面建立增生性瘢痕模型,按不同时间段取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瘢痕形成不同时期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的表达,对比研究在兔耳增生性瘢痕形成过程中595nmVbeam激光照射对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结果:上皮化后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细胞反应率随时间推移逐渐增高,至上皮化后4周达高峰。从上皮化后1周开始即可见到595nmVbeam激光照射后增殖细胞核抗原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减弱,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受到明显抑制,两组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595nmVbeam激光照射可明显抑制兔耳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活性,对兔耳腹侧面增生性瘢痕有明显的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beam激光 增生性瘢痕 成纤维细胞 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
下载PDF
环保型毒饵增效诱捕器及防治大沙鼠试验
3
作者 熊惠龙 董晓波 +1 位作者 张天栋 杨永刚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0年第B03期7-8,14,共3页
毒饵增效诱捕器饵料置放期长、不变质,延长灭鼠时间。在新疆玛纳斯县沙漠梭梭林大沙鼠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大沙鼠对0.005%大隆毒饵取食效果为最佳,平均取食率66.67%;而无毒饵料平均取食率只有28.33%。饵料悬挂在诱捕器内的中间... 毒饵增效诱捕器饵料置放期长、不变质,延长灭鼠时间。在新疆玛纳斯县沙漠梭梭林大沙鼠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大沙鼠对0.005%大隆毒饵取食效果为最佳,平均取食率66.67%;而无毒饵料平均取食率只有28.33%。饵料悬挂在诱捕器内的中间未被取食,散放在诱捕器内通道两侧的则全被取食。经诱捕器投饵灭鼠后,平均鼠洞减退率为84.3%,对照地为3%。该诱捕器灭鼠技术不破坏生态环境,不伤害天敌,可广泛用于农、林、牧、卫生各种场所鼠害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饵增效诱捕器 灭鼠效果 毒饵
下载PDF
0.02%溴敌隆毒饵防治中华鼢鼠的试验
4
作者 范俊秀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0年第B03期43-44,共2页
应用0.02%溴敌隆毒饵在山西省杨树丰产林实验局油坊林场进行防治中华鼢鼠试验,结果表明:其灭效显著,平均校正灭洞率为72.35%,最高达77.97%;且对人、畜、禽及鼠类天敌比较安全,可以用于中华鼢鼠的大面积防治。
关键词 0.02%溴敌隆毒饵 中华鼢鼠 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