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里木盆地泥盆系—石炭系界线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朱怀诚 赵治信 刘静江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25-128,共4页
塔里木盆地泥盆系—石炭系东河塘组、甘木里克组和巴楚组产丰富的孢子、牙形刺和鱼化石。本文依据古生物地层的最新研究成果,论述了东河塘组和甘木里克组(含砾砂岩段)的时代为晚泥盆世,巴楚组(下泥岩段和生屑灰岩段)的时代限于早石炭世... 塔里木盆地泥盆系—石炭系东河塘组、甘木里克组和巴楚组产丰富的孢子、牙形刺和鱼化石。本文依据古生物地层的最新研究成果,论述了东河塘组和甘木里克组(含砾砂岩段)的时代为晚泥盆世,巴楚组(下泥岩段和生屑灰岩段)的时代限于早石炭世早期,论证了泥盆系—石炭系界线应划在含砾砂岩段和下泥岩段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地层 泥盆系 石炭系 塔里木盆地 地层界线
下载PDF
湖南铺头泥盆纪生物礁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柳祖汉 杨孟达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525-536,共12页
铺头礁发育在中泥盆统棋子桥组,礁露头多处,曾被认为是一个丘礁群。通过两个相距很近的礁组合剖面的对比研究和岩相古地理分析,以及对礁体的长距离追索,认为铺头一带先后发育有层状礁和堤礁。在一定条件下,堤礁的上部向台地外侧伸... 铺头礁发育在中泥盆统棋子桥组,礁露头多处,曾被认为是一个丘礁群。通过两个相距很近的礁组合剖面的对比研究和岩相古地理分析,以及对礁体的长距离追索,认为铺头一带先后发育有层状礁和堤礁。在一定条件下,堤礁的上部向台地外侧伸展,这一部分可被断层切割,保存在台盆相沉积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礁 泥盆纪 湖南城步 生物地层学
下载PDF
西秦岭中带弗拉斯—法门期生物绝灭事件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杜远生 赵锡文 黎观城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50-57,共8页
晚泥盆世弗拉斯—法门期(Frasnian—Famennian)之间存在一次全球性生物绝灭事件(简称F—F事件)。这次事件在西秦岭地区有所表现。西秦岭中带西成地区吉维特到弗拉斯期为碳酸盐台地和生物礁沉积。法门期以暗灰色和灰绿色板岩、粉砂质板... 晚泥盆世弗拉斯—法门期(Frasnian—Famennian)之间存在一次全球性生物绝灭事件(简称F—F事件)。这次事件在西秦岭地区有所表现。西秦岭中带西成地区吉维特到弗拉斯期为碳酸盐台地和生物礁沉积。法门期以暗灰色和灰绿色板岩、粉砂质板岩沉积为主。弗拉斯期末(相当于gigas最上亚带),该区大量的层孔虫、珊瑚、腕足及兰绿藻等生物绝灭。沉积相、矿物及地球化学特征都表明该事件是山于海水急剧加深引起的。事件发生的时间为gigas上亚带和最上亚带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泰岭 生物 绝灭事件 晚泥盆世
下载PDF
广西泥盆系弗拉阶-法门阶之交分子地层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龚一鸣 李保华 吴诒 《自然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92-297,共6页
运用GC-MS分析仪对23件样品的检测结果显示:广西泥盆系弗拉阶-法门阶(F/F)之交分子化石主要由正构烷烃、类异戊二烯烃、萜类、甾类构成,其先体主要为海源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非光合作用的菌类和陆源高等植物,其中浮游植物和浮游动... 运用GC-MS分析仪对23件样品的检测结果显示:广西泥盆系弗拉阶-法门阶(F/F)之交分子化石主要由正构烷烃、类异戊二烯烃、萜类、甾类构成,其先体主要为海源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非光合作用的菌类和陆源高等植物,其中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是构成F/F事件期台盆碳酸盐相生物量的主体;n_(Pr)/n_(Ph)<1(Ph为植烷,Pr为姥鲛烷)或《1、n_(ph)/n_C_(18)值较高、C_(16)~C_(24)具有明显的偶碳优势表明,F/F之交广西为蒸发量、盐度和缺氧程度较高的海相碳酸盐环境.F/F之交生物集群绝灭是中泥盆世晚期以来环境不断恶化的结果,多次天体撞击对晚泥盆世不断恶化的生态系无异于雪上加霜;高温导致的高蒸发量、较高盐度和水柱底层缺氧是低纬度礁生态系、浅水海相生物集群绝灭的最直接杀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泥盆系 分子地层 弗拉阶-法门阶 生物集群绝灭 生态环境 碳酸盐 分子化石 饱和烃
下载PDF
新疆巴楚地区晚泥盆世至早石炭世露头层序地层及腕足类化石组合──兼论泥盆-石炭系界线 被引量:9
5
作者 陈中强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475-487,534,共13页
通过对巴楚地区晚泥盆世晚期至早石炭世早期地层进行层序地层分析,识别出2个层序(相当Vail等,1977提出的三级层序),分析了这一时期巴楚地区古海平面变化特征。通过对小海子剖面的腕足类生物地层分析及与邻区层序地层和生... 通过对巴楚地区晚泥盆世晚期至早石炭世早期地层进行层序地层分析,识别出2个层序(相当Vail等,1977提出的三级层序),分析了这一时期巴楚地区古海平面变化特征。通过对小海子剖面的腕足类生物地层分析及与邻区层序地层和生物群对比认为:巴楚地区泥盆-石炭系界线置于巴楚组底部灰岩(原“巴楚组”第一层灰岩)之顶较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 生物群对比 泥盆-石炭系 腕足动物
下载PDF
云南泥盆系区域地层及有关问题探讨 被引量:14
6
作者 方润森 《云南地质》 2000年第1期62-90,共29页
云南泥盆系地层完整 ,发育齐全 ,岩相多样 ,分布广泛 ;出露良好 ,接触界线清楚 ;生物群落丰富 ,化石保存完好。是中国南方陆相、海相泥盆系发育最好的地区之一 ,在国际上久负盛名。笔者对云南泥盆系的分区及地层划分进行了详细讨论。论... 云南泥盆系地层完整 ,发育齐全 ,岩相多样 ,分布广泛 ;出露良好 ,接触界线清楚 ;生物群落丰富 ,化石保存完好。是中国南方陆相、海相泥盆系发育最好的地区之一 ,在国际上久负盛名。笔者对云南泥盆系的分区及地层划分进行了详细讨论。论证了泥盆系顶、底界线、内部界线和有关问题。总结出各组段的生物地层特征和沉积相特征 ,建立了各组段的生物组合带和生物带 ,探讨了云南泥盆系与国内外同期地层的对比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盆系 生物地层 沉积相 地层对比 云南
下载PDF
广西德保地区中泥盆世早期的腕足动物 被引量:1
7
作者 陈秀琴 许汉奎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95-304,共10页
描述了广西德保西北约9km处的马隘乡上敏村附近泥岩中的腕足动物化石,共有5属3种(其中2新种)2未定种:CostanopliafacetaXu,Dalmanelopsisminorsp.nov.,Cryptatry... 描述了广西德保西北约9km处的马隘乡上敏村附近泥岩中的腕足动物化石,共有5属3种(其中2新种)2未定种:CostanopliafacetaXu,Dalmanelopsisminorsp.nov.,Cryptatrypa?sp.,Plectospira?sp.,Havlicekela?debaoensissp.nov.。以往,据泥岩上、下的灰岩中所含牙形刺和竹节石,把这段地层的时代定为早泥盆世晚期。最近,对重新采集的腕足动物和牙形刺化石的研究证明,这段地层的时代宜定为中泥盆世早期,与同期的塘乡组在岩层厚度、岩性、群落等方面差别甚大。根据上述腕足动物及共生的其它门类化石的保存状况、数量统计、种类分异度等,这一生物群可称为Havlicekela?debaoensis群落。它的生态位大致相当于底栖组合2-3的底域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足动物 中泥盆世早期 广西德保
下载PDF
匹配系数聚类分析在Pseudozaphrentis属分类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王训练 《现代地质》 CAS CSCD 1995年第1期27-36,共10页
Pseudozaphrentis属分布广泛,有重要的地层意义,但关于其分类位置、范围及种的划分争论较大.本文在匹配系数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Pseudozaphrentis属的下列3个方面予以讨论:1.探讨属之间的亲缘... Pseudozaphrentis属分布广泛,有重要的地层意义,但关于其分类位置、范围及种的划分争论较大.本文在匹配系数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Pseudozaphrentis属的下列3个方面予以讨论:1.探讨属之间的亲缘关系,确定属的分类位迂.Pseudozaphreatis与相近属的对比表明其与Charactophyllum-属的匹配系数最高,它们之间的关系可能最为相近.因此把二者归入属以上的同一最低分类单元—Charactophyllinae亚科.2.确定属的范围.根据统计结果得到的代表性特征组简单而准确地定义属.3.合理地划分种.Pseudozaphreatis-属可分为4个种:PseudozaphrentisdifficileSun,19581;NeostringophyllumproniniSoshkina,1951;Pseudozaphrentiscf.wangchenpoensisYuetLiaoinJinetal.,1982;PseudozaphnytisxipingshanensisX.L.Wang,19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射珊瑚 分类 泥盆纪 统计分析 匹配系数
下载PDF
龙门山中段埃姆斯期群落分析及生态环境模式 被引量:1
9
作者 赵兵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6-50,共5页
龙门山中段白石 -长河坝大型飞来峰泥盆纪地层发育 ,埃姆斯期划分为四个古生物群落。本文详细分析了养马坝组 Zdmir群落和 Xenospirifer fongi群落的生物组成、丰度、生活方式及生态环境。首次发现龙门山区以 Zdmir一属为主的生物群落... 龙门山中段白石 -长河坝大型飞来峰泥盆纪地层发育 ,埃姆斯期划分为四个古生物群落。本文详细分析了养马坝组 Zdmir群落和 Xenospirifer fongi群落的生物组成、丰度、生活方式及生态环境。首次发现龙门山区以 Zdmir一属为主的生物群落受生态环境控制明显 ,可以出现在 Xenospirifer fongi群落之下 ,其时代属晚埃姆斯期 ,并建立了早泥盆世埃姆斯期群落的生态环境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盆纪 腕足动物 生态环境 生物群落 生物地层
下载PDF
云南阿支地区生物化石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
10
作者 曹德斌 《中国区域地质》 CSCD 1995年第1期93-96,共4页
云南省元江县阿支地区构造十分复杂,出露一套砂、泥质岩和碳酸盐岩,以往资料均划归为中元古界昆阳群大龙口组。通过近期1:5万区调工作,在其中发现了十二个门类生物化石,经鉴定主要为中泥盆世晚期-晚泥盆世早期的分子,依岩性组... 云南省元江县阿支地区构造十分复杂,出露一套砂、泥质岩和碳酸盐岩,以往资料均划归为中元古界昆阳群大龙口组。通过近期1:5万区调工作,在其中发现了十二个门类生物化石,经鉴定主要为中泥盆世晚期-晚泥盆世早期的分子,依岩性组合特征划分为海口组和宰格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生物 化石 地质意义 泥盆地 地层
下载PDF
生物扰动和遗迹组构的描述与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齐永安 《河南地质》 1999年第4期273-277,共5页
运用生物扰动指数和遗迹组构组分图解方法对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上泥盆统东河塘组河口湾沉积中的遗迹化石和生物扰动构造进行了描述和分析,从中发现两类遗迹组构,其中Thalassinoides 遗迹组构发育在纯净砂岩中,与河... 运用生物扰动指数和遗迹组构组分图解方法对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上泥盆统东河塘组河口湾沉积中的遗迹化石和生物扰动构造进行了描述和分析,从中发现两类遗迹组构,其中Thalassinoides 遗迹组构发育在纯净砂岩中,与河口湾潮汐沙坝有关;Skolithos - Palaeophycus 遗迹组构发育在砂、泥互层沉积中,与河口湾潮坪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扰动指数 环境解释 盆地 遗迹组构 上泥盆统
下载PDF
海相化石群落识别的一种方法——以广西六寨泥盆系东岗岭组化石群落的识别为例
12
作者 刘家润 黄志诚 施贵军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3期409-415,共7页
化石群落的识别是古代生物群落研究的基础.目前缺少普遍遵循的化石群落识别的原则,识别方法差异很大,这影响了古代群落研究的广度及深度.根据广西六寨泥盆系东岗岭组化石群落的研究实例,所提出的海相化石群落的一种识别方法,为解... 化石群落的识别是古代生物群落研究的基础.目前缺少普遍遵循的化石群落识别的原则,识别方法差异很大,这影响了古代群落研究的广度及深度.根据广西六寨泥盆系东岗岭组化石群落的研究实例,所提出的海相化石群落的一种识别方法,为解决识别方法上存在的分歧,提供了一条途径.该方法以注重群落与环境的整体性为原则,在沉积环境确定的基础上,依据化石群总体面貌(化石类型及其相对丰度)与沉积相带类型的对应性,来识别化石群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化石群落 识别方法 泥盆系 广西 化石落
下载PDF
朝鲜平南盆地泥盆纪化石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13
作者 金炳成 刘永江 杨卫民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9-85,共7页
平南盆地位于中朝地台东缘朝鲜半岛中部。平南盆地古生界比较发育,特别是盆地中南部地区发育寒武系、奥陶系和志留系,仅在盆地东南部谷山、法洞地区发现了晚奥陶世到志留纪的地层,其它地区末曾发现过晚奥陶世到早石炭世的地层。最近在... 平南盆地位于中朝地台东缘朝鲜半岛中部。平南盆地古生界比较发育,特别是盆地中南部地区发育寒武系、奥陶系和志留系,仅在盆地东南部谷山、法洞地区发现了晚奥陶世到志留纪的地层,其它地区末曾发现过晚奥陶世到早石炭世的地层。最近在平南盆地中部平壤之东原中奥陶统(晚达组)上部发现了Chaetetes cf.nantanensis,Calceolasp.,Thamnoporasp.,Cladoporasp.等指示泥盆纪的化石;该含化石层的走向延续性比较好,延伸长度2~3km。基于上述研究,认为原来的中奥陶统(晚达组)上部可能为泥盆系。在中朝地台,除了西缘和西南缘地区以外,大部分地区没有发现晚奥陶世—早石炭世的地层,只有辽东太子河流域本溪组的地质时代被认定为早石炭世晚期到晚石炭世早期。这些泥盆纪、早石炭世化石都发育在中朝地台东部,说明古生代时期中朝地台西部和东部沉积环境及构造演化有差别,因而对于中朝地台古生代古地理和构造演化需要重新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朝地台 平南盆地 晚达组 泥盆纪 化石
下载PDF
遗迹学的研究现状与新进展——第8届国际遗迹组构专题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12
14
作者 龚一鸣 胡斌 +1 位作者 齐永安 张国成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503-508,共6页
第8届国际遗迹组构专题研讨会于2005年2月17~23日在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召开。从会议报告、展板、论文摘要集和野外地质旅行可以看出:遗迹化石的正确分类命名及其形态功能和生态环境再造仍然是遗迹学的基础和主要内容;对常见和复杂遗迹... 第8届国际遗迹组构专题研讨会于2005年2月17~23日在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召开。从会议报告、展板、论文摘要集和野外地质旅行可以看出:遗迹化石的正确分类命名及其形态功能和生态环境再造仍然是遗迹学的基础和主要内容;对常见和复杂遗迹化石的精细研究和重新解释将导致遗迹化石指示古环境和古生态意义的重大变革;遗迹化石特征的实验模拟和实证观测是定量解释造迹生物行为习性和生态环境意义的有效手段;许多鲜为人知或被忽略的问题和现象走进遗迹学家的视野;陆相遗迹化石群落与遗迹组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遗迹组构的岩心成像技术和三维模拟在油气勘探中正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学科交叉融合和高新技术测试方法的引进是遗迹学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8届国际遗迹组构专题研讨会 遗迹化石 遗迹组构 遗迹学 新西兰
下载PDF
湘中晚泥盆世Yunnanella-Yunnanellina群落分析
15
作者 赵兵 《成都地质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3期87-94,共8页
利用生态地层工作方法分析了湘中晚泥盆世锡矿山阶Yunnanella-Yunnanellina群落的生物组成、分异度、相对丰富度、空间分布及基底物质性质。据一些种群的大小频率直方图和生存曲线讨论了部分生物的生存特征、空间分布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利用生态地层工作方法分析了湘中晚泥盆世锡矿山阶Yunnanella-Yunnanellina群落的生物组成、分异度、相对丰富度、空间分布及基底物质性质。据一些种群的大小频率直方图和生存曲线讨论了部分生物的生存特征、空间分布及其与环境的关系。文章还对该群落中生物的生态、营养结构及生境特征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地层 群落 环境 种群 晚泥盆世
下载PDF
苏南皖东五通组观山段中的痕迹化石及其环境意义
16
作者 曾玉凤 胡斌 《焦作工学院学报》 1998年第5期340-343,共4页
在苏南孔山剖面和皖东太湖山剖面上泥盆统五通组观山段采集到痕迹化石11属13种,依据其组成和分布特征,将这些痕迹化石划分为两个组合,即Arenicolites组合和Palaeophycus组合.前者可归入Seilach... 在苏南孔山剖面和皖东太湖山剖面上泥盆统五通组观山段采集到痕迹化石11属13种,依据其组成和分布特征,将这些痕迹化石划分为两个组合,即Arenicolites组合和Palaeophycus组合.前者可归入Seilacher(1967)的Skolithos痕迹相,代表高能滨岸环境;后者可归入Cruziana痕迹相,代表正常浅海环境.对Palaeophycus组合进一步划分,区别出A、B两个亚组合.分析表明,亚组合B形成于比亚组合A稍远稍深的滨外环境,这一结论,与前人认为五通组为陆相沉积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痕迹化石 痕迹相 五通组 泥盆系 地层
下载PDF
从综合地层学观点论华南浅海相泥盆系—石炭系的分界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训练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94-402,共9页
生物地层学、事件地层学和层序地层学综合研究表明,华南浅海相区与Siphon-odella praesulcata带和S.sulcata带之间的界线相当的泥盆系—石炭系的界线不仅高于Cystophrentis带顶界,而且还应高于引起Cystophrentis绝灭的海退事件层的顶界... 生物地层学、事件地层学和层序地层学综合研究表明,华南浅海相区与Siphon-odella praesulcata带和S.sulcata带之间的界线相当的泥盆系—石炭系的界线不仅高于Cystophrentis带顶界,而且还应高于引起Cystophrentis绝灭的海退事件层的顶界。建议以Cytophrentis-Pseudouraloma间隔带中最明显的一个海进面,即本文的SQ1的海进体系域的底界作为华南浅海相区泥盆系—石炭系界线。这条界线与泥盆纪—石炭纪之交海退事件层的顶界正好一致,大致相当于Pseudouralina组合带底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盆系 石炭系 综合地层学 地层学 生物地层学
下载PDF
滇西保山施甸地区泥盆系研究新知 被引量:6
18
作者 时言 龚大明 《成都地质学院学报》 CSCD 1992年第3期21-32,T002,共13页
简要报道了近年来中德两国古生物工作者研究滇西保山施甸地区泥盆系的若干进展,包括岩石地层单位的重新厘定;晚志留世至早石炭世牙形石生物带及组合的建立;具有重要生物地层价值的笔石、腕足、棘皮等动物群的新发现;以及泥盆系顶、底界... 简要报道了近年来中德两国古生物工作者研究滇西保山施甸地区泥盆系的若干进展,包括岩石地层单位的重新厘定;晚志留世至早石炭世牙形石生物带及组合的建立;具有重要生物地层价值的笔石、腕足、棘皮等动物群的新发现;以及泥盆系顶、底界和内部各统之间界线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盆纪 岩石 地层 生物地层 牙形石
下载PDF
贵州独山中泥盆统碎屑岩地层的遗迹化石及其沉积环境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约 《贵州地质》 1994年第4期321-330,共10页
本文研究产自贵州独山中泥盆统碎屑岩地层(大河口组、独山组宋家桥段)中的遗迹化石,并分析了这些遗迹化石所代表的沉积环境,分属于Seilacher的Scoyenia遗迹相、Skolithos遗迹相和Cruziana遗迹相... 本文研究产自贵州独山中泥盆统碎屑岩地层(大河口组、独山组宋家桥段)中的遗迹化石,并分析了这些遗迹化石所代表的沉积环境,分属于Seilacher的Scoyenia遗迹相、Skolithos遗迹相和Cruziana遗迹相。其中,独山县巴年地区独山组宋家桥段下部发现的以Scoyenia为主的遗迹化石具陆相沉积环境特征。这一发现将促进我国Scoyenia遗迹相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泥盆世 遗迹化石 沉积环境 碎屑岩 地层
下载PDF
新疆北部泥盆系遗迹化石共生组合关系及其古环境和古生态意义 被引量:6
20
作者 龚一鸣 《现代地质》 CAS CSCD 1994年第2期154-162,共9页
作者通过对新疆北部泥盆纪火山-沉积岩系中6个习性类、9种遗迹群落中28个遗迹属的野外和室内观测,首次从遗迹化石个体或群体间排列状态和空间分布角度提出了遗迹化石共生组合关系的概念,并将其区分为3类15型.遗迹化石共生组... 作者通过对新疆北部泥盆纪火山-沉积岩系中6个习性类、9种遗迹群落中28个遗迹属的野外和室内观测,首次从遗迹化石个体或群体间排列状态和空间分布角度提出了遗迹化石共生组合关系的概念,并将其区分为3类15型.遗迹化石共生组合关系的研究对详细的古环境、古生态分析和对蕴含在遗迹化石中尚未揭示的奥秘的探索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迹化石 古生态 古环境 泥盆纪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