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海南部海区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模型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李云凯 禹娜 +2 位作者 陈立侨 CHEN Yong 冯德祥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0-39,共10页
根据1999~2002年间对东海南部海区的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进行调查后所获得的数据和资料,应用Ecopath with Ecosim5.1软件构建了该海区生态系统的生态通道模型,基于该模型对生态系统结构特征进行了量化分析。生态通道模型由20个功能组构... 根据1999~2002年间对东海南部海区的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进行调查后所获得的数据和资料,应用Ecopath with Ecosim5.1软件构建了该海区生态系统的生态通道模型,基于该模型对生态系统结构特征进行了量化分析。生态通道模型由20个功能组构成,基本覆盖了东海南部海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主要过程。分析结果表明,东海南部海区生态系统各功能组的营养级为1.00~4.23,能量流动主要由6个整合营养级构成,营养级I的利用效率颇为低下,大量初级生产力未进入更高层次的营养流动,造成生态系统下层营养流动的"阻塞"。鲹科鱼类、沙丁鱼、鳀科鱼类和其他小型鱼类的生产量较高,占鱼类总生产量的85.6%,而其他大中型肉食性鱼类的生产量都较低。混合营养分析表明,在能量从低级向高层次转化的食物网中,底层功能组起关键作用。反映系统成熟度的指标,包括较高的净初级生产力(NPP)和净初级生产力/呼吸(NPP/R),以及较低的连接指数(CI)、系统杂食指数(SOI)和Finn’s循环指数(FCI)等,均表明该海区处在一个"幼态化"的生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通道模型 东海南部海区 生态网络分析 生态系统成熟度
下载PDF
氯离子对东方拟无枝酸菌发酵产物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周雨朦 洪文荣 +2 位作者 阮林高 陈代杰 戈梅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73-275,292,共4页
本文研究了氯离子对东方拟无枝酸菌发酵产物的影响。在常规培养条件下,改变发酵培养基中氯离子存在形式或是添加抑氯剂和溴化钠,都发现了新组分无氯万古霉素(didechlorovancomycin,DDCV)的产生。通过对培养基中添加抑氯剂的量的改变,发... 本文研究了氯离子对东方拟无枝酸菌发酵产物的影响。在常规培养条件下,改变发酵培养基中氯离子存在形式或是添加抑氯剂和溴化钠,都发现了新组分无氯万古霉素(didechlorovancomycin,DDCV)的产生。通过对培养基中添加抑氯剂的量的改变,发现加入0.005%2-巯基苯骈噻唑和0.1%溴化钠时万古霉素产量降至对照的6%,而DDCV的相对含量达到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氯万古霉素 抑氯剂 溴化钠
下载PDF
匍枝筋骨草悬浮培养中β-蜕皮甾酮的积累与调控 被引量:1
3
作者 钱晶晶 黎昕 +2 位作者 杨月月 林健 迟德富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1-100,共10页
植物源蜕皮激素——β-蜕皮甾酮(β-EC)是一种细胞生长调节激素,在医疗和生物农药等方面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利用匍枝筋骨草细胞中含有较高β-EC这一特性,为从改善细胞悬浮培养、监测及加入添加物等途径找出一个可以高效、快速生产β-EC... 植物源蜕皮激素——β-蜕皮甾酮(β-EC)是一种细胞生长调节激素,在医疗和生物农药等方面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利用匍枝筋骨草细胞中含有较高β-EC这一特性,为从改善细胞悬浮培养、监测及加入添加物等途径找出一个可以高效、快速生产β-EC的生物学方法,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等研究方法在前期已建立的匍枝筋骨草细胞悬浮培养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细胞培养过程中的营养消耗、次生代谢产物生成的动力学曲线;并探索了向细胞悬浮培养体系中添加L-苯丙氨酸(L-PAL)、甲羟戊酸(MVA)、α-蒎烯、松油醇、NO(硝普钠SNP)等来提高匍枝筋骨草细胞中β-EC含量。结果表明:匍枝筋骨草细胞生长符合逻辑斯蒂方程曲线"S"型,生长周期共19 d并在第11天进入细胞生长稳定期;电导率与细胞干质量、蜕皮甾酮的积累呈负相关,因而,可利用电导率的变化确定最佳细胞收获时间;多次继代会弱化细胞生产蜕皮甾酮的能力;通过将α-蒎烯、MVA、SNP联合添加于弱化的细胞中,可以显著提高细胞悬浮培养体系中β-EC的含量,联合添加的适宜组合和最优浓度为:α-蒎烯50μL/L、MVA 10 mg/L、SNP 80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匍枝筋骨草 动力学 前体 诱导子 代谢抑制剂 β-蜕皮甾酮 代谢调控
下载PDF
水果酵素对小鼠胃肠道消化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1
4
作者 李桃花 梁蓉 +1 位作者 唐俊瑜 粟敏 《生物技术世界》 2016年第3期10-11,共2页
目的:研究水果酵素对小鼠胃肠道消化功能的影响。方法:80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实验组1、2、3。实验组分别喂养浓度为2.5%、5%、7.5%的水果酵素,对照组喂养正常饲料。饲养28天后,作胃排空实验以及肠推进功能检测。结果:1与... 目的:研究水果酵素对小鼠胃肠道消化功能的影响。方法:80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实验组1、2、3。实验组分别喂养浓度为2.5%、5%、7.5%的水果酵素,对照组喂养正常饲料。饲养28天后,作胃排空实验以及肠推进功能检测。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小鼠的肠推进功能较强。2随着水果酵素浓度的增高,小鼠的胃内残留率呈下降趋势。3实验组小鼠红细胞数与血小板数水平高于对照组,白细胞水平随喂养水果酵素浓度的上升而呈下降趋势,淋巴细胞则相反。4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平均体重明星减轻。结论:水果酵素对小鼠胃肠动力、肠道机械运动功能提升均有促进作用,且随着水果酵素喂养浓度的增加,促进作用逐渐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果酵素 消化功能 血气分析
下载PDF
结核杆菌潜伏感染小鼠模型的制备及其评价指标
5
作者 师长宏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0年第6期538-541,共4页
目前对于结核分枝杆菌进入潜伏期的机制以及再激化的原因知之甚少,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缺乏潜伏感染(LTBI)动物模型,完整的LTBI模型应包括两种类型,一是低剂量荷菌的持续性感染模型,另一种为潜伏感染模型,即Cornell模型的改进型。综合使用... 目前对于结核分枝杆菌进入潜伏期的机制以及再激化的原因知之甚少,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缺乏潜伏感染(LTBI)动物模型,完整的LTBI模型应包括两种类型,一是低剂量荷菌的持续性感染模型,另一种为潜伏感染模型,即Cornell模型的改进型。综合使用柯氏量表评分、脾肺荷菌数、诱导的IFN-γ和TNF-α水平、组织中IL-10和IL-4的表达、脏器中特异性抗原负荷以及激素诱导TB复发的时间、潜伏感染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等指标可以比较准确、客观、特异性的评价小鼠LTBI模型的反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伏感染 模型 评价
下载PDF
乌拉苔草湿地土壤CO_2和CO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1
6
作者 金研铭 徐奇锋 徐惠风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9-30,共2页
对乌拉苔草湿地生长季节内土壤CO2和CO的变化特征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生长季节的乌拉苔草湿地土壤释放CO2,并消耗CO。化学反应CO+H2O→CO2+H2对于CO2和CO的动态变化起主要作用,CO2和CO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温度对CO2和CO体积分... 对乌拉苔草湿地生长季节内土壤CO2和CO的变化特征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生长季节的乌拉苔草湿地土壤释放CO2,并消耗CO。化学反应CO+H2O→CO2+H2对于CO2和CO的动态变化起主要作用,CO2和CO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温度对CO2和CO体积分数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但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 CO 乌拉苔草 湿地土壤
下载PDF
酶解结合膜分离技术提取鸭血血红素及珠蛋白肽工艺研究
7
作者 李豪 赵贞卓 +2 位作者 蔡君 万端极 廖明军 《绿色科技》 2015年第3期219-220,共2页
为提高禽畜血资源的综合利用率,探讨了通过碱性蛋白酶水解方法结合膜分离技术从鸭血中同时提取获得血红素和珠蛋白肽的工艺。实验结果表明:在酶解参数为温度55℃,pH值为9,料液比1∶8,碱性蛋白酶用量2%,酶解时间3.5h的工艺条件下,血红素... 为提高禽畜血资源的综合利用率,探讨了通过碱性蛋白酶水解方法结合膜分离技术从鸭血中同时提取获得血红素和珠蛋白肽的工艺。实验结果表明:在酶解参数为温度55℃,pH值为9,料液比1∶8,碱性蛋白酶用量2%,酶解时间3.5h的工艺条件下,血红素的得率为75.2%,珠蛋白肽的得率为54%。以期该工艺为高效综合利用禽畜血资源,减少浪费和环境污染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血 酶解 珠蛋白肽 血红素 膜分离技术
下载PDF
低脂肪羊
8
作者 李达 章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1994年第8期48-49,共2页
低脂肪羊一个TEAGASC研究组通过使羊获得抗其本身脂肪细胞的免疫力培育出了更瘦的羊。尽管这些初步结果预示前途光明,可此项研究却不能深入进行下去,因为缺少研究设备。近些年来对瘦肉的消费需求一直在不断增长。由于人们不再... 低脂肪羊一个TEAGASC研究组通过使羊获得抗其本身脂肪细胞的免疫力培育出了更瘦的羊。尽管这些初步结果预示前途光明,可此项研究却不能深入进行下去,因为缺少研究设备。近些年来对瘦肉的消费需求一直在不断增长。由于人们不再接受过去用于减少脂肪沉淀和加快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途光明 研究设备 洛尼 被动免疫法 格兰奇 主动免疫法 麦克林 小型试验 研究中心 生长速度
下载PDF
中华蜜蜂工蜂视叶胚后发育过程中的细胞凋亡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兆英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80-684,共5页
本研究通过形态解剖和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对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视叶胚后发育过程中的细胞凋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视叶内的细胞程序性死亡开始出现在1龄幼虫末期,随后凋亡细胞数量逐渐增加;在视叶的胚后发育过程中,细胞凋... 本研究通过形态解剖和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对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视叶胚后发育过程中的细胞凋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视叶内的细胞程序性死亡开始出现在1龄幼虫末期,随后凋亡细胞数量逐渐增加;在视叶的胚后发育过程中,细胞凋亡经历了3个高峰期,即2龄幼虫、5龄幼虫和蛹发育的第2天;在视叶3个部分的发育中,视髓层中细胞凋亡的数量远远多于视小叶和视神经节层,而视神经节层最少,说明了细胞凋亡的数量和位置与各部分结构发育的时间以及神经投射有关。广泛的细胞凋亡是蜜蜂视叶发育过程中的一个显著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蜜蜂 视叶 胚后发育 细胞程序性死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