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4届学术年会在山东召开
1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19-419,共1页
关键词 古生物学 学术年会 山东平邑 学会 中国 高等院校 科研院所 地质矿产
下载PDF
贵州何以称为“古生物王国”——以贵州省地质博物馆为例
2
作者 张钰涵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第13期122-125,共4页
贵州省地质博物馆是贵州省省内面积最大的国有自然科学类博物馆,国家4A级旅游景区。贵州省地质博物馆建筑恢宏别致,获2021年鲁班奖。馆藏包括梁氏关岭鱼龙、邓氏贵州鱼龙、蔡胡氏典型鱼龙正模标本、中国始喙龟等或全球唯一或定义物种的... 贵州省地质博物馆是贵州省省内面积最大的国有自然科学类博物馆,国家4A级旅游景区。贵州省地质博物馆建筑恢宏别致,获2021年鲁班奖。馆藏包括梁氏关岭鱼龙、邓氏贵州鱼龙、蔡胡氏典型鱼龙正模标本、中国始喙龟等或全球唯一或定义物种的稀世珍宝。四个常设展厅邀请观众一同见证地球史中的生命演化、地质地貌的鬼斧神工、黔贵大地的宝矿富藏、本地历史的奋进史诗,诠释贵州“古生物王国”“喀斯特王国”“沉积岩王国”的美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地质 古生物王国
下载PDF
中-伊联合工作组对伊朗二叠纪地层开展考察
3
《中国西部科技》 2009年第8期67-67,共1页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为深入研究伊朗与中国二叠系及其生物群的对比关系,中科院南京古生物所专家沈树忠、王伟、张以春于日前赴伊朗,与该国USB(University of Sistan and Baluchestan)大学的专家Mohammad Gorgij小组开展合作,对...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为深入研究伊朗与中国二叠系及其生物群的对比关系,中科院南京古生物所专家沈树忠、王伟、张以春于日前赴伊朗,与该国USB(University of Sistan and Baluchestan)大学的专家Mohammad Gorgij小组开展合作,对伊朗中部地区的海相和陆相二叠系剖面进行了联合考察,并采集了大量样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叠纪地层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伊朗 联合工作 组对 对比关系 中部地区 二叠系
下载PDF
我国古生物遗址博物馆的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3
4
作者 汪筱林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 2021年第6期38-44,92,93,共9页
古生物遗址博物馆是非常重要的一类自然博物馆,能够真实地记录地球重大的生命演化事件。我国目前建立了很多以古生物为主题的国家地质公园,在其重要的化石地点建设了各具特色的遗址博物馆,对化石及其遗址的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还... 古生物遗址博物馆是非常重要的一类自然博物馆,能够真实地记录地球重大的生命演化事件。我国目前建立了很多以古生物为主题的国家地质公园,在其重要的化石地点建设了各具特色的遗址博物馆,对化石及其遗址的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还存在不少问题,包括化石的自然风化和有效保护等等。如何建设一个能展示地球生命辉煌历史、进行科普教育,又能有效地保护这些重大生命事件的化石记录的遗址博物馆,是目前面临的严峻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遗迹 古生物遗址博物馆 化石保护 科普教育
下载PDF
《生物的起源、辐射与多样性演变——华夏化石记录的启示》出版
5
作者 韦沁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92-592,共1页
关键词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科学出版社 化石记录 多样性 起源 演变 辐射 中国科学院
下载PDF
“远古生命与现代途径”研究的盛大聚会——我国成功举办第二届国际古生物学大会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永栋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77-580,共4页
关键词 国际地球科学 古生物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聚会 生命 北京大学 中国科协 中国科学院
下载PDF
探寻远古生命的痕迹——记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尹磊明研究员
7
作者 乔占卫 《科学中国人》 2008年第7期76-77,共2页
大约54亿年前,在地质学上称做寒武纪的开始,绝大多数无脊椎动物门在几百万年的很短时间内出现了。这种几乎是“同时”地、“突然”地出现在寒武纪地层中门类众多的无脊椎动物化石(节肢动物、软体动物、腕足动物和环节动物等),而在... 大约54亿年前,在地质学上称做寒武纪的开始,绝大多数无脊椎动物门在几百万年的很短时间内出现了。这种几乎是“同时”地、“突然”地出现在寒武纪地层中门类众多的无脊椎动物化石(节肢动物、软体动物、腕足动物和环节动物等),而在寒武纪之前更为古老的地层中长期以来却找不到动物化石的现象,被古生物学家称作“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简称“寒武爆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研究员 寒武纪地层 脊椎动物化石 痕迹 脊椎动物门
下载PDF
植硅体研究在古生态、古环境和考古领域的应用
8
作者 顾延生 《国际学术动态》 2019年第4期15-17,共3页
第十一届植硅体国际研讨会于2018年9月14~16日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召开。本次会议的学术负责人是顾延生教授。本次会议与会嘉宾77人,其中外宾20人。会议收到中、外论文共52份,其中中国31份,国外21份。
关键词 植硅体 考古学 古环境 古生态 环境考古 禾本科 植硅体分析
下载PDF
中科院南京古生物所与东京大学签署科学合作协议
9
作者 伯玲 《科技中国》 2005年第1期21-21,共1页
2004年12月2日,国际沉积学协会副主席、东京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系松本良教授来至9南京,对中科院南京古生物所进行了为期一天的学术访问.并代表东京大学与南京古生物所签署了南京古生物所与东京大学学术交流的合作协议。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 南京市 古生物研究所 东京大学 科学合作协议
下载PDF
第七届国际侏罗纪大会在波兰举行
10
作者 王永栋 邓胜徽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6-86,共1页
关键词 国际地层委员会 侏罗纪 波兰 项目负责人 斯洛文尼亚 沙特阿拉伯 科学计划 加拿大
下载PDF
《从猿到人》化石特展在沈阳举行
11
作者 刘艳秀 《国土资源》 2016年第6期30-30,共1页
为庆祝第40个"国际博物馆日",结合2016我国传统"猴"年的到来,由辽宁省国土资源厅、辽宁古生物博物馆、沈阳师范大学等联合主办的《从猿到人》化石特展于5月21日起在辽宁古生物博物馆举行。我国著名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李廷栋院士,... 为庆祝第40个"国际博物馆日",结合2016我国传统"猴"年的到来,由辽宁省国土资源厅、辽宁古生物博物馆、沈阳师范大学等联合主办的《从猿到人》化石特展于5月21日起在辽宁古生物博物馆举行。我国著名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李廷栋院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刘嘉麒院士等地质古生物学界和博物馆界的专家学者,辽宁省国土资源厅及化石保护管理部门领导、以及沈阳师范大学的师生代表等150余人出席了特展开幕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阳 化石 古生物博物馆 国土资源厅 中国科学院 师范大学 地质学家 辽宁省
下载PDF
周忠和:团队是古生物研究的关键
12
《中国科技信息》 2013年第23期23-23,共1页
周忠和认为他的工作就像是个“侦探”,在化石中寻找进化的蛛丝马迹,推演生命的轨迹。
关键词 古生物 蛛丝 进化 化石 生命
下载PDF
中科院南京古生物所揭示长江中下游水稻种植历史 被引量:1
13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62-162,共1页
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是研究人类早期文明尤其是稻作农业起源与发展的一个重要区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伟铭研究员及其研究团队选取该地区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的自然剖面和考古点剖面,开展了包括高分辨率AMS14C测年、孢粉... 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是研究人类早期文明尤其是稻作农业起源与发展的一个重要区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伟铭研究员及其研究团队选取该地区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的自然剖面和考古点剖面,开展了包括高分辨率AMS14C测年、孢粉、炭屑、磁化率和粒度以及区域表土花粉和与农作物相关植物现代花粉形态等一系列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长江中下游地区 种植历史 中科院 人类活动影响 水稻 中国科学院 农业起源
下载PDF
China has Built a Mammoth Museum 被引量:1
14
作者 HAO Ziguo FEI Hongcai +1 位作者 HAO Qingqing LIU Lian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3期1039-1040,共2页
The Tourism Bureau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announces that a paleontological museum devoted to Quaternary fossil mammoths has been built in Qinggang County in that province. This museum, recently olticially opened, ca... The Tourism Bureau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announces that a paleontological museum devoted to Quaternary fossil mammoths has been built in Qinggang County in that province. This museum, recently olticially opened, can be used to exhibit collections and conduct popular science education as well as scientific research (Fig.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a has Built a Mammoth Museum THAN
下载PDF
古生物博物馆的科学传播 被引量:4
15
作者 冯伟民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 2015年第5期357-360,共4页
科学传播是古生物博物馆的首要工作.多年来的探索和实践使得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形成了四个方面的科学传播工作,即主题展览开放、科普活动运作、科普产品研发和参与社会科普活动,并在各个方面形成了自己的工作思路、特色和方法.同时,依托... 科学传播是古生物博物馆的首要工作.多年来的探索和实践使得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形成了四个方面的科学传播工作,即主题展览开放、科普活动运作、科普产品研发和参与社会科普活动,并在各个方面形成了自己的工作思路、特色和方法.同时,依托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发挥古生物学科优势,坚持以内容取胜,在科学传播中形成有特色、成系列、具品牌和有影响的科普教育项目.此外,还带动专家学者参与科学传播,提升科学传播效果,扩大社会影响力,使古老的古生物学科焕发新春,在提高公众科学素养上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古生物博物馆 科学传播 思路和特色
下载PDF
博物馆古生物展示定期更新的必要性 被引量:4
16
作者 郑文杰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 2016年第S2期69-76,共8页
近些年我国自然博物馆的展示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参观人数也不断攀升,使得自然博物馆在公众科普中变得更为重要。博物馆的展示是博物馆实现科普教育的主要方式,古生物展示是自然博物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了解生物演化史的重要窗口... 近些年我国自然博物馆的展示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参观人数也不断攀升,使得自然博物馆在公众科普中变得更为重要。博物馆的展示是博物馆实现科普教育的主要方式,古生物展示是自然博物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了解生物演化史的重要窗口。古生物学有别于其他学科,新的发现会不断改变原来的观点,本文以近十几年角龙类的研究历程为例来说明古生物学知识随着新标本的发现和新技术的使用而不断改变,因此必须对展示进行不断更新以保证科学性和前沿性。这就需要博物馆注重科研、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和馆外专家咨询等来获得最新的研究信息,保持古生物展示的科学性,更好地为公众科普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博物馆 古生物展示 科普教育 科学性
下载PDF
群英云集三明盛会
17
作者 柯浦 《化石》 2007年第1期46-48,共3页
关键词 三明市 古脊椎动物学 中国科学院 国际学术研讨会 学术年会 古人类学 人民政府 专业委员会 古生物学
下载PDF
新时代古生物博物馆的创新与发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江会 《西部资源》 2021年第2期20-24,共5页
古生物博物馆具有特殊的知识性、趣味性,有助于向公众科普古生物知识、为公众科学研究提供场所。加强古生物博古馆建设,提高古生物博物馆受众黏性以及科普有效性,对于我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提升公众科学素养、拓宽科普范围具有重要意... 古生物博物馆具有特殊的知识性、趣味性,有助于向公众科普古生物知识、为公众科学研究提供场所。加强古生物博古馆建设,提高古生物博物馆受众黏性以及科普有效性,对于我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提升公众科学素养、拓宽科普范围具有重要意义。但古生物博物馆中展览的古生物标本、古生物研究成果等在赋予博物馆以神秘感、奇幻色彩的同时也为公众带来了疏离感。由于古生物与当代社会相距久远,"平面"、单一的呈现方式不能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与古生物进行"交互"的需求。为此,本文提出"以科研为引领,以内容为核心,以科技为支撑"的新时代古生物博物馆创新与发展路径,通过加强藏品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为该体系的良好运行提供保障,旨在夯实古生物博物馆社会价值基础,助推古生物博物馆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古生物博物馆 创新 发展
下载PDF
图说抚顺琥珀(四) 被引量:1
19
作者 范勇 《中国宝玉石》 2018年第1期96-105,共10页
抚顺琥珀研究所是专业从事琥珀科学研究的科研机构,2011年成立以来集中对著名的抚顺琥珀和世界其他产地琥珀进行了系统的比对性研究。与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国家兰科植物保护研究中心、鲁迅美术学院、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艺术设... 抚顺琥珀研究所是专业从事琥珀科学研究的科研机构,2011年成立以来集中对著名的抚顺琥珀和世界其他产地琥珀进行了系统的比对性研究。与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国家兰科植物保护研究中心、鲁迅美术学院、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等在琥珀地质学、古生物学及历史学研究方面进行了广泛合作。于2013年创办了国际琥珀高峰论坛,邀请了英国、法国、波兰、德国、俄罗斯以及国内知名的琥珀学者共同开展琥珀科研、学术活动,已经举办四届,取得琥珀科研的系列成果。《图说抚顺琥珀》是抚顺琥珀研究所经过6年多的科学实验和系统研究取得的最新成果。该文是第一本对抚顺琥珀进行图文并茂、科学阐述的学术、科普著作,对从事琥珀科研、教学、生产销售、消费收藏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抚顺 琥珀 雕刻
下载PDF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成果
20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成立于1951年5月7日。著名地质古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四光教授为首任所长,此后斯行健院士,赵金科院士,吴望始研究员,曹瑞骥研究员,穆西南研究员先后任所长,现任所长为沙金庚研究员。南京...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成立于1951年5月7日。著名地质古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四光教授为首任所长,此后斯行健院士,赵金科院士,吴望始研究员,曹瑞骥研究员,穆西南研究员先后任所长,现任所长为沙金庚研究员。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是我国唯一从事古无脊椎动物学和古植物学研究的科研机构,也是亚洲最大的古生物学研究所,并被外国学者誉为“世界三大古生物学研究中心之一”本所拥有一大批资深的专业人才,其中有12人先后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古生物学家 脊椎动物学 研究员 科研机构 古植物学 专业人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